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賢書:北京龍泉寺沙彌日志(54):基督教.宗教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沙彌日志(54)

    我們的寺院旁邊有個道觀,桃園觀,出家前我去那裡轉悠過。覺得道家的氣質非常好。

  有時候在寺院裡也聽一些師兄弟們說起道家的修行方式,很好奇,他們中有的了解的還很深,常常告訴我一些基本常識,讀《道德經》以及儒家的經典,發現至少在一個階段上,各家都是相通的,都在講述一個道理,但終極目標有差異。

  那天早上,寺裡派出了六名僧人,一名居士,旁邊的桃園觀的張道長搭我們的車,去北京市海澱區基督教堂,參訪那裡的宗教活動。

  張道長穿著很傳統的道士裝束,別著發髻,很有氣質,也不多話。按戒律,比丘出行,三人以上就要排隊,一下車,前面五個比丘就整齊地排成隊,我是沙彌,也整齊地跟在後面,張道長走在我們身邊。

  這年頭,這個樣子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有點意思,好在,北京真的是國際城市,既沒有人圍觀,也沒有人側目,偶爾有好奇的,多看幾眼。

  海澱基督教堂位於北京中關村,很多知識分子在這裡舉行婚禮,這個教堂對中國的知識分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她的周圍全都是中國最著名的高校。

  中關村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一直以來,我所接受的教育和信息,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崇尚西方,徹底的;一種是蔑視西方,徹底的,社會上叫憤青,在接受信息的過程中,也會形成自己的想法,但這些想法是受所接受的信息左右的。也是忽左忽右。

  出家以後,竟然有機會和道士一起去基督教堂參加活動,教堂裡的牧師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這時才發現,一同參加參訪、交流活動的除了政府官員還有阿訇。

  之前,我曾隨侍前面的法師參訪過天主教神哲學院。

  加上以前對西方宗教的了解,逐漸有了一些線索和眉目,眼下,我得出的結論是,我們還是應該很謙虛地學習西方宗教中的很多入世的方式和手段,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形成中國特色的漢傳佛教,誰也沒有規定佛教一定是什麼樣子,或者不應該是什麼樣子,只要能利益到眾生的樣子就應該是那個樣子,而且,一個宗教很難跟社會發展和現狀決裂開。

  沒有民眾、信眾的宗教,我想應該就生存不下去的。

  1933年,西方人在中國北京的海澱區建了一座基督教堂,那旁邊有著名的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伴隨著風風雨雨的中國歷史發展到現在這個時代,基督教給予中國北京一座非常現代化的教堂,2003年開始建設,歷時四年。

  即使是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座教堂,當時的設計格局和目的絲毫也不過時,四千平米的建築面積,使用面積只有一千五百平米。主要都用在了一個大廳裡。這個大廳具備傳教、布道的功能,具備演出的功能,具備交流思想的功能,具備獨自靜坐冥思的功能,具備忏悔和反思的功能。

  大廳內和很多傳統教堂一樣,設計有室內巧妙采光的功能,就在牧師布道的講台上方,高高地開了一個大天窗,陽光從天窗下下來,照射在牧師和他手中的《聖經》之上。

  一個碩大的電視屏幕掛在最醒目的十字架邊,旁邊有劇場式的音響,立刻讓人想象到在這種環境下,再加上莊嚴、傳統、肅穆的宗教儀式,人的心靈可以瞬間被現代的音畫魅力所征服、感動。

  制冷效果很好的大型工程空調讓碩大的空間非常涼爽。

  接待我們的是一位姓邊的女牧師,她有山西口音,說話極有親和力,語言反應速度極快,思維極其敏捷。

  經她的介紹,我們得知,基督教在中國發展極其迅猛,特別值得了解的是,基督教有著一套非常完備的方法,管理和組織信眾,從精神上和思想上獲得身心的改變,利益這個國家和社會,也利益教派本身。

  基督教海澱教堂至少有十位牧師每天用大量的時間來研究和完善如何組織信眾,教堂的日常事務性工作則聘請專門的工作人員打理。

  每周末有六千余人參加宗教活動,布道時,有用中文的也有用英文。

  牧師的語言很精准,著實讓我學了一手,當有人問她,基督教的信眾在參加了宗教活動之後,他的道德素質和人品是不是有了提高?

  這個問題其實很不好回答,背後有很多麻煩的事情,如果回答說提高了,那就不好解釋基督教信眾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素質不高的信眾的言行,如果回答說,沒有提高,那就等於否定了基督教的功能。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嘗試比較信眾水平和能力的問題。牧師的回答很了不起,她說,當然有提高,但是這個提高是跟他自己過去的水平來比較的,而不是跟別人去比較。

  牧師告訴我們,基督教一直在教育信眾在日常生活中要謙恭和忍耐,嘗試做各種努力讓他們在宗教生活中以及義務奉獻中發揮和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基督教的教義讓信眾獲得現實生活中的利益,通過和牧師的交談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排解痛苦,在宗教活動中療治在社會上飽受創傷的心靈。

  同去的比丘提了一些問題,牧師一一解答,阿訇也提了一些問題,都是圍繞著信眾的組織和管理以及弘法方式的。

  從宗教的角度去了解西方的價值觀、世界觀和行為方式是一條捷徑,我個人認為,在對西方的認識上,缺少宗教的角度就很不完善,尤其是對美國的認識,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民族不可能在沒有宗教意識的支持下去參與人類活動。

  她的所有法制、對世界的態度、價值觀,毫無疑問地都發源於她所信仰的主流宗教,當然,信仰在落實在現實上的時候肯定會有矛盾,被人指責為虛偽,但是,源頭畢竟是源頭,是根,如果只是在枝葉上去尋找問題與交流、溝通的方式,而去忽略根本,就不究竟,就是本末倒置。

  一年來,不知不覺地竟然走訪了基督教、天主教以及北京市幾乎所有恢復了宗教活動的寺院,對宗教在人類活動中的價值和意義有了重新的理解和認識。

  但,這些對個人的修行有什麼用處呢?

  我的思考是,這些經歷使得自己更換了原先的思維高度和角度,可能對弱化自己的煩惱有好處,因為,當我們的思考放到人類的高度時,個人的痛苦就會被弱化,當我們的思維放到個人的情感、煩惱上的時候,這些煩惱就會擴大,令自己難以擺脫。

  簡單說,你看重了人類的疾苦,就會看輕自己的痛苦;如果你漠視乃至不知道整個人類的疾苦時,你就只知道自己是痛苦的,而令這種痛苦越來越大。

  比如,今年夏天非常熱,僧眾會在最熱的時候出坡搞建設,過去這個時候都是在空調下活著的,這時候的苦受就需要心理上的調適,倘使能夠意識到,在中國,至少有三億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謀生的農民工,他們肯定沒有空調,他們大多在做著比我們苦得多且危險得多的工作,而且因為沒有信仰,在艱苦的勞作下還要被金錢、對未來的擔憂、家庭、教育等問題苦苦地糾纏。

  乃至那些在空調下飽受煩惱、情感、子女教育、精神空虛的痛苦的折磨的親人們。

  乃至這個世界還有如此多的人群飽受饑荒、戰爭、自然災害、信仰危機、家庭危機、經濟危機、環境危機等等的苦難。自己的那點苦受,簡直就不值一提。

  至少,目前,我是這麼理解的。

 

上一篇:賢書:北京龍泉寺沙彌日志(53):情感
下一篇:賢書:北京龍泉寺沙彌日志(55):出家.幻想.理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