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是一種傲慢心的表現,生活中,菩提心很重要,慈悲心很重要,愛比較的人,往往容易覆蓋自己的菩提心,慈悲心,看到別人做好事行善,不去隨喜贊歎,而是在心裡比較,自己做的好事比別人大,比別人多,就沾沾自喜,比別人小,就內心郁悶。這就是傲慢,這是比較。有菩提心的表現是,看到別人做得沒我好,就希望人人都能做得比我好,這樣我才開心,這是菩提心的表現。
那麼愛比較的人,就有一個我與他人,把自己和他人區分開來,側重點不在他人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比別人差時,會不甘心,有時會嫉妒,所以愛跟他人比較是一種沒有菩提心的表現,是傲慢心在作祟,像這樣要他隨喜他人,他不是真心的,他也會說隨喜贊歎,可是不真心,為什麼呢?因為他愛比較,這個比較的心勝過了他的菩提心,所以隨喜雖然還是有功德,不過差距就很大了,我們常說隨喜,要內心真正的有喜悅之情,要開心,這種開心不是裝出來的。有菩提心他才能真正的隨喜,真正的為他人開心隨喜。菩提心就是希望他人好,他人比我好,剛好滿足了我的菩提心,那麼我當然開心隨喜,所以菩提心很重要,那麼這個愛比較的心要去掉,愛比較是傲慢的表現。
《僧伽吒經》上說:
世間之父母, 菩提心第一,
說此法門者, 第一善知識。
聽此法門者, 必作無上尊,
具世尊十號, 寂滅心相應。
世間的父母菩提心第一,對孩子好啊,看到孩子比自己好,那是由衷的開心,由衷的隨喜。不是嘴上說說的。所以父母不會跟孩子比較,會比也是希望孩子比自己好。而不是比自己差。菩提心是希望別人比我好,傲慢心是希望我比別人好。所以同樣的事情所產生的不同結果。當然果報也不一樣了。
所以愛比較還有很多障礙,體育競技,學習上的排名,工作上的地位,收入的高低。等等等等。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好。體育競技比不過人家,內心就不甘,氣憤,這就是愛比較。學習不比別人好,就不甘心,煩惱,這是愛比較。看到親裡朋友得到好處得到利益了,自己沒有,就不開心,就嫉妒,這是愛比較。愛比較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嫉妒心,這個嫉妒心就障礙了菩提心。嫉妒心生煩惱。煩惱不是好東西。
《僧伽吒經》上說:
煩惱燒眾善, 如火焚干木。
所以愛比較要改掉。愛比較的人煩惱多,是一種福氣不大的表現。是一種功德不大的表現。也是菩提心不大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