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聊
一個人如果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極可能會陷入空虛的狀態,極可能會妄念紛飛!這時就會想弄點事折騰折騰,打發時光,所謂“不做無聊之事,何以度有涯之生”!那麼,多生多劫以來種下的邪YIN種子,很可能會起現行,然後,想入非非、陷入“愛情”的幻想、YY、看不良的東西、SY...然後就破戒了!
二、焦慮
當前社會,競爭激烈,壓力巨大,人在這五濁惡世生活,何其不幸,為了生活,為了責任,人們殚精竭慮,疲於奔命,而且,人人相害,人人自危,每個人都覺得社會充滿了套路!充滿惡意!充滿絕望!沒有一點真善美!於是會通過YY、SY、不正當戀情...等邪YIN行為來緩解壓力。
三、憤怒
生活之中,會讓人無名火起的事,太多太多了,世道的沉淪、個人際遇的不順等,引起的公憤、私憤、義憤...充斥心靈。所謂“一點無名火,燒盡功德林”!當一個人憤怒時,就會推動理智,當無名火無法消解時,就要尋找一個出口,然後,就犯戒了!
四、沮喪
當人在生活、工作、學習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沒有達到成功的目的,這時,人就會有挫折感,會特別的沮喪、消沉!特別是會覺得對人生失去掌控,既然無力把握世界支配人生,那是就會轉移到“支配自已的身體”上來,於是就陷入邪YIN了!
五、無助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很多事非人力所能為,在碰到逆境時,遇到逆緣時,人為業力所轉,做什麼都不順利,身心俱疲,人會覺得特別脆弱,特別無助,既然孤立無援,“無人疼惜”,那就“自已疼自已一下”“自已安慰自已一下”,於是就沉溺於邪思邪行中了。
六、失落
不可否認,人生中會有很多失落的時候,比如失戀、失業、失學、失去財物、失去機會、失去親人...(甚至戒友在戒色過程中,破戒了!也會很失落),這時,必然會有失落感、惆怅感。甚至覺得了無生趣!這時,往往會“破罐子破摔”,從而就作踐自已!
七、驕傲
驕傲,就是輕慢之心。有的人,取得一定的成績,或者近期福報成熟,比較順利了,這時很容易就貢高我慢了,覺得我可以掌控一切,我不怕犯戒,福報大,不怕折福,不怕造業,偶爾的邪YIN,不算什麼!於是,就“任性”了!
總之,人的負面情緒,幾乎是讓人破戒的死穴!佛氏門中所言,一切,無非是業,為什麼會有負面情緒呢?主要是業障深重,福報淺薄!負面情緒就是業障顯前!由於業障顯前,產生了負面情緒,又讓人造下邪YIN的業,無形中加重了業障!變成一個死循環!要打破這個死循環,戒色才能成功。
一是要認識因果,一切負面的東西,都是“我”以前造的因導致的,這個果我必須“自作自受”“坦然接受”,受過才能“了因”。當負面情緒來時,要認識到,這是我自已的業報,以堅忍的心控制住情緒,其實很快就會過去的!過去了就是一個“清涼世界,無煩無憂”的境界。實在忍不住,也要堅決不通過邪YIN來化解,這時可以念佛、拜佛、誦經、持咒、閱典,求諸佛菩薩加持,讓你度過難關!有一位同修曾經跟心魔糾纏了很久,那個時候,向師父求助,師父讓他晚上睡前,玩命地念佛,什麼都不管不顧,一直到凌晨一點多,才熄滅欲火,安靜下來。末學記得小時候,大約是上初一時,有一天晚上,欲火焚身,非常煎熬,小腹酸脹極了,老是想上小號,淋漓不盡,那時還沒學佛,只是在看《西游記》連環畫時,看到唐僧在五行山救大聖時,上山揭那個帖,上面是“嗡嘛呢叭咪吽”,無意中就記住了,在床上迷迷糊糊地默念著這“六個字”。慢慢就安靜下來了,所以,念六字大明咒也是戒色的一大法寶。
二是要努力消業祈福,上面說的,念佛、拜佛、誦經、持咒、閱典以外,要廣行“六度”、提起慈悲心、菩提心,力行放生、護生、持素、行善、印經、供養、護持道場等善行,久之自然業消情空福慧雙全。生活、工作、學習就會平安順利,如《地藏經》說的:“去處盡通,所求皆遂”,每天都法喜充滿,負面情緒就會減少,甚至消失,這時人就會清靜、陽光、向上、喜悅!根本就會很少YIN思YIN念YIN行。
三是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按時作息、注意飲食、適量運動等等。加上一些良好的興趣愛好,比如琴棋書畫、打球、游泳、騎車、慢跑、打坐......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興趣愛好,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而好的身體是生活、工作、學習、修行的基礎,身體好,就陽氣足,自然就心情好,不會被負面情緒所束縛,就會逐漸遠離邪YIN。
四是要“慎獨”,這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重要的事說三遍),獨處時往往又是負面情緒泛濫之時,別說是面對負面情緒,就是正能量爆棚,獨處時,因為沒有外在的監督,也極易犯邪YIN,何況,人在耽於負面情緒時,這時是自怨自艾、空虛無助、軟弱低落的時候,這時極可能就破戒了!所以,人在低潮時,要走出去,要融入人群中去,找朋友知己談談心,讓自已處於一個受“監督”的環境中,讓自已的負能量,通過一個好的的渠道化解,而不是通過邪YIN去化解,從而讓身心得到良好的調節,恢復健康向上的的狀態。
以上是末學的一點淺見,同各位善知識交流交流。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