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裡有句話,“不識自性,學法無益”。這句話粗看就是:你要是不認識自性啊,你學啥都是沒利益的。可是如果換個思維:你想學法有益嗎?想的話,要深入自性,才可以學到法寶哦。於是三寶真的是自性中的覺正淨了,並非是外在的佛法僧,外在的三寶是為幫助我們開啟內在的三寶;如果內在三寶開啟不得,外在的三寶也就沒啥可寶的了。現在三寶在有的人眼裡是一文不值啊,這也其實代表內在的三寶還沒開發,還有巨大的開發空間。
我們學佛,同樣的方法、同樣的套路、同樣的手段,有的同修就能用得風生水起;而有的同修不會用啊,這是還沒融入到內心,還沒回歸到內心,這些外在的手段沒有喚起我們內在的回應,沒有呼喊出我們的慈悲,也沒有提升我們的心量,這些手段效力會很差,這同理於一切經文、咒語、聖號、行持中。相當於說:你想憑借經文、咒語、聖號或者某些行持,但是如果不能和內在自性中的某種品德呼應,這外在的手段都不會很受用。所以你是否真心面對佛法?是否真地敞開自己?這些外在的行持是否能在某一刻,獲得自性的回應?
自性的回應是什麼?就是感應道交;再繼續就是心心相通;再繼續就是以心印心。迦葉的捻花一笑,看著是傻笑一下,可是這卻是和釋迦佛達到了以心印心,這個境界成佛做祖足矣。到了這個深度可就真是寶了,能應化無窮受用無際,所以我們逮到一個修行方法,抓住了,修持進去,其實最後都是要走到這個和諸佛菩薩以心印心的境界。只不過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不必非要修行有成才能出輪回,而是可以先出輪回,再談隨後的修行。
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佛說阿彌陀經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