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神僧傳新白話版9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昙無忏

  昙無忏,或者叫昙摩忏,是中天竺(古印度)國的人,六歲就遭父親去世的憂傷,單獨與母親生活。見到僧人達摩耶捨,母親就讓昙無忏做他的弟子,學習小乘佛法,後來遇到白頭禅師,改學大乘佛法,到二十歲時能誦大小乘經典二百多萬字。昙無忏的堂兄很會調教大象,但騎死了國王所乘的白耳大象,國王怒殺了他,下令說:“誰敢探視遺體,滅他的族人。”親屬沒有敢前去探望的,而昙無忏卻去痛哭並安葬了堂兄,國王憤怒要殺昙無忏。昙無忏說:“大王因為國法殺他,我因為親情而安葬他,並沒有違背大義,大王為什麼憤怒呢?”旁人都替他害怕擔心,他卻神色自若,國王驚奇他的志氣,於是留在宮中供養他。昙無忏懂得咒術,所用都很靈驗,西域號稱他為大咒師。後來跟隨國王進山,國王口渴沒有水喝,昙無忏就用密咒使石縫出水。因而贊歎說:“大王的惠澤感應,所以使枯石生出泉水。”鄰國的人聽說後都贊歎國王的德行,當時風調雨順,百姓稱頌。國王很喜歡他的道術,深加優寵,不久國王就有些懈怠,對他漸漸冷落。昙無忏知道時間久了會生厭倦,於是告辭前往罽賓國,想演講大乘,但該國不能接受。又東到龜茲國,接著進入姑臧(屬甘肅),住在客店,因擔心丟失經本,就枕在頭下睡覺。有人牽扯他摔到地上,昙無忏警覺起來,以為是盜賊,這樣經過三個晚上,聽到空中說:“這是如來解脫的經藏,怎麼能枕壓?”昙無忏才醒悟,另外放到高處,夜間有盜賊來偷,數次提舉竟然提不動。第二天早上昙無忏拿取經本並不覺得重,盜賊看見,認為是聖人,都來禮拜。當時河西王沮渠蒙遜(十六國時期北涼君主)占據涼土,昙無忏曾經告訴蒙遜說:“有鬼進入我們聚居的地方,必多災病。”蒙遜不信,要親眼見到驗證,昙無忏就用法術施加給蒙遜,蒙遜見了非常驚恐害怕。昙無忏說:“應真誠齋戒,用神咒驅除。”於是誦咒三天,對蒙遜說:“鬼已離去了。”當時境內有能見鬼的說“見到幾百個傳染病鬼奔逃而逝”境內獲得平安了。這時北魏皇帝拓跋焘聽說昙無忏有道術,派遣使者迎接,蒙遜已經奉事昙無忏很久,不捨得讓他離去,後來魏又好言好語來迎接,蒙遜既捨不得,又怕魏的強大。到了蒙遜義和三年三月,昙無忏因此請求向西行,再去尋找《涅槃經後分》。蒙遜忿恨他要離去,就秘密圖謀害昙無忏,假裝給他資糧送行,厚贈寶貨。臨出發時昙無忏流下眼淚,對眾人說:“我的業障冤家要到了,眾聖不能救啊。因為本來心中有誓願,義不容辭。”出發後蒙遜果然派遣刺客在路途中殺害昙無忏,享年四十九歲,這是劉宋元嘉十年的事,遠近的人們聽說都很歎惜。事後蒙遜的左右隨從,經常在白天見到鬼神用劍攻擊蒙遜,到四月蒙遜病倒臥床而亡。

  杯渡

  杯渡,不知道他的姓名,常常乘木杯渡河水,人們因此叫他杯渡。最初在冀州(屬河北),不拘小節,神力卓越,世人不能想像。曾在北方一戶人家借住,人家有一座金像,杯渡偷走了,戶主發覺就追他,見杯渡緩緩前行,但後面騎馬也追不上。到了孟津河將木杯浮放水上,憑著木杯渡河,不用風帆和劃槳,輕快如飛,不多久上岸來到京城。當時看他樣子大概四十歲左右,衣衫褴縷,破得遮不住身體,說話做事喜怒不定。有時破開冰凍洗浴,有時穿鞋上山,有時光腳進入街市,只帶著一個蘆草編的容器,再沒有別的東西。曾經在延賢寺的法意道人處住,法意另開房間招待他。後來要去瓜步江(屬南京),在江邊等船,渡船不肯載他過江,只好雙腳疊放杯中,左右張望,輕松自如地談笑歌唱,杯子自然漂流,直達北岸。去向廣陵(屬江蘇)時,路上遇有村捨中的李家設八關齋戒法會,本來不相識,他就直接進入齋堂而坐,蘆編容器放到庭院中。眾人因為他形貌丑陋,沒有恭敬他的心,李見容器擋道,想移到牆邊,但幾個人都抬不動。杯渡吃完齋飯,提起就走,笑著說:“四天王李家。”當時有一小孩子偷看見容器中,有四個小人兒才幾寸高,面目端正,衣裳鮮亮潔淨,於是大家追出去尋找,已不知所在。隔幾天見他在西界蒙籠樹下坐著,李向他禮拜,請他回自己家,天天供養。杯渡不太講究持齋戒,喝酒吃肉,甚至辛辣腥味,與世俗人沒有區別,而百姓的供奉有接受有不接受。沛國(屬安徽)人劉興伯是兖州(屬山東)刺史,派遣使者邀請他。杯渡背著容器而來,劉興伯叫人抬來看,十幾個人抬不動,劉興伯親自去看容器,只見裡面有一件破僧衣和一只木杯。杯渡後來回到李家,又住了二十多天,清晨忽然說:“想要一件袈裟,中午就辦好。”李馬上去辦,到中午還沒完成,杯渡說:“暫時出去一下。”到晚上沒回來。境內都聞到有異香,人們懷疑有什麼怪事,四處尋找杯渡,發現他在北巖下蓋著破袈裟,躺在地上已經死了。頭前腳後都長出蓮花,極其鮮香,過一夜就枯萎了。全縣人共同安葬了他。過後幾天有人從北邊來說,見杯渡背著容器向彭城(屬江蘇)去了,於是大家開棺查看,只有鞋子在裡面。杯渡到了彭城,遇到白衣居士黃欣,深信佛法,見到杯渡就禮拜,請到他家。黃家很窮,只有麥飯(野菜為主)而已,杯渡吃起來照樣可口。住了半年,忽然對黃欣說:“找蘆編容器三十六枚來,我須要用。”回答說:“這裡只有十枚,沒錢再買,恐怕辦不到那麼多。”杯渡說:“你只管尋找,家裡應該有。”黃欣就搜遍所有地方,果然得到三十六枚草編容器,擺列在庭院中,雖然夠數也多是破敗,等到黃欣再細看一遍,都已是完好如新。杯渡就把容器密封起來,然後讓黃欣再打開,見容器裡滿滿的都是錢帛,差不多有上百萬。有見識的人說是杯渡分身他方國土所得的布施,轉施給了黃欣,黃欣接受後都拿去做功德了。經過一年時間杯渡才告辭離去,黃欣為他准備的食物,第二天早晨都還在沒有動過,不知杯渡哪裡去了。後來杯渡向東雲游,進入吳郡(屬浙江江蘇),路上見到釣魚師,於是乞討魚,魚師給了他一條死魚,杯渡拿在手裡反復擺弄一會兒,再投入水中,魚又活過來游走了。又見到網魚師,再次乞討魚,網師嗔罵不給,杯渡就揀取兩粒石子投到水中,一會兒有兩頭水牛,在網中打斗,網破碎後牛也不見了,杯渡也隱身而去。來到松江,仰面浮在水中,漂到對岸,經過會稽(屬浙江)剡縣登天台山,數月後返回京城,沒多久又行蹤不定,邀請或召喚他的有去有不去。當時南州有陳家,比較富裕,杯渡到他家,很受奉迎。聽說京都也有一個杯渡,陳家父子五人都不信,去京都查看,果然和他家的杯渡,一模一樣。陳家就供養一盒蜜姜及刀子、薰陸香、手巾等,這個杯渡就吃完蜜姜,其它東西還在他面前。陳父子五人懷疑他就是自家那個杯渡,於是留下兩個弟弟在京都守著這個杯渡,另外三人回家。家中杯渡面前也有薰陸香、刀子等,不同的只是沒吃蜜姜。杯渡對陳說:“刀子鈍了可以磨一磨。”兩個弟弟回來說:“京城那杯渡已經搬到靈鹫寺去了。”家中杯渡忽然要黃紙兩幅書寫,寫的不成字,把兩幅紙的背面合起來。陳問:“上人寫的是什麼?”杯渡不回答,始終不知什麼意思。當時吳郡的下屬朱靈期出使高麗(古朝鮮),回來時遇大風,船隨風飄蕩了九天。飄到一座島邊,島上有山,山很高大,朱靈期進山撿柴禾,見有人走過的路。朱靈期就帶著數人沿路乞討,走了十多裡聽到有引磬聲,見到香煙缭繞,於是大家念佛禮拜。很快就見到一座寺院非常光潔壯麗,多是用七寶莊嚴,又見有十多個石人,大家又禮拜,然後回返。沒走多遠聽到唱頌聲,再回去看,還是石人,朱靈期等人互相說:“這是聖僧,我們罪人不能見到。”因此都竭誠忏悔,再回去看才見到真人。他們為朱靈期等人擺設的食物,雖然也是菜,而香美不同世間的食物。朱靈期等人吃完後都嗑頭禮拜,希望能快速回到家鄉。有一僧人說:“這裡到京都有二十多萬裡,但只要能心念至誠就不擔心不快速了。”因而問朱靈期:“知道杯渡道人嗎?”回答:“知道。”於是指北邊牆壁有一壺,掛著錫杖和缽,說:“這是杯渡的住處。今天就請您把缽帶給他。”並寫了一封信,另有一只青竹杖,交給朱靈期說:“只要把這只杖扔到船前方的水中,閉眼靜坐,不需費力必定讓你快速到達。”朱靈期於是辭別。他們叫一個沙彌(未受大戒)送到門外,說:“這條道走七裡遠就到船上,不必走原來的路了。”果然走七裡左右就到船上,然後按先前說的去做,只聽到船從山頂樹木上飛過,都不見水,經過三天到石頭淮停住了,也不知竹杖在哪裡。船進入淮河行駛到朱雀門,就見到杯渡騎著“大航蘭”(?)用捶敲著說:“馬馬為什麼不走。”圍觀的人很多。朱靈期等人在船上遠遠禮拜,杯渡自己下船取信和缽,打開信看到的字沒有人認識,杯渡大笑起來說:“叫我回去啊。”把缽扔到雲中又回落接住說:“我不見這個缽四千年了。”杯渡大多時候在延賢寺的法意方丈處住。當時世人以為這個缽是異常的東西都紛紛去觀看。有庾家的僕女偷東西逃走,主人四處找不到就問杯渡,杯渡說:“已經死了。在金城江邊的空墳裡。”到那裡看果然如此。孔寧子當時是黃門侍郎(皇帝侍臣),在家患痢疾,來信請杯渡去治,杯渡竟然說:“病難好,見到有四個鬼都是傷殘。”孔寧子哭泣說:“昔日孫恩(五斗米道首領)作亂,我家被軍人攻破,父母及叔叔都被害慘死。”孔寧子果然死了。又有齊諧的妻子胡氏母親病了,誰都治不好,後來請僧人設齋祈福,齋座中有僧人勸請杯渡來。杯渡來到用咒一治,病人就好了,齊諧奉杯渡為師,因此作傳記,但他的神異是記不完的。南朝劉宋元嘉三年九月,告別齊諧進到江東,留一萬錢物,寄放在齊諧家,准備做法事,然後離別而去。走到赤山湖(屬江蘇)患病而死,齊諧就為他做法事,並接回屍體,安葬在建康(南京)覆舟山。元嘉四年,有吳興(屬浙江)的邵信,很信奉佛法,得了傷寒病沒有人敢去治。於是悲泣念觀音菩薩,忽然見一個僧人來說是杯渡的弟子,然後說:“別著急,我師父一會兒就來看你。”邵信說:“杯渡死了很久了,怎麼會來。”僧人說:“要來有什麼難的。”便從衣帶中取出一盒藥散,與邵信服下病就好了。又有杜僧哀,住在南崗下,昔日服事過杯渡,他兒子病很重,所以思念杯渡,恨不得他來念神咒。第二天忽然見杯渡來了,言語如常,就用咒治病,他兒子就好了。元嘉五年三月,杯渡又來齊諧家,呂道惠、聞人恆之、杜天期、水丘熙等人(當時名士),一起見到杯渡都很吃驚,當即起身禮拜。杯渡對眾人說:“今年有大凶災,可勤修福德。法意道人很有德行,可以去依止他,修繕舊寺院,這樣可以消除災禍啊。”不一會兒門外有一僧人呼喚杯渡,他便告別說:“貧僧要去交廣之間(交州廣州一帶),不再來了。”齊諧等人殷勤拜送,以後再沒見到。不久世人又有傳言,時而還有見到他的。

  昙谛

  釋昙谛,本姓康,他祖先是康居國人,漢靈帝時遷移到中國,漢獻帝末年戰亂,移居吳興(屬浙江)。昙谛的父親肜,曾經是冀州(屬河北)別駕。母親黃氏白天睡覺夢見一僧,稱呼黃氏為母親,寄放一麈尾(撣塵工具)並鐵镂書鎮(壓紙用的)二枚,醒來見兩樣東西都在,因而懷孕生昙谛。昙谛五歲時,母親把麈尾等東西給他看,昙谛說:“秦王給我的。”母親問:“你放哪裡了?”回答說:“忘了。”到十歲時出家,學佛沒有師從,悟解來自天性。後來隨父親到樊鄧(湖北河南一帶),遇見關中僧契道人,忽然叫他的名字,契道人說:“小孩子怎麼叫老前輩的名字?”昙谛說:“剛才忽然叫你,是我的沙彌,為眾僧采菜,被野豬傷了。不知不覺就喊出來了。”契道人曾經是弘覺法師的弟子,為僧人采菜被野豬傷了。契道人起初想不起來,去見昙谛的父親,昙谛父親說明了事情原委,並出示書鎮麈尾等物品。契道人才醒悟而哭泣說:“正是先師弘覺法師啊。師父曾經為姚苌(十六國時期後秦皇帝)講解《法華經》,貧道當時是都講(僧職,助講)。姚苌贈師父兩樣東西,今天在這裡。”回想弘覺法師去世時,正是寄放物品的那一天。又回憶采菜的事,對弘覺法師更感到悲傷和景仰。昙谛生性喜歡林間泉下,後來回到吳興,進入故鄣縣的昆山,閒居山裡喝山間泉水二十多年。劉宋元嘉末年圓寂山中,享年六十多歲。

 

上一篇:神僧傳新白話版8
下一篇:達真堪布:將生命中的每一刻當作臨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