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百喻經卷上》19之乘船失釪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百喻經卷上》19、乘船失釪喻

  譯文: 從前有一乘船渡海的人,不慎把銀制的器皿掉到海裡。當時他想:“我現在就在水面上做個記號,以後再來打撈。”過了兩個月,他到達師子國,看到一條河,就到水中尋找那只丟失的銀盆。旁邊的人問道:“想做什麼呢?”他回答:“我以前丟失了一只銀盆,現在想找回來。”旁人又問:“在什麼地方丟的?”回答說:“在剛渡海的時候。”又接著問:“丟了多長時間?”回答說:“丟失了兩個多月了。”又問:“丟失兩個月了,為何在這裡找呢?”他回答:“我丟失銀盆時,在水面做了記號,原來在水面劃的記號,與這裡沒有不同,所以在這裡尋找。”旁人又接著再問:“水雖沒有不同,但你以前丟失是在別處,現在卻在這裡尋找,怎麼可以找到呢?”這時周圍的人都對此大笑不止。

  這就好比外道的修行者,不去參悟佛理,專門修習相似善法,刻意苦行,來求得解脫。就像愚蠢的人,在海中丟失銀器,卻在河中尋找。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捨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诃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谷從何而生。答曰。五谷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19、乘船失釪喻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銀釪①,墮於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畫水②作記,捨之而去,後當取之。” 行經二月,到師子諸國③,見一河水,便入其中,覓本失釪。諸人問言:“欲何所作?” 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覓取。” 問言:“於何處失?”

  答言:“初入海失。” 又復問言:“失經幾時?” 言:“失來二月。” 問言:“失來二月,雲何此覓?” 答言:“我失釪時,畫水作記。本所畫水,與此無異,是故覓之。”

  又復問言:“水雖不別。汝昔失時,乃在於彼;今在此覓,何由可得?”

  爾時眾人無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④,相似善⑤中,橫計苦因,以求解脫。猶如愚人,失釪於彼,而於此覓。

  注釋:

  ①釪:同盂,食器。

  ②畫水:隨劃隨合,無法作記認,所以愚人說本所畫水,與此無異。

  ③師子諸國:即僧伽羅國。意思是執師子國、師子國,宋以後的著作如《諸蕃志》作細蘭。一九七二年改名為斯裡蘭卡。關於此國的由來,《大唐西域記》卷十一的記載很是詳細。

  ④正行:真正的行業。對邪行而言。

  ⑤相似善:指似是而非的善。

  源流:《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解說:關於苦因,呂澂先生有一段概述,介紹了當時各派思想的差異和背景,可作為參考。

  當時學說有兩個系統:一是婆羅門思想,認為宇宙是一個根本「因」轉變而來,即所謂因中有果說。用以指導實踐,即以修定為主。通過修定法去認識了那個根本因,便可達到解脫境界。二是非婆羅門思想,認為事物是多因積累而成,即所謂因中無果說。這一學說用以指導實踐,形成了兩派,一派走苦行道路,一派則尋求快樂。佛陀對以上兩大系統的思想都不相信,另立緣起論,認為諸法是互相依賴、互為條件的,既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而是互為因果。(《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十八頁)

  辨析:這個比喻故事,乍看與“刻舟求劍”的成語故事無二,意在不應不顧客觀條件的變化,泥古不化,不知變通。本文中丟失銀器的人,其推理更具有模糊性,表現在他可以無視海水、河水的巨大區別,只看到一點,全然不顧其他,這使人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其結果都是一樣荒唐可笑。

  因此只見到“水”的偏見與只知用苦行的方法來修證智慧,其錯誤是必然的。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上一篇:達真堪布:改變了心態,命運就改變了
下一篇:印光大師:何為密宗?密宗的要旨是什麼?(71-75)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