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法師
按:2017年6月17日至19日,由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捨發起,中國佛教協會、加拿大佛教會、美國佛教聯合會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加美三國佛教論壇》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中加美三國高僧大德、專家學者、各級政要、相關社團及護法居士近萬人齊聚多倫多,圍繞“圓融中道,持久和平”的論壇主題展開討論。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妙江法師出席論壇並提交了《踐行菩薩精神,維護世界和平》的主題論文。妙江法師在論文中闡述了菩薩精神對推動人類世界和平的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鳳凰佛教選編了妙江法師論文的主要觀點如下。
佛教是倡導和平、致力和平的宗教。佛教以智慧的教義,始終高舉慈悲平等、淨化人心、反對殺戮旗幟,一直推動人類和平相處、和諧共存,消除戰爭、維護世界和平。佛教經文卷帙浩繁、教義眾多。大乘信眾比較常見的彌勒和觀音、地藏、文殊、普賢等菩薩,他們代表著大慈大悲、無私無我、平等友愛、利樂眾生、和平世界等理念,這種無私無我的慈悲利眾精神、以眾生脫離苦海為己任的擔當就稱為菩薩精神。菩薩以智慧慈悲的教法,告訴人們以平等心對待處理人與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系,用菩薩精神根除人們的占有欲望,淨化心靈、倡導慈悲、平等和平,有助於降低紛爭、減少爭端、消弭沖突、消除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漢傳佛教菩薩眾多,菩薩精神博大精深。但常見的有彌勒菩薩和觀音、地藏、文殊、普賢“四大菩薩”。這幾位菩薩在中國家喻戶曉,是大乘信者的信仰對象,這幾位常見菩薩代表了不同精神,他們的精神能淨化人的心靈,其無有、包容、平等、慈悲等精神,契合和平理念,有助於推動世界和平。
彌勒菩薩的包容心。彌勒菩薩身寬體胖,大耳垂肩,整天笑容滿面,非常親切,惹人心生歡喜。漢傳佛教多數寺院都塑有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殿有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彌勒菩薩代表著包容慈悲、生平等心,呈喜悅相。
文殊菩薩的智慧和善巧精神。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又叫曼殊室利,意為妙德、妙吉祥。文殊菩薩在佛教中的職責是專司智慧,所以在諸大菩薩中,文殊被冠以“大智”的尊號,又稱大智文殊。由於智慧第一、 辯才第一,所以被推為輔佐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的上首菩薩,被敬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代表著大智和圓滿智慧。學習踐行文殊精神,斷煩惱障、所知障,有了大智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並把這種智慧和善巧應用到生活中,運用到處理人與人、公司與公司、群體與群體、種族與種族、國家與國家、文明與文明的關系中,必能從善如流,理智行事,自利利他,權宜得當,促進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普賢菩薩的應用和實踐精神。普賢又作遍吉菩薩。是華嚴會上的上首菩薩,是菩薩最高行門的代表。經中說菩薩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而且純一妙善,所以稱作普賢。普賢菩薩以“理德”著稱,表“大行”。他發願十種,要為弘揚佛法而盡力,既有廣大誓願,又能身體力行去實踐。普賢菩薩代表實踐精神,是知行合一、解行相應。踐行菩薩道,就要把菩薩精神用到工作、生活和學習、待人接物中,用菩薩精神規范言行。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觀音菩薩,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等,字面義即是“觀察(眾生的)聲音”的菩薩。觀音菩薩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觀音菩薩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樂,悲是幫助他人解脫煩惱和痛苦。慈悲一切、憐憫一切、救護一切眾生,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以平等的慈悲、無相的慈悲、積極的慈悲、無差別對待的慈悲以及無貪求的慈悲去對待一切有情眾生,利益一切眾生,與之共存共榮、共享和諧。使他人快樂的“慈”,幫助他人解脫煩惱和痛苦的“悲”,正是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基礎。
地藏菩薩的孝親精神。地藏菩薩,又稱地藏王菩薩。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記載,地藏在佛前立下宏大誓願:“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因此地藏又被稱為“大願地藏”。地藏菩薩代表孝敬父母、止惡向善、離苦得樂的精神。
以上簡單介紹了常見的幾尊菩薩以及他們代表的精神,他們都是以大慈大悲精神救度眾生,他們從眾生的利益出發,都以無我的精神、包容的精神、平等的精神、大無畏的精神、擔當的精神、和合的精神,使眾生脫離苦海到達彼岸樂土為己任,這種大慈大悲利眾精神是人類歷史上大乘佛教獨有的道德精神。
菩薩教導我們愛護生命,反對戰爭,維護和平,從而為人類和平的思想奠定了正確的理論基礎。維護世界和平,就要學習菩薩智慧的覺悟,以智慧覺悟來判斷事理,就知道如何利益眾生,如何斷除眾生的煩惱,如何解脫眾生的生死等等。
總之,菩薩精神倡導世界各國人民和平相處、和諧共存,本著兼容而不歧視、交流而不排斥、對話而不對抗,共處而不沖突的精神。菩薩是大乘修學者的榜樣、眾生第二導師。我們要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的基礎上,發揮各種社會文明的積極作用,促進人類共同進步,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