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與世間人是不一樣的,對世間人來說,一句佛號重復一千遍一萬遍,真是“味同嚼蠟”,沒一點兒味道;對修行人來說,心安住於清淨之中,“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從朝至暮,一句佛號,莫令間斷。
印光大師開示道:念佛之時,心中妄念一起,便要用念佛的“念”把它轉過來,如此便能念念清淨、念念相繼。心慢慢降服之後,從心底深處一遍遍地重復佛號,心也能夠真的與佛號相融,念念不離。
不管修的是禅淨密律哪一宗,我們漢傳佛教的習慣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們平時在慧日寺的生活也要提起這樣的正念——要時常訓練自己隨隨處處“阿彌陀佛”,不掉不忘。
一部《地藏經》開顯了每個人的“心地寶藏”:它不是一無所有,也不是“偏空”、枯寂的“空”;當“心”顯現的時候,反而是“真空妙有”,真正的“空”是“妙有”。
如果僅僅只是“空”的話,就有可能落入“偏空”。當你剛學佛初用功的時候,有些師父會說:“不要怕‘偏空’,你就‘空’!”因為那個時候你還沒有本事“空”,“空”不掉,需要用“空”來對治!等你“空”了之後,又不能住於“空”。
學佛人到寺院來修行是要解脫輪回、超出三界的,應當時時回光返照,降服煩惱,提起正念,找到自己的“淨心地”,執持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在“身口意”的正念中精進修持。
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能降服己心、了達自己的“本然淨心地”,不但能從理上悟到,甚至還能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口意都投入到“本然淨心地”裡以行供養,如此,我們的業障就得以遣除,福慧和功德得以增上。
功德就像如意寶,有功德才能利益自己、利益歷生父母,有功德才有資格發願度眾生。所謂“藝高人膽大”,本事大,願力才大;本事不大,願力怎麼大?發空願是沒有用的。
本事變大了,安住於法了,見到甚深的法身境界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產生“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力。這是地藏菩薩徹證法身的功德,地藏菩薩也代表佛法身的功德,在仰仗佛的威德力而廣行菩薩願。明白了《地藏經》中人人本具的“心地寶藏”究竟是什麼之後,人人每天都可以如法行持。
生命是有限的,從出生開始,人生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倒計時,日歷每撕一頁,生命便少一天,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生命的終點會在哪裡,所以佛弟子每一天都不能虛度。能在死亡來臨之前,把生滅給終結掉,這才不愧為佛弟子!
——2015年3月29日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