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到中國前咒字就已經出現,咒這個字是偏中國化的,漢譯叫為真言更貼切一點。在先民階段的巫醫中就有一些咒語,因為中國沒有類似於真言這樣的形式,所以取現成的咒字,讓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同時也讓人把佛教的真言和其他的咒有混淆。因為這次主要聊聊咒和聖號在修法上的區別,所以不擴展此內容。
佛教把修行分的很明白,歸根結底就是二個部分:一是理;二是事。修行就應該落實在理和事這二大脈系中,然後在理、事上有各種微細的部分給予補充。我們常常強調的六度萬行、戒定慧,這都是落在事上的;理上就只有一個字叫做解,擴大一點可以叫做解悟,也可以脫離解字說覺悟,覺悟就是理上修行。所以道理上覺悟了,還要在事情上落實,在事情上落實叫做證悟,也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證實了道理的准確。
我常常說“需要相當的證量”,能證的就是理上的悟,道理上有悟了並落實在事上去印證;量包括二個,一個是程度深度;一個是數量體量。證了一個事情也叫證,證了一百個道理也叫證,而二者所證的量是不同的;同樣證了一百個事情的一層深度也叫證,證了一個事情的五層深度也叫證,而二者所證的量是不同的。如果一個修行人有相當的證量,就是說這個人可能他證悟的理、事的總量和深度會很可觀。
經文是貫穿所有修行法門的要義線索,往往丟棄經文的修行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現在我們普遍看到的經文從功能對象上大概分三大類:一是解釋、介紹咒語的;一是解釋、介紹聖號的;一是解釋、介紹除此之外的修行方法的。經文就是為如何修行做服務的。
我們讀經後,要把對應的感受釋放到聖號中,以這樣的方法稱念聖號。念咒不是這種方法,不需要參與個人的情緒,你越沒有情緒的誦念,釋放的力量可以更大;而如果我們釋放貼加了情緒在咒裡,狹隘、約束、限制了咒的自具能量的釋放。所以念咒可以很快,不需要去理解,也不需要寄托情緒,不需要添加非常多的想法,越清淨效果越好。所以持咒的這種修行方法,對修行人的基礎要求更高一點。
聖號則不然,你可以有情緒,你可以有感觸,你可以有貪戀,你可以有不捨,但通過閱讀經文,通過學習教義,要把對世間的種種情緒轉化貼合在三寶上,用三寶的格局把世俗的情緒清洗整合,提升為對佛感恩,對菩薩感動,對法門精進,這是可以的。門檻越高就代表准入水平越高,能契入的人就越少,對人的基礎要求也就越高,所以持念聖號的這種修行方法,已經是所有修行裡最為簡單、門檻最低的了。
咒和聖號的修行都有一個基礎要求就是持,要奉持,持這個字就是捧著拿著,就不應該放下。所以正常來說,持是綿綿密密一直保持在誦念的狀態中。開啟咒的作用也類似於此,但是為了方便推廣,或者說大德慈悲方便,說這個咒念多少遍就可以了,其實這是為接引大眾的方便說法;如果正確的修行,肯定不是以時間、數量去限制的,而是一切處、一切時、一切地,都在如此誦念。如果達不到一切情況下都在誦念,如何達到經文常常說的十、三、七這樣的圓滿數字?圓滿數字就是你不要管做多少遍,效果出來,達到了對應的要求,開啟了對應的效果,你就做圓滿了;如果念念就停了,隔三差五的整幾遍,這就算是熟悉一下罷了,不能算持,當然這種水平也不能叫做修。我們把咒的種種功用展開了說,其實就是希望吸引大眾參與其中,而並不只是安穩在求個什麼利益這種層面。
持咒的路就是實修的路,而在修行方法上念聖號也應該如此,這個情況在極樂沒出現前是基本差別不大的,所有的修行都很難,不管修什麼法門;而在極樂出現後,持念聖號又多了一個可以往生的顯著功能,所以很多人就一股腦鑽到聖號裡,但是又忘記了:想有一個證悟,你得有一個覺悟的道理可以被印證;沒有一個覺悟的道理在前,哪裡有能證的覺悟在後?
過去常常說:一切的修行都是悟後起修!不管什麼法門、什麼派系、什麼宗門教下都是這樣,只是淨土法門能悟的最低門檻很低,你只要相信有一個美好圓滿的極樂世界,有一尊阿彌陀佛發願接引我們就可以了,以此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就可以達到淨土最低的悟後起修標准,於是我們誦念阿彌陀佛聖號,是希望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就是信願行都具備了。
同樣的道理,比如最近在群分享《普門品》,我們對觀音菩薩的悟後起修是什麼?經文閱讀完畢,知道菩薩解除種種苦難、幫助度過種種厄逆,知道這一個了,以此誦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是希望獲得菩薩的加持,幫助自我渡過對應的境界、超脫對應的煩惱,這就是信願行具備了,達到了持菩薩聖號悟後起修的最低標准。
這是可悟的最低標准,當然淨土能悟的高度也非常高,能悟就像一個一百層高的樓,最低可悟僅是此樓的第一層,你不要管樓多高,先進得來,以後這一百層就都有機會到達;如果一看這一百層太高了,非我境界,妄自菲薄了,連一樓都不敢進了,這就是悟太高而事太薄,理事不搭調,自己給自己耽誤了。所以我很少說念佛成佛,雖然這句話很流行,但這個可悟的高度太高,不如拿點實在的離苦得樂的利益更吸引人、更貼合現在人的基礎狀態。
所以稱念聖號可以釋放自己對佛菩薩的理解和情緒,有一個物化的人物形象,有一個情感紐帶,這可以非常方便下手,非常容易理解;而咒不同,咒裡不當有情緒,同時也沒有物化的人物形象,最多就是有一個咒輪,還不是人人都能觀的,如果一直保持足夠清淨的高度,我們念咒也就會很麻木,所以在群文件裡提到而個觀法,一個是觀菩薩;一個是觀咒輪,觀菩薩就是把淨土法門的修法用在持咒上了,這樣持咒可以方便我們上手,也方便我們堅持。
回到咒和聖號本身就更簡單一點,真言就是真言,不用去思維,不用去計較,也不需要去理解到底咒說了什麼;而聖號不然。就像阿彌陀佛是光中之王,《無量壽》裡列舉了十二光,也就是阿彌陀佛有十二種光,這還僅是從光的功用上說的,如果從形態、狀態、顏色等等說,那就無量無邊了。如果我們不讀經文,這個聖號得念到什麼程度能體會到十二種功用的光來?說實在的,當我們處在那個狀態裡其實就是一個狀態,真的分辨不出眾多的作用來,沒有佛陀慈悲提點,光靠念聖號是理解不了這些的。理解不了這些,這個聖號念的就不夠深,就算施加的情緒再緊密,義理這一層就不厚,所以釋放的情緒只能是更為單一的。而單一的情緒想保持足夠強度和時間,這是非常難的,所以我們讀經挖掘其中的義理,更多的理解佛菩薩,從而讓我們對他們的理解更立體豐富,我們可以釋放更多牽引的點,這個契入點疲勞了,可以換下一個。如果我們能理解十層深度,十個契入點交替接續,還會累嗎?這就類似於打妄想了,誰打妄想累啊?為什麼打妄想不累,念佛卻累啊?你妄想打的豐富多彩的,佛號念得不夠豐富多彩,當然會累了。所以佛號為什麼念不到豐富多彩?就是因為對佛菩薩的理解太單薄、太生硬、太呆板了。想解決這個,靠悶頭念是不容易解決的,這對修行人的基礎要求很高的;不如去學習,讀經文或許幫助更大一點。這和咒就完全不是一個路數,而淨土修行一路也類似於咒,要保持清淨的念,越清淨越好,清淨持續的時間越久越好,能遇到煩惱障礙繼續保持清淨念就更好,到最後念到無念,無念就是真念,連佛號都起不來了,其他的一切念頭都起不來了,就是在真念佛了,這是淨土修行一路的,難度當然不小。
但這裡有一層攪亂,說到了無念而念是我們真的達到了徹底無念的狀態,還是我們連發現妄想的能力都沒有?這很難界定,除非有極其深厚修為的人能去堪證,不然你自己說的都對。說你念到什麼水平了,其他人也說不出二話來,可是這就有妄語之嫌了,要對自己負責;而往生一路不然,你有但凡星星點點的感受都可以說,都可以納入聖號中。這樣才會言之有物,也就是說,你抄襲別人是很難把精髓也臨摹到位的。在學佛的境界中言之無物等於廢話,你說的境界再高妙、再貼合經文、再如雷灌耳,沒有實在的東西,這都不免廢話之嫌;而言之有物就要說的內容裡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體會,這個些是真實的、是有溫度的、是有分量的、是值得尊重和正視的。所以過去說“你的所有感受都是對的!”因為那是你自己體會到的,我體會不到,只能說我沒在那個狀態、條件、水平下,所以你的感受是值得尊重的;而如果說別人的感受,那就是要討罵了。
做老師很麻煩,總要說好壞、說是非、搞分別,但回歸到學佛角度,就要敦促自己不說是非、不搞分別,選擇好法門堅持奉行下去,這就是信解行證的路子,最後要靠自己的行動去證得對應的道理覺悟,從而豐富自己的體會感受,再成為能證的材料,如此循環兩條腿就邁動起來了;如果理不肯學、事不肯落實,等同於車子熄火在路口,不管豪車還是破三輪子,熄火了都是廢品。所以常常說,我們說的佛教的道理高深淺顯與否,最後要落實看效果,如果沒落實,就都等同於趴窩熄火的廢品,僅是這堆廢品好看,那堆廢品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