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佛法與人生都要放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一再倡導眾生要放下,其實真正的放下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放不下的人生是痛苦的,沒有自由的,沒有快樂的。佛陀在世時,有一外道兩手舉著鮮花來見佛。世尊見了他以後,沒有說別的,第一句話就叫他放下,外道聽了馬上把左手的鮮花獻給佛。佛繼續說:“放下。”這個外道又把右手的鮮花獻給佛。佛還是說:“放下。”外道莫名其妙了:“我已兩手空空,還放下什麼呢?”佛仍然說:“放下。”到底放下什麼呢?佛是讓我們放下腦子裡的精神枷鎖,人我是非,放下我們的貪欲心、嗔恨心、愚癡心、傲慢心、懷疑心、妒忌心等煩惱。

  佛法與人生不是兩個話題,也不是先講佛法如何,後講人生怎麼樣,而是講佛法與人生的關系。佛法教我們怎樣分析人生,怎樣看破人生,教我們如何放下、放下什麼,如何才能獲得自由自在。佛法的目的是要解脫人生,覺悟人生。那麼佛法怎樣分析人生呢?我用了以下四點來說明。

  一、苦的人生:佛告訴世人,人生有八苦,這是佛陀所親證的人生實相。一般來講,人生有生、老、病、死四苦,這是自然形成且人人無法逃避的痛苦。擴充來講,還是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和五陰熾盛苦。那麼這苦到底來自哪裡?苦的原因是什麼呢?苦的來源是煩惱與妄想,它的原因是業。人因為有了煩惱從而造下了很多惡業,才會承受種種的痛苦。痛苦一般由六種根本煩惱而起:貪,嗔,癡,慢,疑,邪見。

  二、短促的人生:佛法講人生無常。佛陀告訴我們,人生不是永恆的,也不是永遠不變的,它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之中,因此人生很短暫而且有限。過去占巴南喀大師講無常時,有位弟子問占巴南喀大師:“人的生命有多長時間?”大師回答:“我們的人生數年之間。”弟子說:“沒有明白。”大師又說:“數月之間。”弟子還是說:“沒有明白。”大師再講到:“數日之間。”弟子說:“我還沒有弄明白。”大師說:“飲食之間。”弟子搖了搖頭:“還沒有明白。”大師說:“呼吸之間。”弟子聽後眼前一亮:感恩上師,終於明白了。”修道者能夠體察到人的生命在數年之間,數月之間,數日之間,飲食之間,呼吸之間,所謂“口氣不來,便是來生,”因此,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要爭取時間用功,要完成這一世的責任,為人處世,學佛修心都要以勇猛精進的精神,迅速地完成責任及獲得道業上的成就。

  三、還債的人生:有人說我們來到人間是受苦的、有人說是還債的、有人說是享受的,等等眾說紛纭。但我個人不那麼認為,我們來到人間是使命也是因果,過去種什麼樣的因今世必須承受其果。佛教因果經中講得很清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受苦也好還債也罷,總之既然來到人間就要面對和接受。佛經裡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很多人認為因果這個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這是錯誤的觀點。曾經有一個和尚問佛祖:“您說人死後會去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麼能相信?”佛祖把和尚帶到一間小黑屋說:“牆角有一把錘子。”和尚看不見。佛祖點燃蠟燭,果然映出牆角的錘子。和尚說:“我懂啦,您這是告訴我,看不見的東西不一定不存在。”

  也有人說因果之理不可信,不然為什麼世上有些做惡之人,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過得更好,倒是那些做善之人屢遭失敗處處遇坎,這算什麼因果?佛教中用“四時不同的業報”來解釋:現業現報,現業生報,現業後報,不定業報。現業現報:這是現在造下業因,現生即受果報。比如一個人年輕時辛勤勞作,年老時一定成為富豪;或去年殺害了一條人命來年一定會遭受到法律的懲罰。現業生報:現在作業來生受報。在因緣尚未成熟之前,不能受到果報。比如生活中總見到做善而受苦的人,因為他們過去所作業因已經成熟,故被稱為先受苦報後受樂報。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他過去世曾經積德行善,今生開始受好果,現在所作惡因,要在來生才受惡報。故被稱為先受樂報後受苦報。現業後報:現在無論是作善還是作惡,因緣沒有成熟的話,不但現在不報來生也不報,可能過了很多生很多世之後才能受果報。因為因業的種子藏在阿賴耶識中,缺乏成熟的力量,就要很長時間才能受到果報。不定業報:這是三世受報不定時期。比如造了重業的人,應受極重之惡報,但因為他中間遇了極善之緣,悔過忏罪,多做好事,作惡的業報雖然很難抵消,但是可以減輕,或以法力加持,轉變定業,不受苦報。這不是推翻因果之理,而是因果道理之中特殊變化的情形。比如一大包鹽放在水杯中味道很苦,如果將這杯鹽水倒入大缸每天加水,鹽味會完全化淡。

  從三世受報的人生看來,我們便是來還債的,所以人生父母、子女、夫婦、戚眷的關系,亦是一種債務的關系。所謂無緣不成夫婦,無冤不成子女。有些子女是來還債的,有些是來討債的。我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兒女是討債還是還債呢?如果是還債的,他的出生,會使你事業順遂成為富豪;如果是來討債,你會處處不順,甚至還會敗光你三代的積蓄。不管是討債還是還債,我們一定要勇敢面對完成使命。大家要知道之所以孩子向你討債,是你在過去世欠他的,欠債必須要償還,還債是你的責任和使命。

  四、難得的人身:佛經裡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所以佛經裡很重視我們的人生和身體。健康的身體不一定擁有一切,但沒有健全健康的人身,將一無所有。由此而知,我們的人身是何等的珍貴,多麼的有價值,它是無價之寶。

 

上一篇:富翁和貧窮的根本原因
下一篇:智能上師:薛簡悟心,女帝诏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