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家訓大集成》
【童蒙養正,國學精華】
【前言】:此本《古今家訓大集成》的收錄中,非常重要而且著名的兩者:《曾國藩家訓》、《了凡四訓》,因其篇幅過長,在此未曾收錄。望有興趣者,可去他處查尋。阿彌陀佛。
以下收錄的,是“裴,顏,朱,曾,范氏家訓”(超全完整版)、“陶朱公商訓”、“張氏家訓”、“房氏家訓”(原文全文)。附錄:《古語箴言、名言大集成》。
●【裴氏家訓】●
一、敬奉祖先:慎終追遠,木本水源。生事死葬,祭祀禮存。立志向善,做賢子孫。贻謀燕翼,勿忘祖恩。
二、孝順父母: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順為先。跪乳反哺,物類猶然。況人最靈,孺慕勿遷。
三、友愛兄弟:世間難得,莫如兄弟。連氣分形,友恭以禮。同心同德,團結一體。姜被田荊,怡怡後啟。
四、協和宗族:曰宗曰族,一脈相傳。勿事紛爭,和諧齊賢。尊卑長幼,倫理秩然。遠近親疏,裕後光前。
五、敦睦鄰裡:同村共井,居有德鄰。相維相恤,友助和春。勿生嫌隙,有禮彬彬。基層良風,家國親仁。
六、立身謹厚:謹身節用,明刊孝經。武侯謹慎,昭若日星。厚德載福,寬讓能寧。謙虛自牧,喜怒不形。
七、居家勤儉:勤能補拙,儉以養廉。豐家裕國,莫此為先。禿惰奢靡,禍害無邊。惜時愛物,居安樂天。
八、嚴教子孫:家庭教育,立人丕基。誨爾諄諄,性乃不移。謹信泛愛,重道尊師。傳子一經,金玉薄之。
九、讀書明德:人不讀書,馬牛襟裾。學而時習,其樂有余。一技專長,生計無虞。立達希賢,典型規模。
十、厚戚朋:朋友五倫,以德輔仁。益友損友,擇游宜珍。戚黨姻親,和洽如春。歲時伏臘,晉接禮賓。
十一、慎重言語: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圭玷可磨,言玷永傷。驷不及舌,語出須防。少說寡禍,發言有章。
十二、講求公德:置身社會,公德第一。愛惜公物,遵守序秩。時時警惕,留心錯失。祛除自私,免贻人疾。
山西聞喜裴氏字輩:“度繡文志奉先惟孝崇本意仁福謙寶善綏啟後昆”。
追溯裴氏家族經久興隆的原因,明未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總結出三點,即聯姻、世襲與自強不息。裴氏家族歷史上出過驸馬、皇後、太子妃、王妃、公主九十五人,由聯姻、世襲所結成的封建裙帶關系,無疑是促成裴氏人物顯露頭角的優越條件,但並不是主要原因。起決定作用的原因在於他們重視教育,同時「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裴氏曾有家規,子孫考不中秀才者,不准進入宗祠大門,裴柏村至今仍保留著重視教育的傳統。
●【顏氏家訓】全文●
目錄
卷第一序致 教子 兄弟 後娶 治家
卷第二風操 慕賢
卷第三勉學
卷第四文章 名實 涉務
卷第五省事 止足 誡兵 養生 歸心
卷第六書證
卷第七音辭 雜藝 終制
卷第一 序致 教子 兄弟 後娶 治家
序致第一
夫聖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復,遞相模效,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范世也,業以整齊門內,提撕子孫。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則師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斗阋,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谕。吾望此書為汝曹之所信,猶賢於傅婢寡妻耳。
吾家風教,素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誘誨;每從兩兄,曉夕溫凊。規行矩步,安辭定色,锵锵翼翼,若朝嚴君焉。賜以優言,問所好尚,勵短引長,莫不懇笃。年始九歲,便丁荼蓼,家塗離散,百口索然。慈兄鞠養,苦辛備至;有仁無威,導示不切。雖讀禮傳,微愛屬文,頗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輕言,不修邊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習若自然,卒難洗蕩。二十已後,大過稀焉;每常心共口敵,性與情競,夜覺曉非,今悔昨失,自憐無教,以至於斯。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镂骨,非徒古書之誡,經目過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為汝曹後車耳。
教子第二
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匮。子生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诃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孔子雲:“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於诃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以疾病為谕,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願苛虐於骨肉乎?誠不得已也。
王大司馬母魏夫人,性甚嚴正;王在湓城時,為三千人將,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勳業。梁元帝時,有一學士,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於教義:一言之是,遍於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飾,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為周逖抽腸釁鼓雲。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異宮,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癢痛,懸衾箧枕,此不簡之教也。或問曰:“陳亢喜聞君子之遠其子,何謂也?”對曰:“有是也。蓋君子之不親教其子也,詩有諷刺之辭,禮有嫌疑之誡,書有悖亂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譏,易有備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親授耳。”
齊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聰慧,帝及後並笃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准。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當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別宮,禮數優僭,不與諸王等;太後猶謂不足,常以為言。年十許歲,驕恣無節,器服玩好,必擬乘輿;常朝南殿,見典御進新冰,鉤盾獻早李,還索不得,遂大怒,诟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不知分齊,率皆如此。識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譏。後嫌宰相,遂矯诏斬之,又懼有救,乃勒麾下軍士,防守殿門;既無反心,受勞而罷,後竟坐此幽薨。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共叔之死,母實為之。趙王之戮,父實使之。劉表之傾宗覆族,袁紹之地裂兵亡,可為靈龜明鑒也。
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俛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兄弟第三
夫有人民而後有夫婦,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自茲以往,至於九族,皆本於三親焉,故於人倫為重者也,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後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游則共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及其壯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雖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則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合矣。惟友悌深至,不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二親既殁,兄弟相顧,當如形之與影,聲之與響;愛先人之遺體,惜己身之分氣,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際,異於他人,望深則易怨,地親則易弭。譬猶居室,一穴則塞之,一隙則塗之,則無頹毀之慮;如雀鼠之不恤,風雨之不防,壁陷楹淪,無可救矣。僕妾之為雀鼠,妻子之為風雨,甚哉!
兄弟不睦,則子侄不愛;子侄不愛,則群從疏薄;群從疏薄,則僮僕為雠敵矣。如此,則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誰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歡愛,而失敬於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將數萬之師,得其死力,而失恩於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親也!
娣姒者,多爭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歸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況以行路之人,處多爭之地,能無閒者,鮮矣。所以然者,以其當公務而執私情,處重而懷薄義也;若能恕己而行,換子而撫,則此患不生矣。
人之事兄,不可同於事父,何怨愛弟不及愛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國劉琎,嘗與兄瓛連棟隔壁,瓛呼之數聲不應,良久方答;瓛怪問之,乃曰:“向來未著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矣。
江陵王玄紹,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友愛,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色貌,相見如不足者。及西台陷沒,玄紹以形體魁梧,為兵所圍;二弟爭共抱持,各求代死,終不得解,遂幷命爾。
後娶第四
吉甫,賢父也,伯奇,孝子也,以賢父御孝子,合得終於天性,而後妻閒之,伯奇遂放。曾參婦死,謂其子曰:“吾不及吉甫,汝不及伯奇。”王駿喪妻,亦謂人曰:“我不及曾參,子不如華、元。”並終身不娶,此等足以為誡。其後,假繼慘虐孤遺,離閒骨肉,傷心斷腸者,何可勝數。慎之哉!慎之哉!
江左不諱庶孽,喪室之後,多以妾媵終家事;疥癬蚊虻,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阋之恥。河北鄙於側出,不預人流,是以必須重娶,至於三四,母年有少於子者。後母之弟,與前婦之兄,衣服飲食,爰及婚宦,至於士庶貴賤之隔,俗以為常。身沒之後,辭訟盈公門,謗辱彰道路,子誣母為妾,弟黜兄為傭,播揚先人之辭跡,暴露祖考之長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自古奸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眾矣!況夫婦之義,曉夕移之,婢僕求容,助相說引,積年累月,安有孝子乎?此不可不畏。
凡庸之性,後夫多寵前夫之孤,後妻必虐前妻之子;非唯婦人懷嫉妒之情,丈夫有沈惑之僻,亦事勢使之然也。前夫之孤,不敢與我子爭家,提攜鞠養,積習生愛,故寵之;前妻之子,每居己生之上,宦學婚嫁,莫不為防焉,故虐之。異姓寵則父母被怨,繼親虐則兄弟為雠,家有此者,皆門戶之禍也。
思魯等從舅殷外臣,博達之士也。有子基、谌,皆已成立,而再娶王氏。基每拜見後母,感慕嗚咽,不能自持,家人莫忍仰視。王亦淒怆,不知所容,旬月求退,便以禮遣,此亦悔事也。
後漢書曰:“安帝時,汝南薛包孟嘗,好學笃行,喪母,以至孝聞。及父娶後妻而憎包,分出之。包日夜號泣,不能去,至被毆杖。不得已,廬於捨外,旦入而灑埽。父怒,又逐之,乃廬於裡門,昏晨不廢。積歲余,父母慚而還之。後行六年服,喪過乎哀。既而弟子求分財異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財:奴婢引其老者,曰:‘與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田廬取其荒頓者,曰:‘吾少時所理,意所戀也。’器物取其朽敗者,曰:‘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弟子數破其產,還復赈給。建光中,公車特征,至拜侍中。包性恬虛,稱疾不起,以死自乞。有诏賜告歸也。
治家第五
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
笞怒廢於家,則豎子之過立見;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治家之寬猛,亦猶國焉。孔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又雲:“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然則可儉而不可吝已。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今有施則奢,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
生民之本,要當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棟宇器械,樵蘇脂燭,莫非種殖之物也。至能守其業者,閉門而為生之具以足,但家無鹽井耳。今北土風俗,率能躬儉節用,以贍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梁孝元世,有中書捨人,治家失度,而過嚴刻,妻妾遂共貨刺客,伺醉而殺之。世間名士,但務寬仁;至於飲食饷饋,僮僕減損,施惠然諾,妻子節量,狎侮賓客,侵耗鄉黨:此亦為家之巨蠹矣。
齊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嘗嗔怒,經霖雨絕糧,遣婢籴米,因爾逃竄,三四許日,方復擒之。房徐曰:“舉家無食,汝何處來?”竟無捶撻。嘗寄人宅,奴婢徹屋為薪略盡,聞之颦蹙,卒無一言。
裴子野有疏親故屬饑寒不能自濟者,皆收養之;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為薄粥,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無厭色。邺下有一領軍,貪積已甚,家童八百,誓滿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錢為率,遇有客旅,更無以兼。後坐事伏法,籍其家產,麻鞋一屋,弊衣數庫,其余財寶,不可勝言。南陽有人,為生奧博,性殊儉吝,冬至後女婿谒之,乃設一銅瓯酒,數脔獐肉;婿恨其單率,一舉盡之。主人愕然,俛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責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貧。”及其死後,諸子爭財,兄遂殺弟。
婦主中饋,惟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干蠱;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必無牝雞晨鳴,以致禍也。
江東婦女,略無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數年間,未相識者,惟以信命贈遺,致殷勤焉。邺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衢,绮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為夫訴屈。此乃恆、代之遺風乎?南間貧素,皆事外飾,車乘衣服,必貴整齊;家人妻子,不免饑寒。河北人事,多由內政,绮羅金翠,不可廢阙,羸馬悴奴,僅充而已;倡和之禮,或爾汝之。
河北婦人,織纴組紃之事,黼黻錦繡羅绮之工,大優於江東也。
太公曰:“養女太多,一費也。”陳蕃曰:“盜不過五女之門。”女之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傳體,其如之何?世人多不舉女,賊行骨肉,豈當如此,而望福於天乎?吾有疏親,家饒妓媵,誕育將及,便遣阍豎守之。體有不安,窺窗倚戶,若生女者,辄持將去;母隨號泣,使人不忍聞也。
婦人之性,率寵子婿而虐兒婦。寵婿,則兄弟之怨生焉;虐婦,則姊妹之讒行焉。然則女之行留,皆得罪於其家者,母實為之。至有諺雲:“落索阿姑餐。”此其相報也。家之常弊,可不誡哉!
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比量父祖,計較锱铢,責多還少,市井無異。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欤!
借人典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為補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濟陽江祿,讀書竟,雖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齊,然後得起,故無損敗,人不厭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幾案分散部帙,多為童幼婢妾之所點污,風雨蟲鼠之所毀傷,實為累德。吾每讀聖人之書,未嘗不肅敬對之;其故紙有五經詞義,及賢達姓名,不敢穢用也。
吾家巫觋禱請,絕於言議;符書章醮亦無祈焉,並汝曹所見也。勿為妖妄之費。
風操第六
吾觀禮經,聖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諾,執燭沃盥,皆有節文,亦為至矣。但既殘缺,非復全書;其有所不載,及世事變改者,學達君子,自為節度,相承行之,故世號士大夫風操。而家門頗有不同,所見互稱長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視而見之,耳能聽而聞之;蓬生麻中,不勞翰墨。汝曹生於戎馬之閒,視聽之所不曉,故聊記錄,以傳示子孫。
禮曰:“見似目瞿,聞名心瞿。”有所感觸,恻怆心眼;若在從容平常之地,幸須申其情耳。必不可避,亦當忍之;猶如伯叔兄弟,酷類先人,可得終身腸斷,與之絕耶?又:臨文不諱,廟中不諱,君所無私諱。”益知聞名,須有消息,不必期於顛沛而走也。梁世謝舉,甚有聲譽,聞諱必哭,為世所譏。又有臧逢世,臧嚴之子也,笃學修行,不墜門風;孝元經牧江州,遣往建昌督事,郡縣民庶,競修箋書,朝夕輻辏,幾案盈積,書有稱“嚴寒”者,必對之流涕,不省取記,多廢公事,物情怨駭,竟以不辦而還。此並過事也。
近在揚都,有一士人諱審,而與沈氏交結周厚,沈與其書,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凡避諱者,皆須得其同訓以代換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稱;厲王名長,琴有修短之目。不聞謂布帛為布皓,呼腎腸為腎修也。梁武小名阿練,子孫皆呼練為絹;乃謂銷煉物為銷絹物,恐乖其義。或有諱雲者,呼紛纭為紛煙;有諱桐者,呼梧桐樹為白鐵樹,便似戲笑耳。
周公名子曰禽,孔子名兒曰鯉,止在其身,自可無禁。至若衛侯、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虮虱;長卿名犬子,王修名狗子,上有連及,理未為通,古之所行,今之所笑也。北土多有名兒為驢駒、豚子者,使其自稱及兄弟所名,亦何忍哉?前漢有尹翁歸,後漢有鄭翁歸,梁家亦有孔翁歸,又有顧翁寵;晉代有許思妣、孟少孤:如此名字,幸當避之。
今人避諱,更急於古。凡名子者,當為孫地。吾親識中有諱襄、諱友、諱同、諱清、諱和、諱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聞者辛苦,無憀賴焉。
昔司馬長卿慕蔺相如,故名相如,顧元歎慕蔡邕,故名雍,而後漢有朱伥字孫卿,許暹字顏回,梁世有庾晏嬰、祖孫登,連古人姓為名字,亦鄙事也。
昔劉文饒不忍罵奴為畜產,今世愚人遂以相戲,或有指名為豚犢者:有識傍觀,猶欲掩耳,況當之者乎?
近在議曹,共平章百官秩祿,有一顯貴,當世名臣,意嫌所議過厚。齊朝有一兩士族文學之人,謂此貴曰:“今日天下大同,須為百代典式,豈得尚作關中舊意?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兒耳!”彼此歡笑,不以為嫌。
昔侯霸之子孫,稱其祖父曰家公;陳思王稱其父為家父,母為家母;潘尼稱其祖曰家祖:古人之所行,今人之所笑也。今南北風俗,言其祖及二親,無雲家者;田裡猥人,方有此言耳。凡與人言,言己世父,以次第稱之,不雲家者,以尊於父,不敢家也。凡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則以夫氏稱之;在室,則以次第稱之。言禮成他族,不得雲家也。子孫不得稱家者,輕略之也。蔡邕書集,呼其姑姊為家姑家姊;班固書集,亦雲家孫:今並不行也。
凡與人言,稱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長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則加賢字,尊卑之差也。王羲之書,稱彼之母與自稱己母同,不雲尊字,今所非也。
冬至歲首,不詣喪家;若不修書,則過節束帶以申慰。北人至歲之日,重行吊禮;禮無明文,則吾不取。南人賓至不迎,相見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並至門,相見則揖,皆古之道也,吾善其迎揖。
昔者,王侯自稱孤、寡、不谷,自茲以降,雖孔子聖師,與門人言皆稱名也。後雖有臣僕之稱,行者蓋亦寡焉。江南輕重,各有謂號,具諸書儀;北人多稱名者,乃古之遺風,吾善其稱名焉。
言及先人,理當感慕,古者之所易,今人之所難。江南人事不獲已,須言閥閱,必以文翰,罕有面論者。北人無何便爾話說,及相訪問。如此之事,不可加於人也。人加諸己,則當避之。名位未高,如為勳貴所逼,隱忍方便,速報取了;勿使煩重,感辱祖父。若沒,言須及者,則斂容肅坐,稱大門中,世父、叔父則稱從兄弟門中,兄弟則稱亡者子某門中,各以其尊卑輕重為容色之節,皆變於常。若與君言,雖變於色,猶雲亡祖亡伯亡叔也。吾見名士,亦有呼其亡兄弟為兄子弟子門中者,亦未為安貼也。北土風俗,都不行此。太山羊侃,梁初入南;吾近至邺,其兄子肅訪侃委曲,吾答之雲:“卿從門中在梁,如此如此。”肅曰:“是我親第七亡叔,非從也。”祖孝征在坐,先知江南風俗,乃謂之雲:“賢從弟門中,何故不解?”
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單呼伯叔。從父兄弟姊妹已孤,而對其前,呼其母為伯叔母,此不可避者也。兄弟之子已孤,與他人言,對孤者前,呼為兄子弟子,頗為不忍;北土人多呼為侄。案:爾雅、喪服經、左傳,侄雖名通男女,並是對姑之稱。晉世已來,始呼叔侄;今呼為侄,於理為勝也。
別易會難,古人所重;江南餞送,下泣言離。有王子侯,梁武帝弟,出為東郡,與武帝別,帝曰:“我年已老,與汝分張,甚以恻怆。”數行淚下。侯遂密雲,赧然而出。坐此被責,飄飖舟渚,一百許日,卒不得去。北間風俗,不屑此事,歧路言離,歡笑分首。然人性自有少涕淚者,腸雖欲絕,目猶爛然;如此之人,不可強責。
凡親屬名稱,皆須粉墨,不可濫也。無風教者,其父已孤,呼外祖父母與祖父母同,使人為其不喜聞也。雖質於面,皆當加外以別之;父母之世叔父,皆當加其次第以別之;父母之世叔母,皆當加其姓以別之;父母之群從世叔父母及從祖父母,皆當加其爵位若姓以別之。河北士人,皆呼外祖父母為家公家母;江南田裡間亦言之。以家代外,非吾所識。
凡宗親世數,有從父,有從祖,有族祖。江南風俗,自茲已往,高秩者,通呼為尊,同昭穆者,雖百世猶稱兄弟;若對他人稱之,皆雲族人。河北士人,雖三二十世,猶呼為從伯從叔。梁武帝嘗問一中土人曰:“卿北人,何故不知有族?”答雲:“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當時雖為敏對,於禮未通。
吾嘗問周弘讓曰:“父母中外姊妹,何以稱之?”周曰:“亦呼為丈人。”自古未見丈人之稱施於婦人也。吾親表所行,若父屬者,為某姓姑;母屬者,為某姓姨。中外丈人之婦,猥俗呼為丈母,士大夫謂之王母、謝母雲。而陸機集有與長沙顧母書,乃其從叔母也,今所不行。
齊朝士子,皆呼祖僕射為祖公,全不嫌有所涉也,乃有對面以相戲者。
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孫氏。孔子弟子記事者,皆稱仲尼;呂後微時,嘗字高祖為季;至漢爰種,字其叔父曰絲;
第七
禮閒傳雲:“斬缞之哭,若往而不反;齊缞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可也,此哀之發於聲音也。”孝經雲:“哭不偯。”皆論哭有輕重質文之聲也。禮以哭有言者為號;然則哭亦有辭也。江南喪哭,時有哀訴之言耳;山東重喪,則唯呼蒼天,期功以下,則唯呼痛深,便是號而不哭。
江南凡遭重喪,若相知者,同在城邑,三日不吊則絕之;除喪,雖相遇則避之,怨其不己憫也。有故及道遙者,致書可也;無書亦如之。北俗則不爾。江南凡吊者,主人之外,不識者不執手;識輕服而不識主人,則不於會所而吊,他日修名詣其家。
陰陽說雲:“辰為水墓,又為土墓,故不得哭。”王充論衡雲:“辰日不哭,哭則重喪。”今無教者,辰日有喪,不問輕重,舉家清谧,不敢發聲,以辭吊客。道書又曰:“晦歌朔哭,皆當有罪,天奪其算。”喪家朔望,哀感彌深,寧當惜壽,又不哭也?亦不谕。
偏傍之書,死有歸殺。子孫逃竄,莫肯在家;畫瓦書符,作諸厭勝;喪出之日,門前然火,戶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斷注連:凡如此比,不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彈議所當加也。
己孤,而履歲及長至之節,無父,拜母、祖父母、世叔父母、姑、兄、姊,則皆泣;無母,拜父、外祖父母、舅、姨、兄、姊,亦如之:此人情也。
江左朝臣,子孫初釋服,朝見二宮,皆當泣涕;二宮為之改容。頗有膚色充澤,無哀感者,梁武薄其為人,多被抑退。裴政出服,問訊武帝,貶瘦枯槁,涕泗滂沱,武帝目送之曰:“裴之禮不死也。”
二親既沒,所居齋寢,子與婦弗忍入焉。北朝頓丘李構,母劉氏,夫人亡後,所住之堂,終身鎖閉,弗忍開入也。夫人,宋廣州刺史纂之孫女,故構猶染江南風教。其父獎,為揚州刺史,鎮壽春,遇害。構嘗與王松年、祖孝征數人同集談燕。孝征善畫,遇有紙筆,圖寫為人。頃之,因割鹿尾,戲截畫人以示構,而無他意。構怆然動色,便起就馬而去。舉坐驚駭,莫測其情。祖君尋悟,方深反側,當時罕有能感此者。吳郡陸襄,父閒被刑,襄終身布衣蔬飯,雖姜菜有切割,皆不忍食;居家惟以掐摘供廚。江寧姚子笃,母以燒死,終身不忍噉炙。豫章熊康父以醉而為奴所殺,終身不復嘗酒。然禮緣人情,恩由義斷,親以噎死,亦當不可絕食也。
禮經:父之遺書,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澤,不忍讀用。政為常所講習,雠校繕寫,及偏加服用,有跡可思者耳。若尋常墳典,為生什物,安可悉廢之乎?既不讀用,無容散逸,惟當緘保,以留後世耳。
思魯等第四舅母,親吳郡張建女也,有第五妹,三歲喪母。靈床上屏風,平生舊物,屋漏沾濕,出曝曬之,女子一見,伏床流涕。家人怪其不起,乃往抱持;薦席淹漬,精神傷怛,不能飲食。將以問醫,醫診脈雲:“腸斷矣!”因爾便吐血,數日而亡。中外憐之,莫不悲歎。
禮雲:“忌日不樂。”正以感慕罔極,恻怆無聊,故不接外賓,不理眾務耳。必能悲慘自居,何限於深藏也?世人或端坐奧室,不妨言笑,盛營甘美,厚供齋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盡無相見之理:蓋不知禮意乎!
魏世王修母以社日亡;來歲社日,修感念哀甚,鄰裡聞之,為之罷社。今二親喪亡,偶值伏臘分至之節,及月小晦後,忌之外,所經此日,猶應感慕,異於余辰,不預飲燕、聞聲樂及行游也。
劉絛、緩、綏,兄弟並為名器,其父名昭,一生不為照字,惟依爾雅火旁作召耳。然凡文與正諱相犯,當自可避;其有同音異字,不可悉然。劉字之下,即有昭音。呂尚之兒,如不為上;趙壹之子,傥不作一:便是下筆即妨,是書皆觸也。
嘗有甲設燕席,請乙為賓;而旦於公庭見乙之子,問之曰:“尊侯早晚顧宅?”乙子稱其父已往。時以為笑。如此比例,觸類慎之,不可陷於輕脫。
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試兒。親表聚集,致燕享焉。自茲已後,二親若在,每至此日,嘗有酒食之事耳。無教之徒,雖已孤露,其日為供頓,酣暢聲樂,不知有所感傷。梁孝元年少之時,每八月六日載誕之辰,常設齋講;自阮修容薨殁之後,此事亦絕。
人有憂疾,則呼天地父母,自古而然。今世諱避,觸途急切。而江東士庶,痛則稱祢。祢是父之廟號,父在無容稱廟,父殁何容辄呼?蒼颉篇有侑字,訓诂雲:“痛而呼也,音羽罪反。”今北人痛則呼之。聲類音於耒反,今南人痛或呼之。此二音隨其鄉俗,並可行也。
梁世被系劾者,子孫弟侄,皆詣阙三日,露跣陳謝;子孫有官,自陳解職。子則草屩麤衣,蓬頭垢面,周章道路,要候執事,叩頭流血,申訴冤枉。若配徒隸,諸子並立草庵於所署門,不敢寧宅,動經旬日,官司驅遣,然後始退。江南諸憲司彈人事,事雖不重,而以教義見辱者,或被輕系而身死獄戶者,皆為怨雠,子孫三世不交通矣。到洽為御史中丞,初欲彈劉孝綽,其兄溉先與劉善,苦谏不得,乃詣劉涕泣告別而去。
兵凶戰危,非安全之道。古者,天子喪服以臨師,將軍鑿凶門而出。父祖伯叔,若在軍陣,貶損自居,不宜奏樂燕會及婚冠吉慶事也。若居圍城之中,憔悴容色,除去飾玩,常為臨深履薄之狀焉。父母疾笃,醫雖賤雖少,則涕泣而拜之,以求哀也。梁孝元在江州,嘗有不豫;世子方等親拜中兵參軍李猷焉。
四海之人,結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義敵,令終如始者,方可議之。一爾之後,命子拜伏,呼為丈人,申父友之敬;身事彼親,亦宜加禮。比見北人,甚輕此節,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觀貌,不擇是非,至有結父為兄,托子為弟者。
昔者,周公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餐,以接白屋之士,一日所見者七十余人。晉文公以沐辭豎頭須,致有圖反之诮。門不停賓,古所貴也。失教之家,阍寺無禮,或以主君寢食嗔怒,拒客未通,江南深以為恥。黃門侍郎裴之禮,號善為士大夫,有如此輩,對賓杖之;其門生僮僕,接於他人,折旋俯仰,辭色應對,莫不肅敬,與主無別也。
勉學第八
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此事遍於經史,吾亦不能鄭重,聊舉近世切要,以啟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數歲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禮、傳,少者不失詩、論。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沈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多見士大夫恥涉農商,差務工伎,射則不能穿札,筆則才記姓名,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銷日,以此終年。或因家世余緒,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及有吉凶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雲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數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時,貴游子弟,多無學術,至於諺雲:“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秘書。”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駕長檐車,跟高齒屐,坐棋子方褥,憑斑絲隱囊,列器玩於左右,從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經求第,則顧人答策;三九公燕,則假手賦詩。當爾之時,亦快士也。及離亂之後,朝市遷革,铨衡選舉,非復曩者之親;當路秉權,不見昔時之黨。求諸身而無所得,施之世而無所用。被褐而喪珠,失皮而露質,兀若枯木,泊若窮流,鹿獨戎馬之間,轉死溝壑之際。當爾之時,誠驽材也。有學藝者,觸地而安。自荒亂已來,諸見俘虜。雖百世小人,知讀論語、孝經者,尚為人師;雖千載冠冕,不曉書記者,莫不耕田養馬。以此觀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數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
夫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蔭,當自求諸身耳。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讀書之人,自羲、農巳來,宇宙之下,凡識幾人,凡見幾事,生民之成敗好惡,固不足論,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隱也。
有客難主人曰:“吾見強弩長戟,誅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義習吏,匡時富國,以取卿相者有矣;學備古今,才兼文武,身無祿位,妻子饑寒者,不可勝數,安足貴學乎?”
有客難主人曰:“吾見強弩長戟,誅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義習吏,匡時富國,以取卿相者有矣;學備古今,才兼文武,身無祿位,妻子饑寒者,不可勝數,安足貴學乎?” 主人對曰:“夫命之窮達,猶金玉木石也;且負甲為兵,咋筆為吏,身死名滅者如牛毛,角立傑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黃,吟道詠德,苦辛無益者如日蝕,逸樂名利者如秋荼,豈得同年而語矣。且又聞之:生而知之者上,學而知之者次。所以學者,欲其多知明達耳。必有天才,拔群出類,為將則暗與孫武、吳起同術,執政則懸得管仲、子產之教,雖未讀書,吾亦謂之學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師古之蹤跡,猶蒙被而臥耳。
人見鄰裡親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學之,不知使學古人,何其蔽也哉?世人但見跨馬被甲,長槊強弓,便雲我能為將;不知明乎天道,辯乎地利,比量逆順,鑒達興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積財聚谷,便雲我能為相;不知敬鬼事神,移風易俗,調節陰陽,薦舉賢聖之至也。但知私財不入,公事夙辦,便雲我能治民;不知誠己刑物,執辔如組,反風滅火,化鸱為鳳之術也。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捨,便雲我能平獄;不知同轅觀罪,分劍追財,假言而奸露,不問而情得之察也。爰及農商工賈,厮役奴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皆有先達,可為師表,博學求之,無不利於事也。
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養親者,欲其觀古人之先意承顏,怡聲下氣,不憚劬勞,以致甘嫩,惕然慚懼,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觀古人之守職無侵,見危授命,不忘誠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驕奢者,欲其觀古人之恭儉節用,卑以自牧,禮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斂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觀古人之貴義輕財,少私寡欲,忌盈惡滿,赒窮恤匮,赧然悔恥,積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觀古人之小心黜己,齒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賢容眾,苶然沮喪,若不勝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觀古人之達生委命,強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奮厲,不可恐懾也:歷茲以往,百行皆然。縱不能淳,去泰去甚。學之所知,施無不達。世人讀書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無聞,仁義不足;加以斷一條訟,不必得其理;宰千戶縣,不必理其民;問其造屋,不必知楣橫而梲豎也;問其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遲也;吟嘯談谑,諷詠辭賦,事既優閒,材增迂誕,軍國經綸,略無施用:故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夫學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敵,惡之如鸱枭。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然人有坎壈,失於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孔子雲:“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魏武、袁遺,老而彌笃,此皆少學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學,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始來游學,猶為碩儒;公孫弘四十余,方讀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雲亦四十,始學易、論語;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經、論語:皆終成大儒,此並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牆,亦為愚耳。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學之興廢,隨世輕重。漢時賢俊,皆以一經弘聖人之道,上明天時,下該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來不復爾,空守章句,但誦師言,施之世務,殆無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為貴,不肯專儒。梁朝皇孫以下,總丱之年,必先入學,觀其志尚,出身已後,便從文史,略無卒業者。冠冕為此者,則有何胤、劉瓛、明山賓、周捨、朱異、周弘正、賀琛、賀革、蕭子政、劉絛等,兼通文史,不徒講說也。洛陽亦聞崔浩、張偉、劉芳,邺下又見邢子才:此四儒者,雖好經術,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諸賢,故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閒人,音辭鄙陋,風操蚩拙,相與專固,無所堪能,問一言辄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邺下諺雲:“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使汝以此為師,令人氣塞。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今勤無益之事,恐非業也。夫聖人之書,所以設教,但明練經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何必“仲尼居”即須兩紙疏義,燕寢講堂,亦復何在?以此得勝,寧有益乎?光陰可惜,譬諸逝水。當博覽機要,以濟功業;必能兼美,吾無閒焉。
俗間儒士,不涉群書,經緯之外,義疏而已。吾初入邺,與博陵崔文彥交游,嘗說王粲集中難鄭玄尚書事。崔轉為諸儒道之,始將發口,懸見排蹙,雲:“文集只有詩賦銘诔,豈當論經書事乎?且先儒之中,未聞有王粲也。”崔笑而退,竟不以粲集示之。魏收之在議曹,與諸博士議宗廟事,引據漢書,博士笑曰:“未聞漢書得證經術。”收便忿怒,都不復言,取韋玄成傳,擲之而起。博士一夜共披尋之,達明,乃來謝曰:“不謂玄成如此學也。”
夫老、莊之書,蓋全真養性,不肯以物累己也。故藏名柱史,終蹈流沙;匿跡漆園,卒辭楚相,此任縱之徒耳。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遞相誇尚,景附草靡,皆以農、黃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業,棄之度外。而平叔以黨曹爽見誅,觸死權之網也;輔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勝之阱也;山巨源以蓄積取譏,背多藏厚亡之文也;夏侯玄以才望被戮,無支離擁腫之鑒也;荀奉倩喪妻,神傷而卒,非鼓缶之情也;王夷甫悼子,悲不自勝,異東門之達也;嵇叔夜排俗取禍,豈和光同塵之流也;郭子玄以傾動專勢,寧後身外己之風也;阮嗣宗沈酒荒迷,乖畏途相誡之譬也;謝幼輿贓賄黜削,違棄其余魚之旨也:彼諸人者,並其領袖,玄宗所歸。其余桎梏塵滓之中,顛僕名利之下者,豈可備言乎!直取其清談雅論,剖玄析微,賓主往復,娛心悅耳,非濟世成俗之要也。洎於梁世,茲風復闡,莊、老、周易,總謂三玄。武皇、簡文,躬自講論。周弘正奉贊大猷,化行都邑,學徒千余,實為盛美。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至乃倦劇愁憤,辄以講自釋。吾時頗預末筵,親承音旨,性既頑魯,亦所不好雲。
齊孝昭帝侍婁太後疾,容色憔悴,服膳減損。徐之才為灸兩穴,帝握拳代痛,爪入掌心,血流滿手。後既痊愈,帝尋疾崩,遺诏恨不見山陵之事。其天性至孝如彼,不識忌諱如此,良由無學所為。若見古人之譏欲母早死而悲哭之,則不發此言也。孝為百行之首,猶須以修飾之,況余事乎!
梁元帝嘗為吾說:“昔在會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學。時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閒齋張葛帏避蠅獨坐,銀瓯貯山陰甜酒,時復進之,以自寬痛。率意自讀史書,一日二十卷,既未師受,或不識一字,或不解一語,要自重之,不知厭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況其庶士,冀以自達者哉?
古人勤學,有握錐投斧,照雪聚螢,鋤則帶經,牧則編簡,亦為勤笃。梁世彭城劉绮,交州刺史勃之孫,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讀。孝元初出會稽,精選寮寀,绮以才華,為國常侍兼記室,殊蒙禮遇,終於金紫光祿。義陽朱詹,世居江陵,後出揚都,好學,家貧無資,累日不爨,乃時吞紙以實腹。寒無氈被,抱犬而臥。犬亦饑虛,起行盜食,呼之不至,哀聲動鄰,猶不廢業,卒成學士,官至鎮南錄事參軍,為孝元所禮。此乃不可為之事,亦是勤學之一人。東莞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讀班固漢書,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劉緩乞丐客刺書翰紙末,手寫一本,軍府服其志尚,卒以漢書聞。
齊有宦者內參田鵬鸾,本蠻人也。年十四五,初為阍寺,便知好學,懷袖握書,曉夕諷誦。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時伺閒隙,周章詢請。每至文林館,氣喘汗流,問書之外,不暇他語。及睹古人節義之事,未嘗不感激沈吟久之。吾甚憐愛,倍加開獎。後被賞遇,賜名敬宣,位至侍中開府。後主之奔青州,遣其西出,參伺動靜,為周軍所獲。問齊主何在,绐雲:“已去,計當出境。”疑其不信,歐捶服之,每折一支,辭色愈厲,竟斷四體而卒。蠻夷童丱,猶能以學成忠,齊之將相,比敬宣之奴不若也。
邺平之後,見徙入關。思魯嘗謂吾曰:“朝無祿位,家無積財,當肆筋力,以申供養。每被課笃,勤勞經史,未知為子,可得安乎?”吾命之曰:“子當以養為心,父當以學為教。使汝棄學徇財,豐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務先王之道,紹家世之,藜羹缊褐,我自欲之。”
書曰:“好問則裕。”禮雲:“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蓋須切磋相起明也。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谷梁傳稱公子友與莒挐相搏,左右呼曰“孟勞”。“孟勞”者,魯之寶刀名,亦見廣雅。近在齊時,有姜仲岳謂:“‘孟勞’者,公子左右,姓孟名勞,多力之人,為國所寶。”與吾苦诤。時清河郡守邢峙,當世碩儒,助吾證之,赧然而伏。又三輔決錄雲:“靈帝殿柱題曰:‘堂堂乎張,京兆田郎。’”
蓋引論語,偶以四言,目京兆人田鳳也。有一才士,乃言:“時張京兆及田郎二人皆堂堂耳。”聞吾此說,初大驚駭,其後尋愧悔焉。江南有一權貴,讀誤本蜀都賦注,解“蹲鸱,芋也”,乃為“羊”字;人饋羊肉,答書雲:“損惠蹲鸱。”舉朝驚駭,不解事義,久後尋跡,方知如此。元氏之世,在洛京時,有一才學重臣,新得史記音,而頗纰缪,誤反“颛顼”字,顼當為許錄反,錯作許緣反,遂謂朝士言:“從來謬音‘專旭’,當音‘專翾’耳。”此人先有高名,翕然信行;期年之後,更有碩儒,苦相究討,方知誤焉。漢書王莽贊雲:“紫色蛙聲,余分閏位。”謂以偽亂真耳。昔吾嘗共人談書,言及王莽形狀,有一俊士,自許史學,名價甚高,乃雲:“王莽非直鸱目虎吻,亦紫色蛙聲。”又禮樂志雲:“給太官挏馬酒。”李奇注:“以馬乳為酒也,揰挏乃成。”二字並從手。揰挏,此謂撞搗挺挏之,今為酪酒亦然。向學士又以為種桐時,太官釀馬酒乃熟。其孤陋遂至於此。太山羊肅,亦稱學問,讀潘岳賦:“周文弱枝之棗”,為杖策之杖;世本:“容成造歷。”以歷為碓磨之磨。
談說制文,援引古昔,必須眼學,勿信耳受。江南闾裡閒,士大夫或不學問,羞為鄙樸,道聽塗說,強事飾辭:呼征質為周、鄭,謂霍亂為博陸,上荊州必稱陝西,下揚都言去海郡,言食則糊口,道錢則孔方,問移則楚丘,論婚則宴爾,及王則無不仲宣,語劉則無不公干。凡有一二百件,傳相祖述,尋問莫知原由,施安時復失所。莊生有乘時鵲起之說,故謝朓詩曰:“鵲起登吳台。”吾有一親表,作七夕詩雲:“今夜吳台鵲,亦共往填河。”羅
浮山記雲:“望平地樹如荠。”故戴暠詩雲:“長安樹如荠。”又邺下有一人詠樹詩雲:“遙望長安荠。”又嘗見謂矜誕為誇毗,呼高年為富有春秋,皆耳學之過也。
夫文字者,墳籍根本。世之學徒,多不曉字:讀五經者,是徐邈而非許慎;習賦誦者,信褚诠而忽呂忱;明史記者,專徐、鄒而廢篆籀;學漢書者,悅應、蘇而略蒼、雅。不知書音是其枝葉,小學乃其宗系。至見服虔、張揖音義則貴之,得通俗、廣雅而不屑。一手之中,向背如此,況異代各人乎?
夫學者貴能博聞也。郡國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飲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尋,得其原本;至於文字,忽不經懷,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縱得不誤,亦未知所由。近世有人為子制名:兄弟皆山傍立字,而有名峙者;兄弟皆手傍立字,而有名機者;兄弟皆水傍立字,而有名凝者。名儒碩學,此例甚多。若有知吾鐘之不調,一何可笑。
吾嘗從齊主幸幷州,自井陉關入上艾縣,東數十裡,有獵闾村。後百官受馬糧在晉陽東百余裡亢仇城側。並不識二所本是何地,博求古今,皆未能曉。及檢字林、韻集,乃知獵闾是舊躐(足改谷)余聚,亢仇舊是(谷曼)(谷九)亭,悉屬上艾。時太原王劭欲撰鄉邑記注,因此二名聞之,大喜。
吾初讀莊子“螝二首”,韓非子曰:“蟲有螝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龁,遂相殺也”,茫然不識此字何音,逢人辄問,了無解者。案:爾雅諸書,蠶蛹名螝,又非二首兩口貪害之物。後見古今字诂,此亦古之虺字,積年凝滯,豁然霧解。
嘗游趙州,見柏人城北有一小水,土人亦不知名。後讀城西門徐整碑雲:“(水百)流東指。”眾皆不識。吾案說文,此字古魄字也,(水百),淺水貌。此水漢來本無名矣,直以淺貌目之,或當即以(水百)為名乎?
世中書翰,多稱勿勿,相承如此,不知所由,或有妄言此忽忽之殘缺耳。案:說文:“勿者,州裡所建之旗也,象其柄及三斿之形,所以趣民事。故忽遽者稱為勿勿。”
吾在益州,與數人同坐,初晴日晃,見地上小光,問左右:“此是何物?”有一蜀豎就視,答雲:“是豆逼耳。”相顧愕然,不知所謂。命取將來,乃小豆也。窮訪蜀士,呼粒為逼,時莫之解。吾雲:“三蒼、說文,此字白下為匕,皆訓粒,通俗文音方力反。”眾皆歡悟。
愍楚友婿窦如同從河州來,得一青鳥,馴養愛翫,舉俗呼之為鹖。吾曰:“鹖出上黨,數曾見之,色並黃黑,無駁雜也。故陳思王鹖賦雲:‘揚玄黃之勁羽。’”試檢說文:“(介鳥)雀似鹖而青,出羌中。”韻集音介。此疑頓釋。
梁世有蔡朗者諱純,既不涉學,遂呼莼為露葵。面牆之徒,遞相仿效。承聖中,遣一士大夫聘齊,齊主客郎李恕問梁使曰:“江南有露葵否?”答曰:“露葵是莼,水鄉所出。卿今食者綠葵菜耳。”李亦學問,但不測彼之深淺,乍聞無以核究。
思魯等姨夫彭城劉靈,嘗與吾坐,諸子侍焉。吾問儒行、敏行曰:“凡字與谘議名同音者,其數多少,能盡識乎?”答曰:“未之究也,請導示之。”吾曰:“凡如此例,不預研檢,忽見不識,誤以問人,反為無賴所欺,不容易也。”因為說之,得五十許字。諸劉歎曰:“不意乃爾!”若遂不知,亦為異事。
校定書籍,亦何容易,自揚雄、劉向,方稱此職耳。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或彼以為非,此以為是;或本同末異;或兩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
文章第九
夫文章者,原出五經:诏命策檄,生於書者也;序述論議,生於易者也;歌詠賦頌,生於詩者也;祭祀哀诔,生於禮者也;書奏箴銘,生於春秋者也。朝廷憲章,軍旅誓诰,敷顯仁義,發明功德,牧民建國,施用多途。至於陶冶性靈,從容諷谏,入其滋味,亦樂事也。行有余力,則可習之。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輕薄:屈原露才揚己,顯暴君過;宋玉體貌容冶,見遇俳優;東方曼倩,滑稽不雅;司馬長卿,竊赀無操;王褒過章僮約;揚雄德敗美新;李陵降辱夷虜;劉歆反復莽世;傅毅黨附權門;班固盜竊父史;趙元叔抗竦過度;馮敬通浮華擯壓;馬季長佞媚獲诮;蔡伯喈同惡受誅;吳質诋忤鄉裡;曹植悖慢犯法;杜笃乞假無厭;路粹隘狹已甚;陳琳實號麤疏;繁欽性無檢格;劉桢屈強輸作;王粲率躁見嫌;孔融、祢衡,誕傲致殒;楊修、丁廙,扇動取斃;阮籍無禮敗俗;嵇康凌物凶終;傅玄忿斗免官;孫楚矜誇凌上;陸機犯順履險;潘岳干沒取危;顏延年負氣摧黜;謝靈運空疏亂紀;王元長凶賊自诒;謝玄晖侮慢見及。凡此諸人,皆其翹秀者,不能悉記,大較如此。至於帝王,亦或未免。自昔天子而有才華者,唯漢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負世議,非懿德之君也。自子游、子夏、荀況、孟轲、枚乘、賈誼、蘇武、張衡、左思之俦,有盛名而免過患者,時復聞之,但其損敗居多耳。每嘗思之,原其所積,文章之體,標舉興會,發引性靈,使人矜伐,故忽於持操,果於進取。今世文士,此患彌切,一事惬當,一句清巧,神厲九霄,志凌千載,自吟自賞,不覺更有傍人。加以砂礫所傷,慘於矛戟,諷刺之禍,速乎風塵,深宜防慮,以保元吉。
學問有利鈍,文章有巧拙。鈍學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終歸蚩鄙。但成學士,自足為人。必乏天才,勿強操筆。吾見世人,至無才思,自謂清華,流布丑拙,亦以眾矣,江南號為詅癡符。近在幷州,有一士族,好為可笑詩賦,誂撇邢、魏諸公,眾共嘲弄,虛相贊說,便擊牛酾酒,招延聲譽。其妻,明鑒婦人也,泣而谏之。此人歎曰:“才華不為妻子所容,何況行路!”至死不覺。自見之謂明,此誠難也。
學為文章,先謀親友,得其評裁,知可施行,然後出手;慎勿師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執筆為文者,何可勝言。然至於宏麗精華,不過數十篇耳。但使不失體裁,辭意可觀,便稱才士;要須動俗蓋世,亦俟河之清乎!
不屈二姓,夷、齊之節也;何事非君,伊、箕之義也。自春秋已來,家有奔亡,國有吞滅,君臣固無常分矣;然而君子之交絕無惡聲,一旦屈膝而事人,豈以存亡而改慮?陳孔璋居袁裁書,則呼操為豺狼;在魏制檄,則目紹為蛇虺。在時君所命,不得自專,然亦文人之巨患也,當務從容消息之。
或問揚雄曰:“吾子少而好賦?”雄曰:“然。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余竊非之曰:虞舜歌南風之詩,周公作鸱鸮之詠,吉甫、史克雅、頌之美者,未聞皆在幼年累德也。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自衛返魯,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大明孝道,引詩證之。揚雄安敢忽之也?若論“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YIN”,但知變之而已,又未知雄自為壯夫何如也?著劇秦美新,妄投於閣,周章怖懾,不達天命,童子之為耳。桓譚以勝老子,葛洪以方仲尼,使人歎息。此人直以曉算術,解陰陽,故著太玄經,數子為所惑耳;其遺言余行,孫卿、屈原之不及,安敢望大聖之清塵?且太玄今竟何用乎?不啻覆醬瓿而已。
齊世有席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書,嗤鄙文學,嘲劉逖雲:“君輩辭藻,譬若榮華,須臾之翫,非宏才也;豈比吾徒千丈松樹,常有風霜,不可凋悴矣!”劉應之曰:“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席笑曰:“可哉!”
凡為文章,猶人乘骐骥,雖有逸氣,當以銜勒制之,勿使流亂軌躅,放意填坑岸也。
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今世相承,趨本棄末,率多浮艷。辭與理競,辭勝而理伏;事與才爭,事繁而才損。放逸者流宕而忘歸,穿鑿者補綴而不足。時俗如此,安能獨違?但務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譽,改革體裁者,實吾所希。
古人之文,宏材逸氣,體度風格,去今實遠;但緝綴疏樸,未為密致耳。今世音律諧靡,章句偶對,諱避精詳,賢於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為本,今之辭調為末,並須兩存,不可偏棄也。
吾家世文章,甚為典正,不從流俗;梁孝元在蕃邸時,撰西府新文,訖無一篇見錄者,亦以不偶於世,無鄭、衛之音故也。有詩賦銘诔書表啟疏二十卷,吾兄弟始在草土,並未得編次,便遭火蕩盡,竟不傳於世。銜酷茹恨,徹於心髓!操行見於梁史文士傳及孝元懷舊志。
沈隱侯曰:“文章當從三易:易見事,一也;易識字,二也;易讀誦,三也。”邢子才常曰:“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覺,若胸憶語也。”深以此服之。祖孝征亦嘗謂吾曰:“沈詩雲:‘崖傾護石髓。’此豈似用事邪?”
邢子才、魏收俱有重名,時俗准的,以為師匠。邢賞服沈約而輕任昉,魏愛慕任昉而毀沈約,每於談燕,辭色以之。邺下紛纭,各有朋黨。祖孝征嘗謂吾曰:“任、沈之是非,乃邢、魏之優劣也。”
吳均集有破鏡賦。昔者,邑號朝歌,顏淵不捨;裡名勝母,曾子斂襟:蓋忌夫惡名之傷實也。破鏡乃凶逆之獸,事見漢書,為文幸避此名也。比世往往見有和人詩者,題雲敬同,
孝經雲:“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不可輕言也。梁世費旭詩雲:“不知是耶非。”殷澐詩雲:“飖揚雲母舟。”簡文曰:“旭既不識其父,澐又飖揚其母。”此雖悉古事,不可用也。世人或有文章引詩“伐鼓淵淵”者,宋書已有屢游之诮;如此流比,幸須避之。北面事親,別舅摛渭陽之詠;堂上養老,送兄賦桓山之悲,皆大失也。舉此一隅,觸塗宜慎。
江南文制,欲人彈射,知有病累,隨即改之,陳王得之於丁廙也。山東風俗,不通擊難。吾初入邺,遂嘗以此忤人,至今為悔;汝曹必無輕議也。
凡代人為文,皆作彼語,理宜然矣。至於哀傷凶禍之辭,不可辄代。蔡邕為胡金盈作母靈表頌曰:“悲母氏之不永,然委我而夙喪。”又為胡颢作其父銘曰:“葬我考議郎君。”袁三公頌曰:“猗欤我祖,出自有妫。”王粲為潘文則思親詩雲:“躬此勞悴,鞠予小人;庶我顯妣,克保遐年。”而並載乎邕、粲之集,此例甚眾。古人之所行,今世以為諱。陳思王武帝诔,遂深永蟄之思;潘岳悼亡賦,乃怆手澤之遺:是方父於蟲,匹婦於考也。蔡邕楊秉碑雲:“統大麓之重。”潘尼贈盧景宣詩雲:“九五思龍飛。”孫楚王骠騎诔雲:“奄忽登遐。”陸機父诔雲:“億兆宅心,敦敘百揆。”姊诔雲:“俔天之和。”今為此言,則朝廷之罪人也。王粲贈楊德祖詩雲:“我君餞之,其樂洩洩。”不可妄施人子,況儲君乎?
挽歌辭者,或雲古者虞殡之歌,或雲出自田橫之客,皆為生者悼往告哀之意。陸平原多死人自歎之言,詩格既無此例,又乖制作本意。
凡詩人之作,刺箴美頌,各有源流,未嘗混雜,善惡同篇也。陸機為齊讴篇,前敘山川物產風教之盛,後章忽鄙山川之情,殊失厥體。其為吳趨行,何不陳子光、夫差乎?京洛行,胡不述赧王、靈帝乎?
自古宏才博學,用事誤者有矣;百家雜說,或有不同,書傥湮滅,後人不見,故未敢輕議之。今指知決纰缪者,略舉一兩端以為誡。詩雲:“有鷕雉鳴。”又曰:“雉鳴求其牡。”毛傳亦曰:“鷕,雌雉聲。”又雲:“雉之朝雊,尚求其雌。”鄭玄注月令亦雲:“雊,雄雉鳴。”潘岳賦曰:“雉鷕鷕以朝雊。”是則混雜其雄雌矣。詩雲:“孔懷兄弟。”孔,甚也;懷,思也,言甚可思也。陸機與長沙顧母書,述從祖弟士璜死,乃言:“痛心拔腦,有如孔懷。”心既痛矣,即為甚思,何故方言有如也?觀其此意,當謂親兄弟為孔懷。詩雲:“父母孔迩。”而呼二親為孔迩,於義通乎?異物志雲:“擁劍狀如蟹,但一螯偏大爾。”何遜詩雲:“躍魚如擁劍。”是不分魚蟹也。漢書:“御史府中列柏樹,常有野鳥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朝夕鳥。”而文士往往誤作烏鸢用之。抱樸子說項曼都詐稱得仙,自雲:“仙人以流霞一杯與我飲之,辄不饑渴。”而簡文詩雲:“霞流抱樸碗。”亦猶郭象以惠施之辨為莊周言也。後漢書:“囚司徒崔烈以锒铛鎖。”锒铛,大鎖也;世間多誤作金銀字。武烈太子亦是數千卷學士,嘗作詩雲:“銀鎖三公腳,刀撞僕射頭。”為俗所誤。
文章地理,必須惬當。梁簡文雁門太守行乃雲:“鵝軍攻日逐,燕騎蕩康居,大宛歸善馬,小月送降書。”蕭子晖隴頭水雲:“天寒隴水急,散漫俱分瀉,北注徂黃龍,東流會白馬。”此亦明珠之颣,美玉之瑕,宜慎之。
王籍入若耶溪詩雲:“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江南以為文外斷絕,物無異議。簡文吟詠,不能忘之,孝元諷味,以為不可復得,至懷舊志載於籍傳。范陽盧詢祖,邺下才俊,乃言:“此不成語,何事於能?”魏收亦然其論。詩雲:“蕭蕭馬鳴,悠悠旆旌。”毛傳曰:“言不喧嘩也。”吾每歎此解有情致,籍詩生於此耳。
蘭陵蕭悫,梁室上黃侯之子,工於篇什。嘗有秋詩雲:“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時人未之賞也。吾愛其蕭散,宛然在目。颍川荀仲舉、琅邪諸葛漢,亦以為爾。而盧思道之徒,雅所不惬。
何遜詩實為清巧,多形似之言;揚都論者,恨其每病苦辛,饒貧寒氣,不及劉孝綽之雍容也。雖然,劉甚忌之,平生誦何詩,常雲:“‘蘧車響北阙’,(心畫)(心畫)不道車。”又撰詩苑,止取何兩篇,時人譏其不廣。劉孝綽當時既有重名,無所與讓;唯服謝朓,常以謝詩置幾案間,動靜辄諷味。簡文愛陶淵明文,亦復如此。江南語曰:“梁有三何,子朗最多。”三何者,遜及思澄、子朗也。子朗信饒清巧。思澄游廬山,每有佳篇,亦為冠絕。
名實第十
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於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奸,干浮華之虛構,非所以得名也。
人足所履,不過數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顛蹶於崖岸,拱把之梁,每沈溺於川谷者,何哉?為其旁無余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誠之言,人未能信,至潔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聲名,無余地也。吾每為人所毀,常以此自責。若能開方軌之路,廣造舟之航,則仲由之言信,重於登壇之盟,趙熹之降城,賢於折沖之將矣。
吾見世人,清名登而金貝入,信譽顯而然諾虧,不知後之矛戟,毀前之干橹也。虙子賤雲:“誠於此者形於彼。”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鑒,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讓卿,王莽辭政,當於爾時,自以巧密;後人書之,留傳萬代,可為骨寒毛豎也。近有大貴,以孝著聲,前後居喪,哀毀逾制,亦足以高於人矣。而嘗於苫塊之中,以巴豆塗臉,遂使成瘡,表哭泣之過。左右童豎,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謂其居處飲食,皆為不信。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天才鈍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犢珍玩,交諸名士,甘其餌者,遞共吹噓。朝廷以為文華,亦嘗出境聘。東萊王韓晉明笃好文學,疑彼制作,多非機杼,遂設燕言,面相討試。竟日歡諧,辭人滿席,屬音賦韻,命筆為詩,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韻。眾客各自沈吟,遂無覺者。韓退歎曰:“果如所量!”韓又嘗問曰:“玉珽杼上終葵首,當作何形?”乃答雲:“珽頭曲圜,勢如葵葉耳。”韓既有學,忍笑為吾說之。
治點子弟文章,以為聲價,大弊事也。一則不可常繼,終露其情;二則學者有憑,益不精勵。
邺下有一少年,出為襄國令,頗自勉笃。公事經懷,每加撫恤,以求聲譽。凡遣兵役,握手送離,或赍梨棗餅餌,人人贈別,雲:“上命相煩,情所不忍;道路饑渴,以此見思。”民庶稱之,不容於口。及遷為泗州別駕,此費日廣,不可常周,一有偽情,觸塗難繼,功績遂損敗矣。
或問曰:“夫神滅形消,遺聲余價,亦猶蟬殼蛇皮,獸迒鳥跡耳,何預於死者,而聖人以為名教乎?”對曰:“勸也,勸其立名,則獲其實。且勸一伯夷,而千萬人立清風矣;勸一季札,而千萬人立仁風矣;勸一柳下惠,而千萬人立貞風矣;勸一史魚,而千萬人立直風矣。故聖人欲其魚鱗鳳翼,雜沓參差,不絕於世,豈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蓋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論之,祖考之嘉名美譽,亦子孫之冕服牆宇也,自古及今,獲其庇蔭者亦眾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猶築室樹果,生則獲其利,死則遺其澤。世之汲汲者,不達此意,若其與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
涉務第十一
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國之用材,大較不過六事:一則朝廷之臣,取其鑒達治體,經綸博雅;二則文史之臣,取其著述憲章,不忘前古;三則軍旅之臣,取其斷決有謀,強干習事;四則藩屏之臣,取其明練風俗,清白愛民;五則使命之臣,取其識變從宜,不辱君命;六則興造之臣,取其程功節費,開略有術,此則皆勤學守行者所能辨也。人性有長短,豈責具美於六塗哉?但當皆曉指趣,能守一職,便無愧耳。
吾見世中文學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諸掌,及有試用,多無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喪亂之禍;處廟堂之下,不知有戰陳之急;保俸祿之資,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勞役之勤,故難可以應世經務也。晉朝南渡,優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干者,擢為令僕已下尚書郎中書捨人已上,典掌機要。其余文義之士,多迂誕浮華,不涉世務;纖微過失,又惜行捶楚,所以處於清高,蓋護其短也。至於台閣令史,主書監帥,諸王簽省,並曉習吏用,濟辦時須,縱有小人之態,皆可鞭杖肅督,故多見委使,蓋用其長也。人每不自量,舉世怨梁武帝父子愛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見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帶,大冠高履,出則車輿,入則扶侍,郊郭之內,無乘馬者。周弘正為宣城王所愛,給一果下馬,常服御之,舉朝以為放達。至乃尚書郎乘馬,則糾劾之。及侯景之亂,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羸氣弱,不耐寒暑,坐死倉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復性既儒雅,未嘗乘騎,見馬嘶歕陸梁,莫不震懾,乃謂人曰:“正是虎,何故名為馬乎?”其風俗至此。
古人欲知稼穑之艱難,斯蓋貴谷務本之道也。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種之,茠鉏之,刈獲之,載積之,打拂之,簸揚之,凡幾涉手,而入倉廪,安可輕農事而貴末業哉?江南朝士,因晉中興,南渡江,卒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資俸祿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僕為之,未嘗目觀起一(土發)土,耘一株苗;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安識世間余務乎?故治官則不了,營家則不辦,皆優閒之過也。
省事第十二
銘金人雲:“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至哉斯戒也!能走者奪其翼,善飛者減其指,有角者無上齒,豐後者無前足,蓋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古人雲:“多為少善,不如執一;鼫鼠五能,不成伎術。”近世有兩人,朗悟士也,性多營綜,略無成名,經不足以待問,史不足以討論,文章無可傳於集錄,書跡未堪以留愛翫,卜筮射六得三,醫藥治十差五,音樂在數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畫繪、棋博,鮮卑語、胡書,煎胡桃油,煉錫為銀,如此之類,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異端,當精妙也。
上書陳事,起自戰國,逮於兩漢,風流彌廣。原其體度:攻人主之長短,谏诤之徒也;讦群臣之得失,訟訴之類也;陳國家之利害,對策之伍也;帶私情之與奪,游說之俦也。總此四塗,賈誠以求位,鬻言以干祿。或無絲毫之益,而有不省之困,幸而感悟人主,為時所納,初獲不赀之賞,終陷不測之誅,則嚴助、朱買臣、吾丘壽王、主父偃之類甚眾。良史所書,蓋取其狂狷一介,論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為也。今世所睹,懷瑾瑜而握蘭桂者,悉恥為之。守門詣阙,獻書言計,率多空薄,高自矜誇,無經略之大體,鹹秕糠之微事,十條之中,一不足采,縱合時務,已漏先覺,非謂不知,但患知而不行耳。或被發奸私,面相酬證,事途回穴,翻懼愆尤;人主外護聲教,脫加含養,此乃僥幸之徒,不足與比肩也。
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爾,必在得言之地,當盡匡贊之規,不容苟免偷安,垂頭塞耳;至於就養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則罪人。故表記雲:“事君,遠而谏,則谄也;近而不谏,則屍利也。”論語曰:“未信而谏,人以為謗己也。”
君子當守道崇德,蓄價待時,爵祿不登,信由天命。須求趨競,不顧羞慚,比較材能,斟量功伐,厲色揚聲,東怨西怒;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喧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盜食致飽,竊衣取溫哉!世見躁競得官者,便謂“弗索何獲”;不知時運之來,不求亦至也。見靜退未遇者,便謂“弗為胡成”;不知風雲不與,徒求無益也。凡不求而自得,求而不得者,焉可勝算乎!
齊之季世,多以財貨托附外家,喧動女谒。拜守宰者,印組光華,車騎輝赫,榮兼九族,取貴一時。而為執政所患,隨而伺察,既以利得,必以利殆,微染風塵,便乖肅正,坑阱殊深,瘡痏未復,縱得免死,莫不破家,然後噬臍,亦復何及。吾自南及北,未嘗一言與時人論身分也,不能通達,亦無尤焉。
王子晉雲:“佐饔得嘗,佐斗得傷。”此言為善則預,為惡則去,不欲黨人非義之事也。凡損於物,皆無與焉。然而窮鳥入懷,仁人所憫;況死士歸我,當棄之乎?伍員之托漁舟,季布之入廣柳,孔融之藏張儉,孫嵩之匿趙岐,前代之所貴,而吾之所行也,以此得罪,甘心瞑目。至如郭解之代人報雠,灌夫之橫怒求地,游俠之徒,非君子之所為也。如有逆亂之行,得罪於君親者,又不足恤焉。親友之迫危難也,家財己力,當無所吝;若橫生圖計,無理請谒,非吾教也。墨翟之徒,世謂熱腹,楊朱之侶,世謂冷腸;腸不可冷,腹不可熱,當以仁義為節文爾。 前在修文令曹,有山東學士與關中太史競歷,凡十余人,紛纭累歲,內史牒付議官平之。吾執論曰:“大抵諸儒所爭,四分幷減分兩家爾。歷象之要,可以晷景測之;今驗其分至薄蝕,則四分疏而減分密。疏者則稱政令有寬猛,運行致盈縮,非算之失也;密者則雲日月有遲速,以術求之,預知其度,無災祥也。用疏則藏奸而不信,用密則任數而違經。且議官所知,不能精於訟者,以淺裁深,安有肯服?既非格令所司,幸勿當也。”舉曹貴賤,鹹以為然。有一禮官,恥為此讓,苦欲留連,強加考核。機杼既薄,無以測量,還復采訪訟人,窺望長短,朝夕聚,寒暑煩勞,背春涉冬,竟無予奪,怨诮滋生,赧然而退,終為內史所迫:此好名之辱也。
止足第十三
禮雲:“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宇宙可臻其極,情性不知其窮,唯在少欲知足,為立涯限爾。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書生門戶,世無富貴;自今仕宦不可過二千石,婚姻勿貪勢家。”吾終身服膺,以為名言也。
天地鬼神之道,皆惡滿盈。謙虛沖損,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饑乏耳。形骸之內,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窮驕泰邪?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富有四海,貴為天子,不知紀極,猶自敗累,況士庶乎?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頃,堂室才蔽風雨,車馬僅代杖策,蓄財數萬,以擬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義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
仕宦稱泰,不過處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後顧五十人,足以免恥辱,無傾危也。高此者,便當罷謝,偃仰私庭。吾近為黃門郎,已可收退;當時羁旅,懼罹謗讟,思為此計,僅未暇爾。自喪亂已來,見因托風雲,徼幸富貴,旦執機權,夜填坑谷,朔歡卓、鄭,晦泣顏、原者,非十人五人也。慎之哉!慎之哉!
誡兵第十四
顏氏之先,本乎鄒、魯,或分入齊,世以儒雅為業,遍在書記。仲尼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顏氏居八人焉。秦、漢、魏、晉,下逮齊、梁,未有用兵以取達者。春秋世,顏高、顏鳴、顏息、顏羽之徒,皆一斗夫耳。齊有顏涿聚,趙有顏最,漢末有顏良,宋有顏延之,並處將軍之任,竟以顛覆。漢郎顏驷,自稱好武,更無事跡。顏忠以黨楚王受誅,顏俊以據武威見殺,得姓已來,無清操者,唯此二人,皆罹禍敗。頃世亂離,衣冠之士,雖無身手,或聚徒眾,違棄素業,徼幸戰功。吾既羸薄,仰惟前代,故寘心於此,子孫志之。孔子力翹門關,不以力聞,此聖證也。吾見今世士大夫,才有氣干,便倚賴之,不能被甲執兵,以衛社稷;但微行險服,逞弄拳腕,大則陷危亡,小則贻恥辱,遂無免者。
國之興亡,兵之勝敗,博學所至,幸討論之。入帷幄之中,參廟堂之上,不能為主盡規以謀社稷,君子所恥也。然而每見文士,頗讀兵書,微有經略。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宮阃,幸災樂禍,首為逆亂,诖誤善良;如在兵革之時,構扇反復,縱橫說誘,不識存亡,強相扶戴:此皆陷身滅族之本也。誡之哉!誡之哉!
習五兵,便乘騎,正可稱武夫爾。今世士大夫,但不讀書,即稱武夫兒,乃飯囊酒甕也。
養生第十五
神仙之事,未可全誣;但性命在天,或難鐘值。人生居世,觸途牽絷:幼少之日,既有供養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衣食資須,公私驅役;而望遁跡山林,超然塵滓,千萬不遇一爾。加以金玉之費,爐器所須,益非貧士所辦。學如牛毛,成如麟角。華山之下,白骨如莽,何有可遂之理?考之內教,縱使得仙,終當有死,不能出世,不願汝曹專精於此。若其愛養神明,調護氣息,慎節起臥,均適寒暄,禁忌食飲,將餌藥物,遂其所禀,不為夭折者,吾無間然。諸藥餌法,不廢世務也。庾肩吾常服槐實,年七十余,目看細字,須發猶黑。邺中朝士,有單服杏仁、枸杞、黃精、術、車前得益者甚多,不能一一說爾。吾嘗患齒,搖動欲落,飲食熱冷,皆苦疼痛。見抱樸子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行之數日,即便平愈,今恆持之。此輩小術,無損於事,亦可修也。凡欲餌藥,陶隱居太清方中總錄甚備,但須精審,不可輕脫。近有王愛州在邺學服松脂,不得節度,腸塞而死,為藥所誤者甚多。
夫養生者先須慮禍,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後養之,勿徒養其無生也。單豹養於內而喪外,張毅養於外而喪內,前賢所戒也。嵇康著養生之論,而以傲物受刑;石崇冀服餌之征,而以貪溺取禍,往世之所迷也。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險畏之途,干禍難之事,貪欲以傷生,讒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誠孝而見賊,履仁義而得罪,喪身以全家,泯軀而濟國,君子不咎也。自亂離已來,吾見名臣賢士,臨難求生,終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憤懑。侯景之亂,王公將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無全者。唯吳郡太守張嵊,建義不捷,為賊所害,辭色不撓;及鄱陽王世子謝夫人,登屋诟怒,見射而斃。夫人,謝遵女也。何賢智操行若此之難?婢妾引決若此之易?悲夫!
歸心第十六
三世之事,信而有征,家世歸心,勿輕慢也。其間妙旨,具諸經論,不復於此,少能贊述;但懼汝曹猶未牢固,略重勸誘爾。
原夫四塵五蔭,剖析形有;六舟三駕,運載群生:萬行歸空,千門入善,辯才智惠,豈徒七經、百氏之博哉?明非堯、舜、周、孔所及也。內外兩教,本為一體,漸積為異,深淺不同。內典初門,設五種禁;外典仁義禮智信,皆與之符。仁者,不殺之禁也;義者,不盜之禁也;禮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至如畋狩軍旅,燕享刑罰,因民之性,不可卒除,就為之節,使不YIN濫爾。歸周、孔而背釋宗,何其迷也!
俗之謗者,大抵有五:其一,以世界外事及神化無方為迂誕也,其二,以吉凶禍福或未報應為欺诳也,其三,以僧尼行業多不精純為奸慝也,其四,以糜費金寶減耗課役為損國也,其五,以縱有因緣如報善惡,安能辛苦今日之甲,利益後世之乙乎?為異人也。今並釋之於下雲。
●【朱子家訓】全文●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缪,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
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馐。
勿營華屋,
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YIN盜之媒。
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奴僕勿用俊美,
妻妾切忌艷妝。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居身務期質樸,
教子要有義方。
勿貪意外之財,
勿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勿占便宜。
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兄弟叔侄,須多分潤寡。
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毋計厚奁。
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
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
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
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谮訴,當忍耐三思。
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
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見色而起YIN心,報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
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
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守分安命,順時聽天。
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曾國藩家訓】(節要)●
誨弟篇
一讀書作文類
業精之法在於專
讀書宜專一耐久
學詩宜先學一體
讀書應有恆心
學詩不可讀選本
讀書貴在有常
教子侄讀書不要蠻讀蠻記蠻溫
教子侄讀書首應教之以自省自立
讀書須從容涵泳
讀書不可有好名之心
教子侄輩須勤讀經史
子侄輩讀書事不可疏忽
為文宜專從“簡當”二字著力
學習貴在有恆
應拼命用力於奏議文章
不要把文章看得太重
二修身處世類
明修己治人之道才叫讀書
進德修業二者不可或缺
大官之家不應訟涉公庭
不貪財不失信不白是為處世為人之本
不應存當官發財之私念
遷善改過與修德讀書最可靠
須用志於道義身心之學
力戒牢騷
不可倚勢驕人
不可與聞外間事
對紳士貴在獎之以好言
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不可缺
無恆則一事無成
一心應向平實處努力
與人交往應酬須講究禮節
力戒長傲多言
勤奮以圖自立
以“平和”二字互勉
趁人生適意之時做出一個局面
天下無完全無間之人才
戒傲惰
再戒傲惰
戒驕滿
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極傲之表現
以“廉、謙、勞”i字自惕
勸弟愛惜聲名
要重視外間指摘和批評
互相勸誡以保善終
善待本縣父母官
存倔強以勵志
重在有豁達光明之識
凡事非氣不舉非剛不濟
“強”字須從“明”字做出不可屈撓
應聽得進逆耳之言
從“畏慎”二字痛下工夫
一定要謙讓相誡
應視富貴功名為浮榮
兄弟唯有互勸互勉互恭維而已
不宜輕易出頭露面
只能畏天知命而不能怨天尤人
切莫干預公事
有福不享盡,有勢不使盡
存其倔強,去其忿激
男兒自立須有倔強之氣
功成身退
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滿
求強當在自修處著力
應有打脫牙和血吞的堅韌之氣
能屈能伸的秘訣在於一個“悔”字
居安應思危
應從挫折處磨煉意志
應牢記“悔”字“硬”字訣
三從政治軍類
不宜涉足軍政
凡事當量而後入
治軍應注意“根株”、“柱梁”
吏才應更優於將才
治軍以愛民為第一義
治軍應以“勤”字為主
應以“勤”字報君恩,以“愛民”二字報雙親
制勝之道在人不在器
緊緊依靠自己的力量
蓄不竭之氣,留有余之力
用兵應以全軍為上
應多用活兵輕兵
為官不可得罪紳士
四謹守家風類
“孝友”二字可使家勢經久不衰
應學會收拾條理
應以“勤敬”二字為法
嚴教子侄勤敬和
教子侄應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
教子侄當引入正大一路
聯姻不必富室名門
蔬竹魚豬四事須時時講究
對子侄輩應教之以禮
和氣致祥.乖氣致戾
家運之興在於和睦、孝道、勤儉
居屋莫太宏麗
力戒太勞、唢吶、多酒三事
家教八字訣
不可日趨奢華
切莫買田起屋
應教子侄以勤謙自任
不要信醫藥、僧巫、地仙
謹守人生八本
孝勤恕可致家勢祥和
切記禮厚不如情真
戒用人太濫.用財太侈
不培墳墓,不謀田廬
生日不可宴客稱慶
早婚不利讀書
切戒家中過於奢華
力戒驕奢,以勤儉為本
應時時在“儉”字上用功
恪守祖訓
家中應以勤儉為主
勿忘耕讀之家風
訂八好六惱之家規
不能忘卻寒士風味
應以“耕讀”二字為長久之計
以勤儉自持,以忠恕教子
須力行節儉
五善養身心類
毋惱毋怒以養肝疾
要善於保養身心
治病應以自養自醫為主
養生以少惱怒為本
告養生五事
養老不在服補藥
養生與力學缺一不可
谕兒篇
一讀書作文類
切不可浪擲光陰
讀《漢書》之道
堅持看、讀、寫、作“四法”
讀書須做到“虛心涵泳”和“切己體察”
學詩須講究聲調,學字須講求墨色
讀書應注意廣泛涉獵
治經、作賦、練字均須講究
讀《文選》以醫“筆下枯澀之弊”
學做高郵王氏那樣的學問大家
寫字作文宜模仿古人問架
學書法須從趙法入門
看書不可不加選擇
作文要分類手抄辭藻
讀書務必求個明白
學書須窺尋四大家門徑
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
每月必須完成“三課”
作文須效法古人之“珠圓玉潤”
不可積錢買田而應努力讀書
文章貴在行氣
作詩文宜從短處痛下工夫
對《左傳》釋經之答疑
寫篆字不能無帖意
看、讀、寫、作應逐日無問
目錄分類很有學問
宜對古人詩集悉心研究
行之以恆就會有持續不斷的進步
讀書可以變化人的氣質
學作文應循序漸進
學詩可以陶冶情操
行氣為文章第一義
鑽研小學宜先知其源流優長
學詩宜取韓愈奇崛之氣
以精確之訓诂作古茂之文章
絕好文字必突出一長
少年文字貴在氣象峥嵘
閱書貴在有恆
練書法貴在困知勉行工夫
學字當學顏柳秀雄之氣
宜從古文上用工夫
作文須講究支撐之意
作文以思路宏開為必發之品
詩文若非迥絕群倫不足以當大家之目
作詩文應具備情韻趣味
讀書應具有廣大氣度
學習須注意一張一弛
須在五十歲以前將應看之書看完
務必以好學為第一義
二修身處世類
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
宜力戒“驕、奢”二字
做人的道理重在“敬”、“恕”二字
當思雪我“三恥”
處世為人理應與人為善
與長輩常存休戚一體之念
一定要經風霜磨煉
早起、有恆、穩重三者皆最要之務
“勤敬”二字斷不可忽視
舉止要莊重說話要謹慎
宜常記“勞謙”二字
應牢記“八本三致祥”
“勞”字“儉”字是最好的安身之法
早起和種蔬之家類多興旺
居家惟崇儉可以長久
世家子弟不宜多積錢多制衣
要成大器須謹守儉樸
閨女理應孝順翁姑敬事丈夫
勿忘先世之勤儉
處世須以“謙謹”二字為主
在省城應以“謙敬”二字為主
應以“勤儉”二字自惕
家眷不能住在風俗華靡的城市
悉心體會勤、儉、剛、明、忠、恕、謙、渾八德
家運興衰與窮通決定於勤惰
不宜居大位享大名
誡富貴之家不可敬遠親而慢近鄰
勢利機巧之心,與獵取清廉虛名均不可取
修身應以不忮不求為重
有國有家之興皆由克勤克儉所致
孝友為家庭之祥瑞
每日以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四課相勉勵
應以好學與節儉為立身持家之本
三謹守家風類
辦喪本不可鋪張
治家八事缺一不可
臨危遺囑:一意讀書、勤儉治家
門第鼎盛而規模禮節愈要認真講求
莳蔬、曬菜是家世興盛之象
用財太奢最可恥
對兒女不要看得過於嬌貴
居家須限定日常用費
孝友二字須切實講求
四善養身心類
體弱不宜隨便服藥
多食蔬有利於節儉和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在於戒惱怒知節啬
懲忿窒欲為養生要訣
養生之道在順其自然
生病不宜亂投醫亂服藥
常行辛勞有助於保養身心
養身之法不在服藥
●【范氏家訓】(五字經)●
滿樹桃花嫩種在小池坡花落又何為片飛打心波
本是好晴日漂花遮人目欲待手拂去蝴蝶繞人足
人生一小品因果相生滅今果明日因今因明日果
善人有善福惡人有惡禍種稻人得稻種荷人得荷
人性沾獸意仁愛以洗潔信心致成功頓悟大知覺
種惡天報應來遲與來早感恩少妒恨饒人少煩惱
世間美丑多何必錢掛帥良知在心中好運自然來
成敗一瞬間善惡只一念壞事不可做天地有法眼
賢哲幾句話一生用不盡苦學加道德沙塵變黃金
眾人同一心福祿壽不缺夫妻同小舟爭吵情易滅
忍住一口氣暫勿強出頭一諾值千金寬恕慎開口
見財應知廉欺騙應知恥教育新生活民族忠孝子
富勿忘節儉貧須改浮躁前途欲大發讀書是正道
先天下而憂後天下而樂勿溺愛子女行正興家國
做事知禮義做人知誠信充滿想象力創意最先進
了然心慈悲助人即助已天道酬忠勤雲橋自已起
家富重扶貧家貧重氣節勿作忘恩徒敬長敬無私
和氣令人喜暴怒傷自身勞動要敬業負心不可行
路長知車速日長知心術花無百日蕊樹無長青株
三年建華廈燒絕只一夕人熟驚真面挑撥小人性
相交互有益相爭生惡緣大道戒剛強退步事易全
但求人品好勿貪權
范氏家訓十則
一、耕讀:田必力耕,書必勤讀,不耕不讀,不如犬畜。
二、教子:家有子弟,教之成人,若任游蕩,必害終身。
三、安分:為人在世,各安本分,利己損人,終必無用。
四、貿易:公平交易,童叟莫欺,奸媒巧詐,害己損人。
五、交接:與人交接,務必正人,此須茶酒,切莫吝惜。
六、嫁娶:男婚女配,為理之常,慎擇賢否,門戶相當。
七、慎真:父母喪亡,早宜思量,不稱有無,盡孝盡忠。
八、追元:祖宗雖然,祭祀必誠,清明冬至,不是閒臨。
九、修身:嚴以待己,恕以待人,花街柳巷,謹步莫臨。
十、謹訓:家訓至此,句句格言,子孫恪守,世代相傳。
家戒十條
一、不孝不悌:孝弟有百行之原,族中子弟,倘有不顧父母,不敬尊長,悖理亂倫者,乃屬缺德喪天良,合族宜嚴責。
二、不公不法:秉公守法,乃世人所欽仰,有偏私為己、倚勢凌人者,合族宜懲責。
三、游手好閒:力作工商,乃養生之道,游手好閒,實為盜之源,倘有私竊家物,勾引外賊,為家為人之害者,合族尤宜懲究。
四、恣情嫖賭::正業乃生人之務,恣情嫖賭,品既不端,家亦日削,為子弟者,宜知所儆。
五、拖欠國稅:錢糧宜早完納,務必年清月結,倘若拖欠國法難容,合族子弟應戒之。
六、結盟拜會: 聚眾乃例禁森嚴,結盟拜會,國法難容,族中子弟切切牢記。
七、酗酒打架:酒飲過度,得罪親朋,糾眾打架,禍由此生,族中子弟理當切戒。
八、倡優棣卒:勤勞者貴,不勞者賤,凡我族人,應宜常記。
九、結交壞人:凡人交結,慎擇正人,品德惡劣,不與為伍,族中子弟時時牢記。
十、滅倫犯眾:族中子叔宜尊長守法,滅倫犯眾人人恥之,族中子弟應宜常記。
新范氏家訓
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字紙莫亂廢,須報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
范文正公訓子弟語
天理莫違,為人不易,居家莫逸,民生在勤。祖德莫燼,創業艱難,家庭莫偏,易起寡端。聞電莫怕,不做惡事,奴婢莫凌,一樣是人。兄弟莫欺,同氣連枝,錢財莫輕,勤苦得來。婦言莫聽,明理者少,時風莫趨,易入下流。交友莫濫,須要識人,飲酒莫狂,傷身之物。耕讀莫懶,起家之本,奢華莫學,自取貧窮。妄想莫起,想亦無益,美色莫迷,報應甚速。
待人莫刻,一個恕字,作事莫霸,眾怒難犯。女色莫溺,汝心安乎,YIN書莫看,譬如吃砒。立身莫歪,子孫看樣,果報莫疑,眼前悟出。降驚莫損,及早回頭,YIN念莫萌,怕有報應。暗室莫愧,君子獨慎,國法莫玩,政令森嚴。祖宗莫忘,子孫有用,父母莫忤,身從何來。子弟莫縱,害他一世,故舊莫疏,祖父之交。鄰裡莫絕,互相照應,本業莫拋,所靠何事。匪人莫近,容易傷生,正人莫遠,急難可靠。非分莫做,受辱惹禍,官司莫打,贏也是空。盤算莫凶,食報子孫,意氣莫使,後悔何及。貧窮莫怨,小富由勤,童年莫蕩,蒙以養正。YIN事莫藏,害爾子孫,言語其尖,可以折福。訟事莫管,害人不淺,殺生莫多,也足一命。富貴莫羨,積德悠久,貧苦莫輕,你想當初。字紙莫棄,世間之寶,五谷莫賤,養命之原
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
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
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
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毂恩;
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
范文正公訓子弟語
天理莫違,為人不易,居家莫逸,民生在勤。祖德莫燼,創業艱難,家庭莫偏,易起寡端。聞電莫怕,不做惡事,奴婢莫凌,一樣是人。兄弟莫欺,同氣連枝,錢財莫輕,勤苦得來。婦言莫聽,明理者少,時風莫趨,易入下流。交友莫濫,須要識人,飲酒莫狂,傷身之物。耕讀莫懶,起家之本,奢華莫學,自取貧窮。妄想莫起,想亦無益,美色莫迷,報應甚速。待人莫刻,一個恕字,作事莫霸,眾怒難犯。女色莫溺,汝心安乎,YIN書莫看,譬如吃砒。立身莫歪,子孫看樣,果報莫疑,眼前悟出。降驚莫損,及早回頭,YIN念莫萌,怕有報應。暗室莫愧,君子獨慎,國法莫玩,政令森嚴。祖宗莫忘,子孫有用,父母莫忤,身從何來。子弟莫縱,害他一世,故舊莫疏,祖父之交。鄰裡莫絕,互相照應,本業莫拋,所靠何事。匪人莫近,容易傷生,正人莫遠,急難可靠。非分莫做,受辱惹禍,官司莫打,贏也是空。
盤算莫凶,食報子孫,意氣莫使,後悔何及。貧窮莫怨,小富由勤,童年莫蕩,蒙以養正。YIN事莫藏,害爾子孫,言語其尖,可以折福。訟事莫管,害人不淺,殺生莫多,也足一命。富貴莫羨,積德悠久,貧苦莫輕,你想當初。字紙莫棄,世間之寶,五谷莫賤,養命之原
●【陶朱公商訓】●
物以稀為貴人棄我取人取我棄
囤積貨物壟斷居奇把握時機聚散適宜
十二則
一是能識人。知人善惡,賬目不負
二是能接納。禮文相待,交往者眾
三是能安業。厭故喜新,商賈大病
四是能整頓。貨物整齊,奪人心目
五是能敏捷。猶豫不決,終歸無成
六是能討帳。勤謹不怠,取行自多
七是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賴
八是能辨論。生財有道,闡發愚蒙
九是能辦貨。置貨不苛,蝕本便經
十是能知機。售寧隨時,可稱名哲
十一是能倡率。躬行必律,親感自生
十二是能運數。多寡寬緊,酌中而行
商場教訓
生意要勒緊,懶惰則百事廢。
接納要溫和,躁暴則交易少。
議價要訂明,含糊則爭執多。
帳目要稽查,懶怠則資本滯。
貨物要整理,散漫則必廢殘。
出納要謹慎,大意則錯漏多。
期限要約定,延遲則信用失。
臨事要責任,放棄則受害大。
用度要節儉,奢侈則用途竭。
買賣要隨時,拖延則機宜失。
賒欠要識人,濫出則血本虧。
優劣要分清,苟且則必糊塗。
用人要方正,詭谲則受其累。
貨物要面驗,淮由則售價低。
錢財要清楚,糊塗則弊窦生。
主心要針定,妄作則誤事多。
●【張姓家規祖訓】●
座右銘:倫理書、熟記行、代代傳
張氏祖訓
笃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糧息訟,營生業言。士農工商,各執其業。
慎喪祭言,慎終追遠。宜盡誠敬,慎婚姻言。娶媳嫁女,鹹宜配擇。嚴內外言,治內治外。不可易位,敦孝悌言。事事親敬,敦宗睦族。笃教學言,養不廢教,作養人才。厚風俗言。吉凶慶恤,孤寡有體。敦和睦言,捍忠御災,協力同心,嚴雜禁言,奸盜賭博,占欺謀吞。
繼承祖德
清河張氏,廣居丁旺,黃帝賜姓,源遠流和。緬懷先輩,精忠善良,聖賢眾多。功高德望。勸我族人,繼承發揚,效郡報國,雍澤民心。孝敬父母,弟恭兄讓,族和鄰睦,遵綱守常。禮信仁義,嫉仇豪強,慎婚傳嗣,家教有方。讀書習文,勤為農桑,禁戒非為,習武自強。
忠效國家
國家與民,關系互相。民忠國盛,國富民康。國澤黎民,民增國光。天經地義,效國理當。勸我族人,以此為尚。奉事國家,蹈火赴湯。為國穩安,戎馬扛槍,為國振興,農工學商。清政廉潔,不圖恩償。和衷共濟,不怨下上。執行政令,遵紀守綱。踴躍赴公,早完稅糧。
勤為職業
現代職業,百千萬行,擇業從事,各有理想。腦力體力,士農工商。貴在勤勉,富在自強。勸我族人,切莫閒浪。必從謀業,或專或廣。荻耿果實,老奉幼養,欲成大業,地於少壯。從頭做起,不惰不曠。勤操苦干,必有報償,精專計謀,物豐財旺。永不息止,家富業旺。
孝敬父母
身為人子,必有爹娘。生子不易,養更非常。竭盡全力,操碎心腸。恩重如山,情深似洋。勸我族人,必為報償。父母在世,孝順敬讓。不可凌辱,不可欺诓。遇有要事,應與商量。父母老耄,服待奉養。問寒問暧,關心痛癢。父母歸仙,節禮安葬。
雍和兄弟
兄弟之情,非同尋常。只因緣份,方逢世上。如身手足,根脈一綱。榮辱聯結,禍福關相。勸我族人,兄弟莫忘。珍視情義,互尊互諒。雍愛和睦,兄恭弟讓。莫記恩怨,免為參搡。福祿共享,苦難同當。遇事多商,親朋禮往。妻室各教,父母共養。團結一致,共拒豪強。
友睦族鄰
人之祖先,原本同綱。繁衍生計,遷徒各方。近者是鄰,遠者為鄉。百姓如是,況且族黨。勸我族人,友睦鄉黨。以和為貴,仁厚謙讓。緩急通義,慶吊禮往。藝業相扶,困難相幫。鄰裡之間,互為守望。哀矜孤寡,顧照幼長。不弄是非,多忍多讓。莫欺貧弱,勿恃豪強。
慎結婚姻
男婚女嫁,大事一樁。立家之言,門楣之光。夫妻恩愛,歡樂無疆。美滿婚姻,地久天長。勸我族人,慎結俪伉。擇女選郞,切莫輕肓。德才為先,不偏長相。慕愛淑賢,求取忠良。勤儉能干,品行端莊。性溫體健,善有兒郞。情深意笃,莫重財妝。依照法律,鸾鳳成雙。
訓教子女
生育子女,重在教養。啟其愚頑,提高智商。德才體能,全面向上。立志成才,以仕棟梁。勸我族人,教子莫忘。從幼抓起,不可疏曠。打罵凍餓,繼然不當,溺愛放任,非屬良方。家教要嚴,更需師長。鍛煉意志,教導思想,習禮知義,循規遵章。膽識才略,詩書文章。
崇尚節儉
持家之道,勤儉二方。勤則生財,儉為備荒。懶惰之人,好景不長。勸我族人,節儉為尚。居不貪高,房堅宅亮。食不求珍,腹飽口糧。衣不華貴,齊整大方。器質而潔,不圖排場。紅白好事,不宜鋪張。現時富足,當思久長。量入為出,有儲有藏。
禁戒非為
為人處世,需求名芳。忌人說短,怕指脊梁。品端行正,受人敬仰。胡作非為,定遭禍殃。勸我族人,正大明光。非理之事,不為不想。不義之財,莫貪莫枉。酗酒吸煙,宜戒不倡。偷搶訛詐,賭博嫖娼。聚眾歐斗,誣告誹謗。此事作為,觸犯律章。禁之止之,免訟公堂。
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虧,終能長久:
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亦復如是;
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儉: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節用,俯仰何益。
“百忍家風”:“忍、孝”治家,九世同居,和睦相處。
“百忍”是張氏家族的徽號。唐代有張公藝一家,九世同居共財,遠近稱頌。事情傳到唐高宗那裡,高宗親自來探望。高宗向他詢問保守家業、和睦宗族的訣竅,他只寫了100多個“忍”字作為回答。高宗從中悟出了治國起家的大道理,深為感動,心滿意足地起駕回宮。此後,張公藝家族為了紀念這次有意義的探訪,便以“百忍”作為自己家族的徽號。
“百忍”是家風,無疑是張權千戶留給後人的警示,要子孫在“忍耐”中謀求生存和發展。
張公藝先祖所撰的《百忍歌》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
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
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
劉伶敗了名,只為酒不忍;陳靈滅了國,只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為財不忍;項羽送了命,只為氣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後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准;
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
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
忍得勤苦有余積,忍得荒YIN無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
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斗消仇憾;
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
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
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
忍時人只笑癡呆,忍過人自知修省;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
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
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
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張藝公百忍堂的來歷:
據《舊唐書》記載:壽張縣(今濮陽市台前縣橋北張村)張家莊村張公藝(公元577-676年),以“忍、孝”治家,九世同居,和睦相處。
遠在東晉時期,張公藝尚未出世,其家已經成為一大望族。南北朝時期,北齊文宣帝高洋,在天寶元年(公元550年),親書“雍睦海宗”金匾,並派東安王前去拜訪。
據壽張縣志記載:隋文帝開皇八年(公元588年),聖渝邵陽公梁子恭攜匾亦親慰撫,其匾題詞曰"孝友可師"。這年,張公藝剛滿12歲,張公藝的祖父已去世,主持家務的是張公藝的父親張興。
隋朝末年,李世民曾單騎到占據任城(今山東濟寧)的徐圓朗的軍中刺探軍情,不幸被徐圓朗的人認出,圍攻捉拿。李世民殺開一條血路向西北方向逃走。當他來到壽張縣張家莊前,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河上有一獨木橋,李世民身負重傷,人困馬乏,不幸馬失前蹄跌入水中。巧在這時,張公藝帶領幾個青年在河岸邊習武,他見一壯士跌入水中,忙叫人救起,扶到家中,給他治病養傷,不幾日李世民便恢復了健康。當時,李世民不便於說明自己的身份就起程了。李世民登上皇位,一直沒忘張公藝救命之恩。所以在貞觀九年特賜親書"義和廣堂"金匾派使臣前去旌表。
當使臣來到張家莊時,張公藝正在召集人員在當年李世民過河的地方修建大石橋。使臣回京禀報給唐壬,唐王便批資修建,並派尉遲敬德監修。這座規模宏大的石橋長約60米,寬6米,高7米。始建於唐貞觀九年,距今1300多年。後來此橋被稱作"訪賢橋"、"古賢橋",張家莊更名為古賢莊。今因石橋被埋於村南,張氏居住於橋北,故稱橋北張村。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冬十月,唐高宗偕同皇後武則天,帶領文武百官離京去泰山封禅,歸來路經壽張縣訪賢,當時張公藝已88歲高齡。當高宗問張公藝治家的方法時,張公藝寫了一百個"忍"字,並詳細說明了"百忍"的具體內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高宗聽後倍受感動,當即封張公藝為醉鄉侯,封張公藝的長子張希達為司儀大夫,並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敕修百忍義門。
張公藝去世後,後人為紀念這位"忍、孝"治家的賢人,為他修建了"百忍堂",永志紀念。
在台前縣孫口鄉橋北張村有一座張公藝百忍堂祠。1400多年前,張公藝以忍耐、修身、齊家之本,率領一個九世同居、近千人的大家族,歷經幾個民不聊生、戰亂頻繁的朝代,卻人丁興旺、團結和睦。為此,這個家族受到了很多帝王的旌表、幸宅、贈缣。1951年和1957年,毛主席曾兩次向來京開會的當地領導詢問這個家族的情況,可想當時這個家族的影響之大。
族訓家規
一個家族則有盛世續譜之為,無論修志還是續譜,都是為了紀錄歷史,傳承文明,啟迪後人。
族譜記載了一個家族的遷徙、繁衍和興衰史的全過程。並通過立族訓、族規來規范家族成員的言行舉止、處世之道。一般來講,國家利益與民族利益和家族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族譜所傳承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如在教育人方面,對待國家要“忠”;對待老人講“孝”;對待朋友講“義”。做人講自立、自強、勤學、謙遜、勤勞節儉等。
1、祖妣父母務須孝順毋得忤逆,騙納膳殺,不供茶水,盜賣膳田。
2、伯叔兄長務須尊敬,毋得啟口辱罵毆打。
3、為人務須各安本份,毋得損人利己,為非作歹,醺酒逞強。
4、子務須教訓,毋使刻薄輕狂、粗言穢語、狎悔尊長、侵擾鄉鄰。
5、婦女務須謹守閨門、梳頭裹腳、坐居房內,見客起身避躲為上,切莫對坐不動,如有小庇毋得高聲叫罵。
6、少男小婦分內外,毋得共席飲酒,胡言亂語。
7、婚姻喜慶務須協力幫助,搬擔走做、毋以寒雨炎熱、事纏告懶。
8、死喪為人子務須致哀盡禮,庭內依制掛孝,凡族內齊集吊喪,協力扶柩上山,切毋圖酒肉安寢自逸。
9、安葬務須隨死隨葬,擇吉地安葬。
10、祭祀祖公(妣)屆頭三牲酒禮潔具錢財一一備齊同心誠拜。
11、會飲排席尊卑有分,吃酒毋容亂言,悉聽族訓。
12、墳山樹風木及水口柴薪,務須禁畜遮護,切毋盜賣砍伐,敗壞風水。
13、買祭田原俸先祖租谷,不可外支侵失祭田,亦不得當賣。
14、子弟攻書務須尊敬師長、誠心克成,子弟毋得姑息以誤子弟前程。
15、異姓不可亂宗,同姓不可為婚。
族譜,經記錄整理,當地族規、族訓如下:
族規
忠貞報國家,尊敬孝父母,
友愛待兄弟,信義交朋友。
恭敬嗣師長,和睦待鄉鄰,
同姓不開親,異姓不亂宗。
節儉持家務,德義結婚姻。
忍讓不爭強,守身以自潔。
族訓
勤奮好學,自立自強。
勤勞繼世,德行育人,
清正自律,忠孝傳家。
族風
善良為本,親善為根,
友善為樂,慈善為
家規祖訓
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虧,終能長久。
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亦復如是。
勤:大富由命,小富由勤,血汗為運,勤勞立身。
儉:量其所入,度其所出,開銷如常,吃著相似。
三槐世第,及至於今,英才輩出,卓爾不群。孝悌為先,忠信為本,惟耕惟讀,恩澤子孫。不奢不侈,顆粒成廪,婚喪從儉,持家以勤。嫁女擇媳,勿尚重聘,積德行善,不惟俗倫。自強自立,處事以忍,廣結賢良,不謀非分。當差有事,尊上寬仁,努力進取,友朋謹慎。
勿以誘善,禍及自身,勿以親惡,招惹公忿。酗酒無度,傷其身心,聚眾賭搏,財帛散盡。貪婪飄蕩,荒廢青春,胡作非為,辱沒先人。戀衙投宦,必愛人民,忌才害賢,毒族害群。聳人告訟,不如獸禽,利令智亂,災難必臨。祖靈在天,察爾甚真,陰誅陽譴,追究必深。
祖靈陰佑,和順永存,後裔繁昌,福壽盈門。一榮一辱,天地一新,世德世業,糾察昭昏。一謙受益,一滿招損,神靈有鑒,莫辱斯文。陰受其殃,陽惡是因,安貧樂道,其心也欣。焚毀朝夕,何堪明晨,纨绔墮落,愧對鄉鄰。不肖為賢,浪子如金,振興美族,直上青雲。
秉公懲戒,繁榮後昆,恭願後裔,永傳家珍。百世不竭,積厚且純,、張德揚惠,守規遵訓。
忠孝詩
曾子立言诏後世,戰陳無勇非孝也。
戰死猶留千古名,大夫赤心為宗社。
而況判死乃得生,父母貴體非輕捨。
忠孝從來只一原,此道於今識者寡。
茲湖老師遺墨在,光焰萬太追風雅。
發揮天經與地義,為憐世人多聾啞。
跋語流傳壯矣哉,忠由孝出非外假。
厥今邊庭尚繹騷,其勢飙炊陵諸夏。
孤忠步步踏實地,紙上陳言付土苴。
報國即是報新恩,忠孝斷斷非二得。
兩阃對峙貴通情,胸懷如水常善下。
不見天高並地闊,要令物物歸化治。
雍容課笑淨邊塵,直把兵氛都汛灑。
名垂竹帛增親榮,入觀至尊金斝。
到此純孝通神明,冥冥之中錫純蝦。
病夫山中何所能,功成請將椽筆寫。
百孝經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
孝順能生孝順子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謝世即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選賢臣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獨講吃穿
孝道貴在心中孝孝親親責莫回言
惜乎人間不識孝回心復孝天理還
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
孝道貴順無他妙孝順不分女共男
福祿皆由孝字得天將孝子另眼觀
人人都可孝父母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裡有孝語孝婦面上帶孝顏
公婆上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女得淑名先學孝三從四德孝在前
孝在鄉黨人欽敬孝在家中大小歡
孝子逢人就勸孝孝化風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聲價貴死後孝子萬古傳
處世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動地合天
孝經孝文把孝勸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為孝能孝就是好兒男
為人能把父母孝下輩孝子照樣還
堂上父母不知孝不孝受窮莫怨天
孝子面帶太和象入孝出悌自然安
親在應孝不知孝親死知孝後悔難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貴實行不在言
孝子齊家全家樂孝子治國萬民安
五谷豐登皆因孝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貧和富善體親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為孝忍讓二字把孝全
孝從難處見真孝孝容滿面承親顏
父母雙全正宜孝孝思鳏寡親影單
趕緊孝來光陰快親由我孝壽由天
生前為孝方為孝死後盡孝徒枉然
孝順傳家孝是寶孝順溫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
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獸實可憐
百行萬善孝為首當知孝字是根源
大哉孝乎大哉孝孝矣無窮孝無邊
此篇句句不離孝離孝人倫顛倒顛
宣孝詩
民教孝居第一章五倫美德應宣揚
訓蒙眾庶力遵照家泰民安國永昌
雙親育子似春曦散發慈光沐樹枝
葉茂根深滋長大厥恩大哉莫能比
王侯將相本無種端賴親培始大成
宜悉恩深須厚報行功立德耀親名
親恩獨自細思看如海水深斗量難
雲報終身期萬一任何行孝豈能完
親恩獨自細思看如海水深斗量難
雲報終身期萬一任何行孝豈能完
父母至尊勝玉珍連城價值比親身
莫雲珠寶堪為貴唯一孝親貴是真
父母育兒過苦勞恩深如海似山高
須知飲水思源意報答九牛之一毛
百善應推孝為先孝心可感格蒼天
人能行孝吉祥報財子壽臻福澤全
榮華富貴總由天行孝恰如耕孝田
力作終能收好果誕生孝子福無邊
親如活佛慈人物克盡慈悲垂照拂
人子虔誠敬奉親勝於入廟拜神佛
語曰守身即孝親正心端行慕完人
有如白璧無瑕處父母心歡樂至真
孝親誠懇不憂貧菽水承歡可事親
貧者尚能知孝義富家反是巴曷為人
事親之道重誠虔博得歡心宜作先
萬事順從尊敬奉倘然父母樂如仙
鳥鴉反哺孝昭彰跪乳羊兒人頌揚
假令事親忘孝敬愧為萬物一靈長
父母視兒如寶重千祈萬禱早成龍
宜當勉勵成鴻器以顯吾親光耀宗
家生孝子可安居可享清閒樂有余
不孝爹娘求孝子恰如緣木欲求魚
父母翁姑同可比助夫行孝是賢姬
郎君倘有逆親意宜勸回心作孝兒
父母仁慈子孝虔翁姑善事媳稱賢
融和相處天偷樂美滿家庭如月圓
養生名異實相同鞠育勝於生產功
曉得不分勤孝養天頒世代永興隆
男兒立志出雄飛盼你有成衣錦歸
莊敬自強謀發展達成親望答春晖
人應及時盡孝思晨昏定省繼毋虧
一朝不幸親仙逝風樹歎興悔巳遲
親殁無須徒泣哭宜知為善如培木
善能滋木向欣榮可蔭亡親天享福
海水可枯石可爛雙親恩義不容斷
理當永遠刻銘心圖報劬勞行一貫
孝敬雙親眾所崇盡忠報國孝之終
世人遵此為家國忠孝方能全大功
張氏家訓
一
文成擲筆仰天歎,吟詠張姓家訓篇。
氣如麝香馨今日,韻似松梅憶當年。
天長地久血脈連,宗族情意永不斷。
天生我等皆有用,忠孝誠信理應全。
二
姬水熊國世稱雄,國君少典揮祖公。
皇帝依職賜姓張,封地中原曰弓正。
仰望長空北斗明,天弓之象啟心動。
揮公強弓力千鈞,創造亘古第一弓。
三
天上最美是星月,張氏最大是善良。
人生愛心是至寶,愛心本是大能量。
慈善至德心謙和,愛心奉獻無干渴。
精神充裕幸福久,愛國利民好生活。
四
國無王法國則亂,家無家規人則散。
長幼有序男女別,處世無仇治家安。
師長授業曉理通,學子苦讀貴在恆。
為人交友在誠信,處事心公則事成。
五
父母慈祥子孝忠,兄弟姐妹貴在恭。
丈夫溫和妻柔順,人旺家和萬事興。
一粥一飯思不易,惜物不棄死半縷。
持家度日須計劃,宴友開銷要仔細。
六
婚姻分定本是緣,千年修來共枕眠。
百世修來同船渡,夫唱婦隨光陰甜。
夫妻好比同林鳥,同甘共苦築愛巢。
相扶到老不容易,共同勤儉把家操。
七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養育之恩永記心,養子成人多辛苦。
父母公婆一樣敬,天賜孝子聚寶盆。
八
澆花應該澆還根,愛幼愛在育兒心。
教兒育女切忌嬌,嬌生慣養難成人。
教育子女正且穩,育成棟梁福澤民。
人類花朵最絢麗,和美生活前程錦。
九
人生難得一知己,百年緣成親兄弟。
人生難得同姊妹,黃土成金需心齊。
為人當效孔讓梨,打虎兄弟共協力。
桃圓結義劉關張,世代相傳好名氣。
十
益友福身宜相近,損友招禍莫相親。
酒肉朋友非知己,張氏宗親重誠信。
雪中送炭是真君,錦上添花亂紛紛。
四海之內皆同道,選擇良友成器人。
十一
張氏聖賢如星辰,精英輩出皆良臣。
運籌帷幄忠謀國,良相護國扶乾坤。
張衡智測大地穩,仲景懸壺濟世人。
累世簪纓侯相府,忠義智勇輔國君。
十二
祖輩聖賢皆楷模,譽滿青史翰林墨。
曠世英才偉功創,張姓今世棟梁多。
詩詞書畫留美名,盛世名儒貫長虹。
張氏先祖彪史冊,現代新秀登高峰。
十三
世間大愛常遠播,中華美德育你我。
張氏致力世和諧,廣獻愛心為家國。
祖先英名震環宇,今世族人齊奮起。
家訓字字寄深情,揮公子孫應切記。
張姓祭祖歌
巍巍中華,山高水長,浩浩張姓,族史輝煌。
始祖揮公,英武非常,軒轅嫡後,帝胄世昌。
其父玄囂,封邑青陽,清河之濱,滋潤成長。
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穎悟,巧技尤強。
體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觀天象。
頓生靈感,折枝效仿,始制弓矢,史書記詳。
用於狩獵,獵物盈倉,衣食無憂,黎庶贊揚。
用於御敵,威力無雙,大勝凱旋,拓土開疆。
諸侯鹹服,颛顼帝王,華夏共主,萬民敬仰。
揮公功德,萬古流芳,颛顼嘉之,封為弓長。
以職為姓,乃賜姓張,張姓始祖,肇始四方。
瓜瓞綿延,繁榮盛昌,遍及全球,遠播五洋。
英賢輩出,峥嵘自強,為將為帥,入閣拜相。
科技藝文,工農學商,不乏大家,星辰相映。
而今我等,飛臨濮陽,不遠萬裡,祭祖上香。
始祖功德,銘記心上,不忘故土,為國增光。
揮公後裔,再創輝煌,祖神有靈,來格來嘗。
座右銘:倫理書、熟記行、代代傳,
健康第一;生活快樂;不懈努力;創造幸福。人生根本;倫理道德;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愛滿天下;
和諧發展;民主第一;民主至上;民主萬能;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三省四問,修德進業,學以致用,不懈創業;教育自己,教育別人;
物質生活,達到需要;精神享受,追求提高;得一善言,必附於身;
學習進步;升華理性;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擇善而從,循循善誘,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看書求理,而重寸陰;
讀書質疑,學聖學賢;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順其自然,遵循規律;
律己要嚴,待人要寬;心量廣大,智慧豐饒;諸惡莫作,眾善豐行;
順勢而為,相時而動;審時度勢,事半功倍;給人希望,不給絕望;為人正直,與道相應;必須心安,切忌憂慮;有容德大,有忍事濟;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人貴自立,必先自強;勿與人爭,勿強求人。心如虛空,包容一切;心存寬恕,行善得樂;以虛養心,
以德養身;知足常樂,終身不辱;貧而好施,功倍於富;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欲則閒;
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欲則平;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欲則樂;人之心氣,多欲則餒,寡欲則剛。物忌全勝,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文化為公;天下為公;立身肅敬,嚴於自求;待人和藹,處心公正;勇於上進,不斷創新;選擇良友,求益於身;
改正過失,求身完滿;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禍到休愁,也要會救;福來休喜,也要會受。居安慮危,
處治思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正直之心,留名天下。遠見卓識,鐵面無私。心胸坦蕩,平淡養氣。以人為鏡,防微杜漸。和平處事,正直居心。勤修恆業,
審定章程。持身貴嚴,處事貴謙。儉以濟貧,勤能補拙。嚴可平躁,敬以化邪。交正直友,學德高人。解鄰紛爭,解說因果。
不行欺詐,不享安閒。無學為貧,無德為孤。深思熟慮,委曲求全。知錯即改,不甘墮落。自知之明,不卑不亢。只字必惜,
貴之根也。米粒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謹,富之基也。微命必護,壽之本也。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入則笃行,出則友賢。
省費醫貧,彈琴醫躁。獨臥醫YIN,隨緣醫愁。讀書醫俗,修德創業。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動以創生。千教萬教,
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酒能敗身,必須戒之;色能置害,必須遠之;憤能積惡,必須忍之;口能召禍,必須慎之;
勤學勿殆,和敬待人;學貴有恆,知在求理;剖析自我,感悟人生;感悟幸福,自然之師;改過不吝,從善如流;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審視自己,戰勝自己;熱愛生活,友情有度;笑對人生,活出精彩;熱愛科學,開創人生;拯救自己,遠離惡行;
超越自我,升華理性;戰勝困難,勇於追求;雕刻人生,善待人生;講究風度,博取成功;儉以養德,專心學習;勇於質疑,
思而後行;熱愛音樂,熱愛生活;兼容並蓄,融會貫通;靜以修身,愛能生愛;珍惜年華,立志自強。
●【房氏家訓、家規、家風】●
帝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富而不驕,貴而不舒”。“能明馴德,以親九族”。“謀事至,而言可績。”
房彥謙:“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於清白耳。”
房玄齡:“漢之袁氏累世忠節,吾心所尚,爾等宜以之為師,時時訓誡自己”。“聞人有善,若已有之”。“不以已長望人,雖卑賤皆得盡所能。”
房維綱:吾家食宋祿三百余年,勿忘後裔不仕(元朝)。
房寬:“維祖卓識圖遷,艱難風雨肇雲,世系移蕃,各省籍貫他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焉”。
福建泉州<前亭房氏族譜>宗族家訓:
吾家祖宗遠見卓越湄洲灣畔前亭寶地昔日先輩
以海為田今日裔孫育才為本革新觀念應變大勢
自強不息緊隨潮流勤則創業儉則聚財以誠待人
以遜自處治家格言借吾家訓百忍歌詞裔孫共唱
族人至親榮辱相關宗誼為重利害相及為父當慈
為子當孝為兄愛弟為弟敬兄勿以貴驕毋強凌弱
賭博奢YIN是為不肖注重家教遵紀守法德業輝煌
光宗耀祖振興宗族裔孫共責凡吾子孫當互勉勵
房氏家規
“宗譜有賢子孫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則存沒葬地,時日不爽。先儒雲:‘一世不修譜為不孝’。宜知之。”——閩北浦城《閩浦房氏族譜》
“族內子孫人等,妄作非為,有干名教者,不待鳴官,祠內先行整治。”——浦城房氏家族規定
房氏後裔起名,班輩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後,不得紊亂。——中江雷神廟《房氏族譜》
當地族譜15年一小修,30年一大修。--山東微山縣
房氏家風
天下規矩_____漢朝房植
清河世澤_____漢朝房雅
守義不逃_____漢朝房廣
身陷異邦,不忘故族_____東晉房干
廉惠為政_____北朝房谟
德政感天_____北朝房豹
以孝治郡_____北魏房景伯
貞妻割耳_____北朝燕·魏溥妻房氏
賢母授詩_____北魏·房景先母
清白傳家____隋朝房彥謙
凌閣家聲____唐朝房玄齡
運籌帷幄,善建嘉謀____唐朝房玄齡
宦海沉浮,忠心不移____唐朝房琯
不仕異族____宋末房維綱
分牒傳家____明朝房寬
深得民心____明朝房巖
●【名門家訓精選合集】●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德惟賢,能服於人。 劉備《敕後主辭》
評:要把品德放在自修和育人的第一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後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北宋) 邵雍《戒子孫文》
評:教育的精力應主要放在中等生身上,其效率才最高。
■吾人生於天地之間,只思量做得一個人,是第一義,余事都沒要緊。
做好人,眼前覺得不便宜,總算來是大便宜。做不好人,眼前覺得便宜,總算來是大不便宜。千古以來,成敗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覺悟?真是可哀!吾為子孫發此真切誠懇之語,不可草草看過。
以孝悌為本,以忠信為主,以廉潔為先,以誠實為要,臨事讓人一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余味。
善須是積,今日積,明日積,積小便大。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喪身亡家者,豈不可畏也! (明)高攀龍《高氏家訓》
■你發憤立志做個君子,則不拘做官不做官,人家都敬重你,故吾要你第一立起志氣來。 (明)楊繼盛《楊忠愍公遺筆》
■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驕養太過的,好看不中用。(明)姚舜牧《藥言》
■位之得不得在天,德之修不修在我。毋棄其在我者,毋強其在天者。(明)袁衷等錄:《庭帏雜錄》
■志之所趨,無遠不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 愛覺新羅.玄烨:《聖祖庭訓格言》
■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於身。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若己無可毀之行,則彼言妄矣。當則無怨於彼,妄則無害於身。……止謗莫如自修。 (魏)王昶:《戒子侄》
■恭為德首,慎為行基,願汝等言則忠信,行則笃敬。無口許人以財,無傳不經之談,無聽毀謄之語。聞人之過,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後動。…… (西晉)羊祜:《戒子》
■勤學行,守基業,修閨庭,尚閒素。如此,足無憂患。(南朝.齊)蕭嶷《戒子》
■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 李世民《帝范》
評:一個“孝”字,一個“恭”字,概括多好啊!我常覺有愧於父母養育之恩,得之太多,報之太少;不恭於上級太多而不覺,故常使小頭頭們不喜歡,此多源於自我感覺良好,有自負病。
■藏精於晦者則明,養神於靜則安。晦所以蓄用,靜所以應動,善蓄者不竭,善應者無窮。 歐陽修《示子》
評:外表憨厚,要木讷,內心清楚,精明,這樣就叫大智若愚。我則有點相反的味道,要少說話,同時,要內心專一純正的做事,讀書,這樣才真正地自然而然地內藏大智,外表若愚,孔子說:君子讷於言而敏於行。看來,若敏於言而讷於行,則小人一個了。
■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爾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 (北宋)范純仁《戒子弟言》
■人生世間,自有知識以來,即有憂患不如意事。小兒叫號,皆有不平。自幼至少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雖大富貴之人,天下之所仰羨以為神 仙,而其不如意處,各自有之,與貧賤人無,無特所憂患之事異爾。故謂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間,無足心滿意者。能達此理而順受之,則可少安……
言忠信,行笃敬,乃聖人教人取重於鄉曲之術。蓋財物交加,不損人而益己;患難之際,不妨人而利己,所謂忠也。有所許諾,絲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所謂信也。處事近厚,處事近厚,處心誠實,所謂笃也。禮貌卑下,言辭謙恭,所謂敬也……
凡人行己,公平正直。可用此以事神,而不可恃此以慢神;可用此以事人,而不可恃此以傲人……至於君子而偶罹於災禍者,多由自負以召致耳……
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貧賤而不可無者,節也貞也;富貴而不可有者,意氣之盈也。方孝孺《家人箴》
■一孝立,萬善從,是為肖子,是為完人。
凡人為子孫計,皆思創立基業。然不有至大至久者在乎?捨心地而田地,捨德產而房產,已失其本矣…… (明)姚舜牧《藥言》
評:《觸龍說趙太後》中觸龍說: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何為計深遠?就是分清哪些是他生存發展的“至大至久”的東西,觸龍說的培養長安君的能力、威 信,此處說的“心地”、“德產”都是“至大至久”的東西,它是和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所說的“素質”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我所強調的習慣養成教育、乘著小時 候記性好把名篇中的大部背上來的設想,算不算“至大至久”的東西?總的說,要為孩子的生存發展“授之以漁”,不能只“授之以魚”!
■知有己不知有人,聞人過不聞己過,此禍本也。
打掃光明一片地,囊貯古今,研究經史。
“豈可動我一念”,此七字真經也。
少年人只宜修身笃行,信命讀書,勿深以得失為念。所謂得固欣然,敗亦可喜。
人品須從小做起,權宜、苟且、詭隨之意多,則一生人品壞矣。
器量須大,心境須寬。
一念不慎,敗壞身家有余。 (明)吳麟征〈家誡要言〉
評:少年人做任何事都不如讀書合算,在當今社會更是如此,求之於人不如求之於自己的大腦,二十五歲前應將基礎的東西全部學到手,將來發展就不可限量。我的少年時光,浪費時間太多,一是自己不懂珍惜,二是沒有高人指點,我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蠅頭小利上,應“勿深以得失為念”,否則,假如我現在是博士,我難道 需要整日算賬過日子嗎?我為經濟浪費了太多時光,反過來是始終解決不了經濟問題,沒有把握解決問題的根本。這個問題今天對我仍有注意的意義,只有一個前 提,保證身體健康,其余都可不顧,我的教書職業已基本走到了盡頭,前面剩下的只是重復,而且還有可能倒退,要把精力重新聚集起來對准學習,再過三二年那真 的是無回天之力了。 要重視孩子的品德教育,從點滴做起。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流,積為江河;星星之灼,燎於原野,其始至微,其終至巨。
■沉默緩畏,遇物和而有容,語言舉止務淹雅凝重,喜怒不形於色,然後可以為佳士。 (北宋)梁焘《家庭談訓》
評:對穩重的人人們容易產生信任感,我以前有點嬉笑無度,今後要注意這一點,要想著說話,不要搶著說話,要舉止安詳大方,要內心純正專一淡泊。要怕人說聰明、腦子好,不要怕人說蠢、笨、呆、癡、傻。
■食已無事,經史文典謾讀一二篇,皆有益於人,勝別用心也。 (南宋)江端友《戒子》
評:此為上乘養身之道!
■才不宜露,勢不宜恃,享不宜過。能含蓄退遜,留有余不盡,自有無限受用。
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無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
看聖賢千言萬語,無非教人做個好人,人謂做好人難,余謂極易。不做不好人,便是好人。
■童子涉世未深,良心未喪。常存此心,便是作聖之本。
■夜臥不眠,常須息心定志,勿妄籌畫無益之事及起邪思。當審觀此身暫聚不久,既死之後,急急殓藏,蓋其敗壞不可堪見,方此之時,誰為我者?如此思之,用意勞神、鑿空妄作、名利之心可皆灰滅。以此涉世,遇患鮮矣。(南宋)江端友《戒子》
評:也算是看破紅塵。
■余平生不肯說謊,卻免卻許多照顧前後。
評:一句話道出了不說謊的好處,這也是使自己身心少受累、活的輕松的重要一條。
■做人要存心好,讀書要見理明。
■無哲不愚。
評:愚是外在的表現,愚是形似簡單實質大徹大悟掌握了事物基本規律的的表現。
■阿谀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 (明)姚舜牧《藥言》
■做人最忌是陰惡。處心尚陰刻,做事多陰謀,未有不殃及子孫者。語雲:有陰德者必有陰報……先人有言:“存心常畏天知。”吾於斯語,夙夜念之。
■以忠信為心,出言行事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久而家庭信之,鄉國漸信之,甚至蠻貊且敬服之。由其平生之所積然也,故曰誠能動鬼神。若懷欺挾詐,言不由 中,行無專一,欺一二人將至人人疑之,一二事不實,事事以為不實,凡所接對,莫不猜防怨惡,將何以自立於天地間!每見年少之日,自謂智能,雖在父子兄弟 間,說不從實,舉動詭秘,見惡親長,取賤鄉鄰,雖至老死,後人猶引以為戒,哀哉!
■人子事親多方,只生事盡力死事,盡思二語蔽之。
■人家不論大小,總看此身起。此身正,貧賤也成個人家,富貴也成個人家,即不能大好,也站立得住……所以修身為急,教子孫為最重,然未有不能修身能教子孫者也。
■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勞,亦不可過逸,惟讀書可以養之……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
■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山水花竹,無恆主人,得閒即為主人。
■待下我一等之人,言語辭氣,最為要緊。(清)張英《聰訓齋語》
■人能清心寡欲,不惟少忘,且病亦鮮也。(清)愛覺新羅·玄烨《聖祖庭訓格言》
■大抵人情慕其所無,厭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竟亦何用?陸游《放翁家訓》
■養身莫善於寡欲。 孟子
■夫生生之資,固人所不能無,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為累矣。司馬光《訓子孫文》
■夫謀利而不遂者,不百一;謀名而不遂者,不千一;今處世不能百年,而乃僥幸於不百一不千一之事,豈不癡甚矣哉!
■一家之事,貴於安寧和睦悠久也,其道在於孝悌謙遜。 (南宋)陸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
■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安家兩字,曰讓與與忍。防家兩字,曰盜與奸。亡家兩字,曰YIN與暴。……
子孫不患少,而患不才;產業不患貧,而患喜張;門戶不患衰,而患無志;交游不患寡,而患從邪。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神昏如醉,體懈如癱,意縱如狂,行卑如丐,敗祖宗成業,辱父母家聲。是人也,鄉黨為之羞,妻子為之泣,豈可入吾祠,葬吾茔乎?戒石俱在,朝夕誦念。(明)呂坤《孝睦房訓辭》
■凡家不可太貧,太貧則難立;亦不可太富,太富則易YIN……可以養生送死守家法長子孫而已。
人家不論貧富,貴賤,只內外勤謹,守禮畏法,尚謙和,重廉恥,是好人家……(清)張履復《訓子語》
■人生豪俠周密之名,最不易副。事事應之,一事不應,遂生嫌怨;人人周之,一人不周,便存形跡。若平素儉素,見諒於人,省無窮物力,少無窮嫌惡,不亦便乎? (清)張英《聰訓齋語》
■凡為人弟者,不敢以富貴加於父兄宗族。 司馬光《居家雜儀》
■女訓雲:家之和不和,皆系婦人賢否。何謂賢?事舅姑以孝順,奉丈夫以恭敬,待娣姒以溫和,接子孫以慈愛,如此之類是已。何謂不賢,YIN狎妒忌,恃強凌弱,搖鼓是非,縱意徇私,如此之類是已。天道甚近,福善禍YIN,為婦人者,不可不畏。
■為家長者,當以至誠待下,一言不可妄發,一行不可妄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
■立家之道,不可過剛,不可過柔,須適厥中。 (元)鄭太和《鄭氏規范》
■夫家所以齊者,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婦曰順……(清)孫奇逢《孝友堂家規》
■天地鬼神之道,皆惡滿盈。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司馬光《訓儉示康》
■公(張文節,宋真宗時宰相)歎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 日,家人習奢已久,不以頓儉,必致失所。豈若事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司馬光《訓劍示康》
■厚葬於存殁無益,古今達人,言之已詳……至於棺柩亦當隨力……勿為人言所搖,木入土中,好惡何別耶?
廣召鄉鄰,又無益於死者,徒為重費,皆不須為也。
石人石虎之類,皆當罷之。欲識墓處,立一二石柱可也。 陸游《放翁家訓》
■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起家的人,未有不始於勤而後漸漸流於荒惰,可惜也。
■居家之要,在勤儉二字,既勤且儉,尤在忍之一字。
偶以言語之傷,非橫之及,不勝一朝之忿,構怨結仇,致傾家室。可惜歷年勤儉之苦積,一朝輕廢也,而況及其身,並及其先人哉。宜切戒之。
■家處窮約時,當念守分二字;家處富盛時,當念惜福二字。
評:“惜福”就是不要作著過,要憶苦思甜。
■惟清修可勝富貴,雖富貴不可不清修。 (明)姚舜牧《藥言》
■處亂世與太平時異,只一味節儉收斂,謙以下人,和以處眾。 (明)吳麟征《家誡要言》
■做人家,切弗貪富,只如俗言“從容”二字甚好……假如八口之家,能勤能儉,得十口資糧;六口之家,能勤能儉,得八口資糧,便有二分余剩。何等寬舒,何等康泰。 (明)溫璜述《溫氏母訓》
■勤與儉,治生之道也。不勤則寡入,不儉則妄費。寡入而妄費則財匮,財匮則苟取,愚者為寡廉鮮恥之事,黠者入行險僥幸之途。生平行止,於此而喪;祖宗家 聲,於此而墜,生理絕矣。又況一家之中,有妻有子,不能以勤儉喪表率,而使相趨於貪惰,則自絕其生理,而又絕妻子之生理矣。
■豐儉隨其財力,則不謂之費。不量財力而為之,或雖財力可辦,而過於侈靡,近於不急,皆妄費也。年少主家事者,宜深知之。
中產之家,凡事不可不早慮。有男而為之營生,教之生業,皆早慮也。 袁采《袁氏家范》
■所有若干,以十分均之。留三分為水旱不測之備,一分為祭祠之用,六分分二二月之用。取一月合用之數,約為三十分,日用其一,可余而不可盡用,至七分為得中,不及五分為啬,其所余者,別置簿收管,以為伏臘裘葛,修葺房屋,醫藥,賓客,吊喪,問疾,財節饋送。 (南宋)陸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
■儉者,君子之德。世俗以儉為鄙,非遠識也。儉則足用,儉則寡求,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儉則可以傳子孫。
富家有富家計,貧家有貧家計,量入為出,則不至乏用矣。用常有余,則可以為意外橫用之備矣。
■君子豈不為子孫計?然其子孫計,則有道矣。種德一也;家傳清白,二也;使之從學而知義,三也;受以資身之術,如才高者,命之習舉業,取科第,才卑者,命之以經營生理,四也;家法整齊,上下和睦,五也;為擇良師友,六也;為娶淑婦,七也;常存儉風,八也。……
衣以歲計,食以日計。一日阙食,必至饑餒。一年阙衣,尚可藉舊。食在家者也,食粗而無人知;衣飾外者也,衣敝而人必笑。故善處貧者,節食以完衣;不善處貧者,典衣而市食。(南宋)倪思《經鋤堂雜志》
■陸梭山之法最詳……古人之意,全在小處節儉。大處之不足,由於小處之不謹;月計之不足,由於每日之用過多也。 (清)張英《恆產瑣言》
■市邑小兒,非有壯夫攜負,不可令游街巷,慮有誘略之人也。……人家有僕,當取其樸直謹願,勤於任事,不必責其應對進退快人意。……快意之事常有損,拂意之事常有益……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無端不可輕行借貸,借貸要還的,一毫賴不得。若家或頗過得,人有急來貸,寧稍借之,切不可輕貸,後來反傷親情也。若作保作中,即關己行,尤切記不可。
……凡親醫藥,須細加體訪,莫輕聽人薦,以身軀作人情。凡請師傅,須深加揀擇,莫輕信人薦,以兒子作人情。凡成契券、收稅冊大關節,須詳加確慎,莫苟信人言,輕為許可,以身家作人情。(明)姚舜牧《藥言》
■家庭禮數,貴簡而安,不欲煩而勉。……凡人田產錢財交涉者,定要隨時討個決絕,拖延生事。 (明)溫璜述:《溫氏母訓》
■朱伯廬《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缪,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令人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馐。勿營華屋,勿謀良田。三姑六婆,實YIN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奴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其質樸,訓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辭嚴法肅。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奁。見富貴而生谄容者,最可恥;見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倚。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谮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施惠無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YIN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自古人倫,賢否相雜。或父子不能皆賢,或兄弟不能皆令,或夫流蕩,或妻悍暴,少有一家之中無此患者。雖聖賢亦無如之何。譬如身有瘡痍疣贅,雖甚可惡,不可決去,唯當寬懷處之。能知此理,則胸中泰然矣。古人所以謂父子兄弟夫婦之間,人所難言者如此。……
年高之人,作事有如嬰孺,喜得錢財微利,喜受飲食果實小惠,喜與孩童玩狎。為子弟者能知此,而順適其意,則盡其歡矣。……
凡人之家,有子弟婦女好傳遞言語,則雖聖賢同居,亦不能不爭。且人之作事,不能皆是,不能皆合他人之意,寧免其背後評議?背後之言,人不傳遞,則彼不聞知,寧有忿爭?惟此言彼聞,則積成怨恨。況兩遞其言,又從而增易之,兩家之怨,至於牢不解。唯高明之人,有言不聽,則此輩自不能離間其所親。
同居之人,或相往來,須揚聲曳履,使人知之,不可默造,慮其適議及我,則彼此愧慚,進退不可。……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周旋親友,只看自家力量,隨緣答應窮親窮眷,放他便宜一兩處,才得消讒免謗。
凡人說他兒子不肖,還要照管伊父體面,說他婆子不好,還要照貓畫虎管伊夫體面。 (明)溫璜述《溫氏母訓》
■人不可孤立,孤立則危。天子之尊,至於一夫而亡,況其下乎?一家之親而外,在宗族當不失宗族之心,在親戚當不失親戚之心,以至鄉黨朋友亦如之,以至朝 廷邦國亦如之。欲得其心非他,忠心以存心,敬慎以行己,平恕以接物而已。人情不遠,一人可處,則人人可處……尊長成其尊長,能教率卑幼;卑幼安其卑幼,能 聽順尊長,雖目前衰落,已有勃興之勢。若其反此,目前雖隆,替可待也。 (清)張履祥《訓子語》
■不必言古聖賢孝弟之行,如大舜、 武、周、泰伯、伯夷,各造其極。只如晨省昏定,推梨讓棗,有何難事,而今人甘心不為。極而至於生不能養,死不能葬,大不孝於父母;有無不通,長短相競,大 不友於兄弟。噫!是即孩提時,頃刻不見父母,則哭泣不止,兄弟同床共席,則相憐相愛之孝子悌弟也。人皆望長而進德,奈何反至於此? 朱柏廬《勸言》
■吾今日為人之父,蓋前日嘗為人之子矣,凡吾前日事親之道,每事盡善,則為子者得於見聞,不待教诏而知效。倘吾前日事親之道,有所未善,將以責其子,得不有愧於心?……
評:身教重於言教。
■人之性,遇強則避,遇弱則肆。父嚴而子知所畏,則不敢為非,父寬則子玩易而恣其所行矣……
評:慈父要防出敗子。
■人當嬰孺之時,愛戀父母至切。父母親於其子嬰孺之時,愛念尤厚,撫育無所不至。蓋由氣血初分,相去未遠,而嬰孺之聲音笑貌,自能取愛於人,亦造物者設為自然之理,使之生生不窮。……
父母於其子幼時,愛念撫育,有不可以言盡者。子雖終身承顏致養,極盡孝道,終不能報其少小愛念撫育之恩,況孝道有不盡者。凡人之不能盡孝道者,請觀人之撫育嬰孺,其情愛如何,終當自悟。……
父母見諸子中有獨貧者,往往念之,常加憐恤,飲食衣服之分,或有所偏私。子之富者,或有所獻,則轉以與之。此乃父母親均一之心,而子之富者,或以為怨,此殆未之思也。若使我貧,父母親必移此心於我矣。
人於子孫,雖見其做事多拂己意,亦不可深厚感情憎之。大抵所愛之子孫未必孝,或早夭,而暮年依托及身後葬祭,多是所憎之子孫。(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賢不肖皆吾子,為父母者切不可毫發偏愛。偏愛日久,兄弟間不覺怨憤之積,往往一待親殁而爭訟之。創業思垂永久,全要此處見得明,不贻後日之禍可也。 (明)姚舜牧《藥言》
■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親左提右挈,前襟後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游則共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及其壯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雖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
■難得者兄弟,易得者財產。 (清)張履祥《訓子語》
■法昭禅師偈雲:“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詞意藹然,足於啟人友於之愛。 (清)張英《聰訓齋語》
■孔子曰:“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善為家者盡其所有而均之,雖粝食不飽,弊衣不完,人無怨矣。夫怨之所生於自私及有所厚薄也。 司馬光《訓子孫文》
■父之兄弟,謂之伯父、叔父,其妻謂之伯母、叔母,服制減於父母一等者,蓋謂其撫字教育,有父母之道,與親父母不相遠。而兄弟之子謂之猶子,亦謂其奉承 報孝,有子之道,與親子不相遠。故幼而無父母者,苟有伯叔父母,則不至於無所養;老而無子孫者,苟有猶子,則不至於無所歸。此聖王制禮立法之本意。
評:在過去的大家庭中,這種論述是非常符合現實的。但現在這種親情在小家庭模式下,已幾乎沒有說服力了,可以預見未來,隨著撫養孩子社會化的發展,即使是同胞,親情也會越來越淡。
■一應親戚故舊有所借貸,不若隨力給與之。言借則我望其還,不免有所索。……方其借之時,禮甚恭,言甚遜,其感恩之心,可指日以為誓。至他日責償之時,恨 不以兵刃相加。凡親戚故舊因財成怨者,多矣。俗謂“不孝怨父母,欠債怨債主”。不若念其貧,隨吾力之厚薄,舉以與之,則我無責償之念,彼亦無怨於我。……
人言光景百年,七十者稀,為其倏忽易過。而命窮之人,晚景最不易過。大率五十歲前,過二十年如十年。五十年後,過十年不啻二十年。而婦人這享高年者,尤為難過。(南宋)袁采《袁氏家范》
親姻饋送,一年一度,非常慶吊,則不拘此。切不可過奢,又不可視貧而加薄,視富而加厚。(元)鄭太和《鄭氏規范》
■毋以小嫌而疏至親,毋以新怨而忘舊恩。 (明)許相卿《許雲屯贻謀》
■你姐是你同胞的人,她日後若富貴便罷,若是窮,你兩個要老實供給照顧她。你娘要與她東西,你兩個休要違阻,若是有些違阻,不但失兄弟之情,而且使你娘生氣,又為不友,又為不孝,記之記之。 (明)楊繼盛《楊忠憨公遺筆》
■鄰與我相比日久,最宜親好。 (明)姚舜牧《藥言》
■女子既嫁,若是夫家貧乏,父母兄弟當量力周恤,不可坐視。其有賢行,當令子女媳婦敬事之。其或不幸夫死無依,歸養於家可也。俗於親戚富盛則加親,衰落遂疏遠,斯風最薄,所宜切戒。……
婦之於夫,終身攸托,甘苦同之,安危與共,故曰“得意一人,失意一人”。捨父母兄弟而托終身於我,情亦可念也。事父母,奉祭祀,繼後世,更其大者矣。有過失,宜含容不宜辄怒,有不知,宜教導不宜薄待。《詩》曰:“如賓如友”,賓則有相敬之意,友滋益之義。
■銘金人雲:“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至哉斯戒也!能走者奪其翼,善飛者減其指,有角者無上齒,豐後者無前足,蓋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古人雲:“多為少善,不如執一;鼹鼠五能,不成伎術。”(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
注:①銘金人即孔子在洛陽的太廟前看到一個鐵鑄的人,三緘其口,背後有銘文。
②鼹鼠有五能,能飛,但飛不過房屋;能爬,但爬不上樹頂;能游,但游不過河谷;能打洞,但藏不住身體;能跑,但跑不過人。
■君子居不欺乎暗屋,出不踐乎邪徑,外讷於言而內敏於行,然後身立而名著矣。 (北宋)賈昌朝《戒子孫》
■世事多更變,乃天理如此。今世人往往見目前稍稍榮盛,以為此生無足慮,不旋踵而破壞者多矣。大抵天序十年一換甲,則世事一變。今不須廣論久遠,只以鄉 曲十年前二十年前比論目前,其成敗興衰何嘗有定勢。世人無遠識,凡見他人興進及有如意事,則懷妒,見他人衰退及有不如意事,則譏笑。同居及同鄉人最多此 患,若知事無定勢,則自慮之不暇,則何暇妒人笑人哉。
(評:成敗無定勢,說得多好,上百年的貧苦出了我一個讀書人,若無警惕性,很快就會喪失,如何保持,教育好孩子是根本,其次要再尋求新發展。)
人有患難不能濟,困苦無所訴,貧乏不自存,而其人樸讷懷愧,不能自言於人者,吾雖無余,亦當隨力周助。此人縱不能報,亦必知恩。……在今日無感恩之心,在他日無報德之事。正可以不恤不顧待之,豈可割吾之不敢用,以資他人不當用?
居鄉及在旅,不可輕受人之恩。方吾未達之時,受人之恩,常在吾懷,每見其人,常懷敬畏,而其人亦以有恩在我,常有德色。及吾榮達之後,遍報則有所不及,不報則為虧義。故雖一飯一缣,亦不可輕受。前輩見人仕宦而廣求知己,戒之曰:“受恩多,則難以立朝。”宜詳味之。
今人受人恩惠,多不記省,而有所惠於人,雖微物亦歷歷在心。古人言:“施人勿念,受施勿忘。”誠為難事。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古稱三家村亦有小人,當思處之之道。只勿與校,而漸以理屈之。
古稱受恩多,難立朝,居鄉亦難立身,要須勤儉資身,以免求人。(明)許相卿《許雲屯贻謀》
■虛偽詭詐,機謀行徑,我非不能,實不為也。非惟天不可欺,即人亦難瞞。
丈夫處世,發奮自強,何事不可為,何地不能到,乃忌人才能,忌人學問,忌人富貴?
驕奢YIN惰四字,是富貴家子弟雷同病。
男子識見要遠,度量要宏。
貪之一字,凡事皆忌,若讀書則惟恐不貪多務得。貪書未有不成學者。(明)王汝梅《王氏家訓》
■吾上世初無顯達者,叨仕自吾始。此如大江大湖中,偶然生一小洲渚耳,唯十分培植,或可永延無壞。否則夜半一風潮,旋復江湖矣。可畏哉,可畏哉!
(評:幾乎是在說給我聽!)
事到面前,須先論個事非,隨論個利害。知是非則不屑妄為,知利害不敢妄為,行無不得矣,竊怪不審此而自陷於危亡者。
今人計較擺布人,費盡心思,卻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壞了心術,自損了元氣。(明)姚舜牧《藥言》
■秀才不入社,做官不入黨,便有一半身分。
鳥必擇木而棲,附托匪人者,必有危身之禍。
語雲:“身貴於物。”汲汲為利,汲汲為名,俱非尊生之術。 (明)吳麟征《家誡要言》
■貧人弗說大話,婦人弗說漢話,愚人弗說乖話,薄福人弗說滿話,職業人弗說閒話。
寡婦弗輕受人惠。兒子愚,我欲報而報不成;兒不賢,人望報而報不足。
問世間何者最樂?母曰:不放債、不欠債的人家,不大豐、不大歉的年時,不奢華、不盜賊的地方,此最難得;免饑寒的貧士,學孝弟的秀才,通文義的商賈,知稼穑的公子,舊面目的宰官,此尤難得也。
受謗之事,有必要辨者,有必不可辯者。如系田產錢財的,遲則難解,此必要辯者也。如第閨阃的,靜則自消,此必不辯者也,如系口舌是非的,久當自明,此必不必辯者也。(明)溫璜述《溫氏母訓》
■做好男子,須經磨練,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千古不易之理也。 (清)孫奇逢《孝友堂家訓》
■家之興替,全不系乎富貴貧賤,存乎人之賢不肖耳。貧賤而好修饬行,興隆之道;富貴而縱恣背理,敗亡之轍也。
《正蒙》雲:“子孫賢,族將大,未有子孫不賢,家族不至傾覆者。” (清)張履祥《訓子語》
■人生適意之事有三,曰貴,曰富,曰多子孫。然是三者,善處之則為福,不善處之則足為累。至為累而求所謂福者,不可見矣。何則?高位者,責備之地,忌嫉之門,怨尤之府,利害之關,憂患之窟,勞苦之薮,謗讪之的,攻擊之場。古之智人,往往望而卻步。
夫人厚積經營布置,生息防守,其勞不可勝言。則必有親戚之請求,貧窮之怨望,僮僕之奸騙,大而盜賊之劫取,小而穿窬之鼠竊,經商之虧折,行路之失脫,田禾之災傷,攘奪之爭訟,子弟之浪費,種種之苦,貧者不知,惟富厚者兼而有之。
予之立訓,更無多言,止有四語: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
雖至寒苦之人,但能讀書為文,必使人欽敬,不敢忽視,其人德性亦必溫和,行事決不顛倒,不在功名之得失,遇合之遲速也。
人之居家立身,最不可好奇。一部《中庸》,本是極平淡,卻是極神奇。人能於倫常無缺,起居動作,治家節用,待人接物,事事合於矩度,無有乖張,便是聖賢路上人,豈不是至奇?
汝輩今皆年富力強,飽食溫衣,血氣未定,豈能無所嗜好?古人雲,凡人欲飲酒博弈一切嬉戲之事,必皆覓伴侶為之,獨讀快意書,對山水,可以獨自怡悅。凡聲色貨利一切嗜欲之事,好之,有樂則必有苦。惟讀書與對山水,止有樂而無苦。今曹與其狎無益之友,聽無益之談,赴無益之應酬,曷若珍重難得之歲月,縱讀難得之詩書,快對難得之山水乎? (清)張英《聰訓齋語》
■世,惟當尋歡喜,歡喜處處有一番吉祥景象。蓋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是故古語雲:“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為而惡神已隨之。”此誠至理也夫!
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於工作當生憐憫心,此皆自己實受用處。若夫忌人之成,樂人之敗,何與人事?徒自壞心術耳。古語雲:“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凡事暫時易,久則難。故凡人有說異事者,朕則曰:“且待日久再看。”朕自八歲登極,理萬機五十余年,何事未經?虛詐之徒一時所行之事,日後丑態畢露者甚多。此等纖細之偽,朕亦不即宣出,日久令自敗露。一時之詐,實無益也。
人之一生,多由習氣而成。蓋自孩提以至十余歲,此數年間渾然天理,知識未判,一習學業,則有近朱近墨之分,及至成人,士農工商各隨其習,習以成風,雖父兄之於子弟亦不能令其習好同也,故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有必然者。(清)愛覺新羅·玄烨《聖祖庭訓格言》
■親戚不悅,不敢外交;近者不親,不敢求遠;小者不審,不敢言大。
慎終如始。《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春秋)曾參《告子言》
■貧非人患,惟和為貴。 (蜀漢)向朗《戒子遺言》
■宏行寡言,慎備自守,則怨責之路解矣。 (魏)嵇康《家誡》
■君子之言,多長厚端謹。小人之言,多刻薄浮華。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隱人之過,成人之善……步步是德,步步可積。 (清)朱柏廬《勸言》
■孫叔敖為令尹,一老父教之雲:“位益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袁子雲:“貧賤願人接己,富貴忘己接人。” (唐)李恕《戒子拾遺》
■《易》曰:“亂之所由生也,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南宋)葉夢得《石林家訓》
■人家興衰,只看後來人如何。後來人賢不肖未必是天生定,亦在人學不學爾。 (明)周怡《示兒》
■言語忌說盡,聰明忌露盡,好事忌占盡。不獨奇福難享,造物惡盈,即此三事不留余,人便側目矣。……
昔郭進建第成,坐諸匠於子弟右,曰“此造屋者”,指子弟曰“此是賣屋者”。識者謂為名言。今人為卑官,則恨不享大位,及位高而顛踬傾危,回想卑官而受清 寧之福,天上矣。布衣粝食,妻子相保,則恨不富貴;一旦禍患及身,骨肉離散,回想布衣粝食,妻子相保時,天上矣。人聰明強健,則恨欲不稱心;一朝疾病淹 纏,呻吟痛苦,回想聰明強健時,天上矣。古今來,無人不患此病,若能先見一步,早退一步,必也明哲之士。
《古語箴言、名言大集成》
●【古語箴言:心相篇】●
[宋]陳希夷先生著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行者心之發,觀行而禍福可知。
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
語言多反復,應知心腹無依。
消沮閉藏,必是好貪之輩;
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
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
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
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
重富欺貧,焉可托妻寄子;
敬老慈幼,必然裕後光前。
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
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小富小貴易盈,刑災准有;
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
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
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
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
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棟梁之材;
遇小故辄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
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
待人有地,無端得福更延年。
迷花戀酒,阃中妻妾參商;
利己損人,膝下兒孫悖逆。
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賢郎。
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
聰明子,語言木訥優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患難中能守者,若讀書,可作朝廷柱石之臣;
安樂中若忘者,縱低才,豈非金榜青雲之客。
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
奢侈靡麗,寧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
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
莫認惜福為悭吝,輕財仗義盡多。
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
知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
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
見過隱規,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謙而獲福,
一則矜而受災;
大智與狂才自別,一則實而有成,
一則妄而多敗。
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
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
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
較量锱铢,豈足期乎大受。
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元;
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
樂處生悲,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
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
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
功歸人而過歸己,盡堪救患扶災。
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
與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後;任情激搏必凶亡。
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
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
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能伸。
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
壯歲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
笑罵不審是非,知交斷絕。
濟急拯危,亦有時乎貧乏,福自天來;
解紛排難,恐亦涉乎囹圄,名揚海內。
餓死豈在紋描,拋衣撒飯;
瘟亡不由運數,罵地咒天。
甘受人欺,有子忽然大發;
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閒。
舉止不失其常,非貴亦須大富,壽可知矣;
喜怒不形於色,成名還立大功,奸亦有之。
無事失措倉皇,光如閃電;
有難怡然不動,安若泰山。
積功累仁,百年必報;大出小入,數世其昌。
人事可憑,天道不爽。
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幸。
如何投河自缢?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氣盛見逼。
如何短折亡身?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
如何凶災惡死?
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
如何暴疾而殁?色欲空虛。
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
如何老後無嗣?性情孤潔。
如何盛年喪子?心地欺瞞。
如何多遭火盜?刻剝民財。
如何時犯官府?調停失當。
何知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
何知拜將封侯?獨挾蓋世之氣。
何知玉堂金馬?動容清麗。
何知建牙擁節?氣概凌霄。
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膽薄。
何知明經教職?志近行拘。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
若論婦人,先須靜默;
從來淑女,不貴才能。
有威嚴,當膺一品之封;
少修飾,准掌萬金之重。
多言好勝,縱然有嗣必傷身;
盡孝廉慈,不特助夫還旺子。
貧苦中毫無怨詈,兩國褒封;
富貴時常惜衣糧,滿堂榮慶。
奴婢成群,定是寬宏待下;
資財盈筐,決然勤儉持家。
悍婦多因性妒,老後無歸;
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為甚欺夫?顯然YIN行。
緣何無子?暗裡傷人。
合觀前論,歷試無差;勉教後來,猶期善變。
信乎骨格步位,相輔而行。
允矣血氣精神,由之而顯。
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
知其惡而弗為,禍轉為福!
●【古語箴言:心命歌】●
心好命也好,富貴直到老。
心好命不好,天地終有保。
命好心不好,中途夭折了。
心命俱不好,貧困受煩惱。
心乃命之源,最要存公道。
命乃行之本,窮通難自料。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不聽命,造物終須報。
李廣誅降卒,封候事虛杳。
宋祁救蝼蟻,及第登科早。
善乃福之基,惡乃禍之兆。
陰德與陰功,存忠更存孝。
富貴有宿因,禍福人自召。
救困與扶危,勝如做齋醮。
天地有洪恩,日月無私照。
子孫受余慶,祖宗延壽考。
我心與彼心,各欲致榮耀。
彼此一般心,何用相計較。
第一莫欺騙,第二莫奸狡。
萌心欲害人,鬼神暗中笑。
命有五分強,心有十分好。
心命兩修持,便是終身寶。
●【古語箴言:勸孝歌】●
自古聖賢把道傳,孝道成為百行源
奉勸世人多行孝,先將親恩表一番
十月懷胎娘遭難,坐不穩來睡不安
兒在娘腹未分娩,肚內疼痛實可憐
一時臨盆將兒產,娘命如到鬼門關
兒落地時娘落膽,好似鋼刀刺心肝
赤身就來裹裙片,並未帶來一文錢
身上無有一條線,問爹問娘要吃穿
娘坐一月罪受滿,如同罪人坐牢監
把屎把尿勤洗換,腳不停來手不閒
白晝為兒受苦難,夜晚怕兒受風寒
枕頭就是娘手腕,抱兒難以把身翻
半夜睡醒兒哭喚,打火點燈娘耐煩
或屎或尿把身染,屎污被褥尿濕毯
每夜五更難合眼,娘睡濕處兒睡干
倘若疾病請醫看,情願替兒把病擔
對天禱告先許願,燒香抽簽求仙丹
煎湯調理時掛念,受盡苦愁對誰言
每日娘要做茶飯,兒啼哭來娘心酸
飯熟娘吃兒又喊,丟碗把兒抱胸前
待兒吃飽娘端碗,娘吃冷飯心不安
倘若無乳兒啼喚,尋覓乳母不惜錢
或喂米羹或嚼飯,或求鄰捨討乳餐
白晝兒睡把事辦,或織布來或縫衫
兒醒連忙丟針線,解衣喂乳哄兒眠
晚間兒睡把燈點,或做鞋襪或紡棉
出入常把娘來喚,呼爹叫娘親喜歡
學走恐怕跌巖坎,常防水邊與火邊
時時刻刻心操爛,行走步步用手牽
會說會走三歲滿,學人說話父母歡
三年乳哺苦受遍,又愁疾病痘麻關
或稀或稠一大難,兒出痘花膽更寒
一見痘花有凶險,請醫求神把心擔
幸蒙神聖開恩點,過了此關先謝天
八歲九歲送學館,教兒發憤讀聖賢
學課書籍錢不算,紙筆墨硯又要錢
放學歸家要吃飯,縫衣造飯娘耐煩
衣襪鞋帽父母辦,冬穿棉衣夏穿單
倘若逃學不發奮,先生打兒娘心酸
十七八歲訂親眷,四處挑選結姻緣
央媒定親要物件,又打首飾並钗環
樣樣物件父母辦,件件禮物要周全
備辦迎親設酒筵,夫妻團圓望生男
花錢多少難算盡,還要與兒置莊田
養兒養女一樣看,女兒出嫁要莊奁
為兒為女把賬欠,力出盡來汗流干
倘若出門娘掛念,夢魂都在兒身邊
常思常念常許願,望兒在外多平安
倘若音信全不見,燒香問神求靈簽
捎書帶信把卦算,盼望我兒早回還
千辛萬苦都受遍,你看養兒難不難
父母恩情有千萬,萬分難報一二三
青發難數恩難算,殺身割肉報不完
倘若生兒娘不管,餓死焉能有今天
為子先將孝道看,人老靠兒養百年
小靠父母老靠子,老而無子命難全
父母吃穿靠子辦,切忌莫惜銀和錢
父母在世休游遠,游必有方對親言
出必告來返必面,爹娘見子心放寬
出門年少速回轉,免得爹娘夜不眠
在世孝敬勝祭奠,二老能活幾多年
孝順父母天看見,兄弟妻子要團圓
莫聽妻言家分散,兄要忍來弟要寬
娶妻丑陋夫莫怨,五行八字命由天
為妻莫嫌夫貧賤,百世修來共枕眠
三從四德守閨范,學個溫良女中賢
夫若與子爭長短,莫在後面添孬言
夫若做惡不向善,勸夫行善孝椿萱
一家大小能向善,能體親心是聖賢
子孝媳賢同奉養,夫妻同孝趙居先
公婆面前莫變面,晨昏二時常問安
居家過日要勤儉,盡心竭力孝堂前
董永盡孝將身典,仙女成婚中狀元
郭巨埋兒妻情願,天賜黃金孝感天
曹莊殺狗把妻勸,孟宗哭行身受寒
莫說後娘心不善,且看古賢闵子骞
王祥臥冰魚出現,壽昌尋母去了官
楊輔訪道老僧點,披衣倒屣活神仙
楊輔回家見母面,竭力盡孝脫了凡
孝順父母看上面,祖父祖母在堂前
爺爺婆婆要知感,恩養亦是一層天
你孝父母看下面,兄弟姐妹骨肉連
伯父伯母一樣看,姑娘姨娘心勿偏
父母有過務苦谏,好言相勸心喜歡
打你罵你莫強辯,子孝自然父心寬
倘若父母有病患,請醫調治把藥煎
倘若一時錢不便,或借或當莫怨言
父母百年閉了眼,衣衾棺廓要周全
守喪行孝連葬掩,常言亡人入土安
有錢無錢量力辦,富貴貧賤不一般
兒有果供靈前獻,清明佳節燒紙錢
墳茔修好時常看,莫教風水有傷殘
假若墳墓有缺陷,破甲傷丁不產男
丁蘭刻木真有顯,王衰行孝跪墳前
人有誠心天有感,善事父母能格天
羊羔跪乳將恩感,禽獸還知孝為先
子盡孝道頭一件,為媳盡孝賢名傳
賢孝二子說不盡,再勸不孝忤逆男
世上有等忤逆漢,忘了根本欺了天
養育之恩不思念,吃煙賭博懶耕田
不孝父母有偏見,重愛妻子倫長短
對待父母如奴漢,交朋接友如祖先
父母吃穿不備辦,照看兒女心太偏
父母有病不掛念,反說老病難保全
父母故後不傷慘,還說年老理當然
妻子有病請醫看,抓藥調治不惜錢
妻子兒女命有險,拍手跺腳咒皇天
逆子逆婦狼心膽,天地不容入憎慊
法律定得甚明顯,若犯王法不容寬
駕母擬絞毆者斬,殺者凌恥九族憐
王法逃脫天地顯,雷擊火燒或水淹
天律逃脫陰律現,油鍋煎熬下刀山
割心抽腸剜雙眼,罪滿轉生六畜變
不信專把天雷看,單擊奸婦忤逆男
孝順不難有兩件,我勸男女記心間
或農或商或貴賤,莫嫖莫賭莫吃煙
如戒艷妝勤織紡,賜福檢點奉老年
這是一篇勸孝歌,刊印出世令人觀
●【古語箴言:修身篇】●
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何難。
為人持身處世,總要心正行端。
凡事退後一步身自安,出言忍耐幾句心自寬。
讓他三分何等清閒,容忍片時何等自在。
青山不管人間事,綠水何曾惹是非。
有人問我他人事,擺手搖頭我不知。
結交有道之人,斷絕無義之友。
當飲清淡之茶,勿貪花色之酒。
時開方便之門,謹閉是非之口。
今日不知明日事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麼
不禮爹娘禮世尊敬什麼
兄弟姐妹皆同氣爭什麼
兒孫自有兒孫福憂什麼
豈有人無得運時急什麼
人世難逢笑開口苦什麼
補破遮寒暖即床擺什麼
食過三寸成何物饞什麼
死後一文帶不去悭什麼
前人田地後人收占什麼
得便宜處失便宜貪什麼
舉頭三尺有神明欺什麼
榮華富貴眼前花傲什麼
他家富貴因緣定妒什麼
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麼
賭博之人無下梢耍什麼
治家勤儉勝求人奢什麼
冤家相報幾時休結什麼
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麼
聰明反被聰明誤巧什麼
虛言折盡平生福謊什麼
是非到底見分明辯什麼
誰能保得常無事诮什麼
穴在人心不在山謀什麼
欺人是禍饒人福卜什麼
一旦無常萬事休忙什麼
●【古語箴言:為人處事】●
弄權一時,淒涼萬古;和氣致祥,喜神多瑞;
閒時吃累,忙裡悠閒;脫俗成名,超凡入聖;
義俠交友,純心作人;德在人先,利居人後;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淨從穢生,明從暗出;
居安思危,處亂思治;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寬嚴得宜,勿偏一方;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謙虛受益,滿盈招損;中和為福,偏激為災;
謹言慎行,君子之道;正義路廣,欲情道狹;
厚德載物,雅量容人;心公不昧,六賊無蹤;
春風解凍,和氣消冰,精誠所感,金石為開
忠恕待人,養德遠害,人生無常,不可虛度
藏巧於拙,寓清於濁,盛極必衰,剝極必復
君子之心,雨過天睛,有識有力,魔鬼無蹤
戒疏於慮,警傷於察,過歸已任,功讓他人
警世救人,功德無量,功名一時,氣節千載
情急招損,嚴厲生根,急流勇退,與世無爭
修身種德,事業之基,學貴有恆,道在悟真
律己宜嚴,待人宜寬,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操持嚴明,守正不阿,渾然和氣,處世珍寶
忙裡偷閒,鬧裡取靜,為官公廉,居家恕儉
處富和貧,居安思危,清濁並包,善惡兼容
勿仇小人,勿媚君子,金須百煉,矢不輕發
老當益壯,大器晚成,藏才隱智,任重致遠
樂極生悲,苦盡甘來,過滿則溢,過剛則折
冷靜觀人,理智處世,守口須密,防意須嚴
隱者高明,省事平安,濃處味短,淡中趣長
理出於易,道不在遠,臥雲弄月,絕俗超塵
身放閒處,心在靜中,雲中世界,靜裡乾坤
來去自在,融通自如,富者多憂,貴者多險
真不離幻,雅不離俗。
淡中知真味,常裡識英奇,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
事悟而礙除,性定而動正,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
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我見害於心,聰明障於道
對小人不惡,對君子有禮,不流於濃艷,不陷於枯寂
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陰惡之惡大,顯善之善小
磨練之福久,參勘之知真,虛心明義理,實心卻物欲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捨己毋處疑,施恩勿望報
人生重結果,種田看收成,只畏偽君子,只怕真小人
能徹見心性,則天下平穩,順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
持身不可輕,用心不可重,愛重反為仇,薄極反成喜
奇異無遠識,獨行無恆榮,毋偏信自任,毋自滿疾人
毋以短攻短,毋以頑濟頑,不誇妍好潔,無丑污之辱
富貴多炎涼,骨肉多妍忌,應以德御才,勿恃人財德
須冷眼觀物,勿輕動剛腸,慎德於小事,施恩於無緣
勿妄自誹薄,勿自誇自傲,為奇不為異,求清不求激
明利害之情,忘利害之慮,和氣致祥瑞,潔自留清明
戒高絕之行,忌褊急之衷,過儉者吝薔,過讓者卑曲
惡不可即就,善不可即親,酷則失善人,濫則招惡友
居富有節度,鄉居敦舊交,靜中見真境,談中識本然
世間之廣狹,皆由於自造,萬象皆空幻,達人須達觀
冷靜觀世事,忙中去偷閒,與閒雲為友,以風月為家
隱者無榮辱,道義無炎涼,去思苦亦樂,隨心熱亦涼
得道無牽系,靜躁兩無關,執著是苦海,解脫是仙鄉
出世在涉世,了心在盡心,欲心生邪念,虛心生正念
人為乏生趣,天機在自然,煩惱由我起,嗜好自心生
以失意之思,制得意之念,人生本無常,盛衰何又恃
求心內之佛,卻心外之法,以冷清當事,如湯之诮雪
自然得真機,造作減趣味,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雨後山色鮮,靜夜鐘聲清,要以我轉物,勿以物役我
何處無妙境,何處無淨土,非分之收獲,陷溺之根源
出污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
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
眼前放得寬大,死後恩澤悠久;
人能誠心和氣,勝於調息觀心;
富者應多施捨,智者宜不炫耀;
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勝超凡;
知退一步之法,加讓三分之功;
留正氣給天地,遺清名於乾坤;
伏魔先伏自心,馭橫先平此氣;
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
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
立身要高一步,處世須退一步;
修德須忘功名,讀書定要深心;
善人和氣一團,惡人殺氣騰騰;
欲無禍於昭昭,勿得罪於冥冥;
讀心中之名文,聽本真之妙曲;
名利總墮庸俗,意氣終歸剩技;
心地須要光明,念頭不可暗昧;
君子居安思危,天亦無用其技;
勉勵現前之業,圖謀未來之功;
君子窮當益工,勿失鳳雅氣度;
動中靜是真靜,苦中樂見真樂;
當念積累之難,常思傾覆之易;
操履不可少變,鋒芒不可太露;
明世相之本體,負天下之重任;
凡事當留余地,五分便無殃悔;
直躬不畏人忌,無惡不懼人毀;
功過不可少混,恩仇不可過明;
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
一念能動鬼神,一行克動天地;
文華不如簡索,讀今不如述古;
心善而子孫盛,根固而枝葉榮;
道乃公正無私,學當隨事警惕;
信人示已之誠,疑人顯已之詐;
恩宜自薄而厚,威須先嚴後寬;
勿為欲情所系,便與本體相合;
忍得住耐得過,則得自在之境;
寧為小人所殺,勿為君子所容;
讒言如雲蔽日,甘言如風侵肌;
讀書讀到樂處,觀物觀入化境;
和衷以濟節義,謙德以承功名;
言者多不顧行,讀者未必真知;
樂貴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遠;
心靜而本體現,水清而月影明;
觀形不如觀心,神用勝過跡用;
修養定靜工夫,臨變方不動亂;
鄙俗不及風雅,淡泊反勝濃厚;
憂喜取捨之情,皆是形氣用事;
世態變化無極,萬事必須達觀;
世間原無絕對,安樂只是尋常;
處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
勘破乾坤妙趣,識見天地文章;
生活自適其性,貴人不若平民;
欲望雖有尊卑,貧爭並無二致;
不為念想囚系,凡事皆要隨緣;
人我合一之時,則雲留而鳥伴;
落葉蘊育萌芽,生機藏於肅殺;
雪夜讀書神清,登山眺望心曠;
不可徒勞身心,當樂風月之趣;
觀物須有自得,勿徒留連光景;
客氣伏而正氣伸,妄心殺而真心現;
軒冕客志在林泉,山林士胸懷廊廟;
種田地須除草艾,教子弟嚴謹文游;
道者應有木石心,名相須具雲水趣;
處事要方園自在,待人要寬嚴得宜;
讀心中之名文,聽本真之妙曲;
天福無欲之貞士,而禍避禍之險人;
富貴而恣勢弄權,乃自取滅亡之道;
文章極處無奇巧,人品極處只本然;
從容處家族之變,剀切規朋友之央;
對陰險者勿推心,遇高傲者勿多口;
人乃天地之縮圖,天地乃人之父母;
君子以勤儉立德,小人以勤儉圖利;
好利者害顯而淺,好名者害隱而深;
處逆境時比於下,心怠荒時思於上;
心無物欲乃乾坤,坐有琴書便是仙;
歡樂極兮哀情多,興味濃後感索然;
得好休時便好休,如不休時終無休;
知足則仙凡異路,善用則生殺自殊;
貪得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
心地能平穩安靜,觸處皆青山綠水;
風月木石之真趣,惟靜與閒者得之;
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見人生之真趣;
完名讓人全身遠害,歸咎於已韬光養德;
原諒失敗者之初心,注意成功者之末路;
無求之施一粒萬鐘,有求之施萬金無功;
讀書希聖講學躬行,居官愛立業修行種德;
富貴而恣勢弄權,乃自取滅亡之道;
節義來自暗室不欺,經綸缲出臨深履薄;
雲去而本覺之月現,塵拂而真知之境明;
無事寂寞以照惺惺,有事惺惺以主寂寂;
誠心和氣陶冶暴惡,名義氣節激砺邪曲;
上智下愚可與論學,中才之人難與下手;
春色為人間之裝飾,秋氣見天地之真吾;
修行宜絕跡於塵寰,悟道當涉足於世俗;
勿逞所長以形人之短,勿恃所有以凌人為貧;
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修道以解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急處站得穩,高處看得准,危險經地早回頭。
●【古語箴言:半字歌】●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
半中歲月盡幽閒,半裡乾坤寬展;
半郭半鄉村捨,半山半水田園;
半耕半讀半經,半土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
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馔半豐半儉;
童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
心情半佛半神仙,性子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
半思後代與人間,半想閻羅怎見;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
半帆張扇勉翻顛,馬放半缰穩便;
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
●【古語箴言:本字歌】●
健康為萬事之本,學問為濟世之本;
整潔為形象之本,孝順為濟家之本;
仁愛為接物之本,服從為負責之本;
禮節為交際之本,和平為處世之本;
勤儉為富足之本,信義為立業之本;
助人為善良之本,忠勇為愛國之本;
有恆為成功之本,道德為聲譽之本;
心術為思想之本,友情為涉世之本;
敬業為成事之本,公正為風氣之本。
●【古語箴言:難字歌】●
柔弱立身難,讓人知解難;
剛直便通難,自知之明難;
分辨事非難,主動認錯難;
處事合理難,交友落好難;
開口求人難,往來公平難;
讒言不惑難,賒帳收回難;
規勸愚人難,無業落腳難;
改變本性難,無錢做人難。
●【古語箴言:知足歌】●
人生盡有福,人福不知足;
思量事累苦,閒靜便是福;
思量遇難苦,平安便是福;
思量疾危苦,健康便是福;
思量死亡苦,在生便是福;
思量饑寒苦,溫飽便是福;
思量挑擔苦,步行便是福;
思量孤獨苦,有伴便是福;
思量奔波苦,居家便是福;
思量罪人苦,守法便是福;
思量下愚苦,明理便是福;
思量露宿苦,有屋便是福;
思量日曬苦,陰涼便是福;
●【古語箴言:勸世文】●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兄弟本是同根生,莫因小事起爭論;
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手足之情誠可貴,萬事皆念骨肉親;
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孽深;
人生難得兄弟愛,同心協力變成金;
家貧方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
謙讓尊敬情意長,天倫之樂喜融融;
父子原是骨肉親,爹娘不敬敬何人;
為人當數孔讓梨,桃園結義劉關張;
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
山上打虎親兄弟,歷代相傳美名尊;
男子休嫌妻貌丑,婦人不怨夫家貧;
朋友相交宜謹慎,狼群狗黨莫相親;
貧窮富貴皆由命,夫婦相處要真誠;
休因酒肉為知己,急難不氛反笑貧;
剛柔相濟兩相安,和氣家中少禍因;
結交朋友應信實,日久才能知人心;
同甘共苦好度日,清寒亦覺有暖溫;
患難之時相愛顧,萍水相逢難知情;
夫婦本是前世緣,珍惜短促好光陰;
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難尋;
百年連理實非易,夫婦互敬應如賓;
四海之內皆兄弟,留心擇友益無窮;
婦人口舌要提防,枕邊是非起禍殃;
苦盡甘來是古訓,莫為偷閒誤自身;
姑嫂不和家必敗,公婆惱怒暗傷心;
克勤克儉是美德,懶惰成性人唾棄;
做人姑嫂要善良,家丑不可對外揚;
為人當惜好光陰,勤能補拙是例證;
姑嫂之間要禮讓,且莫小事爭短長;
信實待人人看重,自欺欺人事無成;
細察事非防口舌,三從四德不可望;
求人像吞三寸劍,勤儉節約莫求人;
先聖先賢作教訓,婦道守口莫傷人;
家中雖有萬貫財,不知節儉亦枉然。
●【古語箴言:金錢功能歌】●
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庭”;
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
錢可以買到“美食”,但買不到“食欲”;
錢可以買到“飾品”,但買不到“美麗”;
錢可以買到“娛樂”,但買不到“愉快”;
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
錢可以買到“獻媚”,但買不到“尊敬”;
錢可以買到“伙伴”,但買不到“朋友”;
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
錢可以買到“官位”,但買不到“能力”;
錢可以買到“資產”,但買不到“事業”;
錢可以買到“武器”,但買不到“和平”;
錢可以買到“小人之心”,但買不到“君子之志”。
●【古語箴言:百思成金】●
什麼事情看不通,作成樣子氣沖沖;
無端白事心火動,是否想做化骨龍;
有事不防慢慢講,何須怒氣在心中;
事情總會有解決,不要弄到面紅紅;
若果嬲壞條中氣,賺得走去買鹿茸;
君子不吃眼前虧,要把身體來保重;
記住百忍便成金,做人無須太沖動;
凡事應以和為貴,感情大可以交通;
四海之內皆兄弟,無謂冰炭不相容;
愛字能解萬種仇,莫把仇恨來深種;
大事若能化小事,小事很快便無蹤;
只要一人讓一步,大家心裡樂融融;
表現自己宏大量,才是真正有威風;
能有修養謂之勇,處世溫和最有用;
顧全大家的體面,日後定有好相逢;
平心靜氣想一想,安靜令人百事通;
水落自然見石出,閒氣爭來過眼空;
試問誰人沒過錯,可容人處且相容;
諒解對方錯過失,贏得對方深感動;
●【古語箴言:人生之最歌】●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知識、健康;
人生最大的可憐是-自悲、自棄;
人生最大的債務是-心債、情債;
人生最大的破產是-無望、絕望;
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高、自大;
人生最大的愚蠢是-自欺、欺人;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奸佞、嫉妒;
人生最大的禮物是-理解、饒恕;
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報德、奉獻;
人生最大的收獲是-經驗、教訓;
人生最大的苦惱是-無知、空虛;
人生最大的聰明是-駕馭自己;
人生最大的樂趣是-探索、創造;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純潔、忠誠;
人生最大的恥辱是-出賣靈魂;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貢獻畢生;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近友、自己;
人生最大的價值是-博學、精進。
●【古語箴言:貴的诠釋】●
山以青為貴;水以秀為貴;
花以潔為貴;草以綠為貴;
財以淨為貴;物以稀為貴;
窮以志為貴;富以勞為貴;
文以真為貴;學以精為貴;
人以正為貴;家以和為貴;
父以嚴為貴;母以慈為貴;
子以孝為貴;媳以賢為貴;
官以清為貴;民以勤為貴;
業以興為貴;世以平為貴;
地以沃為貴;屋以適為貴。
●【古語箴言:感激的诠釋】●
感激養育你的人,因為他給予了你的生命;
感激培養你的人,因為他傳給了你的智慧;
感激提攜你的人,因為他提供了你的機遇;
感激幫助你的人,因為他擺脫了你的困境;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意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長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清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訓了你的自立;
感激陷害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古語箴言:成功之路】●
日出東方要起身,早早起身就精神。
欲求達上成功路,首先不要做懶人。
懶惰始終窮苦困,沒有幸福的終身。
等於一箱大珠寶,拋落大海往下沉。
做人總要有計劃,光芒萬丈過一生。
須知生命的意義,不是白白一世人。
一年之計在於今,一生之計在於勤。
千萬不能交白卷,幸福一定要追尋。
現在就是好機會,即時快點下決心。
不可輕看你自己,成功一樣有你份。
從今日起要發奮,盡量表現你所能。
別人雖然有八兩,自己亦都有半斤。
世上根本無難事,在乎有沒有信心。
有了信心有辦法,運用辦法去實行。
以為不可能的事,努力就可變可能。
加多一點點勇氣,興及若干的精神。
只要能夠吃得苦,成功之路便接近。
無論風雨怎麼樣,堅定意志往前行。
路上小心要謹慎,勿讓志氣去消沉。
得到一雷天下響,便是一個人上人。
●【古語箴言:勸善歌】●
世事不古風俗變,名利二字把人纏
士農工商遍地竄,求名求利不一般
也有出仕為官宦,也有務農作莊田
也有寒窗讀書卷,也有學藝度時艱
也有設法生意做,也有坐著賺銀錢
也有富貴任意蕩,也有貧賤沒吃穿
也有先富後貧賤,也有先貧後做官
也有家貧心性善,也有富貴無善緣
也有家業自己創,也有浪子敗家園
也有聰明伶俐漢,也有丑陋蠢愚頑
也有矜寡又遭難,也有父母兒孫全
也有修身將性煉,也有作惡巧生端
也有盜賤學拐騙,也有樂善好施錢
也有妓女入娼院,也有貞女勤紡棉
也有求名發錢辦,也有求財喪外邊
也有前善後不善,也有先惡後為賢
貧富貴賤難盡歎,善惡報應說不完
今生榮華前生善,今生受罪前世怨
禍福無門有人踐,為善福報作惡愆
安分守己心田善,君子縱貧不怨天
要作長命莫行短,要求子賢心要端
為善最樂行方便,修身為本古聖賢
光陰一去金難換,過了一天少一天
有錢積德快行善,禮儀廉恥要學全
讀書種田是正干,酒色財氣不可貪
酒是毒藥將性亂,色是鋼刀刺心肝
千裡求財命有險,好色傷身後悔難
飲酒不醉頭一件,見色不迷是英男
無義之財莫強占,忍氣吞聲最為先
杜康造酒把人亂,禹惡旨酒真聖賢
柳下坐懷心不亂,留下賢名萬古傳
范公得財廣行善,父子用心設義田
公婆同居家不散,百事吃虧學忍難
縱然不能學古聖,存心正直自安然
莫把良心壞半點,暗室虧心難瞞天
人生在世曲指算,難活三萬六千天
今夜脫鞋放一晚,不定明日穿不穿
奉勸世人早看淡,有錢積德種福田
世間有等愚迷漢,一生不肯結善緣
貪心不過意難滿,有了八百想一千
有了一千想一萬,積攢銀錢將他拴
總是心想難滿願,為求富貴把惡添
既得富貴不行善,好比浮雲空中懸
大廈千間難盡占,夜眠只用八尺寬
任你積米有千石,每日能食幾多餐
任你家財有萬貫,難免不進鬼門關
任你衣服有千件,死後何曾件件穿
富貴死後穿綢緞,好墳好墓好木棺
任你件件都備辦,此身總要到黃泉
花棺彩樣都好看,土地埋人都一般
兒女靈前空祭奠,罪孽總是自己擔
兒女難替罪半點,不怕你家有銀錢
陰陽阻隔難會面,望鄉台上不能言
閻王最喜身善漢,眾位判官不要錢
堂朝一品不行善,陰曹地府不論官
縱然富貴不貧賤,豈能買通地府官
人生在世如住店,臨死難帶半文錢
空手去到閻王殿,善惡功過算一番
為善轉生為官宦,作惡陰律不容寬
瞞心昧己剜雙眼,大稱小斗上吊竿
拋撒米面油鍋煉,翻刻YIN書上刀山
不孝父母把畜變,溺殺女嬰抽心肝
YIN人妻女上磨碾,咒罵公婆割舌尖
唆人爭訟刀割膽,呵風罵雨挨雷鞭
宰殺耕牛變雞犬,污穢字紙把耳攢
決水放火心刺箭,诓騙人錢變畜還
陰曹罪滿輪回轉,後世孽苦更無邊
六畜本是人來變,六道輪回古今傳
陰司受罪未曾滿,兒在陽間敗家園
家產好似冰消散,又嫖又賭又吸煙
賭嫖嚼搖他全占,奪紀減壽斷香煙
為人在世不行善,子孫不好是枉然
惡孽到頭把帳算,始知陰司法律嚴
奉勸世人早行善,莫到臨頭後悔難
皇天最喜改過漢,人能悔過天神歡
百惡一善能改免,望人早早回心田
趁此三寸氣未斷,且莫誤了好機關
得個人身莫看賤,前世修了五百年
發放投生將人變,叫人體貼古聖賢
勤儉治家為上款,訓妻教子學良賢
耕讀二字且莫慢,忠厚傳家萬萬年
諸惡莫作同行善,好人頭上有青天
君子固窮心不變,時至皇天另眼觀
此段言語雖俗淺,若人依從是神仙
●【古語箴言:為人篇】●
倚富欺貧之人不可近他
口是心非之人不可結他
時運未來之人不可賤他
不知高低之人不可理他
反面無情之人不可交他
飲酒不正之人不可請他
撒刁撒潑之人不可惹他
來路不明之人不可留他
說長道短之人不可敬他
年高有德之人不可慢他
讀書明理之人不可輕他
忠厚老實之人不可哄他
啞聾眼瞎之人不可戲他
矜寡孤獨之人不可欺他
得人恩義且莫忘他
受人之托且莫誤他
生意買賣且莫瞞他
無義之財不可取他,
無衣無食不可笑他
愛穿愛吃且莫學他
不行正道且莫理他
打牌擲骰且莫看他
言語不定且莫信他
談笑閨閣且莫聽他
人或失錯且莫怨他
積善修福且莫毀他
世人笑我、說我、欺我、罵我、打我、
害我、輕我、賤我,何以處之?
只是容他、寬他、由他、怕他、恕他、讓他、
躲他、不惹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古語箴言:成家篇】●
天地神明不可瞞他,晝夜巡查善惡家。
朝延王法不可犯他,循規蹈矩良善家。
黃糧國稞不可欠他,錢糧早完忠義家。
父母大恩不可忘他,輩輩孝順興旺家。
生養兒女不可慣他,時時教訓義方家。
前房兒女不可虐他,寬心大量賢良家。
幼年兒女不可打他,好言開導教訓家。
閨中長大不可留他,少貪財禮送婆家。
親生兒女不可賣他,投父投母到人家。
女兒若多不可溺他,溺死定是結冤家。
師傅教訓不可違他,學成本事養身家。
讀書寫字不可懈他,一步高升貴人家。
教訓徒弟不可寬他,勤勤懇懇誨人家。
兄弟同胞不可多他,九世同居張公家。
枕邊之言不可聽他,若聽妻言必分家。
妻若貌丑不可閒他,丑婦賢良善持家。
娶妻妝抹不可圖他,三從四德淑女家。
無義朋友不可交他,忘恩負義害我家。
人寄財物不可動他,原物交還舊主家。
借人財物不可昧他,快借快還好人家。
受人之托不可誤他,交朋好友信實家。
男女老少不可罵他,惡言傷人傷自家。
少年子弟不可誘他,壞人如同殺人家。
軟弱貧家不可壓他,依勢欺人惡人家。
●【古語箴言:醒世詩文】●
兒孫勝如我存錢作什麼
兒孫不如我要錢作什麼
為人不必苦貪財(看你福),
貪得財來天降災(不如無)。
既是有錢人不在(誰受用),
不如人在少貪財(說的是)。
勸君作福便無錢(無也有),
禍到臨頭使萬千(有也無)。
欲要與君談善事(不得閒),
一朝身死臥黃泉(忙也去)。
氣運循環歲月新(莫虛過),
邪非容易亂其真(最可怕)。
時時檢點身心事(尚有錯),
哪有工夫說別人(管閒事)。
世間萬事總由天(莫強求),
存心操持聽自然(不用算)。
用盡機關心血瘁(太勞神),
到頭難帶半文錢(一場空)。
父母不親誰是親,不重父母重何人
你若重他十六兩,後代兒孫還一斤
千兩黃金萬兩銀,有錢難買父娘身
在堂父母百年稀,生時不孝死徒悲
在生之時不敬重,死後空勞拜孤墳
在家不可言相激,一旦拋離更不回
要見面時難得見,要他歸時難得歸
若要父母重見面,除非三魂夢裡隨
勸君趁早行孝道,定保兒孫世上芳
心不明來點甚燈,意不公平誦甚經
大斗小秤吃甚素,不孝父母齋甚僧
真藥難醫冤孽病,橫財不富命窮人
利己害人促壽算,積善修行裕子孫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暗中陰骘分明有,遠在兒孫近在身
守口莫談人過短,自短何曾說與人
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瞋
欺心折盡平心福,行短天教一世貧
高山平地有黃金,只恐為人不用心
●【古語箴言:憨山大師費閒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
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難,信願全無總是閒
淨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發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
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也徒然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閒
情性攀緣空費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聽聞容易實心難,侮慢師尊總是閒
自大貢高空費力,聰明蓋世也徒然
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功夫總是閒
能信不行空費力,空空論說也徒然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
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閒
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難,意不虔誠總是閒
五體虛懸空費力,骷髅嗑破也徒然
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閒
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
●【古語箴言:名賢集】●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善於人交,久而敬之;人貧志短,馬瘦毛長;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谏之雙美,毀之兩傷;
羊羔雖美,眾口難調;事要三思,免勞後悔;
太子入學,庶民同例;官至一品,萬法依條;
得之有本,失之無本;凡事從實,積福自厚;
無功受祿,寢食不安;財高語壯,力大欺人;
言多語失,食多傷人;送朋友酒,日食三餐;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相爭告人,萬種無益;
休爭閒氣,日有平西;積惡之家,心有余殃;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平之不善,去之亦易;
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得榮思辱,處安思危;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居必擇鄰,交必良友;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得人一牛,還人一馬;
老實常在,脫空常敗;三人同行,必有我師;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寸心不昧,萬法皆明;
明中施捨,暗裡填還;人間私語,天聞若雷;
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肚裡跷騎,神道先知;
人離鄉賤,物離鄉貴;殺人可恕,情理難容;
人欲可斷,天理可循;心要忠恕,意要誠實;
狎昵惡少,久必受累;屈志老成,急可相依;
施惠無念,受思莫忘;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祖宗雖遠,祭祀宜誠;子孫雖愚,詩書宜讀;
刻薄成家,理無文字。
黃金浮在世,白發故人稀;
多金非為貴,安樂值錢多;
休爭三寸氣,白了少年頭;
百年隨時過,萬事轉頭空;
耕牛無宿草,倉鼠有余糧;
萬事分已定,浮在空自忙;
結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
常懷克己心,法度要謹嚴;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見事知長短,人面識高低;
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
心高遮甚至,地高逐水流;
水深流去漫,貴人話語遲;
人高談古今,物高價出頭;
休倚時來勢,提防時去年;
籐羅繞樹生,樹倒籐羅死;
官滿如花謝,勢敗奴欺主;
命強人欺鬼,時衰鬼欺人;
但得一步地,何須不為人;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人有十年壯,鬼神不敢傍;
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
饒人不是癡,過後得便宜;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長存君子道,須有稱心時;
雁飛不到處,人被利名牽;
地有三江水,人無四海心;
有錢便使用,死後一場空;
為仁不富矣,為富不仁矣;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萬般全在命,半點不由人;
在家敬父母,何須遠燒香;
家和貧也好,不義富如何;
晴干開水道,須防暴雨時;
寒門出貴子,白屋出公卿;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欲要夫子引,無可一日清;
三千徙眾立,七十二賢人;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白雲朝朝過,青天日日閒;
自家無運至,卻怨世界難;
有錢能解語,無錢語不聽;
時間風火性,燒了歲寒衣;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積善有善報,積惡有惡報;
報應有早晚,禍福自不錯;
花有全開日,人無常少年;
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
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
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從前多少事,過去一場空;
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但是登途者,都是異鄉人;
須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命貧君子拙,時來小人強;
命好心也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中途夭折了;
心命都不好,窮苦直到老;
年老心末老,人窮志不窮;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乖漢瞞癡漢,癡漢總不知;
癡漢做驢子,卻被乖漢騎;
常將好事於人,禍不侵臨自己;
既讀孔孟之書,必達周公之禮;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天有養人之功,人無酬天之力;
靜坐常思已過,閒談莫論人非;
一馬不備雙鞍,忠臣不事二主;
常想有力之奴,不念無為之子;
天有晝夜陰晴,人有旦夕禍福;
君子當權積福,小人仗勢欺人;
人將禮樂為先,樹將枝葉為園;
馬有垂缰之意,狗有濕草之恩;
運去黃金失色,時來鐵也爭光;
怕人知道休做,要人敬重勤學;
泰山不卻微塵,積小壘成高大;
人道誰無頭腦,風來浪也白頭;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交情當慎初相見,到老終無怨恨心;
白馬紅纓彩色新,不是親來強求親;
一朝馬死黃金盡,親友如同陌路人;
青草發時便蓋地,運通何須覓故人;
但能依理求生計,何必欺心作惡人;
才為人交辨人心,高山流水向古今;
莫做虧心僥幸事,自然災患不來侵;
人看人死天不肯,天看人死有何難;
我見幾家貧了富,幾家富了又還貧;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平生正直無私曲,問甚天公饒不饒;
猛虎不在當道外,困龍也有上天時;
臨岸勒馬收缰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家業有時為來往,還錢常記借錢時;
金風未動蟬先覺,暗算無常死不知;
青山知會明今古,綠水何曾洗是非;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高蓬隱著靈芝草,淤泥陷著紫金盆;
勸君莫做虧心事,古往今來放過誰;
山寺日高僧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閒;
欺心莫睹洪誓水,人與事情朝之隨;
人生七十古來稀,多少風光不同居;
長江一去無回浪,人老何曾再少年;
大道勸人三件事,戒酒除花莫賭錢;
言多語失皆因酒,義斷親疏只為錢;
有事但近君子說,是非休聽小人言;
妻賢何愁家不富,子孝何須父向前;
心好家門生貴子,命好何須靠祖田;
侵入田土騙人錢,榮華富貴能幾年;
莫道眼前無報應,分明折在子孫邊;
酒逢知已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衣服破時賓客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草怕嚴霜霜怕日,惡人自有惡人磨;
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知;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雨裡深山雪裡煙,看時容易做時難;
無名草木年年發,不信男兒一世窮;
若不與人行方便,念盡彌陀總是空;
少年休笑白頭翁,花開能有幾日紅;
越奸越狡越貧窮,奸狡原來天不容;
富貴若從奸狡得,世間呆漢吸西風;
忠臣不事二君主,烈女不嫁二夫郎;
小人狡猾心腸歹,君子公平托上蒼;
一字千金價不多,會文會算有誰過;
小身會文國家用,大漢空長做什麼?
【惺夢山人七筆勾】
人生在世是虛浮,光陰迅速度春秋
日月如梭容易過,三歲孩童易白頭
命裡有來終須有,命裡無來莫強求
爭名奪利成何用,世事奔波一筆勾
高官厚顯嚼虛浮,金帶垂腰五風樓
臣伴君王羊伴虎,王法不犯是公侯
古今多少文共武,無非圖個好名頭
看破朝綱如春夢,文武功名一筆勾
萬兩黃金是虛浮,千思萬想用計謀
有了一千想一萬,有了銀錢不肯修
有朝一日無常到,萬貫家產一時丟
堆金積玉難買命,白玉黃金一筆勾
姣妻美妾是虛浮,姻脂花粉共香頭
每日打扮時新樣,年少青春愛風流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到來各自飛
同伴鴛鴦今拆散,恩愛夫妻一筆勾
生男育女是虛浮,每日忙忙為兒愁
男大終身定婚配,女大應當對門樓
為男為女把家計,一生辛苦白了頭
男是冤家女是債,男女冤家一筆勾
朋友相交是虛浮,人情往來兩相投
有酒有肉皆朋友,急難之中無人救
不借銀錢還猶可,借了銀錢反為仇
只為錢財紅了面,朋友相交一筆勾
田園產業是虛浮,前人田地後人收
爭得田地人不在,勸君念佛早回頭
念得彌陀終須有,倘若不念空手無
世上萬般均是假,爭田爭地一筆勾
●【古語箴言:增廣賢文】●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將心彼心;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己能幾人。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鳥音;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放,無意插柳柳成蔭;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流水下灘非有意,白雲出岫本無心;
當時若不登高望,誰識東流海洋深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兩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金;
一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針;
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
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莺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紅粉佳人休便老,風流浪子莫教貧;
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黃金無假,阿魏無真,客來主不顧,應恐是癡人;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
不信且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鬧裡有錢,靜處安身,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攆舊人;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先到為君,後到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道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
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誠,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再三須重事,第一莫欺心;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無錢莫入眾,遭難莫尋親;
平生莫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士乃國之寶,儒為席上珍;
若要斷酒德,醒眼看醉人;
求人需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
渴時一滴如甘雨,醉後添杯不如無;
久往令人賤,頻來親亦疏;
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書;
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
有田不耕倉廪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倉廪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
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人不通今古,牛馬如襟裙;
茫茫四海人無數,那個男兒是丈夫;
白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城門失火,殃及池漁;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
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功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壞之有余;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善化不足,惡化有余;
水太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知者減半,省者全無;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癡人畏婦,賢女敬夫;
是非終有日,不聽自然無;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竹籬茅捨風光好,道院僧房總不如;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
庭栽棲鳳竹,池養化龍魚;
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
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
會說說都市,不會說說屋裡;
學淺自知能事少,禮疏常覺慢人多;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
求財恨不多,財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知正常正,終身不恥;
有福傷財,無福傷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若登高必自卑,苦行遠必自迩;
三思可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裡;
賭財莫賭食,怨生莫怨死;
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
多少小年亡,不到白頭死;
牆有縫,壁有耳,好事不出門,丑事傳千裡;
賊是小人,智過君子,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貧窮自在,富貴多憂;
不以我為德,反以我為仇;
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頭;
成事莫說,覆水難收;
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白發不隨人老去,看來又是白頭翁;
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路逢險處難回避,事到頭來不自由;
藥能醫假病,酒不解千愁;
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一家養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
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畢境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
惜花須檢點,愛月不梳頭;
大抵選她肌骨好,不搽紅粉也風流;
受恩深重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為愁;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休別有魚處,莫戀淺灘頭;
去時終須去,再三留不住;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
五十將衰尋子助;
生不認魂,死不認屍,父母深恩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己;
人善被人欺,馬骟被人騎;
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得寵思辱,安居慮危;
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
英雄行險道,富貴似花枝;
人生莫道春光好,只恐秋來又冷時;
送君千裡,終須一別;
但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見事莫說,問事不知;
閒事莫管,無事早歸;
縱使染就真紅色,也被旁人說事非;
善事可作,惡事莫為;
許人一物,千金不移;
龍生龍子,虎生豹兒;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
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雞豚狗彘無失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饑;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作有時;
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
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客顏便得知;
官清司吏瘦,神靈住持肥;
息卻雷霆之怒,罷卻虎狼之威;
饒人算之本,輸人算之機;
好言難得,惡語易施;
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道我好者是我賊,道我惡者是我師;
路逢俠客須呈劍,不是才人莫獻詩;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年不努力,老來徙傷悲;
人有善願,天必佑之;
莫吃卯時酒,昏昏醉到酉;
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棲;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見官莫向前,作客莫在後;
寧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
黃雀捕螳螂,豈知彈丸在後;
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子孫個個賢;
一日夫妻,百世姻緣;
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
殺人一萬,自損三千,傷人一語,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二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將相頭上堪馬走,公候腹中能行船;
富人思來年,貧人思眼前;
世間若問人性好,賒去貨物莫取錢;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擊石原有火,不擊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亦徙然;
莫笑他人老,終須也白頭;
但能依本分,終究無煩惱;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貞婦愛色,納之以禮;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日子沒到;
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
一人道好,千人傳寶;
凡事要好,需問三老;
順風吹出,用力不多;
若爭小事,便失大道;
年年防饑,夜夜防盜;
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
遇飲酒處且飲酒,得高歌處須高歌;
因風吹火,用力不多;
不用漁夫引,怎得見波濤;
不求到處人情好,不飲隨它酒價高;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入山不怕人傷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強人更有強中手,惡人須有惡人磨;
會使不在家豪富,風流不在著衣多;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為善最樂,為惡難逃;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黃金非為貴,安樂值錢多;
世界萬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讀書高;
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
羊有跪乳之思,鴉有反哺之意;
你急他不急,人閒心不閒;
隱惡揚善,執其兩端;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既墜之甑,反顧何益;
已覆之水,收之亦難;
人生知足何時知,人老偷閒且是閒;
處處楊柳堪系馬,家家有路通長安;
見者易,學者難,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
用心計較般般易,退步思量事事難;
道路各別,養家一般;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
點石化為金,人心猶為足;
信了肚,賣了屋,他人耽耽,不涉你目;
他事碌碌,不涉你屋;
誰人不愛子孫賢,誰人不愛千種粟;
奈五行不是這般題目,莫把心機空計較;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
人不勸不善,鐘不打不鳴;
無錢方斷酒,臨老始看經;
修塔七層,不如暗處一燈;
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滅卻心頭火,剝起佛前燈;
惺惺常不足,蒙蒙做公卿;
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
兄弟相害,不如友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爭;
牡丹花大空娛月,棗花雖小結實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守分耕鋤收地利,他時飽暖謝蒼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論逞英雄,家計漸漸退;
賢婦令夫貴,惡婦令夫敗;
一人有慶,兆民鹹賴;
人老心不老,人窮志不窮;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殺人可恕,情理難容;
仨富不離原氣象,驟貧難改舊家風;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屋漏偏遭連夜雨,破船又遇頂頭風;
筍因落箨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
記得少年騎竹馬,看看又是白頭翁;
禮義生於足富,盜賊生於貧窮;
天上群星皆拱北,世間無水不朝東;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夫妻相合好,琴瑟與笙簧;
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
善必壽考,惡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過恐生殃;
富貴定要安本分,貧窮且莫枉思量;
畫水無魚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
貪他一斗米,失卻半年糧;
爭他一腳豚,反失一肘羊;
龍歸晚洞雲猶濕,麝過青山草亦香;
生平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
見善如不為,見惡如探湯;
人貧志短,馬瘦毛長;
自家心裡急,他人不知忙;
貧無義士持金贈,病無高人說藥方;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為土所防,濟濟多士為酒所傷;
蒿草之下或有蘭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無限朱門生餓殍,許多白屋出朝郎;
酒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萬事皆先定,浮生空自忙。
●【古語箴言:真如妙心,《醒世吟》】●
——(轉自:《真如妙心佛學文選》)
(拙作無版權,往來天地間;普施九法界,同種七寶蓮。)
[上篇]
血氣方剛憶當年,而今又見舊詩篇;春秋多事人多難,狂性未改淚未干。
持戒念佛修淨土,虔心禮拜見靈山;三根普被難思議,六度萬行深妙禅。
賞心悅目兜率院,良辰美景叨利天;縱使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坐寶蓮。
空弦無調醒世吟,回眸人間淚淒然;螳臂擋車不自量,螞蟻緣槐尤可憐。
佛國有路人不去,地獄無門卻爆滿!且問幸福在何處?鏡花水月雲外山;
流年似水空忙碌,為誰辛苦為誰甜?可歎心苦命亦苦,所幸身殘性未殘;
人身難得佛難遇,苦海余生上寶船。時代潮流多變遷,人誇覆地又翻天;
未知此事好與壞,但看身心安不安。患難夫妻成陌路,鐵桿兄弟常翻臉;
同床異夢多孽債,勞燕分飛空纏綿。假冒偽劣遍天下,坑蒙拐騙在身邊;
路旁野外凍死骨,飯店商場酒肉山。別墅洋車載二奶,茅屋寒捨形影單。
人間多少不平事,總是因果暗牽連;舉頭三尺有神明,通達六道須天眼。
平民自有平民苦,干部豈無干部難?錦衣玉食無歡樂,家富財旺人多嫌;
防盜門中裝警報,席夢思裡魂不安。迎來送往臉上笑,衣食住行心內煩;
晝夜奔波人多病,身心交瘁難申冤。當年陳毅有名言,擲地有聲天下傳: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周期分長短。不信請讀廿四史,赫然一部因果篇;
多行不義必自斃,因果報應非虛言。智者見此應驚醒,懸崖勒馬學聖賢;
狡詐貪婪千夫指,忠孝賢良萬古傳。行善積德有余慶,子孫後代福祿綿;
橫行霸道招禍殃,損壽折福一世斬。聰明多被聰明誤,糊塗更覺糊塗難;
浮生如夢草頭露,壯志未酬忽百年。西方路上無老少,何處鬼魂不喊冤!
奪利爭名白忙累,一朝命斷入黃泉。魚餌有味忘閉嘴,苦海無邊想回岸;
臨死方知肉價貴,都為食客作貢獻。家財萬貫誰享受?罪業千重獨承擔;
生前枉費百年計,死後空臥七寸棺。長夜陰曹刑罰重,清明墳頭冒狼煙。
纨绔子弟難成器,惹事生非害祖先;殺父弑母尋常事,鞭屍掘墳換酒錢。
生不得意死不安,餓鬼啾啾孤魂慘;三世因果總結算,六道輪回倍熬煎。
參透紅塵傷透心,看破人間驚破膽;到此追悔前生誤,只是當初已茫然!
[中篇]
所幸我今尚年青,且將死字掛額前;世情勘破總是幻,一悟沖出生死關!
四大假合焉能久,六根不淨何足戀;五濁惡世非我住,上下求索為涅槃。
十年一覺莊蝶夢,三教九流探心源;煉氣煉神魔初入,方生方死意自閒。
口頭三昧妄修道,我法二執野孤禅。參破紅樓夢憬然,苦空無常大觀園;
看似好了實難了,千載誰解荒唐言!回首往事似惡夢,自覺覺他得真诠;
三界無安如火宅,回光反照見本原。多難始讀經律論,“金剛”、“圓覺”、“首楞嚴”。
聲聲入耳根塵淨,字字泣血骨髓寒;暮鼓晨鐘驚噩夢,經聲佛號降甘泉。
萬卷法寶消永日,六字洪名度殘年;一意孤行奔淨土,八風不動安如山。
萬修萬去易行道,至善至美深妙禅。厭離娑婆欣極樂,死囚遇赦回家園。
深信切願求正覺,究竟成佛不退轉;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春暖月正圓。
淨土自性本無二,性相事理不可偏;三世諸佛一法身,十方淨土皆同源。
法界心念法性佛,菩提心行菩薩願。念佛若無超世志,量小難登般若船。
解行並進趣菩提,福慧雙修登彼岸;粉碎虛空脫根塵,涅槃生死兩寂然。
十方諸佛同護念,億劫難逢此因緣;父母不忍欺兒女,佛祖豈把眾生騙?
雲破日出法身顯,佛光普照法輪轉;誓將濁世變淨土,火宅盛開紫金蓮!
[下篇]
淨土功高且易進,福輕業重難生信;勢單力薄難自度,浪險風狂多魔軍。
覺海慈航君不見,可憐盲聾喑啞人!我以忠孝赤子心,報答天下父母恩;
哭勸眾生上法船,直達彼岸見娘親!念佛即是通行證,免難消災脫苦輪;
不須三祗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禮佛一拜消眾罪,稱名十聲滿善根;
都攝六根聞自性,廣修三福盡人倫。世間萬事皆短夢,唯有念佛功德真;
倘不往生總是苦,天王帝釋亦沉淪。勤修清淨波羅密,恆不忘失菩提心;
淨念相繼度歲月,持戒念佛人上人。六度萬行隨緣做,臨終十念佛接引;
一剎那中離五濁,七寶蓮池上三品。花開見佛悟無生,位齊等覺證法身;
清淨海眾常圍繞,觀音勢至可親近。彌陀授記速成佛,光壽無量號妙音。
香光莊嚴遍法界,相好光明無等倫。十大願王悉圓滿,再來三界度迷津。
智慧廣大遍十方,慈悲喜捨恆無盡。開示人天涅槃路,關閉一切惡趣門。
廣逾虛空細如塵,不離圓妙自在身。法身慈父常護念,覺性總集無量尊。
堅固一心楞嚴定,圓滿無礙真如心;空室縱有六賊入,無念無住無怨親。
眾生困苦即我苦,如來悲心即我心;諸佛宏願即我願,普令眾生入一真。
苦海填平成法海,惑根拔盡增慧根;將此深心奉塵剎,無相布施報佛恩。
水月道場無所住,夢幻佛事不動心;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
覺世歌詠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