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二百二十二
道濟禅師,那是大神通的聖人,要讓一切人生正信心,所以常顯現不可思議的事。他喝酒吃肉的行為,是遮掩他聖人的德性,要讓愚人見他顛狂不如法,因此不太相信他,否則他就不能在世間長住了。凡是佛菩薩現身,如果示現同凡夫一樣,只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如果顯神通,便不能在世間長住。只有現作顛狂的,顯神通就沒關系,不是說修行人都可以喝酒吃肉啊。
世間的善人,尚且不喝酒吃肉,何況作為佛弟子,要教化眾生,而自己還不依教奉行,那不但不能使人生起信心,反而使人退失信心,所以喝酒吃肉不可學。他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還不能吐出原樣的肉,怎麼能學他吃肉?他喝了酒,能替佛裝飾金像,能將無數的大木料,從井裡運出來。你喝了酒,把井水也運不出來,怎麼可以學他?
《濟公傳》有幾種,只有《醉菩提》最好。近來有流通的,據說有八個版本,多數是後人敷衍的文字。《醉菩提》的文字和內容都好,所敘述的事,是當時的實事。世人不知究竟怎麼回事,不是亂模仿,就是亂毀謗。亂學那決定要墮地獄,亂毀謗那是以凡夫的知見,測度神通的聖人,也是屬於罪過,比亂模仿的,要輕很多了。見到不可思議的地方,應當生起敬信,見到喝酒吃肉的地方,絕不肯學,那就受益不受損啊。(增廣文鈔卷一·復龐契貞書)
書摘二百二十三
又有一類人說,我的吃牛羊雞鴨等肉,是為了要度脫它們的。這種說法不但顯教沒有,就是密教也沒有。如果有濟顛的那種神通,未必不可以,不然,邪說誤導別人,自取罪過,極沒有廉恥的人,才敢作這樣的歪解。學佛的人,必須明白自己的身分力量,不可妄自誇大,我特別囑咐。
梁朝時,四川青城山,有位僧人名叫道香,具有大神通力,隱秘而不暴露。那山上每年有例會活動,到時眾人都大吃大喝,殺生無數,道香屢勸不聽。那一年,就在山門挖一個大坑,對眾人說:“你們既然吃飽了,分我一點,怎麼樣?”眾人答應,於是道香也吃飽大醉,讓人扶到大坑前大吐。所吃肉類吐出來飛的飛去,走的走去,魚蝦水族,吐滿一坑。眾人都大驚畏服,於是永遠戒殺。道香不久聽到志公和尚的話語,當時就寂滅逝去(有四川人,在京城見到志公。志公問:“哪裡人。”答:“四川。”志公說:“四川的香貴還是便宜。”答:“很便宜。”志公說:“已經被人們輕賤了,怎麼還不離去(離世)。”那人回到青城山,對道香講述志公的話。道香聽了這話,就馬上離世了)。
必須知道世上安分守己的人,一旦顯示神通,應當立即離世示現圓寂,以免又增添煩惱啊。否則必須如濟公的瘋顛沒有正經,讓人疑信不能決斷,才可以。(文鈔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自序見文鈔續編))
書摘二百二十四
玉峰法師行持雖然好,但見理多有偏頗。他的著作,依照去修,也可以往生西方淨土。但他偏執的語言,未免有很大妨礙。比如“念佛四大要訣”,它的意思也不是不好,而用詞立論,完全與古大德所說的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體背謬。佛《經》教人念佛要一心,他教人不求一心,可是不除妄想,能一心嗎?爭取要上等,結果僅得到中等,怎麼可以因為得不到而不爭取呢?如果因為得不到而教人不爭取,是讓人“取下等”了。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玉峰他極力教人散心念,不贊揚攝心念。念佛雖然一切無礙,但是要親證三昧,能清靜固然好,不能清靜,也無妨動中求靜。他完全把靜當作邪,認為大大違背執持名號憶佛念佛的旨意,他的過錯怎麼可以說得完?而且念佛一法,圓滿包含一代佛教的一切法門,而靜這一個字,卻還排除在外,怎麼可以稱為淨宗的真善知識?請二次再版,刪去這四大要訣,這樣才避免初機學佛的人不至於受影響,而行家就不會嘲笑了。弘法利生,不是很容易的事,稍有偏執,那弊端就全都生出來了,不可不慎重。(文鈔三編卷一·復丁福保居士書十)
書摘二百二十五
玉峰法師偏執過分,他的“四大要訣”,實際是謬誤。許多人都以為要妙,也是因為沒有細想。那個“不觀想,不貪靜境,不求一心,不參是誰,直下念去”,確實是要點,所以不可以認為他都是邪啊。他認為求一心是邪,他畢生用早晨十念工夫,十念法中,有借氣約束心,使心歸一的說法。他自己做又自己排斥,真是一大遺憾的事。所以我絕不要提他的論點,擔心別人受他偏執的不良影響啊。(文鈔三編卷三·復鄭慧洪居士書五)
書摘二百二十六
當今的世上,縱然是已經成正覺的古佛來示現,決不會在敦倫盡分,以及注重淨土法門之外,另有所提倡啊。即使達磨大師出現在這個時候,也應當以“依靠佛力的法門”而為訓導。時節因緣,實在是根本,違背時節因緣,也就如冬天穿薄衣夏天穿厚棉,餓了喝水渴了吃干的,不但沒好處,反而有害。(文鈔續編卷上·復雲南王德周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書摘二百二十七
修行人,最忌諱的是,得很少就滿足了。得少為足,就生退失懶惰,這是必定的道理啊。請只要一心念,不要把“不相應不得往生”作為疑懼。所有境界,都不理會,也不管他好死壞死,除了念佛之外,不要起第二個念頭,這樣,才可以得到決定往生的益處。如果怕死時種種不相宜的障礙,因此打餓肚子的七天法會,這事很危險。吃飽飯,都不能相應,到餓得要死的時候,還能相應麼?如果非要打餓七,請下山到別處去打,靈巖寺決不允許開創這一法。
你完全是在妄想窩中求相應,如果肯把一切妄想全都放下,必定病愈身安。即使世間壽命已盡了,也應當正念分明,隨佛往生。念佛的人,不能有來生後世的念頭。你往生的心還不專一,那決定不能不又在這世界受六道輪回的生死啊。(文鈔續編卷上·復慧空大師書(民國二十五年))
書摘二百二十八
明朝妙峰禅師原名福登,山西平陽人,姓續氏,春秋時期續鞠居的後裔。天生就有奇特的長相,嘴唇外翻牙齒露出,鼻子上翹喉結突出。七歲失去父母,為鄉裡人放羊,十二歲投靠附近寺僧出家,僧人待他不好,就逃到蒲坂地區,在鬧市討乞,夜晚睡在文昌閣。這個閣是山陰王建築的,請萬固寺朗公居住。有一天山陰王見到他,對朗公說:“這孩子五官都外露,而神凝骨堅,他日必定會成大器,應當收為徒弟,好好對待他。”沒有多久發生大地震,民居都震塌了,福登被壓在廢墟下沒有損傷,山陰王更對他看重了。於是修復中條山棲巖的寺院,讓福登閉關,專修禅觀,日夜像天鵝站立了三年。入禅定不久,就有悟處,作偈文呈獻給山陰王,王說:“這孩子見地已經如此,如果不挫他銳氣,以後必定發狂。”於是取舊鞋割下鞋底,在上面寫一偈說:“者片臭鞋底,封將寄與汝,並不為別事,專打作詩嘴。”(這片臭鞋底寄給你,不為別的,只為打你作詩的嘴)封好而寄給福登,福登接到後就禮拜佛,用線把鞋系在自己的脖子上,從此絕沒有一句多余的話了。三年閉關期滿,前往見山陰王,他已經明白了本來面目,具足大修行人的相狀。(節錄清涼山志妙峰大師傳)(文鈔三編卷二·復張曙蕉居士書七)
書摘二百二十九
總觀古今超出常人的英賢,超群絕倫,在家是立大功,建大業,為國為民,成為後世的典范;出家是徹悟自心,深入經藏,化導利益人天,續佛慧命的,都是祖先父母的美德所感應的。否則怎麼會生有這樣在各個領域超群拔萃的賢子孫呢?人們只見到玉林國師,道德高尚,悟證淵深,上感九重,下化四眾。佛心祖印,大法廣布在人間;生榮死哀,美好風范遺留後世。而不知都是從他的祖上,與他的父母,敦倫盡分,救濟眾生,笃信佛法,自行化他中得來的。
按玉林國師俗姓楊,是江蘇延陵地區的大家族,代代都有出名的人。父親名芳,過了三十歲,還沒兒子。同族中的人楊興,被土豪誣陷,將要害死。他祖父命他父親前往法庭為楊興伸冤昭雪,官府於是釋放楊興而懲辦土豪,土豪就對楊家懷恨。沒有多久,縣城中調查奸人,朝庭派巡視官來。土豪抓住機會,把楊家祖父寫上黑名單,巡視官比較嚴酷,急忙逮捕。玉林國師的叔叔與他父親爭著要去代替祖父受過,他父親不許他叔叔去,所以自己去。巡視官非常厭惡代替的人,發現就用非正常刑罰打死。當時接連打死數人,輪到他父親時,就大喊:“我代我父親啊!”巡視官聽到後,大為感動,詳細訊問,知道他父親是被誣谄就釋放了。
當年四月,就生玉林國師,是明朝萬歷四十二年甲寅歲(1614年)啊。出生的時候,他母親缪氏,夢見觀音菩薩抱一個童子送給她而出生。另外他的父母,常常把自己所受用的,減省下來用來買物放生。他父母的孝友仁慈,到這種程度啊。第二年,他父親皈依蓮池大師,法名廣馥,也代玉林國師求皈依,法名大潛。玉林國師到十二歲,他父親將要離世,在蓮池大師像前,求高僧代為剃發說戒,過半月就逝世了。玉林國師十九歲時,禮拜磬山天隱圓修禅師出家,不到二年,就大徹大悟。磬山禅師很器重他,預先留言要玉林國師為他母親剃發說戒,取法名為通光。玉林國師二十二歲時,磬山禅師在報恩寺圓寂,玉林國師帶著哀心處理後事,同時管理寺院的事。第二年,出家在家眾都請玉林國師繼承住持,所有的事都恢復了,禅宗風氣大振。
玉林國師二十九歲時,遵照磬山禅師的遺命,代磬山禅師為他母親剃發說戒,並且迎歸報恩寺,建草堂供養到老,稱為“大慈老人”。專修淨土法門,也參究禅法,終於大悟。過了十一年,玉林國師年四十歲,就是清朝順治十年(1643),大慈老人圓寂,壽終七十一歲。玉林國師在龛前,就地跏趺盤坐七天七夜,不吃一粒米。一位侍者在師旁邊站立七天七夜,站到兩腿黃水長流,也不離開一會兒。報恩寺大眾,見師哀傷過度,想要刺激他能夠飲食,於是封鍋閉廚大家都不吃飯。師聽說了,才喝粥,要求開鍋。師已出家,還這樣的哀傷,世間孝子,也不過如此。而使母親悟道,了脫生死,世間孝子,誰能做到。
玉林國師感念父師母師的恩,想找一個風水寶地,為父母安葬,以報生育啟迪的深恩。在敔山找到一塊地,遷葬他父親的棺墓。到順治十五年,玉林國師的道風傳到朝庭,十二月,朝庭派使者帶聖旨來,請玉林國師進京,師因為將要建塔葬母的理由推辭。皇帝诏書說:“待見師問道已,即送師還山葬母,決不久留。”次年三月,到京城見皇上,皇上以師尊的禮遇對待,封“大覺普濟能仁國師”。到四月告辭皇上回南方,找到虞山藏海寺後的地方,為大慈老人建塔,因此在藏海寺開啟法門,命弟子德巖紹,為住持。……
我最初出家時,見到南方北方朝山的修禅人,相聚談論玉林國師的事,心裡還鄙視那些人。認為這樣的僧人,不但不知佛菩薩的心相,並且不知道世間聖賢的心相。只是憑市井無賴的知見,妄造謠言,用來誣蔑古德,罪過應當多麼重。後來閱讀玉林國師的《年譜》,那些人所說的,《年譜》上一句也沒有。而《年譜》所記載的,他們一句也沒有聽聞過。所以知道流俗所說,不值得相信。因此希望明理的君子,不要把他們所說的流言當作實事,因而就藐視古德,輕蔑佛法,那麼自然可以深植善根,大大沐浴佛法的恩澤啊。(文鈔續編卷下·大慈老人塔院重修記(民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