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圓滿的福德智慧來自慈悲,來自於利益眾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當我們說“佛陀的智慧無上圓滿啊”,這果德一出來馬上沒下文了,除了贊歎智慧圓滿沒了;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獲得智慧,怎麼樣才能讓智慧提升起來,乃至到智慧圓滿,這中間的路是否找得到?於是當說“諸佛智慧圓滿”,我們就要思維:諸佛如來是如何成就智慧圓滿的?這就是在找路子了,這也在挖掘佛陀聖號埋藏給我們的法寶了。

  學佛的過程並非是跑到桃花園裡去摘花,琳琅滿目、林林種種、應接不暇,這種浮在面上的感覺不能算是一個好現象;要深入,如果有條件一定要深入經文,就像大樹有了條件必須要深扎根子一樣,你不想深扎根,除非你根很深,不然如何成為大樹呢?用花盆能栽出大樹嗎?需要不斷地被澆灌能是大樹嗎?需要不斷被照料能是大樹嗎?誠然這是有過程的,希望你們在正確的路上,有一天也會成為大樹,乃至成為樹王。

  1.大乘佛子的基礎心態

  啟動這個良性循環的關鍵點就是付出。怎麼付出呢?樹木釋放水汽這是付出;釋放氧氣這是付出;結出果實這是付出;為眾生遮蔽風雨這是付出;乃至最後腐朽倒地,腐爛成泥這還是付出。佛子的付出關鍵點在哪裡?在慈悲心上。慈悲心對大乘尤其重要,這是學佛的分水嶺,並非是某個法門是大乘、某個法是大的,大小並非由法門決定,而是由駕馭者的心態心量決定。同樣是念佛的淨土法門,會被念出花樣很多。就像同樣是一張錢幣,被用的花樣很多,那麼錢會選擇消費什麼嗎?錢花哪裡,還是由使用者決定的。所以法門也是如此、佛法依然如此,你到底想干什麼?就決定了這個可以賣很多東西的錢,被用在了什麼東西上;同理學佛的過程中,我們到底在用什麼心態心量面對佛法、使用佛法呢?

  慈悲心這是大乘佛子的基礎心態,慢慢擴大慈悲心,成就無量慈悲喜捨,這就是大乘行者應該擁有的狀態,所以成就四無量心是結果,但是慈悲是起步過程,就像慈悲是小樹,而四無量心是大樹,小樹想成為大樹的關鍵點在哪裡?慢慢地擴大心量。

  2.怎樣才是慈悲?

  慈是上下關系,是能給予快樂的;而悲也是上下關系,是能拔出痛苦的。於是如果我想慈悲某個人,可是他活得比我滋潤、生活比我開心、身體比我健壯、家庭事業比我順利,我在這些內容上怎麼慈悲他?相反他慈悲我還差不多。所以慈悲裡有沒有分別心?沒有分別心就沒有慈悲可言。千萬不要以為學佛,必須馬上把分別心干掉,你沒了分別心,你的慈悲無地安放。你沒了分別心,你的慈悲心也就升不起來,也就不可能進入大乘領域了,這個事情就如此微妙。

  看上去是不好的東西,但是站在另個角度,就可能是很好的事情。同樣我們想慈悲他人,先要有能給予對方的東西,或者是對方沒有的,或者嚴重匮乏的。那麼各位自己搜腸刮肚地想一想:自己能以什麼慈悲他人?於是就出現了有漏行和無漏行了。比如我去幫助某人吃了一餐飯,這是有漏行,這頓飯的幫助幾個小時就沒有了,這個幫助的利益也就漏光了,這種越快漏光的幫助越是不值得推薦和提倡的。

  3.如何擴大慈悲?

  先要能慈悲,再來探討如何擴大慈悲,這就是順風順水的過程。慈悲的落腳點依然還是兩個,如過去常常說的佛教救度眾生的落腳點、出輪回的落腳點都是相同的,都是這兩個,就是離苦得樂。你或者幫助對方離開痛苦,或者幫助對方獲得快樂,除此兩種沒有其他了。

  如何幫助對方離開痛苦?又如何能讓對方獲得快樂?是有漏的離苦,還是無漏的離苦?是有盡的得樂,還是無盡的快樂?這一展開就復雜了,於是出現了有的人好心辦壞事、有人無心做了好事、好事卻成了壞事、壞事變成了好事。

  對大眾而言,離開痛苦是最容易為此付出努力的,所以佛陀早早就告訴我們:人道有種種痛苦,有八苦、有三苦等等;六道眾生各有各的苦。別看天人潇灑自在,往往命終就落地獄去,連自救的機會都沒有,這也挺苦的。

  抓住了離苦得樂這兩個落腳點,就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他人獲得對應的利樂了。余下的就是我們發現了對方的痛苦,那麼要以什麼方法、手段去解除他的痛苦?我們要以什麼真實的手段去落實幫助他人得樂?這是各位要思維的,是我們在人世間歷練中必須要摸索明白的經驗。把這個系統弄明白了,就知道面對一個眾生要如何去幫扶了?是現在幫,還是讓他吃一嘴石頭後再幫?是他吃了很多苦再幫,還是撞了南牆再幫?其實這也沒啥標准,只是對方是否真的覺得太苦,真的受不了了,這才是標准。

  於是隨緣救度並非是隨我們和對方的宿世因緣,而是隨對方的業緣。就像有的人學佛不努力,我常常說那是苦沒吃夠,吃苦還沒到位罷了。苦吃夠了,也就沒啥脾氣了,更沒啥傲慢了,亂七八糟的妄想心也會死得七七八八了。有很多學佛人,其實都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才撞進佛門的,所以各位思維這裡的東西。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佛說阿彌陀經析》

 

上一篇:人間天:越付出,越擁有,成就的秘決
下一篇:淨空法師:這豈不是叫皆大歡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