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淨土往生傳新白話版6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釋道綽

  俗姓衛,是並州汶水人。出家以來,訪問過許多名師,後來聽說瓒禅師的佛理和行持兼有卓著,就去追隨。不久住到壁谷玄中寺,這個寺就是後魏昙鸾法師的舊址。昙鸾在這個寺,一直修淨業很久,直到圓寂那天,屢次顯現祥異,郡裡的人覺得很神奇,收集昙鸾的事跡,刻在碑上。道綽看到這些文字,發起深信,於是依附清靜環境,澄寂所有念頭,專念彌陀佛,不知有多少數目,每天以七萬遍為准。並州和汾州一帶的風俗,少有念佛的,持佛珠的很罕見。道綽勉勵在家出家信徒念佛,沒有佛珠的,就用豆子記數。比如念一聲佛,就數一顆豆,或者用麻麥記數也是一樣。念完後再點數目,合計起來有數萬斛。唐真觀三年四月八日,信徒集中在寺院,慶祝如來的誕辰。卻見昙鸾在空中,乘著七寶船,在那船上指著道綽說:“你的淨土堂宇已成就,只是壽命未盡。”轉眼又見到化佛與化菩薩飄飖在天空,眾人都驚歎,大大生起信心,雖然是無種闡提人(斷善根),也都信服了。所以唐朝初年,並州汾州各郡縣,熏修淨業,是由道綽興起的。道綽有同修叫道撫的,久在京城,距離玄中寺,很有些疏遠,有時二人相見,必定相約在淨土永遠相見。道綽圓寂三天後,道撫聽到消息後說:“我常常要爭取先到淨土,怎麼落後了?”又說:“我如果努把力,見佛的期限可以追上了。”當天在佛像前叩頭表明心跡,然後回到座位上圓寂了。

  釋灌頂

  他的字叫法雲,俗姓吳,是常州義興人。他的五世先祖避難到越地東部,因此安家在靠海邊的章安。灌頂還是在襁褓時,母親稱佛法僧的名,他必定跟著附和,咬字與聲勢,聽得很清楚。攝淨寺的慧拯法師,聽後說:“這真是過去世的習慣了。”七歲成為慧拯的弟子,天天受教,忽然有所成就。慧拯離世後,訪道去了天台山,修習戒定,沒有違反過規矩。陳朝至德年間,跟從智者大師住在光宅寺。陳朝敗亡,隋朝建立,開皇十一年,晉王鎮守楊州,灌頂隨智者住禅眾寺。三年後,智者返回天台,灌頂也奉事十七年。智者現病態,灌頂領受遺囑,以及告別晉王的信物。晉王曾經向智者請教戒法,當灌頂到來轉交信物,晉王很悲悼,因為灌頂修行極善,就把他當作法親,再派楊州總管府司馬王弘,送灌頂回到天台山,仍然為智者創建國清寺。仁壽元年,晉王繼位當上皇帝,灌頂受到皇帝的眷顧,更加隆盛,寺宇台殿,更加完善。不久皇旨請灌頂到皇宮裡,講解《淨名》《法華》等經,夏季三個月的闡述弘揚,受到後宮的敬仰。又過了兩年,灌頂回歸天台,直到唐朝真觀六年八月七日,在國清寺圓寂,享年七十二歲。起初灌頂現病態,室內有異香,灌頂歡喜說:“這是寶蓮的香氣,我要乘寶蓮去淨土了。”因而在佛像前,十念阿彌陀佛,三念觀音勢至二菩薩,以及清淨大海眾的菩薩。隨後躺下,兩手放在胸口,好像回家一樣自然。

  釋道昂

  是魏朝胡城人。從胎孕開始,他母親就不能吃葷食,有吃葷食的人來到面前,母親也很厭惡。九歲投靠靈裕法師成為他的弟子,慧解佛法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師父教授的。曾在寒陵山寺,鑽研佛經要旨,經過二十年,魏朝時期的僧徒對佛理不通的,大多去咨詢道昂,隨問隨答,沒有不能解決的。每當講《華嚴經十地論》,快講完時,就對自己說:“願生淨土,從今天開始,如果有講錯的,願馬上往生。”唐真觀七年春天,道昂見到遠近的親友相識,就告知說:“我的生啊就像來一樣,死啊就像歸去一樣。我將在八月歸去了。”到期人們都來探視,見他沒有病,眾人有些懷疑。道昂說:“我的時間到了,你們不用懷疑啊。”於是坐到高座上,再三勉力勸誡,聽的人都很受震動。道昂在座上正在勸勉時,突然拱手行禮說:“那是哪裡的天眾,陸續而來?”又說:“往生天道從來不是我的願望。我願得到淨土聖眾來相迎,就聽命了。”然後閉上眼睛,很久又說:“阿彌陀佛的光已經照到我。那化菩薩眾,也都來了。”於是捧起香爐,叩頭表達自己的幸運,不久香爐落地,道昂也圓寂了。

  釋智琰

  俗姓朱,是吳郡人。母親張氏,最初懷上智琰時夢見上到通玄寺塔,在高處遠視坦然沒有懼色。智琰出生後,外表清秀,八歲奉事通玄寺璩法師,十二歲開始誦讀《法華經》一部,夜以繼日共有三年,然後說道:“廣茂的京城四方,那麼何必久住有坎的井裡(比喻城池),封閉自己的見聞呢?”十六歲北上拜訪持法師,聽講《成實論》。不到二年持法師受邀請去南方,智琰又回老家,跟著大莊嚴寺的爝法師,重新研究《成實論》。陳朝至德三年,京城設仁王齋會,讓儒釋道三教相互論議,百口爭辯,七天七夜,惟有智琰的議論,被皇帝稱賞。陳朝滅後隋朝興起,尚書令楚國公楊素、左僕射郅國公蘇威,都敬重智琰。大唐建立後智琰的道法更加振興,人到中年,行法華普賢忏;又誦《法華經》三萬多部;又在淨土法門上,修三福業以及種種觀想,與州內外出家在家信徒五百多人,每月一次集會。綿延時光大約有十年,勤苦修淨土的志向,始終如初,比起廬山結社共同發願求生淨土,沒有不同。貞觀八年十月智琰現病態,病中見到一位西域僧人,手拿寶瓶近前對智琰說:“我是無邊光啊。那淨土所說的功德寶王就是我了。”智琰事後對寺僧說:“無邊光就是大勢至菩薩啊,功德寶王其實是他成佛的佛號。從因到果,開示勉力我。我往生西方淨土是一定的了。”當天在武丘的東寺圓寂,享年七十一歲。州裡所有民眾都盡情哀悼禮敬,於是安葬在寺廟的南山嶺上。

  釋神素

  他的名字叫紹則,俗姓王,他的祖先是太原人,後來安家住在安邑縣的鳴條郊外。神素少年就出家為僧,與道傑法師,結伴修行,他對佛法的領悟很少有人能相比的。當時的達人,多有器重厚愛他的。隋朝大業年間,講解《阿毗昙論》,四十多次,講解《成實諸論》,又二十次,曾經說:“如果我講的能稍微起到開啟蒙昧的作用。我願馬上身死早登安養國。”然而神素溫和謙恭,不誇耀自己。聽到別人的善,就隨喜別人;聽到別人的惡,也警惕自己。唐朝貞觀十七年二月十三日微有病態,對弟子說:“我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安養國的思念。現今我的病,幸好沒有什麼苦,你們怎麼幫我呢?”就讓弟子們大聲讀《觀經》。神素靜靜地聽完後,又自己念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二菩薩、並海會的菩薩們,這樣稱念反反復復。又吩咐一僧人唱念佛號,群僧附和,直到半夜,挺身安坐,然後圓寂了。

  釋善導

  不知道他的姓,也不清楚他是什麼人,只是總在周游各地,求訪佛道。唐朝貞觀年間,見到西河綽禅師,正在行持方等忏以及淨土九品道場。善導大喜說:“這真是入佛的要道。我得到了。”於是勤苦精誠,好像救頭上的火。然後到京城,啟發所有信徒,無論貴賤,包括那些屠戶賣酒的,也都念佛了。曾經寫《彌陀經》數十萬卷,散布施捨給他人受持,所以京城一帶,附近郡縣念經念佛的,到處都是。有人問善導說:“念佛的好處是生淨土嗎?”回答:“就如你所念的,滿足你所願望的。”說完善導自己就繼續念阿彌陀佛。這樣念一聲,就有一道光明,從他的口裡冒出。或者念十聲甚至百聲,光明也是一樣冒出。善導厭惡這個身體有太多的苦逼迫,變化無常沒有暫時的休息,於是登上他住的那個寺前的柳樹,向著西方發願說:“願佛的威神,就來接我,觀音勢至也來助我。讓我這個心不失掉正念,不起驚怖,不在彌陀法中而生退墮。”發願完畢就從樹上投身大地自絕人世圓寂了。當時京城的上流人士,誠信歸依他,所以都來收拾他的遺體安葬。高宗皇帝,知道他念佛時口出光明,又知道他捨棄報身時精至到這種境界。下旨給他住的寺廟題匾額為光明二字。

  釋功迥

  俗姓邊,是東京浚儀人。六歲時就想出家,但親屬阻止了,直到十六歲,才遂了他的心願。當他成為僧人後,不理俗事有二十年,曾經在泰山修普賢忏,行坐贊頌,而身不倚靠有三年。有一天普賢菩薩乘著六牙象,出現在他面前,銀色的境界,也隨著顯現。功迥知道是精誠的感應啊,更加努力。有人對功迥說:“如來的教法不傳,信徒們的真情沒有依靠。”功迥聽了以後,也說道:“在山林中默思,那是獨善自身。引導蒙昧的人,才是利他。那麼為什麼要與山林相守不出啊?”眾很歡喜,請他住持本郡的慧福寺,講《勝鬘經》,其他經律有備,也會講說。晚年專講《法華經》,一直到最後。曾經著《法華義疏》五卷,有時講到《藥草喻品》,天就降雨,前後五十多次,都有靈應。所以汴人遇到天氣干旱,必定盼望功迥的講法,才覺得有望下雨。後來撰寫《佛地論》及《攝論》等疏,沒有寫完,功迥說:“全力用我的凡情知見解說聖教,願我的解說功德回向往生安養國。”他的疏寫成後,五色異光照亮他的房間,寺僧們很驚歎,不知光從哪裡來的。功迥說:“這是我解說聖教的靈驗啊。”又說:“我因為三毒的苦,常常生起厭離心,又因厭離心,發起增進的念。能在這時乘光見佛我很滿足了。”於是一心系念西方淨土,不再用食而圓寂了。

  釋惟岸

  是並州交城人。總是感歎三界沒有安穩處,好像著火的房子,不往生安養國,都是各種苦。於是修十六觀法門,精勤沒有厭倦。唐朝垂拱元年正月七日,惟岸因為出外,見觀音勢至二菩薩,顯現在空中,很久不消失。惟岸頂禮淚如雨下而歎道:“幸好因為肉眼能看到聖容,只是遺憾不能流傳後世而已。”忽然有二人,自稱是畫工來幫助畫像,還沒伸展臂膀,聖相已經畫好了,剛畫好畫工就不見了。弟子們奇怪而追問,惟岸說:“這哪裡是畫工呢?”又說:“我往西方的時候到了。弟子們有願意跟我去的,就說出來。”小童子說:“師父的話,誰敢不聽啊。”惟岸說:“真的要跟我,應該告知父母。”父母聽說後笑罵童子,以為是不可能的事。童子回到寺裡,香湯沐浴,在彌陀像前,盤坐命終了。有人告訴惟岸,惟岸靠近童子撫摸他的背說:“你是跟我的,怎麼先去了?”於是拿筆焚香,向著先前畫的菩薩像,寫下贊詞:“觀音助遠接。勢至輔遙迎。寶瓶冠上顯化佛。頂前明俱游十方剎。持華候九生。願以慈悲手。提獎共西行。”寫完贊詞就讓弟子們出聲助念佛號,有的弟子還沒有到,惟岸說:“不再等了。”然後仰望西方,就圓寂了。

  釋法持

  俗姓張,是潤州江寧人。九歲奉事青城山的方禅師,天然根機出眾,稍有學習就領悟了深奧的旨意。十三歲依隨黃梅的忍大師得到心法,不久回到青城,繼續事奉方禅師,更加明了至極的宗旨。從此四方的學徒,都仰慕歸心到他門下,聲望越來越隆盛流傳海內外。黃梅忍大師離世時,曾經對眾人說:“以後傳承我的法有十人,金陵的法持就是其中之一啊。”法持對於淨土,一心系念,總共九年,行住坐臥,必定不忘觀想。長安二年九月五日,在延福寺圓寂。臨終前,有一天對弟子智威說:“我活著的時候,不能用淨土法門開導低等眾生,我死以後,應該暴露屍骸在松樹下,讓禽獸吃那血肉種下淨土的因。你要記住了。”智威說:“謹尊教誨。”當他死後,智威與郡中人們嚴肅威儀,迎送到松樹下,完全按照法持的意旨辦,寺僧們說:“有見神幡數十從西邊閃耀下來,幡放出異光,照亮法持的房間。”法持先前的住處,是幽棲故寺的竹林,也都變白了。

 

上一篇:淨土往生傳新白話版5
下一篇:淨空法師:這樣的生活多自在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