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勤
釋智勤,俗姓朱氏。隋朝仁壽年間因在捨利州另建大興國寺,智勤在此出家,少小就有匡護佛法的心,每次當眾發言沒有不贊同他的,精誠勇猛,事事都有護法暗中護祐。起初母親患病癱軟在床,智勤為母親念觀音聖號,宅院中的樹葉上面都顯現化佛,全家人都看見了,母親的病就好了。又隋朝末年天下荒亂盜賊紛紛起動,智勤獨守寺院盜賊不敢來犯,所以寺院的經像沒有一點損失,其它寺廟毀滅多得不可數。又因一時方便為了躲避兵刃外穿俗衣,被盜賊圍繞而要殺害,忽然聽到空中有聲音說:“法師可以去掉俗衣。”智勤於是脫掉外面衣服,盜賊見了頂禮下拜,請求供養,經過了幾個月。智勤後來投奔蜀地聽暠法師講法,聽眾有三千,法師都委托智勤管理,遂後能安排妥帖內外平靜無事都是智勤一人的作用。又在唐朝初年回到鄧州,講《維摩經》《三論》十多遍,後來隱居在北山十多年。他住的三處地方現今還在,常聽到谷中有鐘聲響,隨後在山嶺中尋找,忽然見到一寺,壯麗奇特。進去禮拜,似乎有人住,這樣的情形有多次,後來再去就找不到了。又住山上的糧食將吃完了,那行道地方的土自己蓬松起來,於是除掉後第二天又起來,這樣反復再三,遂後就有谷子出現。因此就深挖地下發現小米二十多碩,那小米顆粒大,顏色紅,與普通谷子稍有不同。當時鄧州的佛法衰微,全州的信眾就上山禮請,願智勤出山住持,智勤於是感應夢境就出來,但他的夢不詳細。後來帶著佛像出山,中途忽然黑暗迷路不能前進,這時有異常的兩盞火光照亮道路,因此能看清方向到達村中,火光這才熄滅,村人看見,無不感到驚異。永徽年間先是因為看見時事繁雜,就守在房間裡不出來,沉靜三年讀一切經典有兩遍,每當讀經時常看見有神來傾聽,夜裡常聽到彈指聲咳嗽聲。顯慶四年五月,臨終前的所有功德有不周全的地方,日夜加緊處理。人們問他為什麼如此匆忙,智勤回答:“無常迅速怎麼能保證呢?”到十五日,寺裡的樹木枝葉開始枯萎自然分離,禽鳥悲鳴遍布寺內,僧人們互相驚問不知緣由。到十六日早晨智勤忽然見到昔日聽過經的神來禮拜,智勤說:“不用行禮。”但是旁人沒有能看見的。智勤於是剃發披上袈裟在繩床內,手捧香爐盤腿坐好,告訴弟子們:“你可以取《大品般若經》讀誦。”讀到“往生品”,智勤就合掌圓寂了。遺體停放數天膚色依舊,常有異香在寺內能聞到,享年七十四歲。
道宣
釋道宣,姓錢氏,是丹徒人。最初母親有孕夢見月亮直落懷中,又夢見梵僧對她說:“你懷孕的是梁朝的僧祐律師。僧祐就是南齊時剡溪隱岳寺的住持僧護。應該讓他出家。”道宣成年後極力護持佛法,專精修行,感應捨利顯現在寶函中。道宣就隱居在終南山仿掌谷,他住地的水源是神人指點的,挖地一尺多泉水就奔湧出來,當時叫做白泉寺,常有猛獸來溫馴依附,周圍名花芬芳,奇草蔓延。隋朝末年道宣遷移到豐德寺,曾經因為獨自靜坐,護法神來告訴他:“那清官村是以前的淨業寺,地勢奇異可以修道。”道宣就住那裡,焚功德香,修行般若禅定。當時有群龍來禮拜道宣,化為人形有男有女,有沙彌心散亂東張西望,龍很生氣要來摔打沙彌,但馬上後悔,吐毒在井中,向道宣說明原委離去,道宣就吩咐封閉毒井。有人偷偷去打開井,察看神奇變化,往往有煙冒上來,或者送上奇異花朵一奁,形狀像是棗花,大小如榆樹果,香氣很濃,幾年不變。又有奇異水果如李、杏、梨、蘋果等供上來,但那味道甘美,那色彩光潔不是人間所有的啊。弟子們有什麼隱秘事,道宣預先知道,在定中觀察根性,根據病情用藥,這類事很多啊。道宣曾經構築一法壇,不久有長眉僧(賓頭盧尊者)來壇上談論修道,又三果(阿那含果)聖僧來禮拜法壇,贊道:“自從佛滅度後,像法住世興盛,只有大師一人啊。”干封二年春天,感應天人來談律相,說:“《鈔文輕重儀》中的錯誤都是翻譯的過失,不是大師的罪,請大師改正。”所以現今流行的律書多是道宣的重修本啊。又有天人說:“曾編撰《祇洹圖經》,按人間紙帛計算大約一百卷左右。”貞觀年間道宣曾隱居在沁部雲室山,有人看見有天童侍奉他左右,在西明寺走夜路腳踏空台階時有什麼東西扶持他,沒有受傷。道宣細看是一少年,就問:“是什麼人半夜在這裡?”少年說:“我不是尋常人,就是毗沙門天王(四天王之一多聞天王)的兒子那吒,因為來護法,所以保護和尚已經很長時間了。”道宣說:“貧道修行,不用勞煩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什麼佛事可修,希望能傳過來。”太子說:“我有佛牙,珍藏雖然很久,但是我的頭眼都可以捐捨,怎麼能不奉獻呢?”隨即送給道宣,道宣就保護供養起來。又有一天道宣在庭院台階前,太子來禮拜,對道宣說:“律師應當生到兜率天宮。”拿出一包東西說:“這是棘林香。”一百天後道宣安坐圓寂。這時是干封二年十月三日,享年七十二歲,僧臘(受戒年歲)五十二歲。
英師
英禅師,住在西京法海寺。有奇異人士來拜訪說:“弟子知道有水陸齋戒法會可以利益陰陽兩界,自從梁武帝死後就不實行了。現今大覺寺有吳地僧人義濟收藏這個儀文,願法師前往求取,可以在下月十五日在山北寺依法修行。如果能解脫牢獄豈敢不知回報。”英師就去見義濟,得到儀文回來就按那日期在山北寺修設法會。第二天傍晚那先前的異人與十幾個同輩來感謝說:“弟子就是秦莊襄王。”又指他的同黨說:“這是范睢、穰侯、白起、王翦、張儀、陳轸,都是秦國的臣子。他們各自有罪囚禁在陰府,漫長的黑暗中沒有人能救護。昔日梁武帝在金山寺設這個法會時,前代商纣王的臣子都免除了痛苦,弟子我那時也暫時息止痛苦,但是因為案情沒有了結不能出離。現今承蒙我師設齋戒法會,弟子我與這些同輩,以及列國的諸侯等都乘著善力要生到人間。因為來世與國度都不同了,所以特來感謝。”說完消失了。從此儀文流行天下,產生大利益。
窺基
釋窺基,字洪道,姓尉遲氏,是京兆長安人。當初窺基的生母裴氏,夢見把月亮吞下去,醒來就有身孕了。出生後滿月,就與別的小孩兒不一樣,學東西的悟性出奇。十七歲時就加入僧人的隊伍,直到奉皇帝旨意成為玄奘的弟子。窺基開始住持廣福寺,不久朝庭選拔聰慧的僧人,他就脫穎而出,進入大慈恩寺事奉玄奘師學習佛法。後來雲游五台山和太行山,到西河古佛寺宇中住宿,夢見自身在半山中,山巖下有無數人的叫苦聲,那陰暗中的聲音令人不忍心聽下去。窺基徒步爬上那山峰,都是琉璃色,看見了所有的國土。窺基仰望到一座城,城中有聲音說:“停住停住!基公不應該到這裡。”緊接著有二天童從城裡出來,問道:“你看見山下罪苦的眾生了嗎?”回答:“我聽到聲音而沒見到形體。”童子於是扔來一把劍說:“剖開肚子就見到了。”窺基剖開自己的肚子,有光芒兩道映照山下,見有無數人受苦。這時童子扔下紙筆,進城去了,窺基極其驚異。第二天在寺中得到《彌勒上生經》,認為是彌勒菩薩的化現。窺基想廣泛流傳,就用筆抄寫,筆端有捨利不斷掉下來。窺基曾經塑造玉制的文殊像以及用金粉抄寫《大般若經》,都有祥瑞感應。起初道宣律師因為弘揚律法感應天廚來供應美食,常常輕視窺基是三車和尚(窺基出家時的條件,必須三車經書美女酒肉)不太禮敬他。窺基曾經訪問道宣,那天過了中午,而天食還沒有送來,直到窺基告辭離去天神才降下來。道宣責怪天食來晚了,天神說:“剛才見有大乘菩薩在這裡,護衛森嚴,所以沒辦法進來。”道宣聽了大驚,於是才對窺基增起敬重。先是玄奘公親自搜羅西域戒賢師的《瑜伽師地論》《惟識宗》,而窺基盡數領悟了其中的奧妙,後世稱為慈恩教。永淳元年十一月十三日窺基圓寂在慈恩寺翻經院,享年五十一歲。
洪昉
釋洪昉,本是京兆人。從小出家修證道果,志在禅定也以講經為常事,弟子常常數百人。一天洪昉夜裡獨坐,有四人來到面前說:“鬼王閻羅現今因為小女兒的病來齋堂請法師去一趟。”洪昉說:“我是人你是鬼,怎麼能去?”四人說:“大師只要去,弟子有辦法。”洪昉答應。四人騎著馬,每人抓住洪昉坐的繩床一角就向北走。走了大約數百裡,到一座山上,山上又有小紅門。四人請洪昉閉上眼睛,不到一頓飯的時間,有人說:“睜眼吧,已到閻羅王的庭院了。”那宮殿屋室崇峻非常,侍衛森嚴很像人間的君主,鬼王穿戴整齊出來迎接。王說:“我的小女兒病了很久,現在有幸病好了,想修一點福做一場齋供,所以請法師光臨。齋供後自然讓侍者送回不用擔心。”於是請洪昉進宮。那齋供場面莊飾華麗,有僧人上萬,佛像極多,就像人間的佛事。洪昉仰望空中不見太陽,就如人間的陰天。不一會兒鬼王的夫人及後宮數百人都出來禮拜,鬼王的女兒十四五歲,容貌還有病態,洪昉為她祝福。祝福完畢後就見有人端余牙盤送來食物,依次放在僧人面前。洪昉的大桌另外擺放有美食很香潔,洪昉正要品嘗,鬼王說:“法師如果長住這裡就可以吃鬼食。但不敢留法師,請不要吃。”洪昉害怕就止住了。用齋完畢,剩下食物還有數百盤,洪昉見侍衛臣屬等上千人都有想吃的意思,請鬼王賜給他們。鬼王說:“趕緊拿去給他們。”官員們拜謝後相互看看很歡喜,笑口裂開直到耳根。鬼王跪下說:“法師既光臨,沒有別的供養。有絹五百匹奉獻法師。請為我們受八關齋戒。”洪昉說:“鬼的絹是紙做的啊。我不需要。”鬼王說:“自然有人世的絹奉獻法師。”因此受八關齋戒。受戒完畢,鬼王又吩咐先前四人還像來時一樣送回,洪昉忽然睜開眼睛,已到住處了。天還沒有亮,弟子們只以為是入禅定,不知道他出去了。洪昉忽然睜開眼睛叫人點火來照,發現五百絹就在床上。弟子問是什麼緣故,洪昉就說明了原委。洪昉既然禅定功夫一向很高聲望越來越隆盛,轉瞬就到鬼王那裡,只是神去罷了,而他的形體不動。沒多久的一天早晨禅坐時,有二天人非常美麗,來拜請洪昉說:“南天王提頭賴吒請法師到天庭受供養。”洪昉答應。於是二人用天衣托著洪昉,騰空而起,片刻已到南天門。天王帶領侍從恭敬禮拜說:“法師道行高遠,天人們願意看看法師的講誦,所以請法師來。”因此設置高座請洪昉上坐。那道場崇高壯麗超過人間百千倍,天人都很高大身上有光亮,那殿堂樹木都是七寶裝飾,光彩奪目。洪昉剛到天庭身材體質還是普通人的樣子,見到天王之後身材自然長大與天人一樣了。擺設的珍馐佳肴都是天然的味道,甘美非常。吃過後天王請洪昉進入宮中,再設供品談話款待,周圍的侍衛天官以及鬼神眾多。天王然後忽然說:“弟子要到三十三天商量事情,請法師稍等一下。”又告戒左右侍衛說:“法師要游覽各地就隨便他去,但不要讓他到後園。”再三叮囑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