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日志(34)
我的母親在中年的時候常常懷疑別人會陷害她,也擔心陷害她的孩子們,尤其是我,她甚至一聽到警車的叫聲,就會認為是來抓我的。然後不依不饒地要給遠在千裡之外的我掛一個電話,確信我沒有被警察抓起來,她才放心。
可能是我小的時候太淘氣的緣故。以至於讓母親如此擔心。
別人如果交頭接耳,她就會擔心是不是在議論她或者我們的家人,擔心對家人不利,母親到了晚年的時候,這個狀況越來越嚴重,只要看到別人交頭接耳,不管認識不認識,有沒有邏輯上的關系,她就會認為是在謀劃如何陷害她的兒子們,於是就趕緊跑回家,說,兒子啊,外邊有兩個人要害你,你要小心啊。
母親常常會有很奇怪的想法,有的都是匪夷所思。出家前,她和我在一起生活,後來,和我的哥哥在一起生活。有過很多哭笑不得的事情。也常常讓我的哥哥嫂子尴尬,有時候客人到家裡,母親在客人還沒有走的時候告訴我的哥哥,說這個客人會偷我們家的東西。
令客人坐立不安。
我曾經追究過母親的這些意識狀態的根源,母親曾經回憶,文革時,常有人來家裡叫上我的母親去別人家抄家,別說你不去,即便是表現出不積極的態度,有可能,下一個抄家批斗的就是你。
母親說,抄家就是把人家的感覺有些古舊的東西都抄出來砸掉,他人拉出來揍一頓。那時候只要一打人,母親就會嚇得尿褲。
人與人之間互相地檢舉、揭發,後來,我想,為什麼會積極地檢舉別人呢,在那個慌亂的人人自危的時代裡,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你積極地檢舉了別人,就是對自己的保護,讓自己處在一個安全的狀態裡。
人性之惡,之荒唐。
當我們遠離了那個時代的時候,我們內心裡的這種危機感就不存在了嗎?出家後,越來越細微的檢查自己的內心,發現,這些危機感並沒有消失,而是潛藏了起來,換了個面孔出現。
佛門裡有一個詞叫,非理作意。
當別人說什麼話的時候,自己就會猜忌一下,說的是什麼,說我什麼了?然後會去假想一下,這件事情對自己的危害,然後做出判斷,再做出反應,來保護自己。
當然,這麼辨析肯定是不全面的,人的性格、問題的出現和形成有著極其復雜的原因。如果我們想要搞清楚的話,可能佛門裡可以提供比較全面的手段。
佛門中會有一些非常嚴謹的教理,將人的毛病統稱為煩惱,並把這些煩惱分門別類,一個個地列出來,由粗到細,像一個精准的內科醫生,會在我們肚子疼的時候,告訴我們是哪裡在疼,什麼原因,如何治療。
但對有的病人來說,知道不知道都無所謂了,只要能治好,不疼了就行。我給我的母親開的藥方就是念佛。可惜她不好好念。老是敷衍我。整天依然是無中生有地胡思亂想。擔心有人陷害她以及她的親人。
我所學習的課程當中,還沒有直接涉及每一種煩惱的名稱,和每一種煩惱的對治方法。但是,我會嘗試著自己先去減輕。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非理作意,都會用自己的生活經歷,意識狀態,來辨別所接受的信息,而且,前提都是,我們先預設了一個自我保護的心理准備,隨時准備保衛自己脆弱的內心世界,容不得一點傷害。
當然,我們還不至於見到兩個陌生人交頭接耳就會認為人家在算計自己,可是,當別人告訴我,某某說你壞話了,某某打你的小報告了,或者你做了一件錯事,剛好被某某看見,接著領導就找你談話了。等等。
這個時候,我們會如何反應呢?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采取措施,不是找對方理論,就是把怨言深埋在心裡,總之,這件事情不會輕易從我們的內心裡抹去,並最終影響我們對某個人、某件事情的認識和看法。
我媽媽年輕的時候沒有接觸過佛法,她到中年的時候有很多不好征兆,比如和鄰居吵架啊,和我的姐姐鬧矛盾啊,和父親鬧矛盾啊,現在回想起來,可能都是一種情緒的積累,然後釋放。
而且,就我觀察,很多女眾這方面的情緒都比較嚴重,從中年開始,一直到老年,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年輕的時候拼命地保衛自己的青春,人到中年拼命地保衛自己的家庭,老了以後拼命保衛自己的孩子。一輩子,不知道在保護什麼。佛門裡講,在保護自己的煩惱。
老了以後,真的是可憐。智力、基本的判斷能力幾乎都喪失殆盡,近幾年有一種騙局,專門騙老年人,手段都很拙劣,但都能屢屢得手,騙子們跟老年人說,你兒子有什麼什麼災難,老人就上當了,然後騙子開始設局,將老人的錢財全都卷走。
我媽就遭遇過,騙子輕易得手。
我們為了保護自己,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非理作意,得到一個信息,就去想象,並最終確信事實就是這樣的,而深深地陷在離真相很遠的妄想之中。其實,挺殘酷的。對佛法了解越多,對世間看的越清晰,就越容易升起悲憫心。
人,這樣子活的實在是不值得。
我講的我母親的事情,應該算是普遍現象,就我的生活范圍中看,女眾中,人到老年,還能夠保持頭腦清晰,思維敏捷,對事物有准確的判斷力,這樣的人,簡直就太少了。
大多數應該都和我的母親差不多。
而且,很多人在青年的時期就有苗頭了,只要一提別人說她壞話了,她就會如炮仗一樣被點起來。
男眾中也有,但相對似乎輕一些。
我不知道以後在佛法的學習上會學習到怎樣對治非理作意的具體手段,但我已經開始自己嘗試著去做。
這個方法就是不去保護自己。俗話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出家了,就占了這個便宜,誰都不用防,身上也沒錢,生病也不擔心,該死誰也治不好,不該死,怎麼都病不死。
也不用擔心前途,什麼都不用防備。但是,理論上是這樣,剛出家的時候,會帶著很多世間習氣,比如,想證明自己很有能力,想說明自己對佛法很有信心,想表現的很優秀、很強大等等。
這些都是想保護自己的方式。一旦遇到境界,由這些想法就會產生更多要保護自己的念頭,越想越亂。
我的辦法就是從根掐斷,不去保護自己,不去證明自己如何如何,優秀不優秀,信仰堅定不堅定,那都是世間人的判斷標准。
出家了,埋頭默默的觀察自己的內心,改習氣,找毛病,就挺好的。
對在家眾而言,其實,我覺得也是可以做到的,不去防范別人,而是敞開心扉。這裡指的是內心的一種狀態。這個狀態是不需要討好別人,不需要證明什麼,不需要保護什麼,踏實地做自己的事情,學習自己的東西就可以。
時刻提醒自己,別人說什麼,嘴長在別人的臉上,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倘使自己的心被別人幾句話就帶跑了,搞亂了,那也太不值得了。
一開始,都不好做,但做著做著就會有所突破,有所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