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往生品位為什麼有無量無邊之不同?
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之差別。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然西方九品,乃大概而論。但得往生,即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雖在下品下生,已高超生天百千萬倍矣。
《阿彌陀經》,所說簡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之差別。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言九品者,不過略指大綱耳。若至一心不亂,則與觀經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與惡業重而將墮者,固亦當與觀經中中下品同也。非上經專接引一心不亂者,余皆非此經所攝之機也。如是,則三經固是一經;否則,便是執文悖意,其過非小。淨土橫超,有圓證者,有未能即圓證者。然雖未能圓證,其已了生死,更無輪回生死之事,亦於此一生得預補處,得成菩提,較此方仗自力者之未圓證者,則天淵懸殊矣,故亦可名圓證也。汝謂即於彼土,得證方便、實報、寂光,蓋有遲速之異,固無不一生即證者,觀觀經九品往生之文,可以知矣。然西方九品,乃大概而論。實則一品,俱有無量百千萬億品。但得往生,即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雖在下品下生,已高超生天百千萬倍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55頁 復馬宗道居士書一)
12、西方極樂世界有哪四土?
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
(一)凡聖同居土者,娑婆世界雖屬穢土,亦有佛菩薩二乘聖人同生其間。然凡聖所見之境,與所受用,天淵懸殊。西方約帶業往生之人論,則生凡聖同居土。然此土清淨微妙,如《彌陀經》,《無量壽經》所說。此土雖屬帶業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薩及佛同居其中,為其說法,故亦名凡聖同居土。但此為淨土往生之人,雖未能如佛菩薩所見所受用之殊妙,然其氣類相同,不比娑婆之條然各別也。此土亦分九品,若中下六品,則多須時劫,若上三品,則速得悟(悟無生,方能入實報)無生忍,登不退地,證入實報、寂光矣。
(二)方便有余土者,乃已斷見思,未破無明之人所居之土。言方便者,以其所修系入真實之前方便。言有余者,雖斷見思未破無明(塵沙無體,說不說俱可。若說,此九方便人,正破塵沙惑耳。),故言有余。若破無明,可稱分證無余。若無明淨盡(九方便,即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別教三賢,圓教十信。此九種人,同斷見思,未破無明。),則是究竟無余矣。
(三)實報無障礙土者,即佛菩薩不思議福慧莊嚴所感之報土。
(四)常寂光土者,即佛菩薩所證之理性也。
此二土本屬一土,約所感之果報土言,則名實報。約所證之理性言,則名寂光。圓教初住,初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實報土,亦得名分證寂光。若至妙覺佛果,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50頁 復恆漸法師書一)
13、極樂四土各居住何人?
帶業往生者,居同居。斷見思惑者。居方便。破無明者,居實報。無明淨盡者,居寂光。
極樂四土,帶業往生者,居同居。斷見思惑者,居方便。破無明者,居實報。無明淨盡者,居寂光。又實報,約所感之果報說。寂光,約所證之理性說。本屬一土,講者冀人易曉,故以分證者屬實報,滿證者屬寂光。實則二土中,俱有分證滿證。文鈔中亦說述之。同居雖具三土,而未斷惑者,止受用同居之境耳。雖屬帶業往生之人,不可以凡夫定名之,以皆得三種不退故。此乃以常途教理,與極樂往生所證者,相比較,細閱自知。(《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95頁 復馬契西居士書九)
14、以何種因緣往生同居淨土?
生同居,由信願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帶業往生之人,由內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彌陀慈悲之力,感應道交。雖未斷煩惑,而煩惑不復用事,故得往生最極清淨之同居土。
實報土,唯破無明證法性者得見。何得以帶業往生之人,便擬生實報耶?生同居,由信願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蓋彼雖未斷煩惑,由內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彌陀慈悲之力,感應道交,雖未斷煩惑,而煩惑不復用事,故得往生最極清淨之同居土。汝疑所生之土,當不能清淨,並阿彌陀之勝妙色身,此等眾生不當即見者,乃以汝所見者為是,以彌陀之誓願,釋迦之言教,諸菩薩祖師善知識之發揮著述皆錯也。唯汝所見為最的確最高超,汝作此見,乃謗佛謗法謗僧,將來當與提婆達多同享極樂於阿鼻大地獄中。其為樂也,莫能喻焉。恐盡未來際,尚不間斷其受用於種種樂事。汝欲享此樂,請依汝知見而說,如不欲享此樂,縱令勢促威逼亦不可說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52頁 復恆漸法師書一)
15、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境界如何?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捨,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則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樂。
既得往生,則蓮華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尚不聞,況有其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皆演法者,隨已根性,由聞而證,親尚了不可得,何況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捨,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則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樂。至於身則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當處,便能於一念中,普於十方諸佛世界,作諸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雖說世谛語言,皆契實相妙理。無五陰熾盛之苦,享身心寂滅之樂。故經雲“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91頁 與陳錫周居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