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信願法師:為人助念開示,必須有德者,方能為之,此說正確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問:有人說:“為人助念開示,必須有德者,方能為之。”此說正確嗎?

  答:助念乃助人提起生西淨念,稱念六字洪名,既是助人,即為善舉,何分有德無德?再者,有無德行,如何界定?由誰判定?又,誰有資格說人無德,不可助念開示?何況助念開示,正可藉此法緣培德。開示乃善巧安慰亡者,令生正信;為說淨土依正樂事,令生欣求;宣講法藏誓願,顯示往生方法,教令念佛,求生淨土,因此,任何明解淨土教法之人,都可為之。唯開導亡者,必先了解其生平事跡,方能契機而言。開示之目的,無非令其念佛求生淨土,為達此目的,必須要有技巧要領,但總不出真誠的態度、溫和的語氣、適時的贊歎、殷切的勸勉,以令亡靈信受。

  為人助念開示,一定要有道德才能夠做嗎?若一定要有道德,那什麼人來界定道德高或低?若說一定要有道德,才能夠為人助念開示,我看連我自己也沒有那個資格,因為我也不是有道德的人。我是有一份真心,幫助眾生的熱誠,但是道德是要經過數十年的修持,標准在哪裡?講經說法的法師,不一定每一個都很有道德的——當然教界有很多很有道德的法師。但是為人助念,只要有一份真誠的心幫助這個亡者,這個亡者感受到,他能夠接納佛陀的真理,他肯念佛、肯求生,他就能夠被阿彌陀佛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了。而且也不是助念者、開示者的道德使這個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對不對?若助念者、開示者的道德使這個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什麼人有本事、有道德超度那個亡者呢?開示者、助念者,不管是出家眾或在家眾,他家也沒有淨土世界啊,是要怎樣度那個亡者,對不對?

  是開示者、助念者度亡者去淨土世界的或是阿彌陀佛度亡者去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才有淨土世界。什麼人有淨土世界?阿彌陀佛的名號才有滅罪的功能,凡夫的名字不論是出家或在家大德,沒有滅罪的功能。你若念南無阿彌陀佛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若念南無信願法師,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又沒有淨土可以讓你去,你念南無信願法師沒有用,因為我的法號沒有滅罪的功能,我的法號沒有往生的功能,我的法號沒有那個威神功德力,沒有那個佛的威神光明照耀你,沒有度你了辦生死的功能,你念我的名字怎麼有用?所以我們要念佛陀的聖號:南無阿彌陀佛……,或念菩薩的聖號: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文殊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因為佛菩薩的聖號,是佛菩薩在因地修行,斷惑證真,有消災免難的功能、有增福延壽的功能、有往生淨土的功能、有了脫生死的功能,凡夫的名怎會有這個功能呢?沒有!

  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無論是為臨終者稱念,或是為亡者稱念,只要有一份真誠的心,不管有道德沒有道德。我們看很多助念的發心出家在家大德,有的才初入佛門而已,聽到人家助念很好,他就跟隨人家一起去助念了。他才剛入佛門而已,哪有什麼道德可言,對不對?但是大家四眾弟子與亡者的眷屬,在亡者的身邊,真誠為亡者助念,這個亡者感受到大家為他念佛的真誠,他感受到了,感動了,他肯念佛了,肯求生了,他就能夠被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的往生是因為陽上的人為他念佛,那個念佛的人的修行和功德使這個亡者去往生的,還是因為所念的這句名號萬善萬行的功德使這個亡者往生的?名號萬善萬行的功德使亡者往生的。名號萬善萬行的功德是你我所修的還是法藏菩薩所修的?法藏菩薩所修的。所以,我們為任何一個臨終者或是亡者助念開示,不是看助念的人、開示的人有道德或沒有,不是!是要有一份真誠的心。

  而且為人助念開示,正可藉此法緣培養道德。我們多幫助一些臨終者或亡者念佛,正可以藉著當下的法緣,培養我們自己的功德。因為我們為亡者念佛,亡者能夠得到往生,那我們豈不是功德無量。就如印光大師所說的,幫助一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便是成就一個人成佛,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就是因為沒有德行,才需要藉助念的法緣培養德行,對不對?

  “開示乃善巧安慰亡者,令生正信”,善巧安慰,讓這個亡者對佛陀的教法信受,一心念佛,求生淨土。“為說淨土依正樂事,令生欣求”,對這個亡者開示阿彌陀佛的西方佛國清淨、莊嚴、微妙、殊勝、快樂之事,讓這個亡者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知道有阿彌陀佛,知道念佛可以得生,讓這個亡者生起欣求之心。再來就是什麼人的事情了?阿彌陀佛的事情了,因為救度是阿彌陀佛在救度,不是我們在救度。為這個亡者宣講法藏菩薩的誓願,為這個亡者顯示往生的方法,教導他念佛、教導他求生,因此任何明解淨土教法之人,都可為之。任何一個了解淨土法門教法的人,都能夠為人助念、為人開示,無論出家眾或在家眾。

  但是開導亡靈,必先了解他的生平事跡,才能夠“契機而言”,這一點就非常的重要,因為沒學過對亡者開示的人,往往有一份真誠的心,但是不知道要怎麼樣開示。今天師父接到台南一位老菩薩,年紀六十多歲了,是一位女眾。她很有心要為亡者助念開示,但是沒有學過要怎樣跟亡者開示。她們有一個助念的小團體,都是在家人,很發心,很難得。每一個在家居士,大家輪流為亡者助念開示,一個人輪十天。這十天就是輪到你開示。那輪到她開示,她不曾開示,或是要對亡者開示什麼,不會,所以就找很多經論法語,這裡抄一段,那裡抄一段,這樣在亡者的身邊讀給他聽。

  她就是看到師父所寫的《生命的終極關懷》這本書,看到第四章裡面的開示范例很好,打電話來請教師父要怎樣跟亡者開示。我問她說:你跟亡者開示是怎麼開示的?“我就這裡抄一段,那裡抄一段,抄在白紙上面,不管哪一個亡者,我都讀這些給他聽。”我說:每一個亡者都讀這些給他聽?她說:“是呀!大人小孩都讀這些給他聽,男眾女眾都讀這些給他聽。”我就跟她說:那你不就是一招半式闖江湖,這樣未必可以契機。你開示只有用一套而已,對不一樣的眾生,這樣怎麼能夠契機契理呢?五子哭墓的會哭錯了,喪家是死父親的,他哭成死母親了,這是事實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跟亡者助念開示,尤其是開示人員,一定要事先對這個亡者的生平事跡有所了解。你若不了解,隨便亂說,或許不是幫助這個亡者往生西方,是阻礙他往生西方。

  過去我們本願山彌陀講堂,有一位剛初學開示的蓮友,她就是沒有事先注意要對亡者詳細的了解,所以對這位亡者開示,牛頭不對馬尾。這個亡者是一生不負責家庭,很沒有責任心的男人,有至少十多年不曾賺錢回去,照顧妻女,維持家庭,可以說是一個很放蕩的人。因為這個亡者被車撞死了,這個蓮友為他開示的時候,知道要贊歎亡者的要領,但是對亡者的生平事跡不了解,贊歎他說:“現前亡靈某某老先生,你平常為家庭、為妻女,盡心付出,奔波勞碌,現在你死了,要好好的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回來人間保佑妻女……”家親眷屬在後面聽到,搖頭。這不負責任的人,沒有照顧家庭,十多年來也不曾賺錢回來維持家庭,哪是在為這家庭付出、在努力奔波!這樣這個亡者會感受到你對他開示的重要?感受不到。他會感受到你真的是在肯定他贊歎他?也感受不到。甚至會認為:“你不就是專程來跟我漏氣的嗎,我就沒有為這個家庭付出,你還跟我說得這樣。”所以這樣的開示,對亡者有用嗎?沒有用。不但亡者不會接受,連陽上的家屬也很難接受。所以開示一定要契機,要了解亡者的生平事跡。所以,開示要好好的學習。

  開示的目的,無非令亡者念佛求生淨土,為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要有要領。這個要領,不出下面所說的幾點:第一、真誠的態度,第二、溫和的語氣,第三、適時的贊歎,第四、殷切的勸勉。因為我們為他助念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他起念佛的正念,求生西方佛國。

  無論這個亡者你認識或是不認識,活人與活人之間,活人與死人之間,大家都要有一份互相尊重的心,有一份互相對待的真誠,這樣才容易打動對方。所以對亡者助念開示,一定要有真誠的態度。師父每一次對不同的亡者開示,我一定將這個亡者觀想成我自己的親人,很真心的對他開示,不管開示的內容是什麼,我一定非常真心的告訴他念佛往生的道理,因為真心才能夠感動人,對不對?真誠的態度。

  講話的語氣要溫和,要讓這個亡者感受到:你這個人怎麼對我這麼好,我跟你又不認識,你在我的遺體身邊,為我念佛、為我說佛法,一心一意勸我念佛求生西方,語氣是那麼溫和,態度是那麼真誠,還對我肯定與贊歎。這個亡者很容易被你打動。他被你感動了,當然他就聽你所開示的法語,當然他就接受你的勸勉,當然他就念佛,當然他就求生,當然他就讓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這是一定的。所以,對亡者要有一份真誠的心。

  適時的贊歎,殷切的勸勉:現前亡靈某某老先生,你已經過世了,這個時候,神識要安頓好,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回到阿彌陀佛的身邊。阿彌陀佛是大慈悲父,對我們眾生的救度無條件,就像慈愛的父親疼愛兒女一樣,所以念佛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回歸我們的本有故鄉西方佛國,就不用再受生死輪回之苦,不用在人間過著生老病死的生活。來!我們來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很真誠的對亡者這樣的開示引導,亡者只要一念佛求生,再來是什麼人的事情?阿彌陀佛的事情。

  希望大家知道這個道理之後,好好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為人助念,作阿彌陀佛的使者,幫助苦難的眾生往生淨土,功德無量。祝福大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當生念佛,成就佛道。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人間天:量子糾纏與佛法的微細探討(一)空和有
下一篇:信願法師:主僕三人自在往生的宋朝善女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