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萬行大和尚:俗家弟子更應該做好世間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歡迎你們百忙之中回到東華禅寺參加流通點的年會。雖然我很少和大家見面,但是在內心,我經常和各個流通點、禅堂的負責人以及手機裡的廣大網友說話,傾吐我的心聲。

  今年整個東華禅寺都比較忙碌,我從2000年出關開始,整整十六年,東華禅寺一直在大興土木。到今年還剩兩大項目,一個是東華書院,一個是養老院。

  我不建佛學院是因為它的局限性,除了儒釋道三學之外,中國的玄學和西方的哲學、心理學等,都不適合在佛學院裡傳授。而書院則不同,不同的文化,無論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古代的還是現代的,都可以在這裡傳授。

  這兩個項目要過幾年再建,暫緩的原因是考慮到項目龐大,目前東華禅寺的資金、人才和服務都跟不上。硬件相對還比較容易建設,尤其在今天這個現代化社會,都是機械化施工,材料都是鋼筋混凝土,一個項目兩年就建好了。但是,人才沒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是培養不起來的。

  我們通常說要隨緣就勢,如果緣分未到,機緣不成熟,卻一味地強求,會比較辛苦,可能還得不償失。

  雖然機緣未成熟,但是如果我們努力去促成,慢慢地,機緣總會到來,無非是過程漫長一點,事情的達成和圓滿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現在,我們國家正處於一個黃金盛世的新起點,佛教復興的機會也隨之再次降臨。中國發展了三十年經濟,現在要發展傳統文化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離不開儒釋道文化,儒釋道是中國文化的魂。

  儒家思想在中國是根深蒂固的,就相當於一棵大樹的根,扎得非常深,非常穩固;道家文化就相當於樹干;而佛家文化則相當於樹冠。三家文化合在一起,就是一棵參天大樹。

  不管是佛家文化還是道家文化,都必須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礎上。這三家文化都有教、有學、有修證。

  其實,佛教的傳播應該以傳統文化的面目出現,如果繼續以宗教的面目出現,以宗教的方式傳播,是很不容易推廣的。因為宗教屬於意識形態,比較敏感,有它的局限性。

  佛教的局限怎麼突破?釋迦牟尼佛早就用“禅”把它突破了。

  “禅”不屬於任何宗教,它是宗教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宗教的。無論什麼宗教,它的核心思想都是“禅”。

  究竟什麼是“禅”?“禅”的狀態是什麼?

  “禅”的境界又是什麼?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身心兩忘”、“萬物合一”。

  我們可以把禅的修行入手處理解為“身心兩忘”,而在果地上達到的最高境界則是“萬物合一”。這八個字指的不僅是理論的層面,更是修證的層面。

  如果一個人能放下自私、成見和我執,就會達到身心兩忘。

  當身心徹底兩忘時,就達到了“萬物合一”的狀態——體驗到解脫自在,親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沒有了分別心,感受到萬物一體,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愛護別人就是愛護自己,慈悲心油然而生。

  在座的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我們身邊的人學不學佛,取決於我們學佛後怎麼為人處事,怎麼傳遞佛法。

  當我們身邊的人不信佛的時候,我想他總信真理、信智慧吧?那麼我們就不跟他講佛法,而跟他講思想,講智慧,講為人處事。

  一個人可以不信宗教,但沒有理由不信智慧。

  一個學佛的人,如果自己沒有學明白,沒有受益,就沒有底氣給身邊的人講佛法。

  其實我們身邊的人都是處於觀望的狀態,他們學不學佛就看我們有沒有學好。

  所以大家要問問自己:我學佛皈依佛門之後,我的婚姻、家庭、感情、事業是不是變好了?

  如果你學佛之後,方方面面都沒有提升,你周圍的人是不會相信學佛的益處的。

  相反,如果你方方面面都與過去大不相同,你周圍的人自然會向你請教成功的秘訣,這時候你才有底氣講佛法。

  如果我們真的領會了佛的思想,按佛的教導為人處事,我們的人生是不可能有死角的。

  如果你的人生到今天還有感情的死角、家庭的死角、事業的死角、同事關系的死角……那說明你還沒有真正領會佛法,沒有學會運用佛法。

  有佛法就有辦法,有佛法就會圓融無礙。

  但是由於我們沒有智慧,不會運用佛法,就像拿著一把鋒利的寶劍但不會武功一樣,反而容易被寶劍所傷。

  佛法就像一把鋒利的寶劍,沒有智慧的人學了,會感覺到更多的束縛,還不如學佛之前。

  本來學佛是為了規范我們的手腳,舒展我們的手腳,但是由於我們沒有智慧,學了佛之後,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反而束縛了手腳。

  我一直跟大家說,出家佛是悉達多,在家佛是維摩诘。

  用現代的話來講,維摩诘就是那個時代的大資本家,他把所有的資產、田產都用來支持釋迦牟尼佛弘法,在跟隨釋迦牟尼佛弘法的同時,還把自己的事業經營得非常好。

  並不像現在有些人學了佛,家庭不要了,工作不要了,事業不要了,什麼都不要了,跟隨某個師父三年五年之後,連生活費都沒有了,還要師父供給他生活費。

  大家不要犯這種低級錯誤,尤其在今天這個經濟社會,大家在行善的同時一定要培養自身的造血功能。如果行善三年五年,你就山窮水盡了,你怎麼繼續行善呢?

  如果我們學佛的人,生活還不如那些不學佛的人,事業也不如那些不學佛的人,其實我們已經損壞了佛教的形象。

  學佛的人不能忘記初衷。什麼叫初衷?就是你的第一願。

  例如你想解脫,這當然很好,但畢竟你還是生活在物質的世間,脫離不了世間法,你還需要跳進物質世界的浪潮裡為生存而奔忙。

  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忘記初衷,你要銘記你當官是為了什麼,賺錢是為了什麼,不能本末倒置。

  大家都是修行途中的人,我也一樣,都在路上,還沒有回到生命的源頭。

  即便有個別人到達了生命的源頭,今天倒駕慈航回到娑婆世界弘法度眾生,也一樣要遵循世間法。脫離了世間的規則,即便你的能力再大,也寸步難行。

  當初釋迦牟尼佛開悟之後在世間弘法,到任何一個地方,他都遵循這個地方的習俗、風土人情和規矩。

  作為一個佛弟子,並不是所有的世俗活動我們都要回避,只要不違法,沒有破壞倫理道德,為什麼要排斥呢?這個道理不僅你自己要明白,也要讓身邊學佛的人,或者未學佛的人明白。

  其實,在人生的旅途中,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修行。

  例如賺錢,誰敢說賺錢不是一種修行法門呢?

  錢最能檢驗一個人的心,你的錢用在哪裡,你的心就在哪裡。

  所以當我們有了錢之後,不要忘記自己的初衷。在途中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回歸生命的源頭。

  怎麼判斷一個世間人在世間證得的“果位”呢?

  當官的就看他的官當得好不好,業績有多大,為老百姓服務了多少。

  經商的就看他賺了多少錢,服務了多少眾生,為國家社會分了多少憂。

  世間的“果位”就是用世間實實在在的業績來衡量,用“有”來衡量。而出世間就是用羅漢果位、菩薩果位、佛的果位來衡量,也就是用他們達到的“空”來衡量。

  但是,如果一個世間俗人在世間上連溫飽都沒有保障,他想證出世間的羅漢果位、菩薩果位,甚至搞個佛當一當,你們說有可能嗎?

  取得世間的成就需要智慧和能力,證得出世間的果位,難道不需要智慧和能力嗎?

  我經常打一個比喻,如果我們開國的十大元帥當和尚,個個都是袓師,個個都會開宗立派。

  為什麼有些學佛的人看到別人努力賺錢,會覺得這個人很俗呢?

  他原本就是一個世俗中的人,不追求這些,難道游手好閒、吃喝亂逛?他追求這些難道不對嗎?

  而你是一個學佛的人,如果你不追求修證、修養、格局、境界,又追求什麼呢?

  當然,在追求出世間的境界之前,你的基本功一定要打牢。

  什麼是基本功?就是你要有經濟基礎,在物質上要有保障,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否則到最後你可能會“貧血”,走不動路。

  佛家講修行需要四大資糧——法、財、侶、地,錢財是修行不可或缺的資糧,就看你善不善用。

  為了恢復東華禅寺,我曾經創造過奇跡——十六年講課一萬多堂,籌集資金幾個億,全憑我一張嘴呼吁大家發心把東華禅寺建起來,同時還給社會作貢獻——交3.44%的建築稅。

  當然,我是拿你們捐的錢來建寺、交稅,是替你們培福報、做功德、作貢獻,我只是中間的一個傳遞工具,真正的功德屬於你們。

  你們把錢給我建寺廟,你們就有功德了;我給政府交稅,我也有功德了;我把錢給包工頭,包工頭養活下面的工人,他們也有功德了。

  錢在流動的過程中,讓大家都培了福,得到了修煉。

  如果其中一個人沒修煉好,拿到錢,抓住不放,這條鏈子就斷了,下面的人沒有錢,就培不了福,也做不了功德。

  如果錢在我手裡過一把,就給了你,在你手裡過一把又給了他,大家都不貪取,那麼每個人的功德都成就了。

  所以,錢,你會用,就是在修功德,不會用,就是在造惡業。錢本身是沒有屬性的,我們以什麼心態來使用它,它就是什麼屬性。

  作為佛弟子,你們在社會上是扮演施予者還是索取者?或者你們在家庭是扮演施予者還是索取者?

  要想在社會上得到尊嚴和認可,得到崇高的地位和形象,你們就必須扮演施予者,而不是索取者。

  釋迦牟尼佛之所以在眾生心目中形象那麼高大,就是因為他一生都在奉獻,都在施予,而且他施予的是最高的精神食糧,是世間最有價值的東西。

  施予的涵義非常廣,人很容易做到施予錢財,但很難做到施予面子,讓眾生放下我執、成見、面子,真的是千難萬難!

  其實師父並不需要你給他錢,只需要你放下面子、放下自我,跟他一起好好學佛,把屬於你的責任承擔起來。

  本來佛法最初是在皇宮貴族、士大夫這個層次傳播,在這個層次之下就不傳播了。

  因為士大夫以下的人素質不夠,會把佛法扭曲,變成“我”法。

  例如你學了萬行的佛學思想,如果你的素質夠,馬上就能相應、共鳴,與萬行心心相印。當你講給別人聽時,無論你怎麼講,都與萬行講的一致,不會偏離。

  如果你的素質不夠,看了萬行的書,你所理解的、跟別人講的,都是你用我執理解的思想,是你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萬行的思想。

  如果你的素質比萬行高,萬行講得不圓滿的地方,你會把它變得圓滿。

  很多人來了,都給萬行磕頭。但是如果你不看萬行的書,不了解他的佛學思想,給他磕頭也沒有用。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是建立在思想共鳴的基礎上,價值觀相通的基礎上。

  價值觀不相通,思想不能共鳴,你說“萬行師父,我跟你有緣”,有什麼緣呢?

  如果你把我的書都看了,我的觀點你都認可,那說明我們有緣。

  如果我的觀點你都否定了,或者否定了一大半,那說明我們還是沒有緣,要麼你在我之上,要麼你在我之下。

  所謂的有緣,一定是在同一個思想層次上。

  佛法是做什麼用的?是用來解決生死的問題、輪回的問題、人與自然關系的問題的。

  作為一個佛弟子,如果你的智慧不夠,沒有積極、陽光、向上的心態和正能量,你做任何事情,與身邊的人都不會相應,他們都不會跟隨你,支持你。

  因為你傳播的只是佛教,而不是佛學,更不是佛法。

  學佛,如果只是停留在佛教的層面,永遠都是在搞儀式,是所謂的迷信——燒香、拜佛、祭祀、禱告。

  雖然迷信也是一種心靈的突破口,燒完香,拜完佛,禱告完,你會覺得很輕松,但畢竟它只是一種入門的方式。

  而佛家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從佛教、佛學、佛法這三個層面來疏導眾生的心靈,滿足各種心靈層次的需求。

  通常農村的阿公阿婆就是停留在佛教儀式的層面,希望在座的不是停留在這個層面,尤其是東華禅寺的弟子們,最低也要達到佛學的層面。

  但是在佛學的層面,信仰還是沒有建立起來。例如大學哲學系的很多專家、學者、教授就是停留在佛學的層面,他們沒有信仰,不吃齋,不念佛,不打坐,不相信因果。

  而很多出家人都跑到大學裡去學宗教、學哲學,學完之後,這些研究佛學的教授們給他們頒發證書,這就顛倒了!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雖然這些專家學者教授們沒有信仰,不去實信實修實證佛法,但是他們研究佛學一輩子,佛學知識就是比我們和尚豐富!

  佛教的導師釋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一個大知識分子、大哲學家、大思想家。即使不出家,他也是一個大思想家。所以成佛之後,他並沒有把心思放在教團的建設上,而是一直在傳播他的思想,領眾修行,普度眾生。

  佛陀時代,第一個層面的佛教根本不存在,下手處直接就是佛學、佛法,也就是將理論付諸實踐,真修實證。

  佛陀涅槃三四百年以後,大家為了憶念他、祭奠他,才開始有了佛像的出現,佛教徒們對著佛像頂禮膜拜,燒香、供奉、磕頭,把它當成佛來看,於是就有了佛教的儀式和形式。

  佛是什麼意思呢?

  佛是一個覺悟的人,是一個覺者,一個聖者。

  靈魂開悟了叫做“覺(jué) ”, 靈魂還沒有開悟就是在“睡覺”。

  沒有“覺”,就是在“睡覺”;睡覺醒了,就叫“覺(jué) ”。

  悟前叫覺(jiào),悟後叫覺(jué)。

  開悟了,你的靈魂、你內在的自性就醒了,就像一輪明月一樣高高地掛在你心靈的天空中看著你,這就叫“覺”。

  如果你“睡”死了,也就是你的靈魂、你的自性沉睡了,沒有升起,高高掛在空中看著你,那說明你真的是在“睡覺”,還沒有“覺”。

  例如,我們在聽,我們在說,說明我們內在有一個能聽能說的。

  如果這個能聽能說的不存在了,你有耳朵也不能聽,有嘴巴也不能說。

  之所以我們能聽能說,而且還能看、能寫、能嗅、能嘗……就是因為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東西在內在支配著我們,這個東西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本來面目。

  在座的都是禅修點的負責人,你們聽聞佛法受益了,要把這種利益分享給身邊的人,讓他們也受益。

  你們在你們的當地也起著教化眾生的作用,你們的佛學思想對你們當地的信徒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東華禅寺的形象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你們在分享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為國家做穩定社會的工作,你們的功德福報也是很大的。

  並不是非要千裡萬裡跑到寺廟來拜佛、供養、服務才叫修福報,你們能教化身邊的人,這種功德福報更大。

  最大的功德和福報就是靈魂的覺醒,最大的業障就是靈魂沒有覺醒。

  我們幫助一個人,不僅要從物質上去幫助他,更要從精神上、靈魂的層次上去救度他。

  物質是基礎,生活在這個世間離不開物質,但不能只停留在物質的層次上。

  你們在自己家裡辦禅堂、流通點等等,就是在傳播佛法、傳播真理,就是從精神和靈魂的層次上救度眾生。

  為什麼過去我們沒有智慧呢?因為我們不尊重有智慧的人,從來沒有傳播過智慧。

  而這一世我們聞到了佛法,佛法就代表智慧,我們在傳播智慧,又在尊重有智慧的人,我們必然會擁有智慧。佛教講如是因,如是果。

  我一直有個觀點,要尊重長者。一個人能活到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即使他沒有知識,沒有文化,沒有做過任何事情,沒有功勞,也說明他的心胸、器量、格局夠了,壽命長也代表他的修為好。

  有的人盡管有智慧、有能力,但活到四五十歲就死了,為什麼?心胸、器量、格局不夠,所以中途就夭折了。

  同樣,那些官當得比我們大,錢比我們多的人,不也代表他們的能力比我們強,境界比我們高,福報比我們大嗎?

  為什麼我們不認可他們,不尊重世間有成就的人呢?你不認可、不尊重這樣的人,你也得不到認可,也不可能成就。

  什麼叫因果?這就是因果。什麼叫信仰?這也是信仰的一部分。

  當然,一個人是否有信仰,還要看他有沒有責任心,有沒有奉獻精神,有沒有無我的境界。

  如果這些不具備,你說你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那是不足為信的。

  一個虔誠的信徒,在他身上一定會體現出慈悲心、奉獻的精神、忘我的精神。

  世間的價值觀和出世間的價值觀是一致的、吻合的。

  如果我們學佛的人在世間上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很多事情都沒辦法接受,那說明我們的修行還差得很遠,道門還沒有入。

  從盤古開天辟地起,世界就這麼存在了,而且一直延續到現在,這種存在方式一定有它的道理,有它的合理性。

  我們應該以平常心坦然地面對和接納,但又不失自己的初衷。

  人家說存在即合理,如果你覺得不合理,只能說明你沒有發現它的合理性。

  一個人能做到別人難以做到的事情,雖然很能干,但是如果他為此而自傲自大,不聽領導的招呼,那麼他的能干不過是一種“我執”,是自我的膨脹,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我們看一個人,不僅要看他是否能干,還要看他是否謙卑,是否任勞任怨,謙卑、任勞任怨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無我、包容和忍讓。

  任勞是一種能力,它體現在身體上;而任怨是一種境界,它體現在心態上、心靈上。

  你們是否注意到,越能干的人,脾氣越大?因為他只能任勞,不能任怨。

  而作為學佛的人,我們的修行不僅要體現在任勞上,更要體現在任怨上。

  任勞是能力,任怨是境界。

  有能力容易做到,有境界不容易做到。

  所以我們要學會謙卑,謙卑就是無我的開始,學佛真正要學的就是無我,修行的結果也是無我。

  開示於2016年第五屆流通點大會

 

上一篇:淨空法師:常常念這句話,你就開悟了!
下一篇:淨空法師:有真心切願散念佛號能往生?還是功夫成片能往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