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賢書:北京龍泉寺沙彌日志(8):佛門持戒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沙彌日志(8)

  不久前,行堂的時候不小心打破了一個法師的碗,趕緊去大寮,征得典座法師,即主管大寮的法師又領了一個,還給那個法師,還是覺得有點不妥當,畢竟打碎了人家的吃飯的家伙什,又當面道了個歉。

  這事就算完了,過了幾天,又有一個師兄也打碎了碗,然後很鄭重地找我,說,你是不是前幾天打碎了法師的碗。我說,是啊。

  他說,不得了啊,碗是法師吃飯的用的,你打碎了,就是打碎了法師的出家道,罪過很大……出家人,在三寶地,可不是鬧著玩的,你必須跪在法師面前,然後這樣忏悔……

  聽完了以後,附和了一下這個師兄,但自己留了個心眼,沒當真。事後,特意找寺裡主管戒律的法師咨詢了一下,打碎了法師的碗,在戒律上是如何判的。

  法師問,你是故意的嗎?

  我說,不是啊,不小心的。

  法師說,那跟他道個歉就可以了。如果你願意,也可以自己去佛前忏悔一下就可以,畢竟是三寶物。

  這事就算是過去了。

  但,幸虧自己留了個心眼,否則就跟著也跑偏了,這個世界上,對佛法的誤解,很多是來自演繹和想當然,民間的思想、文化、風俗乃至個人的性情、習慣,硬套給佛法,最後讓大家覺得佛法是一套有著眼花缭亂的儀軌的迷信。

  其實,哪裡有那麼多的事,我所學習和看到的佛法,都是針對人的內心的訓練。確實有很多儀軌,但,每個儀軌都指向內心。

  出家以前,覺得出家人戒律太多,繁瑣無意義,也有很多人都這麼講過,我倒是沒細想,幸虧那時候思想簡單,否則,這個誤解也會影響自己出家,出家時,做豁出去想的,根本就沒想起自己受不受的了嚴格的佛門戒律。

  沙彌律儀,是一個薄本,將很多重點節錄下來,用於日常持守,條款很多,每半月要誦,有的章節要背誦。

  待以後受比丘戒了以後要學習和持守比丘戒,有二百多條,涉及生活中的所有細節,沙彌律儀中講,沙彌持守的戒律是為了比丘戒打基礎的。

  這麼多戒律該如何持守呢?如果保證不犯呢?

  大多數人都有這個困惑。這是個很難講清楚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用文字講清楚,因為我覺得這個也是靠悟的,靠行持的,不是死守的,佛門裡的專業術語叫開、遮、持、犯。

  寫到這裡,麻煩就來了,很多人就會覺得既然可以“開”,那就不用持戒了,那就自己想偏了,而且,人的習性就是在戒律中找漏洞,比丘戒因為沙彌不能看,等以後受比丘戒時才能學習,但是,從沙彌戒中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佛陀已經將戒律中凡夫所有可能尋找的漏洞都給補上了,好好持守就可以,完全可以死了找漏洞的心。但是,找借口,找理由不去持戒,那佛陀就沒辦法了。

  當然,出家了,在一個律風很好的道場裡,最大的問題是持戒中的智慧。曾經有因緣和主管戒律的法師外出辦事,就持戒的問題,問了個夠。

  話題涉及很多敏感的問題。有一些領會,但文字確實沒法表達,怎麼寫都有可能被誤讀。

  但這句話很重要,一定要寫下來,法師講,持戒是靠智慧的。

  我想,這話應該是聽了個半懂。

  持戒,首先不能迷信、猜測、想象,像打破碗這樣的事情,最好是去問真正懂律的,要麼就是自己去查律,寺裡正在籌備組織戒學班,可以學律。

  以前理解的學律,可能就是背戒條。現在看了,絕不是這樣,而是為了開智慧,才去學律。

  由戒而生定,定而生慧。

  受戒前,會有戒前學習,由懂律的對戒條進行理解和诠釋。自己也要去背,去學。有一個法師曾經就戒的問題給過一個重要教授,最早,他讀到戒條之後,嚇了一跳,問,為什麼人要如此被戒律約束。

  當年帶他的法師跟他講,戒不是約束我們的,是保護我們的。

  這句話也給了我極深刻的教育,也打破了以前的很多迷惑,持戒不是為了自討苦吃,而是為了長養慈悲和智慧。

  持的時候也需要智慧,才能持好,否則,死持起來,苦不說,而且最後導致持不下去,結論就不一定好,先學,然後一邊持,一邊長智慧。當然,死持總比不持要好。

  持戒的人的精神面貌和智慧狀態跟普通人是完全不一樣的。細心觀察,可以觀察出來。

  也有別的法師就持戒應機給予過各種教授,都很高級,出於文字的缺陷,無法一一表達出來,可以說清楚的是,所有的戒律都是跟智慧有關。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監獄就可以讓人開智慧了。

  所以,出家的學習和生活,表面看是一個枯燥的、機械的宗教生活,但,真相不是這樣,真相,是智慧而快樂的。

  至少,目前,我是這麼理解的。

  能不能體會到,因人而異,所以,結論也不一樣。就如同這些日志的標題,一個沙彌的學習間隙記錄下的文字而已,可能文字沒有大的錯誤,但並不是真有證悟的體會,閒暇時看一看可以,但不能當真,最多起一個讓初學佛者順籐摸瓜的作用,學佛不是小事,搞的不好就跑偏了,最為安全和妥當的是讀經論,以經論為依據,或者去找真正高僧大德或律師請益。

 

上一篇:賢書:北京龍泉寺沙彌日志(7):廣結善緣
下一篇:賢書:北京龍泉寺沙彌日志(9):觀過念怨和觀功念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