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請您珍惜您的水晶球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身心的本質是健康與安詳的,猶如水晶球一般透明又清淨。但現實中很多人身不健康,心不安詳,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過於執著外在的物質或夢想,致使目標很難實現。身心的傷感、過多的暴飲暴食、不良的衛生習慣、不必要的憂慮和痛苦,都能引起自身病痛和自心苦惱。許多人不明這些真相,更放不下傷害身心的包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因此不斷強化身心的傷害,毀壞身心健康安詳的基因,就好比一個清靜透亮的水晶球,被沾污或粉碎。

  我們可以借著學習佛法來放下憂慮和痛苦,讓自心安詳、自身健康。這主要決定於我們的心,心是身心喜悅和健康的因,此外還需要緣,因緣結合才能成功。我們所執著的外在的物質,就好比污染水晶球的泥沙。只有清淨的水才能洗掉泥沙,最終使水晶球回歸透明。

  我們的身心情況類似。《菩提心性自明杜鵑廣釋》雲:“龍王子女,僅求清淨之源泉。一旦能得清淨水,它們歡喜自然源泉,而且清淨、透明、無染、自由乃至舒暢。此泉來自須彌山腰,可使龍王兒女心生歡喜、快樂和幸福。化身其美祖普的眾弟子、眷屬與眾生也不例外,其心本性如清淨之泉水,從未有過染污和雜念,不為善惡習氣所染。但是眾生的迷惑與執著,使得心猶如污泥濁水一般。身心沾染而病痛與苦惱時,若聞到或想到清淨的方法,必定讓人歡喜、安樂、幸福、信任、解脫、舒暢。其次,證悟真理,心清淨於菩提本性,證悟入透明、清澈的心性,就能得歡樂、信任和舒暢。”

  通過調整情緒和心態,我們可以改變命運,治病救人,證悟大道。但內心的喜悅、自在、安詳不僅唾手可得,更是百年難遇,因為,我們的積習難改。如果不會應用開發自心的竅訣,要想自心清淨很難。我們不應該讓煩惱宰制自心,我們應該利用自己的心開發智慧,改變習氣,打開智慧的寶藏。我們要知道密碼,才能打開自心的智慧寶庫,這個密碼就是“放下心”。

  對於“放下”兩個字,大家耳熟能詳。“放下”並非因宗教信仰、邏輯推理或科學創造而有,而是與自心如影隨行,寸步不離。能看破世間法,你才能放得下,才能認識萬物的真理,那時你的心自然就快樂,猶如駿馬遇見嫩草一般。《菩提心性自明杜鵑廣釋》雲:“猶如白雲一般的白色駿馬是食草動物,當大地精華小草發芽時,白色駿馬自得歡樂、自由和舒暢。化身佛其美祖普的眾弟子也不例外,證悟如大地精華草芽的心性之王,認識、遇見或聽聞都能滋潤、養育大眾的心性,讓人心生歡喜、快樂和幸福。其次,證悟真理,證悟心性能養育萬事萬物,或是能整理萬物本性,具清澈、透明、智慧和仁慈性,心生歡喜、清淨與舒暢。”

  若是你的心靈沉陷在憂慮裡,不要因無謂的思慮而自尋苦惱。比如,幸饒彌沃佛的弟子拉崴白馬智(神子蓮花幻)為解救母親而下地獄時,雖然身心沉陷在地獄裡,但他沒有無謂的思慮和恐懼,更沒有吸收地獄的邪氣,而是保持心靈深處萬法皆空的真理,播發慈愛一切眾生的熱心,救度如母一般的地獄有情,因此心靈自然安詳,無畏而穩重,地獄裡的閻王見到他也要敬禮三次。

  就像一位多年的患者,雖然身心被疾病糾纏不放,但他沒有憂愁和恐懼,更沒有精神上的壓力和折磨,能保持心靈深處清淨和喜樂,熱愛天下有情。一定要丟開親疏恩怨的思想,消除精神上的負擔,才能治好疾病,獲得身心自在,病魔都要對你也恭敬三次。人們心中的喜樂就是人的生命,也是治病的神藥,更是身心安樂的無盡寶藏。

  人的心靈本來是愉悅的,若能堅持保持愉快,人會長壽無疆;心靈的本質是安詳的,若能保持原狀,自心安安靜靜,人生快快樂樂;心靈深處本來清淨,若能夠保持清淨,煩惱和憂愁會遠離你。每個人對自己的靈魂都有慈愛,若能夠把愛心播發出來,解除自私與我執的繩索,你的身心就會自由飛翔。自心本來自由自在,若能身心保持一致,我們就會安然無恙。

  但我們很多時候並不能放下一切萬物。每個人對於萬物都有不同的感覺,或是背叛,或是執著,或是尋。只因我們不明白萬物本身是心靈之影,心外追求快樂和安詳,心裡才產生擔憂、恐懼和憂愁。這些負面情緒害死了許多人。猶如白色杜鵑花,花朵鮮艷無比,但植株和花內均含毒素,誤食會中毒而死。憂愁和懼怕本身是錯誤傾向,對人只有害處,毫無益處。

  嫉妒和憤怒是讓人身心不安的因素,能使人壽命縮短;傲慢和貪婪能讓人進入利益爭奪的陷阱,使人未老先衰;恐懼和憂愁會讓人頭腦昏沉,身心不定,甚至導致死亡。俗話說得好:“病死的人並不多,都是被嚇死的。”佛陀經常提醒人們要有勇敢之心,要聰明能干,開發自己的智力,播發內心中的喜樂,做一個安詳乃至自在之人。

 

上一篇:女德要怎樣遵守?
下一篇:上師和根本上師的區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