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怎樣才是對待老、病、死的正確觀點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列位朋友大家好:

  在本次節目開始前,先介紹一下人生苦惱以及如何正確對待的方法。

  話說人生有很多苦惱,有些是人為可以撐控的,比如說:1、因過度貪欲;2、因過度瞋恚而產生的各種矛盾、沖突而致痛苦發生,可以通過對事物的“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的正觀思維,產生對金錢、名利欲愛淡泊的思想遣散欲愛,使之少發生、輕發生乃至不發生,使人生處於相對平順、穩定當中。

  然爾有些痛苦,比如說“老、病、死”苦,這一人生根本性的苦惱是不以人們的意志可以轉移的,人類無法撐控,也無法避免發生。這些苦是人生最大的苦,每人每刻都有發生的可能。古今中外無數聰明才智絞盡腦汁,發明了很多方法無一湊效。從世間的養生健身之道;采集仙丹妙藥企圖長生不老;再到修習得道成仙的煉身術,都解決不了“老、病、死”苦。既使是神仙他也有壽命,只不過比人多活些年頭,壽限降臨照舊發生“老、病、死”苦。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自然法則,大家切記不要妄聽左道邪說。

  那麼做為一個唯物主義者科學觀點來說,怎樣才是對待“老、病、死”苦的正確觀點呢?唯物主義科學觀點認為:任何生命、事物有生必有滅,它分為“成、住、壞、空”四個階段,亦即是“生、老、病、死”。凡是物質組成的世界、事物、生命時刻都在變易當中,大的、明顯的叫做變化;小的、不明顯的叫做變易。由量變到質變,物極必反。凡是有質礙的東西,終究會變滅。既便是佛陀本人,他在住世時也曾明言“不久我亦將滅去”。

  所以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道理後,會有個正確觀點,當發生“老、病、死”事情時會坦然面對,在以後我們將繼續探討下去。下面讓我們聽一聽先賢聖哲是怎麼說的:

  第3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3經釋文:如是我聞,一時佛陀住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訴諸位比丘說:對於色蘊的存在若是不知道,不明白它的特性,是不能斷滅喜貪的;不能離欲,則不能斷生命之苦。同樣於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諸位比丘於色若能做到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除苦惱。同樣於受、想、行、識做到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有能力可以斷滅生命之苦。

  時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道理後,滿心歡喜,決定實踐奉行。

  諸位朋友:

  前面說過“老病死”對於人的生命威協與恐怖,誰都無法逃過。如若想解脫它的恐怖威協,不受其苦,辦法是有的,那就是要做到於五色受蘊要有正確的了解。

  首先知道事物的存在是無常、變易性,再下來於色要做審谛覌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思考分析。確實證明到它是變化無常的;追著它是辛苦、痛苦的;事與願違一場空忙;想得到的得不到,既便是得了也是短暫的,不是人們先前想相中的那亇樣子、那麼長久;那麼可心,甚或是你厭惡的事物不請自來。根本就沒有個“我及永久屬於我的”事物存在,也就是說“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是事物存在的本質,於是乎就有了於色物不生喜貪、欲愛的思想。有了冷漠、斷滅的思想,那麼就要釆取斷離的行動,若於色物有了行為上的斷絕、思想上的遠離,那麼就做到了於色物的寂滅、清涼,於色物的得失、榮辱也就不生熱惱了,於“受、想、行、識”蘊也是同樣的道理,此時已經說明你心己解脫了。心解脫了也就看透了“生、老、病、死”也是“無常、苦、空”之法,根本沒有我及我所的存在,還喜個啥?愛亇啥?貪個啥?從此也就超越了“老、病、死”苦的恐怖威協,沒有痛苦之事了。

  世間上的“保健強身、長命百歲、萬壽無彊”的想法、做法根本擺脫不了“老、病、死”的恐怖威協的。

  下面請看先賢聖哲是怎麼說的:

  雜阿含經卷一第4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越生、老、病、死怖。諸比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經釋文:如是我聞,當佛陀住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曾對諸比丘說,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得解脫的人,是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威脅的。同樣於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的人,也是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威脅的。

  佛說比丘們,於色若能做到如實了知,學會明白掌握觀察修習的方法。若能斷、能離欲貪思想,則能超越來自生、老、病、死的恐怖威脅。諸比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的人,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威脅。以同樣的方法對於受、想、行、識也能做到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得解脫的人,則能徹底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威脅。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湼槃。

  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讓我們沐浴在正法佛學的春風暖陽中,輕松愉快的渡過每一周!

  謝謝大家!

 

上一篇:坐花志果新白話版(十一)
下一篇:印光大師:熱心公益念孤兒及老人之困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