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所有世間出世間一切勝妙果報,彼諸果報皆因持戒而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持戒之重,高僧大德寧身死而不破戒。我輩欲求善果報,當盡形壽持淨戒。我勸請諸君要持淨戒啊!請看經典。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禅定。及滅苦智慧。

  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出自《佛遺教經》。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裡,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出自《佛說四十二章經》。

  若人求大善利,當堅持戒,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

  復次,譬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度,是不可得;若無戒欲求好果,亦復如是。

  人雖貧賤而能持戒,勝於富貴而破戒者。華香、木香不能遠聞;持戒之香,周遍十方。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敬愛,現世常得種種快樂。若欲天上、人中、富貴、長壽,取之不難;持戒清淨,所願皆得。

  出自《大智度論卷第十三~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阿難。雲何攝心。我名為戒。

  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

  天復請曰。誰為最安樂。誰為大富貴。誰為恆端嚴。誰為常丑陋。

  世尊告曰。少欲最安樂。知足大富貴。持戒恆端嚴。破戒常丑陋。

  出自《天請問經》。

  勿自恃持戒。

  輕毀犯戒者。

  恃戒凌於人。

  是名真破戒。

  出自《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五~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一開化長者品第一》。

  佛語阿難。夫人作福。譬如此樹。本種一核。稍稍漸大。收子無限。人而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佛事三寶中來。為人大富。財物無限。從布施中來。為人長壽。無有疾病。身體強壯。從持戒中來。為人端正。顏色妙好。輝容第一。身體柔軟。口氣香潔。人見姿容。無不歡喜。視之無厭。從忍辱中來。為人修習。無有懈怠。樂為福德。從精進中來。為人安詳。言行審谛。從禅定中來。為人才明。達解深法。贊歎妙義。開悟愚蒙。人聞其言。莫不咨受。宣用為珍寶。從智慧中來。為人音聲清徹。從歌詠三寶中來。為人潔淨。無有疾病。從慈心中來。

  出自《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善男子。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為第一。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眾生離五怖畏。是五種施易可修行。自在無礙不失財物。然得無量無邊福德。離是五施不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受戒已當知是人為諸天人恭敬守護。得大名稱。雖遭惡對心無愁惱。眾生親附樂來依止。阿那邠坻長者之子。雖為八千金錢受戒。亦得無量功德果報。善男子。為財受戒尚得利益。況有至心為於解脫而當不得。善男子。有五善法圍繞是戒常得增長。如恆河水。何等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殷重邪見。心無疑網則具正念。莊嚴清淨根本清淨離惡覺觀。善男子。若人能遠五惡事者。是名受戒。遠離一切身口意惡。若有說言離五戒已度生死者。無有是處。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應當至心受持五戒。

  善男子。若在家若出家。若三歸若八齋若五戒。若具足若不具足。若一日一夜若一時一念。若盡形壽至心受持。當知是人得大福德。

  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何等為五。一者樂殺。二者樂盜。三者邪YIN。四者妄語。五者飲酒。

  出自《優婆塞戒經》。

  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诃薩念戒。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所有世間出世間一切勝妙果報。彼諸果報皆因持戒而得。何以故。依因淨戒根本力故。善男子。譬如一切草木叢林依地為根本。如是一切世間出世間妙果依戒為根本。菩薩摩诃薩住於持戒。能與一切天人作大福田。復能滿足施者功德。

  若淨持諸戒不毀不犯。是名大慈。若自持淨戒。增長眾生淨戒。是名大悲。

  出自《法集經》。

  佛言:“若為三種祭祀十六祀具,供養眾僧使不斷絕,及為招提僧起僧房堂閣,不如起歡喜心,口自發言:‘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此福最勝。”

  又問:“齊此三歸,得大果報耶?復有勝者?”

  佛言:“有。”

  又問:‘何者是?”

  佛言:“若以歡喜心受行五戒,盡形壽不殺、不盜、不YIN、不欺、不飲酒,此福最勝。”

  出自《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第三分究羅檀頭經第四》。

  爾時,世尊告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一者、求財,所願不遂;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四者、丑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

  又告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謂為五?一者、諸有所求,辄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往之處,眾人敬愛;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出自《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第一分游行經第二之一》。

  人持戒乃孝順。報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殺萬物得長生。不盜物皆富。不YIN不亂不欺皆信。不飲酒皆淨。父母有時墮是中便安隱。

  出自《佛說罵意經》。

  佛告藥上。善男子。法聚者名曰淨行。淨行者能離一切不善之法。善男子。汝見如此少眾生不。藥上白佛。唯然已見。佛告藥上。此諸眾生離邪YIN故。必得諸陀羅尼。必得具足一切諸法。

  愚癡作非法。

  遠離於樂果。

  信佛禁戒法。

  修習於智慧。

  以淨戒具足。

  速疾成菩提。

  出自《僧伽吒經》。

  若人持戒當得見佛。戒為最上莊嚴。戒為最上妙香。戒為歡喜勝因。戒體清淨如清冷水能除熱惱。戒法最大。世間咒法龍蛇之毒而不能侵。持戒得名聞。持戒獲安樂。

  出自《佛說大乘戒經》。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出自《太上感應篇》。

  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

  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出自《十善業道經》。

  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诃。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诃。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诃。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藥師經淺論07:藥師法門的殊勝
下一篇:太上感應篇圖說1:得富靈驗記(前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