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穿越死亡的沙漠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雜志2016年第4期 文/通吾

  佛、道與長生不死

  死亡,盡管是一般人回避而不願意談及的,但又是每一個人都不能避免的事情。既然不得不死,那就要勇於面對它。

  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們會發現自己的同事、同學、朋友、鄰居等身邊的熟人在悄無聲息地死去。有智慧的人,都在研究和探索死亡的秘密,以及延年益壽的方法,自古至今,未曾停止。雖然道家的煉丹術或許能推遲死亡的時間,但卻無法改變芸芸眾生死亡的命運。道家發現人世總歸是苦,就是說人活著苦啊!他們煉汞修丹的目的, 乃寄希望於死了以後魂升天界,以規避人間的苦難,享受仙界的逍遙穿越死亡的沙漠天福。佛教尚未傳入中國的時候,所謂“修道”之人唯修老莊創立的道教。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人們依照既有習俗,把佛門行者的修行也稱為“修道”。據《續高僧傳》(卷六)等史料記載,北魏時期,昙鸾大師因給《大集經》作注,積勞成疾,得氣疾,尋訪名醫途中,深感生命危脆、人生無常,遂想求長生之術。聽說南朝隱士陶弘景精研神仙方術,即往江南尋訪,從陶弘景學習仙術,得仙經十卷而返。

  公元五二八年,昙鸾大師北上途經洛陽時,因緣奇特,遇到天竺三藏法師菩提流支,昙鸾大師問菩提流支:佛法中有沒有勝過中土道家的長壽之法呢?菩提流支說:“此方何處有長生不死法呢?縱得長年,少時不死,卒歸輪轉,何足貴乎?夫長生不死,吾佛道也!”遂贈給他《觀無量壽佛經》,並開示他,以此修學,三界無復生,六道無復往,永得無量壽。大師大為歡喜,遂焚毀仙經,自此一心致力於淨土經典的研究和淨土思想的弘揚。從昙鸾大師這段故事可以看出,在北魏時期,人們不願面對死亡而設法使死亡延遲這一普遍心理,為包括道教在內的長生不老思想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土壤,也體現了一切眾生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希望永遠活下去的本能,誠如大安法師所說:“六道眾生都貪生怕死啊!”菩提流支所言“夫長生不死,吾佛道也”意思是說,要想求得“長生不死”的話,那就要依靠佛所教化的道理了。所言佛道,就是成佛之道。道即途徑和方法。菩提流支的“長生不死”比昙鸾大師所求的“長壽”之法顯然要高級。關鍵是“不死”二字,如果每個人都能“不死”,那就不用考慮面對死亡了。

  佛示眾生本來面目

  據近世考證,釋迦牟尼佛於公元前五六五年誕生,公元前四八六年入滅,世壽八十歲。佛陀的故鄉在今尼泊爾境內,古名迦毗羅衛國,誕生地在藍毗尼園。釋迦牟尼的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佛為太子,名悉達多。據《梵網經》所記“七歲出家,三十成道”。從此開始直至入滅,四十九年間,便是“如來說經”的過程。

  釋迦牟尼佛和孔子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孔子小佛十余歲,其時佛法雖然還沒有傳來漢地,然而孔子已經知道西域之天竺有大聖人出世,其道不化而行。所以,孔子對尚在遙遠他方的佛法,便已經表示歡喜贊歎。世間聖人(孔子)和出世間聖人(釋迦佛)教化眾生雖然淺深有別、次第不同,但二者相輔相成,以達到教化眾生的目的。“聖君賢相”多為夙有善根之人,或秉靈山遺囑轉世而來,故多皆護持佛法。

  如《妙法蓮華經》中說:諸佛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就是欲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就是闡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心要法門,就是要一切有情了脫生死輪回。一切眾生,皆因一念妄想而有生死。這一念妄想,便是源於“無明”而生“貪愛”,於是陷入曠劫以來迄未休止的六道輪回之中。所以,以“無明”喻父,以“貪愛”喻母。無明未起,貪愛未生,原無生死可得,這就是你我一切眾生的“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也叫作“本地風光”。徹見了本來面目,就像盲人一旦開眼,山河大地,盡收眼底,方向因之明辨,路途自是認清,徑直還家,不會再走彎路了,也不會墮坑落塹了。釋迦如來一代時教所說一大藏教、三無漏學、六度萬行,皆是你我及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法財功德。佛所說的全是自性流露的“自己家裡話”,佛教我們修的全是我們自性本具的“自己家裡事”。只是我們從前迷了,不知道。現在知道了,就像盲人開眼了,就不會走錯道了,認識自己家門了,就路還家去了。這就是千聖必由的頓悟和漸修,是人們所說的通途—八萬四千法門。悟後之修,方為真修。心心息幻塵,步步近佛道,精勤常如是,福慧兩足尊。

  抉擇諸法 棲心淨土

  就通途的八萬四千法門來說,在正法和像法時期,由於人的根機敏利,多為上根利智之人,隨修一法,皆可證道。斷見惑預聖流,斷思惑則全出生死。而今之世乃末法時期,人們陷入物欲橫流的狀態之中,對己躬大事、本命元辰和人生真谛的探究與追求越來越淡薄,漸漸疏遠了。人的根機逐漸陋劣了,真正大開圓解、明心見性的善知識甚為稀缺!所以末法時期,淨土法門成為凡夫眾生了生脫死的唯一選擇,印光大師肯定地說:“若捨淨土,則莫由解脫。”淨土法門之為教也,如天普蓋,似地均擎,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凡夫亦可預入其中。千經共贊,萬論均宣。如清朝省庵大師詩曰:“我教原開無量門,就中念佛最為尊。都融妄念歸真念,總攝諸根在一根。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如來金口無虛語,歷歷明文尚具存。”

  《法華經·方便品》雲:“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法華經》會三乘之權,歸一乘之實,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洞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實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徹悟大師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不僅是釋迦牟尼佛一佛的佛法綱宗法要,實是三世諸佛的綱宗法要。又如印光大師在《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開篇便說:“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 實得道之捷徑。”

  我們在娑婆世界,有幸得聞佛法,當務之急就是出離“分段生死”,即三界六道的輪回生死。如果這一生不了生死,則會隨業流轉,終無了期。按通途法門,欲出離三界生死,須斷“見思惑”。須陀洹果方能斷除見惑,而要斷欲界思惑,尚得往返人間受七番生死。到阿那含,雖出離欲界生死,仍有色、無色界的生死在。到了阿羅漢,才完全出離三界的分段生死。這樣看來,全仗自力而“豎出三界”,真不容易。

  正因如此,釋迦如來悲憫眾生,特為宣說仗佛願力“橫超三界”的淨土法門。眾生若有至誠懇切地厭離娑婆穢土、欣求極樂淨土的願力,則決定可感通阿彌陀佛慈悲度生的大願。生佛雙方,二願相合,如磁吸鐵,臨命終時,佛垂接引,一念之間, 往生淨土。眾生若見思惑未斷者,則生於“凡聖同居淨土”,即得斷惑,得“位不退”,誠如《佛說阿彌陀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跋致。”“位不退”,即出離三界生死,猶入於賢聖之位,永不退轉,直至“一生補處”,圓成佛道。

  相對通途法門來說,淨土法門既為特別法門,又為至極圓頓的大乘教道。眾所周知,《大方廣佛華嚴經》為諸經之王,而末後歸宗結頂之《普賢行願品》中,“三世諸佛母”的普賢菩薩尚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童子及華藏海眾導歸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圓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分破無明、親證法身的大菩薩,一致發願回向往生淨土,以期快速圓滿佛果。誠如印光大師撰聯所述: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淨土法門大暢諸佛如來度生的本懷,全體是佛境界。如是殊勝方便而又迥異於通途的特別法門,人們往往迷事昧理,或者執理廢事而狐疑不信,或信而不深。如果說,禅宗是教外別傳之心法,那淨土便是教內別傳之事法。此中,禅宗悟心之後,仍須經過事修以歷練,若煩惑尚有一毫未斷,生死則仍不得脫。倘若信願念佛得生淨土,最低限度亦證得位不退,永別三界六道生死。

  由於無明的感召,加上業力牽引,眾生輪轉於六道,承受著種種劇苦。當今生的報身耗盡,還要繼續受報。脫了羊皮,又鑽驢袋;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正如徹悟大師所雲:“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世間出世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面對死亡,面對這無窮無盡的生死,六道眾生應生起畏懼心,發願此生一定要擺脫輪回的可怕命運,深信淨土法門才是一生可致了脫生死的最佳方法,放下任何僥幸心理,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上一篇:生死事大
下一篇:印光大師: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樣修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