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都知道“回向”二字,“回向”是佛教的專有名詞, 在佛教的道場裡,每天做早、晚課誦後,必定要“回向”。“回向”也貫穿在個人修行的整個過程之中,是修行必不可少的內容。可見“回向”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是回向?初學者有的不太明白,也很難說出。對回向往往認識不夠,也就不太重視,或者使回向,僅僅流於形式,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害怕自己,辛辛苦苦修來的功德,回向他人後,自己受到損失,故不肯回向給別人,更不肯回向給自己的冤親債主。
其實回向是佛教修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所謂‘回向’,是將自己所修行的福德、功德,回向給所回向的人,或法界眾生同享。通過回向的修行,可以拓開自己的心胸,擴大自己的心量,是很好的修行方法,能夠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所以回向是助修,越修功德越高,心量越大,修行也就越快速。
在祖師大德看來,什麼是回向?天台智者大師說:“用己善法趣向菩提。故名回向。”又說“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己濟他。故名回向。”
回向的一般含義,印光大師開示:“每日功課回向,一一當與法界眾生。若此功課為此,彼功課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願,方為與三種回向相合。三種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三回向法界眾生,同生淨土。人各有志,人各有業(業謂職業)。但隨緣隨分即可,不必與一切人皆同也。”此說三種回向與《大乘義章》相同,而同生淨土為歸宿。
淨土宗以信願念佛,求生淨土為宗旨,所以淨宗之回向必指歸往生淨土。所以,印祖開示:“舉凡禮拜讀誦大乘經典,及作一切於世於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間福報,則念不歸一,便難往生。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等)。若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向往生,則所得世間福報,反為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便難決定矣。”
回向就是菩提心的體現和修法,可以上契佛心,結緣釋怨,成就大乘勝行。印祖開示:“然須發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回向不僅對自己沒有損失,而且利益還很大。印祖開示:“須知無論誦經持咒,均以恭敬至誠為主。均以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西方,則其利大矣。若世間無知之人,事事為己,則其利益隨心力而下劣矣。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其燈光明了無減損。若不相燃,其光亦不增大與久。回向時當知此意。不但為自己父母恩人如是,即怨家亦如是。方能上契佛心,下結眾緣而解眾怨。”
回向為宿世一切怨家,消除業障,福慧增長。印祖開示:“汝宜於念佛畢回向時,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會。彼作聲,也不理會作怕怖。不作聲,也不理會作歡喜。但至誠懇切念,自然業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長矣。”
回向即與佛菩提誓願相合,功德無量。印光大師開示:“佛所以教人,凡誦經、持咒、念佛、作諸功德,皆為法界眾生回向。... 以能為一切眾生回向,即與佛菩提誓願相合,如一滴水,投於大海,即與大海同其深廣。”“念佛當發志誠心,深信心,回向發願心。(謂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無量。若只為己一人念,則心量狹小,功德亦狹小矣。... 世人不知此義,故止知自私自利,不願人得其益。”
回向往生淨土一法,乃圓滿佛果之末後一著。印祖開示:“須知淨土法門,正攝上上根人。是以善財已證等覺,普賢菩薩猶令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以期圓滿佛果。且以此普勸華藏海眾。是知回向往生淨土一法,乃圓滿佛果之末後一著也。世有狂人,不審教理。以愚夫愚婦皆能修習,遂謂之為小乘而藐視之。不知其為《華嚴》一生成佛之成始成終第一法門也。”
總之,我們斷惡修善,破迷開悟,乃至成佛,不是只為了自己。要把自己所修行的一切福德和功德,都送給一切眾生,有這個心,就是回向。所以回向是不著相;回向是破執著;回向就是幫助自己覺悟。
以上關於“回向”的學習與體會,拋磚引玉。不對之處,敬請諸大德指正,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