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生根活佛:懂得如何做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常常告訴弟子們,當自己的發心和定力還不到位時,請不要輕易為他人付出和犧牲。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有人會問:“文章中你不是總提倡一切要為他人著想嗎,怎麼又不讓為他人付出呢?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有很多學佛的人,對佛法中所講的道理領會得並不到位,就急著發心做善,結果好心做了壞事,不但幫不到人,還會給別人帶來傷害和誤解。這裡有一則故事:有個獵人上山打獵,見到一對老鷹在追啄一只幼鷹,目的是迫使幼鷹展翅飛翔。幼鷹被啄得遍體鱗傷,嗷嗷直叫。獵人見了,對幼鷹生起憐憫之心,憤恨不已:“哪有父母這樣對待兒女的?”於是他操起獵槍打死了一只老鷹,另一只倉皇而逃。他小心翼翼地把幼鷹帶回家,養好傷後放回大自然中,可是這只幼鷹卻因為不能飛翔捕食而被活活餓死。

  多麼遺憾啊!人類的一次偶然行為,看起來充滿愛心和責任感,並自認為是在幫助幼鷹,卻並沒有收到好的結果。實際上,這種只按照個人意願或生活邏輯去判斷而行的行為往往與現實相悖。動物界也都有它們既定的規則,就像上述這段故事,人的救助行為看似平常,實際上破壞了幼鷹展翅高飛的最佳機會,給它造成大患。

  退一步講,若是你的定力不夠,即使你的付出讓他人渡過了難關,但他人卻不知感恩,不認可你的行為,甚至還倒打一耙,你會怎麼樣呢?如果生氣,那麼首先傷害的是自己。

  比如,最近電視總有報道:老人被車撞倒後,肇事者逃之夭夭。路過的好心人救了老人,卻被誣陷成肇事者。此時好心人往往渾身是嘴都難以說清,只有對簿公堂。

  還有一個故事:一位七旬老漢去理發店理發,店裡生意火爆,坐滿了排隊的顧客。一位年輕的理發師小伙見來了一位老人,便說:“大爺,想理發啊?老人說:“是啊,這麼多人排隊,我什麼時候才能理上啊?小伙子不忍心讓老人等候,便對排隊的人說。你們看老人都這麼大年紀了,我先給老人理吧。老人的頭發好理,幾分鐘就好。”所有人都表示同意。

  小伙子就開始給老漢理發。眼看就理好了,老漢說:“小伙子,再給我刮一下臉吧。”小伙子愉快地答應了,並且分文沒收。老漢高興地回家了。沒承想,第三天老漢的兒子找上門來,氣狠狠地問。前天是你給老爺子理發、刮臉的嗎?小伙子見來人氣勢凶猛,不解地問:“是啊,大爺怎麼了?老漢的兒子上前用力給了小伙子一巴掌。眾人趕緊拉開說:“你這人怎麼不知好歹呢,他昨天給老人理發分文不收,還不讓老人等候。”老漢的兒子說道:“我爸前天回家就病了,到現在不吃不喝,你等著我上法院告你去。三天後小伙子果然接到了法院的傳票。事情是這樣的,老漢的臉上長了一顆黑痣,痣上長了一撮黑毛。算卦先生說。老爺子,這撮黑毛千萬別動。你的福報、壽命、好運氣,都是這撮黑毛帶來的。如果動了,就是破了你的貴相,對你不利。千萬記住不能動啊!”老漢理完發回家照鏡子看,那撮黑毛不見了,就不吃不喝躺在床上,渾身發抖,獨自流淚。兒女們問明白原因後,怎麼勸都無濟於事,才發生了上面的一幕。最後法院判小伙子賠償老漢十萬元。當記者采訪小伙子的時候,他哭著說道:“這真是好人不得好報啊!”

  在這個真實的案例中,我們分析一下小伙子錯在哪裡。錯就錯在他沒有好好與顧客溝通,擅作主張,自以為是好心,結果給老漢帶來了精神上的傷害,讓自己陷入痛苦的境地。因此,我們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問自己:“這樣做值不值?如果覺得值,你再問自己願不願意做。假如願意,最後問一下自己:如果我的付出不但得不到利益,還會受到傷害,那時我能不能放下?如果你覺得能,那就可以去做。

  當你為別人做事或者幫助別人時,千萬不要輕言是在為他人付出。其實你所有的付出和犧牲,最終的受益人都是自己。我有個弟子,在藏地幫助了很多孤寡老人、窮苦孩子、老年僧人。我經常對弟子說:“謝謝你,你幫助了那麼多人。”她每次都回答:“師父不用謝,應該的,我這樣做實際上是為自己做事。”

  做大事的人常常會遇到大的坎坷,這是自然規律。這位弟子是做大事的人,但每次坎坷她都會不知不覺地度過,自己有時都非常吃驚。實際上,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無法解釋。人生的道路是一條悲喜交加、苦樂參半的道路。在這條路的盡頭,一定有你意想不到的禮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要想得到那個禮物,必須為此放下一切,也必須為此做到一切。這個禮物就是:人生的自由、人生的幸福、快樂的智慧、覺悟的涅槃。

 

上一篇:生根活佛:誹謗佛法的兩位活佛
下一篇:淨空法師: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界有什麼啟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