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照例要寫一些關於教師或教育的文字,未動筆,卻看到了一群博主在談論學生的素質,言談中,對於中國之學生的素質滑坡,唏噓不已。然則深究其原因,眾說紛纭,莫有定論。甚至一位日本朋友署文,以自己親身之經歷,大談中國學生的素質差,聞著心寒。中國之社會,道德之淪喪,具體表現為無信仰、無信用,整個族群的人皆在如此,日益傾墜,學生與老師又怎可能獨善其身呢?誠然,中國的教育是出了問題,而最本的根源,是社會出了問題,離了整個社會的諸問題,去談教育的片面問題,是得不出結果的。
談教育、談教師、談教學,都離不開一個“教”字。“教”為“孝”、“攴”也,孝即孝心、孝行、孝道;攴為手執杖或執教鞭敲打、督促。“孝”“攴”為“教”,即是父母督促子女、老師教育學生、師傅教導徒弟。“教”字“孝”在前,體現出教的首要內容——先講孝;“教”中之“攴”,突出了教的態度方法——嚴要求。“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質的標准,最基本的一條就是看他是否孝順。所謂“百善孝為先”,孝乃德行之首。“孝”在“教”前,生動地表現出“教”要“以孝為先,以孝為本”的宗旨。
中國古人把人一生的理想歸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個境界,這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態度,其中也體現了“教”的目的和意義。所謂“修身”,就是用前人的教誨來鞭策自己奮發努力,充實個人學識,完善自身品德,為今後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所謂“齊家”,就是以身作則,以自身的修養來教導和影響家人,進而提高一個家族的整體素質。因此,古代大族之家多有家訓傳世。“家訓”就是先輩對後人進行教育的治家規范。所謂“治國”,即從個人修養的自我教育以及對家庭、家族的教育中逐步完善而總結出施政綱領,從而對民族和國家等“大家”進行教化。所謂“平天下”,是個人抱負的終極追求。能夠教化一邦、一國固然是理想境界,但最終還是要向“教化萬邦”的更高層次邁進,使天下渾然一統,所謂“天下大同是也”。由此可見,不論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無不滲透著“教”的意義。
教育者,要先教導受教育的人講“孝道”,是有三個層次的。最先的孝道,講的即是孝敬自己的父母,尊重施教人,這是“小孝”,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然後再講孝敬自己的國家,即熱愛祖國,這也是孝的“國家形式”,中國人喜歡用另一個來表述,即為“忠”,忠的最根本內涵就是孝敬自己的國家,這是大孝其一。最後講的是孝敬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對中國文化的孝敬,對中國傳統道德,如“仁義禮智信”的認同和恪守,這是大孝其二。中國古人認為,要嚴行以盡小孝,然後方能盡心於大孝,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連自己的老師都不尊重,愛國與愛中國文化也就無從談起了。所以教育的根本是講這三個層次的“孝道”,在一味注重知識教育,忽略道德教育的今天,這三個“孝道”更是應該大力提倡。否則,我們所培養的學生,從小就自私自利,唯我獨尊;長大了全盤西化,盲目崇外;成年以後一心想著移民國外,拿了綠卡再來談愛國。這是可悲的,然而這樣的現象卻屢屢在發生,愈演愈烈。
平心而論,中國改革的最大失誤即是在教育。我們在盲目西化的教育體制下,學校放棄了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盲目地追求證書、學歷、文憑、專業、成績。不講人品,不講人格,不講人性,不講精神理想,不知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常此以往,我們培養的必將是工具化的、物化的、沒有思想、沒有精神世界,沒有信仰、無所畏懼,天不怕地不怕、冷漠無情但卻心靈脆弱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