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悟顯法師:口業清淨不染塵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在《無量壽經》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句話對於現代人來說,要特別注意,是相當的重要。念佛或修行都是在積功累德,但是在有意無意中,一不小心就把功德從嘴巴給漏失掉了。如果你影響的只是一、二個人,那麼過失還算小,如果你影響到的是一個團體或是一個國家,那這罪報就嚴重了。甚至如果是影響到正法的道場,影響到佛法的弘揚,這樣子罪過就無量無邊。若是讓眾生對於正法退失信心,對於如來的教法產生了懷疑,或是對出家人產生不好的印象,這些都是很嚴重的過失。

  我們不可以自以為:我是很正直的,嫉惡如仇,就可以隨意臧否他人,或者到處宣揚他人的過失。所以佛在經上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人家有過失那是人家的問題,我們去講了、去宣揚了,那就是我們的口業。所以為什麼要隱惡揚善,人家有百分之九十九分的不好,只有那一分好,我們要去記得人家的這一分好,不要把人家的過失、是非,都存放在自己的心裡面,把自己的心給污染,當個垃圾桶,存放垃圾—別人的過失。尤其像現在的人,口德不好,人都已經往生了還批評他。無論是在家或是出家,這都是有口業的。古人有謂:「死者為大」。人都不在世了,更不宜去批評、宣揚他的過失,反而要多提他在世時的善言、善行,即便只是一毫厘之善,一句嘉言之德。這也是對往生者及其家親眷屬的尊重和慈悲!所以我們學佛的四眾同修,應該要從這裡去檢點、去省察。

  造口業,你心裡面必然起貪瞋癡。我們要知道,這世間是怎麼來的?佛在經上講:「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就是從你的心所現,叫「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因為你的心起貪瞋癡了,就是從你的心變現的。心造作貪瞋癡,貪欲感召水災,愚癡感召風災,瞋恨感召火災、地震。所以這世間的災難,一般人說是自然現象,實際上是「萬法唯心」,不知道這一切災變是從我們的心所現的。例如一個人在憤怒的時候會滿臉通紅,俗話說:發火了。心在起貪欲,想貪吃的時候,口中會流口水,叫垂涎三尺。愚癡打妄想的時候,心裡七上八下,心情如同大風大浪,起伏不定。這就是沒有智慧力去降伏。從我們的身心變化就可以知道,「內而身心。外而世界」,都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

  你的心造作貪瞋癡,就必然感得身心和外在人事、物質環境變化這樣的果報,這果報是花報。報應分兩種,一種是花報,一種是果報。果報就是結果,開花以後會結果,結果就是在三惡道,就是在六道裡面去輪回。花報則是在現世就受到的報應。所以要:「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你稱贊人家的善行,贊歎人家的功德,就是在修普賢行。普賢行裡面有一個叫「隨喜功德」,人家有因緣、有能力做,我們沒有因緣做,我們就去隨喜他,這一念隨喜的心,我們的功德跟他一樣。看到人家的好處,我們去贊歎他,這不但可以幫助眾生增長善法,可以幫助我們積口德不造口業,使我們的口業趣向善。還可以幫助我們的道業提升,可以消除我們的嫉妒心、瞋恨心。如果看到人家好,自己就心生嫉妒的煩惱,對自己的道業是傷害和障礙。所以我們能贊歎人家的功德,對我們的修行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能夠這樣子做,我們念佛的功德才算是沒有漏失掉。不然在佛堂裡面念佛,念得口業很清淨,等一下離開佛堂,回家後就又開始造口業了。來道場只念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可是在家裡卻造二十幾個小時的口業,那你的功德會是負的,不會變成正的。所以修行要在日用平常當中起修,在我們起心動念處起修。看看自己是不是嫉妒別人,是不是見不得人好?還是只見人家的過失。這句:「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在《無量壽經》第八品。大家回去可以去看,做為我們修學的警惕。

 

上一篇:悟顯法師:點滴功德皆回向
下一篇:如何修《法華經》這個法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