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莫入寶山空手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經,就是佛菩薩成就的過往,就是客觀的試驗記錄本,他們做得成,我們也可以做得成。如《地藏經》裡,佛陀在面對無量無邊的佛、菩薩、龍、天、鬼、神大眾,在忉利天稱揚贊歎地藏菩薩五件事情:一是利益人天的事情;二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三是超拔眾生趣入聖位的事情;四是登十地菩薩的事情;五是不退菩提的事情。這五個全部的都記錄在《地藏經》裡了,問題是我們能看得到否?看到能做得了否?去做了能實現否?關鍵的技術點又在哪裡?

  西方有個學者,對古代思想家的著述方法做出了兩種歸納,也就是說古代思想家的著述通常由這兩種手段構成,一是顯白術,二是隱微術。什麼叫顯白?就是非常直白簡單,這是對普羅大眾層面做的,就是勞苦大眾一聽就能明白的,而隱微術呢?就大不同了。隱微術是對內部人講的,這就如佛教裡有一種叫做密語了,在和大家說話的時候,他說這個密語,只有相關的人才能聽得明白,不相關的人根本聽不懂,但是我想對這個隱微術再加一條注解就是:隱藏了部分微細的內容。

  早先和大家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佛法裡的問題,學佛一段時間都會知道答案的,佛教裡的智慧其實不是在答案上,而是在過程中。為什麼在過程中呢?就是這些微細的節理,在佛經裡是隱藏起來的,你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挖掘到這些細節,你挖掘到細節的過程,就是你智慧彰顯和提升的過程,所以智慧不在答案上,而是在過程中,希望大家記得這句。

  這也是為什麼一直鼓勵大家去理解經文,去深入品讀經文的原因所在,《普賢菩薩行願》中提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個深入可不是讀一遍快得和機關槍一樣,前期對經文的熟悉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部經文只讀個三遍五遍,這個熟悉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當非常熟悉了,就必須要轉向深入,放棄數量而要去追求質量,任何一部經文裡面埋藏的巨大的寶藏,不去深入是不可能看得到的。古人說很多人學佛是入寶山空手而歸,確實現在人學佛也是這樣。

  一部經文裡面的大寶藏窮劫不盡、無量無邊,我們看不到,自然也就拿不到,就更不會得到受用。如《法華經》裡的《窮人寶珠喻》一樣,就算這個無價寶珠一直跟隨窮人流浪,窮人看不到他,自然不會去用這個寶珠。每一本放在我們眼前的經文,無論大小都是這個寶珠,我們看得到與否?

  想看得到的,就要懂得契機的重要性,這是選擇經書、選擇法門的決定性因素,所以並不是我們去選擇法門,而是法門在選擇我們,於是這一個‘經’字已經是無量無邊的寶藏在其中了,我們又能看得到與否,又能得到其受用與否?想得到,在你對經文非常熟悉後,轉入深讀,放棄追求數量的過程,回歸到領悟佛陀本心的根本上來,這就對了。

  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

 

上一篇:恆傳法師:有一個學密宗的居士,經常在家裡搞超度,如法嗎?
下一篇:人間天:佛陀救大眾不是用神通力,不是只靠加持,靠的是什麼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