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百喻經卷上》:49、小兒爭分別毛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譯文:

  譬如過去有兩個小兒到河裡遨游嬉戲,在水底摸得一把毛。一小兒說:「這是仙人的胡須。」另一小兒說:「這是罴的毛。」當時河邊住著一位仙人,這兩個小兒爭執不下,便到那仙人處,請他決斷。而那仙人隨即取了一把米和胡麻子,含在口中嚼了,吐在掌上,對小兒說道:「我掌中的像是孔雀屎。」這仙人沒有回答他們的問題,人們都是知道這一點的。

  世上的愚人也是這樣,說法的時候,隨便地談論其他種種毫不相關的學說,並不就理上正面答覆,如那個仙人答非所問一樣,遭到一切人的嗤笑。浮泛散漫地虛說一通,都是這樣子的。

  這故事比喻∶有人在說法的時候,往往作空談,戲論諸法,沒有說到正理,對別人既沒有利益,自己也徒費精神,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情況,正和上面所說那位仙人的答非所問一樣,很滑稽可笑。

  《百喻經》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捨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诃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谷從何而生。答曰。五谷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49、小兒爭分別毛喻

  譬如昔日①有二小兒,入河遨戲,於此水底得一把毛。一小兒言:“此是仙須。”②一小兒言:“此是罴毛。③”爾時河邊有一仙人。此二小兒诤之不已④,詣彼仙所,決其所疑⑤。而彼仙人尋即取米及胡麻子⑥,口中含嚼,吐著掌中,語小兒言:“我掌中者,似孔雀屎。”而此仙人不答他問,人皆知之。

  世間愚人,亦復如是。說法之時,戲論諸法,不答正理,如彼仙人不答所問,為一切人之所嗤笑。浮漫虛說,亦復如是。

  注釋:

  ①譬如:明本無此二字。

  ②仙須:神仙(仙人)之胡須。

  ③罴:熊的一種。亦稱棕熊、馬熊、人熊。體大,能爬樹、游泳。性凶。

  ④诤:直言規谏為诤,但通“爭”。

  ⑤決:判決。

  ⑥胡麻子:即芝麻。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牦

  3、網文

 

上一篇:夢齋山人:說分別
下一篇:善導和尚:念佛偈八首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