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太上感應篇圖說156:背親向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經文:背親向疏。

  【原文】

  目斷雲山病臥床,一封書去淚千行。

  可憐易箦猶相憶,逆子忘親滯異鄉。

  注:孔子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今世俗之人有瞞背父母,私厚婦家者;有兄弟之間,锱铢必較,朋友外人則揮金如土者;有至親密戚貧寒不相顧,而結富豪趨炎附勢者。倫理倒置,輕重失宜,豈迓福之道乎?

  案:謝濤,屢舉不第,游至京師,拜御史謝用民門下。問安視膳,曲盡孝敬。御史年老無子,意欲繼為螟蛉,問之曰:“爾嚴慈無恙乎?”濤揣知其意,答曰:“不孝罪孽深重,雙親見背久矣。”御史喜,憑親友寫立繼券,遂為父子。應試改用御史三代籍貫,獲中式,意甚自得,不復作還家念矣。其父盼濤不歸,思念成病,易箦之際,強起作詩寄之。有“老病臥床無起色,望兒歸日瘗殘骸”之句,濤得詩毫不介意。御史微聞其事,心頗銜之而未發也。有顯宦張某與御史同鄉,以女妻濤,濤見御史桑榆景迫,某宦正在顯赫之時,將向之趨奉御史者,轉而趨奉某宦,視御史漠如也。御史有疾,並不一顧。遣人促歸,囑後事,亦推故不來。御史怒。病愈,草疏,將其背親負義之處,一一具奏,發法司勘問。法司定爰書:“勘得謝濤性比凶枭,心同猘犬。絕裾而不動望雲之念,既背生父於前,寄養而並無反哺之情,復叛繼父於後。天理盡滅,人道全無。書載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宜正典刑於西市,勿使偷息於圜扉。罪宜磔。”奏上,允之。

  附:郎陵舉人某,性極貪,一同堂兄是白丁,與富家訟,舉人密受富家賄,反囑縣官笞之。縣官責至十板,其人曰:“乞看我兄弟情面。”官問其弟為誰,曰某舉人也。官不信,問左右,皆曰是也。喟然歎曰:“孔方兄勝於同堂兄如此!”竟釋之。後舉人無子,以堂兄子為嗣,知其事者鹹鄙笑之。(《感應篇集注》下同)

  申積中,乃宣義郎起之子,其祖母乃學士楊光素之姑。素以子有瘿疾,積中始生時,光素遂抱為子。後素連生二子,積中曲盡孝友,光素甚愛之。凡兩遇恩蔭,積中俱力辭,推給二弟。後積中登進士,數年光素卒於余杭。積中扶柩歸葬畢,為弟妹選名門婚嫁。事完乃盡以家財付二弟,作歸宗議數千言。大抵言所生所養,恩皆一也。既報所養,所生亦不可後。乃歸拜其父母,又訪生母杜氏於貧巷,生母垢跣抱哭。後同奉事二十余年。父母死,既襄葬事,復以家產歸本生諸兄,自出僦居。許光庭薦於朝,诏褒美,官永興路提舉。朝廷復與其一子官。夫積中不負所養,復能無忝所生,洵足以風世矣。彼背親向疏者,可不知所返哉?

  【譯文】

  注:孔子說:“不愛父母親而喜愛他人的人,是有悖於道德的。不敬奉父母而尊敬他人的人,是違背天理的。”現在的世俗之人,有欺瞞背著父母親,私下厚待婦人家;有兄弟之間斤斤計較,對待朋友外人卻揮金如土的;有最親密的親戚貧寒的不相照顧,而勾結富豪趨炎附勢的。顛倒了倫理關系,輕重不當,豈能是迎求福份的方法?

  案:謝濤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不能登第,到京師游學,拜御史謝用民門下。向他請安,安排膳食,竭力孝敬。謝用民年老無子,想收他做義子,向他問道:“你父母安好嗎?”謝濤揣測他的意圖,回答道:“我不孝順,罪孽深重,父母親已經去世很久了。”御史喜悅,讓親友作證,寫下立繼的文書,於是和謝濤成為義父子。參加考試,籍貫改作御史三代,考試得中,洋洋自得,不再有回家的念頭了。他父親思念他,不見他回家,思念得了疾病,臨去世時,勉強起床寫詩寄給他,有“老病臥床無起色,望兒歸日瘗殘骸”的句子,謝濤收到詩後毫不掛懷。御史隱約聽到這件事,心裡有意見,只是沒有發作出來。有位顯赫的大官張某和御史是同鄉,將女兒嫁給謝濤為妻,謝濤看見御史年紀慢慢老了,某官正處於顯赫之時,將以前趨附奉承御史的心思,轉而用於趨附奉承某官,眼中沒有御史。御史生病,也不看望一次。御史派人催他回家,囑咐身後之事,也假托原因不回。御史憤怒,病好了以後,寫奏疏將他背叛雙親,違背道義的事情一一向朝廷上奏,他被發往法司勘對審問。法司於是寫定案的文書,說道:“核實謝濤性情如凶枭,心如惡犬。沒有一絲一毫思念父母的心情,既背叛了生身父親在前;寄養卻並沒有反哺之情,又背叛繼父在後。天理盡滅,人道全無。經書上說刑法的類屬三千而罪惡沒有比不孝更大的了,應當按刑律在西市處決,不能使他在牢房偷生,依罪應當判處磔刑。”奏於皇上,答允了。

  附:郎陵某舉人性格特別貪婪,他的一位堂兄不識字,與富人打官司,某舉人秘密接受了富人的賄賂,反而囑咐縣官打堂兄的板子。那位堂兄說:“乞求看在我兄弟的情份上。”縣官問他的弟弟是誰,回答是某舉人。縣官不相信,問旁邊的人,都說是某舉人,縣官喟然歎息:“孔方兄勝於同堂兄如此!”竟然放了那人。後來某舉人沒有兒子,以堂兄兒子做為後嗣,知道這件事的人都鄙視笑話他。

  申積中是宣義郎申起的兒子,他祖母是學士楊光素的姑姑。光素因為兒子有疾病,申積中出生時,楊光素於是抱養為兒子。後來,楊光素連生兩子,申積中竭力孝順友愛,楊光素很喜愛他。前後兩次受到皇賜蔭恩,申積中都竭立推給二弟。後來,申積中考上進士,幾年後楊光素在余杭去世。申積中扶著靈柩回家埋葬畢,為弟弟妹妹挑選名門婚嫁,事情辦完,於是把家中財產全部交付二弟,寫了幾千字的《歸宗議》。大抵是說父母或生或養恩情都是一樣的。既然報答了養父之恩,生父也不可落後。於是,申積中回家拜望父母。又在簡陋的巷於裡,訪問到生母杜氏,生母髒著光腳與申積中抱頭痛哭。後來申積中奉養了雙親二十多年。父母去世,就幫助處理葬事。又將家中財產歸於各位兄弟,自己出去租賃房屋居住。許光庭將申積中推薦給朝廷,朝廷下诏褒揚,賜官永興路提舉。朝廷又賞賜讓他一個兒子做官。申積中不辜負養父母之恩,又能不辜負親生父母,實在堪為世人的榜樣。那些背逆雙親趨附生疏的人,難道還不知回頭嗎?

 

上一篇:達真堪布:平時想些什麼?
下一篇:淨空法師:相信古人這個方法正確,不是假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