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萬行法師:學佛如何觀自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何為“自在”?見性為自在;何為見性?春、夏、秋、冬;如何春、夏、秋、冬?六龍吐霧覆千山,金頂放光原不見!大家自——在——否——?

  我們通常天天都提到“自在”二字,自在、自在,“自”是否在?自在,見到“自”否?“自”如何不在?“自”原本在,如何不見呢?見境隨境,不能見;隨境能出入,方能自在。入了不能出,出了不能入,見也不見;不見者,處處見。見之不識,識之不須見。若有人問萬行:如何見?萬行曰:待你一口吃盡虛空,你自然知道如何見!

  每天早晚課誦時都要背誦《心經》,開頭的三個字是:“觀自在”,何為“觀”?用眼為看,用心為觀。何為“自”,本無你、我何有“自”?何為“在”?本無來去,何處在?

  實際上很多經文,因為我們背得太熟練了,輕輕一帶就過去了。如果在座的每一位能夠把《心經》斷句分開的話,你不見性,也已經明心了。可是我們天天無數次地背《心經》,絲毫作用沒起到!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有什麼用呢?如果大家換一種方式去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像我們背《金剛經》也是一樣,背得太快,絲毫作用沒有發揮。

  古時候有些經書為什麼不給我們加標點符號呢?是不願意做這個好事嗎?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找到《大顛和尚注心經》這本小冊子,在座的有誰看過這本書?(相華:我看過。)難怪你的頭腦與別人的不一樣,好的東西你都嘗試過。

  《心經》是《金剛經》的核心;《金剛經》是660卷大《般若經》的核心。《心經》的核心就是六個字:“觀、行、照、度、空、無”。我們現在既不能觀,也不能照,所以就不能夠空、無。你們說的,處處是空,可是處處行的都是有!為什麼內有外空呢?把它顛倒過來不行嗎?果真能夠顛倒過來的話,即是聖人!

  學佛的人沒有別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不僅僅是要開悟。開悟一事,不值一提!如何做佛呢?“六根關閉開一門”,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相華,你能回答嗎?(相華:我能多說幾句嗎?……)玉樹鎖千山,白雲覆萬裡;大地春回始自現,自家寶藏如何不能自知?只怪燈下一片黑!為何不能跳到燈外?自古以來都是“牆裡開花牆外紅”。見裡見外者是一也!

  我好久以來就有一種想法,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欲望,經常在內心沖動,一直沒有機會實現!我想在大家面前把《金剛經》讀一遍給大家聽,我聽到過很多人讀《金剛經》,實際上不叫“讀”《金剛經》!不知我們在座的誰帶《金剛經》了?……

  我們通常讀《金剛經》是怎麼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通常都是這樣!你們是不是都是這樣(誦)呢?(答:是)。《金剛經》我只讀過五遍,後來就沒有再讀了。覺得它非常好!如果大家能找到一本沒有斷句的《金剛經》,你自己去斷句、去讀,將會受用無窮。(大眾請師讀),那麼就讓我表現一次!我不會多讀,讀多了恐怕大家嫌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下面是第二分,善現啟請分:“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谛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如果剛才大家手裡每人有一本《金剛經》的話,大家看著書聽萬行讀,我相信每一個人的感受肯定會是不一樣的,只是剛才大家手裡沒有這部經。

  大家在晚課中誦《彌陀經》的時候,希望大家也用這種方式讀一遍!只是一遍而已,浪費不了大家多少時間。

  為什麼大家讀經那麼快呢?都不是在“讀”經,而是在“想”經。一看到這一行的第一個字,“刷”地一下子,這一行都讀完了,他根本沒有讀出來,而是用一種想的方式誦出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太熟悉了,所以看到前面兩個字,後面的一行都不用看了。

  就像我們自己寫的作文一樣,為什麼別人讀起來就慢,自己讀起來就快呢?因為他看到前面的幾個字,後面的幾十個字就都知道了,他是用一種“想”的方式,而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的方式。

  為什麼我們看別人的著作很慢呢?因為腦子裡沒有這個概念,不知道下一個字、再下一個字是什麼。譬如我讀自己的這本《三次閉關紀實》,三十分鐘就讀完了,而大家讀這本書是否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呢?或者需要整整一個上午呢?

  為什麼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呢?一方面大家不知道書中的意思,一邊讀、一邊要想它的意思;還有一個原因是,看到第一個字,不知道下一個字是什麼。而讀自己的著作呢?看到一個字,就知道這一段的內容。

  正是因為我們養成了這種誦經的習慣以後,讀經文時一帶就過去了,那個意義呀,根本來不及去領會!

  古時候的人們讀書,我們都說他是“咬文嚼字、搖頭晃腦、之乎者也”!他為什麼一定要高聲朗誦出來呢?為什麼在剛開始讀書的時候,教書先生不讓你默讀呢?他都是讓你高聲朗誦出來。

  我曾經講過,佛在《楞嚴經》上講六根的功德時說:“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眼根唯八百功德,”眼根的功德沒辦法和耳根比!舌根也是圓滿一千二百功德。所以只用眼根——默讀,遠不如舌根、耳根並用——高聲讀誦的效果。當然無論默讀還是朗讀都首先有意根的參與。嘴巴朗讀出來,耳朵再吸收進去,形成一個圓滿的環狀,因為耳根要比眼根敏銳,吸收力要強。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過這樣一種現象?盲人的耳根相當敏銳,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眼根的功能完全集中到耳根上了。而且耳朵聾的人,他的眼根相當利,因為他耳根的功能全部合起來被眼根利用了。

  一個學佛的人會是一種什麼結果呢?大家用自己的頭腦猜一猜、想一想,不妨你們今天就瞎猜、瞎想吧!(答:都攝六根!)我看在座的人很難“都攝六根”,而是“六根放光”!這個光不是聖人的光,而是六根向外面放啊!它也是一種光。(答:修到最後,六根互用)。

  修到了一定的程度,六根確實是互用的,但是他完全可以把六根集中起來使用一根。當他要看東西的時候,肯定是全部力量放在眼根上去看;當他要聽的時候,肯定是全部力量集中在耳根上去聽。所以會有天眼通、天耳通。

  但是更多的情況他是互用、互不用。為什麼互用互不用?因為不住,所以無用。此“無用”乃是真“有用”!現在大家是處處見、處處住;處處住乃處處不見!因為住在一根上,失去了其他的諸根。如果大家六根互用,結果哪一樣也沒有見、也沒有用。

  可是作為一個凡夫,要麼就是看不見,要麼就得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個焦點上,只看到這麼一個點,其它的方位就都看不見了。如果說我們也學聖人、去模仿聖人,不把力量集中在某一個焦點上,采用全部無住的方式去看,結果是哪一個地方也看不見!聖人不會把力量住在某一個焦點上,因為他不對著某一個焦點,他處處能夠見道,差別就是這麼大。

  我們經常會碰到,當一個人正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喊他,他聽不見。為什麼呢?因為他住在這件事情上。如果是一個得道的人在非常專注地做某件事情的話,你喊他,他一樣聽得清清楚楚!作為凡夫,有的人他即使不住在這件事情上,你喊他,他也聽不見!為什麼呢?他經常處在一種大散亂之中!

  有很多的人,不管是住還是不住,他六根都是處在一種關與不關當中,何為“關與不關”?難道像是開門一樣,開一半、關一半?不是這樣。我們都聽說過:修煉達到天人合一了,萬物同一體了,和佛菩薩相應了。實際上相應、同一體、溝通、合一,它們的意義、境界、層次是一樣的!

  既然是這樣,那就意味著是一個整體,既然是一個整體,你在遙遠的地方動一個念頭,就意味著在他的身心上動念頭。因為它是一個整體的——與萬事萬物同一體!這就相當於很大的一個桌面,譬如說是一個一百平方米的完整的桌面,你在一百米的桌面的那邊敲,我在距離一百米的這一邊,把耳朵貼在桌面上,就如同在我耳邊敲一樣!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我想這個道理都會知道。因為這個力量是個整體的,不是東一塊兒、西一塊兒、左一塊兒、右一塊兒的。中間不存在界限、隔閡。如果你在這裡和宇宙的力量溝通了,用佛學術語講,也就是和佛菩薩的力量溝通了,就意味著你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和佛菩薩的力量溝通!

  你在這個地方有感應,你換一個地方還是有感應;你在這個地方沒有和佛菩薩同一體,自己是個孤立的個體,你到任何一個地方你自己都是一個孤立的個體,也就是說,你是個“孤體”!人家在那一邊敲動——起心動念,你就沒有辦法感受到。因為中間有界限、有隔閡,你沒有和那邊融為一體、沒有連接上!除非對方用很大力量在吼叫,你有可能會感受到一點點。

  聽過去打過仗的人講,他們要判斷火車離這裡還有多遠,就把耳朵貼在鐵軌上,一聽就知道,火車距離這裡還有十裡、二十裡、乃至一百裡,趴在鐵軌上就能聽出來!因為鐵軌是一個整體,火車行駛又有震力,在這一邊就能聽到,再加上經驗,就能判斷距離。

  講到這裡我們會明白一個道理,譬如說我們交了幾個朋友,大家同處在一個團體裡面。大家運氣不好的時候,你所交的這幾個朋友,這個圈圈內的人運氣都不好;當要走運的時候,大家一起走運。當我們去到一個新的團體裡面,你的起心動念也會影響這個團體。除非這個團體裡面有一種大的力量存在,否則的話,我們到任何一個團體裡面,你的起心動念,都會影響這個團體。所以說要強調“團體精神”!

  如果說這個團體裡面有一個大的力量存在的話,你一個人的起心動念跟這個團體不一樣,那麼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你自己!

  雖然我們的頭腦不知道、眼睛看不到,但是每個人的靈性,它都能感受到。為什麼沒見過面的兩個人,有的一見面,彼此之間就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而有的一見面就感覺不舒服;還有的像是欠了對方幾百萬,來討債的一樣!不管是哪一種現象出現,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彼此之間,內在都有一種信息,都有一種感應、都存有一種力量。

  既然是這樣,佛祖就說對了!他告訴我們:起心動念,要慎之又慎,一定要起善的念頭。如果你壞的念頭出現了,同時還要起一個忏悔的念頭!如果你動了惡念,當下沒有生起忏悔的念頭,就意味著這個惡的種子已經儲存在阿賴耶識中了。

  既然種子儲存進去了,那就意味著早晚有一天會發芽、開花、結果,自己受用,而不是別人受用!如果你起了惡念的同時,又起了一個忏悔的念頭,就意味著把這個惡的種子破壞掉了,沒有儲存在阿賴耶識裡面。

  學佛的人,必須時時刻刻能生得起忏悔的心,否則的話,內在“惡”的種子永遠沒有辦法消除掉!我們要想與佛菩薩的力量溝通,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謙恭心修出來,把謙虛、恭敬的心培養起來,否則的話,你二十四小時盤腿、打坐、誦經、拜佛都沒有用!

  不過你這樣做,能夠培養一點毅力,但是要想入道,單憑毅力,絕無可能!因為入道它需要一個綜合素質,虔誠、毅力、智慧,方方面面你都具備了,才能夠入道,才能悟道成佛。

  剛才看到大家念六字真言的時候,看大家的頭頂我比較歡喜!為什麼生起一股歡喜心呢?就你們目前的層次來看,在座的每一位啊,都不可能下三惡道了!因為你們的力量已經全部在往上走了。

  雖然每個人的力量往上走得強弱不一樣,但就這種力量的走勢來講,這種“勢”已經不是往下走,而是在往上走了。就像流水的水勢一樣,有的水勢往東流、有的水勢往西流,而大家的這股流水的“勢”,不再是往下流,而是往上流了。學佛修道的第一步,就必須要把這個“勢”給改變過來!

  何為“入流果”?就像一條非常大的河在你面前流過,這叫做“水勢”,在大河的旁邊,有一條很小的溪流,它也匯集到大河裡邊去了,這叫做“入流”了。至於這股龐大的水流流到哪個地方,暫且不論,總之這一股小溪的水已經入了大流了!

  用佛家的話來講,是入了“羅漢流”了、入了“菩薩流”了、入了“佛流”了!我們大家一旦入了流,就意味著脫離了三惡道!

  學佛的人都知道,人死了以後,會有一股力量出去。如果從腳下出去,就進入地獄;從肚臍眼兒出去,有可能進入畜生道;如果從胸口出去,有可能進入人道;從頭頂出去,就有可能到極樂世界,也是天人!

  剛才我聽你們念六字真言的時候,我馬上領你們改念“三字明”,很顯然,在轉換的一剎那,“轟”一下子就上來了!這說明大家內在的力量,都是處在一種醒的狀態。但是每個人醒的程度不一樣,有的人雖然醒了,還是朦朦胧胧的、不太清醒的狀態。有的人已經很清醒了,隨時准備著馬上要起來了!而有的人是剛剛醒來,還趴在床上不願動,雖然醒了,一不留神還會繼續做夢、還會睡著。

  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就要經常敲打你們了、喊你們了:“醒了就醒了,馬上起來,不要還賴在床上不動!”否則的話,一不留神還會睡著了、睡過去了。這個力量就很難再把這個勢轉過來。真的非常非常難!

  這個力量一旦轉過來以後,就進入“保”的階段了。修道的第一個階段是“修道”,第二個階段是“保任”。你“保”完了,這個保的階段結束了,就“任”其自然了。

  過去有人問一位老禅師“龍銜寶珠時如何”?這位禅師馬上回答:“游魚不顧”!意思是說龍嘴裡面銜著一顆寶珠在水裡面游的時候,旁邊有很多魚呀、蝦呀的從它面前游過,這個時候這個龍就不要顧兩邊的魚蝦了,就好好地保護你嘴巴裡面的珠子就行了!

  在沒修出這個寶珠的時候,魚一從它面前游過,它有可能一張嘴就把它吃掉了,也有可能跟這些魚玩兒去了,隨著魚跑掉了!可是當你口銜寶珠的時候就不要顧游魚了,否則的話,寶珠就丟了!

  你不好好保護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夠順其自然呢?時時看,時時在;時時不看,時時也在,方可順其自然任我行!否則的話,天天都要保!那麼既然大家已經把那個東西修出來了,修出現了,就要好好地做“保”的功夫,將來有一天,我們就可以真正地輕松自在,任其自然!

 

上一篇:活好每一天
下一篇:手YIN的人身邊有吸精鬼魔跟隨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