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宏圓法師:我們學佛,學佛是為了放下,而不是說學佛叫你放下世間的生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一修行就是我要成佛,我要怎麼樣,我要怎麼樣。你想怎麼樣,那就說明你還有一個執,你有這絲毫的執了,那你的清淨本性就會有一絲的障礙。我們剛才也已經講這個道理了,我們學佛,學佛是為了放下,而不是說學佛叫你放下世間的生活,去執著佛法,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千經萬論都是給我們講的放下,你只要放下了,你的清淨佛性自然顯現;你有一絲一毫的放不下,你的清淨本性就有一絲一毫的障礙,哪怕你是菩薩,絲毫的放不下。我們的清淨本性本來是空蕩蕩,現妙有,而我們非得去執著有一個東西,就把我們空蕩蕩的佛性有一絲毫的染污了。我們學佛現在就是這樣,都是執著佛法,這還是比較好的現象,他去執著佛法,都是在行上去下手,而不是在心地上去下手。好多的居士,師父不是批評誰,我們大家也是互相學習,好多的居士每天也去鞠躬,一見人就先鞠躬,鞠躬以後就說,不學佛將來還是要下地獄,這都是在行上下手,認為行就是修行,它是身口意,關鍵意也是非常主要的。像我們每天一合掌,空有不二,而我們拼命的執著,連佛法也是空有不二的。我們按照教理去做,心裡沒有沾染,沒有掛礙,這就是空和有不二嘛。不是說我們拿著教理,把我們束縛的死死的,哪怕你是醍醐,它都是諸法空相。我們要把一切放下,佛所說的千經萬論就是要讓我們放下,而不是讓我們放下外物,去執著善。善也不能執著。像德清大師在《心經直說》中說:智、即能觀智,乃六度之智慧,得、即佛果,乃所求之境,若有所得心求之,皆非真也。你用所得的心去做一切,哪怕是佛法也非真也,就這個意思。就像《金剛經》中說的: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關鍵是什麼,一定要應無所住,我們都是有所住的心,有所住、有所得,你有所得了,是諸法空相,清淨心裡面本來沒有一物,但是他可以現妙有,你非得給他加一些東西,這就是染污了嘛。我們只要把他放下,佛講的千經萬論都是應對我們種種放不下的病。知道我們有這個方面放不下了,佛給我們講這個法門,你從這個方面放下,我們都放下了,放下了清淨本性就現前了;你有那麼一種病,從這個方面來給你闡述去怎麼放下,你放下了清淨本性自然現前。曾有人問大珠慧海和尚,如何是生死業,大珠和尚說,求大涅槃是生死業;清淨本性當中哪有什麼大涅槃?本來就有,你還去求什麼涅槃?求大涅槃是生死業;捨垢取淨是生死業;清淨本性當中哪有一個垢與淨?貓來現貓、狗來現狗,飯來現飯,糞來現糞,師父就可以這麼說,捨垢取淨是生死業;有得有證是生死業;不脫對治門是生死業。這些都是見濁。本來求大涅槃是要解脫成佛的,但是因為見地不正,而生取捨心,有執著了,反而成了生死業,豈不可惜。我們現在也有發心想成佛道的,不是為了個人的自私自利來學佛的,但是有所求反而變成了生死業了,就像師父說的,我們說通俗一點,把心地法門變成生死法門了,變成善法了,善法也是善業,它也是生死,也是生滅,反而成了生死業了。這也就是說,在真空實相當中,雖行六度而無行六度之見,一法也不執,不執著有六度可行,這就是無智。就像師父說的,行於布施不生其心,自自然然的去做,貓來現貓,狗來現狗,無有得果之心,無佛可成,就是無得。大般若經中說:無智無證,即是證佛法身。就像我們剛才說的,如筏喻者,而我們如筏喻者,就是佛用筏給我們做的比喻,我們眾生過河是執著竹筏,而佛菩薩過河就是過河,不執著他腳下踩的是什麼,就這麼一個比喻。我們學佛執著的是經典,而不是知道是放下,我們過河執著的是竹筏,把竹筏看的緊緊的,這個竹筏是什麼樣的,好不好看,寬不寬,坐著舒不舒服,再往後我還要大大的竹筏,放個席夢思更好,我們的眾生就是執著竹筏,而不知道竹筏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過河到達彼岸。而佛這裡就給我們講明,不要去執著竹筏,竹筏再好它只是過河,要放下竹筏,過河,放下,放下了,清淨的本性自然恢復。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所有的法都是讓我們知道這個藥是干什麼的,藥不是讓我們研究的,藥是讓我們治病的。我們都去研究經典,把經典牢牢的背著,我們去搞研究,我們每天去讀多少遍,其實這樣做對不對呢?其目的就是一個,就是讓我們一切放下,恢復我們清淨的本性,這個才為最終目的。它是治病的,藥是治病的,藥不是留給我們看的,也不是留給我們背的,是讓我們藥到病除的。藥好比就是經典,就好比就是竹筏,我們不要去執著它去,其目的,放下就是對的。我們學佛的人都認為,有菩提可求,有涅槃可證才發心學佛,如果學到最後,竟是一無所得,那究竟學佛學的是什麼?其實這正是修行人的境界問題。我們凡夫都是從世俗的角度,從我們的習氣來看待問題,認為有一個可以修的東西,有一個可以得到的東西,認為有一個菩提可得,有一個佛可以成,其實你不知道你本來就是佛。佛所講的千經萬論,就是讓我們的佛性,你自己能夠看得見,能夠照得著。師父說看得見也是一種比喻,因為我們每天不見我們的佛性,不見的,我們的佛性處處放光,但是我們看不見。所以我們還要從外去求一個,佛就跟我們說了,你把一切都放下,你的佛性自然顯現出來。就像你撥開雲自然就看見一個太陽,天空當中本來就有太陽,你撥雲好比我們的染污,你把染污放下,太陽自然出來,而不是說我們一定要撥開雲,再去修一個太陽出來,那就不就是頭上安頭了嘛。大家能聽明白吧,撥開雲,撥雲見日,就是這樣,學佛就是這麼直截了當,只要你的心空蕩蕩了,空了,你的清淨本性,你的光自然就出來了,你的太陽自然就出來了,不要額外再去求一個涅槃,再去求一個智慧,再去求一個佛,那些都是有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等到我們真正徹悟諸法皆空的境界時,自然能悟到真淨妙覺的無漏智,都是我們的真如自性的顯露,何嘗有什麼智?又有什麼得?都是我們本來具有的,撥雲見日就是這麼一個意思,這就是無智亦無得。

  摘自:宏圓法師心經講記第九講

 

上一篇:宏圓法師:那麼苦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下一篇:淨空法師:提倡孝道 促進和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