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原文)】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諧偶者。雲何不等同耶。願天中天普為說之。佛告阿難。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然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道。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有人事佛。不值善師。不見經教。受戒而已。示有戒名。愦塞不信。違犯戒律。乍信乍不信。心意猶豫。亦無經像恭恪之心。既不燒香然燈禮拜。恆懷狐疑。嗔恚罵詈。惡口嫉賢。又不六齋。殺生趣手。不敬佛經。持著弊箧衣服不淨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淨之處。或持掛壁。無有座席恭敬之心。與世間凡書無異。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便呼巫師。卜問解奏。祠祀邪神。天神離遠。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或從宿行惡道中來。現世罪人也。非佛弟子。死當入泥犁中被拷掠治。由其罪故。現自衰耗。後復受殃。死趣惡道。展轉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積惡其行不善。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緣所之。精神報應。根本從來。謂言事佛致是衰耗。不止前世宿祚無功。怨憎天地。責聖咎天。世人迷惑。不達乃爾。不達之人。心懷不定。而不堅固。進退失理。違負佛恩。而無返覆遂為三途所見綴縛。自作禍福。罪識之緣。種之得本。不可不慎。十惡怨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從善生。善為大铠。不畏刀兵。善為大船。可以度水。有能守信。室內和安。福報自然。從善至善。非神授與也。今復不信者。從後轉復劇矣。佛言。阿難。善惡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離。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勿作狐疑自墮惡道。罪福分明。谛信不迷。所在常安。佛語至誠。終不欺人。佛復告阿難。佛無二言。佛世難值。經法難聞。汝宿有福。今得侍佛。當念報恩。頒宣法教。示現人民。為作福田。信者得植。後生無憂。阿難受教。奉行普聞。阿難復白佛言。人不自手殺者。不自手殺為無罪耶。佛言。阿難。教人殺生。重於自殺也。何以故。或是奴婢愚小下人。不知罪福。或為縣官所見促逼。不自出意。雖獲其罪。事意不同。輕重有差。教人殺者。知而故犯。陰懷愚惡。趣手害生。無有慈心。欺罔三尊。負於自然神。傷生杌命。其罪莫大。怨對相報。世世受殃。無有斷絕。現世不安。數逢災凶。死入地獄。出離人形。當墮畜中。為人屠截。三途八難。巨億萬劫。以肉供人。未有竟時。令身困苦。啖草飲泉。今世現有是輩畜獸。皆由前世得為人時。暴逆無道。陰害傷生。不信致此。世世為怨。還相報償。神同形異。罪深如是。阿難復白佛言。世間人及弟子。惡意向師及道德之人。其罪雲何。佛語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寧持萬石弩自射身。不可惡意向之。佛言。阿難。自射身為痛不。阿難言。甚痛甚痛。世尊。佛言。人持惡意。向道德人。其善師者。痛劇弩射身也。為人弟子。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視之如佛。不可輕嫉。見善代其歡喜。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寧投身火中。利劍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阿難復白佛言。為人師者。為可得呵遏弟子。不從道理。以有小過。遂之成大。可無罪不。佛言。不可不可。師弟子義。義感自然。當相訊厚。視彼如己。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弟子亦爾。二義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勿相誹謗。含毒致怨。以小成大。還自燒身。為人弟子。當孝順於善師。慎莫舉惡意向師。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無異。天所不覆。地所不載。觀末世人諸惡人輩。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嫉賢妒善。更相沮壞。不念行善。強梁嫉賢。既不能為。復毀敗人。斷絕道意。令不得行。貪欲務俗。多求利業。積財自喪。厚財賤道。死墮惡趣大泥犁中餓鬼畜生。未當有此。於世何求。念報佛恩。當持經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濟神離苦。超出生死。見賢勿慢。見善勿謗。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不慎耶。阿難復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緣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當雲何。天中天。佛言。阿難。有受佛禁戒。誠信奉行。順孝畏慎。敬歸三尊。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阿難言。世間事。世間意。雲何耶。天中天。佛言。為佛弟子。可得商販營生利業。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施行以理。不違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為世間事也。世間意者。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祟符咒厭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擇良日良時。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當啟三尊。佛之玄通。無細不知。戒德之人。道護為強。役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達之人。自作掛礙。善惡之事。由人心作。禍福由人。如影追形。響之應聲。戒行之德。應之自然。諸天所護。願不意違。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嗟歎。難可稱量。智士達命。沒身不邪。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阿難聞佛說。更整袈裟。頭腦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來。普恩慈大。愍念一切。為作福田。令得脫苦。佛言至真。而信者少。是世多惡。眾生相詛。甚可痛哉。若有信者。若一若兩。奈何世惡。乃弊如此。佛滅度後。經法雖存。而無信者。漸衰滅矣。嗚呼痛哉。將何恃怙。惟願世尊。為眾黎故。未可取泥洹。阿難因而谏頌曰。

  佛為三界護   恩廣普慈大

  願為一切故   未可取泥洹

  值法者亦少   盲盲不別真

  痛矣不識者   罪深乃如是

  宿福值法者   若一若有兩

  經法稍稍替   當復何恃怙

  佛恩非不大   罪由眾生故

  法鼓震三千   如何不得聞

  世濁多惡人   還自墮顛倒

  谀谄訾聖   邪媚毀正真

  不信世有佛   言佛非大道

  是人是非人   自作眾罪本

  命盡往無擇   刀劍解身形

  食鬼好伐殺   镬湯湧其中

  YIN抱銅柱   大火相燒然

  誹謗清高士   鐵鉗拔其舌

  亂酒無禮節   迷惑失人道

  死入地獄中   烊銅沃其口

  遭逢眾厄難   毒痛不可言

  若生還為人   下賤貧窮中

  不殺得長壽   無病常康強

  不盜後大富   錢財恆自滿

  不YIN香清淨   身體鮮芬

  光影常奕奕   上則為大王

  至誠不欺詐   為眾所奉承

  不醉後明了   德慧所尊敬

  五福超法出   天人同俦類

  所生億萬倍   真谛甚分明

  末世諸惡人   不信多孤疑

  愚癡不別道   罪深更逮冥

  蔽聖毀正覺   死入大鐵城

  識神處其中   頭上戴鐵輪

  求死不得死   須臾已變形

  矛戟相毒刺   軀體恆殘截

  奈何世如是   背正信鬼神

  解奏好卜問   祭祀傷不仁

  死墮十八處   經歷黑繩獄

  八難為界首   得復人身難

  若時得為人   蠻狄無義理

  癡駿無孔竅   跛啞不語

  蒙不達事   惡惡相牽拘

  展轉眾徒聚   禽獸六畜形

  為人所屠割   剝皮視其喉

  歸償宿怨對   以肉給還人

  無道墮惡道   求脫甚為難

  人身既難得   佛經難得聞

  世尊為眾佑   三界皆蒙恩

  敷動甘露法   令人普奉行

  哀哉已得慧   愍念群萌故

  開通示道徑   黠者即度苦

  福人在向向   見谛學不生

  自歸大護田   植種不死地

  恩大莫過佛   世佑轉法輪

  願使一切人   得服甘露漿

  慧船到彼岸   法磬引大千

  彼我無有二   發願無上真

  阿難頌如是已。諸會大眾。一時信解。皆發無上正真之道。僧那大铠甘露之意。香熏三千。從是得度。開示道地。為作橋梁。國王臣民。天龍鬼神。聞經歡喜。阿難所說。且悲且恐。稽首佛足。及禮阿難。受教而去。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科判】

  甲、事佛得報

  一、啟請事佛得報不等〈一〉得諧偶〔阿難〕〈二〉不諧偶〔有衰〕

  二、答吉相者〈二〉禮拜供養齋戒〔形象〕

  〈一〉不值明師乘戒俱無〔有人〕

  〈二〉昏愦犯戒無敬詈嫉〔示有〕

  三、答凶相者〈三〉不齋殺生亵渎經典〔又不〕

  〈四〉邪信妖巫惡鬼衰耗〔苦疾〕

  〈五〉死後惡報輪轉三途〔死當〕

  〈一〉愚人招尤1:不達怨尤〔愚人〕2:不達自縛〔不達〕

  四、訓破迷執

  〈二〉善惡明訓1:善惡之喻〔十惡〕2:因果不爽〔佛言〕

  五、三寶難逢〈一〉宿有福因,得逢佛法(佛復〕〈二〉囑宣教法,並作福田〔當念〕

  乙、殺業責任

  一、阿難啟請〔阿難〕

  二、佛示輕重〈二〉無知官迫為輕〔何以〕

  三、怨對無間〈二〉三途萬劫〔死入〕

  丙、師弟之分

  一、師生之本分

  〈一〉、弟子本分2:惡意向師及善者之喻〔寧持〕

  〈二〉、師教本分2:示以正規不使怨訟〔黜之〕

  〈三〉、弟子背師罪果〔為人〕

  二、師生之行持

  〈一〉、末世興惡

  〈1〉不  忠〔觀末〕

  1:世人四惡〈2〉不  孝〔不孝〕〈3〉不有仁義〔無有〕

  〈4〉不順人道〔不順〕

  〈1〉見惡不省〔魔世〕

  〈2〉嫉妒阻善〔嫉賢〕

  2:比丘損他〈3〉不起善念〔不念〕

  〈4〉不為敗人〔既不〕

  〈5〉令不行道〔斷絕〕

  3:比丘損自〈2〉積財喪道〔積財〕

  〈二〉、應何所求

  1:報佛恩

  〈1〉自行②學經〔經不〕

  〈2〉化他①行善〔行善〕②布德〔布德〕

  2.改舊習

  〈1〉勿慢賢〔見賢〕

  〈2〉勿沮善〔見善〕

  〈3〉過不證罪〔不以〕

  〈4〉慎因果〔違法〕

  丁、疑世出世抵觸

  一、疑佛子治生有礙〔阿難〕

  二、教以可為世事不為世意〔佛言〕

  三、請解世事世意之義〈一〉世事〔阿難〕〈二〉世意〔世間〕

  〈一〉佛子施作當啟三尊〔受佛〕

  〈二〉道戒為尊天神敬伏〔戒德〕

  四、佛訓道尊〈三〉道包天地人自掛礙〔道之〕〈四〉善惡由心設喻便解〔善惡〕

  〈五〉戒行參天眾聖贊歎〔戒行〕

  〈六〉智士自應如教奉行〔智士〕

  戊、阿難幸自憫他

  一、阿難自幸今值佛世〔阿難〕

  二、悲憫此世多惡少信〔佛言〕

  三、為憫眾生請佛住世〔佛為〕

  己、阿難谏頌

  一、請佛住世〔阿難〕

  二、疑謗重罪〔佛恩〕

  三、各罪別報〔命盡〕

  四、五戒別果〔不殺〕

  五、疑罪福果〔末世〕

  六、世意惡報〔奈何〕

  七、結勸〔世尊〕

  庚、聞頌信解

  一、發無上心〔阿難〕

  二、自度度他〔香薰〕

  三、大眾受教〔國王〕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

  老法師講述

  本經的經題是: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經題八個字,可以分做五個段落來作介紹:

  第一、“阿難”——“阿難”是人名,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出家之後,做佛的侍者,也就是佛陀的隨從人員,在諸大弟子中,他是著名的——多聞第一。

  第二、“問”——“問”,這一個字,在佛法中有五種說法。瑜伽釋論上說:(1)不解故問,於事理不明了,應該要問老師。(2)疑惑故問,這是見聞生疑、思惟起惑,也應當請教老師。(3)試驗故問,這是帶有考試老師或長者的發問。(4)輕觸故問,輕觸是說漫不經心,隨隨便便地提出問題發問。(5)利樂有情故問,這一類的發問,自己並無疑惑,只是看到在座大眾之中,有一部分人,對於事理,或佛所說的道理,還不明了,內心有疑;而且他們自己又不會發問。於是,聰明智者,為了利益大眾,故意裝作不知道,而代表他們發問,就叫做利樂有情故問。

  本經經題中的“問”字,就是屬於最後一種。

  這是阿難尊者,為了利樂有情,也就是說明知故問;目的是為了利益我們後世的大眾,而提出四個重要問題。換句話說,阿難所提出的四大問題,正是我們初發心者心中的疑慮,經過他的發問,佛陀慈悲開示解說,我們只要從這一問一答之中,領會世尊所說義理,就可以破除自己內心的疑情,對於修行的理論和方法,自然就能明了。以上是本經“問”字的意思。

  第三、“事佛”——“事”是承事,“事佛”是講承事佛陀的教誡。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如果是宗教,我們可以學,也可以不學;正因為它是教育,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要接受,不然,就會造成嚴重的錯誤和無比的損失,縱然是信仰各種宗教的人,也應當修學佛陀教育。

  “佛陀”,是印度梵文的音譯,簡稱為“佛”,義為智慧、覺悟,凡是具足圓滿智慧,究竟徹悟的人,就稱之為“佛”。所以,“佛”不是鬼神,佛是大智大覺的人。

  “佛教”是大智大覺的教育,“佛教”是智慧覺悟的教學。“佛教”的教學宗旨,是在徹底破除迷信,啟發正智,使人人能明辨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得失,進而建立理智、大覺、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清淨慈悲救世的人生宇宙觀,達到解決眾生一切苦難,獲得圓滿、真實、幸福的生活目標。因此,佛陀教育,確是每個人都應當接受,應當依教奉行,這才叫“事佛”。

  第四、“吉凶”——凡是稱心如意、事事如願的就叫做“吉”;凡是違背意願,一切事都不順心,乃至禍害災凶一類的就叫做“凶”。這兩個字,是評斷事佛的結果。“凶”字,是主要的疑慮;學佛,究竟是吉,還是凶呢?以上七個字,是本經的別題,別於他部。下面是:

  第五、“經”——“經”字是通題,通用於一切經,凡是佛所說的言教,都稱作經。“經”字含義很多,必須契合諸佛所證的真理,同時又契合大眾的根機程度的教科書,才得稱“經”。自古以來,常以“貫攝常法”四個字來解釋:“貫”是貫穿的意思,這是指經典中的文義,都有嚴謹的體系、組織、結構,一脈貫穿,有條不紊。其次“攝”字,是說能攝受眾生,使得解悟。第三是“常”,“常”是永遠不變,超時間、超空間,是古今中外永不變的真理。第四是“法”,是法則,是原理、原則,一切賢聖凡外,皆應遵守。能具備以上所講的四義,才得稱之為“佛經”。所以,佛經是有條理、有體系的說明宇宙人生真相,而能使人人得以實證此真相的教科書。

  經題八字,合起來講,就是佛的弟子阿難,請問釋迦牟尼佛說:“有人信奉佛陀教誡,依教奉行,所獲得的結果,是福德、吉祥、萬事如意?或者是有害處、不吉利的呢?”佛陀為之解答疑問的一部經。經題就介紹至此。

  本經的內容:是說明學佛、做人的基本道理。可以說是初學入門教材,雖然是人天小教,實在是大乘佛法的根基;大乘佛法好比十層大樓,而人天小教,正是這大樓的地基。由此可知,這部經在整個佛法教學中,它所占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我們學佛,應當從這部經學起;講經,也要從這部經講起。

  本經的宗旨,佛告訴我們說:能夠依佛陀的教法奉行,一定得到吉祥自在。在教學之中,佛陀教我們“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修行”,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言語、思想、一切不正當的行為。佛陀教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息滅一切惡行,要說好話,利益眾生,存心更應當厚培誠敬心、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孝順一切眾生心,為度化眾生,不疲不厭的願心。三業清淨善良。善因,一定得善果。我們依照佛陀教導去做,一定能夠得到事事如意。可是,這裡面,有真假的標准,凡是依教奉行的,才是真的;只求個人利益的,那是虛偽的,所得的結果,當然是相反的。

  本經的作用,是教我們對於佛陀教育生起信心,建立良好的修學態度,求正確的理解,破除邪見,和窮究因果的道理。

  全經可以分作七個段落:

  自初句“阿難白佛言”,至第三頁最後一行“奉行普聞”止,是本經第一大段。說明信奉佛教,依教奉行,所得到的果報是吉祥的。迷信,違反教誡,果報是不吉祥的。這是學者最為關心的事。

  自第三頁最後一行“阿難復白佛言”,至第四頁最後一行“罪深如是”,是第二大段。討論殺生責任的問題。這是屬於戒律,也是實際討論我們生活行為的善與惡問題!戒律范圍非常廣泛,在廣泛范圍當中,提出這一個代表性的問題來討論,希望我們從這一個問題,能夠舉一反三,因而體認到戒律的精神與功德利益,進而引發修學的意願,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自第四頁最後一行末句“阿難復白佛言”,至第七頁第三行“可不慎也”,是第三大段。討論“教”和“學”的問題。“教學”在人生生活過程中,最為重要。而教學成就與否,實在是決定在教師與學生的雙方心理、態度及教學方法。如果師生都具有優良的教學態度與方法,這樣教學,一定是成功的。佛教,既然是教育,當然重視教學;教師——和尚——善於開示,學生亦能善於悟入,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見解,而後能服務國家社會,為一切眾生造福為目的。因此,佛陀教育可以說是傳統最優良的教育。

  自第七頁第三行“阿難復白佛言”,至第八頁第八行“可得度世之道”,是第四大段。解釋佛法與我們實際生活有沒有抵觸?有沒有妨礙?這個問題,尤其是在今天,確是一些想學佛的朋友們,猶疑而不能解決的問題;在這一段經文中,佛陀給我們明確的解答,使我們了解修學佛法,確實有益於生活之幸福美滿,而無所妨礙。經文至此,將我們初學佛法四個疑問都解答圓滿了。這四大段,是本經的問答主題。

  自第八頁第八行“阿難聞佛說”,至第九頁第三行“未可取泥洹”,六行文是第五大段,說明阿難尊者聞法得益的心得和感想。

  自第九頁第三行末後一句以下,是阿難說偈二十八首。偈頌,是詩歌體裁,四句一首,本經皆屬五言。可以演唱,這一段文字是阿難的心得報告,旨在助佛勸化大眾,應該要依教奉行,才能夠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而不辜負老師——佛陀——苦口婆心的教學。

  最後一段四行經文,是大眾聞法信解,受持禮謝的文字,是全經的總結。

  以上,將本經的經題、內容,簡單介紹至此。下面要為諸位介紹本經的翻譯人: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後漢”,是指朝代說的,代表譯經的年代。“安世高”,是譯經人的名號。世高大師,是當時安息國人,以國為姓,名清、字世高。安息,唐稱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世高大師,本是安息王太子,聰明仁孝,有智慧,有德行,多才藝。他父王故去之後,他繼承王位,不到一年,將王位讓給他的叔父,自己出家修道。法師與我們中國特別有緣,所以,得道以後,就游化中國,是中國佛教初期譯經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大師。他在後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來到中國當時的首都——洛陽,備受朝廷禮敬,譯出佛經共有二十九部,一百七十六卷,歷時二十二年。至漢靈帝建寧三年(公元一七零年),才停止翻譯的工作,游化江南,在豫章(現在的江西南昌)創建大安寺,為中國江南有佛寺之始。他的傳奇故事很多,諸位可以參考高僧傳初集。

  “沙門”二字是印度話,也是古印度對出家人的通稱。義為“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此處是表示大師身份的稱呼。

  “譯”,是翻譯,將印度梵文,翻譯成中國文字。以上,我們將本經的經題、內容、翻譯者,已經介紹過了。

  甲、事佛得報 一、啟請事佛得報不等 二、答吉相者 三、答凶相者 四、訓破迷執 五、三寶難逢

  一、啟請事佛得報不等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諧偶者,雲何不等同耶?願天中天,普為說之!”

  這一段經文,是阿難請法的言詞。他提出兩個問題:(1)是學佛得到富貴,事事如意的果報。(2)是學佛以後,反而失去原有的富貴、地位,所得到的是諸事皆不稱心的果報。同樣是學佛,果報為什麼不同呢?願佛慈悲,普遍為我們說出其中的道理!

  “諧偶”,是事事稱心如意的意思。“天中天”,是佛弟子對佛陀的尊稱;意思是贊佛為諸天人中的天人,而為諸天共同尊敬,故稱之為“天中天”。

  下文是釋迦牟尼佛的答覆,經文有三段,先答學佛得善報之由;次答學佛不得善報之故。後文訓誡學佛應破除迷信及錯誤的執著。

  二、答吉相者 (一)從明受戒信行 (二)禮拜供養齋戒 (三)現蒙護後得道

  (一)從明受戒信行

  佛告阿難:“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

  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燃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

  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道。

  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

  這一段經文,是佛答阿難第一問,學佛得善報之由。答中可分三點來討論:

  第一、是師承。華嚴經雲:“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勿生疲懈,勿生厭足,皆應隨順,弗見過失。時善財童子一心憶念,依善知識、事善知識、敬善知識,於善知識起慈母想,於善知識起慈父想,得聞法已,歡喜踴躍……。”由此可知,世出世間,求學無不重視師承。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國治天下平!

  “從明師受戒”。歐陽竟無說:“師以知見為體,不以得果或但儀式為體。”法華經雲:諸佛世尊為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涅槃、瑜伽,無不主知見,故唯知見是天人師。天人師,佛教唯一根本。

  “明師”,是指對一切法,佛法及世間法,確實圓滿通達無礙,品學兼優,有修有證的老師。佛陀教我們學佛要求明師,雖然如此,明師畢竟是可遇不可求。若非宿世福德因緣,難得遇到。要是遇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也應當求一位正知正見,能聖言、能施聞者,而師事之。經雲:依法不依人,雪山半偈,羅剎可師。唯明達世出世法的好老師,才不會把我們帶入歧途,才不會錯指方向。尤其是當一個初入佛門的朋友,不免存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初學若不遇明師,縱然日後遇到真善知識,也不容易盡棄成見,改變方向。這是初發心學佛者,第一大事,就在慎重擇師,求善知識。

  “受戒”,就是接受老師的教誡。“戒”字的含義,是學問融會於身心生活中,學問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學問;是知行合一的教育,是理事圓融的修學。

  這一句經文的意思是:學佛要跟一位通達事理,有修有證,具足悲願辯才的好老師,接受他的教導,依教奉行。請看下文:

  “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

  這三句是講事師之道。古制,君所不臣於其臣者,當其為師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诏於天子無北面,釋奠於先聖先師,天子北面拜。事師無隱無犯,左右就養無方,服勤至死心喪三年。是以求學,第一要對老師生敬重之心,尊師重道,師道就是人道,師道就是佛道。老師的教誨,經典裡所說的理論,以及修行的方法,都能做到專信不犯。一心無疑,叫專信。不違教訓,叫不犯。這是最好的修學態度。唐大圓居士說:“佛法教人,先求根本智,無相無分別。次求後得智,能分別一切法。亦如中國往日教蒙童讀經,先斷句讀,後乃開講,自然開悟,是為東方文化一貫之思想。學佛亦應熟誦應讀之經論,不求甚解,即為求根本智;及熟能生巧,由聞發思修慧,是為後得智。以是比較東西,東方不急求解,是培養根本智,而發達後得智;西方初學,即求甚解,是破壞根本智,而失後得智之用。”歐陽大師亦雲:“今時有謂聖賢經論深理,不適孩提,當廢讀經。嗟乎冤哉!並此冥種而亦蕩然,有死之極,無生之氣矣。”之歎!所以“專信不犯”是接受教學的不二法門。

  “精進奉行”是“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純專一,勇猛向前,天天求進步,而不退轉。佛法教材——經典,是具有超越時空性質的教科書,是永遠不變的原理原則。唯其是永恆不變,才能大用無方,所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歷代注疏中證實。同一部經,於其不變的真理中,必有其時代性的解釋,時代不同,需求亦異,而經典能作種種契合時代的解說,利益現代眾生。這就是不變根本智,而以後得智隨順眾生種種緣,得到厚生的大用。這正是日日新的“精進”。而不是讀死書的書呆子所能做得到的。所以,佛教的教學,是日新又新的,是精進的,是永遠站在時代最尖端的!

  能精進奉行老師的教誡,自然對於學問道業,日有長進而不致退失。第一小段的意思,就介紹至此。

  (二)禮拜供養齋戒

  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燃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

  這一段經文是講“修學”——“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形像鮮明”一句是修誠敬。“形像”指所供養的佛菩薩形像;供養形像,不是迷信,不是拜木偶,而是教學最高藝術化的表現。佛菩薩莫計其數,也不是泛神教,而是以其代表我們自己本性裡的無盡德能。佛像、佛名,表果地性德;菩薩像、菩薩名,表因地修德。禮敬佛菩薩,意在敬重性修二德;自重自愛,莊敬自強之義。如“釋迦牟尼”一名,“釋迦”義為“能仁”,表性德中的仁慈;“牟尼”義為“寂默”,表性德中的清淨寂靜。“地藏菩薩”義為大地資源寶藏,引申為性修根本的——孝道,代表修德中的百善孝為先;其他如“文殊”表智慧,“觀音”表大悲,就是孟子所說的“恻隱之心”,“彌勒”表大慈忍讓,“普賢”表性修廣大……等等,不勝枚舉。諸如此類,在佛法教學中,務使學者眼見佛像,耳聞名號,皆能引發性修之心,興起向上之志,見賢思齊,依其典型,來塑造自己真善美的高尚品格,何迷信之有。更何況,釋迦是啟教的本師,菩薩是前期的學長;供養形像,正是教人學誠修敬,返本報始的教學法。人能存心敬賢,必然樂行善事,造福社會,救度眾生。這是佛教供養“形像”的意義。“鮮明”是說整潔,要時常保持佛像的整潔,這正是修習誠敬之道。

  “朝暮禮拜”一句是修身。“恭敬燃燈”一句是修心。“朝暮”指早晚定課,學佛者所必須修學的。“禮拜”是學禮,是學敬。敬禮人事,毋不敬也。孔子也說:“不知禮,無以立也。”又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況佛家“禮拜”的方法,是依據禅定的原理,動定無礙、動靜不二的道理而實行的,確是良好的養生健身運動。早起百拜,勝於早安晨跑多多。此中妙理,又有幾個人能道得呢?

  “燃燈”是修心,“燈”代表光明、智慧和熱能;表我們性德本具的智慧光和慈悲的熱忱。“恭敬燃燈”就是表示燃燒自己,照耀別人,溫暖別人。以誠敬心,燃起自己智慧之火、精進之火,放出無盡的光和熱,救世濟生。這兩句很像孔子所說的:“好學近乎智”。著重在“學”。

  “淨施所安,不違道禁。”二句是說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意思是修正自己的身心行為。凡人之心,莫不為貪嗔癡三毒所障,真心正念不能現前,而身口所造,多是悭著財物,多求不息,開諸罪門,專造惡業,墮惡道中,誠為可歎!佛教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而修學入手處,即是“淨施”;“淨”是清淨,“施”是布施,是放下。“淨施”就是以清淨心,恭恭敬敬的修布施。這正是大乘佛法中所說的離相布施;就是不求報答,無條件的施捨。“淨施”的功德,能破貪嗔癡迷,能斷一切惡行,利樂大眾。同時,也正因為自己真能放下,斷除迷障,理事明達,身心自在。由此可知,“淨施”是正修行;而“所安”正是修正行為後所獲得的真實受用,也就是果報。

  “不違道禁”,“道”是說理,“禁”是說事。這一句意思是說:一位佛門弟子,心之所思,不可違背佛陀所傳授給我們的“修行”原理原則。待人、處世不違背佛陀的禁戒——如五戒、十善等,做一個憑依道理行事的善人。這兩句與孔子所說的“力行近乎仁”的旨趣相同:注重在“行”。

  “齋戒不厭”一句是工夫。心地清淨叫做“齋”。佛常教給我們,必須要學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正是要我們“修清淨心”,清淨心中,本具無量福慧。而我們的心,不得清淨,實在是因妄想習氣太多,未能證得,這是我們的奇恥大辱。佛教我們要學“戒”,“戒”是禁止的意思,止息一切妄念、習氣、煩惱,恢復吾心固有的清淨德用。所以,“齋戒”兩個字,就是“忏除業障”、“降伏其心”的具體有效的修行法門。業障除盡,心極平等、極清淨、極慈悲,就叫做“成佛”。因此,“齋戒”的修法,是不可以時日計的,一定要不疲“不厭”,持之有恆,是真精進,工夫才能圓滿修成。“不厭”也有“不退轉”的意思。不退轉是大勇,孔子說:“知恥近乎勇。”這必須是事理都能通達的人,才能做到。

  “心中欣欣”一句是說功德圓滿、法喜充滿,不亦悅乎的真實受用。

  依照這一段經文所說的道理和方法,修正我們身心的行為,我們的生活必定美滿、幸福、快樂;然後才能體會到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價值。第二小段“修學”要領,介紹至此。

  (三)現蒙護後得道

  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道。

  第三小段是說如法學習的利益。一個具有良好學習態度的佛弟子,必然是常受三界二十八天,諸天的天神、善神們的尊敬、擁戴和保護。“所向諧偶”,就是說:心之所向、行之所向,無論做什麼事,都能稱心如意而無障礙。“百事增倍”是指一切事功,都有日新月異的進展。“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此句說一切四王天、八部護法鬼神,敬護其人,同時,也為現前當來的大眾們之所敬仰師法。以上是說現前的利益。

  “後必得道”一句,是講以後的究竟果報。“得道”就是“成佛”。成就圓滿智慧德能慈悲的完人。

  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

  佛說:像上面所說的,如理如法的事佛、學佛的善男信女,才是真正的佛門弟子。

  以上所講,是佛陀答阿難尊者第一問:“事佛得富貴諧偶者”的一段經文。

  前面我們講到阿難尊者提出兩個問題:①學佛得到富貴、事事如意的果報。②學佛所得到的是衰耗及事事不如意的果報,同樣是學佛,為什麼果報竟然不相同呢?

  關於學佛得善報的道理,上一段已經講過了。底下經文所講的,是佛陀要為我們解說學佛得不善果的原因,想必大家對此問題都很關心。佛在本經,分作五點解釋惡報因果。

  三、答凶相者 (一)不值明師乘戒俱無 (二)昏愦犯戒無敬詈嫉 (三)不齋殺生亵渎經典 (四)邪信妖巫惡鬼衰耗 (五)死後惡報輪轉三途

  (一)不值明師乘戒俱無

  有人事佛,不值善師;不見經教,受戒而已。

  這四句經文,就是第一小段。

  “有人事佛,不值善師”。這是學佛不如法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遇到好老師。楞嚴經上說:“末劫一切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又說:“末法之中,魔、鬼、妖、邪,熾盛世間,廣行貪YIN,殺生食肉,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炫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佛陀又很感慨的說:“雲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由此可知,學佛如果遇不到好老師,品學如何建立呢!?尤其是初學,最要緊的,無過於親近善師。

  “不見經教”是說不解經義,縱然每天念經,不解如來真實義,也等於是不見經教。解義好比認識路,受戒好比走路,如果不識路,試問究竟怎麼個走法呢?

  “受戒而已”是說僅有外表的形式,三皈、五戒、在家戒、出家戒,雖然受戒,而於戒體、戒法、戒行、戒相、開遮持犯,一無所知,又將從何下手修行證果呢!?

  (二)昏愦犯戒無敬詈嫉。

  示有戒名,愦塞不信,違犯戒律,乍信乍不信,心意猶豫。亦無經像恭恪之心,既不燒香、然燈、禮拜,恆懷狐疑,嗔恚罵詈,惡口嫉賢。

  這一節經文,是說不得善報的第二種因緣。

  “示有戒名……心意猶豫。”是講雖然有受戒之名,而缺乏受戒之實。名實不符,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他“愦塞不信”,“愦”是昏愦,自己迷糊,不能覺悟。“塞”指閉塞,對於師友的教導,不能理解,不能明了,甚至不能入耳,焉能生起信心?唯有信心才能成就道業功德,沒有信心,必無所成。

  因此,他的心思行為,自然就會時常“違犯戒律’,而對於佛法博大精深的理論,或是因果報應的道理,尤其是佛陀教人待人處世的原理原則——戒律,他們的態度是“乍信乍不信”,有時候認為佛所講的道理,大概不錯。有時候“心意猶豫”,不願接受、不敢接受,這顯然是未解其理的必然後果。如果道理不明,修法無知,便一昧盲從地奉行,就是所謂盲修瞎煉,結果總是屬於徒勞無功。

  “亦無經像恭恪之心”,意思是說,對於聖學經典暨佛像,毫無尊重恭敬心;這是輕慢師承,不重視道學的表現。燒香、燃燈、禮拜、早晚課誦,也不能如法依教奉行。修學固然不廢形式,但最重要的是心行。香、燈是令人燃起自心的誠信、智慧、光明;禮拜是教我們敬人、敬事、敬物、一切恭敬。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若不能如是存心行事,修正心行,縱然是天天燒香、燃燈、禮拜,也等於是不燒香、不燃燈、不禮拜。由於事理不明,所以“恆懷狐疑”。平素一些不良的習氣,不能革除、不能改正,如嗔恚、罵詈、惡口,古雲:利刀割體痕易合,惡口傷人恨難消。嫉妒賢人善事等等,這是修行人所不應該有的,還時有造作,怎麼能得好果報呢!?

  (三)不齋殺生亵渎經典

  又不六齋,殺生趣手。不敬佛經,持著弊箧衣服不淨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淨之處;或持掛壁,無有座席恭敬之心,與世間凡書無異。

  這一節經文,是說不得善報的第三種原因。

  為佛弟子,最要緊的是修平等心、清淨心和慈悲心。若不能每天修學,一個月至少也應該修學六天。六齋日,以往是指農歷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等六日,這幾天應當修齋,培養清淨光明的心地,做修心養性的工夫。如今,我們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由君主時代進入到民主時代,意識型態、生活方式都時時在改變之中,然於身心之修養,每周也應當作一二日齋心的工夫,實在有益於心理健康,延年益壽、福慧增長。

  “殺生趣手”,是指由於貪欲、嗔恚、愚癡等煩惱而起心動念,親手殺害眾生。這是佛教絕對禁止的,有很重的罪報,嚴重的破壞了慈悲一切和清淨心。

  凡是讀書人,無不愛惜書本,甚至視書籍重於一切。佛弟子敬愛法寶——“佛經”,有重於生命者,因為“佛經”是學佛的依靠,印證知見、修正行為的准則。“不敬佛經”就不是學佛,正如不愛書本,就不是讀書人一樣。將佛經隨便放置在破爛的竹箱裡,或者與髒亂不干淨的衣物放在一起,“或著妻子床上不淨之處,或持掛壁。”“無有座席恭敬之心”一句中的“座席”是比喻,比喻說:有客來訪,主人必為安設座席,以表敬意。我們對“佛經”也要有專用的“經櫥”、“書架”,這就是經書的“座席”,恭敬法寶之意。無有書架、經櫥,將經書視同一般書本一樣,隨便放置,是一種不重視道學修證的表現,學佛的人,連經書都不尊重,那還有什麼成就可言呢!

  (四)邪信妖巫惡鬼衰耗

  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便呼巫師卜問解奏,祠祀邪神,天神離遠,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或從宿行惡道中來,現世罪人也。非佛弟子。

  這一節經文,是佛說學佛不得善報的第四種因緣。

  論語中說:“子之所慎,齋、戰、疾。”疾病乃人生之所不免,佛法以破迷信、開智慧為宗旨。若是生病了,就應當一心調養,與醫護人員合作,以求早日康復。若能以淨信心,念佛菩薩名,有不思議的力量加持,這是屬於心理健康,有其甚深學理依據,不是迷信。如果不信佛陀教誡,而去信鬼神,“便呼巫師”,巫師是專門與鬼神往來打交道的一種人,男曰觋,女曰巫。來為病人治病、占卦問卜、或是作法解奏消災,“解”指解冤,“奏”是以文疏報告鬼神。“祠祀邪神”是世俗所謂許願、還願而祭祀那些不應該祭祀的鬼神。孔子也說過:“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可見聖哲所見,大致相同。佛弟子對待鬼神的態度,應是敬而遠之。前清周安士先生,每過一切神祠,必祝願曰:“唯願尊神,發心出世,勿受血食,一心常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早成佛道,普度眾生。”如是為鬼神說法,是學佛者應當學的。如果迷信邪鬼邪神,時常接近,自然就離遠諸天善神,不會得到福佑善護。於是取而代之者,則是“妖魅日進,惡鬼屯門”。左傳上說:“人棄常則妖興”;“常”指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常八德是中國人基本的人格,棄絕五常八德,其心行知見,自然與邪惡交感,“令之衰耗,所向不諧”,也是必然的結果。

  這些人,何以不信佛言,不依教誡而行呢?佛又說:“或從宿行惡道中來。”“宿行”是指過去生中,意思是講:這樣的人,或者是才由惡道轉生人世,因此,還帶有前世惡道的邪見惡習,正是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惡習氣力求戒除,善習氣應當培養,關系迷悟、苦樂的果報,不可不留意。“現世罪人”,是佛說此人,縱然是受過三皈五戒,或者出家,由於尚存邪見惡習,多諸惡行,“現世罪人也”。他們有學佛之名,而名實不符;“非佛弟子”,佛陀不會承認他是佛弟子。

  以上所說的四點,可見都不是真學佛,因此,現前果報衰耗、不諧偶。來世果報則更為可怖!

  (五)死後惡報輪轉三途

  死當入泥犁中被拷掠治,由其罪故,現自衰耗,後復受殃,死趣惡道,展轉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積惡,其行不善。

  這一節經文,是佛陀為我們說不如法的修學,迷信、盲目的修學,所得的報應。

  三世因果的事實和理論,佛經中講得極為透徹,值得吾人深入研討,以窮宇宙人生的真相。

  今世所作的業因,來生後世,因緣際會,必定現行受報,正是絲毫不爽。如前所說,邪知邪見,迷信鬼神的假佛弟子,不僅是現在果報不好,報終死後,還不免要受地獄——泥犁——的苦報。這都是由於其生前所作的行業,罪在由迷入迷,導他入迷信之故,所以佛說:“現自衰耗,後復受殃,死趣惡道,展轉受痛,酷不可言。”這幾句話,全是講現前及未來世的苦報。真是痛不可言,追究其根源,實在是“皆由積惡,其行不善”。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觀其義理,省察身心,誠然,惡不可積,行不可以不善也。

  下面要給大家講解的一段經文,是世尊特別開導我們學佛必須破除迷信和執著。

  四、訓破迷執 (一)愚人招尤 (二)善惡明訓

  (一)愚人招尤 1:不達怨尤 2:不達自縛

  1:不達怨尤

  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緣所之,精神報應,根本從來,謂言事佛致是衰耗,不止前世宿祚無功,怨憎天地,責聖咎天,世人迷惑,不達乃爾。

  這一段經文是講愚人招尤,文有兩小節,這是前節,說明愚人不明事理真相,怨天尤人的罪過。

  “愚人”,在佛法中說有五義:①沉迷五欲、②是非顛倒、③喜惡憎善、④聞道不解、⑤從惡道中出,叫做“愚人”,總是惡習氣未除。心思昏迷,無正知見,稱為“盲盲”。

  “宿行因緣”,是講過去生中所造的業因,如佛經中說:“佛在洹說法,有六十初發心菩薩,共到佛所,五體投地,悲淚如雨,各問宿世業緣。佛言:汝於拘留孫佛時,出家學道,道心減滅。其時有信心檀越,供養二法師,極其欽敬,汝於是時,生嫉妒心,在彼檀越,說法師過,令彼漸生輕慢,斷其善根;以是因緣,墮於四種地獄中,若千萬歲,後得為人,五百世中,生盲無目,愚癡無知,常為人所鄙賤。汝等將來命終之後,於五百歲,正法滅時,尚生惡國惡人之處,為下賤人,被他誹謗,迷失本心,過是五百歲,滅盡一切業障,得生阿彌陀佛國。”讀此文,當知行為果報之可畏如是,敢不慎乎!

  學佛,必定要信佛言真實無欺,相信三世因果報應。

  這一節經文中說:愚癡的人,心無正知,目無正見,兩俱“盲盲”,不辨是非、邪正,不知善惡、利害,當然他是更不會去反省“宿行因緣所之”了。佛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那“精神報應,根本從來”,是有原因的。果然明白了這個道理,為什麼不學著“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眼前種種不順心、不稱意的果報,不曉得真正因緣,以為是“事佛致是衰耗,不止前世宿祚無功”。“宿祚”是說過去世所修的福祿。“宿祚無功”就是講前世沒有修福,今世哪裡會有福報呢!?現在還不曉得止惡、修善,反而“怨憎天地,責聖咎天”,怪責老天無眼,佛菩薩不靈,對不起他,未能保佑他稱心如意;“世人迷惑,不達乃爾”,這是說世間有一些像這樣迷惑顛倒的人,不通達事理,才做出這樣違悖情理的事情來,豈不可歎!

  2:不達自縛

  不達之人,心懷不定,而不堅固,進退失理,違負佛恩,而無返覆,遂為三途所見綴縛,自作禍福;罪識之緣,種之得本,不可不慎。

  這是後節,說明不達事理真相,自作自受的緣故。

  佛說:“不達之人,心懷不定,而不堅固。”由此可知,我們學佛,第一要真正明了佛經義理,就是“願解如來真實義”;經義道理不明,心意必然猶疑不定,也絕不能生起清淨堅定的自信心。心思行為,當然不如法,所以才“進退失理,違負佛恩”。我們的身命得自父母,而慧命則得自老師,是以老師是我們的慧命父母,佛是我們的本師,恩過生身父母。為佛弟子,不明經教,不依法行,違背教誡,辜負佛陀恩德太多了。如果能及時回頭,還來得及;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可惜的是,不達之人,“而無返覆,遂為三途所見綴縛,自作禍福。”“無返覆”就是執迷不悟,不知忏悔,不肯回頭。“三途所見”是指貪嗔癡慢、名聞利養,意思是說這些皆是墮落入三惡道的邪惡知見。“綴”是累綴,“縛”是纏縛;意思是講,他沉迷於名利五欲之中,為貪嗔邪見所纏縛累綴,造善惡業因,受禍福果報,皆是自作自受。下面三句是——“罪識之緣,種之得本,不可不慎”。“罪識之緣”一句,是指本性無始以來漸染習氣而變為“罪識”,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說的性,就是佛說的本性;孔子說的習,就是佛說的“罪識”。習雖有善、惡,俱有污染、清淨本性的作用,含藏一切善惡種子,種子永不壞滅,遇緣一定起現行結果,還得報應。凡夫藏識種子,惡多善少,所以叫做罪識。“罪識”在此處是指罪業種子,邪惡習氣。經文講的“種之得本”,本指果報,因此,習氣種子,不可以不善。平素存心行事,對於邪正、是非、善惡,尤其不可不慎重;因為現前當來,必定是有果報的。

  下面經文是第二段,佛陀開導我們善惡的標准和因果的定律。文分兩節,先說善惡之喻,後論因果不爽。

  (二)善惡明訓 1:善惡之喻 2:因果不爽

  1:善惡之喻

  十惡怨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從善生;善為大铠,不畏刀兵;善為大船,可以度水;有能守信,室內和安,福報自然,從善至善,非神授與也。今復不信者,從後轉復劇矣。

  “十惡怨家”和“十善厚友”二句,是佛教給我們認識善惡的標准,旨在教導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十惡”是將諸惡業歸納為十類,身之惡有三:殺生、偷盜、邪YIN;口之惡有四:妄語、兩舌、惡口、绮語;意之惡有三:貪悭、嗔恚、愚癡;是謂之十惡。十惡乃性德之賊,故稱之為“怨家”。怨仇相逢,必受其害。十惡以殺生為最惡;中國歷史,稱為信史,史冊所載,歷代殺生最重者,果報最顯者,有周宣王等約有二百零二人,其因果報應之事皆有征可考。而佛經所載,尤為詳盡。十惡俱作,果報定在阿鼻,就是無間地獄,苦報無盡。人生苦短,不過數十寒暑,一切盡是過眼雲煙,何苦造諸惡業!佛經中有說鬼鞭屍一案雲:“昔外國有人死,魂還有鞭其屍,旁人問曰:是人已死,何以復鞭?報曰:此是我故身,為我作惡,見經戒不讀,偷盜欺詐,犯人婦女,不孝父母兄弟,吝財不肯布施,今死令我墮惡道中,勤苦毒痛,不可復言,是故來鞭之耳。”這一段公案,是否真實,姑且不論,但其寓有甚深哲理,實堪玩味。益明我此有用之身,勿令廣造諸惡也。

  “十善”者,十惡之反面,就是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意不貪悭、不嗔恚、不愚癡;是謂之十善業。此十種善行,為人世福德,生天資糧,學佛根本之所必備者。佛法中有十善業道經,專門討論此一問題,教人修學。我們依此標准與人為善,才是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友有助力,厚益盡心,世間最靠得住的“厚友”,就是“十善”。我在此舉一個例子,廿五史梁書庾诜傳說:“庾诜,字彥寶,笃學經史,嘗乘舟,載米一百五十石,有人寄載三十石;寄載者說,君三十石,我百五十石,庾诜恣其取足。”“鄰人有誣為盜者,诜以書質錢二萬,令門生詐為其親,代之酬備,鄰人獲免,謝诜。诜曰:吾矜天下無辜,豈期謝也。”“晚年每日六時禮忏,誦法華經日一遍。後夜中,忽見一道人,自稱願公(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容止甚異,呼诜為上行先生,授香而去。梁武帝中大通四年(一三八六年),忽驚覺曰:願公復來,不可久住。顏色不變,言終而寂,舉室鹹聞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彌陀淨域矣。诏谥貞節處士。”按此傳為念佛往生淨土確有憑證,載在正史中者,中國自晉時慧遠大師首創蓮社,提倡念佛法門以來,歷代依教奉行確有成就者,不知千萬人也。近代念佛往生,本省尤多;如台北念佛團李濟華居士往生,啟發徐醒民一心專修淨土,就是一個好例子。千萬不可看作迷信,希望大家多多留意,不要自失大利益,自己錯過大好機緣也。

  “朋友”是五倫之一,志同道合,患難相助,成就世間功業。然於念佛一心,明心見性,成佛作祖,世間厚友則無力相助,必須自己勤修十善、戒定慧三學,才能滿願,所以“十善”真是世出世間的“厚友”,我們必須敬重學習。不然且看楞嚴會上,阿難尊者,聰明多聞,在工夫方面,他總以為:“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他沒有想到,佛對他說:“他人吃飯,己不能飽。”雖與佛陀為至親骨肉,也不能相代,幫不上忙。佛教絕對不迷信,我們一定要覺悟,修行證果,一定要靠自己,所以佛陀才教我們遠離十惡怨家,深交十善厚友;要認真地反省,此一日中,果然惡念少而善意濃;與人為善,不與人為惡的話,那自然會“安神得道”。安神是說現前身心安穩,無憂怖、無煩惱;得道是指身後往生佛國,成佛作祖。這“皆”是“從”斷惡修“善”而“生”的真實果報。佛語真實,朋友,你何樂而不為呢!?

  “善為大铠,不畏刀兵;善為大船,可以度水”。這二句是比喻,刀兵劫指戰爭,戰爭起因於嗔恚仇恨。水喻為貪愛,貪欲不足,為一切禍災之根源。十善厚友可以消除三毒煩惱,是有消滅戰禍及超越苦海的功能,使我們得到安和樂利的幸福生活。因此佛說:“有能守信,室內和安,福報自然”,“從善”行“到善”果,自修自得,“非”是“神”仙佛菩薩“授與”你的。如果你還是不相信,諸惡皆作,眾善不行的話,那麼,苦報必然是轉復加重了。

  2:因果不爽

  佛言:“阿難,善惡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離;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勿作孤疑,自墮惡道。罪福分明,谛信不迷,所在常安,佛語至誠,終不欺人。”

  這一節經文,是論因果不爽之理。佛告訴阿難說:善惡報應,追逼於人,如影之不離,絕無逃避之理。“谛信”意為“正智信”;“不迷”指不為邪說物欲所迷。經雲:“過去園精捨附近有一貧賢者,每日至精捨掃地,至心不倦。有一長者游觀大澤中,見有數十間七寶捨,問人得知是貧賢者掃佛捨,福應生此。長者心喜,找到貧賢者,以五百金買得。貧賢者得金,廣設供養布施眾生,佛為說法,即得道跡。”這是說明善惡必有報,佛語真誠,決不欺人。以上將佛陀教我們破除迷執、辨善惡、明果報一段經文講完了。

  接著再續講第一大段的末後一段。三寶難逢,文分兩節,先說宿有福因得逢佛法,後講囑宣教法,並作福田。

  五、三寶難逢 (一)宿有福因得逢佛法 (二)囑宣教法並作福田

  (一)宿有福因得逢佛法

  佛復告阿難:“佛無二言,佛世難值,經法難聞,汝宿有福,今得侍佛。”

  在這一節經文裡,“佛無二言”一句,的是苦口婆心,一再叮咛囑咐,唯恐我們又錯過了這一次的大好機緣。“無二言”誠至極矣!如何不敬信。“佛世難值”是講佛陀出生於世間,機緣相遇,非常困難。因為,修成佛道,一般說需要三大阿僧劫,“阿僧”是古印度數字單位,照中國計算法,是萬萬為億,萬億為兆;而一阿僧,為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再乘以三,真是龐大的天文數字。從凡夫地修成佛道,通常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其次是以本師釋迦世尊為例,佛滅度到今年(一九八零年)依虛雲老和尚據中國計算法,應該是三零零七年了。第三,就彌勒佛降生此士,經雲,約為五十六億年後。第四,是生在佛前,或在佛法滅後,是為八難之一;可見,能遇佛同住的機緣是非常不容易,真是可遇不可求,為什麼我們要求與“佛同世”呢?因為與佛同世,得親見佛陀,聞法契機,易得解脫。我們雖不值佛世,但能生在釋迦末法第一千年之末,尚得見聞經教,也是不幸中之大幸了,願大家自愛自重,莊敬自強,努力修學,不負佛恩。

  “經法難聞”句,先需了解經法的用途。“經”和“論”的作用是修正我們的知見,戒律是修正我們行為的依據。所以,經律論三藏,是學佛唯一的准則。世尊滅度時,遺言“四依法”,即第一,“依法不依人”,“法”就是指三藏經典,如果末世弘法者,無經典依據,即不可依信。第二,是“依義不依語”,“義”指佛所講的道理,語是表達義理的工具,義為主,語為賓,這是叫我們要依據佛所講的道理,而不要執著語言文字,死在言句之下,那就喪失佛陀教化之義了。第三,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不了義”是佛依世俗而說,是方便說:“了義”是依佛親證說,是真實說。因此,佛要我們依了義真實說的一乘法,而不必依照方便說的方便小乘和人天小教。第四,是“依智不依識”,這是叫我們應具備良好的修學態度;“智”是“理智”,“識”是“感情”,是“迷執”。佛教我們接受佛陀的教育,應當以“理智抉擇”來接受,不可以感情用事,更不可迷執。這就是四依法。末世佛子,果能依此而行,就與佛陀同住世間,親聆教益無異了。末世眾生福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若不遵四依法,必入邪途,是故“四依法”不可不遵行。再說經典功用,現前有拔苦與樂之功,後來有解脫生死之益。經典分親聞佛說及記載流通,親聞者契機深,記載者契機淺。再講就是記載,也不容易,如姚秦時代,法顯十人,唐玄奘大師孤身西求;歷代釋述傳講,流通至今,談何容易!我們尊重經典,就是對佛陀演教暨歷代大師傳述之功,略表敬意耳。是有“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再待何時度此身”。阿難尊者有福,得作佛侍者。又如金剛經所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這是佛為我等授記的一段經文。可見若無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是很難接受佛陀教育的。我們當知自勉。

  (二)囑宣教法並作福田

  當念報恩,頒宣法教,示現人民,為作福田,信者得植,後生無憂。阿難受教,奉行普聞。

  這一段是講“囑宣教法並作福田”,也是問事佛吉凶最後的一段。

  “當念報恩”是佛教我們做人應當念念存報恩的心。報恩一定先要知恩,哪些人有恩於我呢?第一是父母,於我有養育之恩;第二是師長,於我有教導之恩;第三是國恩,政府有保護人民安和樂利之恩;第四是眾生,一切眾生,有各盡智能,互為依存,創造美滿社會、幸福環境之恩。是以佛常教人“知恩報恩”。

  如何報恩?佛教我們,第一要“頒宣法教”,“頒”是頒布,就是普遍傳播的意思,普遍傳播宣揚佛法的教學;且不止是言教,佛要弟子們,人人行解相應,知行合一,做大眾的模范、典型,示現給人民做榜樣的身教。因此,佛教法中出家,本來就是為上報四種恩德,下濟眾生苦難,助佛弘化,潛消禍亂,為眾生作依止、作福田。福田有三種:(一)敬田三寶、(二)恩田父母、(三)悲田貧苦。誠敬、孝順、慈悲是萬善之根本。誠敬自敬佛法僧而生,孝順則由報父母而生,慈悲實由憐憫一切貧苦眾生而生。所以,佛說:佛菩薩、師長、父母、眾生,是我們植福的良田,人沒有不求福的,福向何處求呢?雖然人人有福田,可是幾個人知道呢?佛慈道出,信者得植,勤於植福而後才有享受不盡的福報。朋友!你信不信、願不願修福呢!?

  請看經文:“後生無憂”,這一句有兩層意思,第一是未得道而命終,來生以福德深厚,必生天享福,身心安樂無憂。第二是道業成就,明心見性,斷惑證真;或是上生佛國,永脫輪回,究竟無憂。這才是究竟圓滿的果報。由此可知,為佛弟子,必知恩德,作人天師范,報恩弘教,為作福田。須知入道必以智慧為本,智慧必以福德為基。阿難尊者,就是我們的好榜樣。“阿難受教,奉行普聞”。尊者敬受世尊的教誡,立刻就能依教奉行,將佛陀講的道理,傳播十方,令一切眾生普聞生信,破迷開悟,叫我們明了,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學佛,才能夠得到富貴諧偶,事事如意。

  以上將本經第一大段:“問事佛吉凶”講完了。

  接著看,第三頁最後一行最後三字:“阿難復白佛言”起,至第四頁最後一行“罪深如是”止。有十行經文,是本經第二大段,問答殺業責任問題。佛教戒律,第一是不殺生,無論是出家在家,一切佛弟子都必須遵守的。佛在楞嚴會上說:“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食肉羅剎,報終必沉”。這些叮咛,皆是說明,嗔恚心強,慈悲心弱,非佛弟子。殺生之害處、果報,痛不可言。經中又說:“眾生斷殺,得離生死”,“清淨比丘,不蹋生草”,“於世真脫,不游三界”。這是說明持戒、護戒,才能體會同體一如,慈悲平等的境界,才是一個依教修行的聖弟子。

  乙、殺業責任 一、阿難啟請 二、佛示輕重 三、怨對無間

  一、阿難啟請

  阿難復白佛言:“人不自手殺者,不自手殺為無罪耶?”

  這一節是阿難請教的話,其問意還是為了利樂有情眾生。因為眾生最苦是死,慘死尤甚,故以殺生為第一惡行。世出世間聖教同宣戒殺,中華文化,仁慈為五常之首,佛教中,護生為第一善行。經文雖只說到殺生一事,意含全部戒律。儒家的禮教,佛家的律學,都是本諸我人同具的性德,表現於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慧的行為,絕不是有意約束人的、吃人的,其教學目的,皆為復性而設施。本經略舉其一,其余則思之可得。

  “阿難復白佛言”,是阿難聞佛講完事佛吉凶緣由之後,又提出一個問題來請教佛陀,他說:“假設有人,沒有親手殺生——殺生有親手殺、教他殺,或者是見殺心喜,這裡阿難顯然是指教人殺生,而不是自手殺生,所以他問——不自手殺是不是就無罪呢?”

  二、佛示輕重 (一)教殺重於自殺 (二)無知官迫為輕 (三)故犯欺罔為重

  (一)教殺重於自殺

  佛言:“阿難,教人殺生,重於自殺也。

  (二)無知官迫為輕

  何以故?或是奴婢愚小下人,不知罪福;或為縣官所見促逼,不自出意。雖獲其罪,事意不同,輕重有差。

  (三)故犯欺罔為重

  教人殺者,知而故犯,陰懷愚惡,趣手害生,無有慈心,欺罔三尊,負於自然神,傷生杌命,其罪莫大!”

  這一段經文,是佛陀對阿難解釋殺生罪過責任輕重的開示。

  大意有三點:(一)教人殺生重於自手殺。(二)無知,官迫為輕。(三)明知故犯者最重。現在就依次講解:

  “教人殺生”就是現時法律中的“教唆罪”。佛告訴阿難,殺業罪行的輕重,教唆別人殺生的罪過,要比那自手殺生的罪來得重,因為殺生行為不是出於自意,而是出自教唆者之意,所以教殺生者罪重。下文,佛再對阿難解說道:“何以故”?“或是奴婢、愚小、下人、不知罪福。”這幾句經文說明輕重的理由,世尊特地舉出兩個例子:(一)是一般家庭,奴婢愚小下人,都是聽從主人指使的,主人命令他殺生,他不得不服從,而他們自己卻是愚昧無知,不知罪福。(二)是服務在公家機構裡,“或為縣官所見促逼”。這是佛舉當時的例子。古時行政司法權不分,縣官同時也是法官,假設有人犯法,縣官判決犯人死刑,執行行刑的人,當然不是縣官自己,而是縣官部下的劊子手,劊子手雖然是自手殺者,而不是出自自己的心意。“雖獲其罪,事意不同”。事,是指殺業之事,是奉命行事。意,是指存心,若以愚惡嗔恚心教人殺者,罪業極重。辦案尚且如此,何況其余呢!從前,唐太宗對侍臣說:“古者用刑,君為之撤樂減膳,朕庭無常設之樂,然每因此不啖酒肉”。可見,決獄執法者,皆是菩薩心腸,無冤枉,多積陰德,縱遇罪無可赦,也是慈心、憐憫,不得已而殺之,非惡之、恨之而殺之也。所以經說:“輕重有差”。

  下面一段經文是講故犯欺罔為重。“教人殺者,知而故犯”,這是說自心具有殺害的意念,而命令他人去執行,所以佛說:“陰懷愚惡,趣手害生,無有慈心。”“愚惡”是指嗔心未淨,不信因果,又無明達事理之智慧,往往造作一切惡行,而不能克制。如果身為三寶弟子,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學菩薩行者,殺心不除,那就是“欺罔三尊、負於自然神”。“三尊”是指三寶——佛、法、僧——為學佛者所皈依處,是世出世間最尊。(三寶的意義,在後文中解釋。)欺罔三尊,就是欺騙三寶。“自然神”就是自己的良心,不但欺騙三寶,也是自欺良心,做出傷生杌命的事。杌命是令他身心不安的意思,其罪甚大!

  上一段將“佛示殺業輕重”一段講完,下文是說殺業果報。經文也有三小段。

  三、怨對無間 (一)現報災凶 (二)三途萬劫 (三)現畜前因

  (一)現報災凶

  怨對相報,世世受殃,無有斷絕,現世不安,數逢災凶。

  這一小段,是佛眼所見眾生殺業怨冤相報,永無休止的實況。

  首先,我們要問:佛家所講的因果報應之事,真有嗎?我在此地肯定的奉告諸位,真有!又問:因果報應之理正確嗎?我奉告諸位,是真確的。因果報應的理論與事實,是永不變更的真理,絕不是迷信。佛說:“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孔子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古德也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孔子家語注解中也講:“損人自益,身之不祥。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釋賢而用不肖,國之不祥。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之不祥。”其實一部二十五史,就是一部最大完整的因果報應紀實,細讀深思,必可悟得感應之理。然說因果道理最詳盡的、最透澈的,還是佛教經典,有志深究其中極則至理者,請讀佛經。希望你能深信不疑。

  佛在本經中,給我們所講的“怨對相報”等五句經文,是說明現世果報的災凶,都是由前世引來的,世間人所以成為怨家對頭,都是由於彼此不忍讓而生的怨恨,怨恨若不能及時化解,必定是愈積愈深,演變成為斗爭、仇殺、互相報復,乃至於生生世世,沒完沒了。所以佛說“世世受殃,無有斷絕”。像這樣的反覆報復,一定是一次比一次慘酷,一次比一次痛苦,這種結果,實在說,全是由於無知、迷惑、顛倒所造成的;如果想免除這樣慘痛的果報,那就必須有一番大徹大悟,開真智慧,認真的修學“怨親平等觀”。首先,要能夠忍受果報,不再存有報復心理,才能漸漸斷惡緣、化惡因,化世世怨仇為大慈大悲,等念怨親,物我一如,入不二法門,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才是真正的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這種覺悟,是相當不容易,但是,並不是做不到,而是在於自己肯不肯真做。

  如果不覺悟,不能真修,還是心為境轉,那就生生世世,都不能了斷。惡因不斷,惡緣增長,結果當然是“現世不安,數逢災凶”。現前身心不安,常有憂慮、恐怖,又時常遭遇到凶險不吉祥的災難,這都是屬於怨對現世的果報。

  (二)三途萬劫

  死入地獄,出離人形,當墮畜中,為人屠截;三途八難,巨億萬劫,以肉供人,未有竟時,令身困苦,啖草飲泉。

  這是第二小段,說明後世三途萬劫,永無止盡的苦報。

  佛在前面給我們說了殺生現世的果報後,接著更進一步,再說明後世果報的真相。在此處,首先要肯定的認識,一切人和物,都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我們的肉身,雖然是隨著三世而有生滅的現象,但是我們的精神(世俗叫做靈魂)確是三世常存不滅的。一九八零年九月廿九日下午華視播放“神秘的飛碟”裡,也承認了:智慧、靈魂、精神是永存的,不隨身軀同滅,而且承認了轉世輪回。因此,業報循環、因果輪回,也就永無止盡了。靈魂是心智變現之物,在佛法唯識系裡,有非常深入的實證和詳盡的說明。這是真理、是事實,絕不是理論或推測。所以,古今聖哲無不是教我們提升心智、美化心靈,充實我們生命的實質,止於至善的境界,而後三世輪回的身心環境,當然也會愈轉愈趣向真、善、美、慧的受用了。可歎的是,世人每每將這麼重要的大事,忽略而不深入體察,以一己之偏見、陋執,撥無因果,反將聖哲明訓,誤會作迷信、荒唐無稽、不可依憑,於是逞己邪見,妄充通家,以世智辯聰,自誤誤人,以至於不可收拾;廢經、廢孝、廢除倫常道德,父母且殺,何況其余!以致天災人禍,日漸逼迫,民不聊生,天下大亂,究其根源,總由不知三世因果報應真相之所致。

  佛在這一節經文給我們講的,的確是很可怕的事實,那就是:殺生的果報,除了現在的殃報、不安、災凶之外,身後還有三途萬劫的苦報。佛說殺業重的人,死了以後,神魂必定墮在地獄。一切經中常說十法界的業因、果報,尤其是每每講到三惡道,總是講得格外詳明:如貪欲心重是餓鬼道因;嗔恚心重是地獄業因;愚癡心重(不能明辨邪正、是非、善惡)是畜生業因。“怨對相報”當然是嗔恚心特別重,一定是會感召地獄的果報。有關地獄果報之事理,諸位可以細讀“楞嚴經”和“地藏菩薩本願經”,自然就明白了。地獄受苦時日很長,罪報受滿,出離地獄,大多數是轉生到餓鬼道,或是畜生道去還債。所以說:“出離人形,當墮畜中,為人屠截”。乃知夙生債負,受者毫厘不能增,與者毫厘不能減;吃他八兩,還他半斤。因此,才有“三途八難,巨億萬劫”,沒完沒了,實在可畏。明白了這個道理,才知道殺生是萬萬不可造的。

  剛才講到“三途八難”,這是佛學術語,在此地簡單解釋“三途”:(一)火途,地獄猛火所燒之處。(二)血途,畜生互相啖食之處。(三)刀途,餓鬼以刀杖逼迫之處。十法界中此三道最苦。“八難”是說眾生見佛聞法,有八種障難:(一)三途為三種,(二)北俱廬洲,(三)長壽天,(四)盲、聾、啞,(五)世智辯聰,(六)佛前、佛後。無有見聞佛法機緣。正如開經偈中所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無有一些誇張。

  “以肉供人”是說墮落在家畜之中,也有被人獵殺的野生禽獸之類,來償還命債的果報。說到果報酬償,實在是復雜極了。“未有竟時”,也就是講他虧負太多,非一生一世所能償了,往往一生所造,百世莫償,真是未有竟時。所以佛教誡弟子說:“隨緣消舊業,莫更作新殃”,意即在此。

  “令身困苦,啖草飲泉”二句,是形容畜生現世生活的苦狀。

  (三)現畜前因

  今世現有是輩畜獸,皆由前世得為人時,暴逆無道,陰害傷生,不信致此。世世為怨,還相報償,神同形異,罪深如是。

  這一段經文是佛為我說出現前畜生道的前因,也是問殺生責任一大段的總結。

  “今世現有是輩畜獸”,佛陀舉出現在世間畜牲野獸,它們為什麼落得披毛戴角,如此不堪呢?這都是由於前世,或是多生多劫的前世,“得為人時”,做人的時期,“暴逆無道,陰害傷生”,陰險懷惡,暗中傷害眾生,“不信”聖賢教誨,不信因果報應,所以,他們才造作種種罪業,招來現前的苦報,一“致”於“此”。“世世為怨,還相報償”,這一句是佛說出世間眾生真相。佛陀五眼圓明,真語、實語、如語,從不欺人;佛眼所見,人之於人,人於眾生,人於萬物,實在是平等不二的。儒家講孝、講仁,“孝”字是合“老”與“子”為一體,二而不二;“仁”字二人合成一字,也是二而一的意思,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又說:“予一以貫之”,孔子說的“一”,即佛法中的“一真法界”、“不二法門”的符號。中華文化道統,就是以“孝”、以“仁”、以“一”為中心,大乘佛法是以“一真”、“不二”為中心,是以古德雲:識得“一”萬事畢。法華經說: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是“一”為大事,“不二”就是一。六祖說:“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孝”是不二之法,“仁”也是不二之法,是佛法與中華文化同源、同一根本。正因為如此,才能與中華文化合而為一,發揚光大,其成果則遠超過印度本土。世間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沒有看到萬法“一真”、“不二”的實相,於是乎,在感覺上,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吃虧,上他人的當,受人欺騙;以為自己的財物損失了,精神不安,憂慮恐怖,都是別人、或環境造成的。其實不然,如果見到三世的因果報償,就會恍然大悟,世間真的沒有人能占到別人的便宜,也沒有人真正吃虧上當,因為,果報酬償是通三世的。只要因緣聚會,誰也不能躲過。躲過今天,躲不過明天,躲過今生,躲不過來生。經說:“一切眾生所作業,縱經百劫亦不忘,因緣和合於一時,果報隨應自當受。”語雲:“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又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是知三界苦樂、六道升沉,皆由自心感召,茫無躲處。東岳廟有一付對聯說:“陽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陰司報應,古往今來放過誰。”何不猛生悔悟,回頭是岸。禅宗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佛經說:“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又說:“罪福二輪,苦樂兩果,皆三業所造,一心所感。若一念嗔恚邪YIN,即地獄業;悭貪不施,即餓鬼業;愚癡暗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心淨則香台寶樹、淨剎化生,心垢則丘陵坑坎、穢土禀質;非是天降地生,實在是最初一念所致。離卻心源,更無別體。”因果的道理明白了,自今而後,決定要與人為善,成人之美;逆來順受,容過忍辱,了無怨尤,息滅報復,心意等慈清淨,才真正能夠免除“世世為怨,還相報償”的悲劇。若非如是勤修,則“怨對酬償”,世世不免。

  “神同形異”,“神”是神識,俗稱靈魂,其實“神魂”是迷而不靈,孔子稱之為“游魂”是很有道理的。“形”指六道眾生的身形。這一句經文的意思是講,“神魂”原來是一個,但隨著所造的善惡業力,輪回在六道中,受苦樂果報的身形卻是千差萬別。這正是孔子所謂的“精氣為物,游魂為變”。夫子在佛法未入中國之前,也有同樣認識,正是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罪深如是”一句是總結說明一切造惡業的眾生,在六道輪回中,尤其是三惡道最苦,出離最難,其於殺生關系最大,其次是偷盜,單就這兩種罪行,已足夠構成三惡道的循環了,而造成怨怨相報無盡期的慘劇。經文至此,將第二大段,殺生責任,講完了。

  前面所講經文,意在止惡。今科意教修善,修善必有師承,故訓之事師之道。

  底下要講的是本經的第三大段,討論“教學”問題。經文有廿三行,自第四頁最後一行起,至第七頁第三行“可不慎也”止。在這一段經文裡,我們將可見到三千年前聖哲們的教學精神與教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丙、師弟之分 一、師生之本分 二、師生之行持

  一、師生之本分 (一)弟子本分 (二)師教本分 (三)弟子背師罪果

  (一)弟子本分 1:惡意向師及善者問答 2:惡意向師及善者之喻 3:善戒感天慎勿嫉妒

  1:惡意向師及善者問答

  阿難復白佛言:“世間人及弟子,惡意向師,及道德之人,其罪雲何?”

  這一節經文,是阿難請教的話,問意很明顯,旨在請示世人做學生的本分事。論語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是人能知本分、盡本分,則近道矣。這的確是教學上最重要的課題。做學生、做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本分職責;要知道自己的本分職責,一定先要認識教育、師道,與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及一切眾生的關系。佛陀教育和儒家教學,都是以“仁”、“孝”為基始根本,精進提升到真善美慧的完人境界,就叫做“聖人”,或稱做“佛陀”。所以古德有說:“學問之道,仁而已。仁之道,孝弟而已。”儒佛的教育就是“仁孝”的教育,其具體的教學就是倫常八德的修養。中國人自古以來“學孝、學仁”,“行孝、行仁”,“教孝、教仁”,將仁孝之心,提升到最高境界,擴展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皆朋友。而佛教更進一步,推展到“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時空物我一如,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的至極境界,這才是竭盡“仁孝”之極致;竭盡教育的功能,完成偉大不可思議的圓滿人格,稱之為“佛”。儒佛的教學,都是從“格物”、“致知”達到“誠意”、“正心”做起。佛法中的斷煩惱,就是格物功夫;學法門就是致知學問。大乘佛法,六度裡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都是格物工夫的具體修學法。“般若”更是“致知”之極致,根本智、後得智的圓滿成就。直心、平等心是意誠之極,深心、清淨心是心正之極。大慈大悲是家齊之極,國治之極,天下公平之極。是儒道、佛道、天道、人道,一體也,一道無二道。圓修圓證此道之人,就叫做“聖人”,叫做“佛”。大乘佛法的教學,是以四大菩薩為中心。(一)地藏代表孝道,地能生育萬物,含藏萬物。孝為萬善根源,蘊藏無盡德能,是以孝心比如大地。這是佛教必修的第一門課程,導師就是地藏菩薩。儒家教學,首重忠孝,其在童年就接受真實、明德、福慧基本的教育,與地藏教學完全相同。(二)觀音代表大慈大悲。(三)文殊代表明哲理智。這兩位菩薩的教學又通於“仁愛”、“信義”四德目。“仁”者,人我一體也。“愛”者,一切恭敬也。“忠孝”是教學之體,“仁愛信義”是教學之用,待人接物心存“仁愛”,言有“信”無欺,行有“義”,“義”者,盡義務而無求報償也。此四德是用在壯年,服務於社會、國家的善良教學,是佛教的悲智雙運,普利眾生;是儒家的“在親民”,是教人修福、造福的教育。(四)普賢代表大修行,等虛空法界的真實行,類似“和平”二德目。“和”者,恆順、隨喜也,就是一切法都能隨和、隨緣的意思;“平”者是心境平等、不變的意思,正是普賢教人,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的宗旨。如能養得性情和平,和於十方,平等三際,聖賢之學,究意圓滿極於斯矣!從此,起心動念,言談舉止,無不稱性,也就是止於至善的境界,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美的享受。這種享受實在是和平提升至極而證得者;這是美的教育,是享福的教育。由此可知,儒佛的教育都是以“仁孝”為根本,少年基福,壯年造福,老年享福的中華福智教育。用來達成倫常社會、世界大同的至善目標。以上所講的,只是儒佛教學的粗淺簡介,希望能藉此機會幫助大家對儒佛教育多了解一些,明了儒佛大道是確實有益於我們實際生活的,然後才能談“尊師重道”,才會懂得這一段經文問答的意趣所在。現在解釋經文:“世間人”指一般人,“弟子”是指在學的學生說的,“惡意”指(一)輕慢(二)嗔恨(三)嫉妒(四)背叛(五)陷害等等,都是很重的惡意、惡行。“道德”,禮記上說:“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稱,大者包羅萬事,小則才藝善行。”“道”是一切聖凡共由之達道,日用事物當然謂之道。“德”是行道有得於心謂之德。佛教的戒定慧,儒家的五常八德,皆謂之德。“道德”是儒宗佛祖教人立身之大本。明教大師說:“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意即安貧樂道,止於止善)道德之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意即雖為天子,暴YIN匹夫耳)”合起來講,就是修養戒定慧,或是力行孝悌忠信一切善法的,都叫道德之人。老師和道德之人,是鄉之寶、國之寶,因為他的道德學問,能化民成俗、福佑地方,功德最大。阿難問意是說:假若有人或是在學學生,惡意對老師,或是惡意對有道德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罪過呢?

  佛語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

  世尊答覆阿難的經文,可分為三節:(一)答問惡意向師及善人(二)惡意向師及善者之喻(三)說明善戒感天慎勿嫉妒。這是第一節。佛告訴阿難說:“夫為人者”,是說做人的道理,應當愛好他人之善,不可以嫉妒。“善”的標准,前面也講過不少,佛法中五戒十善,儒家倫常八德,是最重要的准則。禮記上說:“修身踐言,謂之善行。”中峰大師說:“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則公平,公平是真善,利己則自私,自私是假善。古人有說:“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真善也。”了凡先生說:“鄉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難自立;且豪傑铮铮,不甚修形跡,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敗,而善人常得謗,惟仁人長者,匡直而輔翼之,其功最宏。”由此可見,善人者,心善行善,其言行足以化導一方,為民師表,移風易俗,安定社會,福利國家,猶如暗路明燈,航海指南,不可失也。所以,做人應該常存心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切不可嫉妒善人,障礙好事。

  “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這一句,如不學佛,的確是看不出其中果報的嚴重,佛的功德,無與倫比,說之不盡,不可思議。因為佛陀教化影響的范圍,是等同法性、周遍法界。因此,阿難在前面稱佛為天中之天,佛為九法界導師,眾生要是惡意對佛,果報都在無間地獄,出離很難。明了這個道理,才曉得佛說這句話的嚴重性。但是世間道德之人及善師,畢竟不是佛,為什麼惡意向之會得類似的苦報呢?須知惡意對待一個有守有為、心行善良的道德善師,是一種滅法害眾生的罪行。我們的身命得自父母,我們的慧命得自老師,所以老師的恩德等同父母。禮記中所說:“事師無犯無隱,左右就養無方,服勤至死,心喪三年。”就是這個道理。再說善師道德之人,其心行與佛心行相應,諸天善神,無不推崇受教,功同造化,普利眾生,是故果報與佛無異。

  2:惡意向師及善者之喻

  寧持萬石弩自射身,不可惡意向之,佛言:“阿難,自射身為痛不?”阿難言:“甚痛,甚痛!世尊。”佛言:“人持惡意,向道德人,其善師者,痛劇弩射身也。”

  這是第二小節,說明惡意向老師及善人的比喻,經文很明顯易曉。佛說:寧願拿著萬石強大的弩弓來自射己身,也不可以用惡意來對待老師及道德之人。古時候一百二十斤為一石,萬石是形容弓的強有力,射程遠。弩弓是一種機械弓,同時可以發射多支箭的機械弓,是古代兵器中的利器。佛這句話是勸誡的語氣,其中深意,我們能夠想像得到。以下三句是比喻。佛說:阿難,拿著這祥強有力的弩弓自射自己的身體,痛不痛呢?阿難回答說:很痛,很痛。世尊。佛又比喻說:如果有人用惡意對待老師及有道德的人,將來果報的痛苦,將是遠超過弩箭射身之痛。因為弩能射身,痛止一時、一生。地獄苦痛乃千萬年求出離而不可得,弩箭射身如何能比。是勸告諸君,不可以惡意向師及道德善人。

  3:善戒感天慎勿嫉妒

  為人弟子,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視之如佛,不可輕嫉,見善代其歡喜。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寧投身火中,利劍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這一段經文,是第三小節,說明善心善行,感動天神,慎勿嫉妒。

  佛在經中特別指為人弟子,絕對不可以輕慢老師,及用惡意對待有道德的人,應當將老師和道德之人,看作佛菩薩一樣,不可以輕慢嫉妒。“見善代其歡喜”一句,是修隨喜功德。更應當盡心盡力助成善行,身之敬事,口之贊揚,意之喜悅,財物之供養,是助成善行,功德等同。譬如鐘表之功在指針報時,然構成鐘表的每個零件,都有報時的功德;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功德並沒有兩樣,為什麼我們不肯做呢?佛又說:人能持戒清淨,德行能感動諸天神明的尊重,如唐道宣律師,感得博叉天王之子侍衛一樣。華嚴經說:“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贊歎”,一切鬼神自然恭敬保護。佛又說:寧可自己投身大火燒死,利劍自割死,都不算是苦,要小心謹慎,莫嫉妒善人善事,其罪不小。釋門自鏡錄中有“妒賢嫉化第四”,詳載報應之事,可以參看。

  (二)師教本分 1:師呵弟子問答 2:示以正規不使怨訟 3:雙戒誹謗之谕

  1:師呵弟子問答

  阿難復白佛言:“為人師者,為可得呵遏弟子,不從道理,以有小過,遂之成大,可無罪不?”佛言:“不可不可,師弟子義,義感自然,當相訊厚,視彼如己。”

  這是第一節,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尤其是末法時代,現前的社會,做一個好老師,良師、善師、明師,實在也是不容易的。現代的教育,比古時候普及太多了,學校多,學生多,老師也多。想想過去的學校(抗戰期間),一般學校,全校師生很少有超過一千人的,一個班級,多的也不過三四十個學生,少的只有十幾個學生,老師教學比較容易貫注,師生猶如父子,終身憶念不忘。至於不依情理處罰學生的老師,的確是很少見的。現在的學校裡,像這樣的事,或有所聞,但這並不算是新聞,因為遠在三千年前,教學過程中,就有這種事實發生,所以,阿難尊者才提出來,請教佛陀。

  阿難說:“一位做人老師的人,是可得任意呵斥、遏抑(壓制)學生,而不必依從正當的道理。或者是學生犯了小過,故意宣揚成為大過,像這樣的為人老師,會不會有罪呢?”佛說:“不可不可,做老師的人,不可以無理隨便呵斥處罰學生,不可以將學生的小過失說成大過。”“師弟子義,義感自然”,是講師生恩德情義,合乎性德,順乎自然。當相聚之時,情誼之交感,恩同骨肉,所以要彼此常相問訊,要存心厚道。學生對老師如父兄,老師愛學生如子弟。佛常教人慈悲一切,愛護眾生。做父兄師長的,要常常將自己一生感到遺憾的、錯誤的、失敗的經驗教訓,善告子弟,所謂“前車之鑒,後車知戒”,希望下一代永遠不犯上一代的錯誤,那麼,下一代的成就,才能真正超過上一代,比上一代更幸福、更美滿、更偉大,這才是真的愛護兒女、學生。做兒女學生的,也一定要體會父兄師長的恩德。

  2:示以正規不使怨訟

  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

  這是第二節,說明老師應教學生正道規矩,無使學生心懷怨尤。“黜之以理”,黜指責罰,當學生犯了過錯,應該責罰時,老師可以責罰學生,但絕不是無理忿恨隨便處罰,而是基於愛心,目的使其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教之以道”,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在人能明道理。理,真理、天理、性理、自然之理,是古今賢聖共同遵循之大道;在儒家為倫常八德,敦倫盡分,閒邪存誠;在佛法為五戒十善,三學三慧,六度一心,明心見性,入不二門,是教之以大道。人能體行大道,則一切科技發明,必能造福世人,而不會去制造殺人利器,毀滅世界,造無邊罪業了。因此,人必須受教育,一定要接受天理人道的教育,做好人、行好事,自利利他,造福國族人群的福慧雙修圓滿教育。“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儒家講禮,佛說戒律,“禮律”是行的哲學,是大道的實踐,是真善美化的幸福享受,一切聖哲、佛菩薩,無不竭力推崇弘揚。中國過去有禮義之邦美稱,一個講求禮律的國家,就是一切國家的模范。弘揚推崇禮律的社會,一定是真正的安和樂利的社會。“禮律”,是德行教育,是根本教育。回想過去,童蒙教育,以灑掃應對、背誦句讀;佛門則五年學戒、誦經論、事長上,皆是禮律的根本修學,其根本深厚,終身受用不盡,哪有不發達的呢?因緣具足,進可以福利國家社會;因緣具足,則為儒宗佛祖教化眾生,心安理得,哪裡有怨尤不平呢?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問至此地,就叫做“得道”了。況且,“禮律”是大道的基始,禮主和,律主嚴,教和學,都得要寬嚴得中,才能達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境界。

  3:雙戒誹謗之谕

  弟子亦爾,二義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勿相誹謗,含毒致怨,以小成大,還自燒身。

  這一段經文是第三節,佛陀戒勸師生雙方不可互相誹謗。

  “弟子亦爾”,這一句是說做學生的,也必須遵從禮律,尊師重道,師生雙方恩義真誠,做老師的要像一個老師,做學生的要像一個學生,各人要守各人的本分,千萬不可以互相誹謗。“含毒致怨”是說做學生的,心懷惡意,對待善師及道德之人。“以小成大”是講做老師的,絕對不可因為學生犯了一點小過,就渲染成為大罪。如果師生之間,惡意相向,結果受害的還是自己。佛說“還自燒身”,古人說:觀其友而知其人,觀其師而知其徒,觀其徒而知其師,這是一定的道理。又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陽明先生說:“朋友相處,常見自己不是,方能默化得人之不是。”為學之道,首先在求自己不是處,方有長進。

  (三)弟子背師罪果

  為人弟子,當孝順於善師,慎莫舉惡意向師,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無異,天所不覆,地所不載。

  這一段經文,是佛答問師教本分的總結,說明學生背師叛道的罪果。古德說:皈依佛者,不墮地獄;皈依法者,不墮餓鬼;皈依僧者,不墮旁生。何以故?佛為無上醫王,法是除病良藥,僧是導人知識,並為真淨福田,背之則邪,向之則正。若欲得道,當依佛語,違而得者,無有是處。佛言:一切眾生,若不皈依三寶,永劫墮三惡道。六祖惠能大師說:“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皈依覺,二足尊;皈依正,離欲尊;皈依淨,眾中尊。”“從今以後,稱覺為師,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二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皈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皈依,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又說:“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皈戒,若言皈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皈,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皈,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皈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三寶的定義,以及什麼叫皈依,六祖大師在壇經中,為我們說得如此的明白詳盡,才使我們深信佛言至誠無欺。我們的身命得自父母,我們的慧命得自老師,所以學生應當以孝順父母的心來孝順老師,要小心謹慎,不可以惡意對老師;如果以惡意對老師,那就同以惡意對佛法僧、對父母沒有兩樣,為鬼神所厭棄,大地所不容。佛答阿難問師生本分,經文至此告一段落。

  二、師生之行持 (一)末世興惡 (二)應何所求

  (一)末世興惡 1:世人四惡 2:比丘損他 3:比丘損自。

  1:世人四惡

  觀末世人,諸惡人輩,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

  這一段文長,現在我們分做三小節來看,這是第一小節。

  師生本分雖已說,但時值末世(佛滅二千年以後,叫末法時期),世風日下,禮崩樂壞,師道漸衰,才悲歎地說出這一段話,我們現在去佛已有三千零七年之久,目前世風敗壞的情形,佛教衰微的狀況,眾生種種行業果報,一一皆如經說,一點不錯,可見在三千年前,佛眼確已觀見,清清楚楚,了如指掌。

  先說末世惡人,下面四類是世間一般惡人:(一)不忠。國以民為本,以君為尊,故盡忠為先,對國家、對元首、對職守,不能盡忠的是一大惡。(二)不孝。家以父母為尊,故盡孝為先,佛戒經說:“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所以,人子對父母不孝是二大惡。(三)無有仁義。這是說處社會,則大眾為尊,故存仁行義為先,仁者慈悲一切,義者處事合理合情,若是在社會上待人處事,不仁不義,是三大惡。(四)不順人道。做人之道,儒講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佛門五戒十善,皆是人道,左傳上說:人棄常則妖興。楞嚴經也說:破根本戒則妖邪魔鬼興世。所以棄離五常,破根本大戒,就是不順人倫大道,是四惡。末法世間,這四種惡人很多,且佛門出家人也有不如法者。

  2:比丘損他。

  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

  這是第二小節,佛說末世比丘諸不如法事。“魔世”,並無時間性,一般通指惡人多時則稱魔世,詳如楞嚴經第六卷說。“魔世比丘”,就是指世道人心敗壞之時,諸魔也就趁機滲透清淨的佛門,示現出家相,住持佛法,破壞佛道,所謂為師子蟲,還吃師子肉。“四數”是指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但念他惡,不自止惡”,唯見他人作惡,自己一切過失惡行,不知禁止,不知反省,縱遇善友勸戒,也不知道回頭,自是四數中者。經文:

  嫉賢妒善,更相沮壞。

  這一句是說嫉妒阻善。“賢”是指有道德善行的人,真正修行,自行化他,魔見了一定生嫉妒心。“善”是指一切善事好事,別人行善做好事,利益大眾,魔見到了,一定要設法阻撓破壞。他們自己,唯有自私自利,從無利他的善念。所以佛說:

  不念行善,強梁嫉賢。

  “行善”指十善六度萬行。“強梁”猶言強橫、不講道理,橫行霸道。老子:“強梁者,不得其死。”“嫉賢”二字,連續重覆提醒,足見是大惡。

  既不能為,復毀敗人。

  這二句經文,是說出家所為,即是弘護正法,利益眾生,既然自己不能弘法利生,不知慚愧,反而破壞他人弘護正法,這不是滅法又是什麼呢?

  斷絕道意,令不得行。

  此句是說末世比丘,閉絕道門,令眾生長淪苦海,此類比丘皆魔化入佛,欲壞佛法者,防不勝防,世俗人壞法滅法者亦多,故佛子不可不護持,護法必有智慧善巧方便,這句是講破壞、阻礙人正修行。以上所說比丘害他。

  3:比丘損自

  貪欲務俗,多求利業。

  這兩句是說惡世比丘,貪求利養。講到出家,佛法中說有三種家:(一)眷屬之家——即田宅之家。(二)五欲之家——六塵之家。(三)六道之家——三界是家。“出”是出離,蓮池大師說有四類:(一)在家在家。身心居家,沒有出離之意。(二)在家出家。身雖在家,心恆在道,諸大菩薩多現長者、居士身,善巧化度眾生者是。(三)出家在家。身雖出家,心在名利,無異俗人,如經文所說,貪求五欲,專務俗事,多求自私自利的事業,於其個人無有利益,而有益於眾生的事業,他是不肯做的;所以說他,雖然圓頂受戒,現比丘身,其實是個俗人,非佛弟子。(四)出家出家。不染欲塵,心在三學三慧,志在一心見性,精進不退,是真佛弟子,請看經文:

  積財自喪,厚財賤道。

  從這兩句經文中,我們可以見到佛陀對末世比丘愛之切,也責之深。積財者必自喪,俗話說:一家飽暖千家怨。世法尚且不可,何況出家佛子,這不但是不明道理,就是連因果報應的事理,也不能認清。一點露水道心早就被花花紙票給迷失了,可悲!可痛!把錢財看得厚重的,必然輕賤道業。前年我在港九講經,有青年比丘來求學講經,問我須要什麼條件,我告訴他說:(一)決心不要名利,(二)不怕餓死凍死,(三)八風(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動,不怨天不尤人。若能具足這三個條件,則可以學道講經,如果不能安貧樂道,又怎麼會有成就。可是,真能放下財富名利,修學佛道的,又有幾人?誠非真愛世人,慈悲一切者不能也。所以,真佛弟子,一定是重道、尊師。賤財、富貴於我猶浮雲耳!不然,則如佛言:

  死墮惡趣,大泥犁中、餓鬼、畜生。

  此三句結論果報三途,世間惡人,魔世比丘,須知造作惡業容易,而三途惡報決定不免,稍有明見者,決不肯造作愚昧之事。“惡趣”二字,總指三惡道。“大泥犁”是印度話,意思是無間地獄,為地獄最極苦地,長劫求出無期,事實具見地藏經。經文至此,已將末世興惡一段講完。

  (二)應何所求 1:報佛恩 2:改舊習

  l:報佛恩

  未當有此,於世何求,念報佛恩。

  這三句經文是說,既然發心出家,就不應當作像上面所說的世俗事務,更不可以作惡,應該放下五欲名利,那麼出家弟子於世畢竟何求呢?佛陀告訴我們說:應當念報佛恩,在佛門日課回向偈中,朝暮念念不忘者,“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一)念眾生苦,佛以眾生為心。(二)報恩唯有自度度他,以順佛心。佛恩中圓攝有父母之恩、師長之恩、國家之恩及一切眾生互助之恩,除此之外,尚有護法檀越之恩。求證佛道,必由報恩心始,發於衷者,必有其行,自行、化他、修道、研經、善行,皆為報恩濟苦耳。經文:

  當持經戒,相率以道。

  經論是印證知見的標准,戒律是修正行為的依據,修行人必須明經守戒,斷惡行善。斷煩惱,道自得。欲求出離,必求道;道載文字,求道在修行。心行似佛菩薩,自利然後能利他。相率大眾,教之以道。

  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

  “道”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究竟解脫的理論依據,及修行的方法,不可不學。這些無比珍貴的寶藏,全記載在經典之中。所以,經不可以不讀,讀經才能開啟我們本性中的真正智慧,使我們能認清人生宇宙的真實相,必須有智慧,對於人生宇宙具足正確、圓滿、深入的了解而後才會有善行。善不可不修,修善是培福積德、福慧雙修,世法中稱做真善美慧,極幸福之人生;佛法中稱為“二足尊”,意思是說,他的福慧二者,都達到圓滿具足而為天上人間一切大眾所尊崇者。這三句經文是講自學,第一句修道,好比走路;第二句讀經,好比認識路;第三句善行,好比交通工具,選擇最佳的交通工具,迅速到達幸福美滿的境界。這三句話,非常重要,如果違背了,自然是盲修瞎練,說食數寶,其果報不言可知。下一句

  行善布德

  是講度他利眾,度化眾生,一定要善行卓著,大福德人,是以佛菩薩廣修六度、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惠施眾生,眾生感恩則易受教。“布德”,是講菩薩同時以大威德感化眾生,眾生仰德,知佛法必在恭敬中求,易成法器。我們在此地,可以見到佛菩薩教人自行化他的大悲方便了。

  濟神離苦,超出生死。

  這兩句經文是總結念報佛恩的功德。“神”是指“神識”,一般稱作“靈魂”,無始劫來,造業受報,生死輪回,苦不堪言;唯有佛法,可以使我們精神得到解脫,得到超越三界,確實獲得不生不滅境界。

  以上我們將“應何所求”的第一段“念報佛恩”講完了。

  2:改舊習

  見賢勿慢,見善勿謗,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不慎也。

  這一段經文,是佛陀教我們改革舊習氣,改造心理。前面說過,學佛修道的人,不可不慎習染,文具四事:(一)不可輕慢賢人,“見賢勿慢”。在過去,見到賢德的人,想想自己不如人家,不免生起嫉妒、輕慢,如仇如怨,其實這是自家的病態心理,精神的不健康、不正常。佛教我們要改過革心,從今以後,見到賢人,見到好老師,一定要恭敬、供養、承事,協助其弘法利生,像唐朝時的印宗法師,就是我們的好榜樣。壇經上說:惠能大師自黃梅得法以後,一度避難到曹溪,但是不久,又被惡人找到,大師逃至四會縣,避難獵人隊中,經過十五年。有一天,自己想想,弘法利生的機緣成熟,就應當弘法報恩,不可終隱。這樣,大師離開了獵人隊,一日,行到廣州法性寺,恰好遇到印宗法師在法性寺宣講涅槃經,當時有風吹動懸幡,有一出家人說“風在動”,另一出家人說“幡在動”,爭論不已;惠能大師見到這個場面,遂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當時在坐的大眾,聽了能大師所說,都非常驚奇,印宗法師請至上席坐,請教佛法奧義,見惠能大師言簡理當,不由文字,說道:“行者定是非常人”,這時,惠能大師還是以在家居士的身分,所以印宗法師稱他“行者”。印宗於是執弟子禮,請教黃梅指示,六祖說:“指授即無,唯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印宗問:“為什麼不論禅定解脫?”六祖說:“因為禅定解脫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在這裡,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六祖所傳、所修、所教授的,為一乘上上法,直指人心,明心見性,所以說“唯論見性”,“佛法是不二之法”,初學切忌錯會了意思,受害不淺,這是不得不先說明的。六祖又說:“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法師聽了以後,歡喜合掌,於是為惠能剃度,願事為師。六祖得到印宗的護持,才有機緣開東山法門,普度眾生。像印宗之遇六祖,以前輩大法師的身分,反而師事初剃發出家的能大師,的確,非我慢情忘者不能也。其尊賢重道,捨己為人,真非常人可及也。是則六祖之功德成就,即是印宗的功德成就耳。印宗之於六祖,很像鮑叔牙之於管仲;由此可見,世出世間,建大功、立大業,利濟天下後世,都須要最有力的增上緣,是謂之機緣成熟。下一句“見善勿謗”。這是教我們不可阻礙人為善,凡是見到善事、好事,不論是什麼人做的,縱然是惡人做、怨家對頭做,只要他能行善,縱然是小善,也是應該贊歎,值得稱揚的,這正是使惡人遷善改過的最好機會。過而能改,回頭是岸,善莫大焉。明朝袁了凡說:“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之危,興建大利,捨財作福,護持正法,敬老尊賢,愛惜物命,人能由此十事,自行教他,則萬德圓備矣。”正是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是世間第一等的善事。反過來講,阻礙人行善,尤其阻礙惡人向善,當然也是世間第一等惡事。惡事萬萬不可為也,這才是具有大智慧、大慈、大悲,真正的菩薩行。

  經文:“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這一句是第三個事例,過不證罪。一個做人老師的人,對待學生,正如慈母之待赤子,如理如法的教導,為國家民族,為世界眾生,小心地培育下一代的幼苗,焉有不盡心、不盡力之理。是以師恩有過於父母者,若以學生犯了些小過失,便證入大罪,處以重罰,使學生懷恨心頭,那是摧殘下一代而不是培育下一代了,其功過報應,先已說過,不再重覆了。第四個事例是:“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不慎也。”這四句經文,是佛陀教我們要慎因果。特別是做人老師——和尚的人,古印度稱“和尚”就是親自教我的老師,要不是親自教我者,我不稱他做“和尚”,所以“和尚”是親教師的稱呼。由此可見,“和尚”是眾生的親教師,如果親教師不依法理,就是違背諸佛所證的真理——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一心不二的見性之理,又不能契機,換句話說,就是學無所用,所學不適合其現前所需,也就是現前不得其受用,不得其利益的教學,都是違法失理。我們知道,佛教寺院是佛陀教育的機構,寺院的主持,就是一方大眾的親教師,他負有傳道、弘道,教導一方大眾修學大道的神聖使命,是一方眾生法身慧命之所依,故一方大眾稱之為“和尚”——親教師。他要是教學不如法、不如理,那就有很大的罪過,古人說:為不善於顯明之中,人得而誅之;為不善於幽暗之中,鬼得而誅之。又說:庸醫殺人身命,死墮十八層地獄;庸教誤人子弟,死墮十九層地獄,何況主持聖教為天人師者,如法依理,化導一方,功德真不可思議;經論史實,可證罪福,必須謹慎。第三大段,師弟之分,到此講完。

  丁、疑世出世抵觸 一、疑佛子治生有礙 二、教以可為世事不為世意 三、請解世事世意之義 四、佛訓道尊

  一、疑佛子治生有礙

  阿難復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緣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當雲何?天中天。”

  經文從這一段至第八頁第八行“可得度世之道”止,是本經的第四大段。在這一大段中,要討論的是“學佛”與世俗日常生活,究竟有沒有妨礙?有沒有什麼不方便之處?這是對於初學佛的人,尤其是想學佛而又望門不敢輕進者的最佳指導,即使是老同修,也應該讀誦此文,三省吾身,是不是如理、如法,奉行佛陀教導,以求個心安理得。經文可分兩段,先問答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有無抵觸,後段是世尊訓示佛法中要以道戒為重。這一節經文,是阿難看出眾生對於學佛的疑慮,深恐學佛不利家庭幸福,有礙於事業發展,所以大發慈悲,代眾生向佛請教說:“末世弟子,因緣相生。”這一句是問意所在,自來有疑,末世尤甚也。“弟子”指在家學佛者。“因緣相生”,佛經常說:萬法因緣生,此言善惡二事,皆由因緣;世間因緣,結世間果報;出世間因緣,結出世間果報。在家人的所作所為,都是世間因緣,怎能學佛超越世間,成佛、成菩薩呢?因此,才提出這個問題來請教世尊,意思是說:在家人學佛,免不了有理家之事,衣食的需求,為身口所束縛拖累,妨礙了修行,關於這個問題,應當怎麼辦,才能獲得兩全其美呢?天中天呀!其實,學佛、成佛、成菩薩,問題並不在乎出家或在家,且佛門中諸大菩薩大多數皆是現在家相,為在家佛子作模范,四十華嚴經裡,為我們示現的,有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甚至包括外道身分者,於此當知,學佛是學覺、求覺,覺則不為一切事理所迷惑,正智照見人生宇宙的實相,何有在家出家之分?更有何世事妨礙呢?且看世尊的開示。

  二、教以可為世事不為世意

  佛言:“阿難,有受佛禁戒,誠信奉行,順孝畏慎,敬歸三尊,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

  佛陀非常慈悲,叫著阿難對他說:若是有人發心學佛,接受過佛陀教戒,“禁戒”是佛弟子自律處眾的規范,如三自皈、五戒十善、菩薩戒等,都是生活教育、行的教學,因此,佛弟子都要至心誠信受持,依教奉行。學佛第一要孝順父母,須知世出世間大道,順孝而已矣!在大乘佛法中,孝為地藏,能生育萬物,容忍萬物,學佛先要以地藏菩薩為導師,學順孝根本法也。人能順孝,心定和順,則可以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量福慧,從此生起,誠聖學第一學處也。孝順之人,不敢惡於人,不敢慢於人,起心動念,造作行為,畏因慎果。“敬歸三尊”,是講恭敬歸依三寶,特別是要明了自皈依自性三寶的道理,前次舉壇經中六祖大師的開示已經講過。“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這三句是佛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行之事。“養親”就是善事父母,善養父母之身,身康健;善養父母之心,心安樂;善養父母之志,無負父母之期望。於佛法中尤以勸父母學佛,弘護正法,善養父母之法身慧命,才盡到養親之教。“盡忠”是教我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大眾的服務,要盡忠心,負責任,盡職守,於佛法中,尤須護持正法道統,發揚光大,盡心盡力,協助培養儒宗佛祖,這才是一切眾生萬善萬福的根源,這是佛陀教誡弟子盡忠之意。“內外謹善”,內指心,外指身,身心之善行,表裡一如也。“心口相應”,楞嚴經中佛告訴阿難說:“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心直言直,中間永無諸委曲相。”由此可知,欲證得無上菩提,淨圓妙心,一定要從“心口相應”下手,就是心直、口直、行直,“直”是誠至極處之稱,也就是大菩提心中的“直心”,觀無量壽經上稱作“至誠心”。佛陀在此地的七句開示,是教人務本盡誠而已,而務本盡誠,正是世出世學之大本,世君子尚且能務本,何況學習大乘菩薩道者?若不從根本修學,正如建高樓而未立地基,其後果思之可得也!下面二句“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是佛正答阿難之問。佛教我們說,世間事可以做,但是不可有世間意。

  三、請解世事世意之義(一)世事(二)世意

  (一)世事

  阿難言:“世間事,世間意,雲何耶?天中天。”

  阿難聽了佛陀的教訓,但不知世間事和世間意,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可以做世間事,而不可以有世間意?於是更進一層,請佛為我們作一個明確的解釋,故有此問。下面是佛陀的解答,先解釋什麼叫世間事。

  佛言:“為佛弟子,可得商販、營生利業,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施行以理,不違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為世間事也。”

  世間事,無量無邊,佛陀在此處,只不過略舉幾個例子來為我們說明,使我們覺悟,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不礙世間法,世間法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且佛法的修行工夫,也正是在日常生活種種瑣碎的事務中,看破、放下,然後再提起。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說:做佛陀的學生,無礙於世間事,可以經營商業,可以販賣貨物,可以從事各種生產營利的事業,只要以誠敬忠信待人接物就好,所謂但取仁中利,莫求義外財,凡是合乎道義的利益,就可以去做,在四十華嚴裡,諸佛菩薩種種示現,就是榜樣。“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罔是欺騙,此二句是教忠信,買賣要公平,不可欺騙人,更不可害人。“施行以理”,這一句是教誠敬,凡事必須合情、合理、合法,以“仁愛信義”四德服務社會,造福社會,這樣就是學佛,就是行菩薩道。“不違神明自然之理”,此句是指吾人本性而說,人性本善,天理良心,是本有的性德,本性本具無量智慧,萬德萬能,故稱“神明”。此處意思是說,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本諸天理良心,求個心安理得。不然,縱使逃過法網,絕難逃過良心的責備。“葬送之事”,是慎終追遠之意,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此人情至厚之道也。地方社會,能盡力推行,則民化其德,可歸於厚道。“移徙姻娶”,移徙是遷居,包括所謂的移民;姻娶,就是婚嫁,像這些都是世間事,都可以為之。我們從佛陀所舉的這幾個例子裡,就應該覺悟到,佛教與我們日常生活習慣,實在是沒有違背,佛並無制止。佛告訴我們不可以做的是世間意。什麼是世間意呢?

  (二)世意

  世間意者,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祟、符咒、厭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擇良日良時。

  從這一節經文中所舉的例子,我們可以體會到,佛所說的世間意,就是指的“迷信”。“不可得為世間意”,就是教人不可以迷信,不可以做迷信的事,尤其不可以做迷信鬼神的事。迷信之事,也是有很多的,但願能於此體會得知,這些皆是世俗習氣。其實,若究竟言之,凡情識用事,皆世間意,四智菩提則超世間,此又不可不知也。佛說:做佛陀的學生,(一)不可以卜問,包括算卦、測字、看相、算命、風水、預卜吉凶禍福等世俗習氣。(二)不可以請祟,這一句是指那些巫婆、觋童(乩童)、扶鸾、駕乩、延請鬼神狐仙之類者,佛子不可以作。(三)符咒,佛子不可以學習畫符、念咒、驅鬼、治病等事。(四)不可以厭怪,這是外道邪術鎮壓之類。如古時泥木工之壓人術,中外皆有。漢武帝時,江充之禍,即是明證。江充是漢武帝的繡衣使者,一天,路逢太子乘車馬馳道中,馳道是皇帝專用的道路,太子車馬馳道中是不敬。江充是皇帝近臣,太子見到了,拜托他不要將此事報告皇帝,江充末聽,還是將這椿事報告皇帝。有一次武帝生病了,江充很怕,萬一皇帝死了,太子即位,有被殺頭的危險,於是設計陷害太子,故意在皇帝面前說,皇帝的病,是蠱祟所起,有人欲謀害皇上。武帝果然相信,就命江充帶著胡人巫師,掘地捕蠱,燒鐵鉗強人承認,老百姓冤死者數萬人。江充又說宮中有蠱氣,遂掘太子宮,得預先埋藏的木人,獻皇上,太子冤無由申,皇上將木人交江充斬之,皇後、太子皆自殺。武帝後來才知道是江充欺詐陷害,後悔莫及,遂滅江充三族。為佛弟子,絕不可為也。(五)不可以祠祀,此處所說的祠祀是指奉事邪鬼、邪神,拜拜、許願、還願之類者。(六)不可以解奏,所謂解釋怨仇,以疏文(書表)奏天帝鬼神之流者。(七)也不可以選擇良日良時,這也是習俗所尚,世人凡有所作,總要選一個黃道吉日,擇個好時辰。總而言之,佛所講的世間意,全都是世俗迷信,違背性理,不但為佛弟子不可以作為,就是孔子也說過: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是以世儒之高明者,也不為世間意。但是,時至今日,世風日下,佛、孔微言絕,而怪力亂神大興於世,蠱惑人心,眾競尚之,欲天下之不亂,不可能也。儒佛之教,皆以真理啟發人之正智,所以是理智,絕非迷信。在前面已經說過,善因必得善果,惡因定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世事不可強求,必須要知道,迷信鬼神,求助鬼神,谄媚巴結鬼神,不但不能轉好運,反而越轉越糟、越壞,以至於不可收拾,哪裡能得到一點好處呢?佛教我們不得為,孔子教我們敬而遠之,都是教我們破除迷信,啟發正智,凡是迷信的,都是世間意。然趨吉避凶,乃人之常情,既不得為世間意,那又應該如何做,才能真正得到身心吉祥安穩呢?下面經文,佛陀就要為我們說明做佛弟子所當為者,經文中有六點指示,是真正趨吉避凶的不二法門,是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必須依教奉行的。

  四、佛訓道尊 (一)佛子施作當啟三尊 (二)道戒為尊天神敬伏 (三)道包天地人自掛礙 (四)善惡由心設喻便解 (五)戒行參天眾聖贊歎(六)智士自應如教奉行

  (一)佛子施作當啟三尊

  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當啟三尊。佛之玄通,無細不知。

  這是佛陀對我們的第一點指示,說道:接受佛陀五戒的教學,又能確實修習者,一定是個有福德的人。福德就本經所講的是(一)長壽(二)大富(三)清淨(四)眾奉(五)德慧,而諸經所說大同小異,福德是果報,五戒正是其修因。佛弟子,修善因,得福果;有所施作,必依三寶。佛之玄通,無所不知,依教修學,定得感通。

  上面講到佛弟子可以做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之後,佛陀非常慈悲,又為我們指示六點趨吉避凶,自求多福大慧的修行法門。第一點,就是說佛弟子有所施作,應當啟白三寶,佛前焚香禱告是向佛報告,所作所為不違經訓是向法寶報告,與善師或道德之人商討請教,就是啟白僧寶,做事合乎天理良心,自然與佛玄通感應道交了。

  (二)道戒為尊天神敬伏

  戒德之人,道護為強,役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第二點指示,是說明一切行為中,唯有道德戒行,最為諸天鬼神尊崇敬伏。能夠守持佛戒,有得於心的道德之人,道德隨其修學,日日提升,諸天天神更為擁護,使其道德格外具足威重,是道護為強。“役使諸天”,是天神敬伏道德人的具體行為表現,如唐朝的李通玄居士,終南山的道宣律師,皆有天神長期為服勞役。且高僧傳內所載,天神事奉道德之人的事跡甚多,可以參看。“天龍鬼神,無不敬伏”,這是指四天王所屬的八部鬼神,他們見到持戒修道的人,無不恭敬伏侍。所以,“戒貴則尊,無往不吉”,佛門戒律精神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絕對不惱害眾生,與人為善,成人之美,是善行中最為可貴者,且戒之在心,他法難與之比。故戒德之人,一切作為,實在是無往不利,可見這是大吉大利的修行法。“豈有忌諱,不善者也”。這是說人所避忌而諱言者,如人心中恐怖不祥之事類,當我們明了道護為強的道理,哪裡還有什麼忌諱?什麼不利的呢?是又何必自屈而為世間意呢?我在各地講經,時有人來問,何處最為安全呢?我告訴國人說,行善、積德、修道,最為安全,無往不吉也。

  (三)道包天地人自掛礙

  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達之人,自作掛礙。

  這是第三點指示,道指真如、本性、真心,就是斷惑、明心見性之事,心量之大,經中比喻說:虛空在心,猶片雲之在太空。故心包天地,這是真實的事相,可惜迷人不達此理,不見此事,結果是自作障礙。楞嚴經說:“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而眾生之妄見,正是“妙明真心,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卻不知“本是無上菩提,淨圓妙心,妄為色空,及與見聞。”所以佛才感歎的說:不達之人,自作掛礙,若得悟入,便超世間。

  (四)善惡由心設喻便解

  善惡之事,由人心作,禍福由人,如影追形,響之應聲。

  這是第四點指示,說明善惡在於人心,而果報則如影隨形。這幾句話和感應篇上所說相同,語意淺顯,的是至理誠言。善因、福果,惡因、禍殃,心造身受,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果能明了此事真相,當起心動念之時,便知果報禍福,是真有智慧的大福德人。所謂眾生畏果,菩薩畏因也,此是佛陀教人修道求福的下手處,最初方便也。

  (五)戒行參天眾聖贊歎

  戒行之德,應之自然,諸天所護,願不意違,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嗟歎,難可稱量。

  這一節經文,是第五點指示,盛贊戒行功德參天,勸勉認真修學。凡是律己者為小乘戒,利益眾生者是大乘戒,持戒行善有道德的人,自然與佛菩薩感應,諸佛菩薩,隨緣現相,不變本性,故曰自然,此是一說。又,菩薩度眾,隨緣現相,應以何身度,即現何身相,不違本體應之自然。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曉得只要自己能持戒修善,不必求神、求仙、求菩薩、求佛,自然有感應的,既然有感應,當為諸佛菩薩所護念,那諸天鬼神哪有不保護的道理呢!“願不意違”,是講事事順心如願,有求必應,心同佛心,口如佛言,身同佛行,自行化他,必定感動十方,心行稱性,無為無作,若日月經天,四時化育,是與天地萬物融合一體,同一化用,謂之與天參德。功勳巍巍,是指自行化他的功德大,世出世間一切聖賢無不贊歎,戒善之德,不可思議,贊歎不盡。我們讀了這一段開示,應當發心,一意專修此眾聖所贊的真實功德,無負佛陀慈悲教誨耳。

  (六)智士自應如教奉行

  智士達命,沒身不邪,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這是最後一點開示,說明唯有智慧之人,才知道如教奉行。“智士”指有智慧明事理的人。“達命”是講通達明了因緣生法,自然之理,知天命也。“沒身不邪”,以達命故,所以終身不疑不惑,不為邪知邪見邪行。“善如佛教”,重在善字,就是說見得理明,守得心定,又能恆順眾生,隨喜中成就無量功德,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戒、定、智慧三學具足,無不稱性,無不自在,才是善如佛教。依教奉行,雖然在家,也可以得證度出世間的菩提大道,成佛、成菩薩。以上將本經第四大段講完了,讀了這一段經文之後,才曉得在家學佛本無妨礙,也沒有什麼不方便,如理如法,善如佛教,必能使您的生活更美滿、更幸福,使你的生命,更有價值、更有意義了。

  下面是本經的第五大段,說明阿難尊者,聞佛四番開導之後,自己慶幸遇佛聞法,獲大利益;然不聞佛法者,不免迷惑造業,於是悲憫眾生,請佛住世,這是阿難聽教的心得感想。

  戊、阿難幸自憫他 一、阿難自幸今值佛世 二、悲憫此世多惡少信 三、為憫眾生請佛住世

  一、阿難自幸今值佛世

  阿難聞佛說,更整袈裟,頭腦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來,普恩慈大,愍念一切,為作福田,令得脫苦。”

  經文可以分為三小段,這是第一小段,大意是講,阿難聽聞佛陀上來四番所說,“更整袈裟,頭腦著地”是最敬禮,以表示感謝世尊的慈悲教誨。“唯然世尊”,唯字是表信之極,而絕無疑惑之辭,這是阿難表示自己信受。“然”字是指一切眾生,尚有未聞佛法者,不信佛法者,這是代眾生請法之辭,金剛經上也有同樣的句法。“我等有福,得值如來”,此句照應“唯”字,是說我們與會的大眾們,宿福深厚,有此機緣得遇如來。“如來”是佛十種別號之一,含義甚多,意思是今佛如古佛之再來。“普恩慈大,愍念一切”,這句照應“然”字,是贊佛平等、大慈、大悲,普遍賜給一切眾生——九界有情眾生——最大的恩惠,為一切眾生作無上真正福田,凡得遇佛法,善如佛教,必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印光大師說:彌陀為第一福田,念佛往生為第一大福,上根利智,能信能行,佛祖誠言,絕無相欺也。

  二、悲憫此世多惡少信

  佛言至真,而信者少,是世多惡,眾生相詛,甚可痛哉!若有信者,若一若兩,奈何世惡,乃弊如此。

  這是第二小段,大意是阿難尊者,悲憫世間多惡少信,尤以今時為最。“佛言至真,而信者少”。佛陀的言語教訓,真實之極,佛在般若會上,告訴須菩提長老說:“如來是真語者”,真則無妄。“如來是實語者”,實則無虛偽。“如來是如語者”,所言必如其事理。“如來是不诳語者”,所言絕無誇張,絕不蓋人。“如來是不異語者”,所言必無先後矛盾,前後不一。佛陀在世,說法四十九年,句句至真如是。阿難很感歎的說:“而信者少。”為什麼世人不能相信佛的教導呢?尊者又說:“是世之人,多造十惡業,互相的詛咒,互相的傷害,這是非常可悲可痛的事。當然,世人之所以信假不信真,認假不認真,這種愚昧的行為,實在是善根少、福德薄、煩惱重、業障深之所致;當他有緣遇到善友佛法,竟當面錯過,真是可惜!可歎!”“若有信者,若一若兩”,這也指信者只有萬分之一二。正如佛在金剛經上所講的:“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否?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後五百年,就是佛滅後第五個五百年以後,正是指我們現在的時代,有持戒修福者,持戒,是指勤修戒定慧三學者,修福,指真修六度;這樣的人,佛說定能信佛言說以為真實。佛又說:“當知是人——今世能信佛言說的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得無量福德。”這都是講,佛言至真,就是在末世,也還有少數真能持戒修福者信得過,只是人數比例太少。“奈何世惡,乃弊如此”,這是阿難歎惜世風何以敗壞到如此地步!

  三、為憫眾生請佛住世

  佛滅度後,經法雖存,而無信者,漸衰滅矣!嗚呼,痛哉!將何恃怙,惟願世尊,為眾黎故,未可取泥洹。

  這一段是阿難為悲憫執迷不悟的苦難眾生們,求佛住世間,教化救度之意。“滅度”指應身示寂,而法身實在常住。阿難的意思是說:一旦世尊示現入滅之後,縱然還有經典及修學方法存在世間,怕的是再也沒有人真正的相信、接受、奉行了,佛陀教育必漸漸趨向衰微,以至於絕滅了。按佛的法運,有正法一千年(佛滅後初一千年),以去佛尚不遠,信守修行,成就的人極多;至佛滅後第二個一千年,稱像法時期,以去佛遠,經法流傳,訛錯漸多,但是還有不少人修成禅定;到佛滅二千年以後,就叫做末法時期,去佛已遠,修學漸漸不如法,也就談不上什麼成就了,而念佛生到彌陀國土者,為數還不少。但就整個法運、世運看,的確像阿難所說:“漸衰滅矣”,今則尤甚!“嗚呼,痛哉!”上痛佛法衰,教化不行,下痛眾生苦,無法救度。佛法是我們光明幸福的指引,佛法衰矣,愚迷苦難的眾生今後將依靠什麼呢?末後三句是阿難代表眾生請佛住世。“眾黎”,眾指一切眾生之類,黎則專指百姓平民,黎是黑色,平民頭發也,故稱做黎民百姓。阿難的意思是,為了那些苦難的平民百姓,求佛不可取泥洹。泥洹,也稱做涅槃,是印度梵語,意為圓寂,乃功德圓滿、清淨寂滅之稱,此處是指與世長辭而示現入寂滅的意思。佛菩薩、善師、道德之人,真正是人天眼目、眾生福田,是以我們有責任請求他們長住世間,慈悲一切,教化眾生,令一切皆得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本經長行文,就講至此。

  接著要講的是,阿難所說的二十八首偈頌。在未講此文之前,首先要將佛經文體向各位作一個簡單說明。佛經文字體裁有十二類,術語叫做十二分教,又稱作十二部經;若就形態歸納,不外長行、偈頌、密咒三大類:(一)長行,是屬於散文體,便於發揮義理,如天馬行空,罄控縱送,充暢盡致。(二)偈頌,偈頌類似我國的詩歌,但不重視平仄,也有押韻,並不像中國律詩那麼嚴格;偈頌,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不等,但其句法整齊,每四句為一首,可以和曲合唱。本經是五言偈頌,共有二十八首。佛經通常在長行文後面,多有偈頌、或密咒,偈頌是取其便於背誦、修習而得深入其境,又於歌唱中巧收潛移默化之功,益見佛陀教學之苦心。(三)密咒,本經雖無,然大悲咒、往生咒、白衣神咒、六字大明咒等,確為眾所周知,大致說來,密咒只存古音,少翻其義,原因是其中多含有六道言語,一般習慣,但誠心誦念即可。如中國人所習誦的六字大明咒,嘛呢叭咪,章嘉大師曾為解釋,是身義,嘛呢是蓮華,叭咪是保持、持守義,是心意,合起來講是保持自己的身口意業,像蓮華一樣的潔淨。由此可見,咒語含義圓備真善美慧。且一經圓具三體,三體卻是一義,其目的都是為了契機。

  己、阿難谏頌 一、請佛住世 二、疑謗重罪 三、各罪別報 四、五戒別果 五、疑罪福果 六、世意惡報 七、結勸

  一、請佛住世

  阿難因而谏頌曰。

  這一句說出了阿難說偈動機。“因而”,就是因前面自慶憫他,覺得末世眾生實在是太苦了,因此,阿難不但是代表末世眾生請佛住世,而且,還再以詩歌(偈頌)勸導當時以及後世的佛弟子們,要誠信佛言,依教奉行。二十八首偈頌,可分為七個段落:(一)有三首頌請佛住世,(二)有三首頌是重頌疑謗重罪,(三)有四首頌各罪個別的果報,(四)有四首頌五戒的果報,(五)有三首頌疑罪苦果,(六)有六首頌世間意的果報,(七)有五首頌贊佛恩大,勸勉種因。請看經文:第一頌

  佛為三界護,恩廣普慈大,願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

  這一首是阿難為大眾求佛住世,在普賢十大願中,第七願請佛住世,因此,請佛住世乃是佛弟子的本願,阿難尊者也可以說是實踐他行菩薩道的弘願。前二句也是說明請佛住世的理由。“佛為三界護”,佛陀是三界六道的真正護持者,唯有佛陀才能夠做我們的保障,為眾生的依靠,為一切眾生真正的皈依處,所以,“恩廣普慈大”,佛的恩德慈悲,被及九界眾生,三根普被,廣大無邊。後二句是阿難求願,阿難之心,願佛慈憫,為了三界一切沉迷受苦、無以自拔的眾生故,不可示現入般涅槃,求佛長住在人間。

  請看第二首頌眾生罪障法緣:

  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別真,痛矣不識者,罪深乃如是。

  這一首偈是阿難訓責眾生意,責備實為憐憫,希望他能改過自新。“值法者亦少”,是講佛法難聞,眾生罪障太深故,得遇佛聞法的機緣不多,何以故呢?“盲盲不別真”,楞嚴經第六卷說:末劫之時,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又九卷說:魔於末法,在我法中,修道出家,……令真修行,總為魔眷。讀此經文,想今時之正知見少,必依戒修定開慧,方為正途。看破、放下、持戒、念佛,求生淨土,上上根人,上上智人也,捨此而不入魔者幾希。此處經文比喻為心盲眼盲,不能辨別真正佛法。後二句是阿難見眾迷倒,而感傷之意。阿難心痛眾生罪障深重,自己障礙了法緣,諸佛菩薩雖然常常示現在人間,眾生要是沒有福,縱然是遇到,也不肯相信。還有一種人,把邪神邪法當作佛法,佛魔莫別,真是可痛極了。何故不識呢?誠為過去罪業重障乃如是耳!請看第三首,頌弘法者少,法漸衰滅。

  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兩,經法稍稍替,當復何恃怙。

  這是第一段的最後一首,說明得遇佛法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因此,佛法必然是逐漸衰微。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無人弘,如何能不衰滅呢?“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兩”,是說即使有宿福得遇佛法,為數也不過是億萬分之一二耳。若無宿福,必終身不聞。佛言: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想我等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無結果,豈不可惜。過去有人問日中一食義,我以貧困答,主要是不求人,傳道與人,要人信受,如果處處有求於人,多求於人,則人不信,反招疑謗重罪。所以,為佛弟子,必須吃人不願吃的苦,作人不肯作的事,必忍辱、必謙讓,此非清高,一切為利生著想耳。“經法稍稍替,當復何恃怙”。佛子若不能弘揚正法,則正法漸漸廢滅,佛法廢滅,佛子之責任大大虧負了。佛法變質,佛法廢滅,在於傳而不習,眾生的解脫機緣失去了,後來的人依靠什麼自拔自救呢?正如嬰兒,失去父母,其苦難可想而知矣!這便是阿難要請佛住世之由。今去佛已遠,幸得知識、善師、道德之人,我亦如阿難,懇求其住世,利益人天,才不負佛陀、阿難教導之恩耳。

  請看經文,第二段也有三首,頌對佛法懷疑、謗法,令人對佛法失去信心,失去破迷啟悟、離苦得樂的機緣,故結重罪。

  二、疑謗重罪

  佛恩非不大,罪由眾生故,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聞。

  第一首頌演法不聞,首句講佛說法度眾生,故恩德最大,若不說法與眾生則無恩德,可惜的是,眾多罪業,由於眾生自作故,所謂“妄想執著”,自劃界限,還自束縛,隔離聖人大道,楞嚴經中之“認浮漚而棄大海”者也。後二句是說,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無時無處不說法,法音如鼓,遠振三千大千世界,以眾生罪業障自本性,所以不聞。正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若水有波動則不見月,眾生心水亦然,心水清淨則聞佛法音,心水浮動則不聞說法。隋時天台智者大師,親見靈山一會未散,即是明證。故佛經證信常言“一時”,而不記年月日時,義亦如是。請看下一首:

  世濁多惡人,還自墮顛倒,谀谄訾聖,邪媚毀正真。

  這一首是說惡人自甘墮落,造毀謗佛法之罪。“世濁”是說五濁世間,多有造作十惡業者,這樣的人,一定會自己墮落的,所以經上說:“還自墮顛倒”,俗話說,人向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然欲迷心竅,利令智昏,眾生八識田中,惡習氣的種子特別多,而且是強有力,所以,一遇惡緣,就像水一樣,自自然然的向下流去,顛倒錯亂,越墮越深。“谀谄”是指入佛法中破佛者,實為名聞利養,假意奉事佛教者,“訾聖”,是惡言,訾是毀謗,指存心有意謗佛法、謗聖賢人。其實,聖賢、佛菩薩心行如同日月,焉能損?無知迷人,欲以不正當的邪法,毀滅正法真理,要知道,正法真理,決定不滅,非是邪法能勝正法,不過一時蔽之,叫人迷惑而已,結果必定還是自作自受。這在末法,時常見到信奉邪教邪見的人,往往比修學正法佛法的人多多,是迷不別真耳!正所謂可憐憫者也。請看經文,末後一偈,頌罪上又加罪:

  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是人是非人,自作眾罪本。

  邪見之人,不信世間有佛;佛是大智大覺之人,說佛法不是大道。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於佛經教義,若未涉及,而言佛法非大道者,狂妄之徒也。禅宗六祖示法達禅師雲:佛猶覺也,開示悟入覺之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恰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由此可知,佛法實自性正法、真法、大法,如何不信呢?不信之人,雖外具人形,其實,已失人格根本。儒家人格為仁義禮智信,佛法人格是五戒十善業。棄五常、廢五戒,強不知以為知,固執自己妄想分別,錯誤的思想邪見,造作出邪惡的言行,自是重罪的根本。“自作”是講造因,“罪本”指三途苦報。由此可見,一切世間罪惡根本,就是因不信佛法而生起的。請看經文,第三段有四首偈,說明各罪別報,願深思之!

  三、各罪別報

  命盡往無擇,刀劍解身形,食鬼好伐殺,镬湯湧其中。?

  這一首是講地獄總報,意思是說造作上面所說的重罪之人,命盡之後,一定往墮無擇;無擇就是無間地獄,楞嚴經及地藏經上都有詳細的說明,後三句說地獄中的苦刑,有刀山劍樹,“食鬼”指牛頭馬面,惡鬼夜叉,性情凶殘好殺。“镬湯”就是油鼎。

  YIN抱銅柱,大火相燒然。

  這二句是講邪YIN的果報,抱柱像其形,火然應其感,故罪報實由自心習氣所感召而有的。

  誹謗清高士,鐵鉗拔其舌。

  這二句講誹謗罪報在拔舌地獄,人因不知好歹善惡則造口業,如明善惡因果,必能遠邪歸正,親近賢人善人。“高士”指出家高僧,在家高士,就是善師、道德人也。

  亂酒無禮節,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獄中,烊銅沃其口。

  這一首是講亂酒罪報,酒為放逸之門,大聖知其苦本,所以教人遠離。食肉是斷大慈之種,大聖知其殺因,所以教人蔬食。招慈善、感延年,是為布施無畏者。至於聖教,於此則有權實,權則漸誘,以輕脫重,初開無犯,據其障理,非無其過;約實教則輕重俱禁,始末不犯,是名持戒。佛法五戒,殺盜YIN妄四戒,大眾都不疑,唯對酒戒,以為飲酒並不算什麼過失,確實是如此。五戒前四叫做性罪,酒戒叫做遮罪,遮是預防的意思,是預防亂酒以後而破前四戒,所以飲酒,尤其是醉酒,列在重戒。經文初句說亂酒失態,二句說失人道,人道就是五戒,破了五戒就是失人道。後二句是講果報在烊銅地獄。

  遭逢眾厄難,毒痛不可言,若生還為人,下賤貧窮中。

  這一首是講總結破五戒的苦報。前二句說三途之苦,言不能盡;後二句說縱然三途罪滿,再得人身,因為他的惡報習氣尚未斷盡,所以感應人中下賤貧窮的報應。感應之理事,昭彰如是,的確可怕。學佛的人必明此理,必知此事,而後才能趨吉避凶。以上我們將破戒的後果講完了。

  經文第十頁第四行第一句“不殺得長壽”起,有四首是偈頌中第四段,說明守持五戒的福報。

  四、五戒別果

  不殺得長壽,無病常康強。

  這二句是講不殺生的殊勝果報。我們都知道,凡是有血氣之屬,必定有知覺;凡是有知覺的必同體,楞嚴經上說: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诘其根元,鹹有體性。微命不傷,才是真慈悲,以平等真慈心養生,自然得長壽、康強、無病的果報。佛弟子不但戒殺,更積極的是吃素放生,此乃推己及人,仁民愛物之最善事也,佛弟子也是世間最懂得養生之道的,素食,實在是具足衛生(保衛生理健康)、衛性(保衛性情健康)、衛心(保衛心理健康),其無病、康強、長壽的果報,乃是必然的結果。我們如果希望得到無病、健康、長壽,就應該要培養平等慈心,戒殺、放生、吃長素。

  不盜後大富,錢財恆自滿。

  這二句是不盜的善報。學道之人,第一要知足,安貧樂道,以清淨智慧廣行布施:財布施得大富,法布施得大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戒經上說,他人金銀重物,以至一針一草,不得不與而取,若常住公用物、官府物(政府財物)、民眾物、一切物,或奪取、或竊取、或詐取,乃至偷稅、逃稅等等,皆為偷盜。偷盜所得,依然是自己命中故有的,若命中無有,縱使巧詐偷竊,必無所獲。故古語說:君子落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真知命之言。所以不盜者能施,其果報必財用不缺。唉!人又何苦見財起盜心呢?

  不YIN香清淨,身體鮮芬,光影常奕奕,上則為大王。

  這一首是講不YIN欲的殊勝果報。前二句說明不YIN能感得身體香潔鮮明,色香遠聞的意思。“光影常奕奕”,光影就是風度、風采,也就是所謂的神氣、精神。“奕奕”是偉大的意思,此處是形容他的光采神氣,別人是比不上的。“上則為大王”,大王是人間國主,一國至尊,為人爵之中最高最上,這是說不YIN的果報,所獲得的福德,在人道中也可以感得王侯之尊。佛經中說,斷身YIN生欲界上三天(兜率天、他樂天、他化自在天),斷心YIN則生色、無色界,四禅天、四空天,是又可以解作上升天上而為天王的殊勝果報。

  至誠不欺詐,為眾所奉承。

  這二句是講不妄語的果報。佛為三界尊,為一切聖賢天人眾生所奉事,沒有別的,只是誠信耳。至誠心就是真心、真如本性,必深明一真之理,悟入一實相境界,而後能極至誠、不欺詐,就是無緣慈與同體大悲心。所以初學者,一定要從誠信下手,先修心地正大光明,事無不可告人者,此中具足真常法喜。後句意思是說,一個誠信不欺之人,必為大眾所擁護,大眾既然敬順承事,則無事不辦。佛子若效佛度生,必須先修誠信。

  不醉後明了,德慧所尊敬。

  這二句說不飲酒的善報。佛弟子“願得智慧真明了”,而不飲酒正是保持身心清淨,定慧圓明,度化一切,而為道德、智慧之人,眾所尊敬。下一首是講五福臨門的殊勝果報。

  五福超法出,天人同俦類,所生億萬倍,真谛甚分明。

  五福就本經來講(一)是長壽(二)是大富(三)清淨,就是心無憂慮,身境安和。(四)是“眾奉”,也就是說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和擁護。(五)是德慧。五福之中,前四是福果,後一道德智慧是造福之因,能所相資,福慧日日增長,以至超出了世間,而與天人的福德等同類了。在佛法中,五戒是世間法福德的總因,十善業是諸天的福因,修戒善的因,必得福慧之果。“所生億萬倍”,是說修因得果,生生世世,福壽無量無邊。“真谛”指五戒,戒因福果甚為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下面有三首偈是第五段,說明愚惡之人,疑佛所說罪福果報,疑聖教,是自生大障,所以稱為根本煩惱之一。

  五、疑罪福果

  末世多惡人,不信多狐疑,愚癡不別道,罪深更逮冥。

  這一首偈,是講末法時期一切造作惡業的眾生,對於佛菩薩所講的事理因果,真谛分明,還是狐疑不信,其實,世間十惡之人,不信佛教,不入佛門,情有可諒;若出家為佛弟子,尚且不信因果,詐欺世人,破佛滅法,真是惡人中的大惡人也。在家不信五戒,狐疑因果感應的道理,以巧計偷心,求富貴長壽,豈知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真是枉用了心機。出家人不信韋天有護法之力,懷疑佛陀白毫之賜,多求利養,心不在道,又能成就什麼呢?“愚癡不別道”,愚是沒有智慧,癡指迷惑不覺,愚癡之人不能明辨真妄、是非、善惡、利害的因果道理,以偽詐機巧心用事,真是罪上加罪,前途愈來愈黑暗了,所以阿難說“罪深更逮冥”。

  蔽聖毀正覺,死入大鐵城,識神處其中,頭上戴鐵輪。

  這一首是講破壞佛教的弘揚,障礙他人修學,所感召的果報。無論是在家出家,四眾弟子應當時時檢點自己身心,是不是有此心行?有沒有蒙蔽自己良心,毀壞了自己的佛知見。關於這一點,確實是修行關鍵,必須像江味農居士所說,對於教義必求深解、圓解,而後才能悟入佛之知見,不然,如此過失,總是難免的。下三句說果報。

  障蔽聖教,毀滅人天正覺眼目,斷他法身慧命,是最極深重罪業,果報在無間地獄。“死入大鐵城,識神處其中,頭上戴鐵輪。”墮入地獄中的是自己的神識,神識就是世俗說的靈魂,頭上還要戴一個火燒燃的大鐵輪,這是他所感的果報。佛子應知,幻身無常,不過數十寒暑,何必五欲是求,六塵留戀,造諸罪業,感受無邊惡報,智者不為也。佛陀常戒弟子,少欲知足,樂善好施,必以真正解脫大道予人,方盡弘揚普度之事,是決不敢以一己之私欲而障礙聖教,獲如此之重罪惡報也。下一偈是說地獄惡報的苦況。

  求死不得死,須臾已變形,矛戟相毒刺,軀體恆殘截。

  第一句是指無間地獄中的命無間,二句說身形無間,三句說受苦無間,末後一句說時無間。於此四句偈中,就把地獄裡面的苦況都說出來了,諸位如果想詳細了解地獄的因緣果報,可以參考地藏本願經,或楞嚴經,都有明細的講解。

  請看經文,下面六首,講世間意的惡報,佛子不可不知。第一首是:

  六、世意惡報

  奈何世如是,背正信鬼神,解奏好卜問,祭祀傷不仁。

  這一首是說世間意為諸惡業的原因。“奈何”,是阿難尊者感歎之辭,為什麼這個世間會是這樣呢!?眾生皆違背正覺,邪知邪見,反而迷信鬼神,佛陀告訴我們,鬼神大約可分為四王天及鬼獄三道,皆不出六道輪回,知見不正,能力有限,見解多有錯誤,只可以加以恭敬,不可以信仰。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也說:國之將興,明神降之,監其德也。將亡,神又降之,觀其惡也。故有得神以興,亦有以亡。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因此,佛弟子之於鬼神,應該像周安士先生,發慈悲心而度化之。後二句,說民間迷信習尚,“解奏”,是自作罪業,求他赦免,豈知鬼神也沒有特赦人罪的權力;如果不忏以往,不修將來,與事終究無益。佛說:罪若起時將心忏,心若亡時罪亦亡。忏悔最重要的是,後不再造,孔子說:不二過。這樣才能消災免難,拜求鬼神是靠不住的。“卜問”的用意,無非是為了想趨吉避凶,妄圖僥幸免禍,非分得福,這些都是迷信,如果災禍能夠僥幸免除,福報能夠非分得到,那世出世間的因果律就可以推翻了!“祭祀傷不仁”,是指不是自己應當祭祀的鬼神,而去殺生拜拜,殺生供獻邪神之類,你想想,流他之血,害他之命,已經造作極惡之因,怎麼會有好報應呢?不但自家造了重罪,就是接受供獻的鬼神,也同樣的增添罪過,所以血食鬼神命終多數皆墮地獄,如是事理,不可不知。“不仁”是說沒有慈悲心。

  死墮十八處,經歷黑繩獄,八難為界首,得復人身難。

  這一首是講為世間意者,造諸惡業所感的地獄苦報。“十八處”就是“十八泥犁經”所說的十八重地獄,有刀山、沸沙、沸屎,以及寒冰、鐵磨、烊銅等等,皆為根塵識不正之所現。這些還算是罪輕的報應,罪重的在根本無間、八寒八熱等大地獄中。經歷黑繩獄,以黑繩量畫其身,按量畫寸寸刀鋸之,就是所謂的凌遲處死的刑法,其慘痛是無法形容的,這是根本地獄刑罰的一種。“八難為界首”,這在前面已經講過了的三途八難,意思是說,見佛聞法,有八種障礙,使人得不到見佛聞法的機緣。見佛聞法的好處,是可以獲得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良好機會。“界首”界是差別的意思。全句意思就是講,八難為種種差別因緣之首,使眾生錯過了見佛聞法,喪失一生解脫的機會,以致於墮落三途惡道,求出無期。人身之所以最貴者,便是容易解脫;如果一生之中,都遇不到解脫的機會,那又有什麼可貴呢?因此,佛法中常歎人身難得,既得人身者,為什麼不珍惜呢?

  若時得為人,蠻狄無義理,癡駿無孔竅,跛痖不語,朦胧不達事,惡惡相牽拘。

  這六句經文是講,在地獄中罪報受滿了以後,再轉生到人道來,雖然是又再得人身,奈何惡習因緣多,所以常逢災難。佛法中說,六道眾生八識田中,善惡種子皆有,投生之時,力量強者先牽。我們一天之中,試問問自己,曾有幾個念頭作佛、作菩薩?有幾念度眾生?有幾念利國利民、幾念是非、幾念貪嗔?是佛念強耶?善念強耶?惡念強耶?若一口氣不來,往哪裡去?還不明白嗎!習氣可畏亦可愛,不可不慎!經文前二句是說,雖得人身,但是投生在文化落後,沒有開化的邊地蠻荒地方,在這種地方生活的人,沒有好教育,不明人道義理。後四句說罪報災難。“癡無孔竅”,癡是愚癡,是癡呆,這個字應該是“”字,經文中是“駿”字,“癡駿”講不通,所以“駿”字是個錯字,應該是“”字。“”字是“馬”字邊,右面一個語助詞的“矣”字,論語中,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的矣字。“無孔竅”是說五官不全,天生殘缺,或者解釋作癡呆、麻木不仁,於義亦通。一只腳殘廢了叫做跛,雙腳都殘廢的叫做;不能說話的叫痖不語。朦胧是糊塗的意思,迷迷糊糊不能通達一切事理,這樣的人,心思迷惑顛倒,當然又會造業受報。所以說,惡惡相牽拘。惡因牽惡果,惡果又作惡因。當知愚癡是根本煩惱三毒之一,癡者必迷,迷者必定亂作妄為,胡作妄為之人,一定不喜歡善言善事,這就是不明是非道理,道理不明就無法勸他為善,他們一舉一動,只知自私自利,所以既受惡報,復造惡因,如繩鎖牽拘,不能解脫,實在可痛。

  以上講到阿難谏頌中的第六段,為世間意所感召得的惡報。經文有六首偈,分為五節:(一)一首,說明世間意是眾惡之因。(二)一首,說明地獄果報種種苦刑。(三)一首半(六句),是說明地獄報滿,再轉人道,以惡報習氣未能除盡,故有先天六根不具,或生邊地遭遇種種災難。(四)一首半(六句),是說地獄報滿,生到畜生道受苦之狀。(五)有一首,總結三難。

  展轉眾徒聚,禽獸六畜形,為人所屠割,剝皮視其喉,歸償宿怨對,以肉給還人。

  這六句頌是講那些為世間意者,於地獄果報受滿之後,又為積習相牽而生至畜類之中。佛陀在一切經中,時常教誡我們:貪欲為餓鬼道的業因,嗔恚嫉妒爭斗是地獄業因,愚癡不別善惡是非者畜生前因。的確,為世間意,必是愚癡迷信陋執之人,則畜生之報,機會必多,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是氣味相投也。即善不近惡,惡不近善,愚迷習氣自然交感畜生眾徒聚的惡報。“禽獸六畜形”,禽獸二字,總指畜道,六畜則單指為人所畜養的家畜,左傳所謂的牛、羊、馬、犬、雞、豬為六畜。凡是六畜,必為人充食,而受人屠割。剝皮視其喉,看看刀之所割處,此句是描述被屠殺時的情況,诘其因果根源,還是要歸結到怨仇,或是前生欠債的報償宿怨對,而以自己的血肉給還人;正是所謂今生吃他八兩,來世還他半斤,明眼人見之,所憐憫者也。講到恩仇報復,有可思議者,有不可思議者,知其恩怨而報復的,是可思可議者;不知其恩怨,但是過去生中,也就是說前世有善惡緣者,彼此有前生之善緣,必定是一見如故;若是前世有怨仇,則見之生厭。此類經驗,實人皆有之,不但於人,即使是處所,也有初至若故居者,足證佛說三世因果不虛。但殺業之報,有早有遲,因緣遇會,不問天仙人鬼,總無逃脫。假令未來之世,殺生的人,生在人道中,被殺者生在畜生道中,則有蛇傷、狗咬、虎吃等事;或殺生的人生為良民,被殺者生為官吏,如是則有牢獄、枷鎖、枉死諸事,實在不勝枚舉。世人迷惑,一遇患難,就怨天尤人,而不知事無大小皆各有其因果在也。佛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請看下文:總結三難。

  無道墮惡道,求脫甚為難。人身既難得,佛經難得聞。

  就中華傳統文化而言,倫常八德是為世間大道;在佛法,則五戒十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為人天大道。如果喪失了大道,必定要墮惡道。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一經墮落惡道,求出無期,想脫離惡道,實在是很不容易,此是第一難。“人身既難得”,佛陀在一切經中,一再告訴我們說:人身難得,曾就神識投胎的機會比喻說;又以數量、時劫等種種比喻來說明此事,人身誠非易得。且六道中以人身最為可貴,其可貴處是在人身容易聞法,容易修道;天道雖好,但是天上樂多苦少,反而不容易接受佛陀教育,以致喪失了破迷開悟的大好機會。因此,佛弟子決不以生天為重。再講三途生活環境太苦了,積習愚迷陋執,也不能接受佛陀教育。由此可見,人道苦樂參半,且大多是苦多樂少,反而容易覺悟,易修易證。這是人身難得可貴之處,二難也。“佛經難得聞”,佛經是啟發智慧的指引,佛經是悟入至善的指南針,但是不容易遇到,有些人遇到了,卻是假的,不是真的。縱然遇到了真正的佛經,若不能理解,不能相信,還是等於不遇。即使能解、能信,若不能依教奉行,不能持之以恆,精進不退,也同不遇。所以,像上面所說,層層淘汰,則知佛經誠難得聞。開經偈說,百千萬劫難遭遇,當不為過。是以聞法必悟入一真實相境,才是真聞,是三難也。請看末後一段經文,共有五首,頌結勸。

  七、結勸

  世尊為眾佑,三界皆蒙恩,敷動甘露法,令人普奉行。

  這一首是贊歎世尊的恩德。佛陀以教學為一切眾生的佑護者,三界六道,一切有情,莫不蒙恩。“敷動”是展布的意思。“甘露”是比喻佛陀教學方法的善巧,說法的微妙,能令一切聽受者,有如甘露滋潤身心,除煩惱熱,得自在清涼,福慧增長,是能令人普遍奉持推行,展轉教化,恩澤一切耳。請看第二首:

  哀哉已得慧,愍念群萌故,開通示道徑,黠者即度苦。

  這首是頌揚依教奉行的人所得的果報。“哀哉”是歎息之詞。“已得慧”指已經斷煩惱、開智慧,明心見性,功德圓滿的那些大菩薩們。菩薩自證已圓滿,還以無盡的慈悲心,“愍念群萌故”,憐憫一切眾生的緣故,必然要為他們開辟一條通路,指示離苦得樂的康莊大道,什麼人能夠相信、接受、奉行證果呢!?“黠者即得度”,黠者是指具有深厚善根、智慧福德之人,這些人聽了佛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他們能接受,能奉行,所以即達度脫生死煩惱苦海的真實利益。

  福人在向向,見谛學不生,自歸大護田,植種不死地。

  這一首是阿難勸我們要認真的求果報,我們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就是真正有福之人。“向向”,第一個向字指目標,第二個向字指方向。世法中,孔子、孟子是我們師法的目標,倫常八德是我們心行的方向;佛法中,釋迦、彌陀、觀音、普賢是我們師法的目標,五分法身香、四弘、三皈、三德、三身、六度、寂照不二是我們修行的方向,我們的生命是有目標的,我們的生活是有方向的。“見谛學不生”,谛是真理,就是一真法界、不二之理,禅宗的明心見性,淨土的一心不亂,都是見谛悟無生。“自歸大護田”,歸是歸依,佛為眾生真正福田,我們應當在佛菩薩的福田裡,“植種不死地”,唯佛福田,才能使我們獲得不生不滅、常樂我淨、離苦得樂之法。

  恩大莫過佛,世佑轉法輪,願使一切人,得服甘露漿。

  此偈所說,意謂世出世間恩德最大的,莫過於佛。五濁惡世,唯佛能救,佛說法利生,常轉法輪,說明宇宙人生究竟。明了,則能控制宇宙;不明,則隨環境業力流轉。所以“願使一切人,得服甘露漿”,這是比喻證得無上菩提,成就三身四淨德的意思。末後一首,三勸總結:

  慧船到彼岸,法磐引大千,彼我無有二,發願無上真。

  “慧船”是比喻佛法,佛法是智慧寶舟,能夠載運眾生到大涅槃的彼岸,此句說依教自度。“法磐引大千”句,是講依教度他,我們要以佛法之磐(代表教學),引導大千世界一切眾生,同登彼岸。第三句是說自他不二,性相一如,平等實相,一真法界之究竟圓滿境界。“發願無上真”,這一句圓具四弘誓願,煩惱無盡誓願斷,儒家所謂格物也。法門無量誓願學,儒家之致知也。佛道無上誓願成,儒家之誠意、正心也。而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願我同修,深思笃行,同圓種智,偈頌二十八首,至此全部講完。

  向下有三行經文,是本經最後一大段,“大眾信解第七”,就是本經的流通分。

  庚、聞頌信解 一、發無上心 二、自度度他 三、大眾受教

  一、發無上心

  阿難頌如是已,諸會大眾,一時信解,皆發無上正真之道,僧那大铠甘露之意。

  這一節經文,是講阿難說完谏頌已後,與會大眾,對於佛陀訓誡,阿難的勸導,都能夠於言下信解,而且皆發無上正真之道心,這是非常難得的,不但發心,且能精進實踐。“僧那大铠”指六度中的披甲精進。“甘露之意”,比喻所證菩提之果,修精進因,證菩提果,才是真發無上心者。

  二、自度度他

  香薰三千,從是得度,開示道地,為作橋梁。

  此節說自度度他。前二句自度,“香”指五分法身之香,普薰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得度。自度之後,更須如佛發心,捨己為人,普度眾生,為一切眾生開示正道之地,並作其得度之橋梁,為作增上緣也。

  三、大眾受教

  國王臣民,天龍鬼神,聞經歡喜,阿難所說,且悲且恐,稽首佛足,及禮阿難,受教而去。

  王臣天神,都是講席中的聽眾,可見當時法會的盛況,“聞經”指佛所說,阿難所說的是二十八首偈頌,意為歡喜接受佛陀及阿難的教導。“悲”是悲憫一切業習深重,且無緣見佛聞法的眾生,不免沉淪惡道之苦。“恐”是唯恐自己又迷失正道,再墮下去,此是戒慎恐懼之心,是修學的良好態度。下面三句是禮謝之辭。“稽首佛足,及禮阿難”,暨感謝佛陀的教誨,再感激阿難的勸導。“受教而去”,受是接受,如教奉行,就是依照此經所說的理論及方法,回去之後,要認真的修學,才不辜負佛陀的恩德,和阿難尊者對我們的期望。本經講到這裡已經全部圓滿。

  佛說清淨心經講記

  一九九二年淨空法師講於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

  這部經的題目非常的清楚,內容也很簡明扼要。這部經是佛教導我們,如何才能夠得到清淨心的方法。“淨土法門”,我們都知道“心淨則土淨”的道理。由此可知,清淨心對修淨土宗是非常的重要。

  本經翻譯人名叫“施護”,他是外國人,是南北朝時候到中國來弘法的。

  佛世尊。一時。在捨衛國樹給孤獨園。與比丘眾俱。

  這一段經文,上面缺少了“如是我聞”。這是因為早期翻譯經典,沒有按照正規的體例。但是,六種成就同樣的具足。“佛世尊”是主成就。“一時”是時成就。“在捨衛國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這個地方我們很熟悉,《彌陀經》也是在此處宣講的。“與比丘眾俱”是眾成就。這六種完全具足。

  第二段就是本經的正宗分。在翻譯經典慣例上來講,凡是經題冠上“佛說”的字樣,就能證明這部經是佛說的,而不是別人所說的。這部經同《彌陀經》完全一樣,沒有人啟請,是佛自己說的。凡是沒有人啟請,無問自說的經典,一定很重要。

  在整個佛法的教學當中,實在說,“清淨心”是最重要的課題。無論哪一宗、哪一法門,只是方法不相同,但修學的目標完全是一致的,那就是要修“清淨心”。“清淨心”就是淨土宗所講的“一心不亂”,也就是禅宗所講的“禅定”,教下所講的“止觀”,乃至於密教裡所講的“三密相應”。全都是“清淨心”的別名而已。所以,佛對於教學,縱然沒有人來啟請,也特別提出來教導。

  佛告諸比丘言。

  這是對出家眾說的。

  汝等谛聽。

  “谛聽”就是仔細的聽、認真的聽。

  若諸聲聞修習正行。欲得清淨心者。

  首先把教學的題目說出來。“諸聲聞”是指小乘的聖者,從初果到四果,完全包括在其中。“修習正行”,我們知道,小乘人的正行是三十七道品,中心是八正道。實在說,三十七道品不僅限於小乘人,大乘人也不例外。我們看天台大師所著的四念處,是依據藏、通、別、圓四教來講的。藏教的四念處,當然是小乘;通、別、圓教是屬於大乘的。小乘有四念處,大乘也有四念處;小乘有八正道,大乘又何嘗沒有八正道。由此可知,三十七道品通一切佛法,不僅是大小乘、宗門、教下、顯、密,統統圓滿具足。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佛的開示既深又廣,不限於小乘聲聞。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注意到。“欲得清淨心者”,這是一部經的重點。意思是說怎樣才能得“清淨心”?對我們修學是非常重要的。

  當斷五法。修習七法。而令圓滿。

  這裡特別要注意的就是“而令圓滿”。如果能修到圓滿,以四教來說也就達到了圓教,更不是純粹的聲聞法。佛教導我們要斷五法。什麼叫做五法?

  一貪欲。二嗔恚。三昏沉睡眠。四掉悔。五疑。此五蓋障應當斷除。

  “蓋”是蓋覆。“障”是障礙。換句話說,這五樣東西蓋覆了我們的清淨心。清淨心不能現前,完全是被它障礙,而不是沒有清淨心。因此,這五樣東西,一定要把它斷掉。接著,我們一一來說。

  第一個是“貪欲”:“貪”,大多是對順境來說的。人在稱心如意的時候,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順自己的意思,就起了貪愛之心。“欲”是“欲望”,佛家講的“五欲”,世間講的“七情”。這“七情五欲”,世間人有誰不貪愛?因為貪愛七情五欲,就出不了輪回。學佛也不能成就;學禅不能“得定”;念佛,不要說“一心不亂”,連“功夫成片”也不能成功;學教不能“開悟”,原因就是因為“七情五欲”放不下。

  “性德”是本性顯露,本性的起用就叫“性德”。“本性”是圓滿的,“性德”也是圓滿的。性德中的戒、定、慧三學,“戒學”就是說樣樣都守法。所以,我們要了解,大乘佛法裡面講的戒定慧三學,單說“戒”,就絕對不是僅拘束在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圓滿的戒學是講佛對我們的一切教訓,都是戒學,都要遵守,也是性德的流露。換句話說,處世、待人、接物,如理如法。如果存有“貪欲”,就是不如理不如法。因為有“私心”,性德就不能現前。因此,佛教我們要斷除貪欲、私心,說起來蠻有道理,而且很容易,但是,要斷掉是很難的。因為,有“我執”沒有打破,起心動念都是為我——我貪、我癡、我迷。要斷除欲望,首先要“放下”,放下的憑依是“看破”,能“看破”,自然就能放下。

  學佛有兩種人決定有成就。一種是非常聰明的人,佛門裡常講的“上根利智”。這種人一聽佛法,馬上就能覺悟。而後,能夠真正依教奉行,這種人一定能成就。另外一種人,是“善根深厚”,這種人對於佛菩薩的教訓,必然會認真的去奉行。他並不見得會理論,只是依著佛的教導去做,這種老實人能成就。老實人並不簡單,往往上根利智的人都比不上。老實人何以會有那樣的成就呢?我們看過大經大論而後才明白,原來這些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積無量的善根,在這一生因緣成熟,對於佛菩薩的教誨,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而得成就的。上根利智、絕頂的聰明智慧不是學得來的,但是,學老實人,我們應該可以學得到。老實人為什麼那麼聽話?我們為什麼不聽話?我們聽了佛在經中的教訓,總是要打很大的折扣,所以不能成就。人家能夠完全依教奉行,這一點,我們要記住,要認真去學習。

  所以說,我們生生世世被“貪欲”害得非常苦、非常慘。這一生,如果還不能把它捨棄,對我們將來求生淨土,必定有障礙。一個人要真正成就,對於世出世間法,決定沒有貪心。“少欲知足”,欲望要少,常存知足的心。人活在世間,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就已足夠。佛法有無量無邊的法門,但是,我只取一個法門;如果,對很多法門、經典,東也想學,西也想學,學起來很苦,而且不容易成功。

  我再告訴諸位同修,給大家定定心,為大家做個證明。我們常聽佛門講:“一經通,一切經通。”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絕不虛假,我也是在今年才入這個境界。以前,我不管在哪裡講經,我自己要帶一個經本,經本上有些自己的小注,今年這些小注的經本都不用了。所以,你們找我講經,大藏經隨便抽一本出來,我就可以為大家講解,我也不要預備,這就證明古人所講的“一經通,一切經都通”是千真萬確的。要是學得很多很多經典,因為太繁瑣、太雜,恐怕這一生一部經都不可能通。為什麼不把精力集中起來,一門深入呢?古聖先賢所講的話,一點都不錯:“不當貪欲”。

  第二是“嗔恚”:嗔恚是對於逆境——不如意的境界而言。人事也好、環境也好,不喜歡的、不如意的事情,心裡就不高興。“嗔恚”不但是障礙“性德”中圓滿的慈忍(慈悲、忍辱),而且,“嗔恚”是地獄道的業因;“貪欲”是餓鬼道的業因。捨棄貪欲,本性中的大圓滿布施供養、持戒,都能現前,如果不能捨棄,不但性德不能現前,還要到餓鬼道去做餓鬼。這個果報的差距,不只是天上地下,是任何都沒辦法去比的。斷除了嗔恚,大圓滿性德裡面的慈悲、忍辱,自然流露現前,不至於再墮三途、再墮惡道。

  第三是“睡眠”:睡眠是懶惰、貪睡,提不起精神來,所謂是“意識昏沉”,精神不能振作,眼、耳、鼻、舌、身,這五根的作用,自自然然的衰退——眼見能力衰退,耳聽也衰退,障礙了性德中大圓滿的“精進”。在我們凡夫位,睡眠不能沒有,尤其是睡眠比飲食還重要,一餐飯不吃,還沒有關系,如果睡眠不好,精神不振,就沒辦法做事情。所以,睡眠要睡得好,但是,時間不要太長。

  怎樣才能離開睡眠?實在說:修行人在修行功夫不得力,得不到法喜的時候,就懈怠懶惰,就會有這個障礙,俗話常講:“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果要遇到高興的事情,連睡眠都忘掉,也是不可以的。我們學佛、念佛修行,得不到法喜,覺得修行很痛苦,愈修愈困難,愈覺得苦悶,一定會墮落。何以會有此現象呢?就是剛才講的,沒有得到法喜,原因就是所用的功夫不如法、不得力,就是這個道理。

  以念佛來講,念佛功夫要得力,愈念會愈歡喜;如果感到很疲倦,念幾聲佛號,精神就會振作起來。因為這裡面有義味:“義”是“義理”;“味”是“法味”,所得到的“義理、法味”是最高的營養。就是在上供的時候,所念的供養咒“禅悅為食”。“禅悅”就是禅定裡面得到的法喜,那是最好的養分;“清淨心”是更好的營養,能得到這種營養,其他的什麼都可以不要了,大家的精神飽滿、體力充沛。實在講,一個人學佛,要學得一年比一年精神好、一年比一年強壯,這樣學佛,功夫得力又如法,才能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如果眼前這種利益都得不到,要想將來,得到好的果報,這很難叫人相信。佛法裡講花報和果報,我們現前得到的都是花報,將來的是果報,花開得不好,果又怎麼會結得好?學佛要求如理如法,這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這部經是佛當年在世,對於出家人所說的。出家人的睡眠是四個小時,就是中夜,在印度當時是分成晝三時、夜三時。古印度一天是六個時辰,中夜就是夜晚十點鐘到二點鐘,這是他們睡眠的時間。兩點鐘起來做早課,一天只睡眠四個小時。現在,我們的業障重,西洋人提倡睡眠是八小時,超過八小時,就不如法;如果能夠減少一、兩個小時,我想六個小時,應該是很夠了,一分光陰是一分命光啊!世法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光陰比什麼都重要,應該把握寶貴的光陰,認真來修行。

  第四是“掉悔”:說到“掉”和“悔”是兩椿事情,“掉”就是我們常講的“掉舉”,就是心不安,心裡面妄想很多,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有這個現象,是坐禅的兩大障礙,我們念佛人打佛七,止靜的時候,就會發現,當止靜時,大眾坐在那裡,不是心裡七上八下,就是打瞌睡(昏沉)。心裡定不下來,妄念紛飛,這是“掉舉”。“悔”是“悔過”,“悔過”本來是個好事情。如果是對於過失後悔,這是好事情。假如做些好事情也後悔,就不是好事情。何況,佛教我們不要後悔。因為,我們要想消罪業,自己又把罪業再想一遍,意業又多造一遍罪業,又怎麼能消得掉呢?

  凡是學佛的同修,無論是初學或是老修行,絕沒有別的事情比要求消業障、消災免難,這個問題看得嚴重。總是想著:“我有很多業障,我要想辦法消除。”這個願望是好的,但是,往往做的錯誤(方法不對),消不了業障。有時候又搞錯了,不但消不了業障,還增加了業障,原因是“愚癡、迷惑”,沒有找到正法。事實上,所有一切經法皆是消業障的。但是,如果業障很重,所有一切經法都失效,罪業不能消除,還有別的辦法可以消。

  過去,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慈雲灌頂法師,這位法師在中國佛教史上很出名,他留給我們後人很多東西。他曾說過:“一切罪障消不了的,最後,只有念‘阿彌陀佛’可以真正消災。”這一句話,他在《觀無量壽經》注解《觀經直指》裡面講的。從這裡,我們才真正了解這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但是,知道的人很少。這些年來,我講《無量壽經》,偶而,也看看黃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他的注解很好,是一本《無量壽經》大辭典,裡面所解釋的可以說都是古今中外一些祖師大德們所說的。

  《無量壽經》有四十八品,哪一品是第一?當然是“第六品”第一。第六品是四十八願,是淨土宗根本的依據,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全經中,這一品最為重要。又四十八願當中,又是哪一願屬於第一?關於這一點,古德公開承認“第十八願”第一。第十八願是“執持名號”,這樣比出來,才曉得,原來“阿彌陀佛”四個字是第一。這才知道,為什麼所有經論消不了的罪業、滅不了的障礙,只有一句“阿彌陀佛”能滅、能消,也證實了慈雲灌頂法師所講的這一句話。

  尤其是末法時期的人業障深重,只有淨土法門能救。一句阿彌陀佛涵蓋了無量無邊一切法門:宗門、教下、顯教、密宗,統統包括在裡面。這一句佛號是大圓滿、大總持的法門。所以,它真的有效果。受持的人,依照此法,死心塌地,決定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用功得力者,三個月就能見到效果。是什麼效果呢?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體質改變”,言行舉止、身體、面貌,統統會改變,快則三個月,慢則半年就見效。

  所以說,睡眠是可以減少的。認為睡眠不夠使得身體不好,是不太可能的事。如果因為睡眠不夠,而身體感到不好,就快看醫生,是否生理上有了問題?經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人為什麼會老?就是因為大家怕老,而又天天在念老;天天在怕病而又念病,就真的會生病。為什麼不去想健康?不想心地清淨?祖師大德有很多睡眠很少而精神很飽滿的。諸佛菩薩、天人,據經上說都不要睡眠,精神都很飽滿,我們不能學他們不睡眠,但是不要過於貪睡,我們必須把這個觀念轉換過來,因為“一切法皆是因心想而生出來”的。

  第五是“疑”:疑是“疑惑”。最大的疑惑,就是對於佛菩薩的教訓懷疑,不能夠深信,不能夠決定信;疑惑能障礙智慧。

  總結以上,佛所說的五種障礙,第一“貪欲”:是障礙自性大圓滿的布施、持戒。因為有貪欲心,必定沒有布施心;有貪、嗔、癡三毒,心地必不清淨;心不能清淨,又談什麼持戒?第二“嗔恚”:是障礙自性大圓滿的慈悲、忍辱。第三“睡眠”:是障礙自性大圓滿的精進。第四“掉悔”:是障礙自性大圓滿的禅定。第五“疑”:是障礙自性大圓滿的智慧。我們要想得到圓滿的六波羅蜜,就非要去掉這五種障礙不可。所以,佛說:“應當斷除。”我們修行也就從這裡修起。

  另外,有七條要我們修習的:

  何等七法。一擇法覺支。二念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六定覺支。七捨覺支。如是七法。應當修習。

  “修”是“修學”;“習”是“實習”。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必須修習的。這是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七菩提分,也叫七覺支。在此地,不是同三十七道品連起來講的,所以,它的意思就非常的圓滿、廣大。

  第一、“擇法”:“擇”是“選擇”;“法”是“法門”。我們學佛,首先要曉得學佛的目標。如果是為了身心健康、家庭美滿為目標,那就要選擇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法門。但是,這些法門裡面,必須要注意,選擇正法才能達到,選擇邪法就達不到。特別是在末法時期,《楞嚴經》上說得好,我們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現在的人,學佛多半是以發財、求平安為目標。於是,就有很多法師、大德們,乘機教導發財的法門,結果發財變成破財,並沒有發財。這真正是顛倒。世法常說:“破財消災。”而今,是破了財,也消不了災。所以說選擇法門的邪、正,要特別注意。

  學佛的人,通常是求自己的功德利益,而目標更遠大的,想要來生生天,不願享人間福報,要享天福,那就要專修生天的法門。天有二十八層,每一層天都有它的修學方法。還有眼光更遠大一點的人,會想到縱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也是出不了輪回。天福享盡,還要輪回、還要墮落。於是,要求出三界的法門。凡是一切大乘經典,都是教我們超越三界,了生死的法門。雖然法門決定平等,都可以達到同樣目標和效果的。但是,我們的根性不相同,假如法門不對根性,對於我們修學有困難,在這一生當中,就不見得有成就。因此,就要選擇法門。這是一生當中,修行成敗關鍵的所在,就看選擇的法門恰當與否?適不適合自己修學?如果要求生西方淨土,那就選擇淨土法門。在今日之下,每一個法門都有邪正、都有真假(有的得一半的利益,有的得圓滿利益),這是要注意的,要懂得這些方法。

  第二、“念”:是指用功的時候,要懂得調理身心。每個人身心的狀況都不一樣,要是遇到一個高明的老師,就好像大夫給病人診斷病情,知道要用什麼方法來調養身心,可使我們得到真正健康、強壯,修學才有本錢。假使我們沒有一個好的身體,要想念佛,一天一夜就沒精神,談修行就辦不到。嚴格來講,修行要靠年輕,年輕人有體力、有精神,是真正有本錢的時候;年歲大了體力衰,比起年輕人總是差一些。因此,我們要珍惜光陰。

  夏蓮居老居士(從五種原譯本會集《無量壽經》)的傳人,黃念祖老居士,時時提示後學:“今天,真正修行,‘同修貴精,不貴多’。”我們要想真正有成就,必須要牢記這句話。

  第三、“精進”:在這裡,特別提醒同修們要把這二個字看清楚。“精”是“精純”,純而不雜;“進”是“進步”,進而不退。我們一般學佛的人,天天在求進步。但是,大家都不是真正的“精進”,而是“雜進”。因為,學的東西很多、很雜,所以說是雜進。因此,功夫不得力,白白浪費了光陰,很可惜!不懂得佛對我們所講的道理——“精進”兩個字,是成功的秘訣。諸位同修必須要記住的,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在“專精”。我們看西方那些大科學家,一生當中也是專攻一科,所以他能夠突破,有發明、有發現;要是他學的很雜又很多的話,決定沒有很高的成就。能夠成為一代的權威,無一不是專攻一個科目的。

  我們修學佛法,經論很多,選擇定了之後,就要懂得一門深入。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一些有成就的大師們,像清涼大師,一生就專弘《華嚴經》。他講《華嚴經》,一生講了五十遍。過去我講過《華嚴經》,講了十幾年,只講一半。這要依鐘點來說.一部八十卷的《華嚴經》,要講三千個小時。如果每天講八個小時,一年可以講一部圓滿。從前講經,確實是每天講八個小時。在寺院裡講經上課,上午四個小時,下午四個小時,一年一部,五十年就是五十部。清涼大師長壽,活了一百多歲,這大概就是“專弘”的功德吧!

  清涼大師的學生宗密大師,是跟清涼大師學《華嚴經》的。但是,他自己不曉得哪一部經契合自己的根性,就到大藏經面前去拈阄,求佛菩薩給他指引,結果他抽到《圓覺經》,他就一生在《圓覺經》上下功夫,將《華嚴經》用在《圓覺經》上發揮。他為《圓覺經》寫了五種注解:《圓覺經大疏》、《略疏》、《大疏之鈔》、《略疏之鈔》……,一直到今天一千多年,後人講《圓覺經》的注解,都是采用宗密大師的注解,真正是權威。這就是“專精”,唯有這樣才有成就。

  又像蓮池大師到了晚年,就是一部《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而且是念四個字,不念六個字。《竹窗隨筆》上有一段記載,有人問蓮池大師:“你教別人念佛,如何教法?”他說:“我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你自己又是怎麼念的呢?”“我自己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別人問他什麼原因?他說:“別人未必真的有心在這一生當中求生淨土,所以加上‘南無’,客氣一點。‘南無’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是歸依、禮敬,這是客氣話。而我自己發願這一生決定往生,所有一切客氣話都不必要用。”《彌陀經》上說“執持名號”,“名號”就是四個字。因此,我們曉得蓮池大師愈到晚年愈精進,所以他才有那樣殊勝的成就。

  第四、“喜覺支”:“喜”是“法喜”。學佛最初得的利益,就是這個境界,一定會覺得輕安、自在。平常因為我們煩惱很重,所以身體就顯得很重,但是,功夫能得力,身體就輕安。煩惱愈少,智慧就愈增長,身體也會輕松,走路都不會累,特別是爬樓梯,爬得比別人快。過去,台中李炳南老師辦的慈光講座,寒暑假都舉辦郊游——帶著學生去爬山,李老師在那個時候,七十多歲,學生才二十幾歲。爬山時,老師是第一名爬上山頂的,學生在後面喘氣,比不上老師,原因是老師身體輕。我在那個時候,身體也很輕,還能夠追得上老師,這就是“輕安、法喜”,只要修喜覺支,一定會得到這樣的境界。但是,一定要記住,得到這樣的境界,不要生歡喜心,不要生傲慢心,覺得自己有點功夫,就很了不起;特別要注意的,是要真正覺悟,不可以顛倒,不能從這裡再生煩惱,而又墮落下去。所以,第四“喜覺支”和第五“輕安覺支”兩條可以合起來看。

  第六、“定覺支”:“覺”是“覺悟”。我們這個道場叫“大覺”道場。七個覺支合起來,才是圓滿的大覺。每一個法門,都叫覺支,也就是覺的部分。“定”是修行的樞紐,在戒、定、慧三學中,戒學的目的是得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是目的,是我們真正要求的。“慧”是從“定”中產生的,所以說“定”是修行的樞紐。要想得到“定”,就是要“守法”——世間人所說的守規矩。守法的人,他的心會安定,決定不會犯法,不作虧心事;不守法的人,心就不安定,天天要想些壞點子——如何逃避法律制裁——於是身心就不安。佛法修學,也離不開這個原理。所以說,學佛一定要修戒學。但是,有很多人持戒很好而得不到“定”的,追其原因,這是在戒學裡面有過失。比如說:看到別人沒有持戒,就很煩惱,心裡不痛快;看到有人破戒,也很煩惱;或者是認為自己修持得比別人好,因而生起了是非人我、貢高我慢的心,而不能得定。

  關於定功,六祖大師講得很好,因為禅宗的修學,禅定是它主要的修行目標。六祖教誡學人:“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樣持戒就能得定,因為沒有看到世間人的過失,所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過失,這種修行人才會得到定功。如果認為自己沒過失,樣樣都如法,都依教奉行,而看到別人的所作所為都是過失,像這樣怎麼能夠得到真正的定功呢?像這樣修戒律得的是人天福報,如果人天因緣也沒有修好的話,只有到惡道去得福報。像美國的畜生就很享福,他們養的那些貓、狗,真有福報,照顧得無微不至,死了之後,還有墳墓,常常還到墓上插個花。

  另外,餓鬼道裡也有有福報的,看那些鬼王,如山神、土地神,在台灣還有五府千歲、王爺公的,這些都是有福報的鬼神。有許多人去祭拜,供養他,這就是鬼道的福報。因此,我們必須要知道,如何修“定”,才能得到“正定”。

  念佛人得“定”,就是“念佛三昧”,也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幾乎是古大德們共同承認的三昧中王。聽這些話,不會生懷疑心,因為我們修淨土法門,曉得淨土法門是末法時期的第一法門,是無比殊勝的法門。只要一心念佛,所得的“念佛三昧”,當然是三昧中之王。尤其世尊在《無量壽經》裡贊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念佛三昧”是真正的不可思議。要怎樣得到“念佛三昧”?在念佛堂裡,主七和尚常常有一句口頭禅說:“放下萬緣,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佛號。換句話說,放下身心世界,什麼都不去想。今日末法時期,唯有一句“阿彌陀佛”,對我們最為重要。除此之外,什麼都不要,世間一切是非人我,與我都不相干。把自心裡的一切分別、執著、憂慮、牽掛統統放下,自然能得到“念佛三昧”。而且,一定要這樣修學,才能得到大自在、大輕安、大法喜。除了念佛三昧以外的種種禅定三昧,都不容易得到,正如虛老法師在香港打佛七的開示所說的,他一生當中,見到過學禅的人得定;但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他一個也沒見到。能得禅定相當不容易,像盤腿面壁而入定一星期、兩星期,甚至有幾個月不出定的,這種功夫相當的深。他們將來在哪裡呢?老法師講,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色界天。色界天還沒有出三界,也不能出離六道輪回。初禅天是色界而不是欲界。前面佛對我們講的“五蓋障”,也就是五欲(財、色、名、食、睡)。對五欲不動念,才能到色界天。假如,有禅定功夫,能夠禅坐幾星期、幾個月,還存有五欲的意念沒斷干淨,將來的結果還是在欲界天,上不去色界天。欲界天上面四層,都要有禅定的功夫,單憑五戒十善,只能到忉利天(欲界的第二天)。再往上去,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四層天都要有禅定功夫。所以說,要得禅定,沒有斷除五欲,還是在五欲的境界裡。由此可以知道,要得禅定是多麼難的事情。我們自己冷靜的想一想:有沒有能力修禅定法門?五欲擺在面前,是否能真的不動心?如果做不到,就趕快回過頭來念“阿彌陀佛”。要了解念佛法門是帶業往生的,這是我們真正可以修學的法門,可以依靠的,真正在這一生當中可以成就的法門。末法時期選擇淨土法門是最恰當的。“三昧”,有無量三昧,三昧也即是禅定。所說有無量的三昧,一定就有無量的禅定。修學貴在一門深入,選擇了一門,就要精進,才能有成就。

  第七、“捨覺支”:“捨”是“捨棄”。世間法要捨,出世間法也要捨。我們自己修學所得到的境界,也要捨;所得到的法喜、輕安,統統都要捨。如果不捨,容易生起貪愛和執著。譬如我們上一棟高樓,上到第二層,要把第一層捨掉,才能再上第三層。每上一層,都要捨掉前一層,才能繼續向上走。“捨”,就是這個意思。等覺菩薩要不捨掉他所證入的境界,就不能圓滿成佛。所以,佛一再對我們講“捨得”——要能“捨”,才能“得”。

  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就決定往生。“功夫成片”是最淺的念佛三昧。假如我們把念佛三昧分作九品來講,下下品的念佛三昧,就決定往生。功夫再稍微增進一點,往生就能自在,就能了生死,就是佛法所說的“生死自在”。

  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是西方世界四土當中最低的,每一土都有九品,下三品就往生自在。這也就是說明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修得到的。再想往上去,方便土、實報土、常寂光土,這三土,實在講我們未必有能力去,雖然這一生未必能成功的往生上三土,但是,凡聖同居土,我們絕對有能力做得到。

  台中李老師以前教導學生們說:“生死自在,我可以做到,你們也可以做到。”他自己現身說法,給我們作證明,證明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話,句句真實,絕不虛假。但是,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放下萬緣”?誰能捨得,誰就能得到。得到得不到,權利在我們自己手上,不在別人或是佛菩薩手上。捨得愈干淨愈好,愈干淨就愈專、愈精,得到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對於修學法門,抉擇之後,絕不後悔。選擇了念佛法門,就選定這一句“阿彌陀佛”,絕不要其他的法門。假如有人告訴你,還有一個法門比這個法門還好,成就還要大,這時候要自己下定決心,告訴他,我已經決定了這個法門,其他再好的法門,我也不要了,要有這樣的信心和決心,這才決定成功。

  通常我們講“修行”,就是修正錯誤的行為。過去我們不會選擇,現在我們學會選擇,這就是“擇法”。進而依教修正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做法,叫做“修”;今後照正確的想法、看法、做法去實行,這叫“行”。讀誦大乘經典是初學者相當重要的科目,因為我們一身的毛病自己不知道,讀了佛經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就是開悟。能悟到自己一身的錯誤、過失,才叫作“真開悟”,這才是真佛弟子。“知錯就改”,“改”就是修正行為;修正之後,保持不再犯錯,這叫“修習”。“修習”跟“修持”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以上就是佛把修清淨心的方法,全部都教給了我們。

  諸比丘。所言清淨心者。當知即是心解脫增語。慧解脫增語。

  這一段短文,佛對我們講,什麼叫“清淨心”?這兩句話用最簡單、最淺顯的言詞來說,“清淨心”就是心裡解脫。心解脫了,慧也解脫了。但是,這個心怎麼解脫呢?解脫是形容、是比喻。譬如:一個人被重重繩索捆綁,不自在、不自由,現在有人把它解開,馬上就得自在。我們現在心不能自在,就好像被很多繩索捆綁一樣。這些繩索就是妄想、煩惱、憂慮、牽掛,綁得我們的心不能自在,而“慧”是“心”的作用,心不自在,就沒有慧;心得自在,慧就現前。

  佛常常在大乘經裡面對我們說到“五濁惡世”。的確,在今天這個社會,可以說濁惡到了極點。《無量壽經》上面所說的“劇惡極苦”,也是指我們現前這個社會狀況。“濁”就是“污染”。實在講,今天我們的心所遭遇的,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染濁。心裡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乃至於身體、飲食的污染,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樂趣可言!現在,大家都在講環境保護,所謂的“環保”,是永遠達不到目標的。佛在經上進:“依報隨著正報轉。”環境是依報,人心是正報。人心不清淨,環境怎麼可能清淨!要想環境清淨,要先求心清淨;而要達到人心清淨,唯一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佛法。佛法確確實實能夠淨化身心,叫我們的心能得解脫。清淨心就是心解脫,清淨心起作用,就是真實智慧。

  由貪染污。心不清淨。由無明染污。慧不清淨。

  這一段經文是“一語道破”,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今天我們講環境保護,聰明人就應該知道從這裡下手。又怎樣能把心地的貪染、無明的染污去除呢?要去除這些污染,一定要依照佛在前面對我們講的“應當斷除五蓋。應當修習七法”做起,這是非常具體,句句話都落實。

  若諸比丘。斷除貪染。即得心解脫。斷除無明。即得慧解脫。

  在前面修學七法裡面,我對同修們所推薦介紹的是念佛法門。因為,念一句佛號,不但是斷除五種蓋障,同時,也破無明。專心在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五種蓋障都不會現前,而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不墮無明。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又諸比丘。離貪染污得心解脫者。是名身作證。

  何謂“身作證”?“身作證”就是健康、長壽、不老、不病,不需要吃藥,也不用進補。那些補藥、補品,都會帶來染污和疾病的,唯有“清淨心”是最有營養、最有效果的。“阿彌陀佛”是最好的補品,能老實念佛,就是天天在進補。夏蓮居老居士在《無量壽經》前面的幾首偈子中講到:“佛說難信真難信,億萬人中一二知。”真的一點都不假,擺在面前這麼好的法門也沒人知道的,真是可惜!今天,我也帶給諸位最好的補品、營養品——“清淨心”。如果你們的心能清淨、身清淨,身心清淨,怎麼會衰老、生病呢?所以,我常常講:“這個法門是不老、不病、不死的法門。”說不死,是因為往生的時候,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跟著阿彌陀佛走,是活著走的,不是死了才走的。

  前年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的往生事跡。此次我又到華盛頓,遇到當時那批為他助念,親眼看到他往生的同修,他們告訴我,周居士才念三天佛就往生了。因為他從前不信佛,就是在臨命終的前三天,才遇到龔振華居士勸他念佛。他當時聽到了就接受,叫他太太、女兒們統統幫助他念佛求往生,不要求病好,這是真正覺悟。另外,D.C那邊的同修們也幫他助念,念到第三天,見到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周居士說三聖從雲端下降接他往生。他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走了。所以說往生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才去的。這個不死的法門,就叫作“身作證”。

  斷除無明。得慧解脫者。是名無學。

  這“無學”,就是沒有可以再學習的,智慧圓滿,畢業了,也就是教下講的“大開圓解”。在小乘法裡面,小乘人的無學是“阿羅漢”;大乘法裡面的無學是“法雲地菩薩”,十地菩薩叫做無學。這是講果報,修因證果。

  永離貪愛。了知真實正智。

  這一句經文很重要。“正智”是佛知佛見,《法華經》上講的“入佛知見”,就是“正知正見”。我們要知道,“貪愛”就是障礙正知正見的根源,離開貪愛,正知正見就得現前。

  現前取證自果。盡苦邊際。

  “現前”就是不要等來生,現前就證果,證的是圓滿之果。就是我們常講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苦邊際”是講六道輪回,“盡苦邊際”就是永脫輪回,不再生死流轉,超越了三界,成為法身大士。最後,佛再勸勉我們:

  諸比丘。如是所說。汝等應學。

  “如是所說”即是前面所講的,如理如法,句句話真實不虛。整個佛法就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就是自己,就是說我們自己和我們生活環境的真相,一切經典就是說這些道理。“汝等應學”,我們應當好好的來學習。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關於講經,古來大德們的規矩,在沒有講經文以前,都是依照隋朝智者大師所創立的“五重玄義”,或者賢首宗的“十門開啟”,先講解大意。但是,這種講解的方法,必須要有充分的時間,可是現在一般講席的時間都不是很多,因此,大家都以講經因緣與修學這部經的利益,來代替玄義。至於經文的內容,也只能作極簡單的、淺顯的,消文釋義而已。

  這部《八大人覺經》是從修學佛法開始,乃至成就佛果位為止。本經完全是啟發我們覺悟世間的一切都是痛苦,而使我們對於佛法能生起信心;並且指示我們要如何去修行,要怎樣成就佛道,這是一部對修學佛法,非常重要的經典。而其中的文字很簡短,卻把修學方法的綱領,說得清清楚楚。像這樣簡單詳明的經典,正契合今日分秒必爭的時代,這對於時光寶貴的諸位同修們來說,想要研究佛法,這部經非常適合。所以這部經,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們在學習經典以前,必須先要講解經題。因為經題是一部經的綱領,經文的內容是從經題開展出來的道理,能夠了解經題的意義,對於一部經的內容,大致上也就會明了。所以還沒有解釋經文之前,先要解釋經題。

  對於經題,依照歷來講經的大德們所解釋的,大體分為兩大部分,就是通題和別題。“佛說八大人覺”六個字是別題;“經”是通題。“通”和“同”字相通,是通於一切的意思。就是佛陀在世所說的一切言教,後來經過佛弟子們結集起來,不論小乘的、大乘的、顯教的、密教的,都稱做經。凡是聖人所說的道理,留傳於後世的,也都可以稱為經。所以“經”字,是通於一切經典的,也就是一切經典的通名。

  “別題”,“別”是別於其他的意思,表示這一部經的經名唯有這一部經可以稱呼,其他任何一部經典,都不可以叫做《八大人覺經》。以上是通題與別題的簡單介紹。

  佛一生所說的經很多,但是所立的經題,不外乎七種方式,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七例選題”。有三單式、三復式和具足式三種。首先介紹三單式:

  第一、單人立題:好比《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的“佛”字,是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人,所以叫做單人立題。

  第二、單法立題:如《大涅槃經》。“大涅槃”是法,所以稱單法立題。

  第三、單喻立題:如《寶積經》。用“寶”作比喻,所以稱單喻立題。以上是三單式的介紹。下面再介紹三復式。

  第一、人法立題:如《地藏王本願功德經》。“地藏王”是人,“本願功德”是法,所以稱人法立題。

  第二、人喻立題:如《如來說師子吼經》。“如來”是人,“師子吼”是比喻,所以稱人喻立題。

  第三、法喻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比喻,所以稱法喻立題。

  以上是三復式立題。

  底下一種是具足式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人法喻都具足,所以稱具足式。以上就是佛經的七例選題。

  現在,我們要學習的這一部《佛說八大人覺經》是屬於人法立題。“佛”是人,“八大人覺”是法。下面,我們來介紹本經的經題。

  首先把《佛說八大人覺經》七個字,分為五段來解釋。先說“佛”的意義,“佛”是簡稱,完全的稱呼應當稱“佛陀”。因為中國人喜歡簡單,所以就把“佛陀”兩個字,簡略的稱為“佛”。佛的意思,翻譯中國話,叫做覺者、智者。

  “覺”是覺悟;“智”是智慧;“者”是人的代名詞。合起來說,就是有大智慧、大福德,已經徹底覺悟到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也就稱作佛。但是在這裡,是專指釋迦牟尼佛。

  關於“覺”字,還具備了三個意義,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我們常說,世間人總是活在醉生夢死當中,糊裡糊塗的過日子。因為愚癡迷惑而不能覺悟,所以叫做凡夫;而佛之所以被稱為覺者,就是因為佛徹底覺悟了宇宙萬有的真理,證得人生究竟解脫自在,這在佛法裡叫“自覺”。佛把已經證得自在解脫的方法,教化廣大的眾生,使眾生也能得到自在解脫。所做的這些事業,在佛法中就是“覺他”。這一種願意與眾生同甘共苦,普濟世間的偉大精神,自覺的功夫和覺他的任務,都做到圓滿無缺,在佛法裡稱作“覺行圓滿”,也就是成佛。

  由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佛之所以成佛,是因為具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三種功德而來的。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稱作佛的。像這樣具有三種覺的聖人,是通於十方三世的。所以平常我們在經典裡常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我們如果也能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做到自利利他,功德圓滿的時候,也就成為今世的佛。

  “說”,就是講話的意思。有“能說”和“所說”兩種意思。“能說”是指能說法的人,但是在這裡是專指釋迦牟尼佛;“所說”是指佛所說的道理教法,也就是這部《八大人覺經》的義理。把“佛說”兩個字合起來講,這部經是釋迦牟尼親口為我們宣說的,是佛證得無上菩提所說的真實言語,不是天人、二乘、權教菩薩所說的。

  在這裡,我們應該知道,不單是這部《八大人覺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就是現存在藏經裡面的經典,都是釋迦牟尼佛為這個世上的眾生所說的。在這個世間,如果沒有佛的出現,不但沒有這部《八大人覺經》,其他任何經典也不會有。因此,我們今天能夠學習佛法,完全是佛陀偉大慈悲的賜予,我們必需要好好學習,要上報佛恩,下濟眾苦,弘法利生,闡揚佛法。

  “八”是數目,就是經中所講的八條道理,也就是八種法門。

  “大人覺”,這裡所說的“大人”,是揀別天人、二乘聖者,是指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大人。“覺”是覺悟的意思。合起來說,本經所說的八項事理,不是天人、二乘聖者所能圓滿覺悟的,乃是諸佛菩薩大人才能覺悟的,所以叫“大人覺”。

  剛才說天人、二乘,不能稱作大人的原因,就是因為天人慧淺福薄,還沒有了生死;二乘人雖然證得聖人果位,但是沒有發起利益眾生的大菩提心,所以不能稱大人;而大菩薩具有大智慧、大福德、大善根,已經覺悟了諸佛所證的無上菩提,所以稱之為大人,也就是大菩薩。“大”字也是歎德的意思。本經的體、相、用都大,我們把體、相、用三大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第一、體大:就是我們自心中的真如理體,這個理體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一切平等,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也是眾生人人本來具有的佛性,所以叫“體大”。

  第二、相大:“相”,就是德相。我們自性裡本來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妙相,而這一切功德妙相,都是由性體中顯發出來的,所以叫做“相大”。本性所具的功德妙相,是盡虛空、遍法界,就在眾生的一念心中,只要能徹底覺悟真如理體,功德妙相當下就現前,這是顯示自性相大的意義。

  第三、用大:“用”,就是妙用。我們的清淨本性,能生起一切世出世間妙用;而這個妙用,是無所不通,無所不達的,也就是稱性而起的大用。因為佛具足了萬德萬能的功德智慧,所以稱“大”;如果眾生能夠證自性中的體、相、用,也就可以稱作佛。但是眾生迷失了本性具有的三大,妄認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為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這就是眾生不能稱“大人”的緣故。既然不能稱大人,又怎麼能聽聞八大人覺經?我們應該知道,眾生雖然迷惑,但是本性中,本來具有的體、相、用三大永遠存在,從來沒有減少一絲一毫,不過就是終日糊裡糊塗,隨著境界流轉,暫時的迷失而已。

  眾生與諸佛菩薩,只是迷惑與覺悟的差別而已。而佛所說的八項事理,就是要我們眾生各個都能覺悟,能夠覺悟,就是“自覺”。再依照本經裡面的八項道理,勸導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都能覺悟,就是“覺他”。自覺和覺他都做到圓滿的時候,自然見性而證入佛的果位,這就可以稱為“大人”。如果各位同修們,對於本經所說的八項事理,也有所覺悟的話,諸位就有資格稱為“大人”;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要成佛的話,非覺悟這八種法門不可。

  但是,要覺悟這一切事理,必須先求得智慧;有智慧,才能提得起、放得下。求智慧一定要從聞、思、修著手。所謂“聞、思、修”三慧,就是我們聽聞佛法時,在內心思惟,然後腳踏實地的依教奉行,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對於佛法的道理,才能徹底的覺悟。

  “經”字是通題。經也稱作“契經”,印度文稱作“修多羅”,翻譯成中國話,意思就是“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

  下面介紹“人題”:

  “人題”就是記載翻譯這部經的年代,和翻譯人以及他的身分等等。

  佛教發源地在印度。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他以印度語言宣講佛法,經典當然是印度文字,如果要在中國普遍的流通,必須要經過翻譯——把印度文翻成中文,才能在中國流通。本經是“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後漢”,是說明翻譯這部經的年代。後漢是中國朝代的名稱。我國漢朝,就是漢高祖劉邦所開創的天下。劉邦統領中國以後,代代相續,傳到一百一十二年的時候,王莽篡位,再經過十五年,劉秀起兵滅了王莽,恢復漢朝。因此,就把王莽篡位以前稱作“前漢”,前漢建都在西面的長安,又稱西漢。劉秀中興漢室以後,建都在東面的洛陽,稱為東漢,又稱“後漢”。而這一部《八大人覺經》就是後漢時候翻譯的。

  “沙門”,是標示翻譯者的身分。翻譯人是一位出家的沙門,而不是居士。“沙門”是印度出家人的通稱,譯成中國話叫做“勤息”。“勤”是精勤、勇猛的意思;“息”是止惡的意思。合起來說,就是精勤修習佛法,滅除一切煩惱;也就是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嗔、癡三毒的意思。

  “安世高”是翻譯人的德號,姓“安”,名叫“清”,真實的姓名叫“安清”。這位法師,不是中國人,他是安息國人,以國為姓,是尊重他的人格,和他的國家,所以姓“安”。

  安息國是在漢朝時代的稱呼,唐朝時叫波斯國,就是現在的伊朗。

  安世高法師的出身不是普通人,他是安息國的王子。當父親做國王的時候,在宮廷中曾經讀過很多書籍,沒有出家以前,對世間學問——天文、地理、術數,都有相當深的修養。在他讀書的時候,曾經讀過一部佛經,受了很大的感動,又有宿世的善根,所以很想出家。但是他是個孝子,父親生病的時候,因為侍奉父親,就暫時把出家的念頭丟開,一方面侍奉父王,一方面協理國家政治;等到他父王去世後,王子應當繼承王位,並且還要守孝三年。在這段期間,感覺到世間的無常,更增加安世高出家的決心。所以等到三年守孝期滿,就將王位讓給叔父,而出家修道。

  出家以後,研究佛法,博通三藏;同時,還通達好多國家的語言。根據傳記記載,天空飛的鳥類所叫的音聲,他也能夠聽懂。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學,在路上行走,聽到空中飛鳥的叫聲,立刻對他的同學說:“剛才從我們頭頂上飛過去的鳥告訴我們,馬上會有人送飯來給我們。”這位同學聽了,以為他是開玩笑,並沒有把他講的話放在心裡,走了沒有多久,果然有人送飯來給他們吃,這才使那位同學相信,他的確能聽懂飛鳥的語言。

  後來安世高法師,發願要把佛法傳播到中國,就在我國後漢桓帝建和元年(民國前一七六五年即西歷一四七年)來到中國洛陽城。從那時開始,一直到後漢靈帝建寧年間,圓寂於會稽,就是現在的浙江。在中國二十多年,他常游化於江浙淮一帶,從事翻譯經典的工作,他所翻譯的經典有二十九部,共計一百七十六卷,而本經也是其中的一部。

  “譯”是翻譯。在這裡就是將印度的梵文譯成我們中國的文字。

  在還沒有正式開始講經文以前,先簡略的介紹關於這一部經的結構。依照我們晉朝道安法師講經的規矩,把每部經分為三大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第一、序分:是敘述發起講這一部經的因緣。

  第二、正宗分:是真正顯示這部經的宗旨要義,最精粹的部分。

  第三、流通分:是說明如何能使一部經能流傳後世,通達十方。

  現在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部《八大人覺經》,與普通所講的經典稍微有點不同。大部分的經典,開頭都有“如是我聞”,最後以“信受奉行”來做結束。而本經前面既沒有“如是我聞”,後面又沒有“信受奉行”,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不完備,但實際上也具備三分。開始的幾句經文:“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就是序分,因為這是本經的總標。從“第一覺悟”到“第八覺悟”,是這部經的正宗分,也是本經的重點。最後“如此八事……”到“常住快樂”,是本經的流通分。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為佛弟子”的“為”,用白話來說,是“做”的意思。“佛”是指“釋迦牟尼佛”。“弟子”兩個字,指凡是歸依三寶,修學佛法,無論在家、出家,都稱為佛弟子。所謂“為佛弟子”就是說,做為一個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佛有四眾弟子,也可以說是二眾弟子,這一句經文,進一步講,是無論在家或者出家學佛的弟子。

  只要是佛弟子應該“常於晝夜”:“常”是恆常不斷的意思;“晝夜”的“晝”是白天,“夜”是晚上。一晝夜二十四小時,印度當時分為六個時辰,一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四個小時。此即印度所謂的晝三時、夜三時,晝夜六時的分法。

  “至心誦念”的“至心”,就是至誠心。依佛法來說,對於修學佛法要發恆常心,至誠懇切,恆常不斷的修行,才能得到真實的法益。“誦”是口誦,離開經本,能夠一字一句不含糊的背出來叫“背誦”。“念”,普通說口念,比如念佛、念經,都是用口念。但是這裡的“誦念”,重在心念,就是內心要時時刻刻,念念不忘的信受奉行。

  如果我們每個佛弟子,能夠發起真誠恭敬心來學習“八大人覺”,和修持佛菩薩大人所覺悟的八條事理,我們也就可以稱為“大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薮。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前面已經把經題、人題和序分的經文介紹過了。現在要入正宗分的經文,在此再把序分大概的意思做個交代。序分所講的是要我們學佛的弟子們,在二六時中,以最至誠、懇切、恭敬,而沒有一絲一毫虛偽的心理,對佛法信受奉行,也就是信守佛菩薩大人所覺悟的八條道理。

  這一段經文,在科判中叫做“無常無我覺”。能夠覺悟到宇宙人生的一切法,不論是有為法、無為法,都是無我的;也就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心中的想法、行為的造作,都是屬於無常而又變異不定的,所以叫“無常無我覺”。

  第一覺悟所講的道理很微細、深刻而又徹底,是啟示我們要覺悟世間的一切是無常的、苦空、不淨而又無我的。這是佛菩薩大人用四念處的道理,勸導我們應該趣向於出世間——常、樂、我、淨的境界。

  “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念處就是第一條所要覺悟的道理。因此,必須先知道這四種觀行是對治四種顛倒的方法,也是入道初步下手的方法。能依四念處觀察修行,就能得到常、樂、我、淨——佛的境界。所以這是修學佛法首先要覺悟的法門。

  現在分句來解釋。

  “第一覺悟”:這個法門,在本經八種法門當中排在第一;也是諸佛菩薩大人所覺悟的第一條道理。“覺”是覺醒;“悟”是了悟。所謂“覺悟”,就是以理智觀察宇宙人生的真理,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得到正確而圓滿的了解,就是覺悟的意思。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兩句經文是觀心無常的無常觀。“世”就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遷流不停的意思。“間”是指十方,間隔的意思。在每一個三世,各有十方;每個十方世間,也各有三世。“世間”是對豎與橫說的。佛經有雲:“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橫豎交羅,互相組織而成,就叫“世間”。現在所說的世間,也可以說是我們依止地球生活的世間。

  依佛法來說,世間有三種:

  第一、有情世間:就是指六道眾生,生活在大地上的一切動物類。因為這些動物類都有情識,所以稱“有情世間”。

  第二、器世間:就是我們所依止的國土,大自然界一切環境。因為大自然界是運載人類,供給人類使用的,使人類得以守住的器具,所以稱“器世間”。

  第三、知正覺世間:就是諸佛菩薩、出世聖人的境界。以佛法來說,不論有情世界還是器世界,都屬於夢幻泡影,演變幻化無常,很不實在的。世間無常的“常”,是常住的意思。假定說,一種東西今天是這樣,明天也是這樣,永遠不變化,才叫做“常”。譬如說佛法,在三千年前,佛所說的道理是這樣的,至今還是這樣的,一絲一毫也未改變,所以叫做“常法”。

  “無常”就是說沒有一樣東西,不是時時刻刻在遷流變化的。以我們生命體來說,也是時時刻刻,剎那不停的產生變化——早晨的生命,絕不是現在的生命。不過這種變化,在我們凡夫來看,是不容易發現。如果人沒有變遷的話,為什麼會有年輕與年老呢?只是我們看不到時光的遷流而已。

  人的一生太快了。如果說,人生幾十年在感覺上還是蠻長的,但是仔細的算起來,只有短短的兩萬五千多天,實在太短了!有句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們可以用平均七十歲來乘一下。經上說:“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這句話,佛說的一點也不錯,人的生命實在太短暫!有的好朋友或者親戚,幾天不見,突然間聽說死了!人的生命,就在呼吸間;如果只呼不吸,或者只吸不呼,生命即刻不能存在,這也是無常的證明。

  佛在經典中開示我們說:“眾生的生命體,從出生乃至死亡,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止息的演化,而不能永遠在於世間。”這是說明有情世界的無常。有情世界的生命體是如此,自然界一切森羅萬象,當然也是如此,沒有所謂不變的東西存在。而無情的器世界也有壞滅的一天。佛告訴我們:“無情的器世界也是成住壞空,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中,不停的變化。”大智度論說:“一切有為的無常,是在剎那生滅不停,因緣和合就生,因緣離散就滅,世間是緣生法,緣生法沒有常住不變的。”所以說,不管是有情世界以及器世界,都是無常的。

  “國土危脆”:“國”就是國界;“土”就是土地。就是依報環境,指一切眾生所依住的處所,也是剛才說過的器世間。“危”就是危險不安;“脆”就是脆弱不堅固。廣大的器世間,既然有成住壞空,所以在這廣大器世間中,所安立的國土,當然也是脆弱不堅固的。“危脆”的“脆”,說明白一點,就像玻璃一樣脆弱而不堅固,永遠不能常住不滅。

  就拿我們所居住的國土來說,自有地球國土到現在,已經變了多少遍!拿最淺顯的例子來說,台灣常有地震,本來是一條平坦的大道,由於地震,變成四分五裂;甚至於土地陷下去,成為一個大窟窿、大斷層,這就是國土危脆的證明。我們中國有句話,更可以證明“國土危脆”的道理,那就是“滄海變桑田”。原來是深不可測的大海,每天由於風浪卷泥沙,經年累月的積聚,經過一段時期,就變成桑田;又本來是一塊肥沃的桑田,由於山洪暴發,特殊變化,而成為滄海。台灣在一九五九年,發生過一次八七水災,就是這個情形,把良田變成滄海。由以上所說,我們可以證明,世間的確無常,國土的確是脆弱而不堅固。

  世間所謂“千年房屋,萬載樹木”,雖然是稀有,但在佛法來說,這一切萬事萬物,無不是成、住、壞、空四相輪回,沒有一法是常住不壞的,當體就是“如幻如化”。就如水中月、空中花,都是幻化無常,危脆而不安穩的。

  我們更應該知道,佛法為什麼特別說明“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道理?就是為了破除眾生妄執“常”的心理——就是天長地久的觀念。一個人有常住的觀念,就會貪求沒有止境,希望世間所有的東西,都歸我一人所有。你如此,我也如此,大家都如此,世界就難免發生戰爭,當下就造種種有漏的業因,而受生死輪回的果報。如果我們能依照佛法所說的,了解“生命的無常,就在呼吸之間”,一切萬法,都是暫時存在而已,就不會被世間上的名聞利養所誘惑,而盲目的追求,造種種有漏的善惡業,受生死的果報,當下覺悟就能得到自在解脫。

  以上是說明“無常觀”的道理。下面一句是說明“苦空觀”。

  “四大苦空”:這一句是專講“苦空觀”的。因為這四大常在矛盾、沖突、開阖中不停止的演變,所以眾生才有生、老、病、死的大苦。既然知道身為眾苦的根本,就應該覺悟,不要再被身相所困,不要再執著身體是實有,而生起種種苦惱,能夠這樣的修觀,名為“苦空觀”。

  現在先把四大的意義介紹一下:

  第一、地大:就是物質的堅固性。凡是屬於堅固性的,譬如人身體中的毛發、筋骨、指甲、牙齒都屬於地大。

  第二、水大:就是物質的潤濕性。人身體中的膿、血、涎(唾)沫、口水,都是屬於水大。

  第三、火大:就是物質的暖性。人身體中的溫度和暖氣,都是屬於火大。

  第四、風大:就是物質的動性。人身體中的呼吸以及轉流,就是屬於風大。

  無論有情世間、器世間,都是由這四大因素交互組合而成的。但是,此地是專指有情世間說的。假如因為冷、熱、燥、濕、風、雨、寒、暑的變化,在彼此間發生矛盾沖突而不調合的時候,必然就會產生種種毛病。平常我們說四大不調,乃至於死亡。所以佛告訴我們,四大組合的生命體,如果有一大不調合就會生病;假定四大中,有一大不合作,人就會死亡。

  我們學佛的人,如果能用智慧觀察這身體是痛苦的根本,而且是虛妄而不實在的,對任何事也就不會太過分執著與計較。這是我們學習佛法必須覺悟的。

  “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這三句是專講“無我觀”的道理。

  “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有的地方翻譯為五蘊。“陰”是蓋覆的意思。色、受、想、行、識,這五種陰影,能蓋覆我們清淨本性,所以稱為“五陰”。

  上面所說的“四大”,專就生命方面講的。但是,我們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不但有血有肉,而且還有精神方面的。簡單的說,有情的生命體,是由兩大要素組合而成的:一種是精神,就是佛法所說的“心”;再一種是物質,就是佛法中所說的“色”。這裡說的“五陰”,就已經包括精神和物質兩方面。

  第一、色陰:指五根接觸五塵所起的一切現象。“色”是指色法。

  第二、受陰:就是領受、接納外界一切環境的心理作用。

  第三、想陰:就是想像。取著外界所映入的印象,因而生起的思量分別的心理作用。

  第四、行陰:就是遷流不停的意思。這是說明我們的心理作用,在想事理的時候,不是想想就了事,而是想了又想,由想念而起分別,念念生滅遷流,造作不停。

  第五,識陰:有了別的意思。這個“識”就是我們來先去後主人翁的第八識。

  後面四種屬於精神方面。我們的生命體,是四大和五陰和合而成的,並不是實在的東西。

  “無我”:“我”這個字,是個體和主宰的意思。自己能作主,而不受外界任何環境所動搖,叫做主宰。

  何謂“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就是說色、受、想、行、識,五陰的本身,根本沒有能主宰的“我”和“我所”一切環境。因為我們的生命體,只是心、色相依和合而成的,時時刻刻在遷流變化,轉異不停,虛偽而不真實。

  生命體是五陰組合的,所以說它“無我”,就是因為在五陰之中,找不出一個真我。如果說這個身體是我,但是身體是屬於色法,是由四大和合所成的;四大之中,任何一大也沒有真正的我。假如說,四大都是我,那豈不是有四個我?事實上,“我”只能有一個,而不能有四個,這就證明色陰不是我;色陰既然不是我,那麼能看、能聽、能嗅、能嘗、能觸、能知的六根,是不是我呢?如果說能看的眼根是“我”,其余的五根也應該是我才對,這樣就變成六個我。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真正能主宰的“我”,只有一個,絕對不是六個。所以不應該妄認六根是我。這麼說起來,在見聞覺知當中,亦找不出一個真正的自我,既然知道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和五蘊的假合,受、想、行、識,仍然找不出一個真“我”。所以在五陰之中,“我”了不可得,因此,經上說“五陰無我”。

  我們這個生命體,在一般不了解佛法的人,都把它看成是一個有主宰、有支配力的自我,稱自己就是我。依佛法來說,是絕對錯誤的。

  “生滅變異。虛偽無主”:五陰假合的生命體,沒有實在的自我,本經用“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兩句來解釋。反過來講,四大、五陰所成的身體,為什麼說無我呢?就是因為“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緣故。

  “生滅”兩個字,就是念念遷流不停。“變異”就是變化的意思。能夠稱為“我”,必須永恆不變才對。但是五陰和合的生命體,隨因緣的生滅而生滅,根本就是變化不實的,哪裡有一個我呢!凡是萬事萬物有生滅,必然就有變異和毀滅的時候。我們這個無常變幻的身體,看起來雖然很少變化,但是仔細觀察,是念念遷流不住,剎那剎那生滅變化。昨天的生命,不是今天的生命;今天的生命,不是明天的生命。因為前後有著生滅變異,故有差別不同。現在的醫學家也說,人身體中的細胞生滅不止,經過七年的時間,生命體的細胞便全部更換一次。這也就是有情的生命體,剎那生滅變異的證明。

  “虛偽無主”的“虛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意思。這一句就是說明五陰假合的生命體,是虛妄而不真實,在告訴我們生命不能自主。我們應該知道,所謂“自主”,就是自己能夠做得了主,能夠支配一切,不受任何外力所動,才能說自主。比如說:老、病、死,是人人都不願意的事情,但是,不要老還是會老;不要病、不要死,還是會病、會死,絕對不能隨心所欲。可見得我們對生命不能做主,所以說,五陰是虛假而不能自主。

  “心是惡源。形為罪薮”:這兩句是說不淨觀的道理。“心是惡源”:是說第六意識心好像水之本源,也是說第六識是萬惡之源。惡緣雖然多,但是都因為貪嗔癡三毒煩惱所引起的。我們假若造五逆十惡一定趣向三惡道,無論是三善道或三惡道,都是這個意識心造出來的。然而,眾生迷惑,只取著妄想、分別、緣慮為心,不知道這顆心,是生起罪惡的本源,並非是我們的真心——它是一個染污不淨的妄識心。

  “形為罪薮”:“形”是身形,心住在裡面,身形是外殼。眾生妄認四大為身,所以造惡作惡,都是從妄心、假身所造出來的。簡單的說,身形就是聚集一切罪惡的處所。因為這個身體作惡多端,所以說它不淨。雖然說“心”是一切罪惡的導演者,但是,真正造成各種罪惡的工具,還要依賴這個身相。舉例來說,心裡想殺人,只不過心裡在想而已,縱然我們想了很久,也造不成殺人的罪惡,因為並沒有把人真正殺死;必定要運用雙手拿刀,透過身形的活動,才能確實把一個人殺死,這才構成殺人的罪惡。以此類推,造作所有一切罪惡的工具,都是心的推想,加上身形的活動而造成的。我們這個身心,是集合一切罪惡的大本營,一切罪惡如果沒有這個有漏的身心,任何罪惡都不可能造成的。所以說“心是惡源。形為罪薮”。

  我們要曉得,身心就是指身、口、意三業。眾生的三業,能通於惡,也能通於善。如果我們依善法去修行,就生三善道,乃至於成佛果位;如果依染污不淨的惡法去造作,就墮三惡道,受無量痛苦。這善惡兩條路,由我們學佛的人自己選擇。

  “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如是”是指上面的道理。我們做為一個佛弟子,如果能夠依照上面所說的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四種觀,細細的去谛觀、審察,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受用,體會到宇宙人生是幻化、虛偽、不實的;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因此,就應該依教修行,漸漸遠離生死,而得到解脫自在。

  這一條道理,是要我們了解身心世界都是無常、無我、苦空、不淨的。必須放下一切,對一切事理不執著,而依本經的四種觀去實地修行,就能斷煩惱,了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這一條是“常修少欲覺”。這個法門是從上面“無常無我覺”延續而來的。既然已經知道宇宙人生是幻化不實的,對於身心世界,也就不必過分貪求,才能遠離四顛倒的現實世界,而達到常、樂、我、淨理想的境界。因此,修無常、無我法門之後,還要繼續常修少欲的法門。

  “多欲為苦”的“多欲”,指所求的欲望愈多也就愈痛苦;就是說,世間人的希求、欲望是貪得無厭的。眾生所追求的欲望境界雖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不出五種——財、色、名、食、睡——五欲。

  第一、財欲:就是指世間一切金銀財寶。除養身之外的錢財,其他的也是愈多愈好。世間無論男女老幼,對於金銀財寶,都會生起貪著、迷戀不捨的心理,所以叫做財欲。

  第二、色欲:色是色法,是指男女之色,以及世間一切寶物、華屋、美服等種種美好的東西都屬於色法。對於這些東西,世人都很貪求,對於自己所喜歡的更是貪求不捨。眾生所以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都是為色欲所迷的緣故。所以說,對色欲不能過分貪著。

  第三、名欲:除了貪色和貪愛財富以外,又喜歡貪求名譽、地位。更有一種人,認為名譽可以光宗耀祖,顯親榮己,因此,貪求沒有止息,所以叫做名欲。

  第四、食欲:就是貪著種種飲食——山珍海味,甚至於貪食美味佳肴而殘殺生命,所以叫飲食欲。

  第五、睡眠欲:就是整天情識昏昧,昏睡如泥。像這種貪睡眠的,叫睡眠欲。

  這一句“多欲為苦”,意思是說: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對以上所說的五欲貪求無厭,為了滿足物欲的渴求,為了自己的喜愛,就對物欲生起無限的追求,永無止境;得到這個,又想那個;得一千,又想一萬,殊不知欲望多,其苦惱也多!因為在求取滿足欲望的過程中,不一定能稱心如意,一旦遭到阻礙,而求不到的時候,就會產生種種的苦惱。所以說“多欲為苦”。

  “生死疲勞。從貪欲起”:這是說,由貪欲而感受到無窮盡的痛苦。這些痛苦,都是由於追求五欲而造種種罪業,使我們在生死苦海中,生生死死,相繼不斷的奔波,沒有停止過。眾生所以會在生死道上疲勞奔波,簡單的說,就是由於貪求五欲而來的。佛在經典上也曾經告訴我們說:“貪欲為生死的根本。”貪欲就是使我們眾生有生死疲勞的原因,如果我們要想了生死,一定要遠離貪欲,無作無為。在生活的環境上,隨遇而安,不要貪得無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這是教導我們對治多欲的方法。“少欲”就是對世間的五欲之樂,不要過多的追求,最好不再去追求。“無為”就是無作無為的意思。這是自然的道理,拿六塵與六根來說,既然不貪著六塵,六根自然脫離六塵,遠離六塵,所以自然有“無為”之樂,沒有苦惱。再簡單的說,“少欲”就是外無所貪;“無為”就是內無所求。內外既然都不貪求,無所作為,自然得到逍遙自在,再也不會被五欲牽扯在生死苦海裡。

  “身心自在”是說自在之樂。身能進退沒有障礙,叫身自在;心能離開煩惱的系縛,叫心自在。也就是說,能離開生、老、病、死叫身自在;如果能除掉生、住、異、滅就是心自在。

  經裡面說:“少欲之人,則無谄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少欲既能生諸功德,無欲更能受無盡利益。簡單的說,九法界眾生都是有作有為,唯有佛一人,才是無所作無所為,才能稱得上真正的解脫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這一條是“知足守道覺”。佛說過常修少欲的法門之後,再繼續宣講“知足守道”的道理。因為貪欲的心沒有厭足,必然就有痛苦,而受生死輪回的果報。因此,要我們覺悟“貪欲是生死的根本”,而修學“知足守道”的法門,以對治貪欲的增長。這個法門所要覺悟的,不外乎知足與不知足的差別。前三句是指凡夫不知滿足;後四句是指菩薩能知足。

  “心無厭足”的“心”,是指一般凡夫欲望的心理;也就是說,貪欲沒有止境,必然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惡。有了罪業,一定要受生死輪回的痛苦。所以一心貪求無厭,那只有走上罪惡的途徑,種下地獄的種子。

  “惟得多求”:我們應該知道,貪求無厭是眾生受苦的根本。眾生誤認緣慮心為自己的真心,把苦當作快樂,好像秋天的飛蛾,盲目的向燈火飛撲,從苦入苦而不自知,顛倒之至!眾生多求不止,增長罪惡,貪求之心,好像大海一樣沒有邊際。所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的人,後果是使自己陷在罪惡的深淵裡,愈陷愈深,永遠不能自拔。

  “增長罪惡”:世間的貧窮和富貴,雖然在物質上有好壞的差別,但是富有的人,也只能吃一分,住一分,其余的就沒有辦法消受。可是人的欲望就是沒有止境,才會造成種種罪業,到臨命終時,生前辛辛苦苦所求的一切,一點兒也帶不去,只有所造的罪業,非常堅固的藏在八識田中,由業力牽引,受生死的果報。所以佛法有句話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學佛的人應該要謹慎。

  以上說明眾生不知足的過患,諸位對於這些過患,要時時警惕,不要受它的害,我們該學習菩薩的行業,以菩薩的行業做榜樣來修學。

  “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這就是菩薩的行業。

  “菩薩不爾”:“菩薩”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凡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能發菩提心而行菩薩行的人,就稱為菩薩。這裡說,發心的菩薩,不像貪得無厭的凡夫。因為菩薩是以利他為宗旨,而時常要以自己所有的布施給別人;對於世間一切東西,視為身外之物,根本就不看重,當然不會去多求而造罪業,所以菩薩也就不會像凡夫那樣的增長一切罪惡。

  “常念知足”:菩薩對於現前的生活,常常思念知足;縱然過著淡泊的生活,感到非常的滿足。遺教經說:“不知足的人,雖然很富有,而仍然以為貧;知道滿足的人,雖然很貧窮,而以為是很富有。知足的人雖然睡在地上,也是非常安樂;不知足的人,雖處天堂,還是感到不稱意。”這就是菩薩和凡夫不同的道理。

  “安貧守道”:一個行菩薩道的人,絕對沒有貪欲,而且在貧窮困苦中過生活,也絕不怨天尤人,不因為貧窮而妨礙自己的修道,甚至於愈在困苦中,愈是守道清淨,真正能做到“人窮志不窮”,這才是真正的安貧守道,人格不窮,就非常的高尚而富有。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安於貧窮而不為貧窮所困,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孔子的弟子顏回,就是一個好榜樣。顏回雖然住在最簡陋的小巷子,一箪食、一瓢飲,別人看見,感覺他太苦了,但是顏回卻感覺很快樂。因為他內心充實、滿足。一心向道。所以他的生活過得很有樂趣,這才是真正的富有。佛法說:“有道德,有智慧,才是無價之寶;道不窮,才是真正的不窮。”這一切都是知足的利益,值得我們效法。

  “惟慧是業”:常念知足的菩薩,為求取無上清淨的智慧和度化一切眾生的事業,他能於淡泊中,過著清貧的生活,依靠“智慧”修習一切道業。“智慧”對於一個學佛的人的確很重要。無論在斷煩惱、證菩提的過程中,自利利他的道路上,只要有智慧作先導,絕對沒有阻礙,可以勇往前進。有了智慧,對於事理能夠獲得正確的認識,就是化導眾生,也能做到圓滿與成功,同時更能夠破除無始劫以來深厚的煩惱習氣。由此可見,不論自證化他,都需要智慧才能做到究竟圓滿的功德。若具足圓滿的功德,就叫做“大富有”;如果不具備功德,就是“貧困”。

  歸納起來說:對於身外之物追求無厭的人,是會增長無邊罪惡的,受生死輪回的果報。菩薩常念知足,具足一切功德,遵守清淨的佛道,所求的是智慧德業,所作的是度眾生的事業。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不應該和不懂佛法的人一樣,只求物質的享受,而應該求取道業法財——永不散失的信、進、戒、慚愧、聞、捨、定慧七聖財,才是真正的大富翁。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這個法門叫做“常行精進覺”。這個法門最主要的,就是講懈怠與精進的得失。開頭第一句是說明懈怠的過患,下面四句是說明精進的利益。前面我們說過行菩薩道的人,既然是以求智慧和度化眾生為事業,菩薩的慧業絕不是僥幸得來的,是需要從精進不懈中求來的。所以要驅除懈怠,一定要實行精進求得智慧。

  “懈怠墮落”:“懈”是一個人身體頹廢松懈;“怠”是精神懶散而不能集中。“墮落”就是從上往下落,而不向上的意思。這是說,學佛的人,如果時常身體頹廢,精神放逸而不集中,必然就會墮落,想要再上進是很難的事。對於上求下化的功德,自利利他的事業,自然完全失去興趣,不想精進。甚至於對一切有利益眾生的事情都不去做,這是一切惡道的根本,也是懈怠的過失。

  “懈怠”是二十隨煩惱中的八大隨煩惱之一,它的特征就是精神不振,意志消沉,昏昏沉沉毫無進取心和責任心,整天非吃即睡,甚至於虛度一生的光陰。我們眾生有這種煩惱,是從身見生起的,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身體,細說也就是我見過重。所以稍微勞動,就怕辛苦,唯恐損壞身體。例如我們學佛的人,參禅怕腿痛,學教怕傷腦筋,念佛怕口干,這些都是由身見而生起的煩惱,障礙我們精進修道。所以懈怠的人,絕不能成辦大事。經上說:“懈怠是一切行門的累贅,在家人如果懈怠,連衣食都不能供給,事業更不必說;出家人如果懈怠,就不能出離生死之苦。”由這裡可以知道,懈怠的過失,也就是墮落三途的業因。總而言之,一個人如果懈怠、放逸的話,無論是士、農、工、商,都不可能有成就。舉個最淺顯的例子來說,世間很多是因為懈怠淪落為乞丐的,也有富貴的人,因為懈怠而變成貧乏的人。這都是因為懈怠墮落而造成的。學佛的人,那更不能懈怠,必須覺悟懈怠的過患,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如果有懈怠的壞習氣,要約束自己改正,遠離懈怠,才不妨礙我們的進修。用什麼方法來對治懈怠呢?

  “常行精進”:純一不雜叫精;勤而不退叫進。對於一切善法,能夠勇猛不退,精進不息,努力去做,叫做“常行精進”。“精進”就是對治懈怠最好的方法。我們對於修學佛法或者是對一切善事,必須提起精神,立定腳根,有百折不回的毅力,才能圓滿成功。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所以必須常行精進。精進最主要的就是要“專”、要“純”。比如說,對於自己所修的法門,要專一而不復雜。修淨土法門就一門深入,如果三心二意,一下子修淨土,一下子修禅宗,那決定不可能有成就的。我們應當知道,如來所說的三藏十二部分教,雖然有八萬四千法門之多,無非是應機施教,門門都可以達到清涼地。原則上,還是必須“精”進,才能得到利益。經上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總而言之,對於自己所修的法門,一定要專一,並且要精進而不懈怠,才可以稱得上常行精進。如果一曝十寒,那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精進是六度裡面的一條,菩薩修習一切梵行,成就道業,或者是教化眾生的事業,都是以精進的力量推動,而完成使命。然而精進的可貴,就是要有恆常心。古大德說:“勇猛心易發,恆常心難持。”由此可知,雖然精進,更重要的是恆常心。任何事業,只要有恆常心,不斷的精進努力去做,沒有不成功的。遺教經說:“譬如小小水長流,則能穿石。”這就是說水滴雖小,如果不斷的流,也能把堅硬的石頭穿通。又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發心,一直往前去做,世出世間的一切事業,都能成就。不過佛法所說的精進,是專指努力修善方面所說的,不能用於作惡。假定用於作惡方面,而且日夜不斷的去實行惡法,不但善法不能精進,反而增長惡法,最後一定墮入三途。諸位要了解這一點,我們能明白對善法精進的道理以後,就得發起精進心,努力向善的方面去做,不論環境上有多大壓力,不管前途有多少障礙,一定要奮勇直前,不達到目的絕不停止,這完全是精進的力量,有了精進的力量,才能斷煩惱、出三界、了生死。

  “破煩惱惡”:“煩惱”的“煩”是昏擾,“惱”是擾亂。煩惱都是由於貪、嗔、癡三毒的擾亂,擾亂身心不得安定,凡是逼迫身心痛苦的,都叫做煩惱。依佛法來說,眾生的煩惱有八萬四千之多,而大乘唯識學說有六種根本煩惱和二十隨煩惱,而且從貪、嗔、癡三毒煩惱可以開展出來無量無邊的煩惱。煩惱在有情眾生身心中,屬於潛在的惡勢力,時常擾亂我們的身心,它能誘惑我們造種種的惡業。所以世間許多的罪惡,都是由於身心煩惱加上外界的誘惑、擾亂,在昏沉迷惑的情況下造成的。如果我們要得到身心清淨,不造一切罪惡,唯有常行精進,來打破煩惱,煩惱一天不破,就一天不能覺悟。但是,我們從無始劫以來,煩惱就跟隨著我們,煩惱的惡勢力極為深厚,若沒有大勇猛的精進力量,是不可能撲滅的,能摧毀煩惱,身心才能得到自在,才能了知煩惱會殺害我們的法身慧命,使我們沉淪三界六道不能出離。我們修學佛法,運用智慧光明和精進的力量,破除一切煩惱的惡法。因為智慧的光明,能照破黑暗的煩惱。維摩诘經說:“以智慧劍,破煩惱賊。”所以說破煩惱惡必須要有智慧。

  “摧伏四魔。出陰界獄”:“魔”梵語叫“魔羅”,翻譯中文叫“殺者”,又名“奪命”。它能損害善法,殺奪眾生慧命。智度論說:“奪慧命,壞道法,傷功德善本,常行放逸而害自身,是名為‘魔’”。依佛法來說,魔有四種:

  第一、“煩惱魔”:就是貪欲等煩惱,能擾害我們身心不得安定。修行人最主要的是身心安定,有了煩惱就不能自主,它會引誘我們的心向外奔馳,使我們對正法懶惰懈怠,不能如法修行,所以叫煩惱魔。

  第二、“五陰魔”:就是組織生命的色、受、想、行、識五種陰魔。通常我們叫做五蘊,就是我們身心生命體的要素,這個生命身體,本來是我們修學的最好工具,但是,因為我們不會好好的運用,不但不能使善業增進,反而成為制造罪惡的工具。因為眾生日夜貪求五欲的享受,因此,障礙我們修行正道,所以稱為五陰魔。

  第三、“死魔”:就是無常魔,它能斷人命根。我們發心學佛,希望一生成就,但是剛剛修學上軌道的時候,無常來臨,使我們道業未成,已經斷送命根。實在是修行人極大的魔障!譬如說,一個人死了以後,能夠再換一個新面目來到世間,就算生在人道,是否還能聞到佛法?誰也沒有把握。由此可知,死魔真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礙,而唯一對治的辦法,就是勇猛精進不懈怠。就像佛陀開示我們,掌握今生,在這一生成就了生死大事,自己的生死自己主宰,就能得真正的大自在。

  第四、“天魔”:就是欲界大自在天的魔王,他能破壞我們的善法。三界內眾生如果信了邪魔外道,就是魔王的眷屬,魔王就生生世世牽著我們的鼻子走。發心修學佛法的人,當我們修持有了相當的成就,即將了生死的時候,天魔必定就來擾亂,使我們不能精進修行道業,這就是天魔。

  “出陰界獄”的“陰”,就是五陰,前面已經說過。“界”就是十八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是屬於六塵,六識也是色、聲、香、味、觸、法。合起來就是十八界。“界”是界別、界限。因為諸法,法性各有差別,各個不同。比如眼睛只能看不能聽;耳朵只能聽不能看……,六根各有所司,各不相涉。色塵只是色,絕不干涉聲塵;聲塵就是聲,也絕不干涉色塵。人們從早到晚,從生到死,一舉一動,沒有一時一刻不在五陰十八界裡面生活的.它們動作的善惡,可以使人升沉,它們動作的結果,可以帶給人們苦和樂;人們生死輪回,輾轉六道,都是五陰十八界在背後操縱。所以這個陰界好像牢獄,菩薩努力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然後出離這個陰界牢獄之苦。

  修行人經常有這四種魔的擾亂,一定要把它摧毀降伏,才能解脫自在。所以要以最大的努力,勇猛精進才能破煩惱惡,摧伏四魔,斷諸塵累,出陰界的牢獄,才能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如果懈怠而不努力用功,是會墮落的。所以修學佛法的人,必須不斷的精進,唯有以精進才能對治懈怠,才能破除種種煩惱惡法,摧伏一切魔障,出三界,了脫生死。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本經所說的諸佛菩薩大人,所覺悟的八種事理當中,從第一條到第四條所覺悟的道理,可以說是偏重於自利方面;從第五條到第八條的四種覺悟,可以說偏重於利他方面。無論大、小乘佛法所說的自利或者利他,實際上是分不開的。因為小乘的自利中,也含有利他的道理在內,而大乘的利他,也必須先自利而後利他。所以說,自利利他是分不開的。

  現在解釋“多聞智慧覺”:這個法門所要覺悟的,是講有關於眾生生死的根本和來源。眾生與佛是沒有分別的,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有生生死死的業報現象。佛經講:“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因為有這種愚癡的業因,所以才受生死流轉的痛苦。

  “愚癡生死”:所謂“愚癡”,就是無明,就是不了解諸法的真實道理,因而妄想執著世間一切都是實有的。於是迷昧因果,而不知有情世間和器世間,都是由業力所感召的,是眾緣和合所生的,人生因而迷惑不覺悟,所以說無明。如果把“愚癡”兩個字分開來解釋,愚——就是暗昧無知;癡——就是不辨是非道理。由於事理認識不清,愚癡暗昧造作惡業的因,而感受生死的果報;所以輪回六道,生生死死,曠劫輪回永不休止,永遠得不到解脫。所以說“愚癡生死”。

  “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廣學多聞”是對學問要多學多求,包括世間法在內,凡是世出世間一切善法,都要博學多聞。

  這裡所說的“博學多聞”,完全指修學佛法說的。菩薩知道眾生在生死苦海中流轉,是由於愚癡無明而來,如要跳出生死的苦海,唯一的辦法就是破除無明黑暗。要破無明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要有智慧。“智”是有選擇判斷的能力;“慧”是有判別善惡邪正的功用。能夠通達世間一切事理叫做智慧。智慧能度愚癡,智慧好比光明,愚癡好比黑暗,黑暗與光明絕對不能共存的。所以菩薩就常常思念,要怎樣廣學多聞,以便增長自己的智慧。佛告訴我們,要增長智慧,必須要博學多聞。

  發心的菩薩,無論是為自己了生死,或者度眾生,都必須有廣博的學問和智慧。維摩經上說:“多聞是道場,多聞是行政。”普賢十大願王的“常隨佛學”,都是提示我們多親近十方諸佛,及諸大善知識,廣學多聞清淨莊嚴的正法,以便自利利他,才能趣入佛乘。所以修學佛法的人,絕不能孤陋寡聞,如果孤陋寡聞的話,就不能破除愚癡,而證得清淨智慧和成就無礙辯才。

  “成就辯才”有四種:

  第一、“法無礙辯才”:對於一切萬法的名相分別無礙,是法無礙辯才。

  第二、“義無礙辯才”:對於一切法的道理,能明了通達,叫義無礙辯才。

  第三、“辭無礙辯才”:言辭辯說無礙,能使人人都了解.是辭無礙辯才。

  第四、“樂說無礙辯才”:對於佛教的道理,能夠隨順眾生的根機,很樂意為眾生說法,是樂說無礙辯才。

  這裡是說,從廣學多聞中,增長自己的智慧,不但可以了解佛法的真實義,而且可以成就無礙辯才,宣說如來的正法,教化一切所應該度化的眾生。因為沒有智慧和辯才,說法度眾生,不能引人入勝;度眾必須還要善巧方便,言詞通暢,應機說法。因此,我們要成就無礙辯才,度化眾生,就要多學習世出世間的知識,說法一定能自在無礙。

  “教化一切。悉以大樂”:“教化”就是教導勸化,教人化惡為善,破迷開悟。“樂”就是快樂,所謂“大樂”,就是出世間的快樂,是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

  這兩句經文的意思是從上面接下來的,就是說一個修學佛法的人,成就無礙辯才以後,就應當說法教化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去惡向善,都能得到無上菩提涅槃的大樂。

  總結以上說明,就是一個真正發心的菩薩,一定是自利而又利益眾生,但是眾生根性不同,當要教化的時候,一定要善巧方便的去度化他們。教化眾生,必須具備“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這些條件,然後才能應機施教,使一切眾生得到無上的快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這一個法門叫“布施平等覺”,也是諸佛菩薩所覺悟的道理,我們學佛的人更應該學習。

  “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貧”就是貧乏,缺乏財物、衣服、飲食一切物資叫做貧;“苦”就是逼迫的意思。由於無衣、無食,所被饑寒逼迫而受痛苦。因為貧窮困苦,到忍無可忍的地步,就生起種種的怨恨心——怨天怨地,怨父母沒留遺產,怨妻子兒女給他拖累,怨師長、親戚不肯提拔,並且怨恨朋友鄰裡不與周濟。像這種怨天尤人的心理,就叫做“貧苦多怨”。

  “貧苦多怨”最容易“橫結惡緣”。因為貧苦的環境,怨恨的念頭積聚於心,怨氣沖天而不能自主的時候,就會產生種種不順人情的舉動,不是張三不對,就是李四不好,由怨恨而生嗔恚,所以在態度上,變成驕橫無禮,因而造作一切惡業的因。有比自己強的人,會生嫉妒;由於嫉妒而失去理智,對待一切人,都有不滿的惡意,或者不顧一切,強辭奪理,為非作歹,於是種下惡趣(三惡道)的業因,而受流轉惡趣(三惡道)的果報,不得出離。

  人生在世,各有所因,各有所緣,富、貴、貧、賤是有前因後果的。前世造悭貪的業因,必然就感受貧困的果報,根本不必怨天尤人。如果貧苦的人,能夠了解因果的道理,就不會多怨,而且還會一心向善。貧苦的人只要努力勤勞去做,沒有不成功的。俗話說:“人窮志不窮。”所以有多少富紳商賈,都是從艱難困苦中奮斗出來的,這才是真正的有志氣。佛法中說:貧、富、貴、賤,都是與前世因果有關系。不應該怨天尤人,橫結惡緣。無論環境如何貧窮困苦,只要能安分守己,奮發有為,又能盡力修善,與一切眾生多結善緣,勤勞努力,前途絕對是光明的。至於“廣結善緣”,是說與人相處,應該互相尊敬對方,互相幫助,共同維護社會的安寧,造福人群,使每一個人都能過著良好的生活。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是說明菩薩和眾生不同的地方。凡夫因貧窮而常常與人橫結惡緣,這不是解決貧苦的辦法,所以菩薩就實踐布施行門,布施一切眾生,而不分怨親,一律平等的惠施。布施有三種:

  第一、財施:就是以錢財和物品布施給別人。

  第二、法施:就是對人說種種法,包括世出世間法。持菩薩戒的人,如果有人來求佛法,不為人說一句一偈,這是犯戒的,因為菩薩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再者,能為人解說不明了的道理,也稱作法施(法布施)。

  第三、無畏施:就是安慰救護一切眾生,使他人離開危險恐懼。

  “等念怨親”的“等念”,就是心念平等而不生分別;“怨親”,害我者稱為“怨”,愛我者稱為“親”。這是說,發心行布施的菩薩,不但深深了解上面所說的貧窮多怨的情形,而且胸襟開闊,沒有人我之見,所以才沒有怨親的分別,而實行布施一切眾生——用自己所有的財力、物力,以平等心布施給需要的人,使他們得到真實的受用。菩薩度化眾生,以布施為第一殊勝的法門,在六度、四攝法中,都以布施排行第一,這是表示一切行門,必須從布施下手,凡是能做到扶危濟貧、急公好義,就是菩薩大無畏的精神。我們學佛的人,應該學習菩薩的胸襟、行為,能有一分力量,就做一分,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並且能怨親平等。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不念”就是不記念;“舊惡”是過去曾經有的惡緣。“不憎”就是不憎恨;“惡人”就是為非作歹的人。這裡是說,菩薩以大悲心為體,因為眾生的痛苦,而生大悲心,對待一切眾生,沒有怨家與親人的分別,一律給予平等的惠施,而且所要度化的眾生,即使是過去曾經有惡緣的仇人怨家,也不記掛他們的舊惡,更不起憎恨心,用以德報怨的心去度化他們,使這些不善良的惡人,在佛法中,得到佛法的利益,而能改過向善。尤其菩薩可憐他們的愚癡,所以在菩薩的眼裡,這些作惡的眾生,都不是他們自己故意要做的,而是受無明煩惱的驅使,控制不了自己,才為非作歹,才造出無量無邊的罪惡,我們怎麼忍心去憎恨他、討厭他呢!

  要曉得一個人不可能沒有過錯。書上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知過能改,就應該好好地善待他們,以慈悲心去勸導他們,使他們走向光明的大道,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不應該再記恨他們過去的罪惡。所以書上又說:“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常言道“浪子回頭金不換”,都是說明知過能改的可貴。佛法說:“忏悔即清淨。”如果能至誠恭敬的禮佛,就能忏除業障。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學菩薩的心胸,不記恨惡人,多寬恕別人。世間法也說:“寬恕別人是美德。”能這樣做,也就是當前大慈大悲的菩薩。

  這一段的大意是:因為貧苦而產生怨天尤人的心理,因此與眾生橫結惡緣,而造了惡業的因。菩薩覺悟到“因果循環”的道理,於是就實行布施——怨親等施,使一切眾生,獲得惠施的利益;更不記念人過去的舊惡,也不憎恨現在作惡的人,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以上就是第六“布施平等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七覺悟叫“出家梵行覺”。說明真正發心出家的利益。

  “五欲過患”的“五欲”,除了財、色、名、食、睡而外,還有色、聲、香、味、觸五塵。“塵”就是塵俗,五塵的本身就是惡法;其中的“觸”比起財、色、名、食、睡,更要不得。五塵如果沒有五根的話,五塵就不能發生任何作用。因為五塵之中,各有滋味,能令眾生生起貪愛之心,而這五塵之欲,比財、色、名、食、睡更能誘惑人,並且沒有滿足的時候。如果被五塵之欲牽著走,那真是沒有止境,會造作罪業,惹種種的災禍,而受生死輪回的果報。“五欲”是障礙我們修道的根本,假若不趕快的覺悟,而積極的消滅它,絕對沒有辦法證得聖果的。這一句最主要的是叫我們覺醒貪求五欲是煩惱生死的過患。所以佛陀教誡我們,應該要清心寡欲;如果貪著五欲的享受,是會招來痛苦的果報。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世樂”就是世間的欲樂。這是說,五欲不但是學佛的人應該遠離不染著,就是世俗的在家人,亦不可以過分貪染欲樂。因為眾生沉淪在生死苦海中,就是由於五欲的過患而引起的。五欲之樂,確實含有毒素,過分貪染,一定被它所毒害。我們可以看看社會上,有些沉迷在五欲中的人,沒有一個有好後果的。我們應該知道,學佛的人,對於五欲之樂,如果貪戀不捨,都是不合乎佛法的,況且所謂的世樂,實在不是真樂。因為世間的五欲之樂是苦樂,只有迷惑的人,才會把苦因當作快樂。學佛的人,雖然身體居在塵勞之中,要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著,心地恆常保持清淨不染。因為居家學佛的居士,能修學佛法,而且要護持三寶,絕不是等閒之輩。所以更不能貪著世間的五欲快樂,傷害了清淨心。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三衣”就是出家人身上所披的五衣、七衣和九衣。九衣以上通稱大衣,也可以說是大禮服。“瓦缽”是出家人所用的食器,梵語叫“缽多羅”,中國話叫做“應量器”。質料不能華麗、名貴,只限於用鐵或是泥瓦制造的,容量隨各人的食量,所以也叫“應量器”。“法器”就是禮佛所用的器具,凡是放置在道場中的一切器具,都稱作法器。所謂“法器”,是表法的意思,“以事即理”。好比寺院,早晨擊鐘,就是為了破醒昏睡長眠的眾生,警醒我們提起道心,用功拜佛、修行;晚上打鼓,就是為了啟示無明暗昧的眾生,叫我們不要昏沉,雖然應該休息,但是心要安住在道上。佛門中“暮鼓晨鐘”,擊鐘打鼓是事相,由事相顯發所包含的道理,以這一切道理,來破除我們的迷惑,能夠開智慧;有了智慧,就能斷煩惱、了生死、證菩提。這就是這些法器所包含的深奧義理。所以凡是設在寺院裡佛殿上的每一件器具,都是禮佛、拜佛、作佛事用的,鐘、鼓、大磬、木魚等這些都叫法器,它的抑揚頓挫,都有定律,使人聽了生起深思,幫助啟發道心。在台灣沒有大叢林,只有在傳戒或者道場中上午供的時候,能聽到大佛殿上悠揚高唱贊頌,佛門稱作梵呗。往往有人會被這些梵呗音聲感動得掉眼淚,所以我們唱頌時,一定要唱好,因為這是唱給外人聽的,同時也是度眾生的法門之一。“三衣、瓦缽、法器”,本來都是出家人所用的東西,世間人也要知道思念,因為眾生心境,好像猕猴爬樹,念頭剎那不停的轉動,不是念惡就是念善,而且念善的時候比較少,念惡的時候比較多,這樣日積月累,罪惡自然多。所以世尊叫我們常念“三衣、瓦缽、法器”,久而久之,自然生長道心,道心一發,自然發願出家。

  “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志願出家”,就是犧牲愛欲,辭別父母,剃發出家,過著淡泊清淨的生活,名為出家。出家有四種:一是心出身不出,二是身出心不出,三是身心都出,四是身心都不出。

  “守道清白”:在家學佛的人,不可以染著世間的五欲之樂,出家人能絕欲斷愛,的確不是一件尋常的事情,如果不是宿根深厚,絕對做不到的。所以世尊常常贊歎說:“出家是大丈夫的事業,絕不是普通人或者王侯將相所能做得到的。”既然出家,就要遵守清淨的律行,並且研習世尊所說的一切教法、經典,先求自利,而後作利他的菩薩事業。

  “梵行高遠”:“梵”是清淨無染的意思;“行”是精進修行的意思;“高遠”就是自己所修的是清高遠大的清淨梵行。這裡是說,出家後勤修身、口、意三業清淨的梵行,所以說“梵行高遠”。等自己修道有了相當的成就,再去教化一切眾生,也就是說“自利而後利他”。“慈悲一切”,“慈”能給眾生快樂;“悲”能拔除眾生的痛苦。平常說拔苦與樂,是說對待一切眾生,不可以分界限,要平等對待,拔除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快樂。《華嚴經》雲“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大悲大願,才是菩薩捨己救人的精神。“慈悲”是佛法的根本宗旨,是大乘法的主體,一切佛法也可以說,都是從大慈悲心發揮出來的。如果沒有佛法,就沒有諸佛菩薩;如果沒有慈悲心,諸佛菩薩絕對不會應化世間度眾生的。所以佛法中說:“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余善生。”由此可見,佛法也就是慈悲清涼法。

  諸佛菩薩無論做任何事情,必須以慈悲心為前導,服務一切眾生,為眾生而努力,從來不為自己想。所以有“慈悲”才能真正的利益眾生。我們學佛的人,既然都想成佛,應該發起慈悲心,隨一切緣,盡一切能力服務他人。

  總而言之,“五欲”是生死的過患,雖然是在家學佛,也不可以染著世間的五欲之樂,應該常常思念出家人,日常生活上所用的三衣、瓦缽、法器,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立志發願出家。出家以後,更要遵守佛陀所說的出家正道法,依法實地修行,過著三業清淨的生活。自己修行成就而後作人天師,以不著相的慈悲平等心,度化一切眾生,這是志願出家,應當做的事業。

  第八覺知。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這個法門叫“大心普濟覺”。

  “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生死”有兩種,第一種是“分段生死”,就是六道凡夫的生死;六道凡夫造業受報,生死輪回不已,所以叫分段生死。但是,凡夫也具有變異生死。第二種就是出三界外,聲聞、緣覺、菩薩的“變異生死”。聖人雖然離開分段的身體生死,但是還沒有證到圓滿的法身理體,在心念上還有生、住、異、滅剎那的四相遷流。有情眾生的四相遷流,是生、老、病、死;無情的四相是成、住、壞、空。變異生死比喻說從十住到十行,從十行進入十回向,乃至於成佛,名之為變易生死。

  “熾燃”是形容烈火熾燒的意思。這裡是說,還沒有覺悟到解脫自在真理的時候,眾生的根身,在升沉不定的生死苦海中,生生死死,輪回六道沒有出期,從無始以來,受著生死痛苦的煎熬,猶如熾燃的猛火燃燒一樣,當然是有無量無邊的苦惱。所以說“生死苦惱無量”。眾生的痛苦,雖然無量無邊,但是佛法把它歸納成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苦。總而言之,就是因為有以上所說的種種煩惱,才會有生死熾燃的大火燃燒眾生的身心,產生無量無邊的痛苦。

  “發大乘心。普濟一切”:是說明菩薩慈悲利他的心願。大乘是對小乘來說的,“乘”有運載的意思。我們拿車輛來作比喻,大乘佛法就比喻為大車,能運載很多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也就是說,大乘佛法能普濟一切眾生;普通車子比較小,把小車子比喻小乘佛法,運載的人也一定少。大乘法不但要自己成就佛道,求解脫自在,還要發大乘心,將解脫自在的方法,教化一切眾生,使每一位眾生也都能達到了生脫死,到達解脫自在的彼岸。這是說:發起慈悲心,普遍救濟一切眾生的菩薩,他們深深地覺悟“生死熾燃,苦惱無邊”的道理,不但求自己的生死解脫,更要立志解救一切眾生,而發起大乘的慈悲心願,滅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大利益,使眾生都能出離生死苦海,而且決心做到普遍救濟一切眾生。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這是說明菩薩普濟眾生,捨己利人的精神。發大悲心願的菩薩,犧牲自己的一切享受,忍受眾生給予的一切煩惱,願意代替眾生受無量苦,而不願意眾生自己受苦,這才是菩薩救苦救難的偉大精神。

  “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裡最主要是說菩薩利他的慈悲心。“畢竟”是徹底的意思;“大樂”就是大菩提寂靜樂。菩薩度化眾生,願意代眾生受苦,目的無非是使眾生成佛。發心的菩薩,他更深切的覺悟到,只有代眾生受苦,不是徹底的辦法,還不能算是完成廣大的悲願和度眾生的任務,必須要更進一步,令諸眾生永斷煩惱生死,得到無上菩提法樂,才算是菩薩圓滿了度化眾生的悲願。由此可知,菩薩的真正精神是“利他”的。在菩薩的眼光裡,天下沒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因為發大悲心的菩薩,感覺眾生的苦惱是可憐愍的,為了救濟眾生,就是自己肝腦塗地都在所不惜;只要眾生得到安樂,他願意勇往直前的去做,絕不因為有了危險,退失自己度化眾生的大悲心願。我們更應當知道,佛法說的利他,不是單純的利他,而是在利他之中,也含有自利。因為利他的本身,就是一種功德,如果能夠多做利益眾生的事業,也就是為自己多積功累德,世間沒有所謂勞而不獲的,問題就在於我們肯不肯去做。

  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應該互相勉勵,向著這一條道路往前走,只要能夠不斷的精進努力,一定能做到自利利他,事業功德圓滿的。這個法門再作個簡單的介紹:生死熾燃的苦惱是無量無邊的。因此,菩薩發起大慈悲心願,慈濟一切,代眾生受無量痛苦,使一切眾生得到諸佛究竟的大涅槃寂靜之樂。這就是所謂的“大心普濟覺”的道理。到這裡,本經的正宗分經文全部介紹完了。下面是結歎的經文,也是三分科式的流通分。在結歎經文中,首先說明自利,而後說明利他,最後是說明誦念本經所得到的殊勝利益。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上面所說的八項事理,是本經的總綱,不是普通三界內的天人,或者是二乘人所能覺悟得徹底的。這些道理,乃是十方三世諸佛自覺化他,覺行圓滿的道理,也是諸大菩薩自行化他的德業妙行,並且也是發心行菩薩道,自利利他的道理。這八種道理,也是成就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的妙法門。如果我們能依照這些道理去修行,就能從凡夫的生死地,趣向於佛的境界。

  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這一段經文,是說明自利成就功德。

  “精”,純一不雜叫精;“進”,勤而不退叫進。“法身”就是一切功德圓滿,離一切障礙,而積聚恆河沙數的殊勝功德法。法身也是理體的一種代名詞。“涅槃”是寂靜安穩自在的意思。涅槃有四種:

  第一、自性清淨涅槃:自性是眾生的真如本性,本性是清淨不染的。眾生雖然被煩惱蓋覆,但是,本性並沒有被煩惱所染污,它仍舊是清淨不染,不生不滅的理體,所以稱為自性清淨涅槃。這也是每一位眾生本來具有的“佛性”。

  第二、有馀依涅槃:我們這個有漏的身體,就是生命的依靠;身體的存在叫做“有馀依”。比如當時佛在世的時候,有弟子們已經證到聖果,但是他們的身體還存在於世間,所以稱為“有馀依涅槃”。如果把身體也捨掉,連微細的痛苦也沒有,證得永寂涅槃。

  第三、無馀依涅槃:沒有所依的身體,叫做“無馀依”。修行人,內心得到解脫,同時也捨棄有漏的色身,入到空寂的境界,叫做“無馀依涅槃”。

  第四、無住處涅槃:無住處就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這是大乘聖人獨有的,小乘聖人所知障沒有破,不了解生死和涅槃,本來沒有差別的道理。所以只求了生死,而貪得涅槃之樂。但是大乘人煩惱障、所知障已經斷盡,證到了實相般若,來去自如,不住生死,而且也不住涅槃,所以稱為“無住處涅槃”。

  眾生只有前面的第一種,小乘極果的聖人有前面的三種,唯有大乘聖人,破除了無明,證得了法身,才具足四種涅槃。

  “涅槃岸”的“岸”,是一種譬喻,依佛法來說,眾生在凡夫地受生死輪回,中間有煩惱的障礙,才不能了脫生死,而成就佛的果位。所以就將眾生的“凡夫地”譬喻做此岸,“煩惱”比喻做中流,佛的“涅槃地”,譬喻做彼岸。涅槃的境界,是我們學佛的人,共同想要求得的,我們時常聽經、念佛、拜佛,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假若我們也能依照前面所說的慈悲和智慧的行門,努力精進修學,一定能到涅槃彼岸。

  “精進行道”:是說菩薩覺悟前面所說的八項事理以後,不論任何時間,一心一意的勇猛精進,腳踏實地的依教奉行,永離生死罪惡的痛苦,得到寂靜自在的大樂。

  “慈悲修慧”:是說菩薩要想成佛,必須先修般若。像本經前面所說,一切道理都是用甚深般若智慧去觀察,才能徹底覺悟。所以本經前面有“惟慧是業”的語句。但是菩薩修慧是自利,同時還要發大慈悲心,教化度脫一切眾生,而成就“般若德”。

  “乘法身船”:法身是理體,遍一切處,沒有形相、音聲可得。為什麼稱為船呢?這是說菩薩自利利他,普度無量眾生,萬行具足,福慧無缺,證得法身理體,就比喻作法身船,也就是菩薩所成就的“法身德”。

  其實,慈悲和智慧的法門,是菩薩教化眾生,與樂拔苦的最方便,是不可缺少的德行。假若沒有慈悲心,就不能叫做菩薩。但是有慈悲沒有智慧的話,就不能辨別邪正、是非;也不了解眾生千差萬別的根性,因此不能對症下藥,治好眾生種種病痛;甚至於自利,也不可能做到圓滿。菩薩修智慧,他的宗旨就在如何從有漏的聞、思、修三慧,不斷的努力精進,以求取真實無漏的智慧現前,而能成就法身德。修學智慧和慈悲,也就是菩薩悲智雙運的表現,才能功德圓滿,乘法身船到涅槃岸。以上經文是自覺功德的科文。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這一段經文,是說明利他的功德。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的“復還”就是乘願再來。這兩句是說,諸佛菩薩自己得到莊嚴、自在、涅槃的境界以後,還不能忘記處在黑暗、痛苦、生死中的眾生,因而不住涅槃,隨機度化,發大慈悲心,乘願再來,度脫一切眾生,使眾生都能得到無馀涅槃。

  “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這是說菩薩倒駕慈航,到生死大苦海中來,教化眾生所用的方法,是前面所說的八種覺悟的法門,以這些法門開示化導迷惑的眾生,教導眾生自己去觀察,覺知生死,並依如來的正法,觀察我們痛苦的來源。這些痛苦的原因,就是因為迷惑而造下了業因,由於種種業而流轉六道,今生僥幸得到人身,如果能更深一層了解自性本空,當然煩惱也是性空的。如果能了達迷惑的本性,是空寂的道理,還有什麼生死痛苦可言。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了解這個道理,假若還不修學聖道,生死的大苦還是不能解決的。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一定捨棄五欲,並且還要至心修學如來的聖道,才能解決生死的大苦。聖道雖然很多,但是在本經是諸佛菩薩大人所覺悟的八種聖道法門,這八種聖道法門能破除人我知見,證得無上菩提。由此可知本經的八種聖道法門,對於修學佛法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這一段經文從“復還生死”到“修心聖道”,雖然經文很短,卻已經把教化眾生的方法,完全敘述出來了。可見得本經是大、小乘自利利他的無上法門,所以我們應該學習。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堤。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這是流通分最後的經文,稱作“誦念得益”。也就是總結前面八種法門,可以廣泛流通,勸勉修學得利益的經文。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這裡是說,假若我們是歸依三寶的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如果能夠志心恭敬八大人覺的道理,誦其文,思其義,行其事,念念不忘這個法門,以這個法門為老師,隨順經文中所說的法門,能恆常不間斷,就可以在念念之中,滅除無量的罪業。

  在這裡我們應當知道,眾生從無量劫以來,所造的是無量無邊的罪業。佛經上說:“眾生的罪業,如果有形相的話,盡虛空界也容納不下。”由此可知,眾生的罪業有多少!不過眾生的罪業雖然多,只要我們生起正念覺悟的心,就能滅除無量的罪業,這也就是佛法不可思議的地方。對於生起正念覺察之心,能滅除無量的罪業,我們舉出一個公案來證明這種道理。

  從前有一位禅宗的大德,叫做高峰妙禅師,他自從出家修道以來,對於打坐參禅,非常虔誠精進,也許他過分用功而引起身體的疲勞,在盤腿坐著參禅的時候,時常昏沉打瞌睡,而障礙禅功的精進。禅師為了要對治昏沉的煩惱,就自己跑到高山上絕壁處,坐在絕崖上面,面對萬丈深淵,警誡自己說:“現在不能再打瞌睡,不然生命就危險。”頭一兩天,怕打瞌睡掉下去摔死,就提心吊膽,精進用功不敢打瞌睡;過了幾天,警覺心慢慢淡薄下去,這個時候又開始打瞌睡了。有一次昏沉得很厲害,身體一搖動,就掉下去了,禅師心裡想:“這一下子真的沒命了。”可是很奇怪的是,妙禅師摔到半山腰的時候,好像有人把他抓住,而且把他捧下山來,妙禅師仔細一看,就是一位身披铠甲,手執寶杵的韋馱菩薩來救他的命。妙禅師心裡想,我修行能感應韋馱菩薩的護持,那必定很了不起,因此生起一念驕傲心,就請問韋馱菩薩說:“在這個世間,像我這樣精進用功的人,到底有多少呢?”韋馱菩薩看到禅師生起驕慢心,就很生氣的回答說:“世間像你這樣用功的人,多如羊毛;像你這樣貢高我慢的修行人,我五百世不再護你的法。”說完這些話之後就不見了。妙禅師被韋馱菩薩責備之後,心裡感覺很慚愧,自己責備自己說:“我不應該生起貢高我慢之心。”於是再用勇猛精進心繼續參禅,並且又對自己說:“這一次真的沒有人來救命了,當心掉下去啊!”沒有幾天工夫,又打起瞌睡,結果還是掉下去了。妙禅師這下可真的沒命了!但是奇跡出現,韋馱菩薩又來救他。禅師就問菩薩說:“你不是五百世不來護我的法嗎?”菩薩回答說:“你生起一念貢高我慢之心,我五百世不護你的法,但是你又發起一念慚愧心,能滅除五百世貢高我慢的罪業,所以我再來護你的法。”於是妙禅師更加精進用功,成為一位很有名的禅師。

  我們從這一段故事就能了解,發起一念慚愧心,竟然能滅去五百世貢高我慢的罪業,如果發起一念正念覺悟的心,誦持八大人覺的道理,當然也能消滅很多的罪業。但是,我們更應該知道,正念固然能滅除很多的罪業,而我們無始劫以來所積聚的罪業,是無量無邊的,必須要在晝夜二六時中,沒有間斷的誦念,而受持這八項事理,念念不忘,才能滅除無量無邊的罪業。

  “進趣菩提。速登正覺”:“菩提”是印度話,翻譯中國話叫做覺道;菩提是斷除煩惱以後,所現的覺性。這種覺性是眾生本來具有的,眾生的覺性因為被煩惱所覆蓋,而暫時不能顯現而已。如果提起正念,念念覺悟,修心斷惑,罪滅福生,從黑暗的煩惱中,走向覺悟光明的大道,當然就可以一步一步的進趣無上菩提。不但如此,而且迅速的登上正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俗話說:“不怕我們不能到達目的地,只怕不向目的地前進。”修學佛法的最高目的,就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但是,首先要斷除一切障礙,才能超越生死,邁向菩提大道,證得無上正覺。

  “永斷生死。常住快樂”:這兩句經文是說明覺行圓滿,達成佛果的意思。眾生在沒有證得正覺之前,一直在生死苦海中流轉,經常受著種種痛苦的包圍,一旦證得正覺,永遠不再受兩種生死輪回的痛苦,既然已經斷盡生死,當下就證得常住快樂、涅槃的佛果位。

  以上是分段的解釋,現在把經文作最後介紹:

  假若我們做為一個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不論在家、出家,都應該恭敬的依照這八種覺悟的事理,在念念中受持不忘,信受奉行。

  因為本經是一部既簡單又明了,也是修學佛法很重要的經典,所以我們再作個簡單的結論:本經的經文,從序分開始,就教誡我們做佛弟子的,要常常專心一意修學八大人覺的道理。其次便說明宇宙人生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啟示眾生受生死痛苦的原因,更教導眾生,破除一切迷惑、顛倒、邪見,破迷開悟,轉凡成聖,成佛作祖的方法,也就是自利利他的一切行門真實義理。

  所以世尊再三的勸勉我們佛門弟子,要勤誦《八大人覺經》,將《八大人覺經》,永遠流通於世間,使每一個人都能讀誦此經。如果沒有學佛,也可以專修這一部《八大人覺經》;修淨土的人,就必須還要專心念佛,雖然願力不同,但是都能達成佛果。

  佛說當來變經講記

  一九九二年淨空法師講於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

  本經經文不長,但是很契機。就是說,我們從這部小經,可以發現佛早在三千年前,已經看出現代社會的現象。

  本經經題是《佛說當來變經》,簡單的解釋:“當來”指我們現代;“變”是變化的意思,是講現代人心變化、世界變化,連佛教也起了變化。至於變化之後,是好還是壞?修行的人,又該如何成就自己的道業?本經正是講我們切身的問題。

  談到世界的變化,以近二、三十年最為劇烈,難道就是基督教所說的“世界末日”到了嗎?

  談到人心變化,由於現代資訊發達,不難觀察到各各地方的人心。經雲:“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指人的身心;“依報”指生活環境。現在社會環境的安危,全系在人心的厚薄。自古至今,有歷史的治亂為證,古今中外,都是以觀察人心來推測吉凶禍福,所以很重視倫常道德理念。可是現代人不講這些道德理念,而是以爭名奪利為主,因而導致社會不安定。

  再看佛門,二千年來變化的幅度不太大,因為保持了某些標准原則。自從近年崇尚民主自由以來,強調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佛教將面臨許多不可預料的變化。假如我們不冷靜觀察與思惟,則無法面對現實社會變遷,更不知如何修行?佛在本經為我們有所啟示。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聞如是”是早期翻譯的文句,也就是“如是我聞”。這一段序分,同樣具足六種成就。“聞如是”是聞成就。“如是”是信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捨衛國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是眾成就。

  佛講這一部經的地點與《阿彌陀經》相同,當時有常隨眾及菩薩眾在場,所以本經不光是講小乘法,而是大、小乘法修行的根本。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將來之世。當有比丘。因有一法不從法化。令法毀滅。不得長益。何謂為一。不護禁戒。不能守心。不修智慧。放逸其意。唯求善名。不順道教。不肯勤慕度世之業。是為一事。令法毀滅。

  這一段經文是正宗分的第一段,整個意思以現代人的說法,叫它是一種預言。簡單的說,佛告訴在場的比丘,將來會有一些比丘,因為不順從佛的教法弘化,演變到佛法走向毀滅,使得依法修學的人,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佛還舉了六樁事情,任何一樁事,都足以令法毀滅。

  第一、“不護禁戒”:是指輕視戒律的人,不能持戒。經上講:“禅是佛心;教下是佛的言語;戒律是佛的行持。”假如捨去戒律,禅與教,則淪為空談,佛法不能存在世間。簡單的說:一個國家靠法治來維系人心及社會的安全秩序,佛教的戒律就像國家的法律,佛教以戒律規范佛弟子身心;戒律又像儒家孔、孟所提倡的禮節,禮節是根本,一旦捨棄禮節——根本既斷掉——還談什麼為學之道呢!戒和禮一樣,都是根本,學佛捨棄根本,還談什麼開花結果!

  為什麼說“戒”是學佛的根本?佛法無論大、小乘,都建立在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基礎上。守戒才能生定;因定而開慧。學佛最終目標是開智慧,智慧來自定力,亦即是來自清淨平等心。然而唯有“持戒”,才能使心清淨平等。戒律的精神,正是印祖所講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惡在於一念心,去掉分別、妄想、執著,清淨心自然現前,心地清淨則智慧開啟,佛出世全為此事而來,所以戒律的重要性即在此。

  第二、“不能守心”:一切法都是由自心變現出來的,心善則萬法皆善,心惡則萬法皆惡。現代社會看似在進步,其實剛好在倒退。因為以前大家生活安居樂業,現在世界都在動亂,原因是現代人心不淳厚、不講道義,只圖利害關系,有利於自己才是朋友,不利自己的即是敵人,大家都不能守著善心,社會豈能安定!古聖人孟子雲:“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說,求學之道,只在收回妄想雜念,如同《彌陀經》所講的“一心不亂”。

  第三、“不修智慧”:智慧的反面就是愚癡;愚癡的人,不知道自己愚癡,成天顛倒亂想,真假、邪正不分,時常把邪法當作正法,把正法當成邪法,非常可憐!修智慧有二種方法:一是禅定(參禅),二是教下所說的讀誦大乘經典。讀誦大乘也須要懂得要領,否則仍舊墮入愚癡。讀經同禅定一樣,專修清淨心。誦經好比石頭壓草,須要字字分明,不能在誦經時胡思亂想經文意思。假如有妄念現前,不要管它,再繼續誦下去,去掉妄想、執著,不研究討論,直到智慧現前,自然本性光明顯發。

  第四、“放逸其意”:即是世人所說的隨心所欲。簡單的說,即是貪、嗔、癡、慢、疑諸妄念心起作用。

  第五、“唯求善名”:如世間人所講的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現代佛教形態也有所變化,現前有宗教式的佛教、學術性的佛教、邪教的佛教,及傳統式的佛教,目前更發現有一種“作秀”的佛教——大作廣告,有活動時講究排場熱鬧,十足的迎合現代化,並未有真正的佛法內涵,這也就是亂世的現象。

  第六、“不順道教。不肯勤慕度世之業”:指弘法比丘,不依從佛陀的教誨去修行,只是口裡修行,身行不修。“勤慕度世之業”,是說修行人仰慕佛法,並做到自利利他的事業。然而末法修行人,修行道心不堅定,對自己的善根不相信,荒廢自度和度化眾生的事業,非常可惜,使得佛法更加沒落。

  下面這段經文是正宗分的第二段,佛又告訴比丘們,還有兩件事會令佛法毀滅。

  佛告比丘。復有二事。令法毀滅。何謂為二。

  一、不護禁戒。不攝其心。不修智慧。畜妻養子。放心恣意。賈作治生。以共相活。

  二、伴黨相著。憎奉法者。欲令陷墮。故為言義。謂之谀谄。內犯惡行。外佯清白。是為二事。令法毀滅。

  第一、“不護禁戒。不攝其心(不能守心)。不修智慧”:前面已經解釋過,此地不再贅述。“畜妻養子”:指末法時期出家人竟有養妻子兒女的。從前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因為是國家的政策,出家的人,一定要娶妻生子,而後才准許出家。至今,除高山上的苦行僧外,平地的日本出家人,大多都有家室。“放心恣意”與放逸其意相同。“賈作治生。以共相活”:指現代心不向道的出家人,生活並不仰賴在家二眾供養,他們也有種種生財之道,如此不如法的行為,心不能安住在道上,更不能清淨。

  第二、“伴黨相著”:指出家眾分黨分派,制造小組織、小圈子,排斥與自己利害互相沖突的人與事。“憎奉法者”:凡是真正修行的人,想辦法對他排斥,不擁護,處處障礙。“故為言義。謂之谀谄”:一些能言善道,專會奉承巴結人的,口頭上覺得好聽,不明白的人,以為句句是善言,最後受騙受害。真正善知識則處世、待人、接物,態度完全不同於此類。凡是勸世的善知識,所說的話都是忠言逆耳的,可是現代人偏偏聽騙不聽勸。

  “內犯惡行。外佯清白”:這一句經文是說,有些出家人,裝出道貌岸然的樣子,外表好像很如法,莊嚴得像佛菩薩一樣,內裡的思想、見解、行為,甚至比世間人還不如。以上這二條是毀滅佛法的要素。

  佛告諸比丘。復有三事。令法毀滅。何謂為三。

  一、既不護禁戒。不能攝心。不修智慧。

  二、自讀文字。不識句逗。以上著下。以下著上。頭尾顛倒。不能解了義之所歸。自以為是。

  三、明者呵之。不從其教。反懷嗔恨。謂相嫉妒。識義者少。多不別理。鹹雲為是。是為三事。令法毀滅。

  這一段經文,是本經正宗分的第三段。佛說會有三樁事情,能夠叫佛法在這個世間漸漸的毀滅掉。

  第一、“既不護禁戒。不能攝心。不修智慧”:在前面已經說明過,這裡不重贅述。

  第二、“自讀文字。不識句逗。以上著下。以下著上。頭尾顛倒。不能解了義之所歸。自以為是。”

  以世間學問來說,就是文學底子不好,把文章的句點、逗點等標點弄錯,上下句子不順,斷章取義,與原文的本意不相契合。

  以佛學來說,佛的經典無論是大小乘都是從佛的真如本性發揮出來的。雖然佛經翻譯過來的文字比中國古文淺顯易讀,可是其中奧義,絕對不容易體會。所以末法眾生,智慧淺薄,很容易曲解經義,句點、逗點不能分明,語句常常念錯,前言不符後語,頭尾顛倒,不能徹底了解經義,卻自以為對,而且還誤導他人,後果堪虞。

  第三、“明者呵之。不從其教。反懷嗔恨。謂相嫉妒。識義者少。多不別理。鹹雲為是。是為三事。令法毀滅。”

  末法時期能不能成就自己的道業,就要看懂這一段經文。這一段意思是說,一個明心見性的人,或者說心地光明的人,看到修行人走錯路,好意的給予指導,對方不但不聽,不能順從修正,反而嫉妒懷恨,甚至於處心積慮的要加以陷害善知識。很多人不知道如來所謂的真實義,對錯不能分辨、善惡常弄顛倒,人雲亦雲的群眾,反倒認為錯誤是對的,擁護知見不正的人,疏遠善知識,結果就是一起造三惡道的業因。

  以上三樁事情,雖然沒讓佛法在這個世間斷滅,但是使佛教變了質。以前李炳南老師說:“佛法漸漸衰微。”此話如果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不能完全相信,因為現代科學發達,印刷快速,佛經可以大量印刷,不易失傳,這比以前一書難求來得殊勝,幾乎每人手中一冊大藏經,怎能說是佛法漸漸衰微呢?到現在我才恍然大悟,如果用我們凡夫心來解釋佛經,經書再多也完全變質,就是說將如來的真如本性,換作凡夫的心意識。換句話說,就是以凡夫的意識心曲解佛的經義,佛法就因此而消失,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佛告諸比丘。復有四事。令法毀滅。何謂為四。

  一、將來比丘。已捨家業。在空閒處。不修道業。

  二、嬉游人間。愦鬧之中。行來談言。求好袈裟。五色之服。

  三、高聽遠視。以為绮雅。自以高德。無能及者。以雜碎智。比日月之明畜已。

  四、不攝三事。不護根門。行婦女間。宣文飾辭。多言合偶。以動人心。使清變濁。身行荒亂。正法廢遲。是為四事。令法毀滅。

  這一段多半是針對出家人而說的,屬正宗分的第四段。佛對比丘說:“將來有四種情形,將令佛法毀滅。”

  第一、“將來比丘。已捨家業。在空閒處。不修道業。”

  這一條的關鍵,就是“在空閒處”。這一句話的意思,不是指遠離都市到山野裡沒有人跡的地方修行,亦不是指休閒,正是今天我們在社會上作謀生的工作,工作完就是空閒處。出家人將在家的工作辭掉,發心出家,不是要得空閒,而是出家有出家的事業。所以出家人是要將這些空閒時間,用來修行辦道。這句話意思簡單的說:“將來比丘,捨棄在家營生的事業而出家,可是不辦道、不修行,不荷擔如來家業,虛度光陰。”

  何謂不修道業?本師釋迦牟尼佛教學的宗旨,就是讓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指我們的生活環境;人生是指自己。我們修行,就是修到能自覺自悟,即是真修行。相反的,就是迷惑顛倒。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學佛的德能覺道,不迷惑顛倒,確認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個人能夠自悟,悟到諸法實相,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而不被境界所轉,心地清淨,一心向道,自然能夠荷擔如來家業,作弘法利生的工作,這就是出家人應修的道業。出家人所要做的是修行辦道,並不是捨棄世間事,到寺院裡圖個悠閒清淨,虛度光陰。

  第二、“嬉游人間。愦鬧之中。行來談言。求好袈裟。五色之服。”

  這一條是屬於現代佛教現象的第五種“作秀的佛教”,完全違背佛陀的教誡。如一般講經法會,講究排場華麗,把道場裝飾得美侖美奂,沒有一點莊嚴清淨的氣氛;甚至於散花、唱歌等,會場設計得像作秀的舞台,而作出來的又不自然,看起來不倫不類的。出家人求美麗的袈裟,這種作法,會使將來的世間人對出家人不再尊敬。

  第三、“高聽遠視。以為绮雅。自以高德。無能及者。以雜碎智。比日月之明畜已。”

  這一條是講傲慢。自己貢高,輕視一切,以世智辯聰比作諸佛菩薩的真實智慧,甚至於認為諸佛菩薩還不如他。更有甚者說:“經典都不可靠。”好像他自己真的要成仙成佛,所以要造新經;他們認為舊的經典都應該淘汰,這不但是令法毀滅,而且是令法增加毀滅的速度。

  第四、“不攝三事。不護根門。行婦女間。宣文飾辭。多言合偶。以動人心。使清變濁。身行荒亂。正法廢遲。是為四事。令法毀滅。”

  “不攝三事”就是不守身、語、意三業。“不護根門”指不護六根。以上這兩句話合起來說,就是前面所提的不守戒律不守規矩,甚至連世間的禮法都不顧。

  “行婦女間。宣文飾辭。多言合偶。以動人心。使清變濁。身行荒亂。正法廢遲。”這裡面比較不好懂的是“多言合偶”。這部經是南北朝翻譯的,距離漢朝很近,在當時的“偶”字,是很通用的術語,意思是“迎合人心的花言巧語”,即是說好話的意思。此地與佛教的四攝法“愛語”不同,四攝法是以理智為基礎;換句話說,出家人不教人行正法,反而誘人行邪道,不是好事。

  合起來的意思,是指出家人不守戒律、規矩。尤其在現代言論、出版自由,見解、思想混亂的時代,更是不能建立六和敬。僧團不和睦,而失去教化眾生的功能,平時與婦女們毫不避諱,言不中肯。文辭都注重華麗,迎合人心,不弘揚正法,反而作些荒亂身心的事,違背清淨法,走向混濁。如果有這四樁事情,佛法在這個世間,雖然保有形式,實質上已經不再存在或已經變質了。

  佛告比丘。復有五事。令法毀滅。何謂為五。

  一、或有比丘。本以法故。出家修道。廢深經教。十二因緣。三十七品。方等深妙玄虛之慧。智度無極。善權方便。空無相願。至化之節。

  二、反習雜句淺末小經。世俗行故。王者經典亂道之原。好講此業。易解世事。趣得人心。令其歡喜。因致名聞。

  三、新聞法人。淺解之士。意用妙快。深達之士。不用為佳。

  四、天龍鬼神不以為喜。心懷悒戚。口發斯言。大法欲滅。故使其然。捨妙法化。反宣雜句。諸天流淚。速逝而去。

  五、由是正法。稍稍見捨。無精修者。是為五事。令法毀滅。

  這是本經正宗分最後一段,佛告訴比丘們又有五樁事,使法毀滅。

  第一、“或有比丘。本以法故。出家修道。廢深經教。十二因緣。三十七品。方等深妙玄虛之慧。智度無極。善權方便。空無相願。至化之節。”

  這是指有些比丘,發正心出家,非常難得。可是他們卻放棄深廣的經典不學,只看些粗淺文字,或者現代人所編寫的一般佛學概論、佛學入門、好看好學的白話文,至於經典原文看不懂,也不認真的深入了解。如: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方等經典等,這些智慧高深,至極善巧,權實方便的法典,倒反不去深究,發願學習,作一個真正通達佛法的出家人。

  第二、“反習雜句淺末小經。世俗行故。王者經典亂道之原。好講此業。易解世事。趣得人心。令其歡喜。因致名聞。”

  這是說明出家人不學經教,完全以現代人的文章、雜志、報紙等作教材。“王者”不是指仁王,而是魔王。魔王要破壞正法;仁王是教人修十善,維系社會安全。現代人所寫的文章,正是毀滅佛法的,他們的目的只在求名聞利養,不是在弘法利生,所以內容盡是講些世事閒談,趣得人心,嘩眾取寵,無非是在造三惡道業因,怎能與佛經的真實義趣相比呢?

  第三、“新聞法人。淺解之士。意用妙快。深達之士。不用為佳。”

  有些從事教育文化事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文章都是以淺顯易懂的為主,現代人看了這些文章著作,馬上能說善道。但是這些言語、文字,都是意識心的作用,專在人我是非之間巧妙運用,以求快意人心,比起佛經天地之差,凡是多讀不正當的文字傳說,容易增加迷惑顛倒;若是讀誦大乘經典,可以幫助開悟。經典雖然深奧難懂,熟讀自然能入境界。所謂“經書不厭百回讀”,讀經可以修戒、定、慧三學,去掉執著、分別、妄想;只要是通達之士,都深知這個道理。當然對雜書淺文,以不取用最好。

  第四、“天龍鬼神不以為喜。心懷悒戚。口發斯言。大法欲滅。故使其然。捨妙法化。反宣雜句。諸天流淚。速逝而去。”

  凡是龍天護法鬼神、菩薩等,皆與釋迦牟尼佛一樣,看到以上的現象,都非常悲痛流淚,沒有不歎息的。邪知邪見擾亂世人的清淨,擾亂世間,毀滅佛法。聖人有言:“國之將亡,必出妖孽。”也就是佛法將滅,邪知邪見、妖魔鬼怪必定出現,擾亂世間,毀滅佛法。如果我們佛門裡面的護法,不能大力護持正法的弘揚,反而捨棄弘法教化眾生的事業,贊同這些膚淺的言論雜志,促使正法滅亡,連護法龍天都會流著眼淚離開我們。

  第五、“由是正法。稍稍見捨。無精修者。是為五事。令法毀滅。”

  由於我們不辨是非、善惡、邪正,顛倒錯亂,致使這種現象逐漸擴散到全世界,大眾們積非成是,再也無法認識到真正的佛法,很不容易找到真正精修的人。

  下面的經文非常重要,前面是教我們認識環境;後面則是告誡比丘們應當如何修行,才不致於犯錯而誤導眾生。假如我們能聽取佛的教誨,真的改正從前的過失,也可稱為修持。知錯能改,在佛門裡是一種智慧的表現。現在來聽佛告誡我們的話,也是正宗分的總結。

  佛告比丘。吾滅度後。有此邪事十五之亂。令法毀滅。一何痛哉。

  前面說一法、二法、三法、四法、五法,總共列舉了十五樁末法比丘所犯的邪事,也都是亂世的現象。但是真正不如法的事情太多,不勝枚舉,豈只上面所說的這些!將來這些邪法,一旦出現在這個世間,一定會導致佛法走向毀滅之途。所以佛說到這裡,非常痛心而感歎,現在佛又說道:

  若有比丘。欲谛學道。棄捐绮飾。不求名聞。質樸守真。宣傳正經。

  “谛”是真實的意思。佛在此地教誡我們說:如果你們想在修學佛道上,得到真實的成就,必須注意下面的幾項原則:

  第一、“棄捐绮飾”:“绮”是美麗的意思;“飾”是裝飾。佛勸告比丘們,應當捨棄物質上的享受。因為現代人講究華麗,生活奢靡,例如道場要建築得富麗堂皇;衣著的色彩要鮮艷華麗;講經說法的時候必須要有場面;在排場上要像舞台作秀般熱鬧,這些都違背覺道,不是修行人應該有的。

  第二、“不求名聞”:名聞包括五欲六塵、七情六欲,這是魔障的根源。修道人尤其要捨得干干淨淨,不要沾染,免得磨損道心。

  第三、“質樸守真”:這是修行應具備的態度。前面曾說過,我們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的道理。“質樸”正是簡樸的意思;“守真”是指真心誠意,是指我們學佛人在生活上,乃至於道場都是愈樸素簡單愈好,不作人情佛事,真實念佛辦道,守著清淨心,莫要接觸煩惱俗事。有一句話說得好:“知事多時是非多。”不關自己的事少接觸,學佛愈單純愈好,能這樣修學,就是“質樸守真”的精神,是修行應具備的態度。

  第四、“宣傳正經”:講經的比丘們,為大眾介紹佛法,一定要依據經典——純正的佛經。“正經”亦稱正法;再進一步說,所謂的“宣揚正經”,有必要因時、因地而作決定。比如在舊金山大覺寺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於是我在大藏經裡選了一部《佛說清淨心經》;又有一次,有六個小時的時間,就選擇本經,同屬小部經;另外一種方式,是選擇大經的一品,或者一段,或者幾句經文,視時間而定。當然這些經典,都應當與我們日常生活和修持上的問題及修養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佛之雅典。深法之化。不用多言。案本說經。不捨正句。希言屢中。不失佛意。

  這一段開示,是佛教給我們在宣揚佛法時,必須具備的態度。《金剛經》雲:“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佛教給我們對於深奧的佛理,為人講解時,“不用多言。案本說經”:不需要生枝添葉,老老實實照著經典講解就好,自然不會出錯。最怕的就是自己隨意發揮議論,錯誤百出。特別是對初學,經典的選擇,最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理解的程度;如果自己都看不懂的經典,到外面為別人講解,很容易出錯。同時,講經需要“契理契機”。真正理解經義叫做“契理”;應眾生的需要而講叫做“契機”,並且能令眾生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說,當我們選出來的經典,無論是一部或者一段經文,只要按著佛的意思來說,本分老實的把經典講得活潑生動,加上自己修學的功夫,以及日常生活當中的體驗,使得佛法的精神,真實的讓眾生明白。換句話說,這樣自己才真正得到佛陀教誨的利益,把自己的心得、研習過程,向大家提出詳細的報告,才算是圓滿。

  “不捨正句。希言屢中。不失佛意”:這是指在修行上有成就的人,不僅能依照佛經的本意講解,而且能迎合聽者的根機,找出佛心裡欲講未講的言語,能令眾生洞悉佛意,這是很不簡單的事。比如清朝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就是“不捨正句。希言屢中。不失佛意”的具體說明。在《彌陀經要解》裡面,益大師解釋“發菩提心”,是自古以來沒有人闡發過的,一切淨土經論注解“發菩提心”,都與益大師的說法不同。古德所注解的,沒有人看得懂其中的意思,可是經益大師一注解,才恍然大悟。他說:“若能發願求生西方淨土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大師還說:“釋迦牟尼佛是念‘阿彌陀佛’而成佛的。”這真是前所未有的話,我們若仔細想想,一點也不錯,非常圓妙。

  明朝蓮池大師曾說:“《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是同一部經。”他稱之為大本與小本;亦就是《無量壽經》是大本的《彌陀經》,《彌陀經》是小本的《無量壽經》。只是經文的長短不同,其內容並無差別。清朝彭際清居士也出希言,他說:“《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八十卷是大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因為《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才算圓滿。這三部經完全相同。“希言屢中”是因為真正修學之人,往往會發現佛的真實義,而真正發現後,就四等、四同;心同佛心,願同佛願,行同佛行,解同佛解。簡言之,身、語、意與佛同,這也是古德最佳名言。下面幾句是佛教我們當前生活方面,必須要遵守的。

  粗衣趣食。得美不甘。得粗不惡。衣食好丑。隨施者意。不以嗔喜。

  佛告訴比丘說,衣服只要保暖遮體就可以,不要華麗新潮。飲食只求溫飽,粗茶淡飯,不要講究美味。每天托缽來的食物都不相同,若是飯菜很好,不生歡喜心;不合胃口的,也不要起煩惱。所有一切物質上的供養(物質生活),要隨布施者的心意,隨緣不攀緣,不可分別好壞,就在這個境界裡修清淨心。仔細觀察現代比丘,常受在家居士豐富的供養,超出比丘所需要量,往往容易使出家人起了退墮的心,不認真用功。

  現代外國人調查,發現非洲大陸人民健康長壽居世界之冠。研究其原因,比較之下,他們在飲食方面,並不太講究營養,又不衛生,生活清淡,反而健康長壽;而台灣有錢的人,樣樣考究衛生,天天講究佳肴美味,每餐不同,腸胃因而負擔太重,結果弄出許多奇怪的病症。看看牛羊專吃青草,照樣又肥又壯,外國人飲食也簡單,可見得最健康的飲食就是“簡單”。俗語說:“青菜豆腐長命百歲,雞鴨魚肉百病禍因。”

  攝身口意。守諸根門。不違佛教。

  這句話與《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修學綱領“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意思相同,就是守攝身、口、意三業不造作。“諸根門”: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收攝六根,不向六塵奔馳,一心向佛,念念是佛,念到返聞自性,背塵合覺,守得一心,不違背覺悟之道。相反的,若是六根不守,造作身、口、意惡業,不知道覺悟回頭,不但是參禅不能得力;學教也不能大開圓解;念佛也不能得一心。

  這一段意思是講,佛對我們所有的教誡與教誨,一定要遵守,決定不能違背。而這些教誡及教誨的話,只要能夠依著“攝身口意。守諸根門”的關鍵要領去做,自然能夠依教奉行,不違佛教。

  念命甚炬。恍惚以過。如夢所見。覺不知處。三途之難。不可稱計。勤修佛法。猶救頭然。

  這一段是佛警誡大眾的話。

  “念命甚炬”:“炬”是火把,比喻火炬燃燒的時間不長,很快就燒盡。我們的生命就像火把一樣的短暫,很快燒完。“恍惚以過。如夢所見。覺不知處”:“覺”,指夢醒過後的意思。這一段經文比喻人生很短暫,而且像作夢一般,恍恍惚惚的過去,等到夢醒之後,再回想夢境,不知夢在哪裡!

  “三途之難。不可稱計”:“三途”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稱”是稱說,“計”是計算、計度的意思。佛說“人身難得”,失人身容易,而且墮落三途更加容易。三惡道的苦難無數,無法計算,也不能說明清楚。如經上所說,鬼道一天是人間一個月。我們初一、十五祭祀鬼神,等於是請他們吃中飯和晚飯。人間一年,鬼道才十二天,所以他們的歲數,少說也有千歲、千千歲。地獄更苦,地獄一天是人間兩千七百多年。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在地獄還不到兩天。如此算來,地獄壽命算是萬歲、萬萬歲,實在太可怕!造三惡道的罪業,進去容易,出來難,不能不警覺。所以下面教我們“勤修佛法。猶救頭然”:“然”與“燃”意思相同;“頭然”,指三惡道所受的苦,像火燃燒眉頭一樣。假若能覺悟到墮三途的可怕,就應當勤快修學佛法,好像救拔頭上正在燃燒的火一樣急切。

  五戒十善。六度無極。四等四恩。智慧善權。鹹可精行。雖不值佛世。出家為道。學不唐捐。平其本心。愍念一切。十方蒙恩。佛說如是。

  “五戒十善”是修學佛法的根本基礎。“六度無極”:“六度”是大乘菩薩的大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布施,簡單說就是放下,持戒就是守法,忍辱是要有耐心,精進即是認真,禅定指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能像菩薩修到般若智慧現前,六度做得圓滿無量,稱為“六度無極”。

  “四等四恩”:“四等”出自《楞伽經》裡:

  第一、名字相等:指諸佛的名字同等。名字是從佛的智慧德能上建立的。比如釋迦牟尼佛是能仁、寂默的意思。指佛在娑婆堪忍世界修行成就,故而得名;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是願力成就的。名號雖然不同,但是一切諸佛的智慧德能相同,要看看與眾生因緣而定,修行人不可以在這裡分別、執著,或者有門戶之見。

  第二、語等:是指諸佛的言語相同,無有差別。

  第三、身等:是指諸佛法身、相好完全相同,同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第四、法等:凡是諸佛所說的一切法皆相同、相等。我們依照一尊佛教化,等於依照一切諸佛的教化,無二無別。念阿彌陀佛能成就;念觀音菩薩也能成就;念藥師如來也能成就;或者念地藏菩薩都能成就。但是必須要有原則,就是一個法門學到底,一生不要更改,決定成就。像我們現在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回向發願求生西方,修到心地清淨,當臨命終時佛菩薩必定來接引。

  “四恩”是平常所說的父母恩、佛恩、國家恩、眾生恩。

  “智慧善權。鹹可精行。雖不值佛世。出家為道。學不唐捐。平其本心。愍念一切。十方蒙恩。佛說如是。”

  佛勸誡我們,修行應當以理智為基礎,不可感情用事。把握這個原則,自己修行才不致於被障礙,接觸大眾也不會障礙他人,進而自行化他,更加能精進修行。雖然現在佛不在這個世間,既然已經出家修道,就應當遵守佛的教誡,視同佛在世一樣,依教奉行,所學的教法定不會白費,必有成就。

  “平其本心”就是心地保持清淨平等,慈悲待人,正所謂“平常心是道”。平心辦道則功到自然成。不但自己得利,十方眾生學習這種榜樣,也蒙其恩惠,得到好處。縱然沒有意思去弘化,這個真實的佛法已經弘揚到十方。經文的序分、正宗分就到此地為止,以上都是佛親口所說。末後一句,是阿難尊者結集經典所說的。

  諸比丘悲喜前自歸佛。作禮而去。

  這末後一段是本經的流通分。由於是早期所翻譯的經典,所以與序分一樣,句子短而且簡單。後期(隋唐以後)譯經工作比較完備,文字長,句子也明顯。

  這一段流通分雖然簡潔,意思還是圓滿的。明白的說:當大眾聽過佛所講的這番話,一則以悲;一則以喜。“悲”是悲愍末世的衰相,感到遺憾及痛心;“喜”是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世尊,聽聞正法。於是大家都到佛的跟前,請求受持三歸,作禮而去。

  我們讀過這部經,雖不值佛世也跟當時與會的大眾心情相同。我們也可以到佛像面前,歸依自性三寶,依教奉行,不辜負佛的這一番教誨。

 

上一篇:果普老和尚往生錄
下一篇:有多少人知道菩薩為什麼低眉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