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一O八四頁倒數第三行,科題,「護法久住」,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的使命。請看經文: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
這六句我們看念老的注解。「當知普利之道」,首在『當令是法,久住不滅』。這句話非常重要,念老在此地提醒我們,普利之道,普遍利益一切眾生。我們常講的,一切有情眾生,動物,包括的范圍很大,普遍,這個字裡頭包含了花草樹木、山河大地、萬事萬法。用什麼普利?道是道路,是道理,「首在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大多數的同修們都喜歡修福,什麼是真正的福報,你要是不知道,你無從修起。這裡給我們指出來,「首在」,這兩個字重要,第一就是在「當令是法久住不滅」,是法指的這部經。修福,積累功德,這擺在第一條。如何叫它久住不滅?古人抄經。唐朝那個時候,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經書的流通全靠手寫,我們在歷史上可以看到。現在印刷術發達,大量的翻印,普遍的流通,功德無量,印經的風氣提起來了,大家都知道。
我在年輕的時候,看到印光大師提倡,這個老人家將十方的供養,就干一樁事情,印經,自己開了一個弘化社,就是印書,印佛經、印善書。再有哪個地區發生災難,火災、水災,老和尚會從印經的這個款項,還有多余的拿出來救災。我看到非常受感動,所以我這一生學老人家,也是十方供養只干一樁事情,就是印經。印得多,這五十八年,《大藏經》印了好幾千套。我的目標是想印一萬套,大概也有七、八千套了,距離一萬套不遠,我會把它完成。
除了印經之外,如果沒有人去讀,沒有人去研究、沒有人去講解,經典再多,沒有人能看懂,這是大問題。那怎麼辦?要辦學,要培養接班人,這個比什麼都重要。英國人他們開始了,開始培養宗教教學的師資,我看到歡喜,我看到佩服贊歎。佛法,還有其他宗教,我們一視同仁,我們知道眾神一體,宗教一家。所以我們以平等心、恭敬心對待所有的宗教,希望所有的宗教信徒,都能夠理解他們的經典,知道怎樣修行。
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錯誤的思想,這叫修行。根據什麼?根據經典,經典是正知正見,正行。與經典相違背,你的行為錯誤了。每一個宗教都有經典,每一部經典都有戒律,佛法講經律論,律,專講律的,裡頭有講經;經文裡頭,專講經的,有帶著講戒律,所以經、律、論永遠離不開。佛用這種手段來教化眾生,來把這個教學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我們要知道感恩,要知道得來不易。諸佛菩薩、古聖先賢、祖師大德他們的悲心,自行化他,給大眾做榜樣,大量的書寫、印刷、流通,利益後世。佛經常講的積功累德,功德,累積的功德,以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為第一。
「為令久住」,故雲『當堅持之』,這個事情堅持,一定要做,愈多愈好,時間愈長愈好,要堅持。『無得毀失』,不能毀滅,不能讓這個法失傳。失,這個意思最重,不可以讓它失傳。弘法,傳法,經典,印送經典,一定要守住『無得為妄』,必定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菩薩留下來的稱為論,佛傳下來稱之為經,佛門有經,有戒律,有論,叫經律論三藏。論是過去在家出家這些菩薩大德,他們修行總結的,解釋經典決定沒有過失、沒有錯誤。這就是「無得為妄」,字字句句都有依據。黃念老給我們做出好榜樣,你看他寫這一部,《無量壽經》的注解,為了取信於大眾,字字句句都有來歷,都不是隨隨便便寫的,不是依照自己意思寫的。你每看它一段,他舉出來這是從哪一部經,這是從哪一部古大德的注疏,都說出來處。實際上老居士有修有證,怕的是用自己的話來說,人家不相信。我用的都是經典,都是古大德權威的注解,收在《大藏經》裡頭,這就是無得為妄。
『增減經法』,「增」是經上沒有,你加進去的,「減」是經上有,你把它省略掉的,這個不可以,所謂是「離經一字,便同魔說」,字字句句都有根據,都有來歷,絕不離經。祖師大德修學的報告,注疏,我們要把它當作經一樣來看待,那些人有修有證,難能可貴,我們要把這個東西傳下去。真正發這個心,過去出家在家學習經教的人多,看不出會失傳的現象。現在不然了,到我們這個時代,我們仔細觀察過去,十年十年,後一個十年比不上前面一個十年。
我這一生還算是不錯,看到講經的人,在家、出家,大座講經,儀軌莊嚴,讓人看到生恭敬心。現在有沒有?沒有了,現在講經沒有儀軌了。為什麼?為的是爭取時間,工作繁忙,時間有限,所以儀軌省掉了。依照佛經的規矩,開經前面儀軌占的時間大概要四十分鐘,然後再講到經文,現在把前面這個統統省略。實際上來說,不省行不行?行,除非在不得已的狀況之下,應該要有。為什麼?把人的孝敬的心喚起來。儀軌是對佛的恭敬,對法的恭敬,對講經法師的恭敬,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古人定的這個制度,千年萬世希望佛法不衰,用了很多好方法,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孝親尊師。現在縱然學經教,沒有古人那一分恭敬心,所以得的利益少,有問題的很多,都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去思考,怎麼辦才能把古時候這些儀規也一起恢復起來?
末後這一句,「蓋離經一字,便同魔說」。這是念老特別提醒我們,講經教學都不能離經一字,換句話說,字字句句都有來處。他自己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就是這部經的注解,他說的他做到了。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常念修善求生」,這六個字對現在人來說,真的太重要了。常念,不能中斷,時時刻刻念著。念什麼?修善,求生淨土。如果念著修善,遇到善事歡歡喜喜去做,好事,但是沒有求生淨土,來生人天果報,出不了六道輪回。所以一定要懂得求生,念念把我們斷惡修善的功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我為什麼斷惡?我為什麼修善?就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對了。我們看下面這八句經文:
【常念不絕。則得道捷。】
快,得到的快。
【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
我們真的想修福,想有一點成就,這句話一時一刻都不能忘記。『常念』,念念不忘,我們道業的成就就快速了。『捷』是捷徑,特別是這個法門,信、願、持名,念念全是阿彌陀佛。學海賢老和尚,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日夜不間斷。念了九十二年,你看他往生多自在。他念到什麼程度?我們看到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理一心不亂。理一心就等於禅宗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海賢老和尚有沒有見性?有,肯定明心見性,他自己不說。雖然不說,通達佛法的人,觀察仔細,會看得出來。你問他,他不承認,我們是在旁邊觀察的人。
念佛功夫三等,粗顯的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念佛的時候沒有雜念進去,沒有妄想,就是一句佛號,得成片,一句接著一句,就有資格往生。什麼時候想往生求佛,佛都幫助你。確實有不少到這個功夫,壽命還有,他怎麼樣?壽命不要了,還有十年二十年都不要了,我現在就去。阿彌陀佛很慈悲,真的帶他走了。《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很多,我們看到很多念佛的,三十多歲就走了,是不是壽命就那麼長?那講不通。肯定有長壽的,為什麼都是三年就往生了?壽命不要了,這個娑婆世界太苦,早一天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他真去得了,佛真慈悲,真帶他走。
海賢老和尚念佛念了九十二年,是不是他壽命長?我不相信,我認為他的壽命跟普通人差不多,七老八十,七八十歲。怎麼會活到一百一十二歲?有任務,這個信息他透給我們了。他說他見到阿彌陀佛,向阿彌陀佛要求帶他往生。佛告訴他,你修得很好,修得不錯,多住幾年,不要著急往生,多住幾年,給佛門弟子做個好榜樣。換句話說,阿彌陀佛給他的任務,叫他給念佛人做好榜樣,他是奉命,壽命延長了。
而且他說了,阿彌陀佛還跟他約定了,幾時你看到一本書,這個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他往生。他的信徒不少,都是真正念佛人,常常看老和尚,上山都帶一點東西給他。從來沒有看到人帶書,而他看到人家,檢查一下看帶來的東西,最重要就是看有沒有書,都沒有。一百一十二歲,二O一三年一月,過年的時候,真有人帶了一本書。他一看到有本書,他就問她,這什麼書?帶書的人也不是給他看的,知道老和尚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佛門裡的儀規他完全不懂,早晚課他不會做。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你們誦經,他念佛;你們做法會,他在旁邊也是念佛,他的佛號不間斷,特別有加持力,真的難得。
我們看念老的注解,右面的經一共八句,這八句實實在在是全經的總結,那就特別重要了,淨宗修行的綱要,依照這八句去修行,淨宗的妙處你全都掌握到了。頭一個,「常念不絕」,就這一句,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九十二年,你問他修什麼?常念不絕。所以他要講往生,他三十歲足夠條件往生,事一心不亂,我想三十歲左右;理一心不亂,頂多四十歲。理一心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一切通達了。不但經法通達了,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也都通達了,只是他不說,他不露出來,沒人知道。別人贊歎他,他不高興,他還不說。
注解裡頭說,這八句經文是全經的總結,淨宗修行的綱要。「世尊此會所說之長行,於此告終」,《無量壽經》,長行就是講經,實在講經到這個地方就講完了。所以「故知此八句,實為淨宗之末後句」,全經總結。淨土這個宗派,這個教學,到這個地方課程就上完了。我們要特別記住,這末後幾句話,『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說法,我們這些聽法要記住依教奉行,終極的目標,是『種修福善,求生淨剎』,求生淨土,這八個字比什麼都重要。「此八句理事齊彰,正助並顯。如來秘藏,和盤托出。」念老這個注解注得好,總結得干淨利落。
開頭第一句「常念不絕者,常念首指常念本經。如本經《往生正因品》中,劈頭第一句便雲: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正是此處常念不絕之意」,講得太好了!「《非是小乘品》雲: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我們這一生都想遇到好老師,希望這一生學習能有成就,令人滿意的成就,往生極樂世界。導師能不能找到?能。在哪裡?這部經就是導師,導師是釋迦牟尼佛。幫助我們的導師有助教,夏蓮居老居士,助教,黃念祖老居士是助教,一位導師,兩位助教。導師也可以說是阿彌陀佛,成就了。這幾句話,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這四句就是常念不絕。
再看下面,《受菩提記品》,都是本經的經文,「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不聞的過失,業障重,這一生當中,沒有機會遇到這部經,沒有機會聽聞這個法門。於此法不聽聞故,退轉了,不是別人,是菩薩。菩薩退轉菩提心,那變成什麼?變成阿羅漢、變成辟支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的意思,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是無上,印度話是無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覺,菩提心退掉了。「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抄經,「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這就是,你沒有辦法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講一遍給人聽,能講一遍功德更大,不能,講幾句、講幾段。為他演說,演是你自己修行,做出來給他看,就是信願持名,表演出來給他看;說,是把這個經裡頭的意思說清楚、說明白,為他演說。「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這個還得了嗎?功德多大?佛在此地舉了個比喻,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這是什麼?這世界有成住壞空,這是壞相。科學家講的宇宙大爆炸,不但太陽系沒有了,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爆炸了,我們能相信,科學家探測知道有這個事情,距離我們太遠了,沒影響到我們。大的星系爆炸了,滿中大火,一切都毀滅了,這個念阿彌陀佛的人,求生淨土的人,他能超過,對他來說沒事,正好他到極樂世界去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去了,生彼國土。
「世尊悲心無盡」,普是普遍,攝受一切眾生,一個不漏,就因為這個緣故,不厭其煩,頻繁以持念本經為勸導我們。我們要感恩,我們要記住,經中所宣說的正是一乘願海,六字洪名的無上大法。修行抓住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真信,相信釋迦牟尼佛說的,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我們只要真信切願,懇切的願望求生淨土,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不可思議。所以六字洪名,是佛法裡面無上大法,不是普通法。大家都把這個疏忽掉了,認為這個太簡單了,三歲小孩、八十歲老太婆都會念。沒錯,是的,他們會念,他們有成就,我們自以為是的錯過那個機會。我們不如阿公阿婆,阿公阿婆你看他一天到晚手上拿的念珠不停,那是念佛的好榜樣。
「行人」,修行人,「但能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覺悟了。覺悟什麼?信願持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有這麼樣的一個好事。這個信息天上掉下來的,只要你能信,你也想發願求生,這句佛號相續不斷,你就成功了,你就圓滿了。千經萬論讓給他人悟,我不如人,我就一句佛號念到底,只求阿彌陀佛接引我往生,功德就圓滿了。不要自以為聰明,認為念佛的是阿公阿婆,不是我們修的,我們要學大經大論,全搞錯了。大經大論,是給那個對念佛沒有信心的人他們學的。念佛有信心的人,你們不要學這些,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
下面接著說,「一向專念」,但能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發求生淨土的心。菩提是覺悟,真正覺悟了,你現在遇到這個法門,你怎麼會捨棄。捨棄的對這個不相信,那沒辦法,再讓你去下教海,佛法大海你慢慢去摸索好了。真正相信,不走這個路子,佛法大海讓給別人走,我們抄捷徑就到了。現代中國提倡一帶一路,走捷徑,一帶一路就是一向專念,沒有覺悟的人他不相信。所以一定要覺悟,有捷徑,成佛有捷徑,成佛可以叫我們一生圓滿成就,你相不相信?你相信你就上路了。一向專念,「必得往生,萬修萬去」,一個都不漏。
「故知行人受持此經者,即應依教奉行,如佛訓誨」,這是這個經真正的圓滿,「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故知常念不絕,究竟所指,則在常念此一句名號也。不絕者,淨念相繼也。行人果能真實發心,老實念佛,唯此一句,念念相繼。則必定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臨命終時,佛來接引。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決定往生,迳登不退。圓生四土,究竟涅盤。故佛慈示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捷是迅速,快路、直路,不拐彎的,捷徑。「是謂持名一法,乃修行之徑路,老實持名則得道迅速也。蓋以信願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果覺因心,故得道捷。因唯此持名念佛之法,是彌陀大願之本,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故稱易行法,號徑中徑也。」所謂徑中徑又徑,指的這個法門。
難!我們無量劫來這一生遇到了,所以夏蓮居老居士,第一次遇到《無量壽經》,念到這些經文,歡喜高興,無法形容,幾天幾夜那個歡喜心都現前,沒消失。手舞之,足蹈之,自己慶祝自己這一生可以脫離六道輪回,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作佛去了。生大歡喜,夏蓮公表演給我們看,真歡喜。我們還沒有到那種歡喜心,問題在哪裡?我們沒有把這個法門看清楚。真看清楚了,歡喜心生出來了,知道無量劫的輪回,到這一生就中斷了,我就超越了,不再搞輪回了,這還得了嗎!跟上上根性人講經,就講這一段就行了,哪有那麼麻煩。誰是上上根?海賢老和尚這一幫人是上上根。他的老師高明,二十歲給他剃頭,就傳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真信真願,他真成就了。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