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百喻經卷上》3之以梨打頭破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譯文:

  早先有一個愚人,頭上光禿無發。當時有一個人用梨打他的頭,一下,二下,三下,頭全都被打得受傷破裂了。此時這個愚人默然忍受著,不知躲避離去。傍人見了這般情景,就對他說:「為什麼不避去呢?竟然一動不動地受打,致使頭都破了。」愚人答道:「像他那種人麼,驕橫侮慢,憑借力氣而已,其實是愚癡的,缺少智慧。見我頭上沒有發毛,便以為是石頭,用梨來打我,頭就破成這個樣子。」傍人說道:「你自己愚癡,為何反說他愚癡呢?你若是不愚癡,怎麼會被他打得頭破,卻不知逃避!」

  某些出家人也是如此,無能力具有澄淨之心、清涼之行,也無能力修習教法,更無能力思惟教法之理而生慧解,僅僅是整饬出家人的容儀法度而已,用以招來利養,恰如那個愚人,被別人打了頭,卻不知躲避離去,直至破傷了,反而說別人愚癡。這樣的出家人也像那愚人一般。

  解說:此則譬喻指責了某些出家人徒守威儀,以此來求得利養,那麼,這種利養就如打愚人光頭的梨,傷害了出家人的功德根本,而出家人依然只是固著於威儀,不知轉而具修信戒定慧,則利養帶來的損害亦愈益擴大。

  《百喻經》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捨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诃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谷從何而生。答曰。五谷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3、以梨打頭破喻

  原典:昔有愚人,頭上無毛。時有一人,以梨打頭,乃至二三,悉皆傷破。時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傍人見已,而語之言:「何不避去,乃住受打,致使頭破?」愚人答言:「如彼人者,憍慢恃力,癡無智慧,見我頭上無有發毛,謂為是石,以梨打我,頭破乃爾。」傍人語言:「汝自愚癡,雲何名彼以為癡也?汝若不癡,為他所打,乃至頭破,不知逃避。」

  比丘亦爾,不能具修信戎聞慧,但整威儀①,以招利養②,如彼愚人,被他打頭,不知避去,乃至傷破,反謂他癡。此比丘者,亦復如是。

  注釋:

  ①威儀:謂起居動作皆有威德有儀則,即習稱之行、住、坐、臥四威儀。佛門中,出家之比丘、比丘尼,戒律甚多,且異於在家眾,而有「三千威儀、八萬律儀」等之說。

  ②利養:亦即供養,以衣、食、臥具、湯藥等為主。本文指以他人的種種布施來養色身。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牦

  3、網文

 

上一篇:夢齋山人:如何解空性有二門
下一篇:學誠法師:光是心好不夠,還得要有智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