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講,修「念佛法門」很重要的是在於用心,這「心」是出離心,不能用世間心,時間不會等你,你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不要貪著世間事。如果自己心裡面貪,放不下,你就亂引用祖師的話,說學淨宗是可以「不廢世法而行佛法。」這句話原來是贊歎念佛法門,非常地殊勝,可是你卻解成世間話,自己的心放不下、罣礙,不願意捨棄,就用這些話來告訴、催眠自己,那是不行的。
所以學佛不能自欺,你自欺以後,就會欺騙眾生,終日渾渾顛倒,不曉得活著要干什麼,也沒有心要了生死、出三界,甚至不曉得什麼是生死?什麼是三界?還亂說:「學佛要先學世間法,先把人做好。」會說這種話,就是你對於世間放不下,所以才會這樣講。
你去看歷代的祖師大德,他們自己用功,不會給自己的世間意留任何的余地。所以這樣就曉得,為什麼人家有成就,能成為一代祖師,而你卻是個生死凡夫,在所有的境界上,都沒有辦法做主。就是因為你世間意,世間的情見沒有放下,甚至是不願意放下、不想放下。總想看看還能不能順著自己的念頭,順著自己的想法,苟且一下。如果你用這樣的心態來學佛,佛在經上講:你要「求出三界。無有是處。」
所以不可以用經典來搪塞,來掩蓋自己對於世間的貪著。祖師大德的話「不廢世法而行佛法。」原意非常地好,可是用這句話的你,只是因為捨不掉世法,又想用佛法妝點你的生活。好像有在學,但是自己並不願意放下,沒有一個念頭想要回頭,想要真正地來了生脫死,整天就迷在財、色、名、食、睡物質欲望當中,天天迷,甚至把它當作是必需品。
世間人會講「學佛要先把人做好」,因為他還貪財、色、名、食、睡,他認為這些東西是正常的,是可以貪著的,他還會把自己的貪心給美化,說:「我是要來幫助眾生的,我有願力。」願力?貪財、色、名、食、睡,那是欺騙自己、欺騙眾生。但諸佛如來不會受你欺騙,因為能不能成佛,它是有因果的,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所以你現在發菩提心,萬緣放下,一向專念,一切世間法,人情世故、父母、妻子恩愛……一切放下,所謂「彼我恩愛。一切寂滅。」雲何不成無上正覺。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
佛講經有他的大智慧、大善巧。他善巧方便告訴你要放下,要求出離三界六道輪回,不可以對自己的貪愛心有絲毫的苟且、絲毫的認同。若你用一個很好的理由把它粉飾起來,常常說佛法不離世間法,那你念佛念得再久,即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還是沒有辦法出離,這一點非常地重要。很多人都忘了,是誰告訴你佛法不離世間法的?如果佛法不離世間法,那怎麼會說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超三界、超凡入聖,不是一般的凡夫、二乘人所能測度的。釋迦牟尼佛所住的地方不在人間,他住常寂光淨土,是「自性清淨本然」的一個境界。
所以,對於貪愛世間的人用六祖慧能大師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話,是沒有用的。因為你一接觸世間法,馬上就迷惑,你不可能覺。當六祖慧能大師見到他的和尚時,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六祖是上根利智,所以他能在世法當中覺悟。你沒有這樣的根器,就要先有好的緣,要先回避這些退緣,不要受到這些境界的影響,要能夠住阿蘭若,阿蘭若就是清淨處,住清淨處慢慢的長養自己的善根、長養菩提。不要想學六祖慧能大師,你學不來的,這一點我們修淨土的人不能自欺。
世間事一定要少、要淡,能避免的就盡量避免,可以不用參加的應酬,絕不起一個想要參加的念頭,那會耽誤你修行,這點很重要。你不能順應人情,人情就是業習,順人情不會成佛。
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就是要大家在這世間學佛後,透過佛法明白這世間的真相,要能夠覺悟,知道世間法是虛妄的,不要再執著、不要再貪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