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要升起一個心念,就要看福德、善緣、善根是否能提供足夠的支撐了。亦如在世間我們“想要”的部分不是我們“需要”的部分,奢望的部分遠遠大於需要的部分,那就要更大的資本支撐我們獲得滿足超高的奢望,這就是在急速消耗福報了。這個事情搞懂了,一對比,菩薩不成佛在努力地積累福報;而我卻在為尋求一個個奢望的滿足,在急速地消耗福報!這路就走擰了,走岔了。
有福德墊底一切都有可能!如果福德不夠了,很多事情就會捉襟見肘。學佛也是這樣,總是這事、那事、這個人、那個人,讓你學佛的事情不順暢,學得扎心啊、塞心啊、破事、亂事、干擾一層一層的,這是福德不充足的表現。亦如我們很多同修學佛很久,可是不得增進,沒機會前進;看到一個機會,一努力又走到附佛外道裡去了,這也都是福德不足的表現。
福德是啥?當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會攜帶對應量的福報,提供此人一生的正常用度;如果過分的消耗福報,以後的命就會對應消減。所以福報消減也等同於壽命的消減,不僅天人是這樣的,我們也是這樣的。很多事情是折損福報最嚴重的,比如邪YIN,比如殺生,所以普遍來看邪YIN的人壽命短,古代的帝王平均壽命還不到四十歲,可見一斑了。
還有消減福報的事情比如浪費和奢侈,奢侈是你可以用這樣的,但是非要用更好的,當然或許我們通過博弈論會選擇更好的產品,但付出的成本會更高,比如一個手機,比如一個電子設備,有的很小很小的東西就要幾千,這是莫名其妙。我們要區分好正常用度和奢望,正常用度的需求很容易滿足,而奢望是不容易滿足的,因為裡面的貪欲太熾盛,這火不容易熄滅。
據說中國餐桌上一年浪費掉的糧食要高到兩千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兩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各位明白為什麼旱澇那麼嚴重了嗎?
福德是能獲得福報的品質,比如某人有德行,就是他能去創造更多的善行,而不是他過去創造了多少善行。所以福德是一種品質,是能持續創造福報的品質,而這個品質裡包括最基礎兩個方面:一是開源,二是節流。減少沒必要的福報消耗這是節流,但節流是被動的,還需要開源的主動方法。
能更好的配合開源節流,減少消耗,開源積累,就把福報的事情盤活了。如剛剛說:有福報什麼事情都好說!所以修行基礎階段就是怎麼落實消業培福這兩大塊內容,把消業和培福做扎實了,業力不那麼明顯現前,惡業不那麼巨大難熬,善緣又很容易成熟,這就非常愉快了;如果相反惡緣總在成熟,善緣遲遲不動,想向善、想提升、想扭轉、想學佛、想靠攏那都是難如登天。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普門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