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存在於我們心中的錯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我們很多人的心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點,那就是,我們內心的快樂和痛苦決定於外境,外境牽動並控制著我們的心。事實上,這是我們從無始以來形成的一種堅固的錯覺。當我們仔細審視心和外境的關系時,就會發現這不是事實。

  事實真相是,外境永遠只是外境——不管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也不管是有感情的人還是無感情的物,在我們的心沒有對它產生任何評判和態度之前,它永遠不會對我們心靈的苦樂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影響;外境從來就是“如如不動”的,如果我們對其沒有任何關注或想法,則外境根本不會牽動或控制我們的心。

  快樂和痛苦永遠都是自心在對外境進行評判之後產生的兩種態度,這兩種態度是從評判者自己的內心中生起,而非從外境中產生。凡夫的心按照自己習慣性的標准和價值觀點將外境評判為“好、壞和不好不壞”。評判為“好”,心就會感到快樂;評判為“壞”,心就會感到痛苦;評判為“不好不壞”,心就感到無苦無樂。

  所以,苦樂絕對不是外境賦予我們的,而是自心在評判外境的過程中,自己招來的。我們的心也不是被外境所牽動著,而是我們的心主動地要去關注外境。如果我們的心拒絕對某個外境產生興趣和關注,則這個外境無論如何也牽動不了我們的心。

  這個世界看上去豐富多彩、光怪陸離、無奇不有、是非曲折……,其實,所謂“豐富多彩、光怪陸離、無奇不有、是非曲折……”都只是我們的心對世界的評判。心如果能夠做到不去評判這個世界,則自然就會體悟“萬法自如如”的境界。猶如口裡含著糖的人永遠無法向別人真正展示糖的甜味一樣,這種體悟也永遠只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古人說:“說即不中”,因為一切言說都是心對世界的評判,一切評判根本就是心一廂情願地強加給外境的莫須有的“罪名”或“榮譽”,而外境本身也從來沒有表示過要接受或拒絕這些評判,外境的真相永遠都是心的評判所無法到達的“彼岸”。我們只有擺脫言語評判的束縛,才能感悟到外境的真實本性。

  一個生命的全部體驗只能是自心對世界的感知和評判,而不能是自心感知和評判之外的任何其它。當“眼耳鼻舌身”這前五根去感知“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外境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本身不會去評判所感知的外境,“是非好壞”等評判是我們的自心——也即第六意識——所給出的。自心對外境所給出的所有“是非好壞”的評判只是心本身一廂情願的夢呓而已,這些夢呓也是自心為外境所捏造的一廂情願的謊言。可悲的是,所有凡夫從無始以來,就一直活在自心為外境所捏造的謊言中,並且認識不到這種自我欺騙的舉動。這些自我欺騙的謊言似乎已經形成了凡夫生命的主旋律,他們的生命體驗已經被這些評判的謊言所占據,而前五根的感知似乎永遠處在默默無聞的“配角”位置。

  我們就是這樣,活在自心對世界的評判謊言中。這些評判一手遮天,雖然在扭曲著諸法的真相,我們卻一無所知。

  我們的心在我們前五根所能感受的一切對境上面首先作了一個巨大的評判——“我”和“非我”。身心就是“我”;身心以外的一切就是“非我”,也即“外境”。這一個評判猶如在本沒有國界的地面上,人為地畫上了一條國界線。這個國界線畫上之後,人們就以為國界線真實存在,誰也沒有去想過,這條國界線只是自心的假立,地面上根本不存在一條國界線。我們無始以來就被自心所畫的“我”與“非我”的非理“國界線”所左右著,從來也沒有去懷疑過自心所畫的這個“國界線”的真實性。時至今日,我們的自心在這個虛妄的“國界線”上仍然陳兵百萬,誰也不肯撤軍,以致人與人之間似乎存在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由於這條鴻溝的存在,人與人之間似乎永遠無法太平。

  “我”與“非我”的“國界線”本身就是自心的評判和虛妄假立而已,更何況建立於“國界線”基礎上的“我”與“非我”呢?可是心自身並不知道自己的錯誤,繼續堅持認為“我”與“非我”也是真實不虛的,是顛簸不破的事實真相。實際上,“我”與“非我”不過是自心所玩弄的游戲而已,是為了演戲的需要暫時賦予演員的一種角色,這種角色只是自心的假立,不可能是演員的真實面貌。

  無始以來,我們就活在自心所玩弄的種種評判游戲中,這種評判游戲從來就不是自心和外境的真相,所以佛法中稱自心對外境的一切評判都只是“戲論”而已。

  評判——我們的心無休止地評判著前五根所感知的一切,於是我們就無休止地活在這些評判之中,被這些評判束縛。這些評判猶如鎖鏈,將我們的生命緊緊禁锢在“是非好壞”的樊籠中,永遠無法了達一切顯現的“離戲”本性。

  因為這些無休止的“是非好壞”的評判,我們的生命也沉浸在無休止的苦樂之中。這些無休止的苦樂相續,構成了凡夫輪回的軌跡。

  所以,輪回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這顆始終在評判著外境的心。一個修行人,如果要向輪回開戰,就必須首先要學會“不於境上生心”。須知:舉劍者,必死於劍下;評判者,必死於自己的評判。我不評判,我的法身慧命就不會死於自己的評判,就有機會體悟到諸法如如不動的本面。當我們停止對外境作評判,並且開始審視這個“評判者”、觀察這個“評判者”、認識這個“評判者”、試圖將這個“評判者”的真實面貌觀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時,我們就會認識到心的空性本面!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現代因果實錄:胎兒喜聽《地藏經》
下一篇:地藏經略談(一)地藏菩薩名字的由來及釋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