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削鉛筆,剛開始我總想削成最尖的,結果往往折斷。這給了我很深的教訓,以後再削鉛筆,我都會適可而止,不求最尖了。關於這個道理,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意思是,對已貯滿的器皿,不如停止不注;寶劍打磨得過於鋒利,就不能長期保持。同理,如果一個人迫不及待地想將一件事做到完美極致,最後因過於強求,反而導致失敗。
世人往往忽視這一點,凡事總是求全求美,絞盡腦汁企圖達到這個目標。其實,不論何事都應量力而行,因為有上坡就必然有下坡,也就是有上台必然有下台的一天,事情到了一定限度必然發生質的變化。這就是“天道忌盈,業不求滿”的真義。
有這樣一個禅學故事:
有一位武術大師隱居於山林中。
聽到他的名聲,人們都千裡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武術方面的竅門。
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大師正從山谷裡挑水。
他挑得不多,兩只木桶裡水都沒有裝滿。
按他們的想象,大師應該能夠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
他們不解地問:“大師,這是什麼道理?”
大師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適得其反。”眾人越發不解。
大師從他們中拉了一個人,讓他重新從山谷裡打了兩滿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
“水灑了,豈不是還得回頭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大師說。
“那麼大師,請問具體挑多少,怎麼估計呢?”
大師笑道:“你們看這個桶。”
眾人看去,桶裡劃了一條線。大師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有這條線,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不管做人還是做事,我們都要牢記——為自己設定一個能力底限,不要苛求自己做勉為其難的事。挑水如同武術,武術如同做人做事,在制定目標時,一定不要脫離自己的實際情況,要循序漸進,逐步實現自己的計劃,這樣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
為人處世其實並沒有什麼秘訣,一個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克制!如果看見一塊田就想播種,遇到寶物就想據為己有,有個念頭就想立刻實現,投入所有的心力,最後肯定會過猶不及,精力全部透支耗盡,不出錯誤才怪!所以,你必須克制自己求大求全的心理奢望。
越想把一件事做到百分百好,就越難心想事成,總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把自己搞得心神疲憊。當我們抱著一顆謙遜平和的心態做事時,內心不去奢求,反而能順利實現目標。
從生活的積極意義來講,不強求是獲得心靈快樂的一種方法。一個奢求太多的人,體驗不到幸福的滋味,因為他的眼睛總是盯著實現不了的東西。自己明明是條小蛇,卻妄想一口吞下一頭大象,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做人做事都會急功近利,一不小心就會誤入歧途。等被大象踩在腳底下時,才蓦然醒悟,可惜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了!