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眾生都是沉睡的菩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眾生都是沉睡菩薩。一切有情眾生都擁有如來藏性,都有這個圓滿的自性,正是依靠如此才能成就為佛的,所以一切眾生都堪成佛。就算墮落到最最深處的地獄眾生,也有成佛的可能,只是這個歷程的早、晚、快、慢、直、曲不同,所以一切眾生本來都是沒沉迷的聖者。為什麼就迷失了?是因為有了一念無明!一念無明就是根本無明,隨根本無明的產生,從而產生了塵沙無明,也就是我們說的無明煩惱。

  一念無明可以是當初的一個妄念,而這個妄念不容易區分的那麼仔細,妄念裡會有妄想,會有執著,會有分別,佛陀講無明的根本是妄想,這是指一念無明由妄想而來;在深處還指到了妄想的延伸,就是最初的一個心念的波動。這個波動裡隱藏了妄想的執著和分別;繼續延伸這個妄想就進入到想裡了,我們現在區分想,分為正和非正,比如某個想是正確的,而有的想是非正確的,我們往往認為非正確的想就是妄想,其實不然,一切的想都是妄想,只是妄的程度不同罷了。所以一切的心念波動,都是妄念的生滅!所以諸佛菩薩的法身安住在常寂光的如如不動的境界裡,沒有絲毫的波動,而且恆常以來都是如此,所以這樣的境界叫做常寂。

  在常寂光裡如如不動了,但是因為某個因素產生了某個心念的波動,可能一瞬間的一閃念,就從常寂光的如如不動跑出來了,於是這一個閃念裡有了相、有了執、有了妄、有了分別。最開始的閃念或許是非常短暫的,如電光火石一般,隨後如果能及時回去,寂滅了這個波動,就又返回到常寂光裡,自然相安無事;但是隨這個閃念的產生,念頭會產生力量的作用,向內向外形成了影響力,也就是最初的這個業力。隨這個業力繼續跑,就從常寂光離開很遠,再想通過一閃念回去,就不容易了。因為這個時候已經有沾染了相、沾染了分別、沾染了執著、沾染了種種見、種種取、種種愛,已經不匹配常寂光中的純淨了。因為不清淨了,再想回到清淨中,就要對自己清洗。所以就要去做自我救贖了,要通過自我的努力調整身心,從而消除這些影響回歸到清淨中去。

  學佛的根本也就是這一個事情,就是回去罷了。怎麼回啊?你過去搖動身心(行惑),釋放了貪嗔癡(業),現在就要克制掉貪嗔癡(戒),而且還要消除貪嗔癡帶去的影響(消業),對內的影響要消除(消除內業),對外的影響也要消除(消除外業)。

  我們釋放了妄想,就要回收這個妄想的影響,釋放了分別、釋放了執著,就要去消除分別和執著的影響。所以說回歸到自性,其實就是懂得了這些,恪守住自己的心,不再釋放妄想、執著、分別,乃至連放下的想法都沒有,純粹的回歸到清淨中去,這就是回自性的方法。那麼為什麼佛菩薩回歸自性了,又返回到世間救度眾生?就像釋迦佛一樣,已經證悟最高覺悟了,為什麼又要在世間宣講佛法?他已經在天上證悟佛果了,為什麼又要在人世間示現一次八相成道?他已經在娑婆示現八千次成佛了,為什麼還要再從頭走一遍,捨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

  這個所謂的最高覺悟,絕對不是回歸自性就完畢、就可以畫上句話的,後續還有什麼?後續又覺悟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佛的覺悟?就是這個眾生和自我的關系問題,這是最終覺悟的事情。

  婆羅門女覺悟了這個事情,從業海回,如夢一場,回到寺院發大誓願。婆羅門女覺悟了自我和眾生的關系,但是僅是這個關系的開端,不是結尾,不是終點。婆羅門女覺悟到了:地獄眾生,都是自己宿世以來的親人、眷屬、父母等等,所以才要在佛像前再發大願,救度這些披著眾生衣服的親人眷屬;地獄眾生是自己的親人眷屬,曾是自己的父母至親,所以才會蒙受自己的行做皆同升天;而業海裡浸泡的眾生百千萬數,也是如同此理;再繼續推演,但凡六道眾生都如同此理,這才是促成地藏菩薩所發願的根本。

  而經文裡幾次跳躍,把這個覺悟過程完全淹滅了,用了“悟此事已”四個字就把幾個跳躍轉折的覺悟過程都概括了。可是我們卻不能理解她到底悟了什麼?於是就開始各種猜測。

  所以從經文描述裡,業海啊、無毒啊、地獄啊、同生天上啊等等,都只能看到對應的場景描述,卻沒有表述婆羅門女的心路歷程。我們學佛雖然是要學佛菩薩的行做,可是如果不理解他為什麼這樣,不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就很容易缺乏堅持的動力,乃至會輕慢、會疑惑、會猜忌、會否定、會誹謗。地獄眾生都是自己親媽,要救;業海還有那麼多眾生也一樣是親人,要救;沒下業海的眾生也一樣是親人,也要救;所有在輪回裡的眾生也都是親人,如此就都要救。這才是地藏菩薩本願的核心。如果我們只理解地藏菩薩救度地獄眾生,這就稍微偏了一點;如果地藏菩薩只救度地獄眾生,那麼他是不可能成就菩薩,因為慈悲心不廣大。如果我們真正的理解並貫徹了,如此眾生和自我的認識,這起碼是可以激發慈悲心的。

  佛覺悟的眾生和自我的關系是這樣的嗎?可以類似,但不同。從理論上說,佛覺悟的自我和眾生的關系是:我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我;虛空法界是我,我是虛空法界。所以虛空法界中的眾生,是我虛空法界的自性眾生,所以成佛是要度盡自性眾生。但佛也知道無眾生相、無我相,既然都沒有相,為什麼可以有眾生執著的眾生相?就是因為,眾生沒有理解“無我相”,所以才會執著了眾生的眾生相。

  於是虛空法界無外乎是漫天飛舞的執著。你執著了你的過去,所以有了你可執著的現在;你因為執著了現在的種種,所以就有了將執著的未來。我執著了五重顛倒,所以出現在五濁惡世;我執著了色受想行識的堅固存在,所以被五重顛倒的妄想壓制。佛出現於世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無外乎是要說:嘿,夢該醒了,這都是你執著的迷夢!就像一個小孩子沉迷在自己幻想的叢林,最後造作了無數的奇遇和猛獸,也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和痛苦、煩惱和無奈。

  所以世間的一切,過去生的一切,未來世的一切,皆是我們的執著使然罷了。要學會看開、學會放開、學會坦然面對;而不再是隨風起浪、遇鏡貼花黃、不再是溫泉水暖洗肥皂、不再是追隨外緣起分別、追逐欲望起貪嗔、追逐愚癡起妄想!這就是回歸的路。只是談何容易呢?自性的眾生如何度?禅宗不講度外在眾生,但講度自性眾生,這是禅宗的立義點,因為已經覺悟到自我和眾生的關系是:眾生是自我自性中展現的這個層面,但這和佛的覺悟還不同。

  最後佛的覺悟可以套用《華嚴經》的境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法界即十法界,十法界即是一真法界。所謂一真法界就是一合相。所以一切眾生本就是我自己,只是不同的側面罷了!就像現在有一種平行宇宙的理論,所有的眾生僅是因為在某個階段執著了某個妄念的我,於是我有無盡妄念,才有世界的無量眾生。於是無量眾生本不是眾生,所以才不當做眾生想,只是這樣起個名字,如此叫叫罷了。如果不這樣叫,那麼當如何稱呼?唉,那個戴帽子的我;那個穿紅鞋的我;那個一米八的我;那個三歲的我;那個愛吃糖的我;那個喜歡玩耍的我等等!

  所以那個喜歡付出的我,和喜歡攫取的我成為了一對CP(最佳組合),他們互相滿足,又互相幫助,最後要互相覺悟;於是那個喜歡唠叨的我,和那個寡言木讷的我成了一對CP,互相補充,互相提供需要。於是每個遇到的我,都是我某個妄念而成就的側面,所以救度眾生,就是救度自己,度人就是度自己。因為他人就是我自己,除此之外無有真實的自己,所以才要放棄這個所謂的我,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所以這個所謂的我才可以知道一切外在的我在想什麼、在承受什麼、在造作什麼!

  所以一切眾生都是沉睡的菩薩,等同於一切眾生都是沉睡的自己,都是待喚醒的一個不圓滿的側面罷了。更多側面的我之覺醒、回歸,才促成了這個完整的所謂我。所以佛度眾生,並非是因為佛僅是覺悟圓滿,而是覺悟如此,但還要落實自我救贖罷了。

  所以我們現在就開始做打撈工作,把機緣成熟的眾生送回極樂,最後你送的是自己,而非是他人;最後你超度的就是自己,而非是他人。這話我過去說過,只是說得較為淺顯,並沒有深入挖掘。可能如此的內容各位聽起來很難理解,不過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就要去做打撈工作,把機緣成熟的眾生超度走,在極樂相匯,如水滴入海,終成巨流!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

 

上一篇:人間天:這四種顛倒特征我們有嗎?
下一篇:海濤法師:經典吸收活用就是改變自身、改造生命的最佳途徑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