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能上師:薛簡悟心,女帝诏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阙,表奏師語。

  薛簡基本上聽明白了,就又問,師父啊,你說的這個不生不滅跟外道有什麼區別?他這個問題很尖銳,外道和佛法的區別大家也一定要搞清楚,我們聽聽六祖是怎麼解釋的。

  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這是六祖對外道見解的解釋,這種見解在佛法裡也是經常運用。佛性本來是不生不滅的,但我們沒了悟之前,一般要依照修法的方便次第,把這個妄念伏下來,把雜亂的心歸到一處,先見到本位,然後再生起一切念頭來。但是大根器的人不用這麼修,直接了達所有的起心動念都是佛性的光芒,不壓念,不止念。六祖把這些方便都統稱為外道,因為沒有達到這個核心,都在心外取法。

  “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意思是說,我說的這個不生不滅的本性,本來就是無生的,本來就是這樣子,明白的時候它也沒有生,迷惑的時候它也沒有滅,只是我們認識和不認識的問題。外道卻認為要有一個生,有一個滅,非得要把它修出個什麼來。所謂的外道,就是沒有達到這種無修無證的狀態,不了達諸法實相的時候,心裡就會有壓、有止,以止壓生。六祖講:“外道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因為不了解諸法的真實相,所以認為它不清淨,非要把念頭壓住,非要用東西把它去掉。從諸法實相上來說,其實不用去!它本來就是清淨的,去它干嘛。

  我在柏林禅寺時,有一次一個外來的出家師父看我在走廊裡正閉著眼睛,他說:“呀,你還挺用功的,干嘛呢?”我說:“我正在參悟佛法呢。”他就坐了下來。我問他:“師父,我問你個問題吧,怎麼才叫修行?”他這時開始雙盤上了,然後就說:“你看到那顆草了嗎?我們修行就是把那顆草一拔,這就叫修行。草代表什麼?代表煩惱,把煩惱給它拔下來,你就算修行了。”這時候我說:“我不這麼認為。那顆草不用拔,它也是解脫的。”這個師父聽我這麼一說,馬上把腿散開了,他說:“看來你真是懂了,真是自在了,你好好和我聊聊。”這是十年前的事,那個師父挺好的,後來我們就成了好朋友。

  這跟前面講的道理是一樣的,認為修行要把那顆草拔掉就能解脫。實際上這顆草本來清淨,你拔它干嘛?就像六祖所講的,煩惱本來是菩提,你執著了,叫它菩提,叫它煩惱;不執著的時候,菩提和煩惱沒什麼兩樣。因為它本自無生,本自無滅,本自是空寂的,連煩惱的名字都不存在,假名為煩惱,假名為菩提。

  六祖直接告訴薛簡,你不用再問這問那了,你問的這些對你都沒有用,我告訴你一個最好的辦法吧,就是一切善惡都別想。這個跟六祖給惠明講的“不思善不思惡”是一樣的,“一切善惡都莫思量”,意思是你閒來無事時,好的別想,壞的也別想,做到這一點就行了。善惡禍福無自性,不要管,心自然就清淨了,就進入到清淨的本性了。而且在生活當中,你所有的起心動念,都是我們佛性的妙用,你平常這麼修行就自然回歸到本體,這麼修自然就解脫了。

  佛菩薩都是這樣,沒事的時候,心裡面一點兒事都沒有;有事的時候,馬上該做事做事,做完事又回歸到虛空之中,修行就這麼簡單。

  薛簡聽六祖這麼一講,終於明白了,原來又看經書,又念咒,又念佛,又參禅的,實際上是沒有這麼多事的,以前那些都是門外的事。沒事的時候善惡不思,有事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是佛性的妙用,這麼修行的話,就已經解脫了,跟佛菩薩一樣了。

  當時六祖幾十個著名的大弟子,都是聽六祖一說,就這麼做去了。有問題再請教六祖,再給糾正糾正,十年、二十年,功夫就打成一片了,這也就是把一切煩惱都化成菩提,進入不動地不退轉位了。

  我們每天把修行學佛弄成了天大的事,實際上沒有這個必要。善惡莫思量,明白沒事、有事的時候都是佛性的光芒,這麼修就解脫了,就成就了。

  薛簡“豁然大悟”,就是開悟證果了。薛簡實際上從內心當中早就拜六祖為師了,他行了弟子禮,跟六祖道了別,就回到宮中。他面見了武則天,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跟武則天一說,武則天也是有大智慧的人,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就是她寫的。武則天通過薛簡一轉述,也就獲得解脫了。據說歷史上有兩個菩薩皇帝,除了武則天,還有一個就是雍正。

  其年九月三日,有诏獎谕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淨名,托疾毗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余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並奉磨衲袈裟及水晶缽,敕韶州刺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

  武則天通過薛簡的轉述,獲得了六祖的法義,在這年的九月三號,她頒诏下了一道聖旨:“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意思是說,六祖大師是國寶,是得道高僧,他弘揚的頓教法門傳佛心印,是弘揚佛陀的正法眼藏,使很多人都獲得了解脫。

  其實修行真的是這麼簡單。佛陀本身也是這樣的,他講的所有法門都是為了回歸這種圓覺狀態,那佛為什麼要開出八萬四千法門呢?是為了給弟子們有種種入門的途徑,有的人適合從這方面入,有的人則適合從那方面入,運用各種各樣的法門進入,慢慢地就都能達到這種圓覺狀態。八萬四千不是定數,而是指無量的法門。

  釋迦佛了悟到了真如佛性剎那間都沒有離開過,而我們現在是什麼呢?是剎那間都沒有清醒過。雖然我們現在明白了,有的人就樂了,好像我跟佛也差不多了。實際上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在哪兒呢?在力量上,我們現在的明白是幾秒鐘或者一個鐘頭、二個鐘頭、幾天,佛陀是一秒鐘也沒有離開過。在座的如果一秒鐘都沒有失掉,我覺得那就是活佛,活著的佛。一秒鐘都沒離開過,或者說一離開馬上就清醒,這種人的覺悟就非常殊勝了。

  所謂見道,就是明了我們這個佛性的妙用,不用的時候了無一物可得。修道是什麼?修道就是剎那間都不要失去這種覺悟。一會兒覺,一會兒迷,這就是修道位還不成功。等念念覺悟了,念念不迷了,就像六祖講的念念不迷、一行三昧、一相三昧,這就到證道位了。

  六祖講的這個禅法非常簡單,也非常殊勝,武則天贊歎六祖的功德說,在這個時代,我能碰到六祖這樣的高僧、大成就者,使我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武則天生起了敬仰和感恩的心,賜給六祖一件紫磨袈裟和一個水晶缽。

  紫磨袈裟是佛教中最好的一種福田衣,水晶缽是用水晶做的缽,它們代表著法當中最高的法器。這個紫磨袈裟現在還保存在南華寺,是南華寺的鎮寺之寶。在《西游記》裡面,唐僧的袈裟也叫紫磨袈裟。

  武則天還傳聖旨,叫“韶州刺史修飾寺宇”。韶州刺史把六祖住的這個地方蓋成了廟宇,改名叫國恩寺,就是這個寺是對國家有恩的寺院。“國恩寺”,是皇上親自起的名字。

  以上就是六祖大師和武則天的因緣。

  六祖講法開始是給“縣級”的講,隨著級別逐漸提升,最後到給皇帝講,他的法緣遍及全國,弘法事業也達到了頂峰,這也就意味著他圓寂的時候快到了。

  最後的《付囑品》,就是講他離開世間前對弟子們最後的囑托。

  《六祖壇經心要直解》宣召品2 薛簡悟心,女帝诏賜

 

上一篇:佛法與人生都要放下
下一篇:宏圓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一願國無惡道願講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