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隨緣開示】蓮池大師開示念佛人對淨土法門十大難信(二)
好!接著看第三點:
「縱信當生,又疑娑婆之去極樂,十萬億剎,雲何極遠而得往彼,難信三也。」
縱然相信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心中又想出如此的疑心,在這個世間到西方極樂世界,經過十萬億佛土那麼遠,要怎樣往生西方樂世界。請問大家你會不會擔心,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經過十萬億佛剎那麼遙遠,會不會擔心?不會。為什麼你不擔心,因為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的,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騎摩托車去的,還是坐車去,還是坐蓮台去的?你去看《觀經》的經文,敘述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三種比喻,「一彈指頃」,就表示我們以短暫時間,就已經從娑婆世界,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一屈伸臂頃」也是很短暫的時間,就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臨命終親眼目睹,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前接引,我們一定很法喜,看到佛菩薩非常的高興,所以一定會對佛菩薩頂禮,當你頂禮了佛菩薩之後,頭抬起來已經不是在娑婆世界,在哪裡啊?西方極樂世界,舉頭頃。一彈指頃、屈伸臂頃、舉頭頃,都是形容很短暫的時間。那麼短暫的時間,就從我們娑婆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還擔心西方極樂世界很遠嗎?也不是你自己去的,我們也不必擔心迷路。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遠,到底將來要怎麼去,阿彌陀佛來迎接,你們不用擔心你不知道路,你也不必用衛星導航,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比衛星導航還正確,你就跟著阿彌陀佛去就對了,阿彌陀佛會不會把你帶到地獄去?不會啦。將來我若比你們早死,更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若你要捨報的時候,我會隨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身後現前來迎接你,你看到阿彌陀佛來了,看到觀世音菩薩來了,看到大勢至菩薩來了,縱然你心中懷疑,佛菩薩不知道是不是冤親債主變現的?你看到師父,哇!信願師父也來了,那你一定會很放心,你看到我你會不會很高興?會啦你看到我還不高興,我會不會把你帶到地獄去?絕對不會。我現在就跟你說不會,那以後你看到我,隨佛菩薩來迎接你,你一定很高興很放心嘛,對不對啊?我一定帶你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不用擔心。
好!第四點:
「縱信不遠,又疑博地凡夫,罪障深重,雲何遽得往生彼國,難信四也。」
這第四種疑心,是很多念佛人普遍的現象。我是一個博地凡夫,我業障深重,哪有可能念阿彌陀佛,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人多不多啊?太多了。這樣的疑心相同的心理,就是對阿彌陀佛救度你的能力存疑。我業障深重,我哪有可能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你的內心就是在想,阿彌陀佛,您救度我的能力很下劣,我業障那麼重,您怎麼救得了我?如果我們不小心掉入大海,因為不會游泳快要溺死了,有一個非常孔武有力的人,丟了一個救生圈給我們,你把救生圈拉著,我把你拖起來,那時候你要做什麼動作,趕緊把救生圈抓住聽他的話,你看到他,哇!他這麼有力,生得人高強壯,孔武有力,所以你聽他的話將救生圈抱著,你不必靠自己游泳。如果你自己有能力游泳上岸,你還需要人家丟救生圈救你嗎?當然不用啊。所以他把你拖救力量很大,你就要放軟隨對方將你拖上去,對不對啊?有沒有道理?當然有啊。如果你不願意讓他救,他要把你拖上去,你還很出力不讓他拖,他就會把你拖得很辛苦。阿彌陀佛要救你就教你,你念佛我救你,你偏偏就不念佛,又想要讓阿彌陀佛救,阿彌陀佛就救你救得非常辛苦,因為你不照他的話做,他要救你當然有困難啊,你照他的話做,他要救你很容易嘛。猶如師父跟你講念佛的道理,你肯聽師父的開示照著做,那我度你就很容易,同樣在今天有人願意念佛,有人不願意念佛,不願意念佛的人,甚至聽我講念佛的道理,心裡存疑:哪有可能?信願師父都說往生這麼簡單,哪有可能?所以你不願意老實念佛,那我對你的教化就不成功,我就度不了你。同樣的道理,念佛很容易也不是我講的,世尊在經典講的,我照講而已,世尊說困難我就說困難,世尊說容易我就說容易,我照淨土的經典講,不是我講的。所以要把心中的疑惑去除。
「第五、縱信得生,又疑生此淨土,必有奇妙法門,多種功行,雲何但持名號遂得往生,難信五也。」
第五種的疑心,相信淨土法門,但是認為要修很多的行,光念一句佛號不能往生,這樣的人很多。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而已,一聽就是對名號瞧不起,認為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怎麼可能往生。如果把十八願的因願文,讀一百遍,你一定會接受,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在第十八願的因願文,就只要求我修一種行念佛。十八願的因願文,法藏菩薩沒有要求十方眾生做第二種修行,只有一種念佛。我照法藏菩薩要求我的,我照法藏菩薩的要求去修,專與雜都是法藏菩薩的願力。第十八願是專修的法門,第十九願是雜修的法門,那我照第十八願修學,我當然專修專念佛,沒有錯啊。所以不用懷疑。
「第六、縱信持名,又疑持此名號,必須多歷年劫,乃克成就,雲何一日七日便得生彼,難信六也。」
縱然相信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認為念佛,至少也念好幾個月,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這樣功德才足夠。只有念一日七日而已,哪有可能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實要破掉這種疑心很簡單,把《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讀熟了、了解了,這一種疑心就破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