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堂上二老是活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目前,不少學佛人對“活佛”這個詞匯想必並不感到陌生,因為經常有藏傳佛教的“活佛”來到漢地化緣或者弘法利生。其實,對這些藏傳佛教的出家人用“活佛”一詞來稱呼是一種翻譯上的錯誤。被漢族人稱為“活佛”的這些藏傳佛教的出家人,在藏語中被稱為“哲格”,其原意為“修行轉世者”,因為“哲格”的前世一般是一個修行得道的高僧,依靠度化眾生的願力,今世再次轉生在人間利益眾生。所以,用“活佛”來稱呼藏傳佛教的“哲格”,實際上並不是很恰當,因為“哲格”並沒有“活佛”的意思。雖然如此,但由於人們在“活佛”這一詞匯的使用上已經形成習慣,所以一時很難加以改變了。

  事實上,在漢傳佛教的文獻中,也存在“活佛”一詞,它是專門用來指自己的父母親的。在漢語中,“活佛”這一詞匯的創造和運用,是用來提醒人們要將自己的父母當作“活著的佛”一樣來孝敬的。例如,古人說:“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靈山朝世尊?”意思是說,家裡面的父母二老就是活著的佛,對其好好恭敬和孝順所得的福德,和到靈山朝拜佛陀所得的功德無有差別。關於“活佛”這一詞匯,在《德育古鑒》中專門還有一個公案:

  明朝的時候,安徽有個叫楊黼(fǔ)的人,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對當時在四川傳法的大名鼎鼎的禅宗無際大師有很大的信心,並且心裡早就生起要參訪無際大師的想法。終於,他准備好盤纏之後,便千裡迢迢地從安徽趕往四川去參訪無際大師。當他吃盡千辛萬苦,跋山涉水進入四川境內之後,遇到一個素不相識的氣宇不凡的老和尚。這個老和尚居然能夠叫出他的名字,並知道他是參訪無際大師的。這位老和尚對楊黼說:“無際大師是我的師父!他專門讓我來迎接你,並傳話給你,說你去見他還不如去見另外一個活佛。”因為這個老和尚和楊黼素不相識,居然能夠叫出他的名字,並且知道他是參訪無際大師的,所以楊黼對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楊黼問老和尚說:“無際大師要讓我見的那位活佛住在哪裡呢?”老和尚告訴楊黼說:“你沿著來四川的路往回走,會見到一個披著衣衫倒穿著拖鞋的人,那就是你要見的活佛。”楊黼對此感到很神奇並且深信不疑,於是便返程往回家的路上走,並一路留心老和尚所說的那位“披著衣衫倒穿著拖鞋”的活佛。就這樣一路留心尋找,眼看都快要到家了,還是沒有見到那位老和尚所說的“活佛”,楊黼心裡感到很失望。既然已經離家很近了,所以不得不先回家再說。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三更了,他敲家門的時候,已經入睡的母親一聽是兒子回來的敲門聲,高興得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急急忙忙地披著衣衫,倒穿著拖鞋,來給兒子開門。楊黼一見母親“披著衣衫倒穿著拖鞋”的模樣,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那位老和尚所說的“活佛”就是自己的母親呀!從此,他明白了“佛就是心,心就是佛”的道理,自己身邊一個個活生生的平凡的心靈實際上就是“活著的佛”。從此之後,楊黼在家一邊修行佛法,一邊盡心盡力地孝敬自己的母親,再也不去東奔西走了。後來,楊黼修行的境界也日益增上,並用他自己的修行體驗對《孝經》進行了注解,據說他注解的《孝經》感化了許許多多的人。

  無際大師為什麼要派一個老和尚告訴楊黼“母親是活佛”呢?這其中蘊含著極其深刻的道理。所謂佛,實際上是一顆具有圓滿“慈悲”和“智慧”的心靈。如果一顆心處在了慈悲的狀態,這顆心就和佛心相應了。我等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曾經因為大悲心而以身飼虎,每當我們聽聞這個故事之後,內心會受到極大的震撼,無不為世尊的大悲心而頂禮合掌恭敬。事實上,世間的一切悲心及其以悲心所發動的捨己為人的行為都是眾生的佛性在放光,都是我們的恭敬頂禮供養之處。

  在世間,除了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之外,最慈悲的心靈就要算慈母對子女的慈悲心了。母親對子女的慈悲心是百分之百的付出之心,不希望得到任何回報,唯願子女得到安樂。子女在受苦時,母親一心想到的就是如何拔除子女的痛苦,即便以自身替代子女受苦,也在所不辭;子女在缺乏安樂之時,母親一心想給予子女安樂,即便將自己置於痛苦之中,只要子女能夠得到安樂,母親也心甘情願。當子女得到安樂時,母親不會有絲毫的嫉妒心,只會由衷地為子女高興,即便母親自己此時處在痛苦之中也甘之如饴。世間慈母對子女的愛心就是佛性在大放光明,捨棄近在身邊的這個恭敬供養之處,到遠處別尋其他殊勝福田,顯然是不理智的行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我今為汝宣說少分: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寶上妙堂內,以百千種上妙珍膳,垂諸璎珞眾寶衣服,栴檀沉香立諸房捨,百寶莊嚴床臥敷具,療治眾病百種湯藥,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

  《雜寶藏經·慈童女緣》中說,世尊在王捨城說法時,曾經告訴諸位比丘說:“於父母所,少作供養,獲福無量,少作不順,獲罪無量。”世尊還例舉了一個公案來證明:在過去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一位叫“慈童女”的男子,父親早亡,家境貧寒,但“慈童女”對母親很孝順,靠打柴來養活母親。一開始,他打柴賣柴,一天能得到兩個錢,他全部用來供養母親。後來每天能夠得到四錢,也同樣供養母親。這樣又漸漸增長,每天得到八錢,他也如數供養母親。這樣,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事情,遠近都來買柴,他獲利增多,每天得到十六錢,他也都供養給了母親。後來,有人勸他入海取寶,母親因為捨不得的緣故,抱著他不肯放行,他一怒之下,扳開母親的雙臂,並且扯斷了母親的十幾根頭發。“慈童女”入海取寶之後,和眾人走散,被大風吹至琉璃城。在琉璃城他和擁有四個如意珠的四個玉女共同度過了四萬歲的快樂時光。後來“慈童女”又來到玻璃城,在那裡他和擁有八個如意珠的八個玉女度過了八萬歲的快樂時光。後來,他又來到白銀城,和擁有十六個如意珠的十六個玉女,共同度過了十六萬歲的快樂時光。後來,他又來到黃金城,和擁有三十二個如意珠的三十二個玉女,共同度過了三十二萬歲的快樂時光。享受完這些安樂之後,他進入了鐵輪地獄,感受熱鐵輪在頭上旋轉的巨大痛苦。獄卒告訴“慈童女”說:“你在閻浮提以兩錢供養母親,所以得到琉璃城、四如意珠、四名玉女,在四萬歲中享受快樂;因以四錢供母,所以得到玻璃城、八如意珠、八名玉女,在八萬歲中享受快樂;因以八錢、十六錢供養母親之故,先後在白銀城和黃金城,以翻倍的果報而享受安樂。但是,因為你入海取寶時,不順母意,對母嗔怒,扯斷母發,所以得到鐵輪地獄的果報。你在此地獄受苦,一直到有人願意代替你受這個痛苦,你才可以解脫此苦。”慈童女又問:“這地獄中,有和我一樣受鐵輪旋轉苦報的人嗎?”獄卒回答說:“有啊,多得數不清!”慈童女想:“我已經不能免除此苦報,願一切要受此痛苦之人的罪報全都集中到我一個人的身上,讓我代他們受苦吧!”這個大悲心剛生起,慈童女頭上的鐵輪立即墮地,並馬上升到了兜率天。世尊告訴聽法的比丘們說:“那時的慈童女就是過去的我。比丘們啊!你們要知道,如果對於父母做了少許不善,一定會得大苦報,能少作供養,一定會獲福無量。所以,我們應當盡心奉養父母。”

  所以,每一個佛弟子應將佛陀親口宣說的這個公案記在心裡,將自己家中的父母當作“活佛”一樣來恭敬供養,這樣一定會獲得無邊的福報。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仁清法師:大鵬金翅鳥
下一篇:我布施放生得財的經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