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八種禅定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八種禅定:又叫四禅八定,為佛教術語。四禅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與無色界天之四無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禅與八定分類,蓋色界與無色界相對,在色界為“禅”,在無色界為“定”,色界之四禅定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而稱之為八定。

  四禅八定屬於世間定,是禅定的基礎。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時,也曾修行四禅八定功夫作為助緣,所以四禅八定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在修煉四禅八定的基礎上,還需要更進一步努力精進,觀人空法空,才能徹底去除心垢,達到解脫。

  四禅是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四定是指: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以下分別詳細介紹:

  第一,初禅。

  初禅是用各種方式消除種種煩惱、欲念,達到無憂無欲的境界。初禅雖然已經脫離欲界的惡不善法,但是還保有尋和伺等原始思維。

  初禅有五種特點,稱為五支,即覺、觀、喜、樂、一心。

  覺:身體接觸外境的感受。此時的知覺是初禅的心態,並非欲界的知覺。

  觀:內心的觀察。覺與觀也翻譯成“尋”與“伺”。它們的差別是:覺是對境比較粗的心念;觀是內心比較細的觀察心念。

  喜:內心歡喜的感覺。進入初禅者,第一次發現自己已經進入初禅,出了欲界,全無欲界的煩惱,在定中內心很歡喜,那就是喜。

  樂:身體的五根所感受的快樂。比如:沖涼後身體感受到舒服的感覺;在坐禅時,進入初禅的時候,身體會有很舒服的感覺,那就是樂。所以進入初禅也稱為“離生喜樂”,意思即是因為出離(欲界)的心生起喜歡與快樂的感覺。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動。

  分別和觀察是初禅的對治分支,去除初禅的對立、貪欲、焦慮和不快樂。喜樂與平靜是初禅的功德分支,對靜慮者的身心產生作用。禅定是住的分支,經過初禅的對治和功德而進入。

  《明燈道》講:“分別、觀察對治,身心喜樂功德,具備專注靜慮。”

  初禅先是對任何喜樂經驗進行分別,再次對它的性質做細微的觀察,住於靜慮的意識,普滿快樂。由此生起信念,身體產生靜安的喜悅,進而具備專注對境的靜慮。

  初禅的簡要正行分支:近似初禅正行,具備尋思(觀察、分別)。特別初禅正行,有觀察無分別。

  《明燈道》講:“正行具備近似、特別分支。”

  初禅的定義為:對一切對境分支用任何尋思,遠離貪欲執著和惡因的專注意識,具備喜樂功德的分支。

  第二, 二禅。

  二禅是進一步把覺和觀都除去,不尋不伺,自然得到一種歡喜(外喜)。此時甚深禅悅油然生起,心靈朗然洞徹,如同從暗室中走出,見到日月的光明一般。

  內在極為清淨是二禅的對治分支。

  《有部》認為“內在極為清淨”是靜慮產出的信解或虔誠;中觀自續派認為是正知、平等。為什麼是“極為清淨”呢?因為在二禅時超出對立的巡查。初禅有尋思,二禅超出了初禅的對治,對治中超出了尋思。喜樂是二禅的功德分支。

  二禅的喜樂與初禅有所差別:初禅的喜樂是離於惡業而產生的,二禅的喜樂是來自靜慮。

  靜慮是二禅住的分支,同樣來自對治與功德。

  二禅的定義是:有內在極為清淨的對治分支,去除初禅地的執著,具備喜悅功德而專注靜慮。

  二禅有四支,即內靜、喜、樂、一心。

  內靜:內心平靜,感覺到內心很清淨,再也沒有語言的構思了。

  喜:離開了覺、觀,離開了語言,內心歡喜。初禅有覺有觀,是用語言來想東西;而二禅離開了語言的想象,發現沒有語言的煩惱,覺得很高興,稱為“喜”。

  樂:身體寧靜與內心平靜,感覺到很快樂。喜與樂的差別:身體感受樂後,內心起歡喜。

  一心:也就是“定”。進入二禅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

  第三, 三禅。

  三禅是進一步連歡喜也不要,只有一種心平氣和、舒舒服服的樂(內樂)的境界。此時綿綿的妙樂從心中流出,遍滿全身。

  正念、正知、平等是三禅的對治分支。

  正念是不忘記對境;

  正知是對喜悅的認識和對昏沉、掉舉分別觀察;

  平等是住於無缺陷的靜慮當中的感受。去除喜樂的受是功德分支,靜慮是住的分支。

  三禅與二禅有所差別:二禅的喜悅沒有離於煩惱,三禅的悅受離於煩惱。三禅的定義是:以正念、正知、平等對治,離於二禅執著的專注心,具備去除喜樂悅受的功德分支。

  三禅共有五支,即捨、念、智、樂、一心。

  捨:捨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觀察事物的真相,又稱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確地觀察到這個世間,稱為正知;而我們凡夫是靠過去的回憶來判斷事情。

  樂:因捨離二禅的煩惱而感受快樂。因三禅以上沒有樂受,故世間最樂是三禅樂。

  一心: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第四, 四禅。

  以平等、正念為對治分支,遠離三禅地執著的專注心,具備受平等功德分支。

  四禅講的平等行、正念、住,和前面是一樣的。平等受,既不是痛苦又不是快樂的平等,是無記。

  進入三禅後,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三禅所感受到的快樂還是一種苦患,他要心無牽掛,連快樂都要捨離。如此,他的意念清淨到極點,呼吸完全停頓,心完全不動,因此四禅也稱為“不動定”。

  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處在動中,進入四禅後,心如明鏡不動,清淨明朗。心念不動並不表示心沒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個境界裡,觀那個境而心不動。

  如果一個人進入四禅,他所修學的一切事皆隨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夠修成五神通。這裡的神通並不是像一些人與鬼神的感應,這是內在自發的能力。因為心定,所以能夠發通。四禅的定力是指:平等、正念兩分支使其遠離三禅地執著的專注心,具備受平等功德分支。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一心。

  不苦不樂:內心不是喜,也不是樂。

  捨:捨掉三禅的樂。

  念清淨:已經沒有妄念,但動起念頭也可以,全由個人做主,稱為念清淨。我們凡夫的妄念紛飛,它時時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後,我們的心隨境轉,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初禅到四禅再總結一下:具備分別、觀察等五分支的是近似初禅正行;具備無分別而觀察是初禅正行;去除分別、觀察兩者的是二禅;去除分別、觀察、喜樂的悅受是三禅;去除分別、觀察,具備平等受是四禅;沒有達到靜慮正行,而正確的預備初禅也可以成為觀修的基礎,稱為靜分未至定;還有正確正行未至定,或稱僅未至定。初禅至四禅,加上兩種未至定,稱靜慮六地。淨天屬於四禅地,因為靜慮離於八明分的錯誤。

  第五,空無邊處定。

  無色界具備四禅時還有相,還會分別對方圓等形狀、對山水房屋等物體感受的認識。在無色界中去除了這一切,把一切法觀成如天空一般。空無邊處定是調試到哪裡,哪裡便是空。此時心中明淨,無礙自在,好像飛鳥破籠而出一樣,在虛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第六,識無邊處定。

  安住於天空一般的狀況當中,成為無邊天。如天空般的認識已經去除,而將其想成是天空,住於這種狀況當中,稱為無邊識。識無邊處定是連空的印象也沒有了。此時只見過去、現在、未來諸識顯現,與定相應而不分散,心中的清淨寂靜無法用言語形容。

  第七,無所有處定。

  去除意識而住於無有稱為無所有天。無所有處定是捨空與識等內外二境而緣無所有處。此時心內空無所依,諸想不起,安穩寂靜。

  第八,非想非非想處定。

  對“無有意識”觀察,粗意識流動去除,住於非常細的意識流,叫非想非非想天。

  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破識無邊處的有想境界及無所有處的無想境界。此時一切有無相貌都蕩然無存,心中清靜無為,達到三界定相裡的最高境界。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種定層層深入,已經出了色界,稱為“無色界定”。

  無色界總結起來即是:四禅的四無色定、四色界定、滅定,共九種。經典記述,這是聖道的基礎,是世俗道。

 

上一篇:海濤法師:現在種善因,未來有福報,現在有福報,過去種善因
下一篇:忍辱的定義是什麼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