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被稱為一切解脫道之根本,是入道之門。皈依的對象一般有四:即佛、法、僧三寶和上師,通稱四皈依。但密宗有三根本,即上師是加持之源,本尊是成就之源,空行、護法是事業之源。加持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不是靠客觀的東西得到的,特別就密宗來說,最大的加持力是自己上師的加持力,而不是佛像的加持力。一切加持的根本是上師。所以密宗裡說:要想得到真正的加持,必須對上師忠誠不二。佛教中無論顯、密都非常重視上師的作用,這也是佛教的優良傳統,並不是藏傳佛教獨創的,而是有無數佛經的理論根據的。如《華嚴經卷入法界品》中說;“善知識者則是如來。”《佛說般若三味經四事品中》“欲學三味者,當敬於師,承事供養,視師如佛。”
所以,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燈論》和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都將“親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說“親師是道之本”,密宗還認為,上師是“加持之源”。重本尊輕上師的修持等於“從沙中搾油”,不可能有任何成就。供養千萬個佛的功德,不如供養一個自己上師的功德。把自己的上師當作凡夫看待,只能得到凡夫一樣的加持;當作真佛看待,就會得到佛一樣的加持。其實對於上師來說,不論我們把他充當什麼角色,對他來講,都沒有問題。他都平等對待,沒有什麼關系,也不會有任何影響。但是對我們自己卻完全不同。為了自己能夠獲得利益,我們要視師如佛。
其實別人什麼樣全是我們自己的感受,不在於對方身上。誠如做父母的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實際上自己的孩子不見得那麼好。還有一種現象最能證明這一點。戀愛中的男女,都會覺得自己找到的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沒有任何缺點,有句話叫“情人眼裡出西施”。可是當兩個人真正地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後,就會看到對方身上全是缺點,以前的優點也找不到了,會覺得對方變了,其實對方並沒有變,變的是我們自己觀看對方的角度和感受罷了。所以,當我們視師如佛,去觀察上師的功德時,就會越來越發現上師身上全是優點,沒有過失。反之,如果我們把上師當成凡夫來看,就會很容易地去尋查他的過失,這是因為當我們對上師有所懷疑時,我們的心便不自覺地去證明我們的懷疑,帶著偏執的角度去觀察上師,即便是他的優點也會在我們的眼裡變成缺陷,如善星比丘跟隨佛陀二十四年,完美人格的佛陀在他的眼裡全是過失,就是這樣的例子。
有人可能會懷疑,上師真的是佛嗎?上師本就是佛,末法時,佛的化身就是上師,如《大鼓經》中雲:“阿難莫哀傷,阿難莫哭泣,我於未來時,化為善知識,利益汝等眾。”《殊勝等持經》雲:“善男子,末法之時,我化現為善知識宣說此等持法門,是故善知識乃汝之本師,直至菩提果之間當依止且恭敬承侍。”《父子相見經》:不空成就問佛(時佛將入涅盤),若佛涅盤,恐無人教化。佛言:“不空成就,我涅槃後,當化阿阇黎身,而利諸有情。”不空成就心疑佛已離生老病死苦,現阿阇黎身,豈非又有生老病死苦?佛知其意,而告彼言:“我現堪布阿阇黎身,亦現生老病死相。”故金剛大持垂示:“在末劫不能見佛之時,我決現凡俗阿阇黎相,勿因不見而悲痛,當思上師即我。”《無垢虛空經》中“阿難,諸如來非於一切眾生前顯現,而現為善知識宣說佛法,令播下解脫種子,故善知識勝於一切如來,當銘記此理。”
實際上,是上師承擔如來弘法利生的事業,佛陀的慈悲、智慧和完美的人格都在上師身上體現,他的整個人格所展現的,即是一位現在佛,而且他對戒律和一切人格規范也都守得非常嚴格。最重要的是慈悲偉大的佛陀一定不忍心我們受苦,一定會救我們的,我們到處都沒有找到佛陀,只有自己的上師在天天教授我們,憐憫我們,如果恩重如山的上師不是佛,誰還能是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