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一O三六頁,倒數第五行看起,倒數第五行,「問答」,科題。分兩科,就是一問一答。「不求往生所以」。為什麼不求往生?極樂世界那麼樣的好,真的是幸福、自在、美滿,為什麼不去?彌勒菩薩代我們向佛請教。請看經文:
【慈氏白言。雲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
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無量壽經》,把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介紹給我們,為什麼會有一類眾生不能接受,不求往生,這是什麼原因?念老的注解說,「慈氏大士,以無緣大慈」,慈是愛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眾生離苦叫大悲,幫眾生得樂叫大慈,無緣,無條件的,無條件的大慈大悲。憐憫,憫就是憐憫,念著末世中。由此可知,往生多的,多半都能接受的,都能依教奉行的,生到極樂世界。正法時候多,像法時候也不少,現在是佛的末法時期,末法一萬年,今年是第二個一千年,求生極樂世界的人少了,學佛的人還有,沒有像法時期的多。末法確實,地球上人口增長了,增加了,學佛的人沒增加。這什麼原因?是「有一類眾生,雖亦修善,但不求生西方淨土。故發斯問」。看到這個事實真相,提出來向佛請教。
下面世尊答覆。答覆裡面分了好幾小段。請看經文:
【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
佛說出來了。佛的答覆,念老的白話講解,「此一類眾生,缺少智慧,迷戀天人之福,故不願生。」
我們細心觀察現在這個社會,人從小到老追求什麼?最明顯的,追求地位,地位愈高愈好,追求財富,財富愈多愈好,享盡人間的福報。他連天都不相信。這個世間許許多多的宗教,都是以生天為終極的目標,只有佛教這一家例外,他不求生天,他求生極樂世界。我們要看清楚。什麼原因?天道是好,好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想像。為什麼不求?經上講的『智慧微淺』,沒智慧,有聰明,沒智慧。現在人追求的知識,知道得愈多愈好,智慧忘掉了,智慧裡面有知識,知識裡面沒智慧。這擺在我們眼前,我們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想想三千年前佛說的,好像就是對我們現在人說的一樣。不是他的推想,不是他的預測,他真實智慧,廣大智慧,確實看到了,聽到了,明白了。
下面這一段,「問答免輪回之所以」。這是佛法強調的,特別強調的。為什麼要講免輪回?輪回真苦!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三途一墮五千劫,太可怕了!墮到三途,什麼時候有機會再得人身?五千劫以後有一個機會。這個機會錯過了,再一個五千劫。輪回裡最可怕的無間地獄,造極重的罪業,我們看看這個世間造作罪業的人,特別要緊的是自己要想想,我做了沒有?這個重要,跟自己的關系太大了。
五種無間罪業:第一個,殺父親;第二個,殺母親;第三個,殺阿羅漢。阿羅漢他不在我們人間,他在你也殺不到他,他有神通,他有智慧。跟阿羅漢相似的人是什麼?老師,阿羅漢在世間教化眾生,我們稱他法師,大法師,老法師,證阿羅漢果了。殺父母的罪最重,第三個殺阿羅漢,就是殺老師,殺老師的罪比殺母親的罪還重。這五種罪前面輕後面重,殺父親的罪比殺母親輕,殺母親比殺父親重,殺阿羅漢比殺母親重,出佛身血比殺阿羅漢重。這是經上記載的有,提婆達多想害釋迦牟尼佛,總是想把他害死,害死他,他很聰明,也有不少人擁護他,就是比不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如果死了,他就是新佛,他在這個世界就第一了。佛的福報大,他在懸崖上面擺了一塊大石頭,知道釋迦牟尼佛要出去托缽,一定要走過懸崖下面,他在上面把這石頭推下去,要把佛砸死,佛有護法神,這個護法神就是韋馱菩薩,拿他的金剛杵把這個石頭攔住,把這個石頭打碎了,碎片扎到佛的腳,佛流了一點血,叫出佛身血。雖然福報大,你害不了他,但是這個念頭太惡了,念頭比例比殺阿羅漢還要重,叫出佛身血。最後一個最重的,破和合僧,破壞僧團,破壞道場,把一切眾生聽經聞法修學的緣斷掉了,這是最重的。那我們看看這五種罪有沒有?古時候確實沒聽說過,現在網路、電視、報紙常常刊登,不少,時有所聞。這五逆。
五逆之外還有個十惡,都在面前。十惡是:身,殺、盜、YIN,三種;口,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四種;起心動念,貪、瞋、癡,這叫十惡業。誰不造,哪個沒有造過?你去打聽打聽,誰沒有造過?天天在造,迷在這個裡頭,把造業當兒戲,根本就不在乎,不相信佛法。真正相信佛法,不敢造。為什麼不敢?五逆十惡是墮無間地獄,這個太可怕了!失掉人身,下一次還有機會再能得到,五千劫後,可是無間地獄的時間長,多長?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八萬大劫。三途一墮五千劫,沒有說大劫,大劫跟小劫差距很大,無間地獄是直接告訴我們,八萬大劫,太苦了!我們看到恐懼害怕!
造了沒有?有時候造了不知道。沒學佛之前,不相信佛法,批評佛法,毀謗佛法,干過。沒有人制止我們,看到我們造這個業,他在旁邊笑笑,干得好,還鼓勵我,沒有人把這樁事情講清楚、講明白。學佛之後才知道,才忏悔。選擇的這條道路,章嘉大師替我選擇的,消業障。是不是真的?真的。頭一個,壽命延長了。為什麼延長?這個世間已經沒有人講經了,佛法好像很鼎盛,講經說法的人沒了。章嘉大師教我,勸我出家,勸我講經,學釋迦牟尼佛。我接受了,因為我知道佛教是教育。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從三十歲開悟,就在鹿野苑講經,四十九年沒中斷,我們中國人講八十歲,外國人講七十九歲,他走了。所有的弟子們,都肩負起講經教學的使命,散布在四方八面。
到今年,只有傳到中國這個地區是最完整的,大小乘經論全都送到中國來了,印度的法師送來,中國的法師去取經,取經成績最值得稱道的,玄奘大師。沒人,這也是發心出來講經教學,也是屬於為往聖繼絕學,希望我們從老師這裡接受過來,再傳給下一代。這是大事,沒有比這個事情更大。所以壽命雖然短,佛力加持,延長了。延了多長?我自己有個感覺,延了一倍。我的壽命四十五歲,延長一倍就九十歲。現在到了,該走了,可是不巧又碰到一個使命,這個使命是校長給我的,辦漢學院來挽救漢學,這是好事情。我跟他談這個問題,他完全認同,比我還熱心,催著我干,我不能不干,不干對不起他。這樣的人太難得了。我們認識不久,一年多,一年半,不到兩年,居然漢學院就上課了。我非常歡喜,這壽命又延長了。這個延長多少我不曉得。我自己的心態,有一天壽命就干一天,沒有就趕快往生。
我現在對於往生極樂世界,特別熱衷,對於世緣完全放下,沒有絲毫留戀了,求佛力加持,傳統文化的傳人,大乘佛教的傳人。這一次來,王子跟校長倡議,要辦一個宗教學院,培養二十五個博士,他們都是傳教師,世界上這些大宗教,都把它復興起來,團結起來,化解沖突,促進世界和平,好事。他來找我,我也就加入了,好事。干這樣的好事,這壽命還要延長。我相信到我們接班人找到了,我們就可以走了,歡歡喜喜的走,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學佛之後才明白的,才得到這麼殊勝的緣分。
所以天人之福不可留戀,不是真的。釋迦牟尼佛到這來為的是什麼,就是為幫助我們離開六道輪回,這個地方不能住,一定要覺悟,一定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下面這段,「問答免輪回之所以」,就是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脫離輪回?為什麼?我們先看經文:
【慈氏白言。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回。】
佛為我們說出來了,輪回苦。前面我說的是句句真話,特別是無間地獄,就是我們講的五逆十惡的罪,我們不知不覺造了,沒有人點醒我們,我們不知道,將來糊裡糊塗墮無間地獄。那真是大不幸,大苦難。
請看注解,念老的注解,「慈氏復雲」,又說,『不求佛剎,何免輪回』。這是佛解答的。這裡頭有兩個意思:「其一者,專指如上之人,妄謂西方之樂不如天界。如是虛妄分別,不求生淨土。不知修善之福,雖得生天,但天壽盡後,仍復輪轉」。這不能不知道。「其二者,泛指各宗行人」,這個各宗,佛門裡面的宗派,小乘兩個宗,大乘八個宗,所以佛的宗派有十個宗,「雖能精進修持,但不以彌陀淨土為歸宿,專仗自力」。行嗎?能靠得住嗎?
我這一生過來了,常常舉這個例子給大家看。我八十五歲停講《華嚴經》,我記得好像講了十幾年,突然想到,往生極樂世界沒把握。真正成就只有這條路,只有這個法門。從年輕到老大,最歡喜的是《華嚴》、《法華》、《楞嚴經》,真的愛好,可是這些經論都要斷煩惱開智慧,斷見思煩惱證阿羅漢果,斷塵沙煩惱證菩薩果位,斷無明煩惱,才算脫離十法界。想想這個事情,我做不到,壽命也不許可,哪有那麼長的壽命來修?所以把這些經教全放下了,專講《無量壽經》,專念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其他的什麼都不要了,佛法也放下,我走這條路。
念老這個注解,「其二者,泛指各宗行人,雖能精進修持,但不以彌陀淨土為歸宿,專仗自力。則難於現在生中,坐斷生死,仍受後有,故雲何免輪回」。一點都不假。出不了輪回,那真的是完了,無量劫的苦難怎麼受?所以說遇到這部經,就像遇到寶一樣,專修專弘,祈求往生。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世尊答覆彌勒菩薩的,這段經文。
【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
就這一句我們怎麼辦?我們造作一切罪業,著相;做一些好事功德也著相。著相,就是世間的善惡,善感福報,惡感罪報。所以『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
【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叫三界,三界就是六道輪回,太可怕了,轉來轉去離不開六道輪回。六道輪回,這個地方叫『三界獄中』,用地獄來標榜,你沒有能力出三界,沒有能力出輪回。
【假使父母妻子男女。】
就是兒女。
【眷屬。欲相救免。】
你希望著能夠救他們,能夠免除輪回之苦。下面:
【邪見業王。未能捨離。常處輪回而不自在。】
這段經文是佛說出我們現在生活的狀況,眼前就是。原因在哪裡?就是『邪見業王』。這句是業因,我們不能捨離。見是見解,是你的想法、看法,你的知見。這是錯誤的知見。六道雖然是如夢幻泡影,《金剛經》上說的,我們都把它當真了。當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是業。業有三種,有善,有惡,有無記,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無記沒有感應,就是它說不上是善惡,善惡二邊都不著叫無記。無記好,但是它迷,它不覺,它不開智慧,麻煩在此地。所以一定要破迷開悟,把我們的知見轉過來,把六道輪回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信願持名,專求淨土,你就對了,你完全正確。
念老這段注子也注得很好,我們念一遍。「佛言」,這向下,這經文,「更明著相與離相之得失利害。著相修福,難免輪回。離相求生,永得解脫」。著相修福,果報在人天,人間天上,沒出輪回。你在人天享福的這個短暫時期裡頭,你有沒有造惡業?如果造作五逆十惡,來生必定墮無間地獄,這怎麼辦?無間地獄是八萬大劫,不是開玩笑的,時間太長了!能不怕嗎?能不在乎嗎?「離相求生,永得解脫」,這一句希望我們牢牢記住,一天到晚想著。離相是放下,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出世間法,佛法裡面其他九個宗派,我都放下,我不學了,我只修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永得解脫,這個問題才是真解決了。
我們再看下面,注解裡頭說,「右段」,前面這一行一句,「先明著世間福,不出輪回」。貪戀世間福報。「蓋彼等雖種善根,但貪人天福報,不能離相,不求佛慧。雖復修福,求人天果,故不能出三界牢獄」。把六道輪回當作監牢獄。「得報之時,一切豐足。暫享世樂」,你做了一點好事,得到人天福報,因為過去生中修福,所以這一生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財富。暫享世樂,「福盡還墮」,福享完了,墮落了,「後患無窮」。這個要知道,「命終之後」更麻煩了,親屬,「親眷雖然為之忏罪祈福,修法誦經,欲相救度」。這是你還有孝子賢孫來幫助你,在佛門裡面修福,想來救拔你,但怎麼樣?自己「邪見根深,執迷不悟」。「以邪見故,不生正信,故此邪見實為諸惡業之王。故雲邪見業王」。我們現前確實如是,不是假的。如何永斷邪見,成就正知正見,那就有出頭的機會,這才算是真正成就。如果錯誤的見解還把它當真,那就是下面講的,「故常處輪回,而不自在」。果報!
下一科,科題,「愚癡不修難救」,愚癡是因,不肯認真去修淨土,擺在面前當面錯過,佛菩薩都難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底下這一段,愚癡不修難救,經文是:
【汝見愚癡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雲何出離生死大難。】
這個話是佛說的。『汝見』,汝是稱彌勒菩薩,你看看世間這些愚癡的人。我們看念老的注解,把念老注解念一遍。「右文所指,更甚前者」。無比的懇切,慈悲到極處,教導我們。「前者修善,但求世福,故不能出輪回」。這個地方講,「此則愚癡更甚。不種善根,反恃世智聰辯」,仗著世智辯聰,「驕慢自大。不生正信,助長邪心。不知世智辯聰,正是八難之一」。這就是遭難了。
佛在經中告訴我們,八種難。這八種難佛沒辦法救。第一個,三途。佛法裡頭,常常把三途八難連起來說。三途是八難前面的三個,地獄、餓鬼、畜生。這三途裡面沒有佛,見不到佛,聽不到佛法,更不知道念佛往生淨土,這三途八難裡頭。除了三途之外,長壽天也算是八難之一,長壽天是四空天,二十八層天最高的,這裡頭沒有佛,為什麼?他們不接受,他喜歡禅定,他不喜歡研究討論,所以沒有智慧,跟佛沒有緣。還有一個北俱盧洲。佛給我們講的,娑婆世界,我們這個地球叫閻浮提,在南面,叫南閻浮提。北洲福報大,人的壽命一千歲,很少短命的,沒有苦,沒有災難,所以他們住在這個清淨世界,也不想提升,但是壽命還是有限,比我們長,一千歲。一千歲到了怎麼辦?依舊要搞輪回,還要轉世,不究竟。這個難是講不見佛,不聞佛法,不知道修行,當然更不必談念佛法門。
再就是世智辯聰,有口才,我們一般講有智慧,智慧是邪智慧,不是正知正見,強詞奪理,不接受聖賢教誨,這一類的人也沒分。所以世智辯聰是屬於八難之一。最後一個,佛前佛後,你出世的時候,過去的佛已經滅度了,未來佛還沒有出現,這個時候,你也沒有辦法見佛聞法。總而言之,八難,這八樁事情,都見不到佛,都聽不到佛法,所以稱之為難。
「邪見顛倒,反以為美。如是之人,焉能出離生死苦海」。這是黃念老為我們特別拈出。我們自己如果屬於邪見,屬於世智辯聰,顛倒黑白,這是非常可怕的一樁事情。我在年輕的時候就犯這個毛病,幸虧過去生中還有一點善根,遇到善知識,幫助我改邪歸正,真正忏悔贖罪,走上正路,整個命運改變了。我自己都不敢想像。這種改變,過去藏傳的甘珠活佛告訴我,那個時候我還不相信,我跟他老人家見面,好像是四十六、七歲,關剛剛過去。四十五歲生一場病,一個月就好了,我念佛求生淨土,我知道壽命到了,所以我也不找醫生,也不吃藥。我心裡想得很清楚,醫生只能醫病,我這不是病,是命,命到了,醫生醫不了命,他只可以醫病,所以就干脆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一個月好了。這一生當中沒有生過大病,偶爾傷風感冒,沒住過醫院。我這一生到現在還沒有病歷,但是九十以後,很明顯的感覺體力衰了,中氣不足,所以醫生叫我少說話。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說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