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摩诃迦葉尊者,證得解脫三昧,入深禅定,為使生死流轉中福德淺薄者,能種下善因,得無量福報,因此在一日早上,尊者迦葉特別搭上佛陀送他的僧伽梨衣,至聚落乞食。看到大迦葉身著法服,威儀禅寂,徐步安詳,舉止言行,散發著慈悲智慧的光芒,人們不禁贊歎:那位就是大迦葉尊者,他身上穿著僧伽梨,多麼地莊嚴詳和,聽說世尊說法的時候,在人天大眾之前,特別分半座給大迦葉同坐。
當時,佛陀也以偈子贊歎迦葉尊者:“汝今修行善,如月漸增長,如空中動手,無有障礙者,身如清淨水,無有諸塵翳,佛常於眾前,贊歎其功德。乃至未來世,彌勒成佛時,亦復贊歎彼,而告大眾言:“‘此是牟尼尊,苦行之弟子,具十二頭陀,少欲知足中,最名為第一,此名為迦葉。’人天八部前,贊歎其功德。”
帝釋天遙見大迦葉尊者安詳徐步,遠遠地在天宮殿中合掌作禮。帝釋天的後妃,名叫捨之,在一旁看了,問道:“天王今天見到誰?為何如此地恭敬?”帝釋天回答:“釋迦佛弟子摩诃迦葉尊者,出家前雖然娶了舉世無雙的金色嬌妻,但心中系念道法,夫妻同室而無所染著;出家後持戒清淨,身依於禅定,法喜安樂,以智慧犁耕心地,耘除一切邪見不善無明之草,得到了真正解脫道果,是世間最尊、最勝福田,如果能供養他,所得福報必定殊勝倍常。”
天後捨之以敬重心看著帝釋天,贊歎道:“天王您居處尊貴之位,仍然有修福的善心,真是難能可貴啊!”帝釋天以偈回答:“以施因緣故,我最得自在,天人阿修羅,愛重尊敬我,晝夜憶念施,故我得如是,如得多伏藏,眾寶盈滿出。”
於是帝釋天化作一位貧窮的老織布人,天後捨之亦隨著化為老婦人,二人穿著破爛弊壞的粗衣,夫婦相隨,坐在通莊道邊,尊者必經的路邊休息。尊者遙見老織師夫婦,弊衣下賤,心中作念:“世上最窮苦悲慘的人,不會有超過這兩人的了。”因此便走了過去,希望能說法勸慰他們。
老織師見尊者來到,趕忙起身執持尊者之缽,盛了滿滿的天須陀食,恭敬地供奉尊者。尊者見了缽中食物,馬上心生懷疑,即說偈言:“彼人極貧賤,飲食乃殊妙,此事可驚疑,極是顛倒相。”
尊者隨即以慧眼觀之,發現老織師原來是帝釋化身,便說道:“天王,您真是樂修福德呀!以此方便為求尊勝。今日卻捨尊勝相,現形貧賤人,衣此弊壞衣,羸悴又老朽,遠離於天宮,化現在道邊。”尊者又說道:“我今欲使無福眾生得種福田、成勝福業,後世遠離貧苦。天王您福德早已具足,怎麼還需要以食物供養我求勝福業呢?”
爾時帝釋天還復天身,上前頂禮尊者,作是偈言:“我見施獲報,獲得諸勝利,資業已廣大,倍生於信心。大德為何故,而乃遮止我?”復以偈勸修:
“人聞說施者,猶尚能布施,況我見施報,明了自證知。父母及親友,拔濟欲利益,無能及布施,離於生死苦。施報如形影,處處與安樂,生死險難中,唯施相隨逐。於雨風寒雪,唯施能安樂,如行險惡路,資嚴悉具足。施能為疲乏,安隱之善乘,險惡賊難處,施即是善伴。施除諸畏恐,眾救中最厚,處於怨賊中,施即是利劍。施為最妙藥,能除於重病,行於不平處,用施以為杖。”
帝釋天說完此偈語,恭敬地供養大迦葉尊者後,便回到天宮。
本文摘自《大莊嚴論經•卷第十(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