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法語類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目錄:

 · 談發心
 · 談禮敬
 · 談忏悔
 · 談讀經
 · 談布施
 · 談持戒
 · 談忍辱
 · 談精進
 · 談止觀
 · 談般若
 · 談破相
 · 談菩薩行
 · 談念佛
 · 談淨土與般若同修
 · 談往生淨土
 · 談魔外
 · 談功德
 · 談弘法
 · 談煩惱習氣

 談發心

  △ 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輕則懈怠廢弛,重則道心全退,大乘學人不能片刻離開菩提心。道者不可須臾離也,修道與求學一樣,不進則退。佛說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事,魔所攝持,故無菩提心而修善事即是魔。魔非青面獠牙、三頭六臂之謂,凡是被煩惱障礙所攝即謂之魔。例如對於某人特別喜歡,勤加慈愛,但無菩提心,待來生可能同他變成眷屬;如有菩提心,對於某人只有慈悲而無情愛,即不著相。菩提心如同一鏡子,照得清清楚楚,俨然實現,但事後一點痕跡都沒有,即修一切善,離一切相。如心中不清淨,即是為自己找麻煩。

  △ 菩提心包括三心:(1)直心。正念真如法,與真如本體相應,不與外界相應。反聞聞自性謂之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2)深心。歡喜修行一切善行,戒律是善行之一,屬自利的善行,切實修學,自生歡喜。(3)大悲心。是利益一切眾生之心,自利利他。

  △ 經雲:“發起大悲心,救護諸眾生,永出人天眾,如是業應作。”大悲心是大菩提的根本因行。眾生有苦難,去救度他,不過救其一時之急,是善心與善行而非菩提心;度其出六道輪回,了生死,才算是發大悲心。

  △ 若發菩提心,一生能成就。發不發的行相(緣境的時候,心上現起一種了境的相貌,名曰行相),很容易分別。發菩提心者,我相就沒有了;若還有四相,就是還沒有發菩提心。經中說;“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可以證明。修行是自己的事,不要管他人。發菩提心,佛菩薩會自動來加被的。

  △ 學佛,菩提心太重要了!下品下生,生凡聖同居土,也要發菩提心。西方是大乘人的境界,不是二乘人的境界,所以學佛必須是大乘法器。犧牲自己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受苦受難也情願。幼稚園的菩薩也要以度此地球上的眾生為己任,但此心還是發得太小了。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的眾生都要度,雖一時辦不到,但不能無此願,有此願,終有達到之一日。如果處處為自己打算,連二乘人都不如。

  △ 學佛必須發大心,萬萬不可有倚賴心,要有獨立的精神,靠人靠不住,英雄豪傑都是由無依無靠的環境中起來的。佛所說的皈依三寶,依靠三寶,是教眾生依照佛的教訓,自行起修,不是依賴佛菩薩賜與什麼。

  △ 行菩薩道的人應常常發願無有間斷,地藏菩薩生生世世常發大願,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常發大願即不會懈怠,願為行之先導,所以大願必須常常發。

  △ 菩薩是表法門的,文殊大智、普賢大行、觀音大悲、地藏大願,合四大菩薩之大願即是佛之大願,所以學佛無論那一種願都要,否則不能圓滿。

  △ 開智慧必須要發大慈大悲心,悲心一發,智慧即開了,也是消業障最有效的辦法。在理上講,眾生都是佛,因眾生皆有佛性,性體相同;既屬相同,見眾生受苦即等於自己受苦。須知整個法界就是自己一個人,沒有相當定功的人大概不容易體悟到此中的義趣。但是無論何人均會作夢,夢中山河大地、人物虛空全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一旦醒悟,在夢中隨便拈一法無非是自己心的一部分;我們現在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大夢,真如本性迷了,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自己真性中所現之物。常作如是觀,即能生起同體大悲心。

  △ 你要是念念祝願一切眾生健康快樂,你自己一定健康快樂;你要是祝願他人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菩薩的大法與事業一定會傳給你。

  △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自了,原為度眾生,方與彌陀本願相合。修淨土法門正為滿此大願,若僅僅念佛求生,恐品位不高,不能滿願。

  △ 世人拜佛,其目的不過求名利、求福慧。但行之數年毫無效果,反而境遇愈蹇,便以為佛菩薩不靈,乃灰心放棄學佛之願。—— 此實最可憐憫之人。要知佛事門中有求必應,了生死是世間最大的事,尚可求而得之,何況其他!果能發大心,與佛菩薩之心願相合,自然蒙佛加被,有願必成。

  △ 佛是無所住而住。住在一個地方,心量境界就限於一個地方,有界限、有范圍,等於一個圈套就跳不出去了。如不將心量拓展,死守一處,無法開悟。佛菩薩常游十方是願力,我們常游六道是業力,假如我們的願力超過業力,我們就是乘願再來的人。願力大過業力是菩薩,業力大過願力是凡夫,愈往下去,業愈大願愈小。

  △ 佛的大涅槃謂之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行於生死中是大悲心,佛菩薩住在六道之中,與凡夫一樣。大乘學人接受佛的開示要作菩薩,其願力心力超過業力,即可轉變境界,由現在起就是乘願而來的菩薩。來去清清楚楚的人是大菩薩,大菩薩照顧小菩薩,小菩薩有隔陰之迷,經大菩薩一點破,恍然大悟,其願力再超過業力,又是一個再來的人。轉凡成聖就在此時,不要等來生。

談禮敬

  △ 十大願王以禮敬諸佛列為第一,禮敬並非僅向佛像叩頭禮拜而已,是無論善惡,對一切人均要恭敬,一律平等看待,此系菩薩道之基礎。

  △ 所謂善巧方便,是求學態度與修學的方法。其實態度重於方法,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無恭敬心得不到利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是禮敬諸佛,世出世間無論大事小事均不能離開恭敬二字,敬是學習的態度,尊師重道實際上是成就自己。學佛最要緊的是態度,至於修學方法只不過是幫助而已。

  △ 佛法所修覺、正、淨。禮拜修清淨心。拜佛時心裡沒有妄念,至誠恭敬,身體動作要按照規則五體投地,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得很正確。這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身體是機器,如常不動,就會出毛病。禮拜是最好的運動。因此,有人一天拜一百、三百、三千拜。現代富貴人毛病很多,因為顛倒了:身體很舒服不動,心則胡思亂想;心要清淨,它偏偏靜不下來。

  △ 心中一念不生即可以禮敬十方一切諸佛,心中無妄念即是恭敬,學佛無他,二六時中保持清淨心而已。心要平要靜,自然會生觀照作用,此是學佛的總綱,不如此就會走冤枉路。

  △ 我們凡夫肉眼看不見的事與物太多了,不能因為沒有看見即否定其存在。佛菩薩訓誡我們不妄語,不妄語為學佛起碼的五戒之一,佛菩薩還能打妄語嗎?所以我們要依聖言量相信佛所說的經典。我們只能看到六道中的人道與畜生道,其余天、修羅、地獄、鬼道均看不見,看不到不能說沒有,依聖言量,我們知道尚有四道。

談忏悔

  △ 業障是與生俱來的,人人皆有;如無業障,是佛菩薩再來。業障重可以忏悔,忏分事忏與理忏:事忏要發露忏悔。業造作之後一定有果報,發露的意思是使惡業作增上緣,不要藏在裡面,發洩出來,使人知道,能早日了結。事忏力量薄,不能消滅惡業的種子。理忏要修定,是見性。見了性才能轉業,轉阿賴耶識成根本智。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即是理忏的境界。

  △ 我們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是因為過去世業障太重,一為煩惱障,一為所知障。七情六欲均為煩惱障,有感情即有煩惱障。看經一看就悟就是所知障輕,有宿慧善根;有人常年聽經而仍不懂,是所知障重,必須忏悔業障,所以十大願王中在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之後,即是忏悔業障,修忏悔禮敬能開正知正見,如想斷除二障非忏悔不為功。 

  △ 佛門中有求必應,若求不到是有業障,必須忏悔業障。念佛一聲,能滅億劫生死重罪,必須信真願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才成。功夫成片能帶業往生,至少要願力超過業力,若能超過即是乘願再來,生死自在;有一絲毫掛礙就作不到。

談讀經

  △ 福田一定要由三寶方面去種。末法時期種福田較為困難,魔子魔孫現出家人相,混在三寶中來,眾生以魔當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時代,要多讀大乘經典,開智慧,才能分別邪正。

  △ 消業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壞均不執著,保持平靜心才能消舊業,環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業,環境壞怨天尤人也是造業,不讀大經大論焉能懂得。

  △ 古人讀經用無分別心讀之,今人則以文學眼光讀之,或用考據方法研究其翻譯之來源,欣賞其文字之優美,或分別其名相,如此則是佛學而不是學佛。讀經必須以至誠心讀誦,至誠者即心中一念不生,讀經如此,讀古人注解亦如此,甚而推及世間書籍,以此種態度閱讀,亦能以慧眼觀察,別有悟處。以至誠心看經就是修定,不可用分別心,一字跟著一字讀下去,不生分別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開悟。智慧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福德亦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清淨心現前,福慧自然具足。

  △ 佛經的用途,是為了印證自己的知見與佛的知見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經》作印證,五祖以後以《金剛經》作印證。在行的階段,學人可以用之;初學之人,只能以佛經當作一面鏡子用,修正自己的的毛病,三寶以法寶為中心,僧雖為人天師,但佛說法“依法不依人”,依經與論修證自己的知見,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持。

  △ 現在人心散亂不易成就,應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經典,幸勿貪多。研經的標准最低限度要講十遍,講一遍比看十遍還有用。利根者一經通,一切經通。

  △ 聽經看經自己以為真悟,其實是解悟,解悟屬於意識的作用。……第六識是虛妄的,聽法——會聽的用本元心地(真心)可以開悟,用第六意識聽,終無開悟之日,眾生之迷在此,聞法多年未開悟者亦在此。

  △ 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千七百則公案如有一條不懂,則全部不懂。求智慧應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求到,後得智自然現前。心地清淨,湛然不動,是根本智。讀經時把心定下來不要打妄想,一個字一個字的接著往下念,不要揣摩,可以求到根本智;若心不專一,一面讀經一面又想別的事情,就沒有效驗了。

談布施

  △ 經中常常開示,一切煩惱歸納之即是一個貪字,貪欲為一切禍患之根本。對治貪欲要用布施,貧窮布施難,其實布施功德大小與所布施之金錢數字並無關系,要看有無菩提心。若以清淨心布施,其功德無量無邊;一著相即變為人天福報,是世間癡福成為三世怨。

  △ 貧窮布施難,但窮人亦能隨修堅固,小小布施能與性相應,即能隨順堅固一切善根。窮人無錢布施,可以出力,對於善舉能助一臂之力亦算布施。

  △ 培福報通常都講布施,財施得福,法施得慧,無畏施得健康長壽。經中說:“令行種種無量施,以此願求無上道。”何以行布施能得無上菩提大道?蓋布施可以斷貪愛。貪愛是煩惱之本,貪心斷盡,煩惱亦斷盡。

  △ 布施人人可修。佛門有四眾弟子,出家二眾修法布施,在家二眾修財施與無畏施。故弘揚佛法,在家二眾更應負大部份的責任。

  △ 佛法千言萬語,總歸一句是“看破、放下”。此四字作起來不容易,但有一方便法門,即是布施,布施即捨離生死流轉。每人均願捨生死,而每人均抓得牢牢的,此是執著不肯放下,與佛法背道而馳;不但身外之物要布施光光的,連身體也要布施給眾生。大乘佛法是即世間而離世間,正放下的時候也是正提起的時候。把身體留在世間為一切眾生服務的,以五欲六塵作佛事,“我見”沒有了,哪裡還有疲厭?哪一個受苦?身都放下了,何況身外之物!佛法說“法喜充滿”,即是自在之意,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今生即能作到。

  △ 世出世間一切成就,即在捨忍二字,若著了相,捨與忍均不能圓滿。著相修六度即是六種有漏的善業,來生不過受人天福報,佛法與世間法即在著相與離相二者之間的分野。六度中先說布施,也有深意,因捨有遣執之功,破我之能,最與般若密切;若想修福,必須布施,離相修福,得清淨福報,這種福報是自然的、是清淨的、不著相的。

  △ 佛法是宿命論又非宿命論,迷在境界中即受命運的支配,以業力作主宰,覺了即非宿命論。《了凡四訓》在台灣流通不下五十萬冊,但有幾人能依之而行?如照之行即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對任何東西有絲毫的貪愛,布施度即未圓滿,乃至對於自己的身體亦不可執著。金剛經徹始徹終就是一個布施,菩薩布施重在離相,心不著相不是什麼都不要,而是眼前所有內外財一切不執著,如養兒女也是布施,身體一天勤勞亦是布施。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龐居士之沉財寶於江心,他說好事不如無事,只不過為了勸誡一般行善著相的人,示范一番而已,妙在此處。學佛即要在這個地方著眼,才能做到離相,正在修善時,亦正在離相時。

談持戒

  △ 戒亦稱為解脫,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脫。入菩薩道,三無漏學為根本。學佛千萬不要被虛妄的名聞利養迷著。佛法亦有法運,雖衰不會滅亡,因末法有一萬年之法運,現在只過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薩道一定要由三無漏學開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樞紐。

  △ 戒律在三藏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佛的生活記錄就是戒律。在行為上以戒律為標准,在思想上以經論為標准。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受戒容易,守戒難。持戒必須有智慧,如無智慧無法持戒,亦守不住;又戒生定、定生慧,相資相成。內有煩惱,外有誘惑,降伏煩惱需要智慧,俗語說:沒有理智,控制不了感情。戒有二種,一為止持,一為作持。如五戒之規定均為不應作,為止持,屬自利;作持是必須要作,屬利他。例如,受菩薩戒之後,路遇病人必須為其安置照顧,不管即犯戒,謂之作持。

  △ 學佛人應常作如此想:佛制定的戒律是為我一個人制定的,不是拿它量旁人。信心清淨就是華嚴經的一真法界,此即禅宗的明心見性,故大乘學人的下手處即是破四相。學佛就要學吃虧,學上當,此種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如對初學佛的人講這種話,一定把他講跑了,但是對老修行應說真實話。

  △ 由初學佛到等覺菩薩都要守戒,等成佛之後就不要持戒了,因為佛的行為就是戒律。

  △ 正助雙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無論修那一法門,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幫助成就。八萬四千法門均修定,淨土得一心不亂,是念佛三昧,離開戒不成,戒幫助得定。止持是斷絕作惡的增上緣,作持是歷事練心。佛對於眾生了解得太深刻,教導我們的修身方法也太善巧,心常在定中保持清淨心,失去清淨心所修的均為癡福。除非為了度眾生,否則以不接觸繁華世界為上策。

  △ 學佛之後看到某人能說不能行,就要批評他而造口業,是三途之因。有人受了戒之後,天天看人家的行為是否如法;如看到旁人犯戒就失卻恭敬心,反而更增加自己造業的機會,還不如不受戒。須知戒律是律自己的,管自己不要管旁人。佛規定在家人不准看出家人的戒律,其原因在此。

  △ 毀謗出家人罪很重。出家人不管其持戒或破戒,只要對他恭敬,就如同恭敬三世諸佛,若毀謗他則罪孽深重。至於破戒僧,因行為不檢而招致眾生毀謗三寶之因緣,他自己將來作墮落之因,是他自己的事,與眾生不發生關系。故古詩有雲:
   其人戒定雖羸弱,善能說法度眾生;
   若能供養此人者,勝於供養十方佛。

  △ 勸人學佛則可,勸人受戒則不可,要由其自己發心受戒才有效,否則礙於情面,勉強受戒,受而不能持,反而害他。同一理由,有人不能吃素,亦不要勸其吃素,否則因怕吃素而佛也不學了;可先勸其不殺生而吃三淨肉。對於已經受戒之人,可以勸其戒持清淨。

  △ 學佛是自己學佛,不必看人家學佛的精進程度如何,人家學與不學與自己毫不相干。以修十善言,天天根據經典批評人家,只有自己造口業,對於自己毫無好處。如果機緣成熟,一說即能改過遷善,不妨倒予以規勸,否則還是不要管人家的閒事比較好。

談忍辱

  △ 清淨心是由戒定中來的,故修定必先修忍,六度中忍辱列為第三,忍是出離苦海的最妙法門。

  △ 修忍辱時不要著忍辱的法相,以為我是能忍,以及有我所忍受的程度,有能有所即離不開四相。聞贊則喜,聞謗則怒,心中即起波浪,離四相談何容易!應先漸修,後可頓超。修行一事沒有天生的,縱有頓根的人,亦是過去世修來的。欲求大徹大悟,須以佛法慢慢熏習,每天需要念經,單單念而不解其義,收效甚微,對於經義要圓解、要深解,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境界都能運用上去,舉心動念均是修行,功夫用得上,日久必有成就。人我執不易斷,凡事看淡一點,即算有進步,愈淡薄愈自在,就是漸漸的放下。四相空了,說一個忍辱也是多余的。

  △ 一切冤家對頭不可恨他,他是來成就我們忍辱度的。對於天然災害要忍受,對於自己的清苦生活要忍耐,切不可怨天尤人,要知萬法皆空,對事理因果都能了解,謂之無生法忍。

  △ 清淨心中一絲毫不能沾染,親愛之人要放下,冤家對頭也要放下。度一切眾生,冤家對頭也在內;菩薩沒有一個冤家,冤親平等是大無畏精神。

  △ 嗔恨為修行人之大忌,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嗔。忍辱極易生嗔,嗔心一生,忍辱的修行即被破壞。例如有人罵我,我忍耐住一時不還嘴,但心中氣得不得了,這種強壓制的辦法並不是忍辱的真實義。佛在金剛經中所說,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一段經文時,有“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嗔恨正與菩提相反。菩提,覺也、平等也、慈悲也。而嗔恨之生,由於事之不如己意,便有我相,尚何平等之有?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違反慈悲,更不待言。

  △ 忍辱是定的前方便,“能忍最勝寂滅法”,忍清淨寂滅,把心安住在清淨寂滅就成功了。學佛要受得了寂寞,心忍得下來是初步功夫。修定下手之處即是忍,忍之相是平等。成佛的道路魔多,魔現前不能說好與不好,如被魔降伏即當失敗,如能降魔即是好境界。遭魔是必然現象,功夫愈高,魔王的力量愈大;《楞嚴經》五十一種陰魔,唯一的克伏辦法就是平等心,保持自己的清淨心。

  △ 嗔是一切逆境上發生的憎恚心,為惡業的根本,也是一切惡行所由生。嗔是障定的,定好不容易修成,嗔心一起,一切都完了。忍耐是對治嗔恚的,什麼境界現前均不能起嗔恚心。

  △ 一切境界均系心識變現出來的,只要離開分別執著就會得到清涼自在,自在就成為分證佛。對無緣無故來侮辱我們的人,絕不可存報復之心,應存報恩之想;聽到毀謗諷刺,惡言相向,這都是來成就我們的大菩薩。金剛經說一切法行成於忍,無忍辱則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想作什麼事而遭受人家的破壞,他是來消我們業障的,應如飲甘露;業障消除之後,到了晚年可以有順利的處境。如今既然明白這種道理,即應掬誠接受。上等智別真妄,中等智明是非,下等智知利害,現在連知利害的人都沒有。等到自己真正清涼自在,諸佛菩薩自然加被。觀行固然重要,而觀更重要。行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無觀慧,其它都是盲修瞎練,人天福報。十法界依正莊嚴均是自己心想所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所差別。他人如對我有分別,沒有影響,但是你如果覺得他對你還有分別,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同他差不了多少;外界對於你起分別是消你的業障。菩薩是在境界上學,而不是在經本上學。

  △ 冤家惡人加害於我,不能起怨恨之心。我現在學菩薩,還能有報復心嗎?

  △ 忍辱的功德與不忍的害處,凡是學佛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而境界現前,自己作不了主,就把他忘記了,仍舊是肝火上升,一點不讓人,這實在是對於忍辱的真實利益還未參透。要知道,辛辛苦苦好不容易修持所集的功德,一把火把它燒光,豈不太可惜了嗎?一個人受污辱最易生嗔恨心,辱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嗔恨是修行人的大忌諱,有了它這一生就不能成就,因為嗔恨心與菩提心不相應。菩提含有覺、平等、慈悲義。嗔恨之生,由於事之不由己意,便是著我相,尚何平等之有?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此而不知,尚何覺悟之有?其違反慈悲,更不待言。普賢菩薩說:菩薩過失莫甚於嗔心,以前所積功德雖多如森林,嗔火若生,一齊燒盡。我們平日積功累德,好不容易,稍遇不順心的事,一發脾氣,把以前的功德統統燒盡,然後再從頭來,豈不可惜!豈不可怕!

  △ 障礙大慈悲心的是嗔恚,持大慈悲戒即可破除嗔恚障,縱然有人無緣無故地來侮辱我,亦應以慈悲心修大慈悲戒,作起來很難,但不是作不到;遇到逆緣應立即覺悟,不覺悟,慈悲心永遠發不起來。常常覺悟,悲心即增長,嗔恚心即漸漸消除。

談精進

  △ 不放逸:精進同三善根合起來即是不放逸(放是放蕩,逸是縱逸),就是過著有規律的生活。人若放逸就是對於貪嗔癡三毒不加節制,任性所為,肆無忌憚。不放逸剛好與之相反,是以三善根及精進為體,有防惡修善的功能。對一切善法肯認真負責,精誠集中,故名不放逸。

  △ 甲胄表示精進之義,學佛的甲胄即是精進。如能忍,一切事均可成就。金剛經雲:“一切法得成於忍。”人與人相處,人與環境相處,必須忍耐,唯一目標:若能使道業上有所成就,則任何環境都要忍耐。

  △ 我們每天至少有十一、二小時都在動腦筋,貪著世事,這就是業。過去生生世世都在造業;要勤勞不息地進修,不取不著,即可遠離多生多劫的業障。

  △ 純而不雜謂之精。精進是沒有條件的,有條件即不能與本性相應,有條件容易退轉。例如學佛為求財富、求平安、求兒女上進,希望達不到就要退心了。必須發菩提心,發菩薩願,沒有任何要求及附帶條件,只是為了饒益眾生,為了度眾生,求諸功德法。  

  △ 佛法是一條生疏的路子,豈能淺嘗而止,必須要熏習再熏習,重復再重復,方能見功效。所以多聽經多看經是有必要的,不補佛法熏習即補煩惱熏習。

談止觀

  △ 禅定屬功德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屬福德邊。福德可以給人,功德不能給人,亦如財物可以贈送他人,聰明智慧無法贈送他人,功德是自己專有的。寶志公為觀音化身,主持梁皇忏只能將郗氏夫人超度到忉利天,再上去要靠定力。捨利弗智慧第一,有人問佛:捨利弗何以有如此智慧?佛答:捨利弗心內如鼓,空空如也。一念不生,這是大定。隨問隨答,一經過考慮即落在意識心上,必須要用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與佛心,心心相應。教下的止觀也是定,方法不一樣,目的則同。

  △ 止是禅定,觀是般若,修止必須同時修觀。若是一心專修禅定,修久了,不會馬上得到智慧,行者心理漸漸地消沉下去,容易打瞌睡,起了懈怠心,什麼都不肯作,消極而不行善法,如此則失自利。其次,修止修得好,亦限於獨善其身的地步,因而遠離大悲,不度眾生,亦失利他。故馬鳴菩薩說:“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 觀是看破、止是放下,有止觀才能斷得了貪愛。

  △ 佛對於恐怖的眾生的安慰之處,生死之因緣自己可以做主宰,想不生不死並不難;見思煩惱是生死之根本,如不肯斷是願意在世間。煩惱一起來,立刻覺察,日久功夫純熟,即能斷煩惱,即可自作主宰。看破是真精進,放下是真功夫,只要斷除煩惱,生死即得自在。

  △ 四念處通大小乘,通一切法門,是學佛的基礎。佛將欲涅槃時,阿難問佛:佛圓寂後依誰而住?佛答:依四念處住。所以,若不依四念處,所修行的一切法門均不是佛法。

  △ 觀身不淨。不淨有五種:(1)種子不淨,父精母血作為自己根身的種子。(2)住處不淨,住母胎時多有不淨。(3)自體不淨,身體為四大假合所成。(4)外相不淨,九孔流溢。(5)究竟不淨,死後數小時即變壞。知自身種種不淨,實無可留戀,即不會執著。或謂有此身可作修行的工具,所謂借假修真;請不要誤會,此“假”字非指身體而言,系指佛法而言,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其實身體用不著擔心,有一定之業報,只有多作善事,在修持上用功夫,才能保持身心康泰。

  △ 四念處之觀身不淨,是令對於身體不要過分愛惜。打破身見即能破我執,才能離開世間,往生極樂世界。

  △ 凡是血肉之身均不干淨,小乘佛教有九不淨觀之說。即以選世界小姐而言,各國佳麗均系代表人物,真有沉魚落雁之容,然而除去一張表皮外,身內只有血肉筋骨,污穢充滿,死後不到三天即惡臭充鼻。所以《起信論》說:“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 觀受是苦,受是領納、領受之意。一切受,歸納之有五:身的苦、樂,心的憂、喜,以及身心無苦樂之捨受。苦、憂屬苦苦;喜、樂屬壞苦;捨是暫時的,屬行苦。三界均苦,若欲離苦得樂,除轉識成智外,別無辦法;如辦不到,只有念佛求往生。

  △ 觀心無常,第六意識心念念不停,不用功時不覺得,初念佛的人愈覺妄念多,停不住。一念不生是真心,動即是妄心,首先要把心拴住,若拴不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更不能往生淨土。

  △ “觀法無我”,法指一切萬法,我是四大五陰的假合,四大五陰就是法,一切法空無自性,要常常作如是觀,才能一心一意的念阿彌陀佛。

  △ 眾生有四種顛倒,認為身體是干淨的,享受是快樂的,心是常住的,我是實有的,既有此顛倒思想,所以處處放不下。對治之法,即用四念處幫助,將身心放下。

  △ 不論修何種法門,戒定慧是基礎,不能得定,縱得慧亦是狂慧,定中無慧亦是邪定。

  △ 說到定力,凡夫也有,定的境界不相同而已。凡夫將五欲六塵境界當作真的,心定在五欲六塵之中,故見不到佛的境界。從前佛在祇園精捨見蟻而笑,謂弟子曰:蟻身已閱七世佛仍為蟻身。因蟻是定在蟻的境界,始終無法脫蟻身。人亦如是,人想生天的不多,想生淨土的更少,一生混混沌沌,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無大善惡,一生又一生,白骨堆成山,仍在人道中混,這還是好的;三毒加重,失掉人身,更不堪設想了。

  △ 時間是就眾生分上說的,實際上並沒有時間,是眾生的錯覺。時間屬於心不相應行法,長短沒有一定,念劫圓融,可見時間是眾生的知見。所以經雲:“無量無邊無數劫,於一念中悉明見。”

  △ 凡夫與聖人不同,聖人觀性,凡夫觀相,凡夫處處見,處處著。

  △ 馬鳴菩薩說:“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外緣”指四面的環境,“一切音聲”如車聲、飛機聲等,皆足以破壞我們的定功,所以小乘人要住在山林水邊才容易修道。古語雲:“大隱在市,小隱在山。”十字街頭都可以打坐參禅,這是有深一層功夫的人說的。

  △ 八萬四千法門,就理論上歸納之,可分為二大類:一曰定,一曰觀。定即止,放下萬緣之意。修定是心不起念,比較單純,修行人大致沒有什麼爭論,至於修觀,各人所修的境界不同。修觀是入佛的境界,各有獨到之處。修觀要用智而不用識,用觀照而不用分別,無論對性體或法相,唯有用觀照才能見到如實理,永無乖诤。

  △ 體真止:止就是定。體真者,經論中常說一切諸法皆因緣和合而生,均無自性,如能體會真空的道理,證知其真理即真空,一切事相當體即空,就不會在一切法上攀緣。體真止屬空觀。

  方便隨緣止:又名息緣守境止,如念佛法門及禅宗的參話頭,把其它的萬緣都止著。菩薩曉得空有之真相,空非空,有非有是幻有,空不是頑空,於一切幻化假相的境界上分別種種萬事萬相,而心中如如不動;為了利益眾生,故隨著眾生的緣,亦能安住在俗谛上。

  息二邊分別止:是因第一種偏在真空上,第二種偏在假有上,都不是中道,現在明白假非真假,真亦非真,空有二邊都不執著。

談般若

  △ 從凡夫地至如來地,六波羅密是必修課程,六度中布施重要,般若更重要,布施是放下,般若是看破,二者互有關聯。但何以只提一布施?因布施即包括余度在內。般若是理,余五是事,五度無般若為世間福德,二乘及權教菩薩雖達到九次第定,有般若才能證得圓實菩薩的境界。

  △ 何為正念應認識清楚,所謂正念是息著相之妄念。整個般若經之宗旨,不外無住生心,無住是離相,生心是提起正念,無論學那一種法門,不懂得般若必生障礙,有障礙必有煩惱,所以般若是通一切教義的。不著相即是正念,生的是無住之心,無住的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 依文字起觀照。佛的一切經典,全是由真性理體中流露出來的,全屬般若,不懂般若即無法學大乘。觀照就是般若現前,真性菩提可能透露出來少分。

  △ 怎樣成就真見?必須將有見無見均去掉。有見是凡夫,無見是二乘,有所取都是錯的,不著不取是解脫。事事清清楚楚,事事不分別,阿賴耶識就不落印象,無印象就沒有三世果報。我們學菩薩學不到家,學少分亦好,看不破,看淡一點也好。

  △ 大智慧人得無分別智,了達世間的真相,如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心,世界上萬事萬法不外色相與心,即物質與精神,物質是空的,精神更是空的。

  △ 經雲:“不動離二邊。”不動是正念,正念即無念,是大菩薩的境界,凡夫應當把標准降低。把念頭安住在佛法上,總比安住在世法上強得多。空有二邊均非中道:凡夫著有,出不了三界六道;小乘著涅槃偏於空,過猶不及。念一聲阿彌陀佛,既不著三界六道,亦不著涅槃,是大乘的境界。

  △ 經雲:“不分別我及以我所。”離相回相時,是日常生活中不分別我及我所。我執斷了,即等於阿羅漢。向此路上走,在是非人我上少分別,金剛經之破四相亦即此義。我所是我所有的一切,我是假的,我所有的更是身外之物,放下之後應當隨緣,不可執著。在六道中有生死輪回,即是因為有我及我所,能斷的就是英雄。所謂英雄者,即旁人辦不了的事他能辦。例如斷煩惱、了生死、出輪回是世間一般人辦不到的,如有人能做到即是英雄,所以廟中的大殿稱為大雄寶殿,其意義在此。

  △ 離相並不是不要相,是不著相;若不要相,體也沒有了。不取不著是離相的意思。

  △ 經雲:“不分別佛及以佛法。”楞嚴經中說,以緣心聞法,佛法亦變為所緣之法。佛是講的性,性那能分別,從相上見性,對一切相不生分別心即是功夫。一切佛菩薩均不起分別念頭,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與一切不相混亂。……十法界之相均是心中所生的影子。

  △ 經雲:“不分別眾生及以調伏。”眾生指六道有情眾生,及二乘權教菩薩亦包括在內,若度他們,須調理其心情,並降伏其煩惱。天天干,盡心盡力去做,長時期去磨練,不起分別;對於惡人亦要敬重他,悲憫其一時之迷。一生無憂無慮是一件大快樂事,衣食足、生活在詩情畫意之中,真是自在;佛菩薩無時無刻不是身心自在,世間人如真明此理,必然成佛。

  △ 經雲:“不分別業及業果報。”造作不要分別,果報亦不要分別,三途也自在,這是已經有了一切放下的功夫。一有分別即有十法界,不分別即一真法界,菩薩造的是淨業,淨業是沒有分別心。凡夫造的是善、惡、無記業,現在所要作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菩薩如以惡業度眾生是不得已,他雖殺人亦是善業、亦是大慈大悲,如救五百商主之例,內心中只有慈悲救他之心,絕無惡念私念,故菩薩雖作殺盜YIN妄而仍是慈悲心。但凡夫對於此理雖須明了,卻莫輕於嘗試,更勿取法,否則必趨於惡取空。

  △ 經雲:“不著於思及思所起。”思是意業,所起是身語業,共稱為三業。三業以意業為主,身業與口業必先有意思而後才有造作。思而不著即《金剛經》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經雲:“不壞因,不壞果”,是對治執空者而言。如以前所說,不分別我及我所等等,對一切均不分別,如對此語發生誤會即墮入惡取空,所以再補充說不壞因果,即可以不落空。因與果也是性空,也是沒有障礙,因不礙果,果不礙因,因為彼此無礙,可以借假顯真。“色即是空”並不是把色滅了才是空,而是當體即空、色空無礙,如果不壞假名說實相的話即中道觀。十法界無一法界是真實的,只有本性是真實的,一切的相是真如本性的夢幻泡影,把心收回來不要再隨六塵境界奔馳,收回來就安樂了!一切因與果不壞,是由體起的用,如水起的波浪,不要波浪,水也沒有了,隨緣認得性就成了,所以不必壞因果。現在受的果報不必想離開,如想離開是又多了一層障礙,如果要想離開現在的果報,不分別就可以離開。深明此理,真有大樂,顏回之“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即是不分別。如果看人家發財,買房子,生活優裕,心中羨慕,就是分別,就是執著;真正明白,徹底解悟是一真,什麼境界都是佛境界。

  △ 經雲:“不謂生死有分別,不謂涅槃恆寂靜。”生死與涅槃是相對的,如空與有之相對是一樣的,因為有“有”,所以才有相對的“空”;生死與涅槃亦復如是,如無生死而說不生不死有何意義?凡夫、小乘的知見均有毛病,凡夫迷於生死,二乘迷於涅槃;大乘學人兩邊都不著,走中道第一義的路子。有分別即有生死,生死與涅槃,二俱不可得,照見五蘊皆空,那有生死與涅槃?從圓融上說,生死即涅槃,哪個人沒有生死,各各人皆有涅槃。此中意義絲毫不得誤會,用比喻說,水即涅槃,波比生死;波即水,水即波,水與波既是一樣,何以叫它兩個名字?因為它們體是一樣,相不一樣。水是靜的,波是動的;涅槃是寂靜的,生死的相是妄動的。人的一生由小到老,確有生死,何以說無生死呢?實在是對於相沒有看清,是被相迷著了。如看電影放映名人傳記,由少年經過青年壯年至老年,一生事略,功業彪炳,似乎有生滅變化,實際上張張畫面均未離開銀幕,電影放映完了,銀幕上沒有生滅,找不到痕跡,沒有痕跡,焉有生滅?感覺上看它似乎是個真實的,其實是錯覺。

  △ 內不受六根的控制,外不為六塵境界所轉,才能得到自在。

  △ 只要心在道上,諸佛菩薩之光明時時加被。常親近善知識,與諸佛菩薩同共止住。諸佛菩薩住在大悲性空,念一切智,心無暫捨。佛法以智慧為主,終極的目標是慧。欲求慧必須修定。念念與一切智相應,即無分別智。由本性中透出來的智慧光明,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大慈大悲修六度萬行,但不著相,即與智相應。

談破相

  △ 一切法空,不但理空,事上亦空。既然一切法空,所以無願無求。一心想成佛即有我相,有我相即四相具足,即非菩薩,仍是凡夫。要保持清淨心,不可執著。

  △ 破四相才能隨緣現相,離相必須從大智慧上下手。世間人無論有多大的聰明才智,若有執著即是有漏的智慧,無我執還有法執;菩薩一念不生,即是無相。起一個念頭即有一個相,一切境界現前不起念即是功夫。法界本來是沒有相的。

  △ 對於事對於理一切明達,而後觀一切法知萬法因緣生。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用此種觀念修一切善業,不執著,不污染,即得“不壞意”。此不壞意是指不能加以破壞的,如名聞利養、生死以及有漏事業等等都是可以破壞的,這些東西全不要,還破壞什麼?惟有如此才能得到不壞意。故經雲:“菩薩已得不壞意,修行一切諸善業。”

  △ 經雲:“於諸眾生善分別。”此善字最為吃緊,善分別是了別,用的是無分別心。古人常說的比喻為水與波,水無波浪的時候是無分別,一起波浪,外面照進來的景象就不清楚。凡夫的心剎那生滅如波浪,果然靜若止水,一切森羅萬象即了然於心。人人都想開悟,入法界性才能開悟,佛教我們見性不著相,不著相是不著空亦不著有,空有二邊均不著,才能得中道第一義的智慧。

  △ 心體無念,起念即非真心。言心的性甚為清淨,眾生對於心性本體迷惑,佛乃開示令入佛之境界。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余會,其目的無非令我們認識真心;要入這個境界,必須要把識心內所藏的無明煩惱一齊丟淨。學佛不是修心也不是修性,要知心性本來是清淨的,不必修,只要破了無明煩惱就成了。

  △ 佛說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全是假的,明白此理,應當放下。知一切相皆是性體變現出來的,從因上看皆是依他起相,無自體性。故雲:“為說世間皆從緣起,知諸法相皆悉無相。”

  △ 修行要在轉識成智上用功夫,不要專門去找。除去執著,第七識就變為平等性智;不用妄想用觀照,第六識就變為妙觀察智。眾生本來有的無量福無量慧不能顯現,自己並不曉得,總是想求福求慧,而自身的障礙(妄想執著)又不肯捨去,這就難了。如真想在佛法上有成就,只要肯做,人我執一破,我見沒有了,一切煩惱統統消除了,看一切人都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的假相,而我亦如是,四相破了,即是菩薩。

  △ 十方諸佛及大菩薩皆以般若觀照一切萬法,一切萬法歸納之即是五蘊,五蘊展開來就是百法。必須熟讀四十華嚴,詳細研究五十三參所遇到的各種境界,體會經義,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而最後的歸宿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在頭緒理出來了,應歷事練心,遇到任何事情都應練習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動。修定修慧要由事上修,若僅僅盤腿靜坐是死定,絕沒有歷事練心來得圓融。經雲福慧雙修,悲智雙運,不可有偏,單觀無虛必執有。本願雖是在利益眾生而不可強求,利生的機緣沒有成熟,應先在自利上下手,利生的先決條件是離相無住,真能做到離相無住,可以廣度眾生,否則只能隨喜功德,當你領眾時而自己心不清淨,可能被眾生度走。

  △ 用從體生,用若不與體合,是修行功夫未到家。在一切法中,於人無诤,於事無求,心中必然清淨;無願無求,這就是空,就是三昧。但經中為什麼又叫我們常常發願呢?信願行是三資糧,發願要成佛道是必要的,但不能求此願,有求的心,心中即不平等,必生魔障。修因與證果是依靠體,時時刻刻在回光返照,隨時注意與外面境界染不染。斷惡修善都要離相,現在我們是在因位,這樣做都是般若會上的菩薩,自己焉能不尊重自己呢?

  △ 三谛是空谛、假谛、中谛。(1)空谛是宇宙的本體,諸法的自性,洞然虛寂。因緣所生法,一切法皆空,又稱為真谛,是真實的。如知一切法皆空,即知一切法不生不滅;證得真谛即能開一切智,斷見思惑,三界六道輪回就離開了。所以空谛是破法,空谛不是孤立的空。(2)假谛又稱為俗谛,世間無論依報正報,或色或心,均屬假有,但能起暫時的作用。既知一切法是假的,對於世間一切事物即不必認真。(3)中谛:真空不礙妙有,假相與真理如水與波,真空與妙有實在是一件事,此理若能透徹,了知真俗不二,空假一如,即入於中觀的境界。證得中谛道理即開了一切種智,破了無明,證果則成就了法身佛[注:原文為“德”,疑為錯字]。言諸法以空故,生即無生,非為假有;以假故,無生而生,非為實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為三谛之理。

談菩薩行

  △ 菩薩自度度他,自他平等,不如此修,與本性不相應。正覺是覺悟覺察絕對正確,凡夫迷而不覺,小乘羅漢及辟支佛均為正覺,以正法自覺謂之正覺。小乘人不平等,自度而不發心度人,是被動的度生,不求他,他不度;菩薩為不請之友。度生本來不易,眾生不肯接受還要找麻煩。大乘佛法開頭難,從初發心到初住難走,初住以上的境界,愈走愈容易;小乘則反是。以念佛法門而言,得到理一心不亂,可以到圓初住以上境界。平常把人我是非利害丟得干干淨淨,即能得一心;如仍然有人我是非,不但理一心得不到,事一心也得不到。

  △ 十行菩薩修六度是度自己的,十行以後才能度他。依此推論,凡夫修六度多分是有利於自己。如布施可以度自己的悭貪之心,受施者所得之錢財有限,不過用布施為手段,以成就自己治貪之功。諸惡莫作是持戒的前方便,若起一惡念,障礙他人,持戒即不清淨;很小的善事未做,即違眾善奉行之旨,若隨時留意身口意三業之造作,何時何地不是道場?忍辱也是成就自己,接受他人之侮辱毀謗,可以為自己消災,他人無緣無故來找麻煩,應作還債想。學佛的要件是成就自己,無論受任何委曲冤枉,都不怨天尤人。如作得到,則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可放心度眾生;若仍存有計較之心,是非人我萦繞於懷,學佛算白學了。

  △ 真善知識是(1)能辨別善惡因果;(2)厭棄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而勤求涅槃;(3)有大悲心,修六度萬行;(4)修一切善,離一切相;(5)無障礙修學普賢行門。

  △ 用下列十種方法教導眾生者,謂之善知識:(1)勸發菩提心;(2)增長善根,凡能聞到佛者均系夙有善根,令其增長;(3)勸修六度萬行;(4)一切境界能得解脫自在;(5)成就一切眾生;(6)能得辨才無礙;(7)不著世間法;(8)於一切劫修行無厭;(9)安住在普賢行上;(10)令入一切佛智,入佛知見。

  △ 大乘佛法是處在五欲六塵之中而不染,與眾生同事(四攝法之一)而隨時隨地提高警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厭三界六道。

  △ 世間種種行業,一轉變過來,即是佛菩薩的行業。佛菩薩穿衣吃飯都是在修般若波羅密,在日用平常之中注重觀行,即能轉變過來。大乘菩薩是在五欲六塵之中修行;小乘人遠離塵勞,沒有善巧方便,乃是笨的辦法。小乘人未見性,般若智慧未開,只能解脫三界之內的生死,而不能解脫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沒有方便智與根本智。若有方便智,在修行中均可轉變為普賢大行。但大乘行如不慎重,亦能發生流弊。菩薩有隨順煩惱行,為度生之方便,對眾生有利益時,迫不得已而偶一為之;如自己程度不夠,幸勿輕於嘗試,阿難已證初果須陀洹,尚且遭摩登伽女之難,何況其他!

  △ 三世諸佛是靠山,菩薩一言一行均根據三世諸佛之教訓;三世諸佛攝受菩薩,菩薩再攝受眾生。凡夫要把意識心去掉,依靠經典,依教奉行,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再證實相般若。如此修學,大經大論,讀誦受持,轉識成智,大開圓解。所以說欲有成就,必須依靠三寶。

  △ 大乘法難行,尤其是在末法時代,似是而非的佛法,老修行人亦難以分別。大乘有隨順煩惱行一說,初學佛之人不可不知。見了性的大菩薩,為了度眾生,可以隨順煩惱行,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如羅什大師之吞針故事,即其一例。如一般凡夫四相還沒有破,一隨順煩惱,即入三惡道,不但破戒而且破見。這要看自己的程度如何,幸勿自尋苦惱。

  △ 凡生到西方者均是菩薩,皆能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此種能力是神通圓滿的示現。在裟婆世界不要求神通,求神通必墮地獄,所得的利益很小,而其副作用則甚大,容易走上歧途,招魔障。

  △ 學佛應將佛所說義趣徹底明了,使心中了了,然後修行,遇一切境界時乃能歷事練心。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等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將其所領悟之義趣存養心中,使經義與我心融成一片,如此便是觀照,便是薰習,不一定要打坐參禅。

  △ 佛在一切處所教化眾生,無有疲厭,因其無功用道,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欲有所收獲,常不能滿意,必致灰心;佛盡心盡力教化眾生,什麼都不要,為眾生工作而不求代價,不厭煩不疲倦。學佛人在家在社會,盡心供獻自己的能力,不計報酬,立志作大事不作大官,能如此則自無疲厭。

  △ 智慧是體,慈悲是推動力,神通是善巧,亦是教授法。凡是令我斷惑證真開悟的都是佛身,六塵境界亦是佛身,此世界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如耳根利,聽到樹聲亦能開悟。

  △ 所謂自受用身,是自己用這個身體作為修行的工具,知其為工具故不執著。佛以身作身教、作榜樣,身教即是律藏,佛的經典即是言教,身口意均有教化的作用。

  △ 法界指空間與時間所包括之一切。第一義是佛所證得的,亦即般若、真如、本性、究極清淨;有此智慧才能斷煩惱,念念與第一義相應,與真如本性相應。本性中一法不立、一塵不染,若常常正念真如,是破無明的妙法,由真如本性透出來的智慧,才能明了法界。故經雲:“法界所有皆明了,於第一義最清淨,永破嗔慢及愚癡,彼功德者行斯道。”

  △ 達磨祖師教法是觀心,心要極靜才行。後來人心漸鈍,難於成就,祖師們乃教人改參話頭。其實參話頭與念佛法門相類似,而參話頭如不破本參,不易成就;念佛果然功夫打成一片,亦能帶業往生,謂之二力法門,此功德之殊勝又非其它法門所可比擬。我們如不能直心正念真如,即應老實念佛,專心念佛亦接近第一義。

  △ 正助雙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無論修那一法門,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幫助成就。八萬四千法門均修定,淨土得一心不亂,是念佛三昧,離開戒不成,戒幫助得定。止持是斷絕作惡的增上緣,作持是歷事練心。

  △ 欲見真如本性,必須離名絕相,破除我見;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起念即著相。我見是無始來的病根,不易破除;不過為人處世應知萬事皆空,與我無涉,人情世態隨緣應付,事來即應,不為所動,應完便了,心不著相,條理井然,毫無廢事,時時均在修行,處處皆是佛法。

  △ 人間有善亦有惡,善固可喜,而對惡世界亦不能生厭惡之心,否則即有分別心,無法行菩薩道。普賢行願品中有“恆順眾生”一項,即是不擇善惡一律平等。

  △ 信、解、行三事不能說無有次序,但說同時並進亦可。學人須先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亦必先明佛法真實義而後方能真實修行。但若行得不夠,障深慧淺,即不能了解真實義;有解有行,信心才能堅固。三事互有牽連,並無先後次第之分。真實依教作到謂之行,真實見到佛理謂之解,真實了解三寶之益謂之信,故其中皆已含有證的意義在內,若論實際,無往而非證。

  △ 晏居之時,菩薩與凡夫不同,一則貪染,一則離欲。佛將五欲比作毒箭,對財色名食睡有貪愛之心,即不能行菩薩道。初發心的菩薩,明其理謂之解悟;在日常生活當中朝此方向走,等到了行與證的悟境時,即不在六道輪回,脫出生死。

  △ 世間苦難最多的時候,即有菩薩應化在人間,在應化期間決不表明身份,如表明身份,對眾生弊多利少。凡是在五濁惡世自稱為某某菩薩應化世間,必是冒充的,不可信以為真。若是宣布自己來歷或承認是某某菩薩的化身,宣布以後即要馬上辭世,不作片刻留,如寒山拾得之往事。尤其在亂世,時時都有佛菩薩照顧世人,佛菩薩對於世人平等視之,無有差別之相,佛的清淨願是不帶任何條件的,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等無有異。

談念佛

  △ 念佛心不動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見佛。得理一心生實報壯嚴土,得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二六時中心中常有阿彌陀佛,即能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現在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是打妄想的時間多,念佛的時間少。故經雲:“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

  △ 念佛人講求一心不亂,一心即是心中沒有念,亦即是一真法界;諸佛菩薩弘法利生,並未動心起念,凡夫把動念與不動念分為兩個,而佛是無住生心,所生之心統是無住,所動之念統是無念,生心與無住不二,生心與無住同時,即無分別,能所均斷,才能念到一心不亂,即是見性。

  △ 四緣:(1)親因緣,又譯為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如眼根對色塵時,識即墮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緣,亦即阿賴耶識中之種子。每一眾生均有十法界之種子,各各俱足,取什麼緣即得什麼果,若取成佛的緣,今生必定成佛,主宰命運的在我們自己手中。(2)等無間緣,又名次第緣。謂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繼而起,相續不斷。(3)所緣緣,又名為緣緣,是心裡攀緣之對象,不能間斷,是自己本身的力量。(4)增上緣,謂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以念佛而言,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親因緣;二六時中綿綿不斷是等無間緣;很想往生,念茲在茲是所緣緣;一切道場及善知識是增上緣。

  △ 眾生心淨則見佛,佛無時無處不現身;聞法亦如是,如以清淨心看經,其義如泉湧。見解行持不同於世俗,一動感情即起障礙,如想得自在,無其他路可走,只有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此是過來人的經驗談。

  △ 念就是妄想,時刻不停,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是如此,只能將他轉換過來歸到淨念上,久久自然歸於無念。用功必須修至無念才能證性,方為究竟。

  △ 正念是無念,有念就不正,念佛念到無念而念是實相念佛,《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淨念即正念,才是入於如來的大涅槃道。

  △ 佛法就是求清淨心,凡夫不了解空相,以為打個妄念沒有關系,其實關系大了,息掉妄念很難,與其令阿賴耶識中種其他的種子,就不如種念佛的種子。凡夫執有,錯了;二乘執空,有體無用,也錯了;不執空也不執有,又錯了,恐怕走到無想定的路子,必須照金剛經所說的修一切善、離一切相就對了。

  △ 正念是沒有妄念,就是自性起用。此處最易錯認,因未離心意識故。以不正念還有個“念”,那就錯了。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算不算正念?如果以絕對的標准來講,這句“阿彌陀佛”還是妄念,清淨心中沒有阿彌陀佛。為什麼淨宗將這句“阿彌陀佛”當作正念?因阿彌陀佛名號雖是妄念,此一妄念最接近正念,故淨宗用此一妄念的方法達到正念。(無住生心集)

  △ 真發心念佛,所得到的是理一心不亂。如果不能發菩提心,但有菩薩之大願,用識去念佛,求帶業往生,謂之事念,專心即可。念佛求功夫打成一片,心中無雜事,今生即可以生凡聖同居土,淨土法門之殊勝在此。

  △ 二六時中念念均有佛號謂之執持,斷掉即為失念。失念時雖無妄想,但墮在無記性中,亦屬煩惱;若再起煩惱,則問題更多。故在行往坐臥中,心裡要存有佛號。使用念珠原為記數,手中持著念珠可隨時提高警覺以防失念。

  △ 以理心智心念佛必有成就,以散亂心念佛得福報而已。必須有恆心;一曝十寒,無濟於事。

  △ 千經萬論就是令人求清淨心,即無分別智,是真正的智慧;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之“照”,一動分別心即照不了。心地染污即照不見,心放不下即是染污。念佛一心不亂即是信心清淨,一天念十萬聲而仍有煩惱,是培福報,不可能往生。

  △ 念佛有止有觀,一切雜念萬緣統統放下是止,一心專念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是觀。念佛就是修定,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得不到受用。經論上教我們要誠敬,誠在內心,敬在外表,內外徹底誠敬,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 不念佛還好,愈念念頭愈多。不要怕!繼續念,慢慢地念頭就會息滅了,千萬不要不念。

  △ 不念佛還好,一念佛妄想更多,但是知道它是妄想即不要理它,仍然念佛。如果妄想不斷,距一心不亂還有一段路程,要照顧佛號,不要照顧妄念,久而久之,妄念自然會減少。

  △ 自古以來,念佛人均是佛號與妄念同時而起,只要不理會妄念即是以清淨心念佛。有人臨終往往現起瑞相,他人看到自然生起信心,所以求生淨土,自利中便有利他作用。

  △ 修行人世間事盡量少管,佛門中事也少管。不要有是非人我,一心念佛,有空時間就看經,與佛菩薩交往談天,豈不甚好?

  △ 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有幾種念的方法至為得力:

  (一) 寂靜念。寂滅清淨已經與三昧相應,禅宗譯為靜慮,如此念佛即大禅定,行住坐臥均在念中,六字洪名,字字分明,心中一念不生。
   (二) 清淨念。有漏的煩惱沒有了,無漏的煩惱也沒有了,二邊俱轉,這種念法即真心現前。
   (三) 不濁念。濁是雖在念而仍有疑惑,因而並不太認真;故學佛人在理論與方法上,應徹底明達,毫無疑惑,以淨信心去念。如此念佛,利根人一年即可成就,煩惱重的三年定可往生,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去而已。

  △ 念佛功夫雖未至念而無念,但能行願真切,仗彌陀悲願力,亦蒙佛接引,往生極樂,到了極樂世界即不退轉。不退是初住地位,念佛一生即可辦到,若修他法須經久遠劫數。此方便之方便,今幸聞此法,豈可交臂失之?

  △ 修淨土念六字洪名,字字分明,能念所念俱遣,能念的心是空的,所念的佛是空的,才能開智慧、斷煩惱。

  △ 每一眾生從無始以來,住於生死,受盡苦惱,輪回世間,是可恥的事。修行固然是苦事,而苦盡甜來,並不是做不到的;若做不到,佛就不說了。有信有解必可往生,上根利智之人一天就能往生,最鈍者七天亦能往生,千萬不可看輕自己。無量劫來在生死輪回受苦,比菩薩修六度萬行之苦大的多,修行之苦有限度,六道輪回無限度,學佛吃苦,吃了有好處,生死輪回之苦是白受的。

  △ 大空三昧亦稱大三空三昧,即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心中絕對清淨,世間一切有為法毫無牽掛,佛法也不牽掛。念佛講理念,念到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花開見佛。世間事要放下容易了解,佛法也要放下難懂,不放下又不能見性,大乘佛法放下與不放下是同時的,正在提起時也是放下的時候。譬如念佛,依照大勢至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修楞嚴大定;心地清淨,度化眾生而不為六塵所纏,心中什麼念頭都沒有,沒有能念的自己及所念的佛。無能無所是寂,念念分明是照,無論修什麼法門都離不開此法,步步踏在道上。欲接近華藏世界必須先破四相,世間第一難事是求人,破四相是求己,自己同意如此作,還有什麼難處?到了極樂世界是學本事的,學成之後就要離開這個地方,正同行願品之參訪善知識給我們的榜樣,每個位置均不留戀。從今以後,一切是非人我都看淡一點,絕不執著,學吃虧、學忍讓。假如真能與空寂相應,無人無我,誰受生死,當下即得解脫。此境界如能轉得過來,歇即菩提。

  △ 華嚴經所說的是一真法界,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屬有為法,有生有滅。我們所了解的佛法只是皮毛,沒有甚深的功夫不能了解佛法的真實義,只能隨分研究,隨分演說。最要緊的還是念佛,除此之外沒有辦法入佛境界。如佛念好了,把身心世界都放下了,到了極樂世界,所讀的不是八十華嚴,而是大本華嚴。

  △ 經雲:“不於業中分別報,不於報中分別業。”通達華嚴經的真實義,能於一句兩句經文中,時時起觀照,一生受用無窮。業是造作的時候所發生之事,身口意三業,造善業有善報,造惡業有惡報,絲毫不爽。在造善業的時候,不可用分別心,一動分別心即是用了意識心,不分別與法性理體相應。只是按照理論去修行,不必一生求生西方,若求生之心殷切,只能生凡聖同居土,不能生實報莊嚴土,因實報莊嚴土無分別心。不於果報上研究他的業因,得人身是果報,周圍環境也是果報,既然是果報,只有隨緣消舊業,不必想像其從前發生的原因,因為想也沒有用,只要今生勤修戒定慧,求出生死苦海就成了。

  △ 凡是不變的是真的,有變的即非真。凡夫執有,二乘執空,這是凡小的毛病;大乘兩邊均不著,對於宇宙人生一切通達,謂之般若。無始以來,我們被煩惱所熏習,實在太久了,財色名食睡是地獄的五條根,天天以五欲熏習,樂此不疲。

  △ 現在我們所用的心,是念念逐外籌量,一切煩惱由此而生。佛法教人破執著,此與外道處處執著恰好相反。心念念向外執著,則迷惑顛倒,沉淪三界六道無法出離。修淨土法門放下一切萬緣,不但五欲六塵不攀緣,弘法利生也不攀緣,把心拴在阿彌陀佛聖號上,綿綿密密,功夫純熟自然得到一心不亂,生死可得自在。

  △ 一聞到佛法即至誠懇信,依教奉行,境界現前不為境界所轉,此乃是多生多劫來所種之深厚善根所致。凡夫學佛以泛泛心情聽經,亦念誦、亦禮拜、亦隨喜,不過種種善根而已,其實得不到什麼受用。

  △ 佛法太難了,學小乘也要先做到無我,談何容易!若想成佛,就要經過三阿僧祇劫。設佛不說淨土法門,吾人對於佛法只有徒生仰慕之心,不過種種善根而已,很難達到究竟的目的。佛大慈悲開示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當生就能成就。但不可誤解,以為造業之人念佛均可往生。祖師說“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是指學佛之後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可再造新業。在日常生活當中,平常只以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念在心中,無論遇到什麼境界現前,即以一句聖號對付之,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不要思量,老老實實守著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此一句聖號與一切法均不相應,自與六道均不相應,故可脫離六道,超出輪回。

  △ 念佛是了不起的法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老師教其念佛,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心常念佛,心就變成佛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言其心力平等,外道念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就來,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境界均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念佛佛現前也不要歡喜,見如不見,你作得了主宰就行,禅家說魔來也斬,佛來也斬,就是這個道理。

  △ 念佛是清淨念,修念佛法門與三善道三惡道均不相應,只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相應,可以生淨土。所以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無念,故曰勝方便。從初住到等覺都得修念佛法門,近代祖師大德無論研究那一宗的無不提倡念佛法門。江味農居士提倡般若與淨土同修之法是理念,理一心不亂若是未能達到,還可以保持事一心,品位亦高。一般學佛的人不知此項要義,以為能帶業往生就算不錯了,如萬一修得不到家,則轉眼又受生死輪回之苦。

  △ 念佛就是止觀。止一切境界,都要放下,息一切妄念,就是定。觀是幫助止,觀一個法門。持六字洪門,清清楚楚就是止觀,就是靜慮,就是參禅。初學要有一個清靜地方,不被外界環境所牽走。

  △ 念佛法門本為至圓至頓之無上妙法,若僅為自了,以欣厭心情希求,則最上乘大法竟變為小乘,只能下品往生,多劫不能花開見佛,因與佛之悲願相違;若不稱性起修,甚至往生下品亦不夠資格,只能生到疑城,經長時間方能生安養,豈不可惜?所以學佛先要開智慧,多讀大經大論,體會經論中之真實義理,並非研究佛經文學及其詞藻。必須屏除外緣,收攝身心,令心攝在一處而不馳散,乃能起觀。

  △ 修道是修通大涅槃之路,修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是大定,心中有定就是在道。修淨土,念念之中有阿彌陀佛;若心中一時無阿彌陀佛,即離了道。阿彌陀佛即是信號,心中無即失了航線。

  △ 一個人能接受佛的教訓,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善根所致。印光祖師說,能夠死心塌地地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第一等聰明人。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所以今世修行人應以修淨土為正行。

  △ 發了大心之後,欲紹隆佛種,度脫一切眾生盡成佛道,生生世世不捨眾生,但是人事環境太復雜了,若不離一切相,便畏生死流轉,而退了道心,前功盡棄。如捨利弗發大心,因人乞眼,示現難行之法,以及阿難想學大菩薩,平等乞食,而遭摩登伽女之難,均是給學人之警惕。悟達國師十世為高僧,冤家無機可乘,俟為國師,皇帝賜沉香座,生得意想,冤家乃得其便,遂有人面瘡之厄。由是可知,發大心修大行實在不容易,然而有勝方便在,即念佛求生西方,難而不難。須知念佛法門正為發大心者說,幸勿輕視,否則實在大誤大癡。

  △ 往生極樂世界,除本師阿彌陀佛外,並可親近諸佛如來,此系四地菩薩的境界。如肯老實念佛生到極樂世界,等於四地菩薩的地位。我們修淨土法門已經是如此占了便宜,卻不肯死心塌地地念佛,還要取巧,還要再貪便宜,實在是自暴自棄。

  △ 如來三昧與菩薩、二乘、人天所修之定均不同。佛之行住坐臥均在定中,是為楞嚴大定;而念佛所修的定則與佛的定相應,所以佛在各種經典中提到念佛法門,極稱贊其殊勝功德。

  △ 欲報父母恩亦得先往生極樂世界,到那時就有天眼通,可以看到過去父母現在在那一道中,再去救度他們,不生極樂世界沒有辦法。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其地位可與大菩薩相比,一剎那頃游行無量世界。所以現在要死心塌地地老實念佛,不但世緣要放下,佛法的緣也要放下,其他的經典不要念了,要專修淨土,歷代祖師均如此說,賓主要分清,念佛是主行。

  △ 世間萬事皆是相對而有,虛幻不實。修行人不在世間一切對待事理名相上認真,心中存有漸漸擺脫之意,勿令間斷。復於此際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一心專念,亦不分別誰是念、誰是佛,但會念即是佛、佛外無念,上與十方如來心心相印,下與法界眾生息息相通,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此種念法與實相相應,與一真法界相應,與心淨土淨之義相應。果能如此,何愁不往生?

  △ 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並無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塵之念。蓋念佛之念,無非真如之本體,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真如是清淨心,佛念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以相應,所以念佛之念,綿綿密密,能至念而無念,故曰勝方便。

  △ 即心是佛,何必持名念佛?此乃學佛人之邪知邪見。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理,不可執理廢事。眾生迷惑顛倒,不攀緣佛即攀緣六道,念頭是剎那不停的。與其攀緣俗念,不如攀緣淨念。煩惱未斷,生死未了,很想成佛,念佛即成佛的增上緣,豈可輕視持名念佛法門?

  △ 修淨土者以阿彌陀佛為所緣的名號。古德開示念佛要念“阿彌陀佛”四字;有稱六字名號者,加“南無”二字,即恭敬歸依禮拜之意。昔蓮池大師說:教他人念應念六字,而大師自己則念四字。何以故?大師說:念四字者是一心一意地求生淨土,表示決心。四字比六字方便簡單,容易念到一心。教人念可念六字,因其未必有決心,先令其種植善根,此祖師教人之苦心也。

  △ 持名念佛,不必觀想,如要觀想亦未嘗不可,須知色相已包括在一句名號之中,名必有相,先有福而後有名,名相皆不離一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與心有密切之關系,一句名號功德無量無邊。

  △ 一念不生為正智正見,如念佛,在二六時中念念有阿彌陀佛在心中,謂之正見。如念妄想則為邪念,一動念即非正見。

  △ 修行要常想六字洪名,口念不關重要,心中要常念,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相續不斷。初學通常要用念珠,每晨念三串珠,念三聲佛號撥一珠,一直念下去,絕不中斷;以後再五句撥一珠,或十句撥一珠。在念佛時任何閒事都不要管,行也念,坐也念,句句分明,不清淨場所及睡時不必出聲,心中仍念,久而久之,即得念佛三昧。

談淨土與般若同修

  △ 淨土與般若,語別而義無別,淨土由有門入,一般人以為淨土著相,般若講空,似相對又似矛盾,實在是相輔相成,正好兩門合修,則道業日進。

  △ 般若與淨土同修,關系非常重要。淨土是一切法的歸宿,任何法門均與淨土脫不了關系。研習興趣專於那一宗盡可由之,而捨棄淨土則其所學不過世間學問而已。

  △ 念佛是生心,離相是無住,心中空空洞洞卻能提起一句佛號,正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生無所住心。

  △ 念佛人聽到不住一切法,覺得有一點不大合乎心意,因為念佛,心中即有阿彌陀佛,豈不是心亦住在阿彌陀佛嗎?須知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其意義是心中干干淨淨,六字弘名清清楚楚,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不但念佛,無論什麼事都應如此。江味農居士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教理圓融;不要執著,執著是往生的障礙。六度代表萬行,亦即代表一切法,大乘並未捨一切法,一切法不離般若。學佛善學的即應把力量放在“看破、放下”一語上,華藏世界也是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六凡不能住,四聖也不能住,有住即是治產業了,有了家即不自在。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得法之後就馬上換個新境界,若是常在一處不動,就是有所住了。

  △ 在打佛七的時候,偶爾妄念少了一點,以為是得到一心,須辨別清楚。理一心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佛現前心裡還是如如不動,心中如如不動的時候見到佛才是真的佛現前。慧遠大師一生見到三次淨土相現,到臨終時才告知徒眾。般若講無相無不相,念佛也講無相無不相,明白此理,才能身心清淨與佛淨土相應。江味農居士說:“念佛須念至一心不亂,至此則念而不念,尚何心土染淨之可說,無相也。而正當此際,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便現在其前,無不相也。由此可悟念佛義趣與般若毫無異致。

  △ 修淨土不能離開般若。真正能老實念佛,可以不必聽經研教,念佛時心裡還打妄想就不老實,千萬人中難得有兩三個老實的。欲想在淨土門中有成就,即不能不留心般若。般若即離相,無論著我相、著法相,稍有分別計較,便是住塵生心;心有塵染,那得清淨?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把一切事看淡,心裡不執著,一有分別計較即是煩惱起現行,有煩惱有染污即不是菩提心。千萬不要以為淨土法門不談般若,無論什麼法門,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

  △ 一切染幻皆應空有不著,娑婆是染虛妄,西方是淨虛妄,西方極樂世界以及華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現,不是外面來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變現出來的,即不著有,而求見佛生西即不著空。非仗他佛之力,自佛不易現前也。

  △ 對於一切莊嚴境界不發生愛好之心,才能遍往十方世界佛剎,若有樂著之心即是凡夫。佛法是圓融的,大徹大悟之人決無門戶之見,謗禅謗淨均屬不通之人。學佛人心中一定自在,自在、般若、解脫是三位一體的,不能分家。真學佛的是了生死、成佛道,假學佛的是求名聞利養、求享受,能知此理即可明辨是非。

談往生淨土

  △ 念佛求往生不要說再等幾年,再等幾年就來不及了。果能對四谛法(苦、集、滅、道)有深切的了解,一定可以放下了,如果說已經看破,而仍然放不下,實在未看破,所謂知難行易,真實不虛。

  △ 阿彌陀佛在因地中曾發四十八願,我們的願力若與四十八願相同,可說是與阿彌陀佛志同道合。以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作為我們自己的四十八願,就容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 人生短暫,一晃就過,如真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最有福報之人。若欲往生必須求解,除非二六時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可以不要求解,否則必須聽經,以免盲修瞎練,一定要懂理,否則不能成就。

  △ 世間人前世行善乃聞得阿彌陀佛名號,是多生多劫來的善根。目前人類有四十億,有幾人能聞到佛法;聞法之中,又有幾人聞到淨土法門;其有能聞而起修者,更是少之又少。我們今日能有機緣聞到淨土法門,聞而起修,應當為自己深自慶幸。人身難得已得,佛法難聞已聞,若不於今生度脫此身,更待何時?

  △ 往生極樂世界是活著的時候去的,不是死了之後去的,死後就作不了主。現前不能開智慧,爾後即不能往生,學佛是白學了,未免冤枉。過去人能往生,主要是世俗之事放得下,一切不操心,事情來了就辦,辦完就了,過去不想,未來亦不想。修淨土用此種心情去修,一句有一句的用處,以此方法勸化他人,送他成佛,將來他要度多少眾生!

  △ 念佛人到臨終時絕不可怕死,怕死,心就亂,能否往生亦在最後一念,臨終時心不顛倒是大福報。凡夫平日修行難免放逸,到臨終時心裡清楚,懂得教理,求生心切,念佛力量最大。室內應供一尊阿彌陀佛接引佛像,並立一幡,使臨終人以手持幡帶。助念之人句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臨終人聽得清清楚楚,必蒙佛接引。助念之人如能使二人往生,到臨終時此二人必來接引。慧遠大師一生當中有三次見到極樂世界,到臨終時才對弟子言說,可見淨土法門真實不虛。

  △ 一切放下,一聲佛號念到一心不亂,即可往生極樂世界,在此亂世更應速求出離;一切放下即是大徹大悟,執著決定出不了三界,捨的利益太大了。

  △ 念佛心不動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見佛。得理一心生實報壯嚴土,得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二六時中心中常有阿彌陀佛,即能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現在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是打妄想的時間多,念佛的時間少。故經雲:“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

  △ 凡夫修行要先修人乘,先要作一個好人,人修好了才能保持人身。只憑有口無心的念幾聲佛號生不到極樂世界,必需要修定,還需要修四無量心。

  △ 世間事均是假的,人到老年患得患失之心更重,其實人生一切遭遇都是前世善惡業因所結的果,現在遇到了只有忍受;如自己想如何便能如何,佛就不把“求不得”列為八苦之一了。人生一切境遇皆受因果律之支配,今生之財富是由前生財布施得來的,今生的智慧是由前生法布施得來的。有許多人發了意外之財,不但病魔纏綿,損失殆盡,且把老本花掉,此種事例世上所在多有。所以人不必貪求,要放下一切,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守住了,心地才清淨;心地清淨,決定往生。“看破”是真學問,“放下”是真功夫。

  △ 現在學佛的人,多數不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總要想先買一所公寓,有個安定的處住,生活求其舒適,飲食要求營養,收入總嫌不夠;生活過得富裕快樂,有空閒的時候,研究佛法,念佛念經拜佛,聽聽經,跑跑道場,吃吃素齋。此不過表面上冒充佛子,論其心只希望在娑婆世界多活幾年,享享清福,並不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有此種懈怠的心情即不可能往生,永在六道輪回。要知學佛要下決心,一心求生,不必顧慮自己的生活。只要心在道上,自有護法龍天護持,不虞生活無著。如果心不在道上,每天為自己生活打算,則護法神也就樂得的休息一番便了。還有同修,總想找一個清淨地方修行;須知掩關潛修固然有功效,但也是修行人的險著。古人說:“不悟道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若是修行程度不夠,而妄想入山清修,恐怕修不好還會招魔,出大毛病。

  △ 凡夫對於身體太重視,唯恐委屈了他,恐怕累著他,不能精進之原因在此。古大德念佛念到筋疲力盡還要念下去,身體毀滅都可以,佛號決不間斷,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若稍為顧惜自己的身體,還要多活幾年,佛號就念不下去了,稍存此種思想,就去不了極樂世界。

  △ 內息妄念,外息攀緣,一切放下,淨心念佛,三五天內即可往生。佛出現於世,即為此一大事因緣而來。尤其在末法時期,五濁惡世,必須作此功夫。此一功夫有成就,願走就走,要多住上幾年亦可,不是留戀這個世界,而是要多勸幾個人往生。所以念佛求生淨土,必須認真,不可放逸。

  △ 智慧之火焰能消滅煩惱;修行講開智慧,智慧能斷煩惱。修淨土可以帶業往生,其余任何法門無此方便。淨土是二力法門,佛力加被我們,但我們自己現前也要有一念清淨心,否則不能去。現前一念清淨,是伏惑而不是斷惑,是用石頭壓草的辦法;斷作不到,伏可以作到,以理智克服感情。世間事要看破,名聞利養決定不能牽掛,臨命終時才有把握;但須家人也懂佛理,不要惱害,才能往生。

  △ 學佛多年,雖遇善知識教導,卻仍攸攸泛泛,毫無進步,病在信心不足,不肯精進。常說的淨土法門,認真念佛,念一二年往生的,真有其人,確有其事,不見得他們學問好,佛法比我們懂得多,就是認真去作而已。把世緣放下,認為念佛是一件大事,短時期內即有成就。

談魔外

  △ 魔的大根大本即是貪欲,五欲六塵就是魔。菩薩修行宗旨在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智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 經雲:“善守身語及意業,恆令依法而修行,離諸取著降眾魔,此智心者所行道。”以最淺顯的說法即是:身必須離殺盜YIN,語必須離四種口過,意必須離貪嗔癡。依此修行,所修的仍然是福報而不是菩薩道。十善業是有漏的福報,修十善業而離十善之相,不可取相,不可執著,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能如此則可降伏眾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是離諸取著,“離諸取著”即可降魔。

  △ 經雲:“眼終不見不淨佛剎,亦復不見異相眾生。”所作所為統統不要了,回向眾生,心中一塵不染,心淨則土淨。佛看眾生各各均是佛,因為他沒有分別心,只有平等心,心中不起分別,一律平等。學佛之後若是煩惱更重,已入魔境,與佛法背道而馳。對於壞的環境處之泰然,修的是自己的清淨心、大自在,若是見到佛歡喜,見到魔不歡喜,就不自在。自己若無分別心,豈有佛魔之分?

  △ 凡是心外求法均謂之外道。佛法講明心見性,如不在此下功夫即是外道;學佛而仍隨六塵轉,心不清淨即是外道。

  △ 佛陀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容易辨別,佛門裡面的外道就很難認識。說到究竟處,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念佛如不曉得消歸自性就是外道。外魔沒有多大的力量,只怕自己本身的魔。四魔就是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四種:一為五陰魔,五陰非外來,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為眾惡之淵薮,所以才發生七苦;二為煩惱魔,根本煩惱,迷惑事理,障蔽正道,亦屬於自己的;三為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妨礙修道,但並非外來;只有第四種魔,天魔是外邊的,他是欲界第六天主,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我們的修行程度不夠,他還沒有時間來打擾呢!佛法中無論修那一門均離不開明心見性,如目標不訂在明心見性上,向外馳求,仍然是外道。楞嚴經說捨識用根就是指的此事,在日用平常之中,若依舊用第六意識即屬魔外。

  △ 魔在人間的時候都是學佛的,未學得好,就變成魔。學佛的人若是帶有一分貢高我慢嫉妒的心,雖然也修布施,也修禅定,有相當功夫,命終多趨向於魔道。

  △ 魔有內魔外魔,內魔最害人,自己的煩惱就是內魔,就怕內魔與外魔勾結,名聞利養都是魔。

  △ 修行人遇到任何境界現前要不執著,執著即遇魔障。例如打佛七,有人很精進,見到佛像發光,聞到異香,此系極粗的境界,若真遇到實在沒有說的必要。念佛念得好,三聖全來,不必動心;西方極樂世界現前,也不必歡喜。心中一動歡喜心,就不清淨。什麼境界現前,不理他,你的功夫又進了一步;一沾染,就是魔。

  △ 凡障礙身心清淨者,即是魔,必須認清,古德說“但盡凡情,別無勝解”。佛在經中叫先破分別執著的根本,即五陰六處十八界是根本,六道凡夫均因此而流轉,能破除此根本即是華嚴經中的一真法界。一切萬法歸納為十八界,加七大為二十五圓通,圓通就是成佛,隨便拈一法均能見性成佛,其體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明白此理即得大受用。

  △ 學佛人對高僧傳與居士傳不可不讀。古來學人進德修業有了基礎再出去參學,否則不辨是非邪正即易於招魔。參學在佛法中是必經的過程,但是不能專向一位老師學一輩子,如此也是著了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東西,我們認不出來,《楞嚴經》中五十種陰魔其表現的道行,幾可亂真。佛法有個密訣,即一切境界現前如如不動,捨己為人,犧牲自己亦在所不惜;但是不能捨棄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事均是魔業。

  △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本來修得很好,很有進步,忽然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一發脾氣,一燒就完了,這是世出世間一切事業成敗的關鍵。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一現前即是來考試的,不管外面境界變成什麼樣子,心中要如如不動,因為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心理變現出來的。在世間作任何事情、作任何職業都可以修道,必須認定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善知識,善人固然是恩師良友,惡人也是佛菩薩化身替我們消災的,對他們都要表示感恩之心,絕不可起一點是非人我的念頭。菩薩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如他不高興我,我就躲開,免得使他心中生煩惱,隨時隨地都在修菩薩行,這樣做還會有嗔恚嗎?

  △ 學佛者心中有名聞利養之念,必定招魔。真有道心者一定遠離五欲六塵,名利心放不下者必不是善知識。只要自己心中清淨,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若老實念佛絕不會招魔。

  △ 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魔已混進佛門。凡是心外求法的均是魔,五欲六塵是魔,障礙我們明心見性的是魔,修有漏果報的是魔,修四禅八定的也是魔。人人都愛魔,電影院排長龍,場場客滿;一家人圍攏來看電視,耽誤正業。而參加法會聽華嚴經的人,以台北市說,每十萬人中最多只有三、四人。現在學佛的人,變為魔眷屬或變為外道者甚多,自己不覺得而已。

  △ 勇猛精進,沖破魔眾。魔眾不是外面來的,真正的魔是無明、塵沙、見思煩惱。學佛如不能斷除煩惱即是冒充佛子。學佛宗旨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如迷而不覺,佛想加被也加被不上,故知障礙仍然在我們自己這邊。

談功德

  △ 功是修行的功夫,德是本性的德能;功是戒定,德是智慧,三世諸佛的教法即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梁武帝以國家財力蓋四百八十所寺廟,度數十萬出家人,達磨祖師說並無功德。修功是斷煩惱塵沙無明,德是本性中之智慧現前,能了生死、出三界、證菩提的是功德。功德內包括福德,福德內無功德,福中無慧,慧中有福;修福如不著相即是功德,有為是福德,無為是功德。 

  △ 三輪體空平常多舉布施為例,無能施所施之境界。能施即能施之心與能施的我,所施即所施之物與所施對方接受的人。其實作任何佛事救護一切眾生,均應三輪體空,否則與本性不相應。離相非常難,離相即見性。世間好人甚多,所作好事亦甚多,但均屬有漏的福德,不能了生死出三界。懂得離相,不著相,即有般若智慧在內。

  △ 修供養是明心見性的方法,證菩提的適當法門。但有所求,即與供養布施之義相違,即變為人天有漏的福報。

  △ 凡夫修一切善事不能與心性相應,故其效果甚微。經雲:“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根即有堅固之意,例如首楞嚴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之義。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善根非常重要。修善事必須稱性,性是無量無邊的,一點小事情能成就很大的功德。

  △ 勸一人念佛比自己念佛功德大,勸百人念佛就是菩薩,勸萬人念佛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談弘法

  △ 說法合乎十方諸佛所證之真理,謂之契理;說法合乎眾生之智識與根性,謂之契機。契理契機是說法的大原則。

  △ 慈悲不是對於好人壞人一律不分的,對於好人要慈悲攝受,對於壞人也要用嚴厲的手段以對治,皂白不分釀成“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任其墮落,即非真慈悲。但經中又說: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全要恭敬;此話豈非矛盾?應知對待好人壞人是心中一律平等,不起分別;而相上要有分別,相上不分別就沒有是非。對待惡人诃斥或用凶惡面孔責備,也是教化的一種方法。使他改過遷善,還是為他好,心中還是慈悲。

  △ 度眾生,只要使其聞一聲佛號,即已令其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因緣成熟會進入佛門。

  △ 有人說弘法不容易,愈熱心煩惱愈多。其實不必顧慮,自行化他都要隨緣。若有他人破壞,於自己的清淨心毫不相干,是障礙了眾生的法緣,如我自己發生煩惱,說他把我的法緣破壞了,豈不又著了“我的法緣”之相嗎?自行化他應當什麼條件都沒有,他人能從何處破壞呢?

  △ 智慧是體,慈悲是推動力,神通是善巧,亦是教授法。凡是令我斷惑證真開悟的都是佛身,六塵境界亦是佛身,此世界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如耳根利,聽到樹聲亦能開悟。

談煩惱習氣

  △ 凡夫自無始以來,在三界六道熏習的都是感情,立時斷掉,談何容易!必須聽經研教,慢慢熏習。感情是假的,不通教理的人臨命終時,對親眷恩情不斷,無法放下,難望超生善處。學道要少攀緣,斷情不斷慈悲心,增長菩提心,將世間意識斷除,沒有人情的牽累,沒有物質的掛念,才有成就。

  △ 煩惱是修道的障礙,對治的方法是念煩惱之種種性,而不要念煩惱之相。如常常想某某冤家對頭給我氣受,愈想愈氣,就是煩惱;如想與人好,對他有特殊的喜歡,也是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如如不動,果不動心,生死即了。

  △ 煩惱即菩提,千萬不要誤會,必須建立在離世間上。如何離世間?世間是由分別執著而來,以轉識成智說,前五識及第八識是隨著第六七識而轉,六識是分別,七識是執著。無分別,第六識即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是人我執、法我執,不執著即轉為平等性智。第六七識一轉,因而前五識變為成所作智,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凡是幫助我們離開分別執著的即是佛法,如果是增加我們分別執著的即是魔。

  △ 果報有苦有樂,苦樂二字是相對的。講到真正的離苦得樂,見思煩惱斷了才行,如果只是生天,天福享盡還是要受苦報。斷見思惑不簡單,要以聖教熏習。幸虧佛還告訴我們一個淨土法門,只要有決心一定可以離開這個苦惱世界,往生淨土;其他種種法門,都要斷除見思惑才能修成。眼前世間上種種享受均不是真正的福報,大福報是臨命終時心不顛倒;聰明人現在的財色名食睡都不要,只求臨命終時不害病,預知時至,佛菩薩來迎,端坐而化,這樣今生才不白活。

  △ 凡夫終日忙祿,應酬既多,回家又不攝心靜慮。雖然每日早晚兩課,而心中未曾一刻安寧;盡管念誦,妄念依然壓倒正念;亦從不體會到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等道理。因之修身多年仍然隨境而轉,自己作不了主,得不到佛法的益處。此皆由於從來未曾攝念觀心,從未於不著相及二邊不著的道理體會了解,以致如此,實為可憐!至於現在工業社會,一般人民一天忙到晚,只顧如何賺錢,在功名事業方面或有一番成就,世俗人羨其能干,稱譽備至,其實此種人最可憐憫。因其一心向外馳求,實與佛法根本教義背道而馳,縱能在今世富貴雙全,豈能保持永久?輾轉下劣乃必然之結果,可悲也矣!

  △ 住的地方認作是自己的家,就被圈住了,應當作旅館,住一天算一天,就自在了。在家人如此,出家人更要作此想,如以為那個廟是我的就糟了!自己如果有一個住處就不能遍法界現身,現在住所只能作自行化他的處所。一切相重在受用,不在所有權,有主權就受主權的約束。買一輛小包車要有存車的地方,保養管理,還要洗車、擦車、上油、繳各種稅捐,辦理保險,種種手續麻煩極了;若要雇司機開車,還要替他安排宿捨,問題更多,等於替車服務,被他拖累。不如坐計程車,招手即來,付錢即去,……。住公家配的房子,住一天算一天,既不要付房租及修理費,也不要納房捐,我活著的時候用它,死後誰住都行,豈不自在,何必買房子為兒女置產業?須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如果有福報,他還能看得上這所公寓嗎?

  △ 何為自利?蓋大廟,香火盛,四事供養無缺,此是自害而非自利。斷煩惱,證菩提,不求名聞利養是自利,古來出家人自稱為貧僧,現在有大福報的出家人已經離開了正道。利他亦如是,應在道業上利他,幫助他成無上道。修行人幸勿錯會自利利他的真實義。

  △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有何意義?如僅為了衣食利祿,則人生毫無價值可言。爭名奪利必須心毒手辣,造諸眾罪,來生更受苦報,人無智慧必走此路。貪心斷了即了生死,依金剛經說身命尚可布施,還貪什麼?自殺的人太可惜,既然自己生命都不要,為何不犧牲一切,為眾生做點事,把這一生的精神體力供獻給社會國家,服務人群。先從身見上轉,轉為妙觀察智。一切萬法如夢幻泡影,得無歡喜心,失無惋惜心,無得失之心即了生死,無得失之心即大自在,現在就干,即與佛菩薩一樣。

  △ 我們為什麼要生到這個世界來?佛說我們來是受果報的,因為多生來所造的業必須要受果報,因業而來,不得不來。還有一種人到這個世界,是為了教化眾生而來。所以這個世界如同一個大監獄,裡面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犯人,一種是管監獄的教導師。

  △ 凡夫的五陰是業報,人身就是為酬業而來。前生造的業,這一生要受果報。既知是受報,對現前環境應泰然處之,逆來順受,要心甘情願地承受,且不能再造新業。所以佛給我們開示念佛法門,念佛與六道均不相應,僅與極樂世界相應。

  △ 學佛不能自暴自棄。我們發菩提心,時時刻刻存心度化眾生,那麼當下就是菩薩,護法龍天都會在四周保護。菩提心增長了,煩惱自然就會減少;煩惱減少,自然得到清涼自在。我們可以試驗一下,只要有七天的功夫,必會得到清涼自在,時間再長當然更好。

  △ 吃虧上當心中要平淨,不要起分別,吃一點小虧即念念不忘,斤斤計較,煩惱絕不會減輕,只有日日漸增長,苦海無邊。須知因果通三世,沒有憑空而來的吃虧上當,總有其來龍去脈的道理;自己萬萬不可欠他人債,一切債務無論是金錢債或人情債要盡速了結,因果絲毫不爽。

  △ 佛光有三種人見不到:(1) 凡夫見不到。清涼大師特別加以注釋,謂此指愚癡之凡夫見不到。(2) 知見不正的人,即相信邪魔外道的人,與佛無緣故見不到。(3) 佛門內,學佛而無深解者見不到。

  △ 修道之人目的在續佛慧命,自己專心苦修,不拉攏信徒、沾染世法,不必怕沒道糧,果真心在道上卻沒飯吃,韋陀菩薩要負責任。要相信佛語,最可靠的是佛而不是人。

  △ 愛是大煩惱,從無始劫來生死輪回之苦,均是受了愛的害,現在還不肯捨棄,真是愚癡!布施以修捨,佛經中有所謂“一切施”,施捨到了極處,愛根自然能斷。

  △ 家是貪愛束縛的根本,一般人都免不了。無家,孤苦零丁,是苦;有家,上有父母下有妻子,仰事俯畜,苦上加苦。就修行之成就來說,出家在家沒有區別。菩薩知家是空的,家庭的集合也是因緣的湊合,故不會受家庭的系縛。不明此理,家庭只有情愛與煩惱;明此理,要教導一家人深信佛法,淨化家庭。

  △ 學佛人若貪欲多必然妨礙道心,錢多會使道心不堅,因有牽掛必發生障礙。

  △ 如環境許可,公私事務一概不作,放下萬緣專門修行,這是一種福報。而為了家庭生活必須工作,亦未嘗不可修行。作事與修行並無妨礙,事情照作,但不要著相,作完就了。照金剛經上所說的,離一切相,修一切善,了知一切事均屬夢幻泡影,二十四小時都作如是觀,就容易成就。

  △ 我們供養父母,甘旨無缺是事相上的供養,如能成聖成賢,符合父母的希望,是真供養。供養佛,香花燈燭是事相上的供養,依教奉行乃是真供養。

  △ 今人耐性不及古人,凡事都想在最短期間內完成,因為工業社會時間就是金錢。從前人跟老師學道,一二十年是很普遍的。佛知眾生無耐性,所以對小乘人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說多了恐怕學人退了道心;其實大乘經典說成佛要修無量劫。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吾人現正在夢中,醒覺過來,方知世事如幻。空華佛事,水月道場,連佛法都是假的,何況世間一切有為法。經論中說得清清楚楚,我們天天研究,但還是造罪業、起煩惱,其原因是沒有進入佛菩薩的境界,所以得不到受用。佛法是斷煩惱的,如學佛而仍有煩惱,是與佛法背道而馳。

  △ 迷悟之由,佛在經典中說得很清楚,迷了就有十法界,十法界中除佛菩薩外,余皆在迷,不過迷有輕重,迷執之過失了解以後,即知為什麼要學佛。有人說我心眼好就成了,何必學佛;又說各各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勸人為善的,信什麼教都可以,只要有一個精神寄托就行了。這些都是最大的錯誤,不但害了自己,而且害了他人。因為不學佛,永無得度的機緣,永遠沉淪在生死苦海;若深入經藏,方知佛法除了世間人天乘之外,還有超凡入聖的出世大法,以求究竟解脫,頓超成佛。

  △ 世間學問均不圓滿,有利必有弊,佛法是有利無弊。人家同我們劃界限,因為他是凡夫,我們不能對人家劃界限,凡事不要太認真,對世間事淡一分即對佛法靠近一分,看十法界眾生等無差別。勸人學佛可不能勸人斷除世間法,“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重在一個“覺”字上,迷了就是世間法,覺了即是佛法。

  △ 對五欲六塵起貪求心,無有厭足,道業難以成就,往生淨土必有障礙。只要對於世間一絲毫貪求心都沒有,即可隨時往生,感應道交亦從此處來。佛法就是一個“捨”字,能捨得一分,道業即增進一分,捨得多道業高。若貪求無有厭足,必定入三惡道,一入惡道再想出頭就難了。

  △ 六根接觸六塵,世人以為是樂,其實是苦。五欲六塵乃是生死冤家,生活苦才能激發道心。佛訓示以苦為師,太苦了必然想辦法脫離這個娑婆世界,所以生活環境不好的人未必不是幸福。

  △ 佛看眾生均是佛,凡夫看佛亦是凡夫,一切法唯心所現,以凡夫的知見測佛的知見,都是錯誤的。我們如果看一切人等均是佛菩薩、大善知識,則我們自己的修行便已到了相當程度。

  △ 學佛的人必須修到了一切法空,才能得大自在。破執著要從身外之物捨棄,進一步連內財都能捨,以自己的精神體力布施供養一切眾生,常如此才能入無住的境界,分身遍十方法界得大自在。佛法了解得再透徹,若放不下也是表面文章,一點摻不了假。

  △ 學佛的人對一切事知道得愈少愈好。多則分別心多;與一切人沒有必要不必往來,保持自己的清淨環境。

  △ “護持一切佛種”,先要護持自己的佛種,即在這一生當中定要成就。放得下沒有不成就的,要徹底地放下,順逆境都好,無不自在。放下與智慧有密切之關系,愈能放下,愈照得清楚。利他即護持他人的佛種,未悟者作其增上緣,已悟者助其成熟。

  △ 諸佛正法之總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佛共同的法印,以清淨心斷惡修善,天天做,但心裡一概不染;如愈做愈執著,煩惱愈多,是未自淨其意,與諸佛正教不相應。高級的佛法即在自淨其意,心地清淨即是佛,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而不為六塵所染。

  △ 有人學佛以後半信半疑,還要找鬼神卜卦算命看相看風水,還要知道吉凶禍福,對佛菩薩沒有信心。這樣夾雜,何時可得一心,何時能得禅定?何時能開智慧?殊為渺茫。

  △ 馬祖說,“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直心,心無念頭則平,起念即不平,常是永遠保持著,即是道。

  △ 因緣的定義是隨緣不變,自然是不變不隨緣,見性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善學的人依義不依語,文字依是言語,不要執著於文字上。方便語是不了義的,真實語是了義,以了義為體,以不了義為用,並不是不要不了義。如果在楞嚴會上明白用根不用識,確實能夠入大乘圓初住菩薩的地位。禅宗用觀心的方法,不要理會念頭的善惡,只要一起念頭就觀察念頭那裡來的,如果念頭沒有了,再找它到那裡去了,不念經,不研教,一切放下。後來因為人的根性遲鈍,不易見功效,古來祖師遂想出來改為參話頭,二六時中心就照在一句話上(如研究這一句話就錯了),時間久了,捨萬念而有一念,以一念止萬念,功夫久了,即得到一心不亂;定能生慧,悟了以後再看經聽經。現在人只是口頭禅,禅是捨念,今日之下那裡找這種人?研教的毛病是執著法,我們學佛隨看隨離,隨聽隨捨,聽經寫筆記也是在言語文字上作活計,學活的不要學死的,重在悟處,不重在文字。

  △ 捨識用根,捨識是把身心世界全捨掉,如不捨掉即用不上根。金剛經說破四相,不破盡,識如何能捨掉?第六意識的勢力很大,人生一切行為都是第六識當家;對於經論深入研究之後,知道第六意識不是自己,是顛倒妄想,就有方法對付它。慢慢來,修學不可操之過急,免生障礙,逐步轉變自己的境界。處處要覺,不要隨著迷情;覺即不為外界動搖,能明了那是真、那是妄——六根根性是真,其余全是妄。依此修持,即可斷惑證真。

  △ 楞嚴經講的捨識用根,即是把識去掉,用照的作用。本性中無分別,無執著,無念頭,無量無邊的法門均離不開此一原則。……以有生有滅的識修,而想修到不生不滅的果,是不可能的事。不生不滅的靈性為一切法的主體,有體必有用,內六根、外六塵是相,相雖屬幻而從來不斷,因為體是不生不滅的,所以相也是不斷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講的相,有四聖六凡,因業而轉,業作於心,一念之因雖微,其關系卻極大;道場在心裡面,一起心一動念即應起覺照,自己能作得了主宰、能起觀照,是第一等的修行。

  △ 不變隨緣,不變是本性,即雖觸所緣而現萬有,然其本體不變。隨緣不變是佛菩薩的境界,大乘人修行的捷徑,隨一切緣,心中如如不動,心不隨著轉,有隨緣動作而本性不變之意。真如者,其體雖為不變,然觸緣則生萬有,故曰隨緣不變。不變不隨緣,此二乘人之境界,不度眾生,但求自度。隨緣隨變,六道凡夫之境界,隨外面境界而內心即隨之起變化。

  △ 生死是有,涅槃是空,凡夫著有,二乘著空。佛的涅槃是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謂之究竟住。智慧入了理體,心境一如,智境無二。欲想證入法性理體,必須入無比三昧。有定功即能超越煩惱障。

  △ 佛令人降伏其心,是令不起妄念。一切眾生從來不覺;今雖發無上覺心,亦不過發覺初心,其夙來不覺的妄習,絲毫未除;若以為初發覺心時便見真心,即此一念依然妄想。故初發心人其下手處只在降伏,古德說“但求息妄,莫更覓真”,即是此意,只要妄心分分除,真心即分分顯。

 

上一篇: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持齋功大
下一篇:饑來吃飯 困來即眠 吃飯也是一種修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