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往生語錄】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者,乃至十聲一聲,決定往生(三)
法然上人《淨土宗略鈔》:
【二者深心,亦即善導和尚解釋言:“深心者,深信之心也。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是具足煩惱之罪惡生死凡夫也,善根薄少,曠劫以來,常流轉三界,無出離之緣。二者深信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攝取眾生,亦即稱念名號,下至十聲,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又深心者,決定建立自心,順佛之教而修行,永除疑心,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
此釋之意者:最初信自身之相狀,然後信彌陀之誓願也;為後之信心故,先舉初之信也。其故者,願往生之大眾,雖稱念彌陀本願之名號,而自身不免亦起貪欲瞋恚之煩惱,亦造十惡破戒之罪業,故生恐懼之心,而妄輕自身,反疑彌陀本願。善導和尚曾確見此疑,而舉出二種信心之相狀,以解釋如我等亦起煩惱、亦造罪業之凡夫,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者,乃至十聲一聲,決定往生之旨。】
我們眼睛會近視會遠視會老花,所以看遠看近,看的月朦胧鳥朦胧,朦胧一片我們才會配眼鏡,是自己的眼睛已經視力不行了,才需要眼鏡來輔助。如果我們能夠像小鳥翱翔在虛空,我們到香港去還需要搭飛機嗎?如果我們能夠在海裡潛水,一潛就潛兩個小時三個小時,我們就不必搭潛水艇了;如果我們在馬路上奔跑,可以像車子一樣,跑個時速一百公裡,而且怎麼跑都不會累,像車子一樣,你還需要開車嗎?我們就是自力沒有能力,才得要依靠他力,對不對?當然是這樣。
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是要讓我們這種沒有能力斷惑證真的凡夫依靠。飛機就是要讓不會飛的人坐嘛,我們每一個人就像超人一樣,還需要搭飛機嗎?當然就不用搭飛機了,所以自力不行當然就依靠他力。譬如說我們在做事情,要提一個很重的東西,我們自己的力量提不起,我們會請別人來幫忙,對不對?自力沒有辦法的時候,就會靠他力來協助,這麼簡單的道理還需要說嗎?
可是,日常生活的為人處事、食衣住行,仰仗他力,我們很容易接受,奇怪!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說到仰仗他力,不願意相信。印光大師在《文鈔》說,這樣的人是“喪心病狂”。印光大師這一句話講的嚴重了,但是因為祖師所說的,我照說,你如果不相信,你看《印光大師文鈔》,印光大師真的這樣講。印光大師講:“喪心病狂一至於此。”這就是我們凡夫修學佛法有時候產生的迷惘,自己也不知道。
既然現在是“具足煩惱的罪惡生死凡夫,善根薄少,曠劫以來,流轉在三界,無出離之緣”,當然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妙法救度。“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取眾生”,就是救度眾生。說起來我們念佛人,包括聖道的行者,在寺院道場共修,幾乎也都是以念佛為主。念佛一剛開始,尤其是在道場共修,一定會先唱贊佛偈。贊佛偈到最後兩句:“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奇怪!每天在唱“四十八願度眾生”,什麼是“四十八願”,不知道!每天做早晚功課,把四十八願念一念讀一讀。“四十八願度眾生”,哪一願能度得了我這樣的眾生?這是你應該要去思惟的基本問題。四十八願是要度我這個眾生,法藏菩薩是發哪一願能度得了我這種眾生?你當然要去想的。如果四十八願哪一願能度得了自己這樣的眾生都不知道,那你念佛就迷迷糊糊,你對阿彌陀佛的信仰,人家說你迷信講的一點都沒錯。
四十八願度眾生,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決定要度盡一切眾生。那第十八願決定要度盡一切眾生的誓言,就在“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兩句話。那麼第十八願法藏菩薩要求我們十方眾生,要如何修行讓他救度,對我們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而言,就非常的重要,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以一知半解,一定要詳詳細細徹底明白!如果你要移民到紐西蘭,你對紐西蘭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治安什麼都不知道,你會有絕對百分之一百的決心移民紐西蘭嗎?當然不可能。你對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了解了多少?如果不多,那你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就很難有百分之一百的決心。四十八願度眾生,四十八願徹底明白了,你能被四十八願度成,往生到極樂世界,那你對阿彌陀佛的名號怎麼會不老實稱念?你對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怎麼會沒有信心?怎麼會聽到人家講一句考驗你的話你就不念佛了?“念這句佛號,要往生極樂世界,哪有那麼簡單?我不但念佛還誦經、還持咒、還朝山、還拜忏、還守戒、還修不倒單、還修日中一食,一天拜佛三百拜,每天忏悔,我都不敢說要往生極樂世界了,你念一句佛號就要往生極樂世界,食無三把蕹菜,就想要上西天。”聽到這樣的話你就倒了。
所以,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有沒有建立到決定深信的地步?有!那機法兩種深信都做到了,那你就會乘阿彌陀佛的願力,定得往生。
“四十八願攝取眾生,亦即稱念名號,下至十聲,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法的決定深信是說,“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在這裡法然上人把它改成“稱念名號,下至十聲,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那法然上人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道理?“稱念名號下至十聲”就是沒有懷疑的稱念,沒有顧慮的稱念,對稱念乃至十聲的阿彌陀佛聖號不懷疑、不顧慮,內心沒有疑惑、沒有擔心,沒有顧慮,內心赤裸裸的與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相契相應,阿彌陀佛的名號,作用在你的內在心坎裡,猶如阿彌陀佛,跟你水乳交融一樣,所以當然“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心裡沒有一念對阿彌陀佛本願名號的懷疑。
“又深心者,決定建立自心,順佛之教而修行,永除疑心,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這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七信其中的一信。“決定建立自心”,有深信的人才會有決定。“順佛之教”就是順釋迦牟尼佛在淨土三部經的教法而修行,這個就是修相應教。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行者,根據淨土三部經修學,就是修相應教。
“永除疑心”,講的非常好。永除疑心就是,不是暫除疑心,永遠把疑心除掉。如果你今天念佛,對阿彌陀佛名號有信心,明天就沒有信心了,那請問你這樣的信心是不是深信?不是!是淺信。今天深信了,明天當然也深信,後天也深信,明年也深信,每一天每一年都深信,到臨終都深信,從平生到臨終沒有懷疑,這樣叫永信,永遠消除疑心,不為聖道門正見的行人所退失傾動,也不為聖道門不正見的行人所退失傾動。“退失”就是退道失去信心。你對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會不會退失信心?如果你今天有信心,明天就沒有信心了,那表示你今天的信心不是深信;如果你今天念南無阿彌陀佛,明天就不信仰阿彌陀佛了,明天改信仰上帝,今天念南無阿彌陀佛,明天念哈裡路亞,這樣就是退失了,退失對阿彌陀佛本願名號的信心。你這一生從今天開始,到將來臨終,你我都不知道還有多少的生命,但是你會不會對念佛退失信心?“傾動”就是動搖往生信心,你對往生極樂世界,今天信心是百分之一百,明天是百分之九十九,後天是百分之九十八,那你的信心就是在動搖了,你對阿彌陀佛救度你往生極樂世界了辦生,死會動搖信心嗎?你認為阿彌陀佛救度你去極樂世界的能力強不強?你如果懷疑,下面善導大師的開示:
彌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贊》所說的這首偈頌法語,都跟你說的非常明白了,阿彌陀佛的本願很強,強到你念佛的工夫很弱,阿彌陀佛也有本事把你救到極樂世界,這樣你還需要懷疑嗎?這樣你還需要顧慮嗎?不需要!
“此釋之意者:最初信自身之相狀,然後信彌陀之誓願也;”信機目的就是為了要信法,所以法然上人才會這樣說。“為後之信心故,先舉初之信也。”為了要建立對後面法的深信,所以先舉出對機的深信。
“其故者,願往生之大眾,雖稱念彌陀本願之名號,而自身不免亦起貪欲瞋恚之煩惱,亦造十惡破戒之罪業,故生恐懼之心,而妄輕自身,反疑彌陀本願。”太多人犯了這個缺失。我們沒有學阿彌陀佛的本願,沒有吸取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我們也是如此。我念佛會打妄想,怎麼可能會往生?認為自己念佛的工夫不好,認為自己的妄念紛飛,認為自己的業障很深,所以對往生這件事,內心充滿恐懼,我打妄想怎麼可能會往生極樂世界?我業障那麼重,哪有那麼簡單,會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妄自菲薄,輕視自己,反而懷疑阿彌陀佛的願力救度。當你認為自己業障很深,念佛不能往生,那豈不是你的潛意識裡面就說:“阿彌陀佛!您救度我的能力不大,因為我的業障很重,您根本救不了我。”不就是這麼回事嗎?如果阿彌陀佛救度你的願力很強,強到你業障無論怎樣深,你的煩惱無論怎樣重,念佛都能夠救度你到極樂世界,那你的煩惱很重業障很深,你要擔心嗎?不必!就是這樣。
“善導和尚曾確見此疑,而舉出二種信心之相狀,以解釋如我等亦起煩惱、亦造罪業之凡夫,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者,乃至十聲一聲,決定往生之旨。”善導大師就是看見當時有人念佛有這種疑心,所以說出機法兩種深信,當然就是要糾正當時念佛人的弊端。你不念佛我就叫你好好念佛,這是勸行;你念佛了,但信心不足,我就講信,這就是勸信。勸信勸行,講信講行,都是觀機逗教,契機而說,就是如此。
所以這段文,法然上人在《淨土宗略鈔》說的很好,大家早晚可以多看幾遍,問問自己有沒有對阿彌陀佛生起機法兩種深信?有!我想你的念佛是安心、快樂、自在的心境。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